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梁衡赏析]晋祠梁衡

合集下载

二七晋祠 (2)

二七晋祠 (2)

巍 峨 绵 长
四 季 怡 人
历史悠久
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
结构独特
无一根柱子,靠回廊上的木柱支撑
气势雄伟
巧夺天工
主建筑群中其他建筑 ——造型古朴优美,用工
精巧 主建筑群以外其他建筑
——依山傍水,因势起屋, 各有情趣
雕刻小品——极 具匠心
词 工 句 丽 、 书 法 精 湛
记叙文中描写与说明文中描写不同之处:
目的:记叙文Biblioteka —感说明文——知作用:记叙文中描写作用多样,服务于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明文借助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点做一些必要的
描绘,主要起到说明事物的作用。
运用:记叙文的描写可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可夸张渲染;说明
文中描写要在务真求实的前提下进行,做到既形象动人,
又真实可信。
鉴赏
探究
作者为什么先介绍优美的 自然风景,再介绍悠久的 历史文物?
梁衡
中国名胜词典
晋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 处。北宋天圣年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大 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殿内有43尊宋 代彩塑,殿前鱼沼飞梁,为国内所仅见。殿两侧 为难老、善利二泉,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 年不息,水温17℃,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亭 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 。祠 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 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 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 被誉为——被誉为(被称誉为)“晋祠三绝”。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以梁衡《晋祠》为例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以梁衡《晋祠》为例

文山学院学报Vol. 30 No. 5Oct. 2017117第 30 卷第 5 期2017 年 10 月JOURNAL OF WENSHAN UNIVERSITY收稿日期:2017 - 04 - 28作者简介:梁丽萍,女,河南信阳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以梁衡《晋祠》为例梁丽萍(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摘要: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树立鲜明的文体意识,分析、明确阅读教学中的基础性目标、核心目标、深层目标,对语文阅读教学成效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文体意识和阅读教学三大目标,给出合理化的语文阅读教学建议。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目标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 - 9200(2017)05 - 00 - 0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A Case Study of Jin Memorial Temple by LianghengLIANG Liping(School of Liberal Arts,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 China)Abstract: Reading teaching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point in Chinese teaching. Stylistic awareness, analyse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objectives, the core and deep goal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hrough style consciousness and three objectives, the paper gives some rational suggestion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Key words: reading teaching;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teaching objectives一、分析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分析和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语文阅读教学。

27、晋祠(评析)

27、晋祠(评析)
——吴涛《试论梁衡散文的艺术风格》
布置作业
推荐学生阅读梁衡的作品《壶口瀑布》、《跨越百年的美丽》。
课外阅读梁衡作品。
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板书
圣母殿
三绝木雕盘龙
历史文物鱼沼飞梁
其他建筑群
园中小品



山:高、长
春秋景美
自然风景树:古老苍劲
造型奇特
水:多、清、静、柔
补充资料
1、梁衡自评《晋祠》的一段文字:
但我看晋祠,它的美与一般的山水却有不同。是一种既有自然的又有社会和艺术的综合之美。这个发现是逐渐的。我童年便常来晋祠游玩,它的自然之美对我熏陶极深,清清的水,郁郁的树,还有那座秀丽的山。所以对我来说,那自然之美是幼时在自然的熏陶下所接受,而这社会艺术之美是以后随着阅历的增加才逐渐感知的。
2、关于散文美的层次:
前些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述事。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只要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
——梁衡
3、梁衡散文的艺术风格:
梁衡的散文给人以美,给人以思想。在当今散文体弱气虚的语境下,梁衡的散文以其雄浑博大的审美风范异峰突起。其散文有着丰厚的审美内涵,无论是从文章的题材和内容、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创作观点,还是从读者的感受来看,阅读梁衡的散文都是育化人心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散文以“大气”和“理性”闻名,梁衡对“大气”和“理性”散文有着清醒的自觉意识和建构热情。他的山水散文,深得中华古典散文的诗性思维传承,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在梁衡的笔下,山水是心理化的山水,人物是英雄人物、社会人物、历史人物。
小结全文
历经千年沧桑,可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晋祠却依旧美不胜收,跟随梁衡先生的笔触,我们深深感受到,晋祠的美不仅来源于前人的智慧结晶和自然的恩赐,更来自于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今后,也让我们放眼壮丽山川,从祖国深厚的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滋养自己,成为精神丰富的人。

