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蛋白(serumprotein)琼脂糖凝胶电泳

合集下载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电泳法-检验科生化室作业书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电泳法-检验科生化室作业书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电泳法1.实验原理血清电泳检查是临床实验室中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技术。

它可以对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异常蛋白质进行筛选。

它是以区带电泳为基础在一种合适的支持介质—琼脂糖上进行的电泳。

血清蛋白质在给定的PH条件下主要根据其所在带电荷数将其分离成各种片段,根据其支持介质不同,电泳技术已有很大发展。

选用琼脂糖作介质,其使用十分方便。

血清蛋白质由五个不同迁移区带组成:ALB,α1,α2,β和γ球蛋白。

每一区带含有一种或多种血清蛋白质。

2.标本采集2.1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应空腹。

2.2标本种类:静脉血3.标本储存:静脉血分离出血清,储存于2-8℃冰箱中,5天。

4.标本运输:储存于2-8℃状态下的冰壶或泡沫箱密封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或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试剂试剂名称:血清蛋白电泳检查试剂6.2试剂生产厂家:法国Sebia公司6.3包装规格:150tests6.4试剂盒组成琼脂糖凝胶10块缓冲液条带10包×2条氨基黑(浓缩液)1瓶×100ml点样模具滤纸10条×1盒6.5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贮存于室温(15~30℃)或冰箱(2~8℃),不能冷冻。

有效期两年。

7.仪器设备7.1仪器名称:SEBIA电泳仪7.2仪器厂家:法国Sebia公司7.3仪器型号:HYDRASYS8.操作步骤8.1启动电泳仪8.2将加样器放在一平板上,有数字的一端向上。

各加样孔加入10ul 溶血的样品,2分钟内加样完毕。

将加样器放入保湿盒内,齿端向上(转运时用塑料齿保护架)。

等待5分钟,使样品扩散至齿端。

打开电泳仪盖,抬起电极和加样器支架。

8.3使用HYDRAGEL15HEMOGLOBINCE时选择仪器的“PROTEIN”程序(位于链盘左侧)。

8.4从包装袋内取出缓冲条,拿出末端的塑料片,将缓冲条两端塑料片固定在电极支架背侧的钉上,塑料片应紧贴支架。

8.5取出凝胶板。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和操作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和操作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和操作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化分离和分析技术,主要用于血清中脂蛋白的分析。

其原理是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分离特性,将血清中的脂蛋白按照分子大小进行分离,从而获得脂蛋白的电泳图谱。

琼脂糖凝胶是由琼脂糖溶液制备而成的凝胶。

琼脂糖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结合,在溶液中形成网状结构,能够阻碍大分子的迁移,使分子在凝胶中按照分子大小逐渐分离。

根据琼脂糖凝胶的浓度和凝胶体积,可以调整分离脂蛋白的范围和分辨率。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如下:1. 样品制备:将要分析的血清样品进行离心,将清除过量脂蛋白颗粒。

取适量样品于离心管中,加入适量凝胶缓冲液,混匀。

2. 制备凝胶:根据所需的凝胶浓度,称取相应质量的琼脂糖溶解于电泳缓冲液中,并加热至溶解。

待溶液温度降至室温后,加入凝胶稳定剂并混匀。

3. 填充凝胶孔:将凝胶溶液倒入电泳池,待凝胶凝固后,用专用的样品载体或者微量移液器将样品填充到凝胶孔中。

注意不要将样品液面超过凝胶表面。

4. 电泳分离:将电泳池连接电源,设定合适的电泳条件,如电压和电流。

在电泳过程中,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沿着琼脂糖凝胶的移动方向迁移,分离出不同迁移速度的脂蛋白组分。

5. 染色和观察: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进行染色和观察。

目前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银染、共伴染色和乳化状胶体金染色等。

在染色后,可以使用分子影像仪或者专用的凝胶分析系统进行图像捕捉和分析。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用于分析血清中各种脂蛋白的分布和比例,如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

通过分析脂蛋白的电泳图谱,可以得到脂蛋白的相对含量和分子大小的分布情况,进一步了解脂质代谢的状态以及与某些疾病的关联。

总之,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化分离和分析技术,主要用于血清脂蛋白的分离和分析。

通过其原理和操作步骤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该技术进行实验和数据解读,为脂质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名称】血清蛋白电泳

【名称】血清蛋白电泳

【名称】血清蛋白电泳【英文名】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别名】【概述】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在缓冲液中带负电荷或正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或阴极运动,称为电泳(electmphomsis)。

由于其等电点不同,分子大小、形状和荷质比的不同,使不同蛋白质分子具有不同的电泳迁移率,在一定的支持介质中可借以分离各种蛋白质。

常用的电泳技术有: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电泳等。

血清蛋白电泳以醋酸纤维素薄膜应用最为普遍。

【原理】血清中各种蛋白质都有其特有的等电点,各种蛋白质在各自的等电点时呈电中性状态,它的分子所带正电荷与所带负电荷量相等。

将蛋白质置于pH比值等电点较高的缓冲液中,它们将形成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中均向正极泳动。

由于血清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带电荷的量多少差异,蛋白质分子量大小也不同,所以在同一电场中泳动速度也不同。

