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修复研究
关于海绵城市的调研报告
关于海绵城市的调研报告篇一海绵城市,又称水弹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海绵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发展趋势和前景,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二、调研对象本次调研的对象包括海绵城市相关的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居民等。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海绵城市相关的企业和居民,访谈则主要针对海绵城市相关的专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文献资料则主要涵盖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报告和政策文件等。
四、调研结果海绵城市的发展现状海绵城市的概念提出以来,全球范围内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
在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都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设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海绵城市项目。
例如,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上海的世博园区等都成为了海绵城市的典型代表。
海绵城市存在的问题尽管海绵城市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金投入不足。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缺乏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其次,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支持,但目前相关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最后,管理难度大。
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到多个领域和部门,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管理难度较大。
发展趋势和前景未来,海绵城市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将更加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
另一方面,随着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五、结论和建议结论本次调研发现,海绵城市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于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2 . 3建立与健全管理组织机构 海绵城市的建设与运营过程涉及到同 土、 环保 、 建设、 交通 、 市政 、 园林 、 财政等诸 多部 门。然而 , 目前 各行政 部门 目然土壤层 各司其职 、 互不协调的现象时而发生海 绵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必 须建立起 图 1透水路面设 计图 之适应的完善的管理体制, 使得城市的国土 、 建设 、 环保 、 市政 、 同林等 亡 合、 协凋联动统 筹城市的建设与管理_ 】 作, 真正实 1 . 1渗水 系统构 建 . 从源头 削减雨 水的径 流量, 初步净化 雨水径 流过 各行政部门能够密切酉 程中的污染, 改造或建立高渗透率的 自 然路面 、 透水路而建 设绿色 顶一 脱海绵城 市的耳 j 惰 巨 2 4加强海绵城市的觇划 、 管理 、 控制及落实 海绵城市在建设之f ) i 『 , 1 2滞水系统构建 滞水系统可实现延缓径流作用, 曳 I 1 生物滞留带 、 下 凹绿化 带等 。 首先要明确海绵城市的总体规戈 0 与控制目标 制定实施原则与实施策略, 1 3 蓄水系统构建 城市蓄水系统 I I I 实现收集积蓄雨水、 降低径流峰 规划重 实施 域, 并将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落实至各项相关规划中。 其 值流量的作用, 为雨水的再利用创造条件 城市蓄水系统 包括蓄水池 、 次海 绵城市建设、 修护的实施要通过相关规划予以落实 其要着重实施 的规划包括: 地块的规划、 交通道路的规划、 城市绿地的规划 、 城市水系统 湿塘 、 城市水体景观、 地下雨水调蓄系统等 l 4 净水系统构建。通过整治城市河道 、 建设河道沿岸生态缓坡 、 建 的规 划等 . 2 5 资金保障。政府町通过多渠道解决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问题, 如: 设污水处理设施等措施, 减少雨水径流 与收集过程巾对雨水的污染从 而 改善城 市水环 境提 高城市雨 水利j } j _ 效率 。 私有( 私营) 小地块的开发建设中, 要明确开发商的责 、 权、 利鼓 励私营( 有)  ̄% - d i q l 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八 在市政及公刚设施建r f 1 , 要 1 . 5排 水 系统 构建 。建立城 市排水 防涝设施将 雨水 径流 高峰时期 超 业主针x 过集蓄能力的雨水通过排水防涝设施 、 水系河道排l I J 避 免水患发乍 l - 6 觅分发挥 市场机制尽 - f i l l 1 人社会资本 多方筹措资金. . 2 . 6建立多方位的绩效弩核与激励制度。 在海绵城市建设者与管理者 用水系统构建。 将集蓄的雨水进行再生利用甥懈 城市水资源短缺达 到节 I f I 实施绩效考核. 将单位年径流控制量 、 雨水冉生利用 、 排水防涝 、 水质环 水减排 的 目的( 如f I 冬 『 2 所示) 境控制等作为绩效考核 标, 其考核结果可作为奖惩的指标, 对未达到 } I 标 的 单位或 个人实 施处罚 参考文献 l l 】 王虹。 丁留谦, 程晓 陶, 等. 美 国城 市雨洪管理 水 文控 制指 标体 系及 其借 鉴 意义 . 水利 学报’ 2 0 l 5 ’ 4 6 ( 1 1 ) : J 2 6 1 - 1 2 7 1 .
