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骨伤科学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

1、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2、骨擦音:无嵌插的完全性骨折,当摆动或触摸骨折的肢体时,两断端互相摩擦可发生响声或摩擦感,称骨擦音。

3、骨病:骨骼、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疾病,称为骨病。

4、清创术:就是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和细菌,使污染伤口转变成为干净伤口,缝合后使之能一期愈合。

5、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者,称为骨折。

6、脱位:凡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引起关节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

7、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又称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骨关节病、软骨软化性关节病等:它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

8、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9、筋伤: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伤,统称为筋伤。

10、筋断裂:系指外力作用于肢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的断裂,伤后导致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瘀斑、畸形等临床表现。

11、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以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筋伤,简称“肩周炎”。

12、肱骨外上髁炎:亦称肱桡关节滑囊炎、肱骨外髁骨膜炎,因网球运动员较常见,故又称网球肘。

13、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痛乏力为主的症候群。

14、弹性固定:脱位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骨端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对该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时,仍可轻微活动,但有弹性阻力,被动活动停止后,脱位的骨端又恢复原来的特殊位置。这种情况称为弹性固定。

15、解剖复位: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指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为解剖复位。

16、功能复位: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

17、异常活动:受伤前不能活动的骨干部位,在骨折后出现屈曲旋转等非正常活动。

18、创伤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的发生是因为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导致出血与体液渗出,使有效循环量锐减,激发疼痛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影响心血管功能,引起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微循环衰竭、急性氧代谢障碍和内脏损害为特征的全身反应综合征。

1、晋·葛洪著《肘后救卒方》中,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书中还首先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论述了开放性创口早期处理的重要性,对腹部创伤肠断裂采用桑白皮线进行肠缝合术;还记载了烧灼止血法,并首创以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病人的复苏术。

2、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类证型;

3、明·薛己撰《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如序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强调突出八纲、脏腑、气血辨证论治,用药主张以补气血、补肝肾为主,行气活血次之,其“气血学说”和“平补法”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4、《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

5、清代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提出“正骨八法”。

6、筋伤不一定伴有骨折、脱位,但是骨折、脱位一般均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筋伤。

填空

1、伤血主要有血瘀、血虚、血脱和血热。

2、具备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为骨折;具备畸形、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为脱位。

3、骨病的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特殊症状体征:畸形、肌肉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及窦道。

4、骨与关节检查法:检查时应遵循“对比”原则,即患侧与健侧对比。

骨与关节局部检查一般可按下列次序进行: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关节活动→测定肌力→测量→特殊试验(特殊检查)→神经功能→血管检查等。

5、岗上肌腱炎疼痛弧的范围是60°~120°。

6、药膏的换药时间是一般2~4天换1次。

7、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五P症:由疼痛转为无痛;苍白或紫绀,大理石花纹等;感觉异常;肌肉瘫痪;无脉。

8、骨折愈合的过程就是“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整个过程是持续的和渐进的,一般可分为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

9、锁骨骨折多发生在中1/3处,以短斜形骨折为多,尤以幼儿多见。

10、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有:三角巾悬吊法、8字绷带固定法、双圈固定法。

11、肱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粉碎型三种。伸直型骨折端移位的特点是:近端向前、远端向后上。

12、桡骨下端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时,可见“餐叉样”畸形(图6 -49);向桡侧移位时,呈“枪上刺刀状”畸形;

13、股骨颈位于股骨头与粗隆间线之间。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一个角度称内倾角,又称颈干

角,正常值在110°~140°之间。

14、化脓性骨髓炎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好发于四肢长骨,尤以胫骨为最多,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15、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分型为肝肾亏损和慢性劳损。

16、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虚精亏、正虚邪侵、先天不足。

①肾虚精亏——补肾填精——左归丸加淫羊藿、鹿衔草;中成药骨疏康、仙灵骨葆、骨松宝等。

②正虚邪侵——扶正固本——鹿角胶丸

③先天不足——填精养血、助阳益气——龟鹿二仙胶汤

由于骨质疏松时骨骼蛋白质和钙盐均有损失,故应适量补充饮食中的蛋白质、钙盐以及维生素D、C。适当的体力活动,刺激成骨细胞活动,利于骨质形成。继发性或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预防与调护:预防:要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减少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机会。重视绝经后和随年龄增大而发生的骨量丢失。对已患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还应加强陪护,预防发生骨折。对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注意饮食调养以保证足量的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体育锻炼对于骨量的积累及减少发病极其有益,并有利于提高机体素质。

17、骨质疏松的症状特点:疼痛(最主要、最常见)、身长缩短、驼背、骨折。

18、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骨密度的测定成为诊断的主要手段。

19、骨关节结核发病部位以脊柱最多见。

20、气胸分为闭合性、开放性和张力性三类。

21、血胸的出血来源有三:一是肺损伤、二是胸壁血管损伤、三是心脏或胸内大血管的损伤。

22、根据胸膜腔内积血量分为:小量血胸者,血量一般不超过500ml,积血仅限于肋膈角;中等量血胸者,血量为500~1500ml,积血平面可达肩胛骨中部;大量血胸者,血量在1500ml以上,积血平面超过肩胛骨中部。

23、筋伤外因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包括直接外力、间接外力和慢性劳损。

24、筋伤并发症:小骨片撕脱、神经损伤、损伤性骨化、关节内游离体、骨性关节炎。

25、岗上肌腱炎的诊断要点:肱骨大结节处或肩峰下压痛。疼痛弧、抗阻力外展试验阳性、X线片课件局部有钙化影。

26、腱鞘囊肿最常见于腕背部,腕舟骨及月骨关节的背侧,拇长伸肌腱及指伸肌腱之间。

27、按脱位的方向分类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下脱位及中心性脱位。

28、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必然合并髋臼底部骨折。

29、颞颌关节脱位根据发病的时间、部位及不同的原因分为:新鲜性、陈旧性和习惯性脱位;单侧脱位和双侧脱位;前脱位和后脱位等。临床上多为前脱位,后脱位很少见。

30、肩关节脱位根据脱位的时间长短和脱位次数的多少,可分为新鲜性、陈旧性和习惯性脱位三种。根据脱位后肱骨头所在的部位,又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两种,而前脱位又可分为喙突下、盂下、锁骨下脱位,其中以喙突下脱位最多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