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红楼梦_中的哲学意蕴及曹雪芹思想的价值取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者以为,其哲学意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大的方面: 一、对人和万物的深刻认识 首先,曹雪芹认识到世界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人为 万物之灵,其情、其事,繁富驳杂、变幻莫测,其中含有其唯物 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在《 红楼梦》中,作者以聪慧之眼和 如椽之笔,呈丰富多姿的大千世界于笔端。由贾府旁及社会, 由自然旁及人生,细致周全,洋洋大观,一部之内,虽不能穷 尽宇宙万物,但足可尽览人之一生所见。
而引人注目的,当是雪芹先生写尽了作为“ 万物之灵” 的人及人情和人事。具体讲,小说中所写四、五百个人物,真 是形形色色:贵贱贞淫,男女老幼,贤愚不肖,三教九流,几乎 囊括无遗;且“ 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声口,人有 其形状”;②可谓情状各异,逼真传神。就书中所写事件而言, 也是千姿百态,应有尽有。仅以其中“ 韵事”来看,亦不胜枚 举。清代姚燮在《 读红楼梦纲领》中所列之“ 园中韵事”可记 者,就有:黛玉葬花塚,梨香院隔墙听曲,芒种日饯花神,宝玉 替麝月篦头,怡红院丫头在回廊上看画眉洗澡,蔷薇花架下 龄官画蔷,堵院中沟水戏水鸟,跌扇撕扇,湘云与翠缕说阴 阳,袭人烦湘云打蝴蝶结,黛玉教鹦鹉念诗,山石边掐凤仙 花,绣鸳鸯肚兜,翠墨传笺邀社,看菊吃蟹,黛玉坐绣墩倚栏 钓鱼,宝钗倚窗槛掐桂蕊引游鱼唼喋,探、纨、惜在垂柳阴中 看鸥鹭,迎春在花阴下拿花针穿茉莉花,扫落叶……鸳鸯坐 枫树下与平、袭谈心,香菱学诗,湘云以火箸击手炉催诗,紫 鹃坐回廊上做针线,藕官于杏子阴吊药官,麝月在海棠下晾 手巾,蕊官以蔷薇硝送芳官,芳官掰手中糕逗雀儿玩,湘云醉 后卧芍药裀,探春和宝琴下棋岫烟观局,小螺、香菱、芳、蕊、 藕、荳等斗草,荳官辨夫妻蕙,宝玉为香菱换石榴裙,怡红院 夜宴行令唱曲,佩凤、偕鸾作秋千戏,建桃花社,柳絮词唱和, 傻大姐掏促织拾绣春囊,凸碧堂赏月以桂花传鼓,听月夜品 笛,凹晶馆倚栏联句,宝玉作芙蓉诔祭晴雯,紫鹃掐花儿,潇 湘馆听琴……等五十余件,真是各具情态,逼真如见。
大仁者生于国运昌盛时,且“ 修治天下”,大恶者生于国运衰 亡时,且扰乱天下。
其四,正邪二气偶遇则“ 搏击”而不相让;气必“ 赋人”, 则生出非大仁亦非大恶的第三类人,其特点是聪俊灵秀过 人,却又乖僻邪谬不近人情。
其五,此类人又可因环境和出身之不同大体分别成为: 情痴情种,逸士高人,奇优名娼。
这段论说( 或观点)该作何解?是唯物或是唯心?是积极 的,还是消极的?不可不辨清楚。
最可称道的是作者不仅写出了世界的多样性,生活( 事 件)的丰富性,而且“ 极力发泄儿女之真情”( 脂批语),展 现了人的复杂性,揭示出人情、人欲的丰富多样,并达到极其 真实自然的程度。遍览《 红楼》各回,无论儿女情长,欢颜笑 语,感伤悲泣,如闻如见;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跃然纸 上;每个人物,各怀心事,各具情态,各有声口。作者的表现手 法虽有不同,而人物心理洞明,写照传神。清代孙桐生指出: “ 其描绘人情,雕刻物态,真能抉肺腑而肖化工”。④同时代的 诸联也说“: 凡值宝、黛相逢之际,其万种柔肠,千端苦绪,一 一剖心呕血以出之,细等缕尘,明如通犀。”⑤如此笔墨又岂 止于宝、黛描写。
248
芹在《 红楼梦》中用“ 写实”之笔叙事,并达到了“ 化工”的 境界,在文学创作上,是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书中把人情 世态尽收笔底,使其妍媸毕现,体现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的统一;如果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入 体验和睿智把握。特别是他饱含血泪,以严峻写实的态度,不 加掩饰地叙写贾府由盛至衰的家族悲剧和众多女子及其他 人物的命运悲剧等,从不同方面全面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末世 的整个人生悲剧。⑦应当说充分表现了一个作家敢于正视现 实、善于体察事物,和如实描绘生活的胆识和功力,是符合唯 物主义认识论的。正如林纾先生所指出“: 中国说部,登峰造 极者无若《 石头记》。叙人间富贵,感人情盛衰,用笔缜密,著 色繁丽,制局精严,观止矣。其间点染以清客,间夹以村妪,牵 缀以小人,收束于败事,亦可谓善于体物。”⑧
其次,曹雪芹对人之秉性和世间万物所属阴阳作了较合 理的表述,亦含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如书中有一 段贾雨村与冷子兴的对话,后者谈及贾宝玉关于“ 女儿是水 作的骨肉”的奇语时,雨村认为对其不能以“ 色鬼”看待,接 着发表了洋洋洒洒一段宏论。为了说明问题,现照录如下:
红 楼 梦 学 刊

