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讲课)

合集下载

课件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件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秦:御史大夫—中央 监御史—地方 2.汉武帝时:御史大夫——中央
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官和诸侯王 3.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监察机构设置, 唐---御史台; 宋---御史台,知州,通判制度;提点刑狱司等。 明---都察院 厂卫特务机构 清---都察院
这些措施有效吗?监察官对谁负责?所有官员都受 监察吗?古代的监察制度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主要的选官制度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夏商周: 分封制
秦朝: 郡县制
两汉: 郡国并存——州,郡,县
唐: 道,州,县
宋: 路,州,县 元: 行省制度。省,路,府,州,县
(另:中书省;宣政院 ;枢密院)
明: 行省制度。承宣布政史司,府,县 清: 行省制度。省,道,府,县
1)历代行政区划的设置
山东、山西)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政院进行管理。
你知道金华在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吗?
夏商周: 分封制
秦朝: 郡县制
两汉: 郡国并存——州,郡,县
唐: 道,州,县
宋: 路,州,县 元: 行省制度。省,路,府,州,县
(另:中书省;宣政院)
明: 行省制度。承宣布政史司,府,县 清: 行省制度。省,道,府,县
时间:秦创立后,延续2000余年
基础:理论基础来自于法家思想;
经济基础来自于小农经济。
实质:处理两个关系,在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特点:皇帝的终身制和世袭制,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吏而 掌握大权。 形成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绝对服从皇帝。
职能:镇压人民反抗,抵御外来侵扰, 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冲突,组织重大工程。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 1.世官制:将官员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 2.察举制:汉代—人才举荐制; •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 3.科举制:隋唐以后考试选官成为

一君主专制政体演进与强化课件(讲课)PPT课件

一君主专制政体演进与强化课件(讲课)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
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形成
自秦朝开始,经过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演变,君主 的权力逐渐加强。
演变特点
通过加强官僚体系、削弱贵族和地方势力,以及推行儒家思想等手 段,强化君主的权威和统治基础。
中国君主专制政体案例
明清时期的皇帝如朱元璋、康熙、乾隆等,都是中国君主专制政体 的代表人物。
统一和稳定的需要
在分裂和动荡的时代,统一和稳定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能够 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
经济基础的支持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人阶级希望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来保护他们 的利益。君主专制政体的出现满足了这一需求。
文化和宗教的影响
在文化和宗教方面,君主专制政体的出现也受到了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儒家思 想强调君主的道德责任和教化作用,基督教教义则强调君主的权威和统治地位。
君主立宪制的出现
君主立宪制的概念
君主立宪制是一种政治制度,国家元首是君主,但君主的权力受 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的形式,但实质上是议会民主制,议会是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君主立宪制调和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稳定了政治局势,促进了 经济发展。
皇帝的绝对权力
在君主专制政体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国家的行政、立法、 司法等各个领域。皇帝的意愿和决策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03
官僚制度的建立
为了维护君主专制政体,秦始皇建立了严密的官僚制度,各级官员由皇
帝直接任命和罢免,对皇帝负责。
欧洲的君主专制政体
封建制度的解体

人民版必修一 1.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26PPT

人民版必修一 1.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26PPT
由官吏察访合适人才向中 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 任用。
考试选官
1、选官制度的变化
科举制积极作用: (1)废除了世族门阀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官吏来源。 (2)有利于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提高行政效率。 (3)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4)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5)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相对公平公正。
2、元朝行(中书)省的设置: ①全国设十行省:
2、元朝行(中书)省的设置:
②中书省直辖“腹里”:
山西、河北、 北京、山东
③宣政院辖区: ④省下行政区:
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路、府、州、县
意义: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课堂练习:
1. 下列关于嬴政确立“皇帝”称号的说法,
A 7.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D 8.元朝的行省制度( )
①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
②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④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政治成为一个人的政治
才的关系
二、君权与相权
如何管 理呢?
1、秦朝: 在中央设立丞相;
2、汉初: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 实质是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
3、汉武帝: ①频繁更换丞相;
3、汉武帝:
②设立“中朝”对抗“外朝”,让平民出身 的人参议要政

