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考试重点解读
人格心理学考试重点
人格心理学考试重点1、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四种基本特性。
2、人格心理学大体从三个层面分析一个人:第一,人类本性的层面,即一个人首先是人,与所有人相似;第二,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层面,即一个人与部分他人是相似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仅仅是程度的差异;第三,个人唯一性的层面,即一个人不同于任何人的、独特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特征。
3、人格心理学的三种研究途径:个案研究(质化)、相关研究(量化)和实验研究(量化)。
(1)个案研究是一种以单独的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取向,它把个体看作一个整体,对之进行丰富全面、深入细致的描述和解释。
有观察、访谈、测验、临床研究、个人资料分析(如信件、日记、个人传记等作品分析)等形式。
长处:生态效度高,研究得到的信息生动丰富深入;重视个人独特性。
不足:代表性差;信息变化大,难以统计和比较。
(2)相关研究通过统计测量的方法建立起不同人格变量间或人格变量与其他变量间的关系。
它超越个体和经验,走上量化科学轨道。
长处:样本量大,代表性高;生态效度高;多变量研究;简单易行。
不足:不能进行因果推论;关系难以理清,存在多变量问题。
(3)实验研究是在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系统操纵某种变量(自变量),研究其变化对另一变量(因变量)的影响,从而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长处:控制好、信度高,结果说服力强,可作因果推论。
不足:生态效度低;控制难度大;实验花费高。
4、阿尔伯特于1937年出版了《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是人格心理学的开山鼻祖。
5、G.W.Allport的主要理论: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个人独特的思想和行为人格结构学说:人格具有复杂的结构,由反射、习惯、态度、特质、统我等按整合程度高低以金字塔层级形式构成。
人格特质论:特质(trait)是一个宽泛的、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它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能够激发和引导形式一致(等同)的适应性行为和表现性行为(Allport, 1937)。
考研心理学人格理论重点总结
考研心理学人格理论重点总结在考研心理学中,人格理论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人格理论试图解释个体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情感反应等方面的特征以及形成机制。
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对于深入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一些主要人格理论的重点总结。
一、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这一理论强调潜意识对人格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追求即时的满足;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协调本我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超我遵循道德原则,代表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对个体的约束。
弗洛伊德还提出了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经历不同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如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如果在某个阶段的发展不顺利,可能会导致固着,从而影响人格的形成。
二、新精神分析理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修正。
荣格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认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积累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遗产,包含了各种原型。
阿德勒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追求优越的动机,认为自卑感是推动个体发展的动力。
埃里克森则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和危机,如婴儿期的信任对不信任、青少年期的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等。
三、特质理论特质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一些稳定的特质构成的。
奥尔波特将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定了 16 种人格特质。
艾森克则提出了人格的三维度模型,即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大五人格模型包括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这一模型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积极的人性观。
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强调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真诚一致和同理心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
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人格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整理1人格的科学研究1.1人格是什么?答:西方学者:1、指个人在舞台上表演出来的各种行为,即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或公开的自我。
2、指个人蕴藏于内且外部未能显露的特点,即被遮蔽起来的真实的自我。
东方学者:人格可以界定为“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一定特色的身心组织”,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2人格的3种研究方法:①临床研究:又称个案研究,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途径广泛收集材料,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性描述,从而系统、深入地研究人格,其特点是对单个人或单个群体进行深层的考察优点:临床法的运用,能够提供对多种多样的现象和整体人的机能的观察机会,能形成无数新的假设和观察。
缺点:1、个案的推广问题2、确定因果关系的问题3、在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的主观推断往往会妨碍研究的客观性②相关研究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下的差异,在多种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情况。
优点:1、相关研究一般比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更容易操作,且更节省时间2、由于相关研究无需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这使得其结果比实验研究更可能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情况,减少研究的认为因素,提高其生态效度。
