常用中药科属药用部位功能总结
(100种)重点中药材药用部位与科属汇总1
百合科
干燥根茎
苦,甘, 寒。归肺 、胃、肾 经。
清热泻 火,生津 润燥。
苦、甘、 补肝肾,
蚌壳蕨科 干燥根茎 温。归肝 强腰脊,
、肾经。 祛风湿。
凉血,止
茜草科
干燥根及 苦、寒。 血,祛 根茎 归肝经。 瘀,通经
。
辛、微苦
、微甘, 行气解
莎草科 干燥根茎 平。归肝 郁,调经
、脾、三 止痛。
焦经。
茜草科
阿胶 马科 固体胶 归肺, 阴,润
肝,肾经 燥,止血
辛、温。 行气活血
降香 豆科 干燥心材 归肝、脾 、止痛、
经
止血
络石藤
夹竹桃科
干燥带叶 藤茎
苦、微寒 。归心、 肝、肾经
祛风通络 、凉血消 肿
甘、平。 养血安静
首乌藤 蓼科 干燥藤茎 归心、肝 、祛风通
经
络
桂枝
樟科
干燥嫩枝
辛、甘、 温。归心 、肺、膀 胱经
补肾阳、 益精血、 润肠通便
苦、寒、 清热燥湿
白鲜皮 芸香科 干燥根皮 归脾、胃 、祛风解
、膀胱经 毒
续断
川续断科
干燥根皮
苦、辛、 微温、归 肝、肾经
补肝肾、 强筋骨、 续折伤、 止崩漏
石决明 鲍科
贝壳
咸、寒、 归肝经
平肝潜阳 、清肝明 目
海金沙
海金沙科
干燥成熟 孢子
甘、咸、 寒、归膀 胱、小肠 经
P211
青蒿
菊科
干燥地上 部分
苦、辛、 寒、归肝 、胆经
清热解暑 、除蒸、 截虐
老鹳草 苗科
干燥地上 部分
辛、苦、 平、归肝 、肾、脾 经
祛风湿、 通经络、 止泻痢
中药材药用部位类别分类
中药材药用部位类别分类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和保健中。
中药材的药用部位是指药材中具有药用价值的部分,不同的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对常见的中药材的药用部位进行分类介绍。
1. 根茎类根茎类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植物的根和茎,如黄芪的根,党参的根茎等。
根茎类中药材常用于补气养血、益气健脾等方面。
例如,黄芪的根被用来补益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党参的根茎则被用来益气健脾、增强体力。
2. 叶类叶类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植物的叶子,如菊花的花瓣、柴胡的叶子等。
叶类中药材常用于清热解毒、平肝和胃等方面。
例如,菊花的花瓣被用来清热解毒、降火明目;柴胡的叶子则被用来平肝和胃、解郁宽胸。
3. 茎类茎类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植物的茎,如藤黄的茎、地黄的茎等。
茎类中药材常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面。
例如,藤黄的茎被用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地黄的茎则被用来活血化瘀、滋阴补肾。
4. 花类花类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植物的花朵,如金银花的花蕾、玫瑰花的花瓣等。
花类中药材常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方面。
例如,金银花的花蕾被用来清热解毒、解表散风;玫瑰花的花瓣则被用来凉血止血、调经止痛。
5. 果实类果实类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植物的果实,如枸杞子的果实、山楂的果实等。
果实类中药材常用于益气养血、健脾消食等方面。
例如,枸杞子的果实被用来益气养血、明目养肝;山楂的果实则被用来健脾消食、消食导滞。
6. 根皮类根皮类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植物的根和皮,如白术的根和皮、陈皮的根皮等。
根皮类中药材常用于健脾消食、行气止痛等方面。
例如,白术的根和皮被用来健脾消食、固表止汗;陈皮的根皮则被用来行气止痛、理气消食。
7. 树皮类树皮类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植物的树皮,如桂皮的树皮、杜仲的树皮等。
树皮类中药材常用于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等方面。
例如,桂皮的树皮被用来温阳散寒、理气止痛;杜仲的树皮则被用来活血化瘀、强筋壮骨。
中药各部位的功能主治
中药各部位的功能主治根部•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药用部位:中药的根部,如白花蛇舌草的根、连翘的根等。
•功能:根部多含有各种药理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同时,根部还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
茎部•主治:理气解郁、活血养颜•药用部位:中药的茎部,如川芎的茎、旋覆花的茎等。
•功能:茎部含有丰富的芳香和挥发性成分,可起到理气解郁的作用。
此外,茎部还具有活血养颜的功效,能够改善面色暗淡、气色不佳等问题。
叶部•主治:清热燥湿、利尿消肿•药用部位:中药的叶部,如薄荷的叶、菊花的叶等。
•功能:叶部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能够清热燥湿,有助于解除体内湿气引起的不适。
叶部还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能够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浮肿症状。
花部•主治:宣肺化痰、清热解毒•药用部位:中药的花部,如银花的花、紫花地丁的花等。
•功能:花部含有丰富的芳香和挥发性成分,能够宣肺化痰,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症状。
花部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果实•主治:养阴润燥、助消化•药用部位:中药的果实部分,如枸杞的果实、山楂的果实等。
•功能:果实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有益成分,具有养阴润燥的作用,可缓解干燥症状。
此外,果实还具有助消化的功效,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根茎部•主治:补气养血、益肾壮阳•药用部位:中药的根茎部分,如人参的根茎、当归的根茎等。
•功能:根茎部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有益成分,能够补气养血,改善贫血症状。
同时,根茎部还具有益肾壮阳的功效,可改善男性阳痿、早泄等问题。
树皮•主治:止血散瘀、祛风活血•药用部位:中药的树皮部分,如桃木的树皮、桂皮的树皮等。
•功能:树皮含有丰富的单宁和生物碱类物质,可起到止血散瘀的作用。
同时,树皮还具有祛风活血的功效,能够改善风湿病引起的关节疼痛和肌肉酸痛等问题。
种子•主治:润肠通便、安神助眠•药用部位:中药的种子部分,如芡实的种子、茴香的种子等。
•功能:种子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可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缓解便秘问题。
中药材的药用部位有哪些
中药材的药用部位有哪些中药材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来源广泛,药用部位多样。
了解中药材的药用部位,对于正确用药、发挥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材的药用部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根及根茎类这是中药材中较为常见的药用部位。