海绵城市措施适宜性研究
海绵城市措施适宜性研究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概念,旨在通过合理的雨水管理和自然生态恢复,减少城市内部的洪涝灾害风险,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现,海绵城市理念逐渐备受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对海绵城市措施适宜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海绵城市措施的基本原理海绵城市措施主要包括雨水收集利用、湿地保护和修复、城市绿地建设等。
雨水收集利用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置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等设施,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减少城市内部的排水压力,能够有效利用雨水资源,降低城市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的用水量。
湿地保护和修复是海绵城市的另一重要特点,湿地作为自然的过滤器,能够净化水质,减少洪涝风险,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建设是海绵城市的基础设施,通过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1. 地理环境海绵城市的适宜性首先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包括降雨量、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因素。
降雨量是影响海绵城市适宜性的重要因素,高降雨量地区更适合开展雨水收集利用。
地形地貌是另一个影响因素,平坦地区更适合建设雨水收集池和湿地,而丘陵地区更适合开展山地梯田和水土保持工程。
土壤类型也会影响海绵城市措施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水分的渗透和保持能力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海绵城市措施。
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海绵城市措施适宜性的重要因素。
气候条件包括气温、湿度、风向等因素。
在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开展雨水收集利用更为适宜。
而在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适宜开展水资源调配和节水措施。
风向也是影响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因素,需要合理设置绿地布局,减少风沙侵袭。
3.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海绵城市措施的适宜性。
经济发达地区能够更好地支持海绵城市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入海绵城市建设。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才能够有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浅析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浅析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与对策摘要: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湿地、湖泊和水系逐渐消失,一些大中型城市出现了“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的现象,对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如何推动“海绵城市”的构建,实现雨水的再生与再利用,使城市成为一个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雨水资源优化;难点对策;1、海绵城市的概述“海绵城市”是指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韧性”的城市。
下雨时,下垫面能够有效地吸收、储存、渗透和浸水。
在需要时,储存的水可以适当地“释放”和利用,能够承受一定的自然灾害并适应环境变化。
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研究投入不足。
此外,每个城市的地理环境不同,公众的意识也不同,这增加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难度。
然而,建设“海绵城市”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我国大城市问题的有效战略,因此,国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
2、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2.1“绿色海绵体”相对稀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些地方由于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长期的生态效益,表现出了急功近利的特点。
湖泊围垦、湿地侵占和原有水系破坏是造成“绿色海绵体”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次,由于在城市建设中,大量采用了不渗透的硬质路面,造成了雨水收集时间变短,从而造成了城市海绵体的不足,为城市内涝埋下隐患。
此外,考虑到流经城市的河流的泄洪情况,大部分河流已被硬化和覆盖。
河流两岸能够净化城市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绿色海绵”逐渐消失,自然降低了城市抵御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因此,对自然湖泊、湿地、池塘进行保护,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绿地海绵。
2.2海绵城市建设政策不完善基于“海绵”概念的城市建设才刚刚起步。
2014年,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
“海绵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但是,单纯依靠外部力量是不可能的,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适合当地的“海绵城市”发展策略。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与水息息相关。
城市给排水系统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期的城市排水为“助导流,快排式”排水模式,普遍认为雨水应尽快向城市外,汇集至河流中,避免产生城市内涝,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开发强度越来越大,山体、绿地、水体等自然环境面积骤减,人类高强度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的结构和形式,导致部分透水性下垫面被硬化路面所代替,加大了市政排水管网的负担。
因此,亟待探索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发展模式。
文章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不足,简要探讨海绵城市建设要点,展望未来海绵城市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现状;问题;引言近几十年,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造成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日益恶化,城市所面临的水问题越发严峻,频繁出现极端气候与城市内涝等问题。
城市扩张使得不透水的灰色设施大量增加,雨水无法下渗,不能对地下水进行补给,引发洪水灾害。
内涝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地区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水灾害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影响。
据住建部资料显示,我国在2007-2015年间,全国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都曾多次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
1“海绵城市”的内涵作为一种新型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海绵城市”即让城市如同海绵一般,可对环境变化进行自适应处理,在应对雨水类自然灾害时具有弹性。
当城市进入雨季后,“海绵城市”能够对雨水加以吸收和储存,比以往硬化路面具有更强的吸水能力,连续降雨不会发生大面积连续径流,或在城市差异性区域内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雨水集中在某区域的情况。
经过净化处理后,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设置的储存设施可将吸收的雨水作为水源供给,缓解了城市供水的难题。