3、唐朝:三省六部制;
1)、集体宰相制,相权一分为三 2)、相互牵制,互为补充,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 皇权 3)、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行政效率 4)、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

皇帝(皇权至上)
中书省
制令决策
尚书省
执行机构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凡军国大事,必 门下省审议复奏 1、集体宰相制,相权一分为三 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 由中书省决策 2、相互牵制,互为补充,避免权臣大权独 揽,利于加强皇权 3、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行政效率 4、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 制约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017/9/3
21
3、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1)隋兴起 隋文帝 分科考试 (2)唐完善 唐太宗 武则天 设武举、殿试 唐玄宗 高官主考 隋炀帝
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增加考试科目
(3)宋朝进一步完善 (4)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5)公元1905年,科举制被袁世凯等人废 除。
2017/9/3
22
2017/9/3
B
2017/9/3
40
巩固:李斯曾说过,“主独制于天下而无 所制也”,从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正确的 是 ①皇权至高无上 ②君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③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 政治 ④君主主宰国家政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2017/9/3
41
巩固: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 确的是 ①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 ②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③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④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个朝代影响影 响深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体现封闭的 特征。以官 举士,百姓 不得参与。
考试 成绩
中下层地 主知识分 了提供了 20 机会。
备注
2017/9/3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一) 先秦:“世卿世禄制” 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二)汉:“察举制” 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察举制(汉武帝) a. 察举 各郡国岁举孝廉各一人 b. 征辟 征召才能之士 (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分为九等。中正评 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根据。 (四)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以考试来选官的制度,其基本特点是“一切以呈文为去留”,自隋产生后, 为历代所沿用,直到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科举制。

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件

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件
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主考官由皇 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 解(jie)元。
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 考官,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 士,第一名叫会元。
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 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 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 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
中央行政制度、人才选拔制度、 各级 监察制度、地方行政制度、



义 中
中央政治制度



制 的
地方政治制度


君权与相权的变化 监察制度的变化 选官制度的变化
行省的设置
一,法令出一(确立皇帝制度)
1、创立:
2、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
3、影响: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但君主专制政体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 性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 政和司法,造成了极端腐败的封建专制。
历史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先秦时期
世官制 血统、出身 世袭制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察举制 隋唐至明清时期 科举制
品行、才能 任免制 考试成绩
想一想,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公正、公平地选拔真正 的人才?为什么?
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一分为二辩证思维)
考试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具体程序
由提学官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 阶段,院试合格后称为秀才,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件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件

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 “始皇帝”,后世称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
二、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皇帝的烦恼之一:君权与相权
材料一:汉景帝时,窦太后欲立皇后兄王信为侯,汉景 帝说:“请得与丞相计之。 ”于是与丞相商议。丞相周亚夫以高祖刘邦“非有功, 不得侯”之约予以拒绝。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 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 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材料四: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 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
1、容易任人唯亲、权利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 2、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弊端:按门第选官, 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 亲,压制人才,垄断仕途
皇好帝了的烦歌恼
人人说做皇帝好,
其实皇帝也苦恼; 君权与相权 忠忠奸奸难辩难睡不辨好,
选官制度 后宫争宠吃不;
要官是吏官吏难选不选好,
贪腐污腐败败治难不了治; 最地怕方地方难造反管了, 监察制度
地方制度 身家性命也难保。
打油诗反映了威风的皇帝因为哪些事儿有了烦恼 呢?
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特点:
①三省六部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 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三省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感受历史
唐太宗时,假设 发生了洪水,要兴 修防御工程。这项 工程的实施涉及众 多机构,按照制度 规定其运作程序应 该是怎样的呢?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一) 先秦:世官制 以血缘关系为依据,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 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及强化课件