蛋白质分子越小带电越多,移动速度越快;分子越大而带电越少,移动速度越慢。

按其泳动速度可以分出以下的主要区带,从正极端起,依次为白蛋白、α球蛋白和α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5条区带。

【试剂】(1)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pH8.6±0.1、μ=0.06):以巴比妥2.21g、巴比妥钠12.36g于5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加蒸馏水至1000ml。

(2)染色液:①丽春红S染色液:丽春红9.04g、三氯醋酸6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②氨基黑10B染色液:氨基黑10B 0.1g,溶于无水乙醇20ml中,加冰醋酸5ml甘油0.5ml使溶解。

然后将磺柳酸2.5 g,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加入前液,再以蒸馏水补足至100ml。

(3)漂洗液:①30ml/L醋酸溶液:用于丽春红染色的漂洗。

②甲醇45ml,冰醋酸5ml和蒸馏水50ml混匀。

用于氨基黑10B染色的漂洗。

(4)透明液:柠檬酸(C H Na O·2H O)21g和N-甲基-吡咯烷酮150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到500ml。

实验七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实验七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琼脂糖主要通过氢键形成凝胶。电泳时,因为凝胶中含水量大(98~ 99%),近似自由电泳,固体支持物的影响较少,故电泳速度快、区 带整齐。而且由于琼脂糖不含带电荷的基团,电渗影响很小,是一种 良好的电泳材料,分离效果较好。
血清中脂类物质均与载脂蛋白结合成水溶性脂蛋白形式存在。各种脂 蛋白所含载脂蛋白的种类及数量不同,因而不同脂蛋白颗粒大小相差 很大。因此,以琼脂糖凝胶为支持物,在电场中可使各种脂蛋白颗粒 分开。
2021/6/12
5
【思考题】
1.琼脂糖凝胶电泳有哪些操作要点? 2. 在不同的实验方法(超速离心、琼脂糖凝
胶电泳、PAGE)中,正常人血清脂蛋白如何 分类,电泳后的相对位置及其与超速离心法 的对应关系? 3.各种脂蛋白的功能?为什么正常人血清脂 蛋白电泳时见不到乳糜微粒区带?
2021/6/12
2021/6/12
4
【注意事项】
1.预染血清与温度有关,低温着色慢,高温着色快, 37℃较为适宜。
2.浇注琼脂糖凝胶板要尽量使厚薄均一,否则会影 响脂蛋白的分离效果。
3.将凝胶板放入电泳槽中,应切记与电力线平行、 样品端置负极、搭桥滤纸不能搭在样品上。
4.制备干胶时,要严控制脱水的温度和速度,避免 脱水时温度过高、速度太快引起凝胶收缩龟裂。
2
【实验器材】
1.电泳仪、电泳槽 2.载玻片 3.台式离心机
2021/6/12
3
【实验操作】
1.预染血清 血清0.2ml中加苏丹黑色液0.02ml,混合置37℃水浴中染色 30分钟,离心(2,000转/分)5分钟。
2.制备琼脂糖凝胶板 将已配制好的0.50%琼脂糖凝胶于水浴中加热融化, 用吸管吸取约3ml凝胶溶液浇注在载玻片上,立即放上“桥”,静置待 其凝固后,小心取下“桥”。

实验六:血清脂蛋白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六:血清脂蛋白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六:血清脂蛋白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血清脂蛋白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血清脂蛋白的方法。

血清脂蛋白是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颗粒物质,其中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乳糜微粒等。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根据脂蛋白的电泳迁移率和染色性质将脂蛋白分离出不同的带,从而达到分离和鉴定的目的。

实验仪器和试剂:1.琼脂糖凝胶电泳仪2.琼脂糖凝胶板(gel plate)3.20%甘油4.3%琼脂糖5.样品(血清)6.样品缓冲液:Tris-HCl pH 8.97.标准品实验步骤:1.制备琼脂糖凝胶板:取100ml 3%琼脂糖加入十倍浓度的Tris-HCl pH 8.9缓冲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20%甘油,将混合液倒入冷却好的凝胶板中,把已冷却的仪器旋转至仪器倾斜角度20度左右,使混合液均匀地分布在凝胶板的倾斜表面上。

等待凝固即可使用。

2.标记标准品:将标准品加入混合样品缓冲液,在84摄氏度下进行10分钟的煮沸,再进行冷却。

将手套清洗干净并干燥,然后将标准品注入样品单元格中,约10分钟后转动仪器延长电泳时间(通常电泳时间为1个小时左右),直到标准品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大小和颜色为止。

标准品的分子量从低分子量到高分子量分别为白色脂蛋白(pre-beta脂蛋白)、β-脂蛋白(LDL)、α-脂蛋白(HDL3)、HDL2和脂蛋白(a)。

3.样品电泳:将样品加入混合样品缓冲液,并煮沸10分钟以去除有机物,然后冷却。

将样品注入样品单元格中,待样品在电泳板上电泳1小时。

电泳结束后,先将凝胶板在120ml的异丙醇/冰醋酸/石油醚混合物中浸泡5-10秒钟,然后在以色列碘溶液中染色。

结果分析:在琼脂糖凝胶板上可以看到不同的带,这些带是由血清脂蛋白的不同组分组成的。

根据标准品的移动位置和样品的移动位置,可以将样品中的脂蛋白分为不同的带。

每个带代表一个不同的脂蛋白类别,通常来说,可以将带分为以下5类:白色脂蛋白(pre-beta脂蛋白)、β-脂蛋白(LDL)、α-脂蛋白(HDL3)、HDL2和脂蛋白(a)。

