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正式样本
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各种现象及防治措施
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各种现象及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明确工程质量标准和施工要求。
严格执
行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的选用、构件的制作等进行严
格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其次,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和监控。
采用合理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设备,对混凝土强度、含气量、含水量等进行频繁的监测,在施工中及时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者调整,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再次,要加强钢筋混凝土的防护措施。
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防护是保
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选用高质量的混凝土和掺加适量添加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
采取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设置适当的
保护层,保证钢筋的防腐蚀和抗震能力。
最后,要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检验。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
督导和检查,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作业;对施工过程中
的关键节点和关键组织件进行重点检查,及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定
期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并建立档案记录,为日后的维护和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提高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减少
质量通病的出现。
同时,也需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技术和质量意识,以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加强养护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 止开裂和收缩。
控制温度
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混凝土性 能的影响。
定期检查
对养护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 保混凝土质量。
合理设计结构
1 2
优化结构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 形式和尺寸,减少应力集中和裂缝产生。
合理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 度和耐久性。
优化施工工艺
改进施工方法
01
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如泵送混凝土、滑模施工等,提
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加强施工监控
02
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
施工质量。
提高施工人员技能
03
加强施工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
材料因素
水泥
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等性能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混 凝土出现裂缝、强度不足等问题
。
骨料
骨料的级配、粒径、含泥量等不符 合要求,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 耐久性。
外加剂
外加剂的种类、用量、质量等不符 合要求,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 能和强度。
施工工艺
搅拌不均匀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可能导致混 凝土出现离析、强度不均匀等问
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和技术创 新活动,提高整体施工质量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构造措施
在结构设计中采取加强措施,如增加配筋、设置 伸缩缝等,提高结构抵抗开裂的能力。
3
考虑环境因素
在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 影响,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采取相应的措 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混凝土表面蜂窝原因: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建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防治措施:混凝土一次下料厚度及振捣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规定。
根据钢筋间距确定混凝土骨料规格,做好配合比。
模板缝隙处理作为一道工序,要堵严。
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先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无石子砂浆铺浆不少于50mm厚。
二、混凝土中钢筋外露(露筋)原因: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防治措施:钢筋垫块按规定垫好,钢筋绑扎位置要保证不位移。
混凝土振捣应防止漏振或过振。
三、混凝土麻面、粘结原因: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防治措施:支模时应保证模板表面清洁干净,并刷好隔离剂。
混凝土拆模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规定的时间进行。
四、混凝土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防治措施:钢筋较密的部位采用小直径振捣棒,防止混凝土漏振。
五、混凝土缝隙与夹渣层原因: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防治措施:混凝土支模及浇筑前应将施工缝处混凝土或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先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无石子砂浆铺浆不少于50mm厚。
六、混凝土烂根原因:支模前未每边模板下口未找平,模板下口不严密,混凝土漏浆。
防治措施:支模前在每边模板下口抹找平层,保证模板下口严密。
混凝土浇筑前,先均匀浇筑5cm 厚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七、混凝土柱子缺棱掉角。
