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的学习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四大家学习观及比较
廖亚琳09海洋经济130132009012
百度百科中学习的定义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努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

通过查阅资料,我选取了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教育思想家对学习的定义并对其进行比较。

以下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学习观点
1.孔子(公前551--前479)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

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①在《论语》首篇《学而第一》中就有六处提到学,《学而第一》的十六章可以分成四
个部分,下面是第一部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
将“学而时习之”中的“习”理解为实践、实际行动应更合适:将所学的付诸实际行动,才能感到快乐。

②第二部分共四章,针对“学而时习之”中的“习”进行了讨论:什么是“习”以及怎么“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4]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5]
这两章所提及的都是要实实在在去做的事情,不是说一说就可以的。

综合以上四章,可见整个第二部分都是在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说明了要注重实际行动的道理。

③在讨论了“学而时习之”中的“习”之后,第三部分接着就讨论“学而时习之”中的“学”。

在孔子看来,究竟要学习些什么呢?下面的两章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7]
从以上两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就是这里的“学文”,学习以《诗》、《书》、《礼》、《易》等六经为代表的古代文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习(狭义的学习);二是读书是次要的事情,首要的事情是要懂得为人处世,为人处世做好了之后有余力再去读书。

④综上所述:根据以上文献不难看出,孔子所提倡的学习观一共三点:
既要学习,又要将所学的应用于实际行动;
要注重实际行动;
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2.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又名荀卿、孙卿,战国时赵国(今山西安泽)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大师。

《荀子》一书三十二篇,其中论述学
习除了《劝学》,还有《儒效》、《修身》等篇,荀子的学习思想,虽流传两千余年,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者的光芒。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1]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2.2]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学习,是不可以终止的,只有不间断地去学,踏实积累,持久努力,才能钻研进去,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也才能够成材。

②“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2.3]
“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严至情举积此哉!”[2.4]
这两句话是说,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由卑贱到高贵、由愚笨到聪明,由贫穷到富裕,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


③“学,恶乎始,恶乎终?”
“其数,则始乎诵《书》,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2.5]
“学莫便乎近其人”[2.6]
也就是说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圣人就必须诵《书》读《礼》。

因此,这里需“博学”的当是《书》《礼》等圣人之书了。

荀子还主张“学莫便乎近其人”,由此可见,这种学的凭借就是“近乎其人”,而“近乎其人”唯一的办法就是接近良师,学习其著作即儒家《诗》、《礼》经典。

荀子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人的修养和道德,他勉励人们以贤人君子为榜样,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

由此看来,荀子是在通过《劝学》篇,勉励人们努力读《书》诵《礼》,向圣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

④综上所诉,荀子是中国古代最早提出终身学习的观点的教育思想家,他的主要学
习观点有:
“学不可以已”---树立正确的终生学习观;
“其唯学”——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始乎诵《书》,终乎读《礼》”---重视经典教育和德育教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创新学习方法。

3.朱熹(1130-1200)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
主张的一大特点,朱熹去世后,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见于《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具体阐述了朱熹的学习观和教育理念。

①“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
“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
“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小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

”[3.1]
以上三句话共同阐述一个学习观就是:学习要循序渐进。

从三方面来说: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
循序渐进也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
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在读书上,就是读通了一本书后再去读另一本书,体现在读一本书上,就是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来读。

②“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自吾之
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3.2]
也就是说在读书的遍数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一点不能偷工减料。

书要读到不仅要能背熟,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而且在说出书中的内容时,就像自己发自内心所说的话那样。

这就是熟读精思的观点。

③“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


“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3.3]
朱熹认为,读圣贤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存天理,灭人欲”,并落实到自身。

如果学习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或者只是用于教导别人,那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切己体察,就是要切实地联系自己,来体察圣贤书中的道理,变成激励自己改进提高的动力。

④“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

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

”[3.4]
朱熹认为,学习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所以,“居敬持
志”作为读书法的最后一条,也是起根本保证的一条。

在这里,“敬”是端正态度,就是说,诚心诚意、兢兢业业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

居敬也就是
要从内心中严格尊崇礼法,专一有恒,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特别是要排除
杂念,不受外界诱惑,所以“敬”又通“静”。