21 生物化学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预染血清脂蛋白

21 生物化学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预染血清脂蛋白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预染血清脂蛋白【目的】1. 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预染血清脂蛋白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血清脂蛋白改变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

【原理】电泳是指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根据电泳支持物的不同,血清脂蛋白电泳可分为滤纸电泳、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四类。

由于各种脂蛋白所含载脂蛋白和脂类的种类及数量不同,分子量大小相差较大,并且在一定 pH 值溶液中所带电荷量不同,电泳移动的速度必然有差别,因此,通过电泳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血清脂蛋白彼此分离。

血清脂蛋白经苏丹黑 B 预染后,以琼脂糖为载体,在 pH 8.6 巴比妥缓冲液中进行电泳,可将脂蛋白分成不同的区带(图 3-9 )。

正常人空腹状态下,血清脂蛋白电泳后可出现三条区带,从阳极到阴极依次为α- 脂蛋白带、前β- 脂蛋白带及β- 脂蛋白带。

点样槽处不会出现乳糜微粒,有时前β- 脂蛋白也显示不出来。

区带的宽窄及颜色的深浅粗略地反应了各种脂蛋白的量。

另外,可以将已烘干的凝胶片直接放到吸光度扫描仪上,通过扫描得出各种脂蛋白的百分比含量。

或者,将电泳后凝胶板上各区带切下,比色定量分析出各种脂蛋白的百分比含量。

图 3-9 预染血清脂蛋白电泳图谱【器材】1 .电泳仪2 .恒温水浴箱3 .离心机4 .微量加样器5 .烫槽器6 .载玻片7 .扫描仪8 .分光光度计9 .小号试管10 .吸管11 .纱布12 .烘箱【试剂】1 .电泳缓冲液( pH8.6 ,离子强度 0.075 的巴比妥缓冲液)称取巴比妥钠 15.458g ,巴比妥 2.768g ,乙二胺四乙酸( EDTA ) 0.29g ,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后加至 1000ml 。

2 .凝胶缓冲液( pH8.6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1.212g , EDTA 0.29g , NaCl 5.85g ,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后加至 1000ml 。

血清脂蛋白电泳原理和操作方法

血清脂蛋白电泳原理和操作方法

血清脂蛋白电泳原理和操作方法血清脂蛋白电泳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检测血液中脂蛋白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其原理是利用电场将血清中的脂蛋白分子按照其电荷和大小进行分离,进而通过电泳染色或免疫印迹等方法进行分析。

血清脂蛋白电泳的操作方法如下:1. 样本制备:首先,将待测血清标本离心分离清澈的血浆。

避免搅拌或摇晃,以防止脂蛋白在离心过程中发生聚集。

然后,取清澈的血浆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2. 准备凝胶:将脂蛋白电泳所需的琼脂糖凝胶制备好。

通常使用琼脂糖凝胶浸润缓冲液来充分浸润凝胶,并确保凝胶的均匀性。

3. 样本加载:将预处理的血浆样本加载到琼脂糖凝胶孔中。

为了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通常将血浆样本稀释以调节其浓度。

4. 电泳操作:将装有样品的琼脂糖凝胶板放置在电泳槽中。

然后,连接电极,以产生稳定的电场。

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电场条件,如电压和电流密度。

5. 电泳结束:在预定时间内进行电泳。

根据脂蛋白的电泳迁移率和分离效果,可以调整电泳时间。

6. 固定凝胶:电泳结束后,将凝胶板取出,用酸性醇溶液进行固定。

这可以确保蛋白质在凝胶上的位置固定,并防止蛋白质的迁移。

7. 染色或免疫印迹:固定后的琼脂糖凝胶可以选择染色方法或者进行免疫印迹。

染色方法可以直接显示脂蛋白的位置,免疫印迹可以使用抗体识别特定的脂蛋白。

总结起来,血清脂蛋白电泳是一种通过电场将血清中的脂蛋白分子分离的方法。

其操作步骤包括样本制备,凝胶制备,样本加载,电泳操作,电泳结束,凝胶固定,染色或免疫印迹等。

注意在操作过程中确保样本和凝胶的稳定性,以及调整电泳条件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实验七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七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七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七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凝胶电泳的原理。

2、熟悉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特点和操作要点。

3、掌握正常人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二、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是由交替排列组成的直链多糖。

固体支持物的影响较少,故电泳速度快、区带整齐。

而且由于琼脂糖不含带电荷的基团,电渗影响很小,是一种良好的电泳材料,分离效果较好。

血清中脂类物质均与载脂蛋白结合成水溶性脂蛋白形式存在,各种脂蛋白所含载脂蛋白的种类及数量不同,相差很大。

因此,以琼脂糖凝胶为支持物,在电场中可使各种脂蛋白颗粒分开。

将血清脂蛋白用脂类染料苏丹黑(或油红)进行预染。

再将预染过的血清置于琼脂糖凝胶板上进行分离,分成三条区带,从负极到正极依次为(最浅)及α脂蛋白(比前此法应用于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