根通常是植物的地下部分,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如人参、党参、黄芪等。
根茎则是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如黄连、川芎、苍术等。
根及根茎类药材往往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皂苷、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补气、养血、清热、祛湿等多种功效。
以人参为例,其根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常用于治疗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等病症。
二、茎木类包括茎和木类。
茎类药材如木通、鸡血藤等,木类药材如苏木、沉香等。
这类药材通常具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等功效。
鸡血藤是一种常见的茎类药材,其茎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等病症。
三、皮类如杜仲、厚朴、黄柏等。
皮类药材多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痒、清热燥湿等作用。
杜仲的树皮是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杜仲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等作用。
四、叶类常见的有桑叶、荷叶、银杏叶等。
叶类药材的功效因植物种类而异,有的具有清热解表的作用,如桑叶;有的具有降脂减肥的作用,如荷叶。
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病症。
五、花类金银花、菊花、红花等都属于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多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等功效。
金银花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病症。
六、果实及种子类果实类如山楂、枸杞、五味子等,种子类如决明子、桃仁、杏仁等。
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与药效
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与药效中药材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药用部位和药效。
不同的药用部位具有不同的药效,为了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医学上对中药材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中药材的药用部位及其药效。
1. 人参(Panax ginseng)人参是一种广泛用于中药治疗的药材,主要根据不同部位的使用分为三种:根,茎和叶。
人参的根具有提神补气、滋补脾肺等药效,常用于治疗虚弱、疲劳和气血不足的症状。
人参的茎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作用,适用于高热、咳嗽和水肿等症状。
人参的叶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中暑、发热和感染等病症。
2. 当归(Angelica sinensis)当归是中药中常用的补血药材,主要使用当归的根部。
当归的根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药效,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和产后恢复等问题。
当归还有养血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贫血、失眠和焦虑等症状。
3. 枸杞(Lycium barbarum)枸杞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草药,主要使用枸杞的果实。
枸杞的果实具有养肝明目、滋补补阳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眼睛疲劳、肝阴不足等问题。
枸杞还具有抗氧化、增加免疫力的药效,对预防老年性病变和提高免疫力有一定的效果。
4. 陈皮(Citrus reticulata)陈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主要使用陈皮的果皮。
陈皮的果皮具有燥湿理气、行气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消化不良、胸闷和腹胀等症状。
陈皮还能促进食欲,增加胃肠蠕动,对于缓解胃纳差、腹痛等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5.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主要使用甘草的根和根茎。
甘草的根具有平肝息风、解毒软坚等药效,常用于治疗肝风上扰、肝炎和肝硬化等症状。
甘草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加体力,对于增强免疫力和抗疲劳具有一定的效果。
总结起来,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与药效密不可分。
了解不同中药材的药用部位和药效,有助于准确选择和应用中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常用中药的药用部位分类总结
常用中药的药用部位分类总结一、根类中药1、根入药的品种:何首乌(块根)、牛七、川牛七、商陆、银柴胡、太子参(块根)、川乌(母根)、草乌(块根)、附子(侧根加工品)、白芍、赤芍、防己、板蓝根、地榆、苦参、葛根、黄芪、远志、白蔹(块根)、西洋参、白芷、当归、前湖、防风、柴胡、北沙参、秦艽、紫草、黄芩、玄参、地黄(块根)、巴戟天、续断、天花粉、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川木香、百部(块根)、天冬(块根)、麦冬(块根)、郁金(块根)其中块根入药的有: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地黄、百部、天冬、麦冬、郁金2、根茎入药的品种:狗脊、绵马贯众(叶柄残基)、山豆根、升麻、黄连、延胡索(块茎)、川芎、胡黄连、白术、苍术、三棱(块茎)、泽泻(块茎)、香附、天南星(块茎)、半夏(块茎)、石菖蒲、川贝母(鳞茎)、浙贝母(鳞茎)、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天麻(块茎)、白及(块茎)其中以块茎入药的有:延胡索(唯一一个双子叶植物来源的,块茎入药)、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及以鳞茎入药的有:川贝母、浙贝母3、根与根茎入药的品种:细辛、大黄、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龙胆、徐长卿、白薇、丹参、紫苑、茜草、红参4、根茎与根入药的品种:虎杖、南板蓝根、羌活、藁本、白前二、茎木类中药1、藤茎入药的品种:木通、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2、心材入药的品种:苏木、降香3、木材入药的品种:沉香(含有树脂的木材)4、茎髓入药的品种:通草5、茎枝入药的品种:钩藤(带钩茎根)三、皮类中药1、根皮入药的品种: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番加皮、地骨皮2、干皮、根皮、枝皮入药的品种:厚朴、秦皮(只有枝皮和干皮入药)3、树皮入药的品种:肉桂、杜仲、合欢皮、黄柏、关黄柏四、叶类中药1、叶入药的品种:石韦、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大青叶、枇杷叶、番泻叶(小叶)、罗布麻叶、紫苏叶(或带嫩枝)、艾叶2、枝梢及叶入药的品种:侧柏叶五、花类中药1、花蕾入药的品种:辛麦、丁香、金银花(或带初开的花)、山银花(或带初开的花)、款冬花2、花及花蕾入药的品种:槐花3、花入药的品种:洋金花、红花六、果实及种子类中药1、果实入药的品种:地肤子、五味子、南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鹤虱、砂仁、草果、豆蔻、益智2、未成熟果实入药的品种:枳壳3、近成熟果实入药的品种:木瓜、乌梅、吴茱萸4、成熟种子入药的品种:葶苈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5、成熟果肉入药的品种:山茱萸6、种仁入药的品种:薏苡仁七、全草类中药1、草质茎入药的品种:麻黄2、带叶茎枝入药的品种:槲寄生、桑寄生3、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的品种:鱼腥草4、全草入药的品种:紫花地丁、苦地丁、金钱草、半枝莲、车前草、蒲公英5、地上部分入药的品种: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香薷、穿心莲、茵陈、青蒿、大蓟6、带鳞叶的肉质茎入药的品种:肉苁蓉7、茎叶入药的品种:淡竹叶8、茎入药的品种:石斛、铁皮石斛八、藻、菌、地衣类中药1、藻体入药的品种:海藻2、子实体入药的品种:灵芝3、菌核入药的品种:茯苓、猪苓4、地衣体入药的品种:松萝九、其他类中药1、成熟孢子入药的品种:海金沙2、一类由植物或某些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加工品的品种:青黛、儿茶、芦荟3、虫瘿入药的品种:五倍子、没食子十、动物类中药1、动物的干燥整体:水蛭、全蝎、蜈蚣、斑蝥、土鳖虫、虻虫、九香虫、海马2、除去内脏的动物体:地龙、蛤蚚、乌梢蛇、蕲蛇、金钱白花蛇3、动物体的某一部分:①角类:鹿茸、鹿角、羚羊角、水牛角②鳞、甲类:穿山甲、龟甲、鳖甲③骨类:豹骨、狗骨、猴骨④贝壳类:石决明、牡蛎、珍珠母、海螵蛸、蛤壳、瓦楞子⑤脏器类:蛤蟆油、鸡内金、紫河车、鹿鞭、海狗肾、冰獭肝、刺猬皮4、动物的生理产物:①分泌物:麝香、蟾酥、熊胆粉、虫白蜡、蜂蜡②排泄物:五灵脂、蚕沙、夜明砂③其他生理产物:蝉蜕、蛇蜕、蜂蜜、蜂房卵蛸、桑螵蛸5、动物的病理产物:珍珠、僵蚕、牛黄、马宝、猴枣、狗宝6、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阿胶、鹿角胶、鹿角霜、龟甲胶、血余炭、水牛角浓缩粉十一、矿物类中药1、天然矿物入药的:朱砂、石膏、炉甘石、赤者石、雄黄、自然铜、滑石2、矿物加工品入药的:轻粉、红粉、秋石、信石、芒硝、硫黄3、动物或动物骨骼的化石入药:龙骨、龙齿、石燕。
常见中药用药部位大总结
常见中药用药部位大总结块茎入药:延胡索、白及、半夏、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记忆:唬几下,两天三泻,快禁。
块根入药:太子参、地黄、百部、何首乌、天冬、草乌、麦冬、郁金块根:太子与皇帝百般不和,冬天草屋卖浴巾伞形科: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白芷、藁本、川芎。
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蒿芎(北豆根)、徐长卿、白前、白薇、龙胆草、细辛、紫菀、茜草、三七、人参(西洋参)、甘草、羌活、威灵仙、丹参。
【须根系:徐长卿、白前、白薇、威灵仙、龙胆草、细辛、紫菀、茜草】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红参、三七、羌活、藁本、龙胆、徐长卿、白前、白薇、丹参、茜草、紫菀(大老虎上高山,长白龙系紫草,三人敢抢仙丹)牛膝、川牛膝、银柴胡、柴胡、白芍、赤芍、防己、防风、葛根、粉葛、北沙参、南沙参、巴戟天、天花粉、党参、苦参、玄参、黄芩、黄芪、板蓝根、地榆、商陆、远志、西洋参、白芷、当归、前胡、秦艽、紫草、续断、桔梗、木香(二牛膝,二柴胡,二芍,二防,二葛,二沙参,商人远赴西洋卖白纸,归来续香火(根),秦(秦艽)俊杰(桔梗)杨紫吵(紫草)架,刘胡兰结巴,玉帝长天花,当选不哭死神)黄连、胡黄连、苍术、白术、莪术、狗脊、升麻、北豆根、川芎、黄精、姜黄、石菖蒲、重楼、土茯苓、知母、山药、射干、香附、玉竹(记忆:一狗、二连、三猪、屠夫、享福,赶,时常,母子,北斗,穿胸,黄金,讲黄,预祝,山腰,楼,神马) 为了让母子在家享福,北斗星升起,屠夫还在山腰赶猪,遇狗太凶,大叫连连,惊慌失措,将猪赶上了楼何首乌、太子参、草乌、地黄、百部、天冬、麦冬、山麦冬、郁金(太子与皇帝百般不和,冬天草屋卖浴巾)延胡索、白芨、半夏、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绵马贯众母根:川乌子根:附子川贝母、浙贝母木通、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草本植物藤茎:天仙藤槲寄生、桑寄生、桂枝、桑枝钩藤苏木、降香、沉香沉香通草、灯芯草茎刺:皂角刺茎翅附着物:鬼箭羽石斛、铁皮石斛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树皮:肉桂、杜仲、合欢皮、黄柏、关黄柏干皮或枝皮:秦皮干皮、枝皮和根皮:厚朴:淫羊藿、大青叶、蓼大青叶、枇杷叶、罗布麻叶、紫苏叶(带嫩枝)、艾叶小叶:番泻叶枝稍及叶:侧柏叶花蕾:辛夷、槐米、丁香、金银花、山银花、款冬花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山银花花:槐花、红花、洋金花柱头:西红花头状花序:菊花雄蕊:莲须花柱:玉米须果实:地肤子、五味子、南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砂仁、草果、豆蔻、益智种子:葶苈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近成熟果实:木瓜、乌梅、吴茱萸未成熟果实:枳壳种仁:薏苡仁、肉豆蔻果肉:山茱萸全草:紫花地丁、金钱草、半枝莲、车前草、蒲公英草质茎:麻黄地上部分:鱼腥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香薷、穿心莲、茵陈、青蒿、大蓟带磷叶的肉质茎:肉苁蓉茎叶:淡竹叶菌核:茯苓、猪苓子实体:灵芝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冬虫夏草藻体:海藻含树脂药:乳香、没药、血竭虫瘿:五倍子孢子:海金沙粉末、团块或颗粒:青黛干燥体:地龙、水蛭、全蝎、蜈蚣、斑蝥、僵蚕、海马、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雌虫干燥体:土鳖虫贝壳:石决明、牡蛎珍珠:珍珠干燥内壳:海螵蛸干燥卵鞘:桑螵蛸蜜:蜂蜜分泌物:蟾酥、麝香背甲或腹甲:龟甲背甲:鳖甲沙囊内壁:鸡内金幼角:鹿茸胆结石:牛黄角:羚羊角辰砂:朱砂黄铁矿:自然铜赤铁矿:赭石菱锌矿:炉甘石自然硫:硫磺花粉粒:松花粉、蒲黄带花的果穗:夏枯草开放的花序:菊花、旋覆花未开放的花序:款冬花单叶:枇杷叶复叶的小叶:番泻叶带有嫩枝的叶:侧柏双子叶(栓、双子叶)树木(木部)形形色色(形成层、射线)党(单子叶)内(内皮层)为官(维管束)无赦(射线)髓部记忆:单根随。
中药鉴定药用部位总结汇总
中药鉴定药用部位总结汇总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药用部位的不同,中药可以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树皮、树脂、树胶、树叶、树根、菌丝、菌体、菌核、虫类、鱼鳞、骨骼、角、胆、甲壳、毛发、芽、干燥细胞、蕨类、苔藓植物等各种药用部位。