需要在满足城市发展规划整体需要的条件下,与城市的开发建设同步开展“海绵城市”的建设或改造,按照“海绵城市”的要求改善城市市政体系,强化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为“海绵城市”工程的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某地区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某地区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研究方案:某地区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和目的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旨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稳定性、抵御气候变化影响并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战略。
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某地区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情况,包括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绿化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和成效,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
2. 方案实施(1)研究范围、对象和方法确定研究范围为某地区城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城市作为调研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2)问卷调查制定针对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绿化建设等方面的问卷,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向城市规划部门、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建设单位等相关人员进行调查。
收集有关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信息。
(3)实地观察选择调研对象城市的不同地区,进行实地观察。
重点关注城市内涝、水文循环、绿色建筑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情况。
详细调查城市的硬质化率、绿地覆盖率、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人工湿地等海绵城市建设设施的情况。
(4)访谈与城市规划部门、建设单位和水利部门的相关官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实施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3. 数据采集和分析(1)数据采集根据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的结果,对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情况进行数据采集。
收集相关的统计数据,如城市面积、人口密度、降雨量等。
(2)数据整理和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对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量化和比较,找出各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4.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1)总结研究成果根据研究数据的分析结果,总结某地区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情况,包括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绿化建设等方面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2)创新和发展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针对某地区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创新措施。
例如,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城市内涝问题,提出改进城市排水系统和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建议。
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第一章前言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的耗能和排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如何缓解城市的环境压力,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
而海绵城市则是应对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正是围绕海绵城市的建设展开的。
本文将从概念、特点、建设实践以及前景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第二章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与特点海绵城市是一种通过自然水文循环系统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管理城市雨洪水的城市形态。
其核心思想是在城市中引入自然与人工元素结合的方式,构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管理体系,实现雨洪水的最大限度自然排放、自我净化和再利用。
海绵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 追求自然与人文融合。
海绵城市注重建筑设计与生态景观的融合,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势、水系、植被等自然要素。
2. 构建绿色城市空间。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林带分布、湖泊河流环绕等措施,营造出绿色、优美、舒适的城市空间。
3. 强化城市水循环能力。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通过多种手段增加城市地下水储量,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自然排放与自我净化能力。
4. 实现资源再利用和能耗节约。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水资源利用和再利用手段,实现水利用效率的提高,降低城市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1. 北京市清华园校区海绵城市建设清华大学园区作为我国首个采用海绵城市概念的大学园区,实现了洪水调蓄、蓄积、过滤和治理等功能的一体化,实现了绿色能源利用与雨水资源利用。
通过绿化、土地节约、环境水源承载能力提升,使清华园区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园林”。
2. 苏州市吴中区胥江街道海绵城市建设吴中区胥江街道作为苏州市的重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通过构建“蚂蚁山洪道+雨水花园+河道修复”模式,实现了在超大型城市雨季时雨水的纵向空间分布和横向吸收,减轻了地下水表压力,提升了城市的环境品质。
第四章海绵城市建设的前景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 引言1.1 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海绵城市建设是近年来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城市面临着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洪涝、干旱和高温等。
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往往会导致城市内部的水资源枯竭、污染严重,并且在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时无法有效应对,从而给城市带来严重的灾害风险和生态破坏。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海绵城市建设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实践。
海绵城市建设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样本,借鉴了植被、土壤、水文循环等自然机制,通过构建具有类似功能的人工系统,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修复,从而使城市在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时能够更好地吸收、储存和排放水资源,减少城市内水资源的匮乏和污染问题,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同时也是人类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追求。
通过构建海绵城市,能够有效补偿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的不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2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1. 生态环境改善: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处理城市内的雨水过剩问题,减少城市内的洪涝灾害,并改善城市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可以提高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
