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一、填空题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估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7.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升华、理智化、反向、否认、投射、替代8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性9.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10.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11.人格测验最常用的方法有自陈式问卷、投射测验12.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13.人格动力: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阿德勒是自卑感、马斯洛是自我实现14.14.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15.斯金纳提出了两种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16.罗杰斯“机能完善者”: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积极自我看待、和睦相处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8.多拉德与米勒冲突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19.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根源特质;将人的智力分为晶体智力、流体智力21.艾森克把人格层次分为特殊反应、习惯反应、特质、类型四个水平22.心理学的三大势力分别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23.大五人格的维度有: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24.Funder现实准确性模型包括:良好的判断目标、良好的特质、良好的信息、良好的判断者二、名词解释词汇假设:人格特征包含于他们创造的语言和词汇之中。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心理差异和人格特质的学科,它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思维和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人格心理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复习总结。
一、人格的定义与特征人格可以被定义为个体在行为、思维和情感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模式。
它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等特征。
整体性意味着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稳定性体现在人格特质在一定时间内相对保持不变,但也并非完全固定,会受到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改变。
独特性则使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所不同,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点。
社会性反映了人格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受到文化、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塑造。
二、人格的结构1、气质气质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部分,包括神经活动的类型和强度等方面。
常见的气质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胆汁质的人热情直率但容易冲动;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善于交际;粘液质的人稳重踏实但反应较慢;抑郁质的人敏感细腻但较为内向。
2、性格性格是个体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它包括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比如,积极乐观或消极悲观是态度特征的表现;坚强勇敢或懦弱胆小体现了意志特征;情绪稳定或喜怒无常反映了情绪特征;善于思考或盲目冲动则显示了理智特征。
3、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感受;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的调控。
三、人格的发展1、遗传与环境人格的形成既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因素的作用。
遗传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则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
例如,某些基因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性格外向性,但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也在塑造着个体的人格。
2、家庭环境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首要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格心理学复习总结资料.doc
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1 •现代心理学诞生标志,人格概念,基本特征(深入记住)1)现代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37年,(美国)奥尔波特:《人格:心理学的解释》、默瑞:《人格探究》2)人格的概念: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基本特征:(一)整体性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一个现实的个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而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人格的整体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二)稳定性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稳定性不排斥可塑性(三)独特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不排除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共同性(四)社会性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不排除人格的自然性2•人格心理学定义,任务意义和研究对象。
1)定义: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彖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2)研究对象:1人格2研究人的行为,探讨人性,个体差异3)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任务:1人格心理现象2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找出人格心理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规律4使理论成果应用于实际意义1基础理论方而:建立人格理论来系统和连贯地回答有关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
2实践应用方面: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及人格测量,咨询与治疗的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为各种社会实践服务(如:学校教育实践因材施教;在健康实践方面对心理问题,人格障碍进行咨询和矫正;在人事管理方面,评价,选拔和使用人才。
