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 语文部编版教材的特点

合集下载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写作板块的特点分析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写作板块的特点分析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写作板块的特点分析摘要:从统编教材推广使用以来,它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社会各界的学者、教师纷纷对其进行了各种分析研究。

基于当下写作教学的困境以及笔者在写作教学的所思,本文就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写作板块得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使用这本教材,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生活的本真,让文学在学生的笔端富有生命力。

关键词:统编;七年级语文教材;特点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科,也是生活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学科。

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语文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当下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

温儒敏教授在教材培训会上明确指出“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是统编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之一。

可见,当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越来越受到各界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及其写作板块的介绍(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统编教材’其全称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担任中主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6年7月出版,并于同年9月份投入使用的一套适用于初中学生的语文教材。

[1](二)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统编七年级语文教材写作板块”是指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教科书中每一单元的写作部分,写作部分由写作的训练点与写作实践组成。

统编七年级语文教材写作板块共有十二个,七年级上册分别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

七年级下册分别是: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

二、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写作板块的特点(一)教材写作板块概述的内容具体且指导性强。

七年级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的写作板块概述的内容,大致都是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进行编写,特别是方法的讲解相当具体,可操作性特别强。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作文主题“思路要清楚”。

这是一个很抽象的作文主题,但是教材将抽象变具体,首先用比喻解释“思路”的概念,让学生有一个形象具体的了解。

全国中小学生语文教材改版后与原版有什么区别

全国中小学生语文教材改版后与原版有什么区别

全国中小学生语文教材改版后与原版有什么区别01 为什么全国统一使用部编教材今年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全国小学生和初中生将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目前消息是从起始年级开始,各种版本教材将陆续退出舞台。

“部编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

为什么要编写“部编本”?教材内容有何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为你解答。

温儒敏,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02 为何要编写“部编本”教材?“部编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

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

“部编本”教材力图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

目前江苏省已通知秋季学期从起始年级起全面使用部编新教材,苏教版将停用。

03 “部编本”内容有何变化?“部编本”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

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

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

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

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温儒敏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

温儒敏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

温儒敏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1. 温儒敏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那可真是太重要啦!就好比是在知识海洋中给我们点亮了一盏明灯!你看,原来的教材和现在的部编版有好多不同呢,温儒敏是怎么看待这些变化的呀?2. 哎呀呀,温儒敏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真的能让我们大开眼界呢!这就像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宝盒,里面全是惊喜!比如说在语文教材里增加了那么多经典的文章,他为啥要这么做呢?3. 温儒敏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简直就是一场知识的盛宴呀!这和我们平时自己看书可不一样哦!他对那些课文的分析,不就像是给我们一把钥匙,去打开知识大门吗?4. 哇塞,温儒敏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真的好有趣呀!就好像是一个导游带着我们在知识的大观园里游览!像古诗的选编,他是基于什么考虑的呢?5. 温儒敏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可太有意思啦!这不亚于给我们的学习之路铺上了漂亮的砖石!比如历史教材里对某些事件的阐述,他有怎样独特的见解呢?6. 嘿,温儒敏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真的不能错过呀!这就像给我们配备了一副超级眼镜,能看到更深更透的东西!那对于教材中的写作部分,他是怎么强调的呢?7. 温儒敏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绝对是精华呀!就好像是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求知的心田!想想看,他对教材难度的把握是不是很有分寸呢?8. 哇哦,温儒敏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真是厉害啦!如同给我们装上了知识的翅膀!对于教材中的插图,他是不是也有特别的看法呢?9. 温儒敏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太值得我们去研究啦!简直就是一座知识的宝藏等我们去挖掘!那他对培养学生思维方面提出了什么要求呢?10. 哎呀,温儒敏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真的是太牛了!就像一束光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对于整个教材的体系构建,他的智慧究竟体现在哪里呢?我的观点结论:温儒敏对部编版教材的解读非常有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重磅推荐】温儒敏:高中语文老师如何用好统编新教材?

【重磅推荐】温儒敏:高中语文老师如何用好统编新教材?