2. 节约资源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利用雨水资源,降低城市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减少城市对外部水资源的需求。
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渗透系统等,可以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 城市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设雨水管理设施、绿地系统等,可以促进城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海绵城市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利用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实现城市的生态环境优化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8
目录
• 海绵城市概念 • 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和指导
思想 •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 • 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案例及效果
评估 • 海绵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01
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定义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 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 、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吸 收和利用能力,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通过 恢复湿地、雨水花园等自然生态系统,提 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增强城市防洪能力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加强雨水排放和利用设 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减 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形成 合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03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
雨水收集与利用
雨水收集系统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 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 、冲厕等。
雨水利用技术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 通过过滤、消毒等处理技术,将 其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用于 城市绿化、景观水体等。
风险防控
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采取有 效措施降低城市内涝、水污染
等风险。
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思想
01
02
03
04
生态文明建设
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城市可
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洪涝灾害、城市热岛效应、水资源短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建设被提出,并逐渐成为了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热门话题。
海绵城市建设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的重要方向,正在逐步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为未来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1. 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海绵城市(Sponge City)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减少城市的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是从自然界汲取灵感,通过模仿自然界的水文循环过程,使城市更具有吸水、保水、渗水、排水等一系列功能,从而实现城市面临的水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原则包括雨水资源化、均衡排水、生态修复和参与治理。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的雨水管理系统,实现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的影响,维持城市水环境的平衡。
海绵城市建设提倡生态修复,通过绿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包括雨水花园、生态景观、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收集利用等。
雨水花园是指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实现雨水的过滤和净化;生态景观是指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绿色屋顶是指将建筑屋顶进行绿化,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生态功能;透水铺装是指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材料的应用,实现城市地面的透水透气;雨水收集利用是指将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利用,用于城市的景观绿化、农田灌溉等方面。
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城市的雨水资源化利用和生态修复。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临的水环境问题愈发凸显,海绵城市建设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主流方向。
海绵城市建设协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应用研究
海绵城市建设协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应用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环境难题。
为了有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协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应用研究。
本文将对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旨在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海绵城市建设强调将自然生态系统融入到城市建设中,通过合理利用雨水资源、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等手段,有效减少城市灾害风险,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黑臭水体是指由于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到位、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等原因导致的水体污染和恶臭现象。
城市黑臭水体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是城市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
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海绵城市建设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绿色基础设施、雨水利用等手段减少城市径流和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减轻城市黑臭水体的形成。
海绵城市建设提倡雨水的就地利用和渗透,减少了城市下水道的负荷,有助于降低城市黑臭水体的发生频率。
海绵城市建设提倡构建多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通过植物、土壤等自然生物系统的调节和净化作用,能够改善城市水体的水质,减轻城市黑臭水体的程度。
海绵城市建设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1. 雨水收集利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收集利用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通过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手段,将城市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再利用,实现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城市径流。
这一举措不仅能够降低城市雨水排放的负荷,还能够减少城市黑臭水体的形成。