3•欧洲近代精神病学的历史(深入了解)(P23)1)人格心理学的产生「源头:人性直接的理论与方法上的来源:一是心理测量运动,二是欧洲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一、心理测量学(西方科学史上最早发现心里个别差异问题的不是心理学家,而是天文学家。
)代表人物:高尔顿、卡特尔、比纳、费希纳二、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代表人物:皮奈尔、沙可、魏斯麦、弗洛伊德法国著名学者皮奈尔首先肯定精神界常吋一种疾病,有其自然的病因,主张应该对精神病患者给予治疗。
2018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
2018年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1.人格的定义(P5)人的稳定而独特的行为模式及其内在动力组织的统一体2.人格的基本特性(P5)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3.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P7)种属共有、群属共有、个属特有4.人格研究的三种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P20-30)个案法评价:优势生态效度高深入性强独特性好;劣势代表性弱专业性强主观性明显相关法评价:优势代表性强效率高提出假设主要方法;劣势不能得出因果关系很难消除社会称许性牺牲独特性实验法评价:优势能够得出因果关系结论较好实现对变量的控制;劣势生态效度弱成本高专业性强5.人格投射测验(P33-35)概念:让人对模糊不清的刺激信息进行自由反应,以评估其人格的方法。
类型:罗夏墨迹、主题统觉、画画测验等。
优势:反应的真实性高;操作简单。
劣势:解释困难;主观性太强。
6.测评的评价:信度、效度(P38)信度:测验的可靠性(稳定性)效度:测验的准确性(目标性)7.Allport的人格结构理论(P44-45)统我-特质-态度-习惯-反射反射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随机反应;习惯是对具体刺激的特定反应;态度是诸多习惯引起的情感倾向;特质乃是人格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单位,当一个人具有某种特质时,他的思想和行为会具有经常朝某个方向反应的倾向;统我:是人格中趋于内在统一的所有方面,包括个体内部对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提升的所有方面,是客观存在的“我”的所有方面。
8.Catell对特质的区分: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P51)表面特质: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个体相对外显的特质彼此之间并没有相互的关系根源特质:内在的、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9.Catell的根源特质确定方法:因素分析(P53)10.Eysenck的大三人格模型(P56)外向性(extraversion)反映的是人的活动性指向和强度神经质(neuroticism)反映了人情绪的稳定性11.Eysenck的人格结构理论与古希腊气质学说的对应关系(P57图3-7)外倾稳定:多血质;外倾不稳定:胆汁质;内倾稳定:粘液质;内倾不稳定:忧郁质12.Costa和McCrae的五因素模型中的维度及内涵(P60)13.外向性:乐群、自由、活跃等14.随和性15.Kretschmer的体型说(P66)16.17.Eysenck的唤醒理论解释内外向适宜刺激(P68)18.19.社交焦虑的进化心理学解释(P81)20.21.Freud的人格结构观点(P85-86)22.23.Freud的心理动力观点(P87)24.25.Freud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P87-91)26.27.婴儿的依恋类型(P88)28.三种类型焦虑与防御机制(P91-92)29.30.Jung的分析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集体潜意识、原型(P93-94)31.32.Jung的人格类型理论(P95)33.34.Adler的个体心理学的人格动力(P96)35.36.Adler所述的四种生活风格(P97)37.38.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P104)39.40.Horney提出的三种神经质的类型(P106)41.42.小阿尔伯特习得恐惧实验(P115)43.44.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P118-119)45.46.Dollard和Miller学习过程的四个要素(P125)47.48.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观点(P133-135)49.50.Rogers所述的自我实现的三个条件,当事人中心疗法咨询师必备的三项素质(P143-144)51.52.May的人性观(P151)53.54.Kelly的个人建构论中的基本概念:建构、人人都是科学家的命题(P155)55.56.Kelly的人格发展观点,CPC循环(P160)57.58.Rotter的控制点概念(P161)、期望—价值模型(P162)59.60.Bandura社会学习论的基本概念:观察学习、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自我效能(P165-167)61.62.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P168-169)63.64.Bandura的三元交互作用论模型65.66.Mischel的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P173-174)67.68.场独立和场依存的概念、基本特征、孰优孰劣(P180-18469.70.乐观者的健康优势(P195-196)71.72.焦虑的应对方式(P206)73.74.控制的双过程模型(P236)75.76.成就动机的心理结构(P248-249)77.78.自尊的分类(P290)79.80.A型性格的典型特征及其与心脏病的关系(P309-310)81.期末考试题型、题量和分值:单选题20*1=20多选题5*2=10填空题10空*1=10简答题4*10=40论述题1*20=20(人格理论综合运用)。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导引:-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长期性格特点和个体间的差异,关注人格形成的原因及其与行为、情绪和思维的关系。
-研究方法:观察、实验、问卷和临床研究-简介人格心理学的三个主要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一、人格的定义和特征-人格的定义:个体内心、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整体特点-人格的特征:稳定性、一致性、独特性二、人格形成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1.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2.动力冲突: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作用3.心理防御机制:替代、否认、投射等防御机制-行为主义理论1.环境因素:行为、学习和后果2.心理建设主义:观察学习和模仿3.提示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和刺激-反应关联-人本主义理论1.欲望和自我实现:自我概念和理想自我的重要性2.人的困境:人的存在感、孤独和死亡3.真实的自我: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意义三、人格理论与评估-特质理论1.心理动力型特质:内向性和外向性2.五大人格特质:外倾性、神经质、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3.个体差异:人格特质的测量和评估方式-心理动力学理论1.心理动力学理论:性格类型和动机2.隐含和显性需求:成就需求、权力需求和亲密需求3.安全感: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人本主义理论1.自我概念:身份感、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形成2.自我实现:发展自我潜力和创造性的过程3.真实感和存在意义:寻求人生目标和存在的目的四、人格与行为、情绪和思维的关系-人格与行为1.外显行为:习惯、态度和价值观2.行为一致性:人格特点与行为的一致性3.预测行为:人格特征对行为的预测作用-人格与情绪1.