【重磅推荐】温儒敏:高中语文老师如何用好统编新教材?高中语文老师授课必备!新教材是对既往的教材和教法一个完全的颠覆,“守正创新”是新教材的特色。

新教材就像媒体说的,是中国语文教育传统的优秀成分,是十多年来课改的得失经验。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资源基础有三个方面,用这些资源,这些经验,化为编辑新教材的筋骨血肉。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创新,新教材包含了3个亮点:第一,编写的立意遵循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

通过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第二,坚定贯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

第三,借鉴世界上母语教学先进的经验。

关注现阶段环境,新的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让教学更加符合教育的规律。

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其中的一些理念、结构、体例、课文的选取、内容的设计,都有显著变化。

新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体例、教法都是新的,颠覆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和经验。

老师对此感到压力大,担心跟不上,用起来困难,但新教材并不是以革命的姿态,把以前的教材教法全部都颠覆,它还是有接续的。

守正创新,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面变化、革新,是大家经过努力以后,跟得上的那种创新,所以老师不必焦虑,要用正常的心态,积极的姿态来用好新教材。

改革既不能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也不能激进。

以往的语文教材教法,的确有一些比较随意。

改革需要的是积极改进,所以改革这个方向是不能变的。

新教材跟高考改革相配套,前后编改了七次还并不完善,需要通过实践去不断的修订。

但对于新教材引导的改革方向,毫无疑义应该支持,应该全力以赴。

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的幅度比较大,社会反响激烈。

推广使用后,使用新教材改革的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各自的学情,根据自身的条件,在原有基础上逐步调整、改进和更新。

新教材的使用关键是老师,老师必须思想、业务水平跟上,研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

老师用好教材需要时间,不可能靠一次两次培训就解决问题。

新教材的使用,不搞运动式的,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不一哄而起。

温儒敏

温儒敏
七下 《骆驼祥子》:圈点批注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 用新教材,要研究如何把“教读”“自读” 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千 方百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建议与推荐
• 建议老师们采取1加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 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 人教社近期出版有《语文素养读本》,选 文丰富,有导读,从小学到高中,每学年2 册,和教材有所呼应,可以作为1加X的选 篇参考。
区分两种课型
• “部编本”语文教材有意识改变课型混乱 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 分度, • 改“精读”为“教读”, • 改“略读”为“自读”。
“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 • • • “教读” “自读” “课外阅读” 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 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两个问题: • 阅读方法, • 阅读速度。
• 但总是要让一线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有“干 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
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的五个渠道
• • • • • 教师用书 单元导语 思考题和拓展题 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 “补白”
教师用书
单元说明
教学重点 单元目标
整体把握
课 课文研读
编写意图
素养提升
问题探究
教学指导
练习说明
思考探究
备课时注意二
• 参考教师用书所建议的小学和初中的语文 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系列,可以把这个系列 和课标的要求对照,互为补充。
备课时注意三
• 研究这些“要点”(知识点,训练点,也 就是讲课的重点)如何分布到各个单元、 到每一课。要有梯度,螺旋式提升,这就 是体系。
阅读技能的习得
• 目前教学中普遍不太重视阅读技能的习得。 比如精读、快读、浏览、朗读、默读,都 有技巧,教材中体现不够。 • 我们备课设计教学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及使用建议温儒敏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及使用建议温儒敏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一、“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中央领导指出,教材编写实质上就是国家行为。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这就站到一个“国家行为”的高度来要求教材编写了。

“部编教材”应当也可以做到比一般版本教材站得更高,视野更加开阔。

“部编本”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出面聘请主编和编写专家,调集了全国最强的编写队伍,有条件在总体质量和水平上超越现有各种版本的教材。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立意要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

措施就是八个字:“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任何教材的编写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基本的意识形态立场。

作为“部编本”,这方面要求更高。

新教材编写强调“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并不等于所谓“政治挂帅”,而是要处处考虑尽可能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

教材编写是整个教育的一环,我们的教育终究要立德树人,这个“德”,包括了政治,但远不止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等诸多方面的“德”。

现在社会发展,出现很多前所未料的新问题,精神道德的滑坡让大家都担忧,这其实也是意识形态问题,整个教育包括教材编写不可能回避这问题。

立德树人非常必要,教材编写应当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整个教材编写过程,中央和教育部对立德树人,体现核心价值观是有很多指示和要求的。