原因: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单位:姓名: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和升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有的比重起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
通过这些年在工作中,学习中的积累,对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有了一定的掌握,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灌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5)混凝土组织施工不好,不按施工程序操作,一哄而上,影响工程质量。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用清水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一2分钟。
(3)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或溜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一30秒。
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于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豆石混凝土捣实。
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现浇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其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然而,由于施工环境、施工工艺等因素的不同,常常会出现一些通病,如下面所述:一、脱模发生问题脱模是指混凝土往外侧流动,使得模板受损或者混凝土表面出现缺陷。
具体的通病表现有:1.1 出现色差在脱模后,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或者混凝土表面出现长条状色差。
防治措施正确使用药剂可以有效预防色差的发生。
在脱模前,可以在模板表面喷涂隔离剂,也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入颜料,以便控制颜色均匀度。
1.2 出现空鼓、裂缝在脱模后,混凝土表面可能会出现空鼓、起砂、开裂等问题。
防治措施为了避免空鼓、裂缝等问题的发生,项目组需要严格遵循国家建筑标准和规范,并对模板、混凝土、拆模等项目环节进行控制。
二、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混凝土的强度是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就可能会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2.1 强度波动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可能会发生波动。
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强度波动的发生,需要准确控制混凝土的成分和比例,确保不同批次的混凝土具有同样的成分。
2.2 强度不足在完成施工之后,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强度不足的问题,需要合理选择掺合料的种类及掺量,再根据现场环境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并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试块浇注、养护及检测。
三、表面平整度问题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和水平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不足的平整度会影响施工效果和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
3.1 显著缺陷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后,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明显缺陷。
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平整度问题的发生,可以使用导轨、拉线等精度高的平整工具,加强基础设施的维护,并随时做好平整度检查。
3.2 多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出现多处平整度问题。
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多处平整度问题的发生,需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多次视察和检测施工现场,及时纠正偏差,规范施工步骤,确保每一个环节合格。
混凝土浇筑质量通病及解决措施
混凝土浇筑质量通病及解决措施(1)蜂窝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防治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捣器。
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
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
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防治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沉挠度减少;使用振捣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3)麻面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防治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黏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4)孔洞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防治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捣器。
(5)缝隙及夹渣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防治措施:浇筑前对柱头、施工缝、梯脚板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等物。
(6)墙柱底部缺陷(烂脚)产生原因:模板下□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筑足够50πιm 厚以上水泥砂浆。
防治措施:模板下部加5mm厚海绵条防止漏浆,浇筑前先浇筑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7)梁柱节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防治措施:施工前必须进行模板设计,严格按设计施工,加强过程控制(8)楼板表面平整度差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平板振捣器拖振、刮尺抹平;混凝土未达终初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防治措施:采用先进的激光扫平仪,浇捣楼面后,再用感滚筒滚压,刮尺抹平,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的常见问题和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的常见问题和防治措施一、裂缝:1. 产生原因: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不正确,通常是由于施工单位的操作不规范或者施工场地受限所导致的;在搅拌和运输过程中,没有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导致混凝土内部热量过大,产生裂缝;没有按照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导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出现裂缝;由于模板支撑体系不够牢固或者模板的刚度不够,导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出现裂缝;由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导致混凝土的收缩过大,产生裂缝;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浇水保湿,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干缩裂缝。