心静自然诚,诚心诚意、兢兢业业地去学习,去做事,个人修养也就能顺利提高了。

“持志”是要有坚定志向。

⑤综上所诉,朱熹所秉承的学习观有四点比较重要:
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著紧用力;
居敬持志。

4.陶行知(1881-1946)是我国近代很有影响的人民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民主战士。

其生活教
育的理论体系是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构成。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核心,它是陶行知的教育方针,又是教育内容。

①“不耻下问的态度实是一切进步之母。


“学然后知不足,一个人感到不足,他便要向高处追,向深处追,是不会有止境。


[4.1]
陶行知在学习上主张虚心下问,努力好学。

他在《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中写道:“一切人都是我的先生,我的学友,我的学生。

七十二行都有资格做先生……
先生既多,学问自广。


②“人的精力有限,“要想把一切问题同时解决,结果必定是一个问题也不能解决,倒
不如按着自己能力,看准一件具体的事,会精聚神的来干他一干。

”[4.2]
在《创造年献诗》里,陶先生生动地将“贪多求全者”形容为“笼统哥哥”“鼯鼠学五技”,指出博学与专一的辩证关系——“博学首要在好一”,鼓励在“择一而壹”的前提下不断学得专也学得博。

专一有恒,择一而壹。

③“要风雨无阻,行往不停天天磨,月月磨”,有计划、有方法、视阻力为当然,
失败为难免,具百折不回的精神。

”[4.3]
陶先生指出:“做学问是一种长期的战斗工作,所以必须有韧性战斗的精神,才能够战胜许许多多困难,化除种种障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走入新的境界”,即要百折不回,韧性战斗。

④综上所述,陶行知所倡导的学习观:
虚心下问,努力好学;
专一有恒,择一而壹;
百折不回,韧性战斗。

二.学习观点之比较
孔子的学习观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的定义。

学习,包含学与习两个环节,学是指人的认识活动,而习则是指人的实践活动,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知与行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学习概念。

实际上,学习是学、思、习、行的总称,而且中国古代更强调“习”,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尚不发达,人们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取直接经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将知行关系的立足点放在行而不是放在知的务实精神。

而荀子的学习观点则偏重于终生学习与创新学习,他提倡终身学习,同样他也倡导知行合一,不过由于他支持性恶论,他觉得人学习是为了修正自身的恶。

他认为没有付诸于实践的知识必然走向空泛。

具体来说就是“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而小人之学则仅仅“入乎耳、出乎口。

”君子学习贯穿身心,重在应用,而小人学习只是从耳到口,不求甚解,只图炫耀。

从耳到口不过四寸的距离,怎么能够修其自身。

所以荀子在《儒效》中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他要求,一个学者只有立志进取,勇于实践,发挥自己学说的社会实用价值,其学说才有意义。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心动不如行动,只想不做是不会成功的。

朱熹在古人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他在学习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如果说孔子和荀子在学习上是高屋建瓴的宏观表述,那朱熹则微观的告诉莘莘学子们要怎么去做。

他主张“读书有三到:问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

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法,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他认为: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要举一而反三,问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陶行知最大的突破在于,把老师的身份学生化,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要不耻下问。

中国历代老师的威信是很高的,老师说的一定是正确的,学生不能有所异议。

在学习上他倡导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综上所述,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的学习观大同小异,与他们生活的历史背景联系紧密,但是都体现了学习之重要。

参考文献:
1.《论语》
2.《论孔子的学习观——兼论学而第一的结构化特点》----杨林—《学院》2009年第10期
3.《论孔子学习观的现代意义》----何芳-----《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1期
4.《荀子·劝学》对学习方法的启示-----刘晓平----《语文天地》2011年15期
5.《从劝学看荀子的学习观》------兰军红-----《吉林教育》2010年28期
6.《朱熹的学习观》-----常校珍------《甘肃社会科学》----1985年04期
7.《陶行知学习学思想初探》----中国现代教育---2005-11-14
8.《天将明之师范学校》—陶行知----1926年10月《新教育评论》2卷21期
9.《民主教育之普及》--陶行知--1945年12月1日《民主教育》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