梁衡《晋祠》原文

梁衡《晋祠》原文

梁衡《晋祠》原文以下是梁衡的《晋祠》原文:原文: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

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

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

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

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翻译:离开太原向西南走五十里,有一座山被称为悬瓮山。

山上原本有巨石,就像倒挂的瓮。

山脚下有泉水涌出,就是著名的晋水。

在这座山下的水边,众多古老的大树环绕之中,建立了一百多座殿堂、大厅、楼阁、亭子、桥梁和台阶。

绿色的水流和蓝色的波浪在回廊间回荡,红色的墙壁和黄色的瓦片随着树影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完美融合,这就是古老而著名的晋祠。

梁衡的《晋祠》描绘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悬瓮山下的晋祠,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迹。

文章通过诗意的语言展现了晋祠的美丽和庄重,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诗意表现:在山之美的部分,作者以“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

”来描绘悬瓮山的险峻壮观,并形象地将山比作一道屏障,或是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入怀中。

在树之美的部分,千年古树周柏、唐槐依然苍劲有力,其余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也显出沧桑几经的风骨。

这些树木历经风雨而依旧傲立,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在水之美的部分,晋祠的水清澈静谧,流过智伯渠,进入鱼沼飞梁,最终流入晋祠的每一个角落。

这流水不仅滋润了大地,也滋润了人们的心灵。

总的来说,《晋祠》一文中充溢着浓厚的诗意,无论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还是对历史文化的挖掘,都充满了深深的感情和独特的见解。

《晋祠》

《晋祠》
第一层:自然风景 总提(第 2

节) 山—— 巍巍的,长长的,风景秀美;
(第 2 至 5 节)
分说(第 3 至 5 节) 树—— 古老苍劲,造型奇特; 水—— 多、清、静、柔

第二层:历史文物
(第 6 至11 节)
总提(第 6 节) 三绝 11 分说(第 7 至 节)
圣母殿——
存有圣母像等珍品(巧 夺天工),历史悠久, 宽敞无梁,气势雄伟 生气)
木雕盘龙—— 早、活、精(一派 鱼沼飞梁——
形制奇特、罕见
其他景致 建筑——
造型古朴优美、用 工精巧、各有情趣
园中小品—— 极具匠心
总 第三段( §12):总结全文,赞美晋祠是“我国锦绣山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思考:课文先写晋祠的自然风景,再写它所保存的古建
筑“三绝”,这样的写作顺序安排,你赞同吗?为什么?

梁衡

——说明文
(1946年生),山西省霍县人。原任《内蒙古日报》 梁衡: 记者,1987年调任《光明日报》驻山西记者。
1971年开始发表诗歌,后来发表了不少散文、评论。
细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阅读提纲:
第一段(§ 1):介绍晋祠的地理位置,总说晋祠的特征; 第二段(§ 2~11):具体分说名胜,课文先写人们容易感受的 自然风光美,再介绍有深刻内涵的历史文物美,其间,以“然而, 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来过渡,重点突出文化 艺术美丽。这样由浅入深的写作顺序安排,引导读者层层深入地 认识晋祠的美,晋祠的价值,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 情绪。
2、不赞同
课文第一段介绍晋祠的特点是“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 风景浑然融为一体”,晋祠的美之核心在于历史文化,课文如果先 写其核心之美——古建筑“三绝”,再写其周围优美的自然风景, 这样由主到次地安排写作顺序,可以使读者对晋祠的特点有准确的 把握。

晋祠 梁衡课文

晋祠 梁衡课文

晋祠梁衡课文
【实用版】
目录
1.晋祠的简介
2.梁衡对晋祠的描述
3.梁衡对晋祠的评价
4.晋祠的历史价值
5.晋祠的现状与未来
正文
晋祠,位于我国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部,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古迹。