3、相关研究使我们可以研究实际上或伦理、法律上无法控制或操纵的变量。
4、在现实中存在许多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实验法来确定他们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缺点:相关研究的结论充其量只能表明事物之间有无关系或联系,它无法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看似相关的两组变量很可能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相关或假相关,或者他猛可能同时受第三个变量的共同影响,即两组变量只是构成一种共变关系。
人格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一、人格的含义●(一)定义: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是具有动力一致的连续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知青的例子,年龄变化会有所改变),独特性,社会性●(三)与人格有关的几个概念:个性:个体差异性,与共性对应;人格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气质:先天的禀赋,神经类型所决定,人格具有社会性;●性格: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具有倾向性;几种人格结构理论的比较●艾森克三维结构外倾性精神质神经质●杨国枢等四维结构精明干练善良纯朴●冲动任性智慧文雅●吉尔福特四维结构社会活动性偏执倾向●思维内倾性情绪稳定性●卡特尔五维结构外倾性友善●超我强度焦虑智力第二章精神分析理论(考试重点)第一节弗洛伊德的经历(考试重点)童年的经历使他对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出生及孩提阶段的经历(生母和同父异母哥哥的关系);布洛伊尔发泄法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不能长久,特别是病人对他不断的提问产生不耐烦,他采用自由联想法;在治疗多娜时使他对移情有了深刻的体会。
(那先生烟劲很大,对多娜有过性伤害),弗洛伊德也是有抽烟的习惯。
自己做梦的实验,梦见自己看见母亲没有穿衣服。
●影响精神分析的观念●莱布尼兹的单子的无意识、●赫尔巴特的意识无意识心理学:把心理生活看作是在各种竞相进入意识的观念之间的一种竞争.●J.沙可在应用催眠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一个脱离意识的心理王国;●第一次打击是N.哥白尼论证了人类并不生活在宇宙的中心;●第二次打击是C.达尔文证明了人类像任何其他动物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第三次打击是精神分析揭示出人类的自我并非他本身的主宰。
布洛伊尔用催眠疗法治疗安娜●她拒绝用玻璃杯喝水,因为她曾看见一条狗从玻璃杯中舔水。
当她意识到这一真正原因时,她马上就能用玻璃杯喝水了。
第二节弗洛伊德的理论一、精神层次理论:●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心理学-重点分析
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1、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是由人能够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2、前意识主要起检查作用,即不许那些让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而把它们压制在无意识之中,使意识和无意识完全隔离。
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3、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深层部分,主要指不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经是意识领域却被压抑起来的心理活动。
具体包括原始的冲动、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还有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
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完全是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的。
它同人的肉体过程相联系,将躯体能量转换为精神能量,并且储藏它们和向自我、超我提供能量。
遵循“快乐原则”。
弗洛伊德把本我中所具有的精神能量称为力比多,有时特指性本能所产生的能量。
自我: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一部分,遵循“道德原则”,包含自我理想和良心。
性心理发展的5个阶段:口腔期( Oral stage ):弗洛伊德把初生到满周岁这段时间称为口腔期,这个阶段的主要动欲区是口腔。
口腔期可以分为两个亚期,即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
前口腔期从出生到八个月,这段时间内,婴儿的性快感主要来自于吸吮和吞咽活动,唇和舌成了主要的动欲带。
后口腔期大约是出生后第八个月到一周岁。
随着牙的长生,里比多倾注的动欲区集中在牙,牙龈和咽部。
自我的形成是口腔期的最重要的成就。
性心理发展的5个阶段:肛门期( Anal stage ):这一阶段大约从出生后第二年起到三岁末。
在肛门期,幼儿的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
肛门的排泄活动成为里比多发泄的主要途径,而肛门期的经验对人格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口腔期一样,肛门期也有两个亚期,即前肛门期与后肛门期。
前期里比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肛门排泄粪便解除内包压力以获得快感体验。
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1.现代心理学诞生标志,人格概念,基本特征(深入记住)1)现代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37年,(美国)奥尔波特:《人格:心理学的解释》、默瑞:《人格探究》2)人格的概念: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基本特征:(一)整体性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一个现实的个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而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人格的整体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二)稳定性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稳定性不排斥可塑性(三)独特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不排除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共同性(四)社会性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不排除人格的自然性2.人格心理学定义,任务意义和研究对象。
1)定义: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2)研究对象:1人格2研究人的行为,探讨人性,个体差异3)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任务:1人格心理现象2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找出人格心理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规律4使理论成果应用于实际意义1基础理论方面:建立人格理论来系统和连贯地回答有关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
2实践应用方面: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及人格测量,咨询与治疗的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为各种社会实践服务(如:学校教育实践因材施教;在健康实践方面对心理问题,人格障碍进行咨询和矫正;在人事管理方面,评价,选拔和使用人才。