三、器材和试剂1、器材:电泳仪、电泳槽、离心机、水浴锅、染色盘、微量注射D-半乳糖和3,6电泳时,因为凝胶中含水量大β脂蛋白略深) L-半乳糖的残基通过氢键因而不同脂蛋白颗粒大小可以看到脂蛋白被98%-99%β脂蛋白脱水(),通电后,β脂蛋白(最深)、前,在原点处应无乳糜微粒。

器、滤纸、镊子剪刀、2cm*8cm玻璃片 2、试剂⑴巴比妥缓冲液(PH8.6):称取巴比妥钠15.4g、巴比妥2.76g及 EDTA0.29g,加水溶解后,再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PH为8.6,离子强度0.075),作为电极缓冲液。

⑵苏丹黑染色液:将苏丹黑⑶凝胶缓冲液:称取三羟甲基甲烷(Nacl5.85g,用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⑷琼脂糖凝胶:称取琼脂糖50ml,在水浴中加热至沸,待琼脂糖完全溶解后,立即停止加热。

⑸新鲜血清(无溶血现象)四、操作步骤1、预染血清血清合后置于37℃水浴染色2、制备琼脂糖凝胶板波炉)中加热融化,用上,静置约半小时后凝固3、点加预染血清打孔器(在小玻璃片的两面固定两片小胶片)出,然后用胶片剥出长方小条凝胶。

琼脂糖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

一、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离和纯化DNA 片段的常用技术。

把DNA样品加入到一块包含电解质的多孔支持介质(琼脂糖凝胶)的样品孔中,并置于静电场上。

由于DNA分子的双螺旋骨架两侧带有含负电荷的磷酸根残基,因此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筛效应。

具有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DNA片段泳动速度不一样,因而可依据DNA分子的大小来使其分离。

凝胶电泳不仅可分离不同分子质量的DNA,也可以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构型不同的DNA分子。

在电泳过程中可以通过示踪染料或相对分子质量标准参照物和样品一起进行电泳而得到检测。

相对分子质量标准参照物相对可以提供一个用于确定DNA片段大小的标准。

在凝胶中加入少量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EB),其分子可插入DNA的碱基之间,形成一种络合物,在254~365nm 波长紫外光照射下,呈桔红色荧光,因此也可对分离的DNA进行检测。

一般琼脂糖凝胶电泳适用于大小在0.2kb~50kb范围内的DNA片段。

本实验介绍琼脂糖凝胶的制备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在DNA片段分离中的应用方法。

二、仪器及试剂1.仪器及耗材:水平电泳槽、电泳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微波炉、微量移液器、透明胶带、点样板或parafilm、100 ml或250 ml锥形瓶、量筒、吸头等。

2.试剂及配制:50×TAE缓冲液的配制:2 mol/L Tris-乙酸,0.05 mol/L EDTA(pH 8.0)配制1000 mlTris 242 g冰乙酸 57.1 ml0.5 mol/L EDTA 100 ml加入600 ml去离子水后搅拌溶解,将溶液定容至1 L后。

高温高压灭菌,室温保存。

1×TAE缓冲液的配制:称量20 ml的50×TAE缓冲液,再加入980 ml的去离子水。

溴化乙啶贮存液:10 mg/ml 溴化乙啶配制:100 ml称取1 g溴化乙啶,置于100 ml烧杯中,加入80 ml去离子水后搅拌溶解。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Separating Serum Protein by PAGE一、目的1.把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大体原理2.学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操作技术二、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是在区带电泳原理的基础上,以孔径大小不同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物,采纳电泳基质的不持续体系(即凝胶层的不持续体系、缓冲液离子成份的不持续性、pH的不持续性及电位梯度的不持续性),使样品在不持续的两相间积聚浓缩成薄的起始区带(厚度1—2mm),然后再进行电泳分离。

聚丙烯酰凝胶电泳的进程中有三种物理效应:(1)样品的浓缩效应,(2)凝胶的分子筛效应,(3)一样电泳的电荷效应。

使样品分离成效好,分辨率高。

例如人血清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能够分成5—7个成份,而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那么可分成20—30条带清楚的成份。

下面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说明三种物理效应的原理。

1、样品的浓缩效应:由于电泳基质的4个不持续性,使样品在电泳开始时,得以浓缩然后再被分离。

(1)凝胶层的不持续性:两层不同的凝胶,其作用如下:浓缩胶:为大孔胶,样品在其中浓缩,并按其迁移率递减的顺序慢慢在其与分离胶的界面积聚成薄层。

分离胶:为小孔胶,样品在其中进行电泳和分子筛分离。

(2)缓冲液离子成份和电位梯度的不持续性:在浓缩胶当选择,电泳槽缓冲液pH为,HCl几乎全数释放出Cl-,甘氨酸(等电点在;羧基解离 pKa1=, 氨基—NH3+解离pKa2=)在此条件下有极少部份的分子(1—%)解离成为甘氨酸负离子NH2CH2COO-在下,大部份蛋白质都以负离子形式存在(大多数蛋白质等电点接近于)。