它是祭祀西周初年建立晋国的唐叔虞的祠堂,距今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

晋祠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宏伟的建筑规模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成为了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

著名作家梁衡曾在他的作品中描述了晋祠的景象。

他笔下的晋祠,古木参天,碧水青山,古朴典雅,充满着神秘与静谧。

他详细描绘了晋祠中的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等主要建筑,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晋祠的独特魅力。

梁衡对晋祠的评价极高,他认为晋祠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见证。

他称赞晋祠的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同时也对晋祠的历史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晋祠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也是研究古代社会制度、文化、宗教、建筑等领域的重要实物。

它见证了西周时期至清朝的历史变迁,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然而,晋祠的现状并不乐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晋祠所处的环境逐渐恶化,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给晋祠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面对这一现状,我
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让它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绽放光彩。

总之,晋祠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梁衡晋祠好句

梁衡晋祠好句

梁衡的《晋祠》好句: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晋祠是书,是画,是乐,是诗。

曲径回廊景趣幽,山光水色蕴晴柔。

隋槐周柏犹丰茂,宋殿唐碑势尚遒。

飞梁破角金龙柱,鱼沼悬阁碧玉楼。

沧桑世事风云幻,惟有清溪万古流。

这些句子描绘了晋祠的景色和历史,表达了作者对晋祠的热爱和敬仰。

拓展资料
梁衡,1946年出生于山西霍州,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他是著名的散文家、学者、记者、新闻理论家、政论家和科普作家。

他的代表作和入选教材作品有《大无大有周恩来》《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壶口瀑布》《夏感》《青山不老》《把栏杆拍遍》《没有新闻的角落》等。

他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现任全国人大代表、中
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晋祠是中国春秋时代晋国(公元前11世纪)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下。

创建于北魏以前。

晋祠建筑以圣母殿为主体,还有献殿、钟鼓楼、金人台、关帝庙、难老泉、唐槐、周柏等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

其中,建于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的圣母殿、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以及鱼沼飞梁合称为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美丽的晋祠 课件

美丽的晋祠 课件
美丽的晋祠
资料宝袋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 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 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1996年在《佛山文 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 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 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 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 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 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写法点拨
在写“多”和“柔”着两个特点是,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作者借助修辞手法,运用优美的句式表写说明晋祠水的 特征,然而最美的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 这段文字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你是怎样理解最后的“总 ”? (总—分—总的逻辑顺序。介绍自然风景是按由上到下, 由外到内的顺序;介绍历史文物是按由主到次,由点到面 的顺序。)
水“多”这一特点
? “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亭台楼阁时,也许会 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
? “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 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 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水“清”这一特点
?
? “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 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 冉不绝。 ”
随堂练习
一、拼写天地。 jìn cí sōng bǎi lán gǎn cǎo màn (晋祠 ) ( 松 柏 ) (栏杆 ) (草蔓 )
二、补充词语。 心(旷)神(怡 )(五 )光( 十 )色 (拔)地而起 (清)(晰 )可见

晋祠 梁衡课文

晋祠 梁衡课文

晋祠梁衡课文
摘要:
一、晋祠的历史背景及地理位置
二、晋祠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三、晋祠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中国古建筑史上的地位
四、晋祠的保护与传承
正文:
晋祠位于我国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部的悬瓮山麓,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祠堂建筑。

它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 多年的历史,是太原市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胜区之一。

晋祠的建筑风格独特,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

其主体建筑为中轴线布局,南北延伸,依次为山门、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等。

其中,鱼沼飞梁为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珍贵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此外,晋祠内还有大量的碑刻、雕塑等艺术品,展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璀璨成果。

作为一处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晋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雕刻艺术、壁画艺术、宗教文化等领域的重要遗产。

同时,晋祠还是太原市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晋祠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不仅对古建筑群进行了修复和保护,还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弘扬晋祠文化,传承民族优秀传
统。

此外,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让更多人了解晋祠,认识我国璀璨的历史文化。

总之,晋祠作为一处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承载着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梁衡散文晋祠读书笔记