红 楼 梦 ︾ 中 的 哲 学 意 蕴 及 曹 雪 芹 思 想 的 价 值 取 向
《 红楼梦》中值得一提的哲学论说还有关于“ 阴阳”的问 题。在小说第31回,写了湘云与翠缕的一段对话,亦节录于后:
湘云听了由不得一笑,说道“: ……天地间都赋阴 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 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 样。”翠缕道“: 这么说起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 阴阳了?”湘云笑道“: ……‘ 阴’‘ 阳’两个字还只是一 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了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了 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了个阴生出来。”……湘云道: “ 阴阳可有什么样儿,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 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 阴。”……翠缕道“: 这些大东西有阴阳也罢了,难道那 些蚊子、虼蚤、蠓虫儿、花儿、草儿、瓦片儿、砖头儿也有 阴阳不成?”湘云道“: 怎么有没阴阳的呢?比如那一个 树叶儿还分阴阳呢,那边向上朝阳的便是阳,这边背阴 覆下的便是阴。
在中国古代“, 气”是一个常用的、重要的哲学概念。涵 义亦较丰富。而作为哲学范畴的“ 气”,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 义者也有不同阐释。唯物主义者多认为“ 气”指一种极细微 的物质,是世界万物之本原。亦称“ 元气”。此为古代唯物主 义者眼里的“ 气”的一般意义。同时还认为“, 气”又有“ 精 气”等义。所谓“ 精气”,乃是一种构成生命、派生精神的特 殊物质。如《 管子·内业》“: 精也者,气之精也。” 《 论衡·论 死》“: 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能为精气者血脉也”“, 人 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按笔者理解,曹雪芹借书中贾雨村 之口所言之气,即“ 精气”。按照古人的说法,它是一种自然 物质,会对人之秉性产生深刻影响《。 红楼梦》中说它使人或 成为仁者,或成为恶者,或非仁非恶的另类人,即所谓“ 边 缘”人物。听起来小说中这种说法有点玄虚,可细细思之,其 中却包蕴着某些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且有一定的积极意 义。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人之秉性( 性情、性格)与其血型

红 楼 梦 ︾ 中 的 哲 学 意 蕴 及 曹 雪 芹 思 想 的 价 值 取 向
247
红 楼 梦 学 刊
二 零 零 六 年
第 二 辑
又如:书中所写人之命丧,也是般般皆有,不一而足。正 如清代王雪香( 希廉)所言“ 一部书中,凡寿终夭折、暴亡病 故、丹戕药误及自刎被杀、投河跳井、悬梁受逼、吞金服毒、撞 阶脱精等,件件俱有”③读《 红楼梦》,犹观人间百态,令人有 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
这段七百余字的议论,当是《 红楼梦》中最长的人物语 言,赶得上一篇哲学小论文了。细审其义,窃以为至少有这样
250
几点: 其一,世间人之秉性皆源自“ 气”。 其二,气有正气,亦即清明灵秀之气;又有邪气,亦即残
忍乖僻之气。秉正气者成“ 仁者”,秉邪气者为“ 恶者”。 其三,大仁者应“ 运”而生,大恶者,应“ 劫”而生。亦即
《 红楼梦》中的哲学意蕴 及曹雪芹思想的价值取向