表达情绪:人格特点对情绪的影响2.情绪调节:人格特点对情绪调节的影响3.处理负面情绪:人格特点对应对负面情绪的影响-人格与思维1.认知风格:人格特点对思维方式的影响2.思维偏差:人格特点对认知偏差的影响3.决策方式:人格特点对决策方式的影响五、人格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人事招聘和职业发展-临床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教育和学术研究-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发展六、人格心理学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主观性和可靠性问题-理论的局限性:个体差异的考虑和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与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的结合-可应用性的研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干预方式参考书目:- Cervone, D., & Pervin, L. A. (2024).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Wiley.- McAdams, D. P. (2001). The person: A new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psychology. John Wiley & Sons.。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汇总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汇总一、人格理论1.经典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森田的人格心理学理论2.社会认知理论-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科尔伯格的认知心理学理论-亨利·塞勒的自由人格理论3.五大人格特质理论-高尔德伯格的五大人格特质理论- Eysenck的维度模式-麦克雷,科斯塔和麦克萨尔的五大人格特质理论(NEO-PI-R)4.生物学人格理论-麦克尔蒙特和加兹瓦特的生物学人格模型-氧化还原理论-易感性理论二、人格发展1.心里动力学理论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内心的冲突和解决-心理防御机制的形成2.社会认知理论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变化-受人与环境的影响程度3.遗传与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孪生研究和收养研究的结果-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4.人格发展的阶段-弗洛伊德的精神发展理论- 导入进阶的理论 (Piaget)-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埃里克森)三、人格评估方法1.自陈式问卷-心理症状自评量表-人格特质量表2.项目性测验-涂色法和图形识别测验-评估人格特质和动态过程的投射法3.行为观察-自然环境中的观察-实验室环境中的观察4.临床面试-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四、性格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的比较1.性格与人格的概念区别2.性格理论与人格理论的异同点3.人格心理学与性格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比五、人格与心理问题1.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人格心理学在心理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3.人格心理学与艺术、教育、领导力等领域的应用以上只是人格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复习提纲,通过系统学习、深入研究这些内容,可以帮助理解和掌握人格心理学的核心知识,提高对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格心理学复习个人整理
(一)人格心理学导论1、人格定义: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态度、气候、性格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2、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3、个性: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下同于其它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在外即个人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
个性化就是人存在的方式。
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气质、性格;倾向性是需要、动机。
4、性格: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变,有好坏之分。
5、气质:个人在生活早期就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
是先天的,是体质和遗传的自然表现,很难改变,无好坏之分。
主要内容有:人格的动力、人格的结构、人格的适应、人格的评鉴与研究。
8、认识人格的途径:人格理论、人格评鉴、人格研究(二)认识人格的途径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荣格等。
弗洛伊德理论: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动力——性本能(利比多);人格发展——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荣格理论:人格结构——自我、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2、人本论:马斯洛、罗杰斯等。
马斯洛+理论:自我实现——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动力——人生来具有的趋向健康成长从而发挥其潜力的内在动力;高峰体验。
罗杰斯理论:自我概念;自我发展。
3、特质论: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等(详细见后)。
4、学习论:多拉德、米勒等。
(三)精神分析学派范型1、潜意识理论:重视潜意识的核心作用。
意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能感知到的精神生活;前意识——在一般情况下,感知不到的精神生活,经努力回忆或他人提醒仍能感知到;潜意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感知不到的精神生活。
2、人格结构理论:自我与现实的直接接触。
本我——最原始的我,由本能、欲望、冲动组成,与生俱来,快乐原则;自我——本我在被现实反复教化之下分化出来的那部分我,现实原则;超我——理想的我,道德标准约束下的我,道德、理想、至善原则。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人格的概念,人格的基本特征概念:奥尔波特: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此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郑雪: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黄希庭: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基本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可变性等。
2、人格的形成发展受那些因素的影响遗传生物因素: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个体的遗传生物基础。
个体的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身体外貌对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因素:胎内环境的影响:人类生存的最早环境就是母体的子宫。