3.欧洲近代精神病学的历史(深入了解)(P23)1)人格心理学的产生源头:人性直接的理论与方法上的来源:一是心理测量运动,二是欧洲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一、心理测量学(西方科学史上最早发现心里个别差异问题的不是心理学家,而是天文学家。
)代表人物:高尔顿、卡特尔、比纳、费希纳二、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代表人物:皮奈尔、沙可、魏斯麦、弗洛伊德法国著名学者皮奈尔首先肯定精神异常时一种疾病,有其自然的病因,主张应该对精神病患者给予治疗。
人格心理学考试笔记(心理咨询师考试)
心理咨询师考试-人格心理学笔记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什么是人格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第三节新精神分析流派第四节特质理论流派第五节生物学流派第六节人本主义流派第七节人格认知流派第八节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第一节什么是人格人格: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个体形成的典型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的特征。
有结构、动力、特征的系统。
显示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典型性、差异性和统合性。
人格的特性:独特性:一个人典型的行为和特征——典型性&差异性稳定性: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形成的稳定性&表达的稳定性 统合性:人格的组织功能、匹配功能和健康功能。
——多元&匹配&统合功能性:生活轨迹、生活方式、命运——外显&环境&自我约束人格理论的流派我是谁!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眼中的人格:人格特征、人格结构、人格动力等一、人格结构二、人格动力三、人格发展四、人格成因五、人格适应一、人格结构意识的三层次理论:潜意识——深藏内心的、无法直接触及的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前,能够进入意识层面的 意识——心理最表层,能够清楚觉知到的三我结构:本我——享受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二、人格动力心理能量:人的心理过程需要能量(心理能量)驱动才能不断的进行下去。
✓等量原则、平衡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生本能:指向生长,具有积极、建设性的作用。
(变得更好)✓死本能:将死亡的欲望转向其他客体而非自身的攻击性驱力。
(杀戮暴力消亡等)对立统一,互相整合,互相替代。
三、人格发展四、人格成因●童年经历●父母教养方式●出生顺序老大:过度关注,容易有各种问题老二:对优越感的强烈追求老三:过分保护,表现杰出五、人格适应防御机制——自我保护自身的方式:压抑——职场中受委屈,依然笑脸相迎否认——你怎么了?没事!反向形成——越喜欢,越欺负投射——爱屋及乌合理化——多谢前任不娶之恩,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退行——我不要,就不要嘛!(动不动咬手指头)转移——踢猫效应(a受了委屈,骂b,b不开心看到猫过来踢它)升华——情绪低落,创意无限(经历挫折写了很多诗歌文学等)补偿-扬长避短解释:✧压抑:是指将意识中的令人不安的事物从意识层面移除,这是最基本和使用最频繁的一种防御机制,用于保护自己免于危险。
现代人格心理学考试必背知识点
现代人格心理学考试必背知识点(总3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绪论总和式定义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
人格是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
例如,沃伦认为人格包括个人品性的各个方面,如气质、德行、智慧、技能等;普林斯认为人格是人的各种属性的总和,包括与生俱来的属性以及由经验获得的属性和倾向。
这种定义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探讨人格应该包括的特性,对后来的人格特质理论有一定启发作用。
但是,这种定义是肤浅的和常识性的,因为人格并不是许多特质简单的总和,而是各种特质有机的整合;它主次不分,只是罗列各种特质,有可能扩大人格概念的外延。
整合式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人格各种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人格的各种属性只是构成整个人格的元素,人格由这些元素组成。
例如,卡米查尔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麦克柯迪认为人格是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个人特有倾向的整合。
这种定义比总和式定义前进了一大步。
层次性定义,这种定义是把人格的各种属性(特征)看作是有组织的,并按一定层次结构排列,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实际上是指人格)分为四个内在统一的层次:第一层是物质自我,包括人的身体、财产和朋友等;第二层是社会自我,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第三层是精神自我,它的功能是把不同层次的自我统一起来,尽可能排除人格各部分之间的不协调;第四层是纯粹自我(纯我),即对自我进行反省的自我,也就是自我的自我。
适应性定义,这种定义的提出是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个体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独特适应方式。
例如,肯卜夫把人格定义为人在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
这种定义着眼于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格的适应功能,这是有意义的。
但是,它把人格局限于适应(甚至局限于社会适应)是不全面的。
人不仅能适应环境,并且能改造环境。
人格心理学考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考试重点一.选择、填空1.1924,奥尔波特(1897-1967)开设美国最早人格心理学课程2. 古典精神分析流派关于人格结构的划分:伊底(本我)、自我、超我3. 阿德勒生活风格理论:每个人追求优越感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决定个体适应生活中的困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
根据社会兴趣和活动度(前者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关心程度,表现为个体为了社会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情况;后者是个体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总能量)生活风格被划分为四种:统治支配型、索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
4. 奥尔波特的特质的概念特质是一种概括化的神经生理系统(个体所特有),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得能力,能诱发和指导相等形式的适应性和表现性的行为。
(1937)(1)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
个人特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特质。
共同特质是许多人共有的特质,就像一种文化,受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2)显著倾向、中心倾向和次要倾向首要倾向又称显著特质,表现一种占绝对优势的行为倾向,渗透性极强,几乎所有行动均受其影响。
这种特质十分强大,具有统治性。
每个人只有一个首要倾向,但并非每个人都有这种统治性特质,也并不是在每个情境下都能表现出来。
例如,林黛玉,多愁善感。
中心倾向也称核心特质,是指普遍性与渗透性略弱于首要倾向的重要人格特征。