根类药材主要包括白术、白茅根、党参、石斛、升麻、天冬、天麻、土茯苓、穿心莲、大血藤、大戟、茯苓、山药、山茱萸、青黛、石菖蒲、三七、茜草、首乌、木贼、木香、木通、木瓜、木蝴蝶等。
这些中药的根部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茎类药材主要包括桑枝、头孢、曼荼罗、秤砣、沉香、人参、人参果、人参果梗、芍药、棕榈梗、龟蒿茎、康定乌头、钩藤茎、巴豆茎、玫瑰、赤石龙、龙胆、菱藻、冬葵、陆英、地骨皮、地黄、地龙、地榆、海藻、海金沙等。
这些中药的茎部常用于治疗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
叶类药材主要包括透骨草、仙茅、同风、芦荟、枸杞叶、枸杞丝、鼠尾草、五味子、牡丹、太子参、天门冬、宫苏草、灯心草、华山碎米草、半夏、厚朴、天南星、古吉、扶桑、黄莲、白蔹、鸽肝菜、培养等。
这些中药的叶部常用于治疗皮肤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花类药材主要包括红花、菊花、牡丹花、黄连花、巴戟天、丹参花、连翘、连钱草、麦冬、葡萄柚花、苦参花、都柏林、当归、木犀草、玫瑰花、金银花、金钱草、金樱子、金线莲、百合、百合花、紫茉莉等。
这些中药的花部常用于治疗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抗菌消炎等。
果实类药材主要包括柴胡、乌梅、乌荊子、王不留行、王家渡、王瓜子、裸地黄、黄芪、七叶木、李子、厚朴果、白术果、马齿苋、连翘果、生地、生石斛、青皮、囊萼藤、囊萼双芒、榧子、金鱼藻、铁皮石斛、芡实等。
这些中药的果实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种子类药材主要包括豆蔻、豆科植物种子、茺蔚子、广藿香、三七花、墨子、防己、五加科植物种子、厚壳桂、昆布、海藻、冬虫夏草、木香果、四叶正中子、植物群种子等。
中药别名科属用药部位及功效表
C
蚕豆 蚕蛾 蚕砂 苍耳子 苍术 草豆蔻
第 3 页
常用中药饮片科属、药用部位及功效表
检索
名 称
草果 草乌 侧柏叶 柴胡 蝉蜕 蟾皮 蟾酥 常山 重楼 车前草 车前子 沉香 辰砂草 赤芍 赤石脂 赤小豆 茺蔚子 臭椿皮 臭梧桐 楮实子 川贝母 川椒
常用名
草果仁、姜草果 草乌头,竹节乌头 扁柏叶、柏叶 北柴胡,南柴胡 蝉衣,蝉退,虫退 干蟾皮,癞蛤蟆皮 蛤蟆酥、蛤蟆浆 蚤休,七叶一枝花 牛舌草 牛舌草子 沉水香、落水沉 瓜子金 石脂、红高岭土、陶 土 红小豆 益母草子、小胡麻 樗白皮 泡花桐 柱实子,楮桃,角树 子 川贝、芦贝、松贝、 松母、平贝、伊贝 花椒,大椒
常用名
杭白芍、芍药 于术、於术 声息草、白头公、翁 草 白微、薇草、白尾 白癣皮、白藓皮 白药脂 蜀羊泉 香白芷、杭白芷 百步、闹虱药、百部 草 外合、龙芽合
科属
毛茛科 菊科 毛茛科 萝藦科 芸香科 防己科 茄科 伞形科 百部科 百合科 百合科 柏科 败酱科 芫青科 十字花科 桔梗科 天南星科 唇形科 防己科
蔷薇科 果实 六一散加青 黛 守宫,天龙 扁速,七星草 白扁豆,菜豆 南豆花、眉豆花、白 扁豆花 上甲、鳖壳、别甲 大腹子 龙脑、龙脑冰 卜荷、苏荷、苏薄荷 故子、破故纸、故脂 胡豆,夏豆 雄蚕蛾 晚蚕砂、蚕屎 苍耳、毛苍耳 茅术、茅苍术 草蔻、草豆叩、大豆 蔻 壁虎科 蓼科 豆科 豆科 豆科 鳖科 棕榈科 龙脑科 唇形科 豆科 豆科 蚕蛾科 蚕蛾科 菊科 菊科 姜科 干燥体 全草 种子 花 种皮 背甲 种子
生白芍:偏柔肝养血;炒白芍:补血;酒白 芍:缓肝急止痛;芍药花:与芍药作用基本 相同,还可美容养颜。 炒白术:可增强补气健脾和胃作用;焦白 术:健脾止泻;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
808种中药功效总结,按用药部位分类
808种中药功效总结,按用药部位分类按用药部位分类,以下是808种中药的功效总结:1. 头部及五官类:- 鼻腔:清热解毒、通窍止痛- 喉咙:润喉止咳、消炎利咽- 口腔:清热解毒、护齿健牙- 眼睛:明目、滋润眼球、防治眼疾- 耳朵:清热解毒、改善听力、止耳鸣2. 呼吸系统类:- 鼻炎:抗过敏、消炎、止痒、解毒- 咳嗽:化痰止咳、祛痰平喘、止咳定喘- 支气管炎:消炎止咳、宽胸下气、清热解毒- 哮喘:止咳平喘、温肺气、养阴降火3. 消化系统类:- 胃炎:消炎、护胃、止痛、消食- 肠炎:清热解毒、止泻、止痢、养肠- 便秘:润肠通便、滑肠保湿、润肠滑便- 肝炎:抗病毒、解毒、养肝、利胆4. 泌尿系统类:- 肾炎:消炎利尿、护肾健脏- 尿路感染:抗菌消炎、通淋利尿- 结石:溶石排石、清热利尿、化瘀止痛- 尿频尿急:安神利尿、调节尿频5. 心脑血管类:- 高血压:降压、舒张血管、稳定心律- 冠心病: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脏功能- 中风:活血化瘀、通络开窍、恢复神经功能- 心悸失眠:安神镇静、调节心跳、改善睡眠6. 骨骼关节类:- 关节炎:消炎止痛、温经通络、软化骨刺- 骨质疏松:滋阴养血、增强骨密度、强筋壮骨- 骨折骨裂:活血化瘀、生骨固骨、止痛消肿- 腰椎间盘突出:舒筋活血、祛风湿、止痛松塞7. 皮肤类:- 痤疮:清热解毒、祛湿毒、消炎抗菌- 银屑病:清热凉血、滋润养颜、调节免疫- 湿疹:清热解毒、祛湿燥、消炎止痒- 瘢痕疙瘩:消炎退疤、软化结节、排脓生肌8. 妇科类:- 月经不调:调经养血、活血化瘀、补气养阴- 子宫肌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抑制肌瘤生长- 乳腺增生:活血消瘤、软化结节、通乳导乳- 更年期综合症:调节内分泌、缓解症状、保护心脑这是其中一小部分中药的功效总结,每种中药具体的功效还需要根据药性和用法进行详细了解和应用。
中医草药的药用部位与功效
中医草药的药用部位与功效中医草药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草药的药用部位即指草药植物的不同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等,在中医药学中,每个药用部位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草药的药用部位及其功效。
1. 人参人参是中医草药中的极品之一,其药用部位为根。
人参具有滋补强壮、益气养血、安神宁心的功效,常用于补气养血虚弱、心神不宁等症状的调理。
此外,人参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2. 甘草甘草,又称甘草根,其药用部位为根和茎。
甘草具有和中健脾、益气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中医药学中,甘草常作为配伍草药使用,可以调和各种药效,增加药物的疗效,还能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
3. 黄连黄连的药用部位为根和茎,黄连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炎的功效。
在中医药学中,黄连常用于治疗热病、湿病以及口腔溃疡等疾病。
黄连还可以调理消化系统,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4. 当归当归是中医草药中的常用草药,其药用部位为根。
当归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虚、痛经以及产后血瘀等症状。
当归还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对于月经不调、闭经等妇科问题有一定疗效。
5. 金银花金银花的药用部位为花,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风的功效。
在中医药学中,金银花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喉痛等症状。
金银花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总结起来,中医草药的药用部位与功效密切相关。