如何做好?从编写的指导思想看,是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来体现核心价值观的。

功夫就在这种“结合”上。

我们努力要避免的,是“表面文章”,是“穿靴戴帽”,而要做到“有机渗透”,使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

注意把那些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老师们拿到新教材,会感到立意的确比较高了,也很大气,既体现主流价值观,又不停留于“说教”。

温儒敏 语文部编版教材的特点

温儒敏 语文部编版教材的特点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4个特点和9个建议(温儒敏)温儒敏(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部编本语文教材投入使用,就像一部作品面世,那么有哪些成功与不足,是好是坏,就交给读者去评判,最终还得靠一线教学的总体效果来评判。

这套教材从2012年3月启动编写,到现在5年多了,还有几个年级尚待最后通过中央思想宣传工作小组的批准。

(这个关把的非常好,因为这是千秋大业。

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的情况下,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特别重要。

)时间实在拖得太长,编得也很辛苦。

(值得做的事都是很不容易的,但也正是很有价值才更值得去做。

)主要是上上下下都这套教材的期望值太高,中央和教育部直接关注和领导,不断下达各种要求和指示,社会各方面也纷纷提出批评建议,目光都聚焦这套教材,不容许出任何差错。

(对一线使用者来说,我们也要更好地使用好这套教材,多学习,吃透精神。

人教社中语室起了中坚作用,每年能在8·18之日参加他们组织的活动,很幸运也很自豪!)如果不是“部编本”,很难动员和运用这么庞大的编写资源。

这也保证了这套教材政治上是符合要求的,基本质量也可以说是上乘的,起码是多数人能接受的公共知识产品。

这也许不是最理想的教材,但显然已经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水平。

我想这也大致符合实际,不必把这套教材的优点说的那么多、那么绝对,它可能只是相对的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肩膀上,提升了一些高度。

所以“部编本”取代原来人教版,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不要忘记它们的功劳。

参加培训不只是关心选进了那些课文及作者,更主要的是要重视“部编本”语文教材所体现的某些教学理念,以及改革语文教学现状的某些动向。

要比较新教材和原来教材的不同,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但我提醒大家更要关注这些“不同”、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

当然,这些新的观念、意图与方法不一定就是对的,也不一定非得在教学中落实的,但总要去思考、鉴识和评判,甚至能引发某些问题意识,某些新的研究课题。

朱之文温儒敏2016“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

朱之文温儒敏2016“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


“百年教科书编写的历史”研究,对民国国文教科书的编 写有认真的清理总结,有些好的经验吸收到新编的教材中。

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 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从7个方面介绍:

新教材和以往流行的教材(包括人教版)比,“新”在何 处,
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的讲话精神
北京5月15日,国家统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 门学科教材国家级培训班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开班。教育部 副部长、党组成员朱之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朱之文强调,这次国家组织专门力量统一编写义务教育三科 教材,不是对原来教材编写出版方式的简单调整,而是着眼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维护国家 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 意义。要从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把好教育系统 意识形态关的战略选择、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奠基工程的高

老师们使用部编本教材,要注意这5个“渠道”所体现的 语文知识体系,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备课时注意一

重新学习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掌握其中对各 个学段内容目标的要求,特别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 的系列,可以把这个系列和课标的要求对照,互为补充。


四、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哪些变化?
五、识字写字教学如何做到更有科学性? 六、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有无必要让孩子学“国学”? 七、部编本语文为何要强调课型的区分? 八、为何要提倡阅读教学的“1+X”? 九、怎么设计“快乐读书吧”课? 十、新教材为何要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十一、别滥用多媒体,要祛除繁琐病。

部编本语文新旧教材分析(温儒敏)

部编本语文新旧教材分析(温儒敏)

“部编本”语文新旧教材分析2017年9月起,全国小学和初中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

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将终结。

那么,新语文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哪些不同?面对展露“新颜”的语文课本,老师们、同学们甚至家长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负责编写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这就给出了一些建议。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体特色:1.“部编本”语文的立意和眼界是比较高的。