梁衡散文晋祠读书笔记

梁衡散文晋祠读书笔记太原西南有山,名悬瓮;山麓有泉,名难老、善利,晋水之源;源上有祠,名晋祠。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晋祠是书,是画,是乐,是诗,须静读细品,方可体会到它的神韵。

今冬,我北上太原,一个人静静地读了读晋祠。

翻开晋祠的第一页,上面写的是桐叶封唐。

两千年前的司马迁给我们讲了一个三千年前的神奇故事。

一天,西周大内之中,有二童正在玩耍,一阵秋风刮过,桐树上的叶子纷纷飘下,如黄蝶翩飞,煞是好看。

一童捡起一片桐叶,把它削作圭形,一本正经的对另一童说:“以此封若。

”这情景被旁边的史佚看到了,他即刻走上前,请求前童择日立后童为诸侯。

前童说:“吾与之戏耳。

”谁知史佚却严肃的说;“天子无戏言。

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

”因此,其后就真的把他封于唐,成为唐国的始封之君。

削桐为圭之童为谁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姬诵。

被封着是谁,成王之弟姬虞。

这姬虞也真够神的,据说,当周武王与虞母绸缪时,梦到天帝对他说:“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

”说来也奇,十月怀胎,小孩诞降,手上竟真有一个“虞”字,因而武王给他起名叫做虞。

因为他被封于唐,人们又称他为唐叔虞。

其后,他的儿子燮继位,因国临晋水,于是就把唐改为晋,晋国之名从此始。

人们在晋水之源建祠来纪念他,这就是唐叔虞祠,后来又改称为晋祠。

晋水流千年,飘走了春秋的霸主晋、战国三雄韩、赵、魏,直至煌煌大唐龙兴晋阳。

读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碑,当年形胜来眼前,唐叔功德悬日月。

由古唐而晋,由晋而大唐,不由赞叹:晋唐之源。

晋祠是一本读不尽的书,更是一幅赏不够的画。

悬瓮山,因半山古有巨石如瓮,故名。

此石现已不可见,据说早在北宋仁宗时就因地震山坼,巨石摧毁,勿复瓮形。

《山海经》说:“悬瓮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麋,晋水出焉。

”圣母殿依山而建,是晋祠的主殿,为纪念唐叔虞的母亲邑姜而建,雕梁画栋,琉璃飞甍,甚为壮观。

圣母殿西侧有水母楼,东侧有三千岁侧卧周柏卧龙柏。

关于梁衡《晋祠》的几个问题

关于梁衡《晋祠》的几个问题

修辞手法运用
比喻与拟人
梁衡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将晋祠比作一位老者,将水流拟人化等,这些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晋祠的景 色和历史。
排比与对仗
梁衡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和对仗手法,如“水清、水静、水绿;山静、山美、山秀”,这些手法使得文章更加流畅、 优美。
引用与用典
梁衡在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和历史典故,如“临江一窟,长嘴细身,昼夜不舍”,这些引用和用典增加了文章的文学 性和趣味性。
保留了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其建筑和园林设计具有极高的
艺术价值,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精髓。
02 03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晋祠内有许多文化遗迹和文物,如碑刻、雕塑、壁画等,这些物品记 录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 重要的资料。
晋商文化的代表
启发思考
梁衡在《晋祠》中融入了自己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晋祠的 历史和文化,还从中得到了对生活和社会的新的认识和思考。
《晋祠》在文学史上的评价
文学价值
作为一篇优秀的散文,梁衡的《晋祠》以 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 ,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的 敬畏之情,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 的价值。
VS
历史价值
《晋祠》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同 时也是一篇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文章,它 向读者揭示了晋祠这一历史遗迹背后的历 史和文化内涵,为读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晋祠》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写作风格
梁衡在《晋祠》中独特的写作风格,给后 来的文学创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的 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方式,成为了后来很 多文学创作者学习的榜样。