不同的药用部位具有不同的功效,中医医生通常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用部位进行治疗。
因此,在使用中医草药时,了解药用部位与功效的关系非常重要,以确保药物的有效使用。
中药入药部位总结
中药入药部位总结
1. 中药入药部位是指中药材中使用的植物的不同部位,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因此在中药的制剂中选择合适的部位非常重要。
2. 根:中药材的根部通常具有较强的药用活性成分。
例如,人参的根部被广泛用于提高免疫力、增强体力和抗疲劳。
黄连的根部则被用作清热解毒、止泻和消炎的药物。
3. 茎:中药材的茎部通常含有丰富的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例如,白芍的茎部被用作活血化瘀、止痛和调经的药物。
茎叶部分的药材如黄芩则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
4. 叶:中药材中的叶部通常富含挥发油、鞣质和维生素。
例如,罗汉果的叶部被用于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和抗菌。
菊花的叶部则被用作清热解毒、降压和消肿的药物。
5. 花:中药材的花部通常含有丰富的芳香物质和挥发油。
例如,桂花被用于活血祛瘀、消食和祛寒。
连翘的花部则被用作清热解毒、解热和止痛的药物。
6. 果实:中药材中的果实部分通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
例如,
枳实被用作消食、祛痰和润肠的药物。
山楂的果实则被用于消食、健胃和降脂的药物。
7. 种子:中药材中的种子部分通常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矿物质。
例如,白芥子被用作祛痰、止咳和消肿的药物。
薏苡仁的种子则被用于利尿、消肿和养颜的药物。
总结起来,中药材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
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部位都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的制剂中,以达到治疗疾病、调理身体和维护健康的目的。
中医草药的药用部位与功效
中医草药的药用部位与功效草药在中医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中医草药的药用部位与功效各不相同,且药用部位可以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多个部分。
本文将就几种常见的中医草药进行介绍,讨论其药用部位及其功效。
一、黄芩1. 药用部位:黄芩的主要药用部位为根和茎。
2. 功效: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它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肺炎等疾病,以及肝胆湿热、心火旺盛等症状。
二、人参1. 药用部位:人参的主要药用部位为根。
2. 功效: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健脾的功效。
它常被用于治疗虚弱、体倦乏力、气虚血亏等症状,以及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
三、川贝1. 药用部位:川贝的主要药用部位为根和茎。
2. 功效:川贝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功效。
它常被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咳痰难以咯出等症状,以及肺热、痰火等症。
四、菊花1. 药用部位:菊花的主要药用部位为花。
2. 功效: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它常被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痛发热等症状,以及目赤、肝火旺盛等症。
五、黄连1. 药用部位:黄连的主要药用部位为根和茎。
2. 功效: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的功效。
它常被用于治疗口疮、痈肿、黄疸等症状,以及湿热、热毒等症。
六、连翘1. 药用部位:连翘的主要药用部位为根和茎。
2. 功效: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的功效。
它常被用于治疗热毒、感冒引起的发热等症状,以及湿热、阳明热等症。
七、银花1. 药用部位:银花的主要药用部位为花。
2. 功效:银花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功效。
它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等症状,以及感冒引起的表寒等症。
八、白花蛇舌草1. 药用部位:白花蛇舌草的主要药用部位为全草。
2. 功效: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它常被用于治疗痈肿、痔疮、外伤等症状,以及湿热、风热、痔疮等症。
以上所列举的中医草药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们的药用部位与功效多种多样。
在应用中医草药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药材,严格按照中医理论和配伍原则进行搭配使用,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常用中药科属、药用部位、功能总结_图文_果实种子类药用部位
常用中药科属、药用部位、功能总结_图文_果实种子类药用部位常用中药科属、药用部位、功能总结公司常用中药科属、药用部位及其功能的总结表123注:根类中药包括以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入药的药材。
根无节和节间之分,一般无芽和叶;根茎类中药系指以地下茎或带有少许根部的地下茎入药的药材,根茎类中药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是一类地下茎的变态,常具分枝,表面节和节间明显。
表2表3 45常用中药科属、药用部位、功能总结_图文_果实种子类药用部位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关于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的鉴定方法,如下:药用部位为植物的果实或种子,这类中药称为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实际上应分为两类,即果实类中药和种子类中药。
果实及种子在植物体中是两种不同的器官,但在商品药材中常未严格区分。
果实大多包含着种子,与种子一起入药,如马兜铃、栀子等;亦有只用种子,如决明子、沙苑子等;有的以果实贮存、销售临用时再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入药,如巴豆、砂仁等。
这两类中药关系密切,且外形和组织构造又不祠同,故列入一章,分别加以概述。
第一节果实类中药的鉴定药用部位为果实或果实(除种子外)的某一部分,这类中药称为果实类中药。
果实类中药的药用部位通常是采用完全成熟或将近成熟的果实,少数为幼果,如枳实。
多数采用完整的果实,如枸杞子;有的采用果实的一部分或采用部分果皮或全部果皮,如陈皮、大腹皮等。
也有采用带有部分果皮的果柄,如甜瓜蒂;或果实上的宿萼,如柿蒂;甚至仅采用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如橘络、丝瓜络。