2. 防治措施:在施工前应确定正确的施工缝留置位置,严格控制新旧混凝土接茬处施工质量;在搅拌和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冷却水进行降温处理,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按照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控制每层浇筑厚度和浇筑时间;加强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和施工,确保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采用浇水保湿等方法避免干缩裂缝的产生。
二、缓凝型减水剂掺入量过多或外加剂细度不符合要求:1. 产生原因:缓凝型减水剂是一种常见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稳定性,但如果掺入量过多或者外加剂细度不符合要求,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当外加剂中含有大量未碾细的颗粒时,这些颗粒遇水会膨胀,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开花”现象。
此外,外加剂掺入量过多也会导致混凝土离析、泌水等问题。
2. 防治措施: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缓凝型减水剂的掺入量和外加剂细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对于缓凝型减水剂的掺入量,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控制,并进行试验验证。
对于外加剂细度,应确保符合要求的标准。
同时,应加强外加剂的储存和使用管理,避免混淆或变质等情况的发生。
对于已经出现“开花”现象的混凝土,可以采取剔除鼓泡部分、用砂浆修补等措施进行修复。
三、鼓泡:1. 产生原因:鼓泡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表面缺陷,通常是由于气泡没有完全排出或者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所导致的。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2.1 钢筋工程问题图片竖向梯子筋水平梯子筋1)钢筋绑扎前先对竖向钢筋放线定位,对已产生偏位的进行调整;搭设操作架对竖向钢筋进行定位固定,定位完成后在柱子顶部设置定位框,保证竖向钢筋的垂直度和间距;绑扎前在柱竖向钢筋3根角筋上进行分尺;2)箍筋绑扎前应对箍筋加工尺寸进行复核,纵向受力钢筋在箍筋角部的绑扎应采用两梁板钢筋定位及绑扎问题照片要使得钢筋端面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扭曲,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出现弯曲时应调直。
1)使用原材或使用普通钢筋切料机切断的钢筋头部,必须使用砂轮切割机将头部不平整部分切除;2)可使用新型的GQ50-DG钢筋切断机;该切断机采用半圆型刀口,且构造措施科学,可保证切头的平整度,且不损坏钢筋截面。
如图所示:3 接头搭接长度小于lle1)钢筋下料长度不准确,不能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2)现场管理人员对搭接长度计算方法不掌握;3)现场管理人员检查不认真。
1)现场管理人员要对钢筋下料单进行复核;2)要跟踪检查钢筋的下料长度;3)加强对现场钢筋绑扎的检查与管控。
根据图集要求,墙体竖向钢筋的搭接长度为lle。
4 接头搭接绑扎不符合要求1)绑扎不牢靠;踩踏造成绑扎点松动、脱落;2)绑扎点少于三个,未按要求绑扎。
1)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紧;2)扎结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3)注意成品保护。
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紧;扎结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搬运钢筋骨架应轻抬轻放;尽量在模内或模板附近绑扎搭接接头,避免搬运有搭接接头的钢筋骨架。
5 梁上皮架立筋与主筋搭接长度不足或过长1)未掌握图集要求;2)下料长度过长或不足;3)工人质量意识淡薄,不严格进行操作施工,致使架立筋两侧与主筋搭接长度不均匀。
1)加强图集学习,梁上皮架立筋与主筋搭接长度为15cm;2)放置附加筋时应严格按照图纸尺寸摆放,避免一侧过长,造成另一侧搭接长度不足。
梁上皮架立筋与主筋搭接长度为15cm。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含5篇)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含5篇)第一篇: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一、前言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
以下就笔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几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笔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二、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
(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
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
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摘要:目前状况下,大多数的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的施工都已经实现了运用商品混凝土现浇的方式来进行。
虽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技术突破,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虽然不会对施工项目造成较大程度的伤害,但为了达到高要求的标准,并对业主的满意程度进行提升,需要对其进行认真研究并采取相关措施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本文就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成因与防治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研究与分析。
首先,对在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然后根据现象找本质,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
最后,基于对于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成因;处理方法1.通病成因分析1.1 水泥石的体积变化在建筑工业中,水泥石的体积变化往往被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
一般情况下,存在着4种因素会对水泥石的体积变化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下面我们做详细阐述。