这三种离子都带有相同电荷,当电泳系统通过必然电流后三种离子同时向正极移动,而且它们的有效泳动率按以下顺序排列。

(有效泳动率=泳动率m·解离度d)m Cl d Cl>m蛋d蛋>m甘d甘依照有效率泳动率的大小,最快的称为快离子,最慢的称为慢离子,电泳刚开始时,两种凝胶都含有快离子,只有电泳槽中电泳含慢离子,电泳开始后,由于快离子的泳动率最大,就会专门快超过蛋白质,因此,在快离子的后面形成一离子浓度低的区域即低电导区。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血清脂蛋白是一种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复合物,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运输脂质和调节胆固醇代谢等。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血清脂蛋白的实验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式分离血清脂蛋白,从而了解不同脂蛋白的特征和分布情况。

一、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利用琼脂糖凝胶的孔隙度分离分子的电泳方法。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中,首先将血清样品加入琼脂糖凝胶管道中,然后进行电泳分离。

在电泳过程中,血清脂蛋白在琼脂糖凝胶孔隙中运动,由于不同脂蛋白的大小、密度和电荷等性质不同,所以它们在琼脂糖凝胶中的移动速度和分离程度也会不同。

二、实验步骤1.取适量琼脂糖凝胶,按照说明书制备琼脂糖凝胶管道。

2.将琼脂糖凝胶管道放置于电泳槽中,向孔道中注入TBE缓冲液。

3.取适量血清样品,加入琼脂糖凝胶管道中。

4.进行电泳实验,设置合适的电压和电流密度,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分离。

5.取出琼脂糖凝胶,染色并进行照相。

三、实验结果在本实验中,我们分别对正常人血清和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进行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正常人血清中主要存在有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脂蛋白,而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中,LDL含量较高,HDL含量较低。

四、实验分析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是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血清脂蛋白分离方法。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不同脂蛋白的特征和分布情况,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血脂代谢的状况。

同时,本实验还可以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高脂血症等疾病。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可以用于分离不同脂蛋白、了解血脂代谢状况和临床诊断等方面。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维护和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如下:1. 制备1%琼脂糖凝胶(大胶用70ml,小胶用50ml):称取0.7 g(0.5 g)琼脂糖置于锥形瓶中,加入70 ml(50ml)1×TAE,瓶口倒扣小烧杯.微波炉加热煮沸3次至琼脂糖全部融化,摇匀,即成1.0%琼脂糖凝胶液.2. 胶板制备:取电泳槽内的有机玻璃内槽(制胶槽)洗干净,晾干,放入制胶玻璃板.取透明胶带将玻璃板与内槽两端边缘封好,形成模子.将内槽置于水平位置,并在固定位置放好梳子.将冷却到65?左右的琼脂糖凝胶液混匀小心地倒入内槽玻璃板上,使胶液缓慢展开,直到整个玻璃板表面形成均匀胶层.室温下静置直至凝胶完全凝固,垂直轻拔梳子,取下胶带,将凝胶及内槽放入电泳槽中.添加1×TAE电泳缓冲液至没过胶板为止 .3. 加样:在点样板或parafilm上混合DNA样品和上样缓冲液,上样缓冲液的最终稀释倍数应不小于1X.用10 ul微量移液器分别将样品加入胶板的样品小槽内,每加完一个样品,应更换一个加样头,以防污染,加样时勿碰坏样品孔周围的凝胶面.(注意:加样前要先记下加样的顺序).4. 电泳:加样后的凝胶板立即通电进行电泳,电压60-100V,样品由负极(黑色)向正极(红色)方向移动.电压升高,琼脂糖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降低.当溴酚蓝移动到距离胶板下沿约1cm处时,停止电泳.(5)电泳完毕后,取出凝胶,用含有0.5 ug/ml的溴化乙锭1×TAE溶液染色约20 min,再用清水漂洗10 min.(6)观察照相:在紫外灯下观察,DNA存在则显示出红色荧光条带,采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保存实验原理闭合环状质粒、线性质粒和开环质粒DNA由于构形不同,在加溴化乙锭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不同的迁移率,因而在紫外灯下观察,能区别闭合环状质粒DNA(cccDNA)、线性质粒DNA(L-DNA)和开环质粒DNA(ocDNA)。

实验材料和试剂(一)实验样品质粒pUC118(二)试剂1(l DNA/HindIII分子量标准2(溴酚蓝指示剂点样缓冲液0.2% 溴酚蓝50% 蔗糖3(1mg/ml溴化乙锭溶液4(电泳缓冲液(TAE)40 mmol/L Tris-乙酸1 mol/L EDTA(配制方法:24.2克Tris碱,5.71ml冰乙酸,10ml 0.5mol/L EDTA(pH8.0),定容至5000ml)5(0.7% 琼脂糖凝胶(配制方法:称取琼脂糖0.35克,加入50ml TAE电泳缓冲液)(三)仪器微量移液器电泳仪水平电泳槽透射紫外观察仪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水平式电泳槽,调节电泳槽平面至水平。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五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原理]血清脂蛋白经饱和乙酰苏丹黑B染色后,以琼脂糖凝胶为载体,在pH8.6
巴比妥缓冲液中电泳分离,各种脂蛋白将分成不同区带。

[器材]
1.玻片
2.水平式电泳仪
[试剂]
1.0.5%琼脂糖(Agarose)溶液:称取0.5g琼脂糖,加巴比妥缓冲液100ml,盛于三角烧杯中,置沸水浴中煮沸溶解,备用。