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及强化课件
——皇帝权力逐步强化,宰相权力逐步削弱。
皇帝
中朝
尚侍常 书 令中侍
外朝
御 丞太

大 夫
相尉
九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汉代中央政治制度
• 汉武帝所用丞相十三人,下狱死者占其半, 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聋作 哑,唯命是从而已。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 大事,汉武帝竟说 “田蚡不足与计”。
• 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 制宰臣和外朝,所以当他拜公孙贺为相时, 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
四、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地方官制)
1.秦→西汉: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2.东汉→宋:三级(汉:州郡县→唐:道州 县→宋:路州县) 3.元明清:行省制度(元:省-路-府-州-县; 明:省-府-县;清:省-道-府-县)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 央集权。
元朝行省制的内容:
1、全国分设十个行政区和两个单列行政区: “腹时”、“宣政院辖地” 2、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 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 3、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几既不能 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能调动军队 4、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5、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 机构进行监察,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 以控制
新疆
西藏
云南
东北 广大 地区
台湾 南海 诸岛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 与共。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被称为 “蓬莱”、“岱舆”、“瀛洲”、“岛 夷”、“夷洲”、“琉求”等。从三国 时代开始,便逐渐开拓、经营台湾。
元代元世祖在澎湖首次设立了官府
“澎湖巡检司”,负责台湾澎湖的事务, 隶属于泉州同安县。1624年,荷兰殖 民者入侵台湾,开始了38年的殖民统治。 1661年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 25000名士兵登陆台湾,于1662年2月1 日迫使荷兰人投降,收复台湾。1684 年,台湾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厦门 道。 1885年,台湾正式由府升格为省。

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情况表:
姓名
离任原因
任职时间
窦婴
免职
1年2月
许昌
免职
3年8月
田蚡
去世
3年9月
薛泽
免职
7年6月
公孙弘
去世
2年4月
李蔡
畏罪自杀
3年
严青翟
畏罪自杀
2年10月
赵周
下狱死
2年7月
石庆
去世
8年3月
公孙贺
下狱死
12年2月
刘屈髦
下狱腰斩
2年2月
田千秋
昭帝时死
2年
5
皇帝
中朝
尚侍常 书 令中侍
外朝
(2)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 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 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19
2、局限性:
(1)考试内容单一,脱离实际,忽视实践性知 识的考察,束缚创新意识。
(2)逐渐僵化为八股取士,成为统治者进行 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的工具,阻碍了知识分子 的思潮的发展。
20
五、行省的设置
(1)全国设十行省: (2)中书省直辖“腹里”: 山西、河北、
北京、山东、内蒙古 (3)宣政院辖区: 西藏和四川、青海部 (宣政院是中央机构)分地区 2、省下行政区: 路、府、州、县
21
蒙古:岭北行省
东北:辽 阳 行 省
云贵: 云南行省 台湾:澎湖巡检司
22
元代行省的意义: ①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
任用
童子科 (12-16岁博通经典) 12
察举制
优点: 察举制科目多,选拔范围广,涵盖了国家所需的各种人

历史: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5(人民版必修一)

历史: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5(人民版必修一)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北宋前期中枢机构
皇帝
宋太祖
御前会议 三司 中书门下(政事堂) 枢密院 枢密副使 御史台 御史中丞 监察
—《宋史· 范镇传》
三司使
财政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行政
军政
“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
问题设计3:讨论上述材料反映了宋朝中央机构怎样的关系?
分相权,各机构制衡,皇帝总揽大权
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 中写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 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 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 制约权力”。
二、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秦朝: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史
概况 监察体制
汉朝: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刺史
以后历朝:御史台、都察院
评价 见材料
二、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第 3 课 君主专制的演进与强化
一、法令出一,确 立“皇帝”制度
好了歌 皇帝的烦恼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忠 奸 难 辨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腐 败 难 治 官 吏 难 选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地 方 难 管
亟待解决的问题: 1、君权与相权 2、监察制度 3、选官制度 4、地方制度
目的: 强化专制统治,重视集纳人才 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 格, 先要参加童试, 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 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 又称为库生,俗称秀才。 这是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 考试分为三级:(1) 乡试 (2) 会试 (3) 殿试 。乡试通 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 次。 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 , 第一名称为 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 春天在礼部举 行。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 贡士 ,第一名称为会元 。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 中后统称为 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 名,第一名俗称 状元 ,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 , 合称为三鼎甲。