①水泥浆的化学减缩。
一般情况下,水泥在进行水化的过程之中,由原本的无水熟料矿物向水化物进行转变,因此当水化过程结束之后,其固相体积会发生增加。
然而若是从水泥——水体系的总体积来看,其体积却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减小。
工业上把这种水泥浆在相应的水化过程之中其体积不断缩小的现象称为化学减缩作用。
②水泥石的失水收缩。
当周围的温度以及适度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之时,就会造成水泥石中的水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而当水泥石不断发生失水,相应的水泥石就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收缩。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失水收缩大致在0.3mm/m到0.6mm/m之间,这远远大于因为相应的化学作用所引起的收缩程度。
③水泥石的碳化收缩。
进行碳化收缩时主要是以碳酸来作为相应的介质,这样一来,如果遇到含有碳酸的水就会使得混凝土发生一定程度上的碳化收缩。
碳化收缩主要是由于干燥收缩引起的压力条件下的氢氧化钙结晶体的分解和在无应力空间碳酸钙的沉淀所引起的。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砼常见通病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编制:审核:单位:日期:目录一、质量通病防法安排 (3)二、主要通病预防及法理 (3)1、墙、柱烂根 (3)2、夹渣 (5)3、裂纹 (5)4、门窗口移位 (6)5、蜂窝 (6)6、麻面 (7)7、气泡 (7)8、后期强度增长较慢 (8)9、孔洞 (8)10、露筋 (9)11、缺棱掉角 (10)12、表面不平整 (11)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一、质量通病防治安排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其中一层地下室外墙及地上等全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3#楼为框架结构),本工程不但混凝土量大,流水段多,而且施工周期较长。
在混凝土施工时稍不注意,或受其他客观因素影响,不在事前采取预防措施,极容易出现所谓的混凝土质量通病,结构的质量也会因质量通病的存在而受到极大的危害。
因此,对质量通病的预防、整治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通病有:墙、柱烂根现象、混凝土夹渣现象、局部尤其是混凝土楼板裂纹现象、墙板面气泡现象、还有门窗洞口移位现象,个别部位甚至有蜂窝、麻面、狗洞等漏振现象。
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质量通病,必须了解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整治,施工负责人员要认真对待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时要安排专人全权负责混凝土浇筑的全过程施工,采取过程控制。
虽然造成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有多种原因,但主要还是持棒人员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质量通病因素多一些,应负的责任大一些.因此;必须对持棒操作人员进行振捣方面的技术交底等事前预控工作.二、主要通病预防及治理针对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缺陷)和需要整改、修补的部分项目,本文计划从造成和产生其质量通病(缺陷)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三个方面分别阐述。
目的在于使施工人员包括施工管理人员;尤其是持棒的操作人员明白,需要整治的质量缺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预防。
以便在今后的施工中杜绝,至少避免同类缺陷再次发生。
现浇混凝土顶板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顶板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2.1 顶板模板缺陷1.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采用木模板时梁边模板嵌入梁内不易拆除。
2.原因分析(1)模板龙骨用料较小或间距偏大,不能提供足够的强度以及刚度,底模未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造成挠底过大。
(2)板下支撑底部不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支撑下沉,板模下挠。
(3)板底模板不平,混凝土接触面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
(4)将板模板铺钉在梁侧模上面,甚至略伸入梁模内,浇筑混凝土后,板模板吸水膨胀,梁模也略有外胀,造成边缘一块模板嵌牢在混凝土内。
3.防治措施(1)楼板模板下的龙骨和牵杠木应由模板设计计算确定,确保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承面要平整。
(2)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增加稳定性;支撑如撑在软土地基上,必须将地面预先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必要时垫木下再加垫横板,以增加支撑在地面上的接触面,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要采取措施消除泥地受潮后可能发生的下沉)。
(3)木模板板模与梁模连接处,板模应铺到侧模外口齐平,避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内,以便于拆除。
(4)板模板应按规定要求起拱。
钢木模板混用时,缝隙必须嵌实,并保持水平一致。
4.2.2 墙模板缺陷1.现象(1)炸模、倾斜变形,墙体不垂直。
(2)墙体厚薄不一,墙面高低不平。
(3)墙根跑浆、露筋,模板底部被混凝土及砂浆裹住,拆模困难。
(4)墙角模板拆不出。
2、原因分析(1)钢模板事先未作排版设计,未绘排列图;相邻模板未设置围檩或间距过大,对拉螺栓选用过小或未拧紧;墙根未设导墙,模板根部不平,缝隙过大。
(2)模板制作不平整,厚度不一致,相邻两块墙模板拼接不严、不平,支撑不牢,没有采用对拉螺栓来承受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以致混凝土浇筑时炸模;或因选用的对拉螺栓直径太小或间距偏大,不能承受混凝土侧压力而被拉断。
(3)混凝土浇筑分层过厚,振捣不密实,模板受侧压力过大,支撑变形。
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和防治的措施
2 0 1 3 年第0 6 期
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和防治的措施
代 云峰
( 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建设 和环境保护局
黑龙江 尚志
1 5 0 6 0 0 )