2.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强调构建多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如湿地公园、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池等,这些设施可以通过植物、土壤等自然生物系统的调节和净化作用,改善城市水体的水质,减轻城市黑臭水体的程度。
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探讨——以武汉园林绿地建设为例
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探讨——以武汉园林绿地建设为例摘要:本文中针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绿地海绵对于我国现代绿色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以武汉为例,针对武汉绿地海绵建设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武汉市城市绿地海绵建设的新思路,旨在为我国现代化的绿色城市建设提供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分析;绿色城市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的开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同时城市化的建设也扰乱了水文规律,带来了水环境污染和水安全风险。
目前我国正在水资源短缺以及水文化消失等诸多问题困扰着,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绿色城市的建设时,需要重视海绵城市建设这一工作,并不断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技术和理念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质量得到提升,保障绿色城市建设能够满足国家的发展。
1.海绵城市的概念为了从源头上缓解城市内涝并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起到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我国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这一理念。
海绵城市是基于绿色城市建设的一个新概念,强调以慢排缓释和从源头分散是作为主要的设计理念,注重雨水的自然累积和自然渗透,这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雨水排放模式。
在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时,园林绿地是低冲击开发模式的一个主要载体,这对于城市环境以及水环境的保护来说极为重要,对于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在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中,其实海绵建设并非是一个新的理念和课题。
国外规划研究与建设具有丰富的经验,例如美国的低冲击开发、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和澳大利亚的水敏性城市设计等。
这类案例在进行城市建设时都是采用多种方式对雨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控和改善利用,并且将这一理念与绿色城市中景观和绿地的设计相结合。
这一技术将景观设计与水环境管理进行精妙的结合。
这一计划综合统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排水设施的建设并提高了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
海绵城市的构建原理及实践
海绵城市的构建原理及实践摘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追求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是当前国际城市发展的共同趋势,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寻城市发展的新理念。
本文对建设海绵城市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介绍海绵城市的构建原理及实践,总结相关经验。
关键词:海绵城市;构建原理;实践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出现洪涝灾害频繁暴发、径流污染加剧、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矛盾。
以低冲击开发的城市规划理念,全面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对于我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1 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和意义1.1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2013年1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谈到“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目前国内多数城市使用的是水泥等不透水地面,而雨后的排水方式则是以地表排水和市政污水管道为主,极易累积雨水,在一些城市出现“看海”的情况[[1]]。
海绵城市建设本质是通过控制雨水的产汇流,恢复城市原始的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自然状态,从而实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五位一体的目标。
1.2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达,希望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作用,它可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可以处理自然灾害,当下雨时,可以蓄水、渗水需要时可以“释放”。
与传统的排水系统相比,海绵城市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的方法[[2]]。
雨水径流实现由“快速排除”、“末端集中”向“慢排缓释”、“源头分散”的转变,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
《2024年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范文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内涝、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海绵城市旨在通过模拟自然的水文循环过程,实现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本文将就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1. 政策支持与推广近年来,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同时,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推动相关项目的实施。
2. 实践案例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多个城市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如北京、上海、深圳等。
这些城市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渗水砖、生态湿地的等多种措施,实现了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利用,改善了城市水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1. 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差异和不平衡。
有的地区过度强调人工干预,忽略了自然修复能力;有的地区则缺乏对区域水环境特征的考虑,导致建设效果不佳。
2. 投资与收益问题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短期内难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因此,部分地区在资金筹措方面存在困难,影响了项目的推进。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机制,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浪费现象,进一步加大了投资压力。
3. 公众参与度低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然而,当前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度较低,参与度不高。
这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反馈机制,影响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未来发展方向1. 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与规范为了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应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明确各项技术指标和要求。