重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

价值观的体现注意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

这套教材处处都注意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不那么“说教”。

这是第一点。

2.十多年来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理念,在教材编写中“沉淀”下来了。

新教材还是注意“接地气”的,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3.注重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使教材编写更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

4.教材在课文选取、习题设计、教学活动安排、编写语言、插图和装帧设计等方面,都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针对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一.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

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

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

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

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

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

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

“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

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

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和以往教材比,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变化很大,但并非对既往教材教法的颠覆,我更愿意用“守正创新”来概括它的特色。

这套教材努力去“守”的,是中国语文教育传统的优秀成分,是十多年来课改的得失经验,是以往语文教材编写值得借鉴的东西。

这些都是“正”,是这套教材编写的基础和资源。

用好这些资源,吸收这些经验,化为新教材的筋骨血肉,就是“守正”。

在此基础上去“创新”,教材的“亮点”是显著的。

起码有这么几个亮点:一是编写的立意更高,遵循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指导思想,通过“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设计,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贯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去改变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偏误;三是借鉴世界上母语教学先进的经验,关注信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让教材更加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也更加适合新时代公民基础教育的需要。

和以往教材比,这套教材无论是编写理念、结构体例、课文选取,还是内容设计,都有明显的变化与改进,是“守正创新”。

我这里特别用“守正创新”来说明这套新教材,也是为了给老师们减少压力。

大家拿到新教材,看到许多课文是新的,体例和教法是新的,改革的力度大,担心跟不上,用起来困难。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但也要看到,这套教材的“新”,并非以革命的姿态把以前的教材教法全部颠覆,它是“守正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化革新,是那种大家经过努力就跟得上的“创新”。

所以不必焦虑,要以积极而又正常的心态来使用教材。

当然,我也不赞同泰然处之、我行我素,甚至拒绝改革的态度。

以往语文教材教法中的确存在随意、低效、不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亟待改革之处,改革是必须的。

现在高考正在推进改革,2019年进入新高考的6个省市率先使用高中统编教材,也是为了和新高考配套衔接,这是大趋势,必须跟进。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系列文章(3)《“统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系列文章(3)《“统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系列文章(3)“统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中央领导指出,教材编写实质上就是国家行为。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这就站到一个“国家行为”的高度来要求教材编写了。

“统编教材”应当也可以做到比一般版本教材站得更高,视野更加开阔。

“统编本”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出面聘请主编和编写专家,调集了全国最强的编写队伍,有条件在总体质量和水平上超越现有各种版本的教材。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立意要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

措施就是八个字:“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任何教材的编写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基本的意识形态立场。

作为“统编本”,这方面要求更高。

新教材编写强调“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并不等于所谓“政治挂帅”,而是要处处考虑尽可能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

教材编写是整个教育的一环,我们的教育终究要立德树人,这个“德”,包括了政治,但远不止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等诸多方面的“德”。

现在社会发展,出现很多前所未料的新问题,精神道德的滑坡让大家都担忧,这其实也是意识形态问题,整个教育包括教材编写不可能回避这问题。

立德树人非常必要,教材编写应当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整个教材编写过程,中央和教育部对立德树人,体现核心价值观是有很多指示和要求的。

如何做好?从编写的指导思想看,是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来体现核心价值观的。

功夫就在这种“结合”上。

我们努力要避免的,是“表面文章”,是“穿靴戴帽”,而要做到“有机渗透”,使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

注意把那些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老师们拿到新教材,会感到立意的确比较高了,也很大气,既体现主流价值观,又不停留于“说教”。

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部编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特色和使用建议

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部编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特色和使用建议

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部编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特色和使用建议“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千呼万唤始出来”,今年秋季一年级投入使用。

我相信大家都很关注,也很期待。

本文融合8月7-8日在昆明举办的“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培训会”上,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和小语专委会理事长陈先云等的培训报告精神,就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特色和使用建议进行介绍,以期给老师们用好这套教科书提供参考。

一、“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及总体特色陈先云理事长在培训报告中,开宗明义点出“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的基本精神;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也包括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超越现有同类教材的水平,争取成为高质量、有特色、广大师生满意的新教材”,努力做到让一线教师好教好用。