梁衡《晋祠》原文及赏析

梁衡《晋祠》原文及赏析

梁衡《晋祠》原⽂及赏析原⽂:出太原西南⾏五⼗⾥,有⼀座⼭名悬瓮。

⼭上原有巨⽯,如瓮倒悬。

⼭脚有泉⽔涌出,就是有名的晋⽔。

在这⼭下⽔旁,参天古⽊中林⽴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

绿⽔碧波绕回廊⽽鸣奏,红墙黄⽡随树影⽽闪烁,悠久的历史⽂物与优美的⾃然风景,浑然⼀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西周时,年幼的成王姬诵即位,⼀⽇与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随⼿拾起⼀⽚落地的桐叶,剪成⽟圭形,说:“把这个圭给你,封你为唐国诸侯。

”天⼦⽆戏⾔,于是其弟长⼤后便来到当时的唐国,即现在的⼭西作了诸侯。

《史记》称此为“剪桐封弟”。

姬虞后来兴修⽔利,唐国⼈民安居乐业。

后其⼦继位,因境内有晋⽔,便改唐国为晋国。

⼈们缅怀姬虞的功绩,便在这悬瓮⼭下修⼀所祠堂来祀奉他,后⼈称为晋祠。

晋祠之美,在⼭美、树美、⽔美。

这⾥的⼭,巍巍的如⼀道屏障,长长的⼜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

春⽇黄花满⼭,径幽⽽⾹远;秋来,草⽊郁郁,天⾼⽽⽔清,⽆论何时拾级登⼭,探古洞,访亭阁,都情悦神爽。

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中,恰如淑⼥半遮琵琶,娇羞迷⼈。

这⾥的树,以古⽼苍劲见长。

有两棵⽼树,⼀⽈周柏,⼀⽈唐槐。

那周柏,树⼲劲直,树⽪皱裂,冠顶挑着⼏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阶旁,宛如⽼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围,苍枝屈虬,⽼⼲上却发出⼀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派鹤发童颜的仙⼈风度。

其余⽔边殿外的松、柏、槐、柳,⽆不显出沧桑⼏经的风⾻,⼈游其间,总有⼀种缅古思昔的肃然之情。

也有造型奇特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起,直冲云霄,它的树⽪却⼀齐向左边拧去;⼀圈⼀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股烟,⼜似天上垂下了⼀根绳。

其余有的偃如⽼妪负⽔,有的挺如壮⼠托天,不⼀⽽⾜。

祠在古⽊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的⽔,多、清、静、柔。

在园内信步,那⾥⼀泓深潭,这⾥⼀条⼩渠。

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试题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小名(3分)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得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miáo)儿。

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

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竞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

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

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4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

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

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

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

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

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

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

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

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

晋祠 梁衡课文

晋祠 梁衡课文

晋祠梁衡课文摘要:一、晋祠简介二、晋祠的历史渊源三、晋祠的文化价值四、晋祠的景点特色五、晋祠的游览体验正文:一、晋祠简介晋祠,位于我国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典园林建筑群。

它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晋祠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珍贵的文物收藏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二、晋祠的历史渊源晋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当时是赵国国王的行宫。

在隋唐时期,晋祠得到了极大的扩建,成为了皇家祭祀祖先的场所。

宋元明清各代,晋祠都得到了不断的修葺和扩建,形成了如今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三、晋祠的文化价值晋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馆内珍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包括瓷器、书画、雕刻等。

同时,晋祠还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如“卧冰求鲤”、“金谷园”等。

这些故事丰富了晋祠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

四、晋祠的景点特色晋祠内有众多著名的景点,如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难老泉等。

这些景点既有古代建筑的韵味,又有自然景观的美丽。

特别是难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水质清澈,长流不息,给晋祠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五、晋祠的游览体验游览晋祠,既可以领略到古代建筑的韵味,又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观的美丽。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气息。

同时,晋祠周边还有许多美食和特色商品,让游客们在游览之余,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山西味道。

总之,晋祠是我国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文笔坦荡荡,晋词千古情——梁衡《晋祠》赏析