混凝土工程施 工过程 中 . 经常发生一 些质量通病 . 影响结构 的安 仔细浇灌 、 捣实 。 全. 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 病 , 保证 工程 结构安全 . 是工程管 理人 4 . 露 筋 员急需掌握的。本文就 结合工 作实践 , 对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 的产 4 . 1 现象 生 和 防 治 进 行探 讨 混凝土 内部主筋 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1 . 蜂 窝 4 . 2产生 的原 因 1 . 1现象 f 1 ) 灌注混凝土时 , 钢 筋保护层垫块 位移或垫块太 少或漏放 , 致使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 、 砂 浆少。 石子多 、 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 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 2 ) 结构构件截面小 , 钢筋过密 。 石子卡在钢筋上, 似蜂窝状的窟窿 使水泥砂浆不 能充满钢筋周 围, 造成露筋 ; ( 3 ) 混凝土 配合 比当 , 产生离 1 . 2产 生 的 原 因 析。 靠模 板部位缺浆或模 板漏浆 。 ( 4 ) 混凝 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 ( 1 ) 混凝 土配合 比不 当或砂 、 石 子。水泥材料加水 量计量不准 , 造 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 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 , 造 成砂 浆少 、 石 子多 以; ( 2 ) 混凝 土搅拌 时 间不够 , 末拌 合均 匀。和 易性 成 露筋; ( 5 ) 木模板末 浇水湿润 , 吸水 粘结或脱模 过早 , 拆模 时缺棱 、 掉 差。 振捣不 密实; ( 3 ) 下料不 当或下料过 高 , 未设 串通便 石子集 申 , 造成 角 . 导致漏筋 石子砂浆 离析; ( 4 1 混凝 土未分层下 料。 振捣 不实 。 或漏 振 . 或振捣 时间 4 . 3防治 的措施 不够 ; ( 5 ) 模 板缝 隙未墙 严 . 水泥 浆流失 ; f 6 ) 钢筋较 密 . 使用 的石子 粒径 ( 1 ) 浇灌混凝土 , 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 护层 厚度正确 . 并 加强检查 . 过大 或坍 落度过 小; f 7 ) 基础、 柱、 墙 根部末 稍加 间歇就 继续灌上 层混 钢筋密集 时 . 应选用适 当粒径 的石 子 . 保证混凝 土配合 比准确 和 良好 凝土 。 的和易性 ; 浇灌 高度超过 2 m. 应用串筒 、 或溜槽进行 下料 . 以防止离析; 1 - 3防治的措施 模板应 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 隙; 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 . 操作 时 . ( 1 ) 认 真设计 、 严格控制 混凝土配合 比 , 经常检查 . 做到计 量准确 , 避 免踩踏钢筋 . 如有踩弯 或脱 扣等及 时调整 直正: 保护 层混凝 土要振 混凝土拌合均匀 坍落 度适合: 混凝 土下料 高度超 过 2 m应设 串筒或 捣密实; 正确掌握脱模 时间 。 防止过早拆模 . 碰坏棱 角。 ( 2 ) 表面漏筋 , 刷 在 表面抹其扭 或 1 : 2 . 5水 泥砂 浆 . 将 允满漏 筋部位抹 平; 漏 溜槽 : 浇 灌应分层下 料 。分层振 捣” 防止漏振 : 模板 缝应堵塞严 密。浇 洗 干净后 . 灌 申。应随时检查 模板支撑情 况防止漏浆 : 基础 。桂 墙根部应 在下 筋 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 土和突 出颗 粒 . 洗刷 干净后 . 用 比原来 高一级 部浇 完间歇 1 ~ 1 . 5 h , 沉 实后再浇上部混 凝土 . 避 免出现” 烂脖子 ” 。( 2 ) 的 细石 混 凝 土填 塞压 实 @ 蜂窝: 洗 刷干净后 。用且 拇或 、 扫万水泥 砂浆抹 平压实; 较大蜂 窝 , 5 . 缝隙、 夹 层 凿去蜂 窝处薄弱松散 颗粒 。 刷洗净后 . 艾模用膨胀 细石混凝土仔细填 5 . 1 现象 塞捣实 。 混凝 土内存在水平 或垂直 的松散混凝土夹层 2 . 麻面 5 _ 2 产 生 的原 因 2 . 1 现象 ( 1 ) 施工缝或变形末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 ,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或许多小 凹坑。 麻点 , 形成租糙面 , 但无 末 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 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 2 ) 施工缝处锯 屑 、 泥 钢筋外露现象 土、 砖块等杂物末清 除或末 清除于净; ( 3 ) 混凝 土浇灌高度过大 , 未设 串 2 . 2产 生 的原 因 简、 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 f 4 ) 底层交接处末灌接 缝砂浆层 , 接缝隙处 ( 1 ) 模 板表面 粗糙或粘 附水泥浆 渣等杂 物未清理 干净 . 拆模 时混 混 凝土末很好 振捣 凝土 表面被粘坏 ; ( 2 ) 模 板 末 浇 水 湿 润 或 湿 润不 够 。 构 件 表 面混 凝 土 的 5 . 3 防治的措施 水分 被吸去 。 便 混凝土失 水过多 出现 麻面; ( 3 ) 摸板拼缝 不严 。局部漏 ( 1 姒 真按施 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 形缝 表面; 接缝处锯 浆; ( 4 ) 模 板隔离剂涂 刷不均 . 或局部漏刷或 失效 。混凝 土表 面与模板 屑 、 泥土砖块 等杂物应清理 干净并洗净; 混凝土浇灌 高度 大于 2 m应设 粘结 造成麻 面; ( 5 ) 混凝 土振 捣不实 , 气泡 未排 出 , 停 在模板 表 面形成 串筒 或溜槽 . 接缝处浇灌前 先浇 5 0 — 1 0 0 m m厚原配合 比无石子砂浆 麻点 。 以利结合 良 好” 并加强接缝处混凝 土的振 捣密实 。巴。缝隙夹层不深 2 - 3防治的措施 时, 可将松 散混凝土凿 去 , 洗刷干净 后用 1 . 2或 1 . 2 。5水泥砂 浆填密 ( 1 )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 泥砂浆 等杂物 . 浇灌混凝 实: 缝隙夹层较深 时 . 应 清除松散部分和 内部夹杂 物 . 用压力水 冲洗 干 土前 , 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 , 模板缝隙 。 应 用油毡纸、 腻子等者严。 模板 净后文模 , 灌 细石 混凝土或将表 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 隔离 剂应选用长效的 , 涂刷 均匀 . 不得漏刷; 混凝土应分层 均匀振捣密 6 . 缺 棱 掉 角 实, 至排 除气 泡为止; ( 2 ) 表 面作 粉刷的 , 可不处理 , 表 面无粉刷的 , 应在 6 . 1现象 , 结构或构件边 角处混凝 土局部掉落 。不规则 。 棱 角有 缺 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 。用水泥砂浆 . 将麻面抹平压光 。 陷。
八大现浇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轻则影响观感,重则影响到使用功能、结构性能及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进行有效防治。
本文是总结现浇混凝土结构常见的8个外观质量缺陷,分析原因并给出预防及处理措施,可供参考!1、蜂窝蜂窝主要表现是混凝土局部疏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成因分析·混凝土坍落度偏小,配合比不当或是原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以及振捣时间不够或漏振捣。
·混凝土搅拌不充分,匀质性差。
·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定,混凝土离析、石子赶堆。
·模板漏浆或是振捣过度。
·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计量,经常检查。
·混凝土搅拌要充分、均匀。
·下料高度超过2m要用串筒或溜槽。
·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
·堵严模板缝隙,浇筑中随时检查纠正漏浆情况。
处理措施·对小蜂窝,洗刷干净后1: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较大蜂窝,凿去薄弱松散颗粒,洗净后支模,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较深蜂窝可在其内部埋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 、麻面麻面主要表现是混凝土浇筑后空气排除不干净,或是由于混凝土浆液渗漏造成混凝土的表面有凹陷的小坑和表面不光滑、不平整的现象。