温儒敏教授将此套教材的总体特色概括为四个方面:1.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温教授说:“教材编写是国家行为。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此套教材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而不是空洞说教。

“立德树人” 是基本点,其“德”不只是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习惯、法规等等,都有机渗透到教材的方方面面、化为“血肉”。

2.接地气,满足一线教师教学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近年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得到普及,深入人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普遍存在“两多一少”——即精读精讲多、反复操练多、读书太少;课堂活跃但思维浅表;综合性学习走过场等等。

温儒敏谈部编新教材

温儒敏谈部编新教材

温儒敏先生介绍部编新教材的七个“创新点”(2016-08-07 15:55:40)转载▼分类:学习提升温儒敏先生介绍部编新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强点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具有时代性。

和原来人教版比,课文总量减少了。

但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

而是几个板块内容进行了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效。

变化:减少汉语拼音难度,让汉语拼音服务于识字教学。

新教材一开始就是识字教学(5—6课),然后才学拼音。

选文变化:经典课文又恢复了;“时文”减少;传统文化篇目增加;革命传统教育篇目占较大比重。

二、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分单元教学,若干板块内容穿插安排在各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课文、识字写字、拼音。

教学中可以大致按照板块顺序进行,也可以穿插进行。

综合性学习——往往在实际教学中有走过场之嫌,新教材次数有所减少,中心更加突出。

口语教学表面上减少了,实际是分散了。

汉语拼音教学可以相对集中完成,识字写字教学和课文教学可以有更多的融合。

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多一些融合重组。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一条线是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予以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双基”、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分成若干点,由浅入深分布在各单元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中。

小学的单元设计:思考练习题;语文园地;“和大人一起读”(强调亲子,这是一个两点)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在教材呈现和教学中不可以强调体系,防止过度操练。

但总得让一线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时有“干货”可以把握,一课一得。

体现知识体系、能力点的五个渠道——教师用书,单元导语,思考拓展题,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补白”。

备课时要注意——重新学习课标,了解各学段目标要求,特别是关于知识能力的要求;参考教师用书所建议的知识点、能力点,这可以和课标互为补充;研究这些“要点”如何分布到各个单元,有梯度螺旋上升。

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深入解读新版教材

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深入解读新版教材

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培训会深入解读新版教材一、教材的四个编写特点、四个希望:(一)特点:1.历时长。

2012年启动,历时四年半。

2.要求高。

各种审核达20多次,中央第一次审阅义务教育教科书,空前重视。

3.编写纸质提高。

4.参与度广。

(二)希望:1.认识新要求,跳出教材看教材。

2.认真研读课标、教材。

3.深入理解教材意图,鼓励大胆创新、凸显个性。

4.注意积累好的经验。

二、温儒敏老师谈教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语文教科书总主编)(一)教材背景1.体现整体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

2.接底气,满足一线要求,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3.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语文课注意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二)七个创新点1.创新之一:选文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变化:一开始是识字教学(5-6课),然后才是拼音教学;很多经典课文又恢复了;“时文”相对少了;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占有较大比重。

2.创新之二: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强调“融合”二字3.创新之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但总是要让一线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有“干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

4.创新之四: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的课型。

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

“教读”“自读”“课文阅读”,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5.创新之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建议采取1加X的办法。

6.创新之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关注300字教学问题,汉语拼音教学不宜过高,无非就是识字的拐杖,识字会读、会认,多认少写。

7.创新之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三、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一)汉语拼音1.汉语拼音的定位:识字的工具、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2.编排原则:综合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便捷高效原则。

情境图里蕴藏着很多秘密,你发现了吗3.教学建议*准确把握目标要求*体现弹性*突破难点*在活动和游戏中学*强化运用,在具体语境中学*在生活中学(二)识字写字1.思路:识字分流,多人少写;合理安排识字写字序列;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文化内涵丰富;识字方式多样;重视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共63页文档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共63页文档

END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 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