2.新鲜血清(无溶血)
3.pH8.6、I=0.075 巴比妥缓冲液:称取15.4g巴比妥钠,2.76g巴比妥,0.292gEDTA,以水溶解后加至100ml,调pH至8.6,4℃保存。

4.苏丹黑B染色液:苏丹黑B 100mg,异丙醇10ml,混合。

置37℃水浴使之充分溶解后,离心取上清液置室温备用。

[操作]
1. 制板
配制0.5%的琼脂糖或预先配好置4℃冰箱,用时置沸水溶解,再冷却到50℃~60℃,取约4ml琼脂糖迅速铺在玻璃片上,然后放上开槽器(注意:①开
槽放在中央,距一侧1.5cm处;②避免产生气泡),静置室温待凝固,把开槽器
小心取下,样品槽即制成。

2. 加样
取预染血清20 l加入样品槽(预染血清:血清0.2ml + 苏丹黑B染色液
0.02ml)
3. 电泳
将载有琼脂糖凝胶玻片(已加血清样品)放在电泳槽中,槽内倒入巴比妥缓
冲液,用四层纱布搭板,加样端接负极,电压120V,待最前端区带泳动至玻片
2/3处时可终止电泳,观察实验结果。

[参考值]
正常人血清脂蛋白可分出三条区带:
β脂蛋白(占55%,着色最深)
前β脂蛋白(占15%,着色最浅)α脂蛋白(占30~40%,着色居中)在原点处应无乳糜微粒可见。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电泳实验报告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电泳实验报告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电泳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血清脂蛋白琼脂糖电泳
摘要:
本实验使用琼脂糖电泳技术对血清脂蛋白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比较样品和对照电泳结果,确定了不同类型的脂蛋白和其相应的含量。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血清脂蛋白分离和定量分析。

材料与方法:
1.血清样品:收集健康成年人血清样品20份,存放在冰箱中备用。

2.琼脂糖:选用pH为8.6的琼脂糖。

3.电泳仪器:选用四铜板平板电泳仪。

实验步骤:
1.准备样品:将收集的血清样品离心,取上清液。

2.制备琼脂糖凝胶:依据琼脂糖的说明书进行制备。

3.制备样品及对照混合液:将不同类型的脂蛋白添加至混合液
中制备出不同类型的样品和对照混合液。

4.样品电泳:将样品和对照混合液置于琼脂糖凝胶孔中,进行
电泳。

5.染色:电泳结束后,将琼脂糖凝胶进行染色,观察分离和相
对含量情况。

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实验的脂蛋白琼脂糖电泳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类型
的脂蛋白呈现明显的分离带,其次序为VLDL、IDL、LDL、HDL。

与对照电泳结果相比较,样品中不同类型脂蛋白的含量亦得出。

结论:
本实验使用琼脂糖电泳技术可有效应用于血清脂蛋白的分离与定量分析。

在血清脂蛋白鉴定与分类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清蛋白电泳原理

血清蛋白电泳原理

血清蛋白电泳原理血清蛋白电泳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化学分析技术,用于分离和定量血清中的蛋白质。

其原理基于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清蛋白电泳的原理。

1. 原理概述血清蛋白电泳是一种将血清中的蛋白质按照电荷、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离的技术。

它基于蛋白质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的特性,通过将样品放置在凝胶上,利用电场对凝胶进行加速,使得不同大小、形状、电荷的蛋白质在凝胶上呈现出不同的迁移距离,从而实现了对血清中各种类型蛋白质的分离和定量。

2. 原理详解(1)凝胶制备血清蛋白电泳需要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或琼脂糖凝胶作为载体。

这些凝胶具有多孔性结构,在加入样品后可以帮助样品进行分离。

(2)电泳条件血清蛋白电泳需要在一定的电场下进行,常用的电场强度为100-200V/cm。

在电泳过程中,凝胶和样品都需要浸泡在缓冲液中,缓冲液可以帮助维持pH值和离子浓度的稳定。

(3)分离机制血清蛋白电泳的分离机制基于蛋白质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的特性。

蛋白质分为阴离子、阳离子和中性三类。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会带有负电荷,成为阴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蛋白质会带有正电荷,成为阳离子;而在等电点附近,则呈现出中性。

当样品被加入凝胶后,在电场作用下,不同大小、形状、电荷的蛋白质将呈现出不同的迁移距离。

一般来说,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时,大分子量的蛋白质会停留在凝胶上方,小分子量则会穿过凝胶,到达凝胶下方。

而在琼脂糖凝胶上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时,大分子量的蛋白质会停留在凝胶下方,小分子量则会穿过凝胶,到达凝胶上方。

(4)染色和定量血清蛋白电泳完成后,需要进行染色和定量。

通常使用染色剂共沉淀法或银染法进行染色。

其中,共沉淀法可以同时染色多种蛋白质,银染法则对少量样品有更好的灵敏度。

定量可以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品的带强度来实现。

标准品是一组已知浓度的蛋白质溶液,在血清蛋白电泳前需要进行校正。

3. 应用范围血清蛋白电泳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科学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

实验二血清蛋白电泳实验(范玉平)

实验二血清蛋白电泳实验(范玉平)