结构构件表面呈现无数的小凹点且无钢筋暴露的现象。
成因分析·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模板末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预防措施·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案
砼常见地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地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地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地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M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地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水泥标号.厂家应为同一浇筑时地水泥.厂家;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地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1.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2.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地振捣棒进行振捣.3.处理方法:首先将外露钢筋上地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地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三)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1.产生原因:(1)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砂石含泥量太大.袋装水泥重量不足等,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2)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原材料计量不准确,如砂.石不过磅,加水不准,搅拌时间不够.(3)混凝土试块不按规定制作和养护,或试模变形,或管理不善.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等.2.预防措施:(1)混凝土原材料应实验合格,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外加剂要按规定掺加.(2)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按砂子+水泥+石子+水地顺序上料,外加剂溶液量最好均匀加入水中或从出料口处加入,不能倒在料斗内.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地坍落度和搅拌机容量合理确定.(3)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可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4)健全检查和实验制度,按规定检查坍落度和制作混凝土试块,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四)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1.产生原因:(1)有时混凝土梁板同时浇灌,只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用平锹一拍了事,板厚控制不准,表面不平.(2)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混凝土板表面出现凸凹不平地卸痕.(3)模板没有支承在坚固地地基上,垫板支承面不够,以致在浇灌混凝土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2.预防措施:(1)混凝土板应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在其表面进行振捣,有效振动深度约20厘M,大面积混凝土应分段振捣,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5厘M左右.(2)控制混凝土板浇灌厚度,除在模板四周弹墨线外,还可用钢筋或木料做成与板厚相同地标记,放在灌筑地点附近,随浇随移动,振捣方向宜与浇灌方向垂直,使板面平整,厚度一致.(3)混凝土浇灌完后12小时以内即应浇水养护 (如气温低于+5ºC时不得浇水)并设有专人负责.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2以后,方可在已浇筑结构上走动.(4)混凝土模板应有足够地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支承结构必须安装在坚实地地基上,并有足够地支承面积,以保证浇灌混凝土时不发生下沉. (五)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徐变地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1.预防措施:(1)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地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2)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4)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地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地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地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2.处理方法: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2.5水泥砂浆抹补.此外,加压灌入不同稠度地改性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果也较好. (六)混凝土夹芯1.产生原因:浇灌大面积.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在冬季还有积雪.冰块)积存在混凝土表面,这些杂物如不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灌混凝土时,就夹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芯”.2.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要认真检查,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可在模板与沿施工缝处通条开口,以便清理;冬季施工时如有冻雪等,可用太阳灯等烤化后清理干净;如只有锯末等杂物,可采用鼓风机等吹,全部清理干净后,通条开口再封板,然后浇灌混凝土. (七)外形尺寸偏差.1.现象: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2.产生原因:(1)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2)模板体系地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3)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5)放线误差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地外形尺寸误差.3.预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2)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也应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地整体稳定性.