创新点之五
•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 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 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 兴趣。
• 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 的延伸。
• 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 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 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 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
创新点之一
• 选文强调四个标准。
•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 少了。
• 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 的内容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 效。
变化
• 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 识字教学。
• 新教材一开始就是识字教之四
• 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 同课型。
两种课型不同
• 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 比较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 激发读书的兴味;
• 略读课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 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很 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 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 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 也会有些困难。 • 但这会刺激和带动我们的教研,更新我们
的教学理念,改进我们的教学,从长远看, 不但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老师自身,这 一定是一个专业成长的好机会。
教材教法培训
• 1、人教社的培训 • 2、北京众智云集教育科技公司 • 联手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的培训 • 特色是后续跟进,专题研讨,网络与面授
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的五个渠道
• 教师用书 • 单元导语 • 思考题和拓展题 • 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 • “补白”
• 老师们使用部编本教材,要注意这5个“渠 道”所体现的语文知识体系,并落实到具 体的教学中。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特色及启示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特色及启示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特色及启示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主编,众多教育专家级一线教师合作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为“‘部编本’语文教材”)2016年9月正式在全国中小学投入使用。

本次语文教材的编写历时四年,并且拥有全国最优秀的编写队伍,从开始准备修订之时,就受到了各界广泛的关注。

目前新教材只投入使用于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但也已经从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很多反馈意见,这为以后全面投入使用新教材做了良好的铺垫。

本论文从“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与201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比较入手,探讨新教材的新理念、特色及对未来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启示。

通过详细、完整地总结新版教材变革的具体内容,辩证看待并提出合理化的教育、教学建议,为初中语文教材改革作系统的理论上的分析,为初中语文教材的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论文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量化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具体分析新旧两版教材,主体部分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章,对新教材修订背后因素进行讨论,即有哪些因素影响着教材的编写。

从语文教育本体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四个方面探讨教材修订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通过与201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对比,分析新教材各个系统所作的变动与调整,揭示其四大系统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强调重建知识系统,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点和能力点;助读系统中导引、导读部分突出知识点,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选文系统中选文的数量和顺序都有所变化,重视经典篇目的回归;练习系统中课后练习更细化,写作主题循序渐进。

第三章,从“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及编写的主要特色入手,讨论新教材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编写理念,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归纳出新教材的编写特色。

新教材在知识系统上完善编写体例,在助读系统上注重方法的引导,在选文系统张强调四个标准,在练习系统上强调梯度设计。

最后一章节探讨新教材编写修订与使用启示,包括对以后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理念的启示,对初中语文教材学习策略的启示,以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4个特点和9个建议(温儒敏)温儒敏(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部编本语文教材投入使用,就像一部作品面世,那么有哪些成功与不足,是好是坏,就交给读者去评判,最终还得靠一线教学的总体效果来评判。

这套教材从2012年3月启动编写,到现在5年多了,还有几个年级尚待最后通过中央思想宣传工作小组的批准。

(这个关把的非常好,因为这是千秋大业。

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的情况下,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特别重要。

)时间实在拖得太长,编得也很辛苦。

(值得做的事都是很不容易的,但也正是很有价值才更值得去做。

)主要是上上下下都这套教材的期望值太高,中央和教育部直接关注和领导,不断下达各种要求和指示,社会各方面也纷纷提出批评建议,目光都聚焦这套教材,不容许出任何差错。

(对一线使用者来说,我们也要更好地使用好这套教材,多学习,吃透精神。

人教社中语室起了中坚作用,每年能在8·18之日参加他们组织的活动,很幸运也很自豪!)如果不是“部编本”,很难动员和运用这么庞大的编写资源。

这也保证了这套教材政治上是符合要求的,基本质量也可以说是上乘的,起码是多数人能接受的公共知识产品。

这也许不是最理想的教材,但显然已经超越现有各个版本同类教材的水平。

我想这也大致符合实际,不必把这套教材的优点说的那么多、那么绝对,它可能只是相对的好一些,是站在既有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肩膀上,提升了一些高度。

所以“部编本”取代原来人教版,以及其他一些版本,不要忘记它们的功劳。

参加培训不只是关心选进了那些课文及作者,更主要的是要重视“部编本”语文教材所体现的某些教学理念,以及改革语文教学现状的某些动向。

要比较新教材和原来教材的不同,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但我提醒大家更要关注这些“不同”、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