临床意义
M蛋白血症型 蛋白血症型 Alb轻度降低 轻度降低 单克隆γ球蛋白(M蛋白)增高 蛋白) 单克隆 球蛋白( 蛋白 球蛋白 在β与γ-球蛋白区或 球蛋白区出现一条致密 与 球蛋白区或γ-球蛋白区出现一条致密 球蛋白区或 浓集的M蛋白带 浓集的 蛋白带 见于MM、巨球蛋白血症等 、 见于
临床意义
电泳用于分离物质的原理
COO+ H+ ╱ Pr ←————→ → + OH╲ NH2 PH>PI COOCOOH ╱ + H+ ╱ Pr ←————→ Pr → ╲ + OH╲ NH3+ NH3+ PH<PI
PH=PI
电泳分类
按分离的原理不同:区带电泳、 按分离的原理不同:区带电泳、自由界面电 泳、等速电泳、等电聚焦电泳 等速电泳、 按支持介质的不同:纸电泳、 按支持介质的不同:纸电泳、醋酸纤维薄膜 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 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泳 按支持介质形状不同:薄层电泳、 按支持介质形状不同:薄层电泳、板电泳和 柱电泳 按用途不同:分析电泳、制备电泳、 按用途不同:分析电泳、制备电泳、定量免 疫电泳和连续制备电泳。 疫电泳和连续制备电泳。
注意事项
电泳后区带拖尾、各区带分开不明显原因 电泳后区带拖尾、各区带分开不明显原因: 点样过多 点样不均匀、 点样不均匀、不整齐 样品触及薄膜边缘;薄膜过湿,样品扩散; 样品触及薄膜边缘;薄膜过湿,样品扩散; 薄膜未完全浸透或温度过高导致干燥或水分 蒸发薄膜与滤纸桥接触不良 薄膜位置歪斜、弯曲, 薄膜位置歪斜、弯曲,与电流方向不平行 缓冲液变质; 缓冲液变质;样品不新鲜 CAM质量不高等 质量不高等 电渗现象
先天性白蛋白缺陷型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人血白蛋白纯度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人血白蛋白纯度

药物分析杂志1 正常人质控血浆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Fig. 1 The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map of normal human controlplasma2.5 定量测定区间将白蛋白质控品用纯化水稀释成浓度为10%7.5%、5%、4%、3%、2.5%、2.0%、1.5%、1.0%、0.5%0.1%的溶液,取该溶液50 µL,在染色液浓度0.35%,体积为800 µL时照“2.2”项下条件检测。

结果见表1,蛋白浓度在1%~5%之间,纯度测定结果与质控品纯度接近。

而当样品浓度为0.1%时,定值与质控品的标示值相差较大,且RSD较大。

故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白蛋白纯度的定量区间为0.5%~5%,检测下限为0.1%。

2.6 精密度取“2.5”项下溶液(蛋白浓度2%)50 µL,在染色液浓度为0.35%,体积为800 µL时照“2.2”项下条件检测。

由2位分析员分别对同一质控品平行测10次,结果显示,2位分析员测得的蛋白纯度均为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药物分析杂志 人血白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Fig. 2 The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map of human albumin 耐用性2.7.1 上样体积点样梳通过表面吸附作用,将白蛋白样品点至琼脂糖凝胶中,比较不同加样量对纯度测定值的影响。

在染色液浓度0.35%,染色液体积800 µL条件下,过加入不同体积“2.5”项下白蛋白质控品溶液(蛋白浓度2%)进行试验,结果见表2,上样体积对蛋白纯度测定值有显著影响,且体积为50 µL时,RSD最小。

药物分析杂志Chinese药物分析杂志药物分析杂志药物分析杂志药物分析杂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sqq","qzone","tsina","tqq","renren","
weixin"]}};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
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
ateElement('script清血清 0.2mL 中加苏丹黑染色液 0.2mL,混合置 37℃水浴中染色 30 分钟,离心约 5 分钟。以除去悬浮于血清中染料沉渣。
2、制备琼脂糖凝胶板将已配制好的 0.5%琼 脂糖凝胶于沸水浴中加热融化,用吸管吸取凝胶 溶液浇注在载玻片上,约 3mL。静置半小时后凝 固。
3、点样将剪好的滤纸条对折,以折边在距 凝胶一端 2cm 处切一点样口。将毛细管插入预染 好的血清中,待吸入部分血清后,取毛细管使其
opy","sqq","qzone","tsina","tqq","renren"
,"weixin"],"viewText":"
分享到:
","viewSize":"16"},"selectShare":{"bdCont
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cop
【注意事项】
1、电泳样品应为新鲜的空腹血清。
2、加热溶化琼脂时,须防止水份蒸发过多。 琼脂糖凝胶最好随用随制,以免凝胶表面干燥, 影响分离效果。
3、制作凝胶板时琼脂糖浓度一般选用 0.5% 左右为宜,高于 1%以上&alpha;-脂蛋白部分较 紧密,&beta;和前&beta;-脂蛋白部分不够清 晰;低于 4.5%则凝固性较差,图谱不清。
级,这次她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木子便没有那么害羞了。书很容易借到了
有样品的一端靠于点样口端部,停靠 3 秒左右。
4、电泳将凝胶板平放入电泳槽中,使加样 端接在阴极一侧,用四层滤纸或纱布做成引桥, 敷于胶板的两端,各搭住凝胶板约 1cm 左右,引 桥的另一端浸于电泳槽内的巴比妥缓冲液中。接 通电源,首先调节电流为 3-4mA/凝胶板,电泳 10-15 分钟;然后调节电流为 6-7mA/凝胶板, 电泳 30-40 分钟,即可观察到分离的区带。
示不出来。
琼脂糖主要通过氢键而形成凝胶。电泳时因 凝胶含水量大,近似自由电泳,因为固体支持物 的影响少,故电泳速度快,区带整齐。而且由于 琼脂糖不含带电荷的基团,电渗影响很少,是一 种较好的电泳材料,分离效果较好。
血清中脂类物质与血清载脂蛋白结合成水 溶性的脂蛋白形式存在。各种脂蛋白中所含载脂 蛋白的种类及数量不同,各种脂蛋白颗粒大小也 相差很大,因此,以琼脂糖凝胶为支持物,在电 场中可使各种脂蛋白颗粒分离开来。