家庭环境的影响:儿童从出生时起急在带有民族、阶级、宗教等特征的家庭中获得一种地位,所有这些特征对儿童以后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①客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物质经济条件、父母社会地位及受教育水平,出生顺序,是否为独生子女等都会对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②主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家庭气氛等学校教育的影响:教师人格、管理风格以及学生各个教育过程对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不同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的不同,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也不同。
社会阶层等对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
3、个体与环境的三种交互作用反应的交互作用: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
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人们对其做出不同的反应。
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又反过来塑造其人格。
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后便产生了超前的交互作用。
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1、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涉及哪些方面?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自由意志----决定论理性----非理性整体说----原素说素质论----环境论主观性----客观性主动性----反应性稳态---异态可知性---不可知性可改变---不改变2、人格心理学研究过程包括哪些阶段?①观察与描述:研究者观察与描述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②理论与假设:研究者对观察到的现象与问题提出概括性解释的理论,并通过推论作出假设③检验:研究者运用操作性德研究方法来检验假设以支持或反对理论3、分析比较人格心理学三种主要研究途径㈠临床研究亦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的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优点:①个案研究注重细节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生动的指点②个案研究一般在被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中进行,避免了人为控制,具有很好的生态效度③研究者可以获得大量有关的信息资源,进而形成无数新的假设和观察④个案研究以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为其特色缺点:①以特殊个体为研究对象,强于质的综合判断,弱于量的分析比较,难以直接引出普遍性的结论容易发生以偏概全的错误②缺乏客观性,结果很难让他人进行重复和验证③个案研究的数据常常来自被试的回忆报告这种信息的可靠性很难保证㈡相关研究相关研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进行测量并确定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关研究方法起源于英国学者高尔顿优点:①省时省力,短时间之内可获得大量数据结论有更好的推广性②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线索③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和实际情况减少人为性④可以研究一些伦理上或法律上无法控制或操纵的变量缺点:①被试报告的真实性受怀疑②不能做出有效的因果推理㈢实验研究通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一些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其中一种变化,从而做出因果性的结论实验研究传统源于冯特、艾宾浩斯、巴甫洛夫优点:实验研究不依赖自我报告材料力求客观性,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能够操纵变量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和因果性的结论缺点:①实验情景本身限制使得研究结果外部效度不高③实验研究一次只能操纵一些或几个变量难以全面把握纷繁复杂的人格现象第三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1、如何分析无意识及其作用?人格结构的深层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使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人格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自然恢复:一个已经消退的行为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可能会在没有经过任何再一次强化学习之后重新出现,这就是自然恢复现象。
3根源特质:根源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4个性化:所谓个性化,就是一个人愈来愈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愈来愈富于个性、愈来愈不同于他人的过程。
5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6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的特征或方式。
7自我效能感:即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作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8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9自我实现: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二是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
简答1简述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名称。
埃里克森所划分的人格发展为八个阶段,描述了人格的终身发展过程。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3)主动对内疚(3~6岁);(4)勤奋对自卑(6~12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论(12~20岁);(6)亲密对孤独20~25岁;(7)繁殖对停滞25~65岁;(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至死亡)。
2简述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特点。
无意识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
其特点如下:(1)无矛盾性;(2)无时间性;(3)在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4)非现实性;(5)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的观念的能量大,因而它更机动、更灵跃,易于变形和替换。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一、人格的定义与研究方法1.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相对稳定和持续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
2.人格研究的方法:临床方法、实验方法、测量方法等。
二、人格理论1.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意识、潜意识和超我。
2.亚当斯和克·洛奇德的目标导向理论:需求和动机的影响。
3.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内外一致性和个体的自我实现。
4.艾利克森的个人心理学理论:发展的生命周期和危机。