有的采用整个果穗,如桑椹。
一、性状鉴定鉴别果实类中药,应注意其形状、大小、颜色、顶端、基部、表面、质地、破断面及气味等。
果实的顶端一般有柱基或其他附属物,下部有果柄或果柄脱淫的痕迹;有的带有宿存的花被,如地肤子。
果实类中药的表面大多干缩而有皱纹,肉质果尤为明显,如乌梅;果皮表面常稍有光泽,如栀子;有的具毛茸,如蔓荆子;有的可见凹下的油点,如陈皮、吴茱萸。
中医药材中草药的药用部位与采收
中医药材中草药的药用部位与采收中医药材是中国传统药理与草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草药的药用部位与采收方式对于确保药材的质量和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医药材中草药的药用部位以及采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草药的药用部位1. 根部:草药的根部往往具有较多的药用价值。
例如黄芪的根部富含黄酮类物质和多糖,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的功效;人参的根部则富含人参皂苷,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改善疲劳状态。
2. 茎干:一些药材的茎干部分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如川芎的茎干富含川芎内酯和川芎嗪,可用于补血活血和舒筋活络;黄柏的茎干富含黄色柏脂和柏木酚,具有消炎和抗菌的功效。
3. 叶片:草药的叶片部分常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酚类物质。
例如薰衣草的叶片富含挥发油和芳香酮类物质,可用于舒缓神经、促进睡眠;茶叶的叶片中含有咖啡碱和茶多酚,对于提神醒脑和促进消化都有一定的作用。
4. 花蕾:一些药材的花蕾部分具有药用价值。
比如蒲公英的花蕾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和维生素C,可用于清热解毒和利尿排湿;金银花的花蕾则富含三萜皂苷和黄酮类物质,有抗病毒和抗炎作用。
5. 种子:一些草药的种子也常被用于药用。
例如芡实的种子含有蛋白质和淀粉,具有补益脾肾、固涩止泻的功效;枸杞的种子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用于明目养肝和促进免疫功能。
二、药材的采收方法1. 采收时间:草药的采收时间会影响其药用成分的含量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草药的采收时间多选择在植株生长期的早期或中期,此时含量最为丰富且成分相对稳定。
不同草药的采收时间会有所不同,需根据草药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来判断。
2. 采收方式:草药的采收方式应尽量减少对植株的伤害,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一般来说,采用手工采摘的方式最为常见,避免使用机械化采收工具。
另外,在采摘过程中应留出适当的茎叶部分,以利于草药的再生和可持续利用。
3. 采收环境:草药的生长环境对其品质和功效也有重要影响。
理想的采收环境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和农药残留,避免污染药材。
中药材药用部位
中药材药用部位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药材药用部位是指植物中被用作药物的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及其药用部位。
首先是人参,人参是一种常见的滋补药材,其主要药用部位是根。
人参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提神补气、益气养血、健脾开胃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虚弱乏力、气血不足等症状。
接下来是黄芪,黄芪的主要药用部位也是根。
黄芪根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益气固表、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久病体虚等症状。
再来是当归,当归的主要药用部位是根。
当归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颜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贫血等问题。
除了根部,中药材的茎部也常被应用于临床。
比如川芎,川芎的主要药用部位是茎。
川芎茎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活血祛风、舒筋活络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头痛等症状。
另外,一些中药材的叶子也具有药用价值。
比如菊花,菊花的主要药用部位是花和叶。
菊花花和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目赤肿痛等问题。
此外,一些中药材的果实和种子也常被应用于临床。
比如枸杞,枸杞的主要药用部位是果实和种子。
枸杞果实和种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滋补肝肾、明目养颜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眼睛干涩等问题。
总的来说,中药材的药用部位多种多样,每个部位都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
在使用中药材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部位,并遵循医嘱进行正确使用。
同时,也需要注意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使用。
中药 药用部位
中药药用部位中药是指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来源中提取的药物,具有丰富的药用部位。
以下是对中药常见药用部位的介绍。
1.根中药中的根通常指植物的地下部分,包括主根、侧根、须根等。
根作为中药的药用部位,具有多种功效,如补益、安神、止血等。
常见的根类中药有黄芪、当归、白术等。
2.茎中药中的茎是指植物的直立或匍匐的主要支撑部分。
茎可以用于制药,并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
常见的茎类中药有黄连、竹叶青、藤黄等。
3.叶中药中的叶是指植物的光合器官,负责进行光合作用。
叶通常富含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可用于制备中药。
叶类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等功效。
常见的叶类中药有菊花、柴胡、罗勒等。
4.花中药中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用于吸引传粉媒介和进行有性繁殖。
花具有多种功效,如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
常见的花类中药有金银花、蔷薇花、桂花等。
5.果实中药中的果实是植物经过受精后发育而成的结果,包括浆果、核果、坚果等。
果实通常富含营养物质和药用成分,可作为药材使用。
果实类中药具有健脾益气、润肠通便等功效。
常见的果实类中药有枸杞子、山楂、乌梅等。
6.树皮中药中的树皮是指树木外部的覆盖层,起到保护内部组织的作用。