宋子俊



二 零 零 六 年 第 二 辑
246
众所周知《, 红楼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 内容博大精深,堪称“ 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小说。其丰富厚重 的内蕴已有诸多贤哲从不同方面予以昭示。就笔者而言,亦 曾对曹雪芹的文艺美学思想和《 红楼梦》的大旨( 题材)、本 旨( 作者的创作意图)、主旨( 全书主题)以及寓谐于庄的创 作风格等问题作过一些探求①,但仍有意犹未尽之感。这里, 拟就这部小说所包含的哲学意蕴及作者思想的价值取向和 评价等问题再作蠡测,以与诸同好商讨。
249
红 楼 梦 学 刊
二 零 零 六 年
第 二 辑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馀者皆无大异。若大仁 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 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 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 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 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 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 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 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所馀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 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 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 因风荡,或被云摧,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 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 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致 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 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 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之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又 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 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 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 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亦必为奇优名倡。如前 代之许由、陶潜、阮籍、稽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 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 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 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 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再如《 红楼梦》写“ 梦”,真是千奇百怪,各有其趣。据有 人统计,书中共写了三十多个梦。从第一回甄士隐之梦开始, 到宝玉之梦、凤姐之梦、黛玉之梦、秦钟之梦、香菱之梦、小红 之梦、尤二姐之梦,……书中写梦之多、之奇,诚为说部中所 仅见。这不仅为小说平添了许多奇幻色彩,也映衬出现实生 活的多姿多态。
红 楼 梦 学 刊
曹雪芹之所以能写出千差万别、个性鲜明、饱满生动的 人物形象和丰富多彩、令人过目不忘的生活事件,与现实生 活的多样性及其洞幽烛微的洞察力密切相关。我国战国时期 著名思想家荀子指出:区别事物的同异缘自“ 天官”( 天生 的耳、目、口、鼻、心— ——笔者)。还说“: 形体色理,以目异;声 音清浊调竽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 芬郁洒酸奇臭,以鼻异;疾养沧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说故 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心有征知( 言心能召万物而知 之— ——笔者)。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 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 接触)其类( 外界事物),然后 可也。”⑥ 作为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之论道出了人与自 然( 万物)的关系,既阐述了自然( 万物)的客观性、存在的 第一性,又说明了人们认识事物的途径和主观能动性。曹雪
再从曹雪芹的主观思想( 创作意图)与写作原则的角度 来考察,也是遵循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存在决定思维 的唯物论世界观的。如其所说《, 红楼梦》是他根据“ 亲睹亲 闻”的人和事“, 追踪蹑迹”,如实描写,通过贵族家庭的盛 衰变迁,反映封建末世的景况,且为他所深爱而又运命悲惨 的诸多女子“ 昭传”,使其不致“ 泯灭”,同时以新奇别致之 书“, 令世人换新眼目”,可谓目的明确,用心良苦。综上所 述,可以看出:曹雪芹的文学创作思想是以唯物主义的认识 论( 或反映论)为基础的,是“ 格物致知”的结果,因而具有 进步意义。
红 楼 梦 学 刊

红 楼 梦 ︾ 中 的 哲 学 意 蕴 及 曹 雪 芹 思 想 的 价 值 取 向
251
红 楼 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 刊
二 零 零 六 年
第 二 辑
和基因有关,具有与生俱来的遗传性;也与各人后天的生活 环境、所受教育及自身修养相关;既有其先天的原生的东西, 也受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处于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中。窃以 为:上引《 红楼梦》中所言之“ 正气”“、 邪气”亦属物质一类 的东西,只不过是用小说家语言表述出来罢了。诚然,这种表 达方式和语言不很科学,认识亦很有限,这反映出处于封建 时代的作家思想认识上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包含有唯物 的、合理的成分却是不言而喻的。而就书中所列“ 大仁”、 “ 大恶”之人以及偶秉正邪二气而生介于仁、恶之间者,其分 类及所属之人名皆合于社会一般人们的认同结果,同时也可 从中了解到作者是以儒家思想道德作为评判人物标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