奥尔波特认为每个人具备的中心倾向大约在五到十项之间,其对个体的影响有轻重之分,所包含的情境范围也比首要倾向狭隘有限。
例如,林黛玉,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
次要倾向又称次要特质,代表最不显著、最不具概括性与一致性,渗透性弱的特征。
在个体行为中较少体现。
某些次要倾向只有个别的亲密朋友才有所了解。
5. 卡特尔特质论分类体系根源特质是行为的内在根源,是个体人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支配一个人的一贯行为。
能力特质:在特体所拥有的根源特质中决定其如何有效地完成预定目标的特质。
智力是最重要的能力特质之一。
卡特尔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根源特质,但其程度不同。
人格心理学考试重点解读
人格心理学研究对象1937 年,奥尔波特《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研究对象——人1、人类本性层面(人性)2、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层面(人格的独特性与共同性)3、个人唯一性的层面——人格的独特性及其形成机制研究领域人格结构:描述的是个体内在的稳定的人格层面人格动力:个体特征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人格发展:自出生至死亡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人格适应: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的行为反应人格评鉴 : 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
晤谈、自陈测验、行为评鉴、心理生理学技术和隐测量(一)人格结构:描述的是个体内在的稳定的人格层面特质或类型自我或需要斯金纳完全拒绝人格结构的概念几种人格结构理论的比较艾森克三维结构外倾性精神质神经质杨国枢等四维结构精明干练善良纯朴冲动任性智慧文雅吉尔福特四维结构社会活动性偏执倾向思维内倾性情绪稳定性卡特尔五维结构外倾性友善超我强度焦虑智力迪格曼五维结构外倾-内倾友善-敌意谨慎性神经质 - 情绪稳定性才智(二)人格动力:个体特征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自我效能论(班杜拉)习得性无助如何促进自我效能感强化论(斯金纳)强化物的种类强化物的选择和分配强化的效果归因理论(海德、维纳)(三)人格发展1.是指自出生至死亡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
2.人格如何发展?发展是否有阶段性?经历哪些阶段?3.人格发展有两种研究取向:着重变量的研究和着重个人的研究。
(四)人格适应1.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的行为反应2.与动植物对环境的被动顺应有本质区别。
3.适应障碍人格障碍4.人格适应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有适应良好的人格?心理疾病是如何形成的?采用哪些方法来治疗心理疾病?(五)人格评鉴人格评鉴: 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
晤谈、自陈测验、行为评鉴、心理生理学技术和隐测量一、什么是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性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
河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人格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河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人格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人类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个性特征、行为模式和心理变化。
对于河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的同学们来说,掌握人格心理学的重点知识点是备战考试的关键。
本文将对人格心理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们系统地学习和复习相关内容。
一、人格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人格的定义和构成: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是个体与外界互动的核心。
2. 人格的测量和评价:通过使用心理学的测量工具,如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可以客观地测量和评价个体的人格特征。
3. 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受到环境和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二、人格理论及相关研究1. 心理动力学理论: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人格受到潜意识冲突的影响,通过防卫机制来维持心理平衡。
2.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人格是通过学习和环境塑造形成的,强调外界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认为人格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社会化过程。
4.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采用实验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等多种方法,通过定量和定性数据来揭示人格特征和变化的规律。
三、人格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和模型1. 五大性格因素模型:五大性格因素模型包括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人格分类系统之一。
2. 自我理论:自我理论关注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包括自尊、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概念等概念。
3. 個體差異心理學:個體差異心理學研究人格特征的差异和个体间的差异,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等。
4. 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健康:人格心理学研究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如人格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联等。
四、人格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 职业选择和就业咨询:人格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和职业适配度,从而做出更合理的职业选择和规划。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全科复习资料人格心理学重点内容梳理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全科复习资料人格心理学重点内容梳理一、绪论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个体在心理上的差异和个性特征的形成、发展与变化。
本文旨在对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全科复习资料中的人格心理学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复习。
二、人格心理学基本概念1. 人格的定义与特点人格是指个体所具有的相对稳定且长期存在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它是高度个体化的,与每个人的自身差异密切相关。
2. 人格的构成要素人格的构成要素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