当然,这些新的观念、意图与方法不一定就是对的,也不一定非得在教学中落实的,但总要去思考、鉴识和评判,甚至能引发某些问题意识,某些新的研究课题。

激发语文教学改革,帮助一线老师提升教学质量。

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教材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和文本,是应当服务于一线教学实践,满足教学需要的,也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

希望有所创新和突破的。

“部编本”的总体特色,可以从四方面去看。

1、“部编本”语文的立意和眼界是比较高的。

重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

价值观的体现注意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

这套教材处处都注意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不那么“说教”。

2、十多年来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理念,在教材编写中“沉淀”下来了。

这些年一线教学所出现的某些通病,也努力通过教材的编写去纠偏。

应当说新教材还是注意“接地气”的,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3、努力去创新,是“守正创新”,避免被媒体裹挟,随波逐流。

4、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一、课文有哪些重要的变化?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

数量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方式在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

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当然,还要适当兼顾时代性。

这也是针对性的。

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

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

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小学占所有选篇的30%,初中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7%,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初中29篇。

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教材不只是美文的汇集,选文需要考量教学点的设置、学段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文学价值、人文价值等多个方面要求,要在众多维度中平衡、寻找到一篇比较合适的课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为何要采用双线单元结构体例?每个单元都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是重头。

另外,每学期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两个名著导读,还有两个课外古诗词诵读。

老师们使用教材时,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

几个板块的划分主要是方便,大致上有序可循,但教学实践中还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来适当组合。

“内容主题”与“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主题单元结构有问题,只照顾到人文性,而可能忽略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选文也往往只顾一头,只考虑所选课文是否适合本单元主题,难于照顾到本单元应当学习那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

语文教学也就失去必要的梯度。

这个问题是严重的,教学中大家都不满意。

老师们教学实践中可以按照新教材的单元顺序来安排教学,但不能拘泥于人文主题,要特别注意语文知识、能力的落实这条线。

三、新教材为何要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多年前,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是比较清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点、知识点,也都比较成体系。

但在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现象,是考什么,就学什么、训练什么,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实际上已被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所绑架。

实施新课程以来,特别是课标的出台,首先要去解决的就是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的问题,因此特别强调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讲授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

而且课程改革几乎一边倒,就是强化人文性。

教材受这种观念支配,也就都采用以人文性为中心的主题单元建构。

和之前的教学比起来,最近几年的教学要活跃得多,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

但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语文的知识体系被弱化,甚至被拆解了,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

结果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

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

某一单元每一课到底要实现什么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在整个小学或者中学的语文课程中到底是什么位置,通过这一单元或者某一课,能让学生具体学会什么,大致达到什么程度,都不是很清楚。

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吗?“部编本”语文教材就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

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

但总是要让一线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有“干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

备课要现有全局意识,不能备一课是一课,也不能临时抱佛脚,克隆现成的教案了事,一定要研究教材,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比较自然而又扎实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

四、为何阅读教学要重视区分不同课型?精读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呢,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切记,只有此思路,才能跳出原来的框架。

)初中教材干脆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

教读课设计比较丰富,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

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

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扣得很死,虽然有用,但这是很不够的。

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等,以往教材与教学都较少关注,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精读,只会考试,而阅读速度很慢,也不晓得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

部编教材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上,是增加了一些分量。

五、怎样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制?“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努力扩大阅读量,这是改革的方向。

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这一条,语文素养的提升才不是空话。

六、为何阅读教学要提倡“1加X”?现在语文课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读书,读书少。

我鼓励“海量阅读”,让孩子“连滚带爬”地读,也主张读一些“闲书”,不能都是为了写作或考试而读书,那样不会有长久的读书兴趣。

“1加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

目的就是要拓展阅读面,增大阅读量。

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人教社最近出版的《语文素养读本》,选文的经典性、可读性都比较好。

(这是我关注的东西,很好!)七、如何上好“名著导读”课?简要介绍一下这部名著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引导运用精读和跳读结合的方法。

八、如何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

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

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顾全般。

九、如何克服语文课的“繁琐病”?“形式大于内容”以及固定的程式去套解。

好像课堂很活跃,但没有什么“干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