文笔坦荡荡,晋词千古情——梁衡《晋祠》赏析

文笔坦荡荡,晋词千古情——梁衡
《晋祠》赏析
梁衡《晋祠》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古谣,也是晋代古典文学传统中一首最受欢迎的传统民歌。

它完美诠释了晋祠的古老传统,把晋代诗歌中最优秀的抒情精巧引入晋代文学叙事中。

从文学结构上看,《晋祠》采用较为传统的唱腔:采用以八句平仄押韵的结构进行呼应式
情丝的歌唱抒情,以万古长情的话语谱立出晋祠的历史宏辉,象征晋代文化精华。

此外,梁衡在《晋祠》中把最精彩的抒情晋词融入古典情节中,感情急厉,笔墨细密,更
加引人入胜。

他以森严而抒情的文字,将古老的祠堂复苏,将故乡的情义被晋祠深深吸引
至脊背,感受着古朴的祭祀,并长久的传送着满溢的爱与思乡之情。

梁衡的文笔之景,令读者叹为观止,《晋祠》更像用更精神的色彩画出了晋时期多少诗歌
中最优秀的景象。

这一景象反映出人们对晋祠古老传统的无限感悟和激情,充分表现出古
代文化的辉煌。

总之,梁衡用其传统的晋词文笔,将晋祠表达深情挚爱,在古典中占尽重要地位,成为一
首传唱千古的古老歌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祠梁衡赏析]晋祠梁衡【其他范文】篇一:[晋祠梁衡]晋祠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导语: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晋祠这一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搜集的晋祠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希望能帮到大家!晋祠梁衡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

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

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

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

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西周时,年幼的即位,一日与其弟在院中玩耍,随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叶,剪成玉圭形,说:”把这个圭给你,封你为唐国诸侯。

”天子无戏言,于是其弟长大后便来到当时的唐国,即现在的山西作了诸侯。

称此为”剪桐封弟”。

后来兴修水利,唐国人民安居乐业。

后其子继位,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唐国为晋国。

人们缅怀的功绩,便在这悬瓮山下修一所祠堂来祀奉他,后人称为晋祠。

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

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拾级登山,探古洞,访亭阁,都情悦神爽。

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娇羞迷人。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

有两棵老树,一曰周柏,一曰唐槐。

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石阶旁,宛如老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围,苍枝屈虬,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一派鹤发童颜的风度。

其余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沧桑几经的风骨,人游其间,总有一种缅古思昔的肃然之情。

也有造型奇特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却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其余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

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

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原来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隐于亭后。

更可爱的是水清得让人叫绝。

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丝纹可见。

而水势又不大,清清的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玉栏倒影,织成了一条条的大飘带,穿亭绕榭,。

当年至此,曾赞叹道:”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

”你沿着水去赏那亭台楼阁,时常会发出这样的自问:怕这几百间建筑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

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的”三绝”。

一是圣母殿。

这是全祠的主殿,是为虞侯的母亲邑姜所修的。

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一一○二年),距今已有八百八十年。

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在能找到的最早实例。

殿内宽七间、深六间,极宽敞,却无一根柱子。

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

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

屋顶黄绿琉璃瓦相扣,远看飞阁流丹,气势雄伟。

殿堂内宋代泥塑的圣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国现存宋塑中的珍品。

她们或梳妆、洒扫,或奏乐、歌舞,形态各异。

人物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专注,衣纹流畅,匠心之巧,绝非一般。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

雕于宋元篇二:[晋祠梁衡]晋祠说明文阅读答案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

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晋祠说明文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晋祠(文/梁衡)(14分)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悬瓮山。

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

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

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

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

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

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

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

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

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

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

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

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

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些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就是在水上飘着的吧!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

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

一就是圣母殿。

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年间(1102年),这就是全祠的主殿。

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

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

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

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

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31尊侍女像、4尊女官像,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

侍女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

二就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

这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篇三:[晋祠梁衡]梁衡散文读后感梁衡的散文,精美,朴实,独特,而富有韵味。

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梁衡散文读后感,供参考阅读!梁衡散文读后感篇一秋白不朽,不朽在何处?我翻遍他很薄却又很厚的36页人生,想找到答案,却又很茫然。