情感反映了个体对外界刺激的积极或消极体验;认知涉及个体的知觉、思维和判断等心理过程;行为则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所展现出的动作和表现。
3. 人格的测量方法常用的人格测量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实验法。
其中,问卷调查法是最常用的一种,通过让被试者回答一系列问题,来了解其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
三、人格类型理论1. 倾向性与特质性人格理论倾向性人格理论关注个体在某种特定情境下的相应行为反应,认为人格是一种基于生物和环境的特定“倾向性”。
特质性人格理论则认为人格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内在特性,能够预测个体的行为和反应。
2.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阿德勒提出了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关注人们的目标、动机和独特经历来理解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3.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弗洛伊德通过对潜意识冲突和童年经验的分析,提出了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并解释了人格特征的形成和变化。
4. 卡尔·荣格的集体潜意识荣格认为人格既受个体潜意识的影响,也受共享的集体潜意识的影响,个体的人格特征与群体的心理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四、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相关研究方法通过相关研究方法,可以了解不同人格特征与行为及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例如消极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联性。
2. 长期追踪研究方法长期追踪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观察和分析人格特征和行为的发展趋势,了解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人格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自然恢复:一个已经消退的行为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可能会在没有经过任何再一次强化学习之后重新出现,这就是自然恢复现象。
3根源特质:根源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4个性化:所谓个性化,就是一个人愈来愈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愈来愈富于个性、愈来愈不同于他人的过程。
5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6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的特征或方式。
7自我效能感:即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作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8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9自我实现: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二是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
简答1简述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名称。
埃里克森所划分的人格发展为八个阶段,描述了人格的终身发展过程。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3)主动对内疚(3~6岁);(4)勤奋对自卑(6~12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论(12~20岁);(6)亲密对孤独20~25岁;(7)繁殖对停滞25~65岁;(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至死亡)。
2简述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特点。
无意识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
其特点如下:(1)无矛盾性;(2)无时间性;(3)在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4)非现实性;(5)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的观念的能量大,因而它更机动、更灵跃,易于变形和替换。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一、人格的定义与研究方法1.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相对稳定和持续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
2.人格研究的方法:临床方法、实验方法、测量方法等。
二、人格理论1.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意识、潜意识和超我。
2.亚当斯和克·洛奇德的目标导向理论:需求和动机的影响。
3.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内外一致性和个体的自我实现。
4.艾利克森的个人心理学理论:发展的生命周期和危机。
三、人格评估与测量1.自陈报告测量:使用问卷、量表和调查表进行端正性测量。
2.观察性测量:直接观察个体的行为和表现。
3.生理指标测量:通过测量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来评估个体的内在状态。
4.项目性测量:根据个体对一系列项目的反应来评估个体的特质和能力。
四、人格特质理论1.高斯塔德的三维特质模型:神经质、外向性和精神质。
2.皮耶特的五大特质模型:开放性、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3.卡扎诺和鮑曼的五个核心人格特质:情感稳定性、外向性、责任感、开放性和宜人性。
五、人格障碍1.边缘人格障碍:情感不稳定、自我缺乏、关系不稳定。
2.孤独人格障碍:自我中心、关心缺乏、过度敏感。
3.避免型人格障碍:社交退缩、低自尊、社交焦虑。
4.强迫型人格障碍:完美主义、刚性控制、强迫性行为。
六、人格发展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口腔期、肛门期、生殖器期等。
2.艾略特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信任与不信任、自我与疑惑等阶段。
3.勒文森的发展阶段理论:童年、青春期和成年期等不同阶段。
七、人格与环境的关系1.家庭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式等。
2.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价值观、行为规范等。
3.遗传和生物学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基因表达、神经递质等。
以上是人格心理学的复习提纲与重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与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人格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而深入研究个体差异和人格发展的相关问题。
考试教育学人格心理学常考知识点
考试教育学人格心理学常考知识点1. 人格心理学简介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差异和个体心理特征的学科,探讨人格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
其涉及到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并在教育学考试中经常出现。