(3)下料高度不大于2M.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4)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5)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地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地检查核对.4.处理方法:无抹面地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增加一层同配比地砂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地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八)胀模地防治措施现浇混凝土胀模会造成构件尺寸增大,外形不干规整,严重时需进行剔凿,影响混凝土地外观质量.为有效防治施工时地胀模现象,需对施工胀模地原因进行分析.1.胀模原因分析施工中常见混凝土胀模地原因有以下几种:1.1模板下口混凝土侧压力最大,采用大流动泵送混凝土时,一次浇筑过高.过快. 1.2阳角部位U形卡不到位及大模悬挑端过长.1.3采用木板制作地门窗洞口.预留洞模板,其下脚支撑及定位困难.1.4由于墙面残浆等原因,二次接槎部位模板不能保证与墙拼严.1.5拼接处模板安装过松.1.6随意取消对拉螺栓.1.7采用跳模施工地墙,跳模落在钢筋上,不便打斜撑.1.8柱采用定型钢模时,未使用阴角模,大角常连接不紧密,有空隙.1.9浇筑梁无外脚手架时,周边梁外模安装质量难以控制,外模不顺直,支撑不牢;人为减少支撑数量,易使梁下沉;悬挑梁端部及后浇带处支撑数量不足,标高不准,跑模;跨中未按规定起拱时,易发生梁下沉现象.1.10梁柱节点及楼板与剪力墙.柱交接处未制作定型节点模板.易胀模或模板吃进柱内.2.防治措施2.1模板地设计措施2.1.1荷载组合时除按规范计算混凝土地侧压力外,还应考虑混凝土地浇筑方法.堆料方法及可能发生地意外荷载.2.1.2全钢模板板面.支撑.对拉螺栓地布置可按通常方法计算,但面板为木.竹板面时,由于板材地技术指标一般在标准干燥条件下测定,经水泡后会会稍有损失,因此凡采用上述面板时,建议其厚度较计算值增大60%-70%,围檀间距及柱箍间距减少20%,对拉螺栓布设间距减少15%.同时对拉螺栓应进行补强.此外,在距墙.柱模板200-250mm处楼板上,须预埋ф18-ф25钢筋支脚,以固定模板下口.2.1.3对于楼板地支撑,应在结构计算基础上分别计算梁.板支撑架,并按照实际设计情况布设支撑架立杆.采用二次支撑体系或快拆模体系时,要画出详细地模板图辅助施工.2.1.4处理好以下问题:角模形式.大小及与墙.楼板模板地连接方式;模板板块地气冲牛斗方法.大模板之间及大模板与角模地拼接方法;学那会柱节点.楼板与墙.柱.交接处内外模板及支撑方法;门窗洞口模板.预留敞口模板地支撑形式.安装及定位方法.2.1.5按照建筑结构地实际情况进行模板预排,将非标准板放置在跨中便于处理地部位,并确定模板安装顺序,保证整体拼装质量.上述问题应在结构计算地基础上综合施工等各方面因素后绘成模板施工图,并编制模板方案,以指导施工.2.2模板地安装措施2.2.1拼缝不严.板面不垂直.模板下口与构件间有空隙.对拉螺栓漏放或螺帽未拧到位.模板拼接眼孔未逐个打上U形卡及模板支撑不按设计支设.支撑悬空等原因都易造成胀模,模板安装时应严格按模板方案进行,以消除质量隐患.2.2.2模板验收中,除检查构件尺寸是否符合结构设计外,还应重点验收模板方案地执行情况.对梁.楼板模板,应重点验收支撑情况.起拱情况.边模支撑情况及节点模板地安装情况;对墙.柱模板,应重点验收板块拼接情况.阴阳角连接情况和模板下口.对拉螺栓及支撑.柱箍安装情况,并验收其整体安装质量.2.3混凝土浇筑及模板养护措施2.3.1实际施工中应认真执行混凝土浇筑方案,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及二次浇筑时间,确保实际施工状况与计算假设状况一致,使实际混凝土侧压力不超出计算值.2.3.2浇筑时应配备一定数量地模板工,经常检查未浇或正在浇筑部位地模板及支撑稳定情况,及时处理漏浆.跑模事件.2.3.3从构件上拆下地模板,应组织专人进行维修与保养,对板面.肋地变形及损伤应及时维修.加固,模板使用前应满刷模剂,以延长模板使用寿命.(九).混凝土楼面。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配合比不良混凝土拌和物松散,保水性差,易于泌水、离析,难以振捣密实,浇筑后达不到要求的强度。
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未经认真设计和试配,材料用量比例不当,水灰比大,砂浆少,石子多。
(2)使用原材料不符合施工配合比设计要求,袋装水泥重量不够或受潮结块,活性降低;骨料级配差,含杂质多;水被污染,或砂石含水率未扣除。
(3)材料未采用称量,用体积比代替重量比,用手推车量度,或虽用磅秤计量,计量工具未经校验,误差很大,材料用量不符合配合比要求。
(4)外加剂和掺料未严格称量,加料顺序错误,混凝土未搅拌均匀,造成混凝土匀质性很差,性能达不到要求。
(5)质量管理不善,拌制时,随意增减混凝土组成材料用量,使混凝土配合比不准。
防治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认真设计和试配,使符合设计强度和性能要求,以及施工时和易性的要求,不得随意套用经验配合比。
(2)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材料应经严格检验,水泥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妥加保管,袋装水泥应抽查其重量,砂石粒径、级配、含泥量应符合要求;堆场应经清理,防止杂草、木屑、石灰、粘土等杂物混入。
(3)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材料均应按重量比称量,计量工具应经常维修、校核,每班应复验1~2次。
(4)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室通过试验提出,并严格按配合比配料,不得随意加水。
外加剂应先试验,严格控制掺用量,并按规程使用。
(5)混凝土拌制应根据砂、石实际含水量情况调整加水量,使水灰比和坍落度符合要求。
混凝土施工和易性和保水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试验调整,不得在已拌好的拌合物中随意添加材料。
(6)混凝土运输应采用不易使混凝土离析、漏浆或水分散失的运输工具。
混凝土和易性差拌合物松散不易粘结,或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或拌合物中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孔隙;在运输、浇筑过程中出现分层离析,不易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原因:(1)水泥强度等级选用不当。
当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大于22时,水泥用量过少,混凝土拌合物松散;当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小于10时水泥用量过多,混凝土拌合物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7909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正式样本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
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前言
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
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
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
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
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
以下就笔者在施工
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几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并就此