原创课件: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原创课件: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演进内容——选官制度
材料一: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 材料二: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平 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材料三: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 永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各国。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 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
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
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
根据材料概括:行省制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2分) 打破山川行便原则,采用犬牙交错原则
演进内容——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一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
演进内容——选官制度
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 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 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 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
后,被景帝迁为丞相。
周亚夫的经历折射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从世官制到军功爵制

要 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 演进原则 :维护皇权、服务皇权
◆演进内容(汉—元)
◆ 演进趋势 ◆ 随堂练习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 演进原则 ◆演进内容(汉—元)
◆ 演进趋势 ◆ 随堂练习
◆ 君主专制政体演进的内容
演进内容——监察体制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上课用)-16页PPT资料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上课用)-16页PPT资料
汉代—人才举荐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
隋唐以后考试选官成为主要 的选官制度
小结
• 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 1.特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2.表现 •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被不断分割. • (2)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
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 (3)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促进了君主专制
任职时间 1年2月 3年8月 3年9月 7年6月 2年4月 3年 2年10月 2年7月 8年3月 12年2月 2年2 2年
中朝:针对“外朝”而言,指由皇帝的亲信 左右、侍中、尚书等组成的参谋、决策机构。
外朝:是指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外朝官 组成的官僚机构。
决策机构
皇帝
执行机构
中朝
外朝
尚侍常 书 令中侍
中央集权的发展.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打油诗反映了威风的皇帝的哪些烦恼? 其中最主要的是解决什么问题?
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材料一:《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 子助理万机”。
2020/5/20








6
太祖问:“天下自 唐季以来,数十年 间,帝王凡易八姓, 战斗不息,生民涂炭, 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 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宰相赵普
宋太祖加强 中央集权
财政
皇帝 行政
军事
材料二:汉景帝时,窦太后欲立皇后兄 王信为侯,汉景帝说:“请得与丞相计之。” 于是与丞相商议。丞相周亚夫以高祖刘邦 “非有功,不得侯”之约予以拒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帝(皇权至上)
中书省
起草诏令
尚书省
执行机构
凡军国大事,必 由中书省起草
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
门下省
封驳审议
门下省审议复奏
决策过程: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吏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特1、点中相:书权省一分为草三拟户,部避免户权籍臣、大土权地独、揽赋,税 利
于加强皇权
礼部 礼仪、科举
哭,不受印绶。此
外,武帝还大胆启
用出身寒微的士人
做官:比如从奴隶
群众提拔了卫青做 大将军等。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
汉 汉初:丞相位尊权重 朝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参议
要政;设立“中朝”对抗“外朝”(中朝对重 要政事先做出决策);(相权一分为二)
外朝: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 中朝:(内朝):针对“外朝”而言,由皇帝左右的亲
材料三:丞相有权任命四百石以下的官员, 有权举荐六百石到二千石高级官员。田蚡为 相时举荐的官员超过了两千石的品秩。
通过上述材料,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
汉初:汉承秦制,丞相实质是掌握行政实权的 总理大臣。
■君权和相权■
汉武帝所用丞 相,下狱死者占其 半,生者如田蚡、 石庆、公孙弘辈, 只能装聋作哑,唯 命是从而已。以至 于讨论出兵边疆的 大事,汉武帝竟说 “田蚡不足与计”。 汉武帝如此重用内 朝官,用近臣、内 朝来压制宰臣和外 朝,当拜公孙贺为 相时,贺竟伏地大
三公九卿 郡县制
中央权力 中