树皮可以用于制备中药,并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等功效。
常见的树皮类中药有桑白皮、槟榔皮、杉木皮等。
7.根茎中药中的根茎是指植物的地下茎部分,既具有根的特点又具有茎的特点。
根茎类中药通常富含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具有补益、健脾养胃等功效。
常见的根茎类中药有黄芪、党参、天麻等。
8.矿物中药中的矿物是指从矿石或地下矿藏中提取的药用物质。
矿物类中药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常用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
常见的矿物类中药有朱砂、硫磺、雄黄等。
总结来说,中药的药用部位丰富多样,包括根、茎、叶、花、果实、树皮、根茎以及矿物等。
每个药用部位都有其特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在使用中药时,需要根据不同药材的药用部位选择合适的制剂和用法,以达到预期的药效。
常用中药科属、药用部位、功能总结
椭圆形或长条形,顶端“鹦哥嘴”“红小辫”断面明亮,角质样
山药
薯蓣科
根茎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
毛山药:圆柱形,黄白色或淡黄色,质坚不断,断面白色,粉性;光山药:圆柱形,两端齐平,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注:根类中药包括以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入药的药材。根无节和节间之分,一般无芽和叶;根茎类中药系指以地下茎或带有少许根部的地下茎入药的药材,根茎类中药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是一类地下茎的变态,常具分枝,表面节和节间明显。
不规则纵切片,上宽下窄,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半透明
盐附片
附子
毛茛科
子根加工品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性大热,味辛、甘,有毒;归心、肾、脾经
圆锥形,表面灰黑色,被盐霜
白芍
毛茛科
根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
圆柱形,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放射状纹理
板状(丝状-饮片)黄绿色或棕黄色,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纤维性,
白鲜皮
芸香科
根皮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性寒,味苦;归脾、胃、膀胱经
卷筒状,灰白色或淡黄色,突起颗粒点,折断有粉尘,有羊膻味,
表4
叶类中药
药材名
科属
药用部位
功能
性味归经
明显特点
大青叶
十字花科
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性寒,味苦;归心、胃经
皱缩弯曲,破碎,长椭圆形,暗灰绿色,色深的突起小点,质脆,全缘
苦杏仁
蔷薇科
种子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性微温味苦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芸香科
果实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球形或五角状扁球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点状突起和油点,基部有黄色茸毛的果梗,香气浓烈
酸枣仁
鼠李科
种子
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
性平,味甘、酸;归肝、胆、心经
扁圆形或扁椭圆形,紫红色或紫褐色,光滑有光泽,种仁富油性
赤芍
毛茛科
根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性微寒,味苦;归肝经
圆柱形,表面棕褐色,粗糙,断面粉白色,粉性
黄连
毛茛科
根茎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味连:多分枝,鸡爪形,有的有“过桥“;雅连:多为单枝,圆柱形,“过桥“较长;云连:多为单枝,弯曲呈钩状,“过桥“较短”
升麻
毛茛科
根茎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圆锥形,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放射状纹理
玄参
玄参科
根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肺、胃、肾经
类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
地黄
玄参科
块根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生地:性寒,味甘;归心、肝、肾经;熟地: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
菊花
菊科
头状花序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肝经
类球形,舌状花类白色,边缘内卷无腺点,气清香
红花
菊科
花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性温,味辛;归心、肝经
管状,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红色,质柔软,气清香
西红花
鸢尾科
柱头
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性平,味甘;归心、肝经
弯曲细丝状或线性,三分枝,暗红色,质松,无油润光泽,气特异微有刺激
类球形、推圆形或卵圆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断面黄白色,粉性,细孔
半夏
天南星科
块茎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性温,味辛,有毒;归脾、胃、肺经
类球形,白色或浅黄色,麻点状根痕,光滑,断面洁白,富粉性
石菖蒲
天南星科
根茎
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
性温,味辛、苦;归心、胃经
扁圆柱形,分枝,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断面纤维性,明显环纹和油点
表2
茎木类中药
药材名
科属
药用部位
功能
性味归经
明显特点
木通
毛茛科
藤茎
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
性寒,味苦;归心、小肠、膀胱经
圆柱形,灰棕色或灰褐色断面放射状纹理,皮部淡黄色小点,髓小中空,
沉香
瑞香科
含有树脂的木材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性微温,味辛苦;归脾胃、肾经
不规则片,凹凸不平,有斑纹,断面刺状,气芳香
性微寒,味辛、微甘;归肺、脾、胃、大肠经
不规则长形块状,多分枝,呈结节状,表面有圆形空洞茎基痕
延胡索
罂粟科
块茎
活血,行气,止痛
性温,味苦、辛;归肝、脾、心经
不规则扁球形,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断面角质样,具蜡样光泽
板蓝根
十字花科
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性寒,味苦;归心、胃经