三、人格评估与测量1.自陈报告测量:使用问卷、量表和调查表进行端正性测量。
2.观察性测量:直接观察个体的行为和表现。
3.生理指标测量:通过测量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来评估个体的内在状态。
4.项目性测量:根据个体对一系列项目的反应来评估个体的特质和能力。
四、人格特质理论1.高斯塔德的三维特质模型:神经质、外向性和精神质。
2.皮耶特的五大特质模型:开放性、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3.卡扎诺和鮑曼的五个核心人格特质:情感稳定性、外向性、责任感、开放性和宜人性。
五、人格障碍1.边缘人格障碍:情感不稳定、自我缺乏、关系不稳定。
2.孤独人格障碍:自我中心、关心缺乏、过度敏感。
3.避免型人格障碍:社交退缩、低自尊、社交焦虑。
4.强迫型人格障碍:完美主义、刚性控制、强迫性行为。
六、人格发展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口腔期、肛门期、生殖器期等。
2.艾略特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信任与不信任、自我与疑惑等阶段。
3.勒文森的发展阶段理论:童年、青春期和成年期等不同阶段。
七、人格与环境的关系1.家庭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式等。
2.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价值观、行为规范等。
3.遗传和生物学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基因表达、神经递质等。
以上是人格心理学的复习提纲与重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与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人格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而深入研究个体差异和人格发展的相关问题。
考试教育学人格心理学常考知识点
考试教育学人格心理学常考知识点1. 人格心理学简介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差异和个体心理特征的学科,探讨人格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
其涉及到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并在教育学考试中经常出现。
2.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三个结构之间的冲突影响了个体的行为和发展-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个体的目标导向性决定了人格的形成- 个体通过超我、自我和外部环境来实现目标的追求- 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是个体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个性和潜力的最优表现- 自我实现的追求是人格发展的关键-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类需求可以按照层次进行分类,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需求的满足程度影响了个体的人格表现3.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调查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 问卷设计需要注意问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观察法- 观察个体的行为和表现来获取人格心理特征- 观察需要客观、持续、全面和准确- 实验法- 通过设置实验条件来观察个体的行为和反应- 实验设计需要符合伦理原则并排除干扰因素4. 人格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研究风格和研究策略- 人格特征对学生的研究风格和研究策略具有影响-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研究- 个性化教育- 不同的人格类型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个性化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心理辅导和支持- 人格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可以应用于学生心理辅导和支持- 通过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提供有效的心理帮助以上是考试教育学人格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准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分析和解决。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根底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四大特性:1.整体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精神的内局部裂是此病的本质。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2.稳定性: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3.社会性与生物性:①社会性吧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成员,人格是社会化的人所特有的;②社会化:个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标准,获得自我过程。
4.独特性与共同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多样性,使每个人格都具有自己特点。
三、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目的:1.理解人性,了解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与共同性;2.预测人的行为;3.改变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四、人格心理学流派:①渗透着各时代主流科学的认识方式;②面对各个时代临床问题〔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时需解决的问题〕;③渗透着各个时代与人本质的认识〔性善与性恶〕;④因此,揭示人格不同层次的规律;⑤现代人格研究的六大流派。
⑴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格开展的动力特征和无意识特征;⑵特质流派:对人格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⑶生物学流派:注意生理、进化、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决定作用;⑷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人类由低级人格向高级人格的开展,向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责任感等高级人格开展潜力;⑸行为/社会学习流派:注意环境〔行为强化、社会学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内外控,自我效能,习得性无助,性别角色〕;⑹认知流派:强调同样的外在条件下,不同的人格开展方向。
五、人格心理学的建立〔心理测量运动:高尔顿、卡特尔、比纳〕六、科学人格心理学得开展: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人格心理学中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专题化、小型化、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人格的生物根底研究〕。