地方权力 权
主要矛盾:中央与 地方、皇权与相权
一、法令出一(皇帝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创立: 2.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3.弊端:带有独断性、随意性
①君国关系 国家变成一个人的国家, ②君臣关系 政治成为一个人的政治
4.历代官僚体系的基本原则:维护皇权、 服务皇帝
二、君权与相权
阅读书本第二框,联系上一节内容,梳理出汉、唐、 宋、元统治者如何创新制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君权与相权矛盾产生的原因:“相”是帝王 的政治助手,又是君权分割者,希望有作 为的帝王往往采取限制相权的方式以独揽 大权。
史料一: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 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 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 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集基2)行本历政原朝权则皇、帝。司制法度权是和否军继事承指了挥这权一于特一点身?。
为什么?
皇好帝了的烦歌恼
人人说做皇帝好,
其实皇帝也苦恼; 君权与相权 忠忠奸奸难辩难睡不辨好,
选官制度 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官是吏官吏难选不选好, 贪腐污腐败败治难不了治;
最地怕方地方难造反管了, 监察制度 地方制度 身家性命也难保。
信近臣构成。(中朝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
策)
皇帝
尚 侍常 书 令 中侍
丞御太 史 大
相夫尉
中朝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九卿 外朝
汉武帝设“中朝”牵制“外朝”示意图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 汉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 设立“中朝”对抗“外朝”;(相权一分为二)
唐朝:三省六部制;
材料:隋唐时期,确立了“中书取旨,门下 封驳,尚书奉而行之”的原则。即中书省主 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书;门下省主要 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省的诏书;如 果认为不当可以加以封还和加以驳正;尚书 省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中书、门下两 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行政中枢,相互牵 制。
史料二: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 开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 不清,就让他们站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 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 相大臣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史料三: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 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 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材料一: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想封其兄王 信为侯,景帝不敢独自做主,“请得与丞相 计之”。而丞相周亚夫说:“高帝约‘非刘 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 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 也”。丞相不同意,景帝也只好作罢。
材料二:晁错得罪过丞相申屠嘉,申屠嘉 预诛之,晁错得知后逃到景帝处寻求庇护。 申屠嘉后悔地说: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 故误。
使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趋向巩固。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走向完善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
汉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 相,设立“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当时,在门下省还设置政事堂,
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来,凡参加政事堂 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宋朝:二府三司制
宋朝:二府三司制 皇帝
本课结构:

君 主
皇帝制度
专 丞相制度

政 监察制度
主 专 制 政
体 的
选官制度
体 的
演 地方制度



其中存在两大基本矛盾的斗争:
一、君权与相权的斗争 ★ 丞相制度的发展演变
二、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1、 地方官制 2、 选官制度 3、 监察体制
本质:皇帝独裁,君主专制
皇帝


皇帝




中央
地方
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
(从汉——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 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史料链接:
这一取任司样”“决君何马、的法于“话迁主力令皇别形在量主出帝黑容《可宰一一白秦史”人国以而代记:的定家的·对秦国意一皇政他始家志尊帝皇治有的。”制本而法所、度纪律没制“:》、天“有约中政下法其曾。策之令经他这都事出用 无尊成独论1”)“尊历为“大“别的天小代中法黑地下皆官国令白位之决出僚古而。事于一体代定无上”一小”制的“尊大。虽政别”皆有治黑:决白所定皇于而帝变律上定具”化。一有分,天别但下是 什是么“都意天思以下?维之护事无皇小权大、皆服决于务上于”皇工省专明制确权、执力相行兵在互部一合定作军程,政度提上高受行到政三效省率的
制约门下省
审议刑部 刑狱
工部 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政事堂 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确立于秦、盛行于汉 确立于隋、盛行于唐
丞相协助处理全国政 事,有相对独立的决 策权、审议权和行政 权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相权一分为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