2.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三个结构之间的冲突影响了个体的行为和发展-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个体的目标导向性决定了人格的形成- 个体通过超我、自我和外部环境来实现目标的追求- 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是个体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个性和潜力的最优表现- 自我实现的追求是人格发展的关键-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类需求可以按照层次进行分类,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需求的满足程度影响了个体的人格表现3.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调查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 问卷设计需要注意问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观察法- 观察个体的行为和表现来获取人格心理特征- 观察需要客观、持续、全面和准确- 实验法- 通过设置实验条件来观察个体的行为和反应- 实验设计需要符合伦理原则并排除干扰因素4. 人格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研究风格和研究策略- 人格特征对学生的研究风格和研究策略具有影响-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研究- 个性化教育- 不同的人格类型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个性化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心理辅导和支持- 人格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可以应用于学生心理辅导和支持- 通过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提供有效的心理帮助以上是考试教育学人格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准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分析和解决。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山师
人格心理学自己整理重点一、名词解释主观幸福感317 合理化60 认知方式279 阿尼玛152 观察学习207初级制度227 图式303 极心理学314 宗教紧张269 行为的自然恢复196二、问答题1、吉尔和齐格勒的人格基本理论和基本设想33-35(1)自由意志——决定论一个人在指向和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内部的自由,他的行动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意识以外的因素决定的。
(2)理性——非理性一个人可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他的理智(如果存在的话)改变自己的行为?(3)整体说——元素说整体的设想是强调行为要从全体来研究,元素的设想则认为要从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成分来逐个探讨。
(4)素质论——环境论人的基本特性有多少是由躯体或素质决定的,多少是由环境影响造成的?(5)主观性——客观性人是否有个人的、主观世界的经验,而且是否对行为具有极大影响。
或者他行为的影响是否主要来自外部因素的作用。
(6)前动性——反应性这一维度涉及产生行为的诱发性,即行为由什么引起的,动作的真实原因应该到哪里去找?行为是内部活动本身,还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应?(7)稳态——异态这一维度主要涉及行为的动力(动机)。
一个人的行为动力,是消除紧张而达到内部平衡状态还是不断成长而自我实现?(8)可知论——不可知论人的行为和本性是否可根据科学方法而被认识,还是有某些超越科学而不能为人认识的东西?(9)可改变——不可改变几乎所有的人格学说都重视人的生活历史或发展前景的重要性。
这里要说的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其人格是否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古典精神分析研究方法(如何去做?简介)67-70自由联想法这种方法的目标是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引起病人变态行为原因的东西揭示出来。
具体方法:让病人在一间安静的房间里,放松地躺在一张躺椅或床上。
病人背向分析家,在分析家鼓励下病人回忆、自由联想,并将所想到的谈出来。
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求病人把所想到的一切都讲出来,而不管这些想法是无关要紧的胡思乱想,还是可笑的或使人不好意思的念头。
人格心理学主要考点
人格心理学主要考点第一章1.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2.人格这个概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定义:首先是外在的人格,即个人被他人知觉和描述的方面;其次是内在的人格,涉及一些内在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被他人认为是这样的。
3人格在心理领域的定义分为:罗列式,综合性,层次性,适应性,区别性,本质性。
4,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个人特有的思想和行为。
5普汶认为,人格是为个人的生活提供方向和模式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
和身体一样,人格包含结构和过程两个方面,并且体现着个人的天性和教养。
此外人格还包含过去的影响以及对现在个未来的建构。
6,本书认为: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7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
稳定性指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8现在人格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以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解释》,和默里《人格探究》两书为标志。
9人格心理学家关注人的所有层面,第一,人类本性的层面(揭示人的共同本性),第二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层面(揭示个体差异和群体的差异),第三,个人唯一的层面(个体的唯一性)。
10,人格心理学的目的:描述(最基本),理解,预测,控制。
11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对人性及其差异进行描述和解释,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改变所使用的概念体系。
确定一个理论的标准;内部一致性,包容性和广博性,简约性,实用性13,第一个正式意义上的人格理论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
14,人格侠客行的学科架构:理论--理论,视角——视角,理论——研究,问题中心15麦克亚当斯把人格心理学划分三个层次:第一,又去情境化的特质单元构成,第二,个人关注,第三,生活叙事。
16(McCare)麦凯里和科斯塔提出的五因素模型: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构成的特质结构。
吉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人格心理学重点概念总结
吉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人格心理学重点概念总结心理学作为一门探讨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其中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吉林省考研心理学的复习中,人格心理学的重点概念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理解。