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1.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的基本特性:①整体性(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②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人格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跨情境的一致性)③独特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各具特点)④社会性(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⑤功能性2.范型:库恩用范型来描述科学活动,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包括科学理论、定律、方法和技术,以及科学家共同体的信念、世界观、方法论或特有的解决学术问题的立场。
3.共同规律研究和特殊规律研究:共同规律研究(通则性研究),藉由结合许多人的资料来寻求通则,量的研究取向, 得到团体平均值的研究结论。
无法预测单一受试的行为,无法解答事件发展的“过程”问题。
研究方法:实验法、相关法、人格量表及调查法。
特殊规律研究(个别性研究),是单独针对一人做深入的研究。
质的研究取向, 描述性的结果。
研究结果无法推论到他人身上。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深入访谈。
两者在研究出发点、研究方法、预测方法和着重点上有所区别。
4.研究三种取向:5.意识: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的心理部分。
由个人当前觉知到的心理内容组成。
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存储近期经历的内容,处于注意范围之外的意识成分。
很容易进入注意,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回到意识中去,是我们加以注意就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
主要作用是检查。
无意识或潜意识:指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但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极大。
其特点为无矛盾性、无时间性、无是非性、非现实性和最具活力和能量。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一、人格的定义与特点人格可以被理解为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它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整体性意味着人格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如,一个人的性格、气质、价值观等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其完整的人格。
稳定性指的是人格在一定时间内相对不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格是绝对不变的,在重大生活事件或长期的环境影响下,人格也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独特性使每个人都与众不同,即使在相似的环境中成长,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依然明显。
社会性则反映了人格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个体的人格必然受到其所处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二、人格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提出了潜意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
潜意识是指那些不能被意识到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内容。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追求本能的满足;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协调本我与现实的冲突;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对自我进行监督和约束。
荣格则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发展了分析心理学,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认为人类存在着共同的潜意识内容。
2、行为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对人格的塑造作用,认为人格是个体在环境中学习和适应的结果。
华生主张通过研究可观察的行为来理解人格,斯金纳则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人格的形成和改变。
3、人本主义流派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内在潜能。
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罗杰斯则强调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于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性。
4、特质流派特质流派试图确定能够描述和预测个体行为的稳定的人格特质。
奥尔波特将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确定了16 种人格特质,艾森克则提出了人格的三个维度: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人格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整理1人格的科学研究1.1人格是什么?答:西方学者:1、指个人在舞台上表演出来的各种行为,即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或公开的自我。
2、指个人蕴藏于内且外部未能显露的特点,即被遮蔽起来的真实的自我。
东方学者:人格可以界定为“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一定特色的身心组织”,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2人格的3种研究方法:①临床研究:又称个案研究,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途径广泛收集材料,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性描述,从而系统、深入地研究人格,其特点是对单个人或单个群体进行深层的考察优点:临床法的运用,能够提供对多种多样的现象和整体人的机能的观察机会,能形成无数新的假设和观察。
缺点:1、个案的推广问题2、确定因果关系的问题3、在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的主观推断往往会妨碍研究的客观性②相关研究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下的差异,在多种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情况。
优点:1、相关研究一般比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更容易操作,且更节省时间2、由于相关研究无需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这使得其结果比实验研究更可能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情况,减少研究的认为因素,提高其生态效度。
3、相关研究使我们可以研究实际上或伦理、法律上无法控制或操纵的变量。
4、在现实中存在许多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实验法来确定他们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缺点:相关研究的结论充其量只能表明事物之间有无关系或联系,它无法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看似相关的两组变量很可能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相关或假相关,或者他猛可能同时受第三个变量的共同影响,即两组变量只是构成一种共变关系。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Ⅱ、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生物还原论:性本能和攻击本能)