圆柱形,表面淡灰黄色,有纵皱纹,根头部膨大,断面皮部黄白色
艾叶
菊科
叶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外用祛湿止痒
性温,味辛、苦,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皱缩破碎,有短柄,卵状椭圆形,边缘粗锯齿,蛛丝状短绒毛和腺点,气香
表5
花类中药
药材名
科属
药用部位
功能
性味归经
明显特点
金银花
忍冬科
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
小棒状,上粗下细,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花萼绿色,气清香
板状(丝状-饮片)黄绿色或棕黄色,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纤维性,
白鲜皮
芸香科
根皮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性寒,味苦;归脾、胃、膀胱经
卷筒状,灰白色或淡黄色,突起颗粒点,折断有粉尘,有羊膻味,
表4
叶类中药
药材名
科属
药用部位
功能
性味归经
明显特点
大青叶
十字花科
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性寒,味苦;归心、胃经
皱缩弯曲,破碎,长椭圆形,暗灰绿色,色深的突起小点,质脆,全缘
苦杏仁
蔷薇科
种子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性微温味苦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扁心形,左右不对称,棕色至暗棕色,富油性
枳壳
芸香科
未成熟果实
破气消积,化痰散瘀
性微寒,味苦、辛、酸;归脾、胃经
半圆球形,棕褐色至褐色,颗粒状突起凹点状油室,果皮黄白色,气清香
陈皮
芸香科
果皮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
不规则片状,橙红色或红棕色,气香,
肉桂
樟科
树皮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
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
槽状或卷筒状灰棕色,地衣斑,断面不平坦,外粗糙,内红棕色油润,气香
杜仲
杜仲科
树皮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性温,味甘;归肝、肾经
扁平的板片状,地衣斑,断面有银白色绞丝
关黄柏
芸香科
树皮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性寒,味苦;归肾、膀胱经
白芷
伞形科
根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性温,味苦;归肺、胃、大肠经
圆锥形,切面粉性,皮部有棕色油点
当归
伞形科
根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
圆柱形,外皮黄棕色,断面黄柏,棕色油点,香气浓郁
前胡
伞形科
根
降气化痰,散风清热
性微寒,味苦、辛;归肺经
不规则圆锥形、圆柱形,断面不整齐,棕黄色油点
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
圆柱形,外表皮黄白色至淡棕褐色,断面纤维性强,粉性,“菊花心”
红参
五加科
根及根茎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
性微温,味甘、微苦;归脾、肺、心、肾经
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红棕色,半透明,断面平坦,角质样,质硬而脆
三七
五加科
根及根茎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经
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铜皮铁骨狮子头”
党参
桔梗科
根
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性平,味甘;归脾、肺经
长圆柱形,黄棕色或或棕色,根头“狮子盘头”,木部“菊花心”特殊香气
白术
菊科
根茎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性温,味甘、苦;归脾、胃经
不规则肥厚团块,灰黄色或灰棕色,断面角质样,菊花纹,棕黄色油点
泽泻
泽泻科
块茎
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
性寒,味甘、淡;归肾、膀胱经
山茱萸
山茱萸科
果肉
补益肝肾,收涩固脱
性微温,味酸、涩;归肝、肾经
不规则片状或囊状,皱缩,紫黑色,有光泽质柔
连翘
木犀科
果实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性微寒,味苦;归肺、心、小肠经
长卵形至卵形,有纵皱纹和突起斑点,种子多数,黄绿色,青翘绿色,不开裂,老翘色黄瓣大,壳厚
枸杞子
茄科
果实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性平,味甘;归肝、肾经
表3
皮类中药
药材名
科属
药用部位
功能
性味归经
明显特点
牡丹皮
毛茛科
根皮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
筒状,灰褐色,内表面有发亮的结晶,断面白色,粉性,淡粉红色
厚朴
木兰科
干皮、根皮、枝皮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性温,味苦、辛;归脾、胃、肺、大肠经
干皮:“靴筒朴”断面颗粒性,油性,亮结晶;根皮:“鸡肠”枝皮:单筒状,,断面纤维,
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
结节状,似鸡头,有根须,黄棕色,具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颗粒状,有黄色维管束小点
天冬
百合科
块根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性寒,味甘、苦;归肺、肾经
长纺锤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
麦冬
百合科
块根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
川芎
伞形科
根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
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断面波状环纹,黄棕色油点,香气特异浓郁
防风
伞形科
根
祛风解表,渗湿止痛,止痉
性微温,味辛、甘;归膀胱、肝、脾经
蚯蚓头,扫把帚,
柴胡
伞形科
根
疏散退热,疏肝解语,升举阳气
性微寒,味辛、苦;归肝胆、肺经
圆柱形或圆锥形,断面黄白色,纤维性,败油性
苦参
豆科
根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圆柱形,外皮易脱落,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的有同心形环纹
甘草
豆科
根及根茎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
圆柱形,外皮红棕色或灰棕色,断面黄白色,有粉性,有放射状纹理
黄芪
豆科
根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类纺锤形或椭圆形,红色或暗红色,皱缩,质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