他是一个艺术家吗?不错,他是一个才子,诗书、刻印、翻译,样样精通,也曾影响了一代文学人。

但在文学史上,只看到梁实秋在悠闲,鲁迅在疾呼,徐志摩在康桥,找不到瞿秋白的一席之地。

这也难怪,他短暂的一生根本不容他匀一点时间给美文或治学。

他是一个政治家吗?不错,他曾是党的最高领导人。

批判陈独秀,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

但很快又被自己人打倒,永不重用。

那么至少他是一个烈士了?是的,在狱中从容斗敌,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泣天地动鬼神。

但偏偏又有一些《多余的话》:“不,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

”他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他是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有着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有着文弱书生的古典美和迂腐之气,有着几千年沉淀积累的知识分子的爱国和责任。

却偏偏没有学会聪明、世故,见风使舵或者一些政治家的圆滑、权术。

为了国家危难,他不惜以珠玉之身扑火,毫不可惜,不像梁实秋、陈望道之流懂得避让,修成金身;又因为知识分子本身的缺陷,不懂政治权谋,被拥上浪尖却又被抛下政治的深谷;又因为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和迂腐作怪,他甚至连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烈士都算不上。

我突然有些明白了,秋白不朽,在于他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而不朽,像朱自清、文天祥那样。

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哺育了他的才俊,也造定了他多难坎坷的生命。

他一生都在苦觅,却一事无成,没有傍到一个好的渡口。

“觅渡,觅渡,渡何处”其实是他不屈,却又略带伤感、迷惘一生的写照。

他一生都在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却一直没有找到。

只是凭着一腔热血与信念,奋斗,碰壁直至死亡。

梁衡散文读后感篇二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曾推荐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她曾经说梁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但由于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到了大学的时候才有了空余的时间来看一下,看过之后有了很多的感想。

梁先生说过看一篇文章,应该注意里面的知识和思想内容以及审美,我们看一本书,虽然不是上政治课,但其中的思想也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会构成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参照系。

从中我感觉当我们看一本书时,要学会审视其中的内涵,不要一味的接受,要学会批判的接受,要去其糟粕,学其精华,这样才算真正的读一本书。

这些使我认识到了读书的真正的意图和方法。

原来我读书就只是看一下,不会走太多的内心,只是名符其实的读一下,亦或是感慨一时,不会太深入内心。

虽然和梁先生讲的有点出入,但也相当于没读。

但这不禁使我想到现在的好多读者,他们读了一本书,情绪太过于投入其中,使得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从而被其中的情感或人生观所惑,对整个现实的世界都有了错误的认知,从而酿成了许多悲剧。

这就正如梁先生所说的不要一味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建造的文学世界,要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会审视。

这样才能真正的从书中汲取到营养,不算白读一本书,不正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

梁先生在《晋祠》中写的古晋名胜晋祠,在文中他说晋祠的山美、树美、人美,使我对现今的另一非常热门的现象——旅游有了新的一些看法。

现在的人们很喜欢旅游,一到假期或者空闲的时候就会去旅游。

但现在的旅游我感觉更是一种形式,太多的人就只是到了名胜古迹去照个像留个影记个念,也有太多的人到了景区就一定要到最有名的地方去留影或去参观一下,不管有多累。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说“旅游最重要的是寻找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放松心情,让灵魂得以升华,而不是只是一个任务,让旅游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

对此我深感认同。

如今太多的已经不懂得发现美,只是麻木的去景点照相,留念,仿佛就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似的。

现在的人们太浮躁,不会真正的静下心来去真正的感受我们的生活,更别谈去发现美,人们只会麻木的照相取景,不会真正放松心情,感受自然,升华灵魂。

正如梁先生在晋祠的感受:春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入秋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抬级登山都清悦神爽。

梁先生真正的在景区中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既放松了心情,又升华了灵魂,是真正的旅游者,大自然的欣赏者,是我们都应该做到的。

最后,梁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人人皆可为国王》。

一开始其便写了国王的权高位重,一国之财任其所用,一国之民任其役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