同时,还应加强对区域水环境特征的考虑,确保建设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多元化资金筹措与利用为解决资金问题,应采取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式,包括政府投资、企业参与、社会捐赠等。
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修复研究
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修复研究摘要: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中,城市排水系统主要为雨水管网等水泥灰色基础设施,防洪和排水规划设计缺乏对雨水资源的再利用意识,一系列“城市病”,如雨涝与城市缺水并存、城市“看海”、水资源污染、热岛效应等日益暴露,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修复措施。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修复;措施引言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修复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
1海绵城市特点海绵城市的含义指城市在面对环境变化和水灾时可以像海绵一样拥有良好的吸水、蓄水、净水能力,在缓冲水灾的同时储存并处理水资源,并在需要时将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
海绵城市最大的特点是自然性积存、渗透和净化,实现特点的方法分为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和LID(低影响开发)。
保护生态系统,是指对生态环境中原有的江河湖、湿地、沟渠等水源性生态环境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在开发城市时依然保留充足面积的拥有吸水缓冲能力的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是指通过生态手段对城市开发过程中破坏的原有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低影响开发是指在开发中遵循可持续开发理念,对降雨加以储存和利用。
所以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多元化,多功能,多理念的可持续化开发,其内涵十分丰富。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弹性城市,一样不离弹性城市的三个本质特征:承受改变并保持结构与功能、自组织以及学习适应。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属于弹性城市中的涉水子分类,自身体系较为完善,可以与其它弹性城市的子分类互相配合,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于当前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问题的解决是一条有效的道路。
2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生态选择策略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设计阶段,首先要根据城市的河流走向,植被覆盖及地形设计合理的方案,通过后进行阶段性改造。
武汉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究
武汉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究1. 引言1.1 武汉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武汉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在于解决城市面临的水logging、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内涝等问题,提升城市的抗灾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城市,其海绵城市建设对于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减轻城市水logging压力,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还可以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提高城市整体抗灾能力。
通过构建有机连通的城市绿地、湿地、水体等海绵空间,净化城市水质、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居民的休闲空间和生态景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全国范围内,武汉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将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海绵城市理念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
1.2 海绵城市建设的定义和背景海绵城市建设是指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和建设,使城市在自然水循环中具有更好的吸水和保水能力,达到减轻城市洪涝和水质污染等水环境问题的目的。
海绵城市的概念最初源自荷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海绵城市建设逐渐受到各国城市规划者和环保专家的关注。
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是城市化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建设用地的扩大,城市地表的自然植被被大量破坏,土地被大量铺设水泥和沥青,使得城市的地表径流和雨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导致城市洪涝频发,水质恶化等问题。
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也增加了城市面临的水环境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的定义和背景说明了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环境和生态的重要性,为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理论支持。
在这一背景下,各国城市纷纷开始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和技术,以应对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2. 正文2.1 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原则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原则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机制,打造具有水文循环、生物多样性和人文友好等特点的城市。
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城市绿地的要求
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城市绿地的要求【摘要】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海绵城市的重要性以及城市绿地对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
接着详细探讨了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绿地的要求,包括布局和规划、功能要求、建设标准以及生态保护和修复。
结论部分强调了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不可或缺性,指出绿地建设需与海绵城市理念相结合,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将促进海绵城市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进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绿地、建设要求、布局规划、功能要求、建设标准、生态保护、修复、不可或缺性、理念结合、发展促进。
1. 引言1.1 海绵城市的重要性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城市发展理念,旨在解决城市内涝、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海绵城市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发展趋势。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城市的地面被大量的水泥、沥青所覆盖,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渗透进地下,从而形成了城市内涝的问题。
而海绵城市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绿地、湿地等自然水体,可以有效促进雨水的渗透,延缓雨水的排放,降低城市的洪涝风险。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提供生态环境、调节城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等多重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城市绿地还可以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的生态容量。