弗洛伊德 (一)人性观 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或非理性因素。 人作为一个能量系统,遵循守恒原则。 人性本恶。 (二)人格结构: 意识( conscious ) :能够被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无意识 (潜意识, unconscious) :一些潜伏的、 无法被察觉的思想或观念; 也指无意识领域中的这些观念、欲望的动态活动。 前意识(preconscious) :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指没有浮出意识表面但 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 本我 ( id) :原始、 与生俱来、 非组织性, 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 冲动和生命力。 特点:无意识,不易被觉察;趋乐避苦,遵循快乐原则;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性力 (libido)的贮藏库。 自我(ego) :由本我分化而来,有组织、合理、现实化了的系统,人格的执行者, 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 特点:遵循现实原则 作用:侍奉超我、本我和现实这三个“主人” ,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保护整个 机体不受伤害。 超我(superego) :由自我分化而来,通过内化道德规范、社会要求而形成,包括良 心和自我理想。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 ,遵循至善原则。 特点:追求完美 作用:抑制本我,监督自我,趋向理想。
Ⅶ、认知学派
Ⅳ、行为主义学派(机械还原论:对刺激做出反应)
※ 行为主义经历了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三个阶段。 研究对象:外显行为(可观察、控制) 环境决定论:强调后天学习 人格是习惯的派生物;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 代表人物: ※ 华生(创始人) 人性观: 人性无所谓善与恶。 性善或性恶乃是由于个体受到环境影响、 后天塑造的结果。 人格是人的行为习惯系统,即人的行为的综合,行为是对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环境决定人格。 ※ 华生认为刺激- 反应是有机体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并把反应分为四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1.人格的定义(P5)
人的稳定而独特的行为模式及其内在动力组织的统一体
2.人格的基本特性(P5)
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
3.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P7)
种属共有、群属共有、个属特有
4.人格研究的三种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P20-30)
个案法评价:优势 生态效度高 深入性强 独特性好 ;劣势 代表性弱 专业性强 主观性明显
相关法评价:优势 代表性强 效率高 提出假设主要方法 ;劣势 不能得出因果关系 很难消除社会称许性 牺牲独特性
实验法评价:优势 能够得出因果关系结论 较好实现对变量的控制 ;劣势 生态效度弱 成本高 专业性强
5.人格投射测验(P33-35)
概念:让人对模糊不清的刺激信息进行自由反应,以评估其人格的方法。
类型:罗夏墨迹、主题统觉、画画测验等。
优势:反应的真实性高;操作简单。
劣势:解释困难;主观性太强。
6.测评的评价:信度、效度(P38)
信度:测验的可靠性(稳定性)
效度:测验的准确性(目标性)
7.Allport的人格结构理论(P44-45)
统我-特质-态度-习惯-反射
反射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随机反应;习惯是对具体刺激的特定反应;态度是诸多习惯引起的情感倾向;特质乃是人格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单位,当一个人具有某种特质时,他的思想和行为会具有经常朝某个方向反应的倾向;统我:是人格中趋于内在统一的所有方面,包括个体内部对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提升的所有方面,是客观存在的“我”的所有方面。
8.Catell对特质的区分: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P51)
表面特质: 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个体相对外显的特质 彼此之间并没有相互的关系
根源特质:内在的、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 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 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
9.Catell的根源特质确定方法:因素分析(P53)
10.Eysenck的大三人格模型(P56)
外向性(extraversion)反映的是人的活动性指向和强度
神经质(neuroticism)反映了人情绪的稳定性
11.Eysenck的人格结构理论与古希腊气质学说的对应关系(P57图3-7)
外倾稳定:多血质;外倾不稳定:胆汁质;内倾稳定:粘液质;内倾不稳定:忧郁质
12.Costa和McCrae的五因素模型中的维度及内涵(P60)
13.外向性:乐群、自由、活跃等
14.随和性
15.Kretschmer的体型说(P66)
16.
17.Eysenck的唤醒理论解释内外向适宜刺激(P68)
18.
19.社交焦虑的进化心理学解释(P81)
20.
21.Freud的人格结构观点(P85-86)
22.
23.Freud的心理动力观点(P87)
24.
25.Freud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P87-91)
26.
27.婴儿的依恋类型(P88)
28.三种类型焦虑与防御机制(P91-92)
29.
30.Jung的分析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集体潜意识、原型(P93-94)
31.
32.Jung的人格类型理论(P95)
33.
34.Adler的个体心理学的人格动力(P96)
35.
36.Adler所述的四种生活风格(P97)
37.
38.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P104)
39.
40.Horney提出的三种神经质的类型(P106)
41.
42.小阿尔伯特习得恐惧实验(P115)
43.
44.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P118-119)
45.
46.Dollard和Miller学习过程的四个要素(P125)
47.
48.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观点(P133-135)
49.
50.Rogers所述的自我实现的三个条件,当事人中心疗法咨询师必备的三项素质(P143-144)
51.
52.May的人性观(P151)
53.
54.Kelly的个人建构论中的基本概念:建构、人人都是科学家的命题(P155)
55.
56.Kelly的人格发展观点,CPC循环(P160)
57.
58.Rotter的控制点概念(P161)、期望—价值模型(P162)
59.
60.Bandura社会学习论的基本概念:观察学习、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自我效能(P165-167)
61.
62.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P168-169)
63.
64.Bandura的三元交互作用论模型
65.
66.Mischel的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P173-174)
67.
68.场独立和场依存的概念、基本特征、孰优孰劣(P180-184
69.
70.乐观者的健康优势(P195-196)
71.
72.焦虑的应对方式(P206)
73.
74.控制的双过程模型(P236)
75.
76.成就动机的心理结构(P248-249)
77.
78.自尊的分类(P290)
79.
80.A型性格的典型特征及其与心脏病的关系(P309-310)
81.
期末考试题型、题量和分值:
单选题20*1=20
多选题5*2=10
填空题10空*1=10
简答题4*10=40
论述题1*20=20(人格理论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