本文将对吉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人格心理学重点概念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人格心理学的概念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类的个体差异以及人类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个体的特质、态度、价值观、动机和情绪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二、人格理论1. 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是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强调人的行为和个性受到潜意识和冲动的驱使。
其中,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是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格是在学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主要强调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得特定的人格特征。
3.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的能力,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内在潜能与价值,个体的行为和人格特征是为了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
三、人格特质1. 外向性与内向性外向性和内向性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维度,外向性指个体的社交活跃程度和冲动性,内向性指个体的内倾和外部刺激需求较低的程度。
2. 神经质与稳定性神经质与稳定性是指个体对压力和困难的适应能力。
神经质高的人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和情绪反应,而稳定性高的人则相反。
3. 审慎性与冲动性审慎性与冲动性是指个体处理信息和做出决策的方式。
审慎性高的人注重细节和思考后再做决策,而冲动性高的人则更倾向于追求即时的满足和冲动的行为。
四、人格评估方法1. 自我报告量表自我报告量表是一种常用的人格评估方法,个体通过填写问题,以个人主观经验和观察来描述自己的人格特征。
2. 项目性量表项目性量表是通过与被试者进行交流和观察,根据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反应来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
3. 项目性面试项目性面试是通过与被试者进行深入交谈和观察,了解其思维过程、行为和情绪反应来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心理学研究对象1937年,奥尔波特《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研究对象——人1、人类本性层面(人性)2、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层面(人格的独特性与共同性)3、个人唯一性的层面——人格的独特性及其形成机制研究领域人格结构:描述的是个体内在的稳定的人格层面人格动力:个体特征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人格发展:自出生至死亡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人格适应: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的行为反应人格评鉴: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
晤谈、自陈测验、行为评鉴、心理生理学技术和隐测量(一)人格结构:描述的是个体内在的稳定的人格层面特质或类型自我或需要斯金纳完全拒绝人格结构的概念几种人格结构理论的比较艾森克三维结构外倾性精神质神经质杨国枢等四维结构精明干练善良纯朴冲动任性智慧文雅吉尔福特四维结构社会活动性偏执倾向思维内倾性情绪稳定性卡特尔五维结构外倾性友善超我强度焦虑智力迪格曼五维结构外倾-内倾友善-敌意谨慎性神经质-情绪稳定性才智(二)人格动力:个体特征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自我效能论(班杜拉)习得性无助如何促进自我效能感强化论(斯金纳)强化物的种类强化物的选择和分配强化的效果归因理论(海德、维纳)(三)人格发展1.是指自出生至死亡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
2.人格如何发展?发展是否有阶段性?经历哪些阶段?3.人格发展有两种研究取向:着重变量的研究和着重个人的研究。
(四)人格适应1.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的行为反应2.与动植物对环境的被动顺应有本质区别。
3.适应障碍人格障碍4.人格适应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有适应良好的人格?心理疾病是如何形成的?采用哪些方法来治疗心理疾病?(五)人格评鉴人格评鉴: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
晤谈、自陈测验、行为评鉴、心理生理学技术和隐测量一、什么是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性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研究的主要途径(一)临床研究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指对个体作系统的深度的考查。
源于沙可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催眠术)2.代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默瑞(主题统觉测验)罗杰斯(人类潜能运动)、凯利(构念、建构)3.评价优点:提供了一个机会使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活生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活动,获得大量有关的信息资料,由此能形成无数新的假设和观察缺点:(1)以特殊个体为研究对象,难以引出普遍性的结论,容易发生以偏概全的错误(2)缺乏客观性,结果很难让别人重复和验证(二)相关研究1.涵义:使用统计测量来建立个体间已存在的差异的那些测量集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2.代表高尔顿(个体差异、测量和遗传)卡特尔(把人格单元或特质作类型划分)艾森克(通过对问卷项目的反应进行因素分析)3.评价优点:(1)容易操作,省时,短时间可获得大量数据(2)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和实际情况,减少人为性(3)可以研究一些实验法不能研究的问题。
缺点:不能确定因果关系(三)实验研究1.涵义:对变量作系统的操作以建立起因果关系2.代表冯特(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艾宾浩斯(遗忘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华生(刺激与反应的联系)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3.评价优点:实验取向在很多方面代表了科学思想,因果关系缺点:实验情境的局限性(避免不了人为性)人格元素之间纷繁关系研究上的局限(四)综合取向实例:1.A型行为模式临床发现-(结构访谈)问卷测量-实验验证启示:共同的科学目标,不同的研究途径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精神分析也称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
同其它心理学派别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它产生于临床的精神病实践,而不是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
精神分析一词有三种含义:一是一种学派,二是指潜意识的心理学学说,三是指一种精神病治疗方法。