atic/api/js/share.js?v=89860593.js?cdnver
sion='+~(-newDate()/36e5)];
1cj0f2c7a 宝运莱
级,这次她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木子便没有那么害羞了。书很容易借到了
5、如果需要保留电泳图谱,可将电泳后的 凝胶板放入清水中浸泡脱盐 2 小时,然后放烘箱
中烘干即可。
【试剂】
1、苏丹黑染色液将苏丹黑 B 加到无水乙醇 中至饱和,摇荡使乙酰化。用前过滤。
2、巴比妥缓冲液称取巴比妥钠 15.4g、巴比 妥 2.76g 及 EDTA0.29g,加水溶解后再加蒸馏水 至 1000mL,为电极缓冲液。
关键词:琼脂电泳血清 血清蛋白 serumprotein 琼 脂 糖 凝 胶 电 泳 agarosegelelectrophoresis【原理】
琼脂糖是经过挑选,以质地较纯的琼脂作为 原料而制成的。琼脂在化学上是由琼脂糖和琼脂 胶组成的复合物。琼脂胶是一含有硫酸根和羟基 的多糖,它具有离子交换性质,这种性质会给电 泳及凝胶过滤以不良的影响。琼脂糖是直链多 糖,它由 D-半乳糖和 3,6-脱水-L-半乳糖的 残基交替排列组成。
级,这次她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木子便没有那么害羞了。书很容易借到了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方法简单。将 血清脂蛋白用脂类染料苏丹黑进行预染。再将预 染过的血清加样于琼脂糖凝胶板加样槽中,通电 后可以看到脂蛋白向正极移动,并分离出几个区 带。
正常人血清脂蛋白可出现三条区带,从阴极 到阳极依次为&beta;-脂蛋白,前&beta;-脂蛋 白及&alpha;-脂蛋白,在原点处应无乳糜微粒。 有时前&beta;-脂蛋白也显示不出来。




window._bd_share_config={"mon":{"bdSnsKey
":{},"bdText":"","bdMini":"2","bdMiniList
":false,"bdPic":"","bdStyle":"0","bdSize"
:"32"},"share":{},"image":{"viewList":["c
4、点样口要大小适宜,边缘整齐、光滑, 否则会影响电泳图谱。
5、在&alpha;-脂蛋白前若出现较浅区带, 可列为前&alpha;-脂蛋白。
【正常参考范围】
&alpha;-脂蛋白 20~30% &beta;-脂蛋白 20~30% 前&beta;-脂蛋白 0~28%
级,这次她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木子便没有那么害羞了。书很容易借到了
级,这次她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木子便没有那么害羞了。书很容易借到了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方法简单。将 血清脂蛋白用脂类染料苏丹黑进行预染。再将预 染过的血清加样于琼脂糖凝胶板加样槽中,通电 后可以看到脂蛋白向正极移动,并分离出几个区 带。
正常人血清脂蛋白可出现三条区带,从阴极 到阳极依次为&beta;-脂蛋白,前&beta;-脂蛋 白及&alpha;-脂蛋白,在原点处应无乳糜微粒。 有时前&beta;-脂蛋白也显
琼脂糖主要通过氢键而形成凝胶。电泳时因 凝胶含水量大,近似自由电泳,因为固体支持物 的影响少,故电泳速度快,区带整齐。而且由于 琼脂糖不含带电荷的基团,电渗影响很少,是一 种较好的电泳材料,分离效果较好。
血清中脂类物质与血清载脂蛋白结合成水 溶性的脂蛋白形式存在。各种脂蛋白中所含载脂 蛋白的种类及数量不同,各种脂蛋白颗粒大小也 相差很大,因此,以琼脂糖凝胶为支持物,在电 场中可使各种脂蛋白颗粒分离开来。
3、凝胶缓冲液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1.212g、 EDTA0.29g 及 NaCl5.85g,用蒸馏水溶解后,稀
释至 1000mL,pH 为 8.6。
级,这次她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木子便没有那么害羞了。书很容易借到了
4、琼脂糖凝胶称取琼脂糖 0.45g 溶于 50mL 凝胶缓冲液中,再加水 50mL。在水浴中加热至沸, 待琼脂糖完全溶解后,立即停止加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