海绵城市的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需要加大对城市绿地建设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以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海绵城市建设是近年来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理念,旨在以自然界的“海绵”为蓝图,通过优化城市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改善城市的水环境和水质,提高城市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和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一、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1.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在近年来逐渐升温,不少城市开始着手尝试海绵城市建设。
北京市通过制定《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推动构建地下水系统,推进城区雨水利用。
上海市则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以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深圳市探索在城市化进程中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打造生态景观带、搭建滞洪区等方式来减缓城市内涝。
这些举措都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示范和范例。
2.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也在不断深化。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中引入了海绵城市理念,通过改善排水系统、引入绿色景观来提高城市的韧性。
荷兰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发源地,通过改变城市景观,打造雨水花园等方式,成功地将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海绵”。
这些国外的实践经验对于国内的海绵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1. 科技与海绵城市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包括智能感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更多可能性。
利用智能感知技术实现城市雨水的实时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提高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效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城市自动调控排水系统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2. 生态环境与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强调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通过建立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水体环境等方式来保障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未来海绵城市建设必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将生态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海绵城市建设是指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学习和模仿,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建设出具备自给自足、自净自洁、自我调节、自然保护等生态功能的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是在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城市生态建设模式,旨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污染、城市内涝、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本文将就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 理论研究方面海绵城市理论最早由荷兰学者斯特劳普提出,其理念是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使城市具备吸纳、储存、净化和利用雨水的功能,从而达到“海绵一样吸水”的效果。
在我国,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学者们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一些实践性的建设方案。
2. 实践案例分析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方面,国内外都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在国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就已开始实施海绵城市的概念,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改造水系等手段,有效解决了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管理问题。
在国内,像深圳前海自贸区、南京雨花台区等地也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通过改造排水系统、绿化景观规划等方式,初步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实际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3. 政策法规支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许多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如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扶持力度等,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技术手段未来海绵城市建设将更多地依托于科技手段,在雨水管理、绿色建筑、水系规划等方面融入更多先进的技术,如人工湿地、蓄雨池、绿色屋顶等各种新技术将会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水资源利用效率。
2. 生态经济理念海绵城市建设将引领城市向生态和可持续方向转变,在城市发展的更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城市向生态型发展模式转型,将生态价值纳入经济系统,推动生态经济理念的深入发展。
城市公园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
城市公园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化密度不断增加,城市内的自然水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内的城市化洪水和城市化涝水现象越来越严重,出现了高发洪积涝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绿色休闲空间,也扮演着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角色。
因此,城市公园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至关重要。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体育与休闲活动场所、城市绿化与生态保育场所,以及城市林业和园林景观建设场所,是城市中的绿色系统,具有强烈的社会、生态和经济功能。
因此,城市公园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公园可以通过增加绿地覆盖面积来增加城市的雨水滞留和渗透能力,缓解城市出现的城市化洪水和城市化涝水现象。
城市公园植被丰富,蓄水能力强,可以有效地增加城市地区的雨水滞留和渗透能力。
例如,在深圳的莲花山公园建设了能够有效收集雨水的猪槽藕池和雨水花园,用于收集和利用雨水。
其次,城市公园可以通过植被带宽、土壤改良和生物修复等方式来增加城市的水质净化能力。
城市公园的植被带宽和土壤质量对于城市雨水的过滤、净化和分散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哈尔滨的香坊区规划了一系列生态工程,包括沿河岸设置植被带宽、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绿色园林绿化带的设置,通过生物修复的方式净化城市中的污水。
最后,城市公园可以通过雨水收集和利用来减少城市的水资源浪费。
城市公园不仅可以收集雨水并利用雨水,还可以通过宣传和普及知识,提高城市公众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意识,促进城市公民的行为习惯改变,进一步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浪费。
例如,在上海长风公园中,建有大型降雨灌溉系,将收集的雨水通过自然净化和植物除菌后,在公园内灌溉植物。