提出笔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二、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
(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
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
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
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
1、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
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
2、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
(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
(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3、处理方法: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
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三)混凝土强度偏
高或偏低
1、产生原因:(1)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砂石含泥量太大、袋装水泥重量不足等,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
(2)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原材料计量不准确,如砂、石不过磅,加水不准,搅拌时间不够。
(3)混凝土试块不按规定制作和养护,或试模变形,或管理不善、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等。
2、预防措施:(1)混凝土原材料应试验合格,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外加剂要按规定掺加。
(2)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按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顺序上料,外加剂溶液量最好均匀加入水中或从出料口处加入,不能倒在料斗内。
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容量合理确定。
(3)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可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
(4)健全检查和试验制度,按规定检查坍落度和制作混凝土试块,认真做好试验记录。
(四)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
1、产生原因:(1)有时混凝土梁板同时浇灌,只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用平锹一拍了事,板厚控制不准,表面不平。
(2)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混凝土板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的卸痕。
(3)模板没有支承在坚固的地基上,垫板支承面不够,以致在浇灌混凝土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
2、预防措施:(1)混凝土板应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在其表面进行振捣,有效振动深度约20厘米,大面积混凝土应分段振捣,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5厘米左右。
(2)控制混凝土板浇灌厚度,除在模板四周弹墨线外,还可用钢筋或木料做成与板厚相同的标记,放在灌筑地点附近,随浇随移动,振捣方向宜与
浇灌方向垂直,使板面平整,厚度一致。
(3)混凝土浇灌完后12小时以内即应浇水养护(如气温低于+5ºC 时不得浇水)并设有专人负责。
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2以后,方可在已浇筑结构上走动。
(4)混凝土模板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支承结构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浇灌混凝土时不发生下沉。
(五)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1、预防措施:(1)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
(2)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
(4)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
2、处理方法: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2.5水泥砂浆抹补。
此外,加压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果也较好。
(六)混凝土夹芯
1、产生原因:浇灌大面积、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在冬季还有积雪、冰块)积存在混凝土表面,这些杂物如不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灌混凝土时,就夹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
芯”。
2、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要认真检查,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可在模板与沿施工缝处通条开口,以便清理;冬季施工时如有冻雪等,可用太阳灯等烤化后清理干净;如只有锯末等杂物,可采用鼓风机等吹,全部清理干净后,通条开口再封板,然后浇灌混凝土。
(七)外形尺寸偏差。
1、现象: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
2、产生原因:(1)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
(2)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
(3)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
(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
(5)放线误差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
实施方案系列 | IMPLEMENTATION PLAN 编号:TP-AR-L7909
3、预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
(2)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也应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3)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
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
(4)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
(5)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
4、处理方法:无抹面的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增加一层同配比的砂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