(包括自由联想法、释梦、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一、人格结构1、意识:可觉察的心理活动,只占很小的部分,弗洛伊德不予重视。
2、前意识:在一般条件下我们意识不到,但是通过集中注意或回忆、联想而能进入意识领域的心理活动。
意识和前意识的内容是可以互通的。
3、潜意识:是意识的最下层,个人意识不到的心理活动。
它包含着各种本能冲动和人的原始欲望。
这些冲动和欲望因为同法律道德和风俗习惯相抵触,是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因而被排斥或压抑到意识的阈限以下。
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这些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行为,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
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在早期以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来分析各种心理事件。
后来,他发现这一模式有很多缺点,因此,他修改了他的理论,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以弥补前一理论的不足。
本我相当于前一理论中的潜意识。
它是人类心灵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是贮存本能欲望的心理场所,这些本能欲望向一口沸腾的大锅,其力量冲击着本我,使本我依照快乐原则寻求即刻的满足。
本我是冲动的、非理性的、非社会的,自私自恋、自以为是,且纵情享乐的。
本我被禁固在心理生活的底层,同外部世界没有接触,因此,自我成为本能欲望的执行者,自我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现实条件调节本我追求享乐的活动,它既可以控制本我的活动,又可以保护本我不受外部世界的伤害。
超我的作用与本我相反,它代表着人类心理功能中的道德分枝,是一个人的理想自我。
由于自我的力量还不足以完全控制本我,因此,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依照社会准则控制本我的一种力量。
它给好的行为提供奖励,给坏的行为提供惩罚。
超我是意识的吗?本我:id是人生下来时的心理状况,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是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储藏库,并且完全处于潜意识中。
本我消除紧张的途径:反射作用和愿望满足。
反射作用:感官受刺激释放出身体能量以达到本能满足。
愿望满足:当有机体没有满足某种生理需要时,本我便产生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意象,从而降低与这种需要有关的紧张。
人格动力早期理论:性本能与自我本能性本能:即生殖本能,指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联系的冲动。
自我本能,即自卫本能,指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性冲动,如饥饿、呼吸、排泄、渴等等。
晚期理论: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
死本能:表现为生命发展的另一种对立力量,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自毁性、攻击性驱力。
死本能并不仅仅是一种求死的欲望,它对外表现为仇恨、破坏、征服等等,对内则表现为自我谴责、自我惩罚和自杀等等。
生本能与死本能是统合在一起的。
焦虑与防御机制焦虑:是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
焦虑与恐惧的区别?从本质上讲,焦虑是一种恐惧感,但恐惧一词往往使人联想起对外部某种东西的害怕,而焦虑有时是没有对象的,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但是内心却无法平静。
焦虑的种类:现实性焦虑(黑暗的路上)、神经性焦虑(图书馆)、道德性焦虑(贪食症)防御机制有三个特点:第一,防御机制同样可作用于其它心理冲突与挫折,减轻各种痛苦情绪体验;第二,防御机制是通过对现实的歪曲而起作用的;第三,其运作方式是潜意识的,个人并没有意识到。
主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压抑是把令人痛苦的思想观念从意识中排除出去,降低为潜意识的,它是一种动机性遗忘,但这种动机是个人没有意识到的,是潜意识的。
否认伴随痛苦情感一起产生,是为了减轻痛苦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投射是把那些能引起焦虑的冲动、欲望、人格特征或动机、情感加到他人身上,认为那是他人的,或自己和他人都具有这种特征,以此来减轻焦虑。
因此,一种投射是当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某些特征时,就把它们加之于他人,另一种投射是已知自己具有某些特征,但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果能把这些特征加之于伟人或有威望的人身上,则更有利于减轻内心的焦虑。
移换是把情感的对象进行转换,把情感本来应该发泄的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特别是对原来的对象无法表达情感的条件下,这种防御机制表现得更加明显。
出气桶现象就是移换的典型表现。
反向作用是一种反动机行为,其行为的方向与内心的愿望或观念相反,目的是运用与愿望相反的行为加强抑制的力量,掩盖自己真实的欲望。
认同也称自居作用,它同投射相反,是把他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在心理上以某人自居。
认同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化也称酸葡萄心理,是对行为的结果或原因重新解释。
退化当人受到挫折时,或面临冲突而无法解决时,心理活动可退回到早年的心理发展水平,行为表现象儿时一样。
升华如果本能满足的追求受挫,人可以转而追求科学艺术活动。
性本能可以成为追求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死本能可以成为屠夫、军人的动力。
人格发展五阶段(1)口唇期(0—1岁):婴儿欲望的满足主要通过口唇的吮吸、咀嚼和吞咽等活动。
口唇性格即贪吃、抽烟、酗酒、过分依赖、自我为中心、贪婪、多疑、敌意、好争吵的、嘲笑他人的、悲观。
(2)肛门期(1—3岁):定时大小便与及时排泄以获得快感。
主要冲突在于自我控制力的培养。
肛门性格即过于守秩序、爱整洁、吝啬、固执、报复心强。
(3)性器期(3—6岁):开始关注性别差异,触摸性器官以获得快感。
这时的儿童会对异性父母产生爱恋,并对同性父母产生仇恨,即男孩的恋母情结、女孩的恋父情结。
(4) 潜伏期(6-12岁):当儿童解决了俄狄浦斯或伊拉克特拉情结后,他们的力比多冲动就处于暂时潜伏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如探索自然、知识学习、文艺体育活动以及和同伴交往等所取代。
(5)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性器官成熟,儿童的性冲动再次萌发,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喜欢参加由两性组成的集体活动。
“自恋”-“异性恋”恋母情结也称俄狄浦斯情结是恋母仇父,并试图杀父娶母的情绪体验。
弗洛伊德认为,婴儿最初的爱恋对象是自己,稍后才把里比多转到别人身上。
婴儿和母亲接触的最多,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亲近最多,他睡在母亲的怀抱里,吮吸母奶时得到的快乐,都带有性的色彩,力比多得到满足。
到了五岁左右,儿童逐渐产生了一种情感,对母亲的依赖逐渐加强,他要独占母亲的爱,因此仇视父亲,产生恋母情结。
“阉割恐惧”迫使男孩抑制恋母倾向和对父亲的憎恨,本我和自我产生冲突,为解决冲突,男孩开始尽量以父亲的行为作为自己的榜样。
这样就获得了父亲的人格特征。
恋母情结对于社会制度的形成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解决不好这一情结,会导致各种性变态和心理失常。
人格测量:投射技术投射的心理现象:它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心理特征无意识地反映在对事物的解释中的心理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