总之,城市公园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可以为城市海绵化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城市公园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社会、生态和经济功能,可以通过增加绿地覆盖面积、降低径流速率、增加雨水的渗透和滞留能力、增加城市水资源的收集和利用等方式来解决城市化洪水和城市化涝水问题,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修复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22T12:50:40.93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作者:刘曼苓
[导读] 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修复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
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天津市 30019
摘要: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中,城市排水系统主要为雨水管网等水泥灰色基础设施,防洪和排水规划设计缺乏对雨水资源的再利用意识,一系列“城市病”,如雨涝与城市缺水并存、城市“看海”、水资源污染、热岛效应等日益暴露,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修复措施。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修复;措施
引言
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修复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
1海绵城市特点
海绵城市的含义指城市在面对环境变化和水灾时可以像海绵一样拥有良好的吸水、蓄水、净水能力,在缓冲水灾的同时储存并处理水资源,并在需要时将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
海绵城市最大的特点是自然性积存、渗透和净化,实现特点的方法分为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和LID(低影响开发)。
保护生态系统,是指对生态环境中原有的江河湖、湿地、沟渠等水源性生态环境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在开发城市时依然保留充足面积的拥有吸水缓冲能力的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是指通过生态手段对城市开发过程中破坏的原有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低影响开发是指在开发中遵循可持续开发理念,对降雨加以储存和利用。
所以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多元化,多功能,多理念的可持续化开发,其内涵十分丰富。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弹性城市,一样不离弹性城市的三个本质特征:承受改变并保持结构与功能、自组织以及学习适应。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属于弹性城市中的涉水子分类,自身体系较为完善,可以与其它弹性城市的子分类互相配合,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于当前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问题的解决是一条有效的道路。
2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生态选择策略
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设计阶段,首先要根据城市的河流走向,植被覆盖及地形设计合理的方案,通过后进行阶段性改造。
针对人口密度大、地势坡度小、地下水位高的城市类型,首先需要加强植被覆盖和生态围墙,在城市外种植林带,城市内加大绿化面积,并提高立体绿化程度;其次要考虑地下水位高的特性,不宜过多使用下凹式绿地;将城市中的河面进行拓宽,活化河水以疏通水路,保持自然蓄水灵活性和生态环境;最后是利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将雨水蓄积并做净化处理,当水资源短缺时补充水源,经济优势明显。
具体措施如下:
2.1绿地植物的生态选择
选择绿地植物就是可以在海绵城市绿色环境生态系统雨水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植物。
与下凹的绿地比较,非雨水利用地段,植物将需要经受一定程度以及时间内的反复干旱、受淹以及盐碱的考验。
所以,绿地植物要选择抗旱、抗淹、抗盐碱的类型;同时按照具体的地形、气候、土壤以及植物特点进行选择。
选择这种植物可以帮助绿地在雨水应用中拓展了应用生态空间,可以促使绿地集雨停留、渗透时间以及集雨总量提高,加强植物的生态作用。
由于不一样的植物的特点有非常大的差异、能够适应不同情况的水分条件,耐淹的植物耐淹时间超过24个小时,从而提高雨水积蓄量。
2.2透水硬化地面的生态选择
城市建设当中已经广泛的应用的透水铺装,这是一种城市雨水管理利用的方法。
特别是透水砖,因为透水砖具有非常迅速的透水性,路面不容易出现积水、便于居民安全顺利出行的良好性能被广泛的使用到多种雨水应用的过程中,近年来获得了非常快速的进步发展。
由于受到城市建设“黄土不露天”意识的直接影响,人们开始偏爱透水砖,从而易出现大量使用透水砖的情况,忽视了大量降低的的未覆盖自然土壤面积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持续进步发展,给整个的城市生态系统带来非常大的隐藏威胁,导致城市的自净能力大大降低,因为需要重新进行改造,所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城市生态修复措施
3.1城市生态修复目标
城市生态系统不同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系统内部的结构、功能较自然界简单,结合城市双修工作实践,总结城市生态修复工作一般包含山体生态修复、水体生态修复、掠地生态修复、绿地系统生态修复四部分内容。
城市生态修复的目标源于对环境阶段的理解。
按照环境质量高低可以将环境阶段划分为环境安全线和生态基线两个节点。
位于安全线以下的生态环境属于生态破坏的状态,存在发生系统性生态风险的隐患,此时的工作应是开展环境应急和环境风险防控工作;位于安全线和生态基线之间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退化是主要问题,需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工作;位于生态基线之上的生态环境,能发挥较好的生态效益,此时的生态修复可进一步发掘生态环境的复合服务功能。
即第一层次:低层次,受损生态系统的乡土植被恢复;第二层次:中层次,营造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结构;第三层次:高层次,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创造尚品质的生态效益。
可见,生态修复不是简单的将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到原先的状态,而是要结合环境阶段开展生态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起环境与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城市生态修复目标应以改善和修复退化生态系统为基础,提升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挖掘环境的经济服务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3.2城市生态修复措施
按照人工参与的程度,城市生态修复的方法分为自然生态修复和人工生态修复两种。
自然生态修复是生态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根据生物的自身生长规律,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干扰造成的不利影响。
自然修复虽然强调依靠生态系统自我组织、自我维持能力来修复,但并不排除人为措施,只不过它强调生态系统恢复力建设,通过协调、促进系统各要素内在联系实现系统的恢复。
自然修复的对象有初期裸露的土地、退化的河流、湿地、山体、森林采伐地等,自然修复的方法有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育草,即通过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改善退化生态环境,提升土壤、水的环境承载力。
人工修复更加强调修复过程中的人为参与,主张运用各种物
理、化学、生物及工程手段达到快速修复生态环境的目的。
人工修复的对象有工程建设、矿业开发、地质灾害等形成的废弃地、生态退化较严重的河流、湿地、破损山体等。
人工修复的方法有棕地修复、生态廊道修复、流域修复、山体修复、生物多样性修复等。
结语
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体现。
传统的城市雨水管网建设模式必然向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转变,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和实现途径,对实现“美丽中国”和“绿色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建云,王银堂,胡庆芳,等.海绵城市建设有关问题讨论[J].水科学进展,2016(6):793-799. [2]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6):26-36.
[3]廖朝轩,高爱国,黄恩浩.国外雨水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水资源保护,2016(1):42-45. [4]袁再健,梁晨,李定强.中国海绵城市研究进展与展望[J].生态环境学报,2017(5):896-901.
[5]张玉莹,杨馨茹,关百迎,等.浅谈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J].建材与装饰,201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