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的9个提问技巧【新版】
人物专访的文本特点和写作方法
人物专访的文本特点和写作方法以下是 9 条关于人物专访的文本特点和写作方法:1. 展现真实个性:要像挖掘宝藏一样,把受访者的独特个性给呈现出来呀!比如采访一位画家,你得让读者感受到他对色彩独一无二的痴迷,“哎呀,他说起画画时那股兴奋劲儿,就像小孩看到了最心爱的玩具,这才是真实的他呀!”2. 深入挖掘故事:不能只浮于表面,得深入到受访者的内心世界,挖掘那些动人的故事。
就像探寻一个神秘的洞穴,“你想想,她背后那段艰辛的奋斗历程,不深挖怎么能知道呢,这得多精彩呀!”3. 生动的描述: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场景和人物,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比如描写一个音乐家的表演现场,“哇,那音乐简直像春风一样拂过每个人的脸庞,太震撼啦!”4. 提问要巧妙:设计的问题得像一把钥匙,能巧妙地打开受访者的心扉。
“难道不是应该问出那些让人忍不住倾诉的问题吗,这样才能得到最精彩的回答呀!”5. 捕捉细节:留意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这些能让人物丰满起来。
像一个演员不经意间的小动作,“你看,那个小动作一下子就让人觉得他好可爱,这些细节多重要哇!”6. 保持对话感:文章要写得像和读者在聊天一样轻松自然。
“来,咱们一起看看这个专访,就跟一起聊天似的,多有意思!”7. 突出重点:找出最精彩的部分,像highlight 一样强调出来。
比如受访者的某个惊人观点,“哇塞,这个观点多牛呀,绝对得突出强调呀!”8. 融入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专访中的各种情感,喜怒哀乐都要有。
“瞧瞧,这里的他是那么高兴,那里又让人心疼,情感多丰富呀!”9. 结构清晰:别乱七八糟的,要有条理,让读者轻松跟上节奏。
“这就好比走一条清晰的路,读者才能愉快地走下去呀!”结论:做好人物专访就是要全方位地展示人物,用各种方法让读者对他们感兴趣,产生共鸣,这样的专访才是成功的。
采访提问的技巧
添加标题
追问:
添加标题
新闻元素:时间、地点、人名、数字、技
添加标题
术等。
添加标题
细节:细节不等同于故事,它是故事中的
添加标题
场景、动作、语言、表情等诸要素,是事
添加标题
件中参与的若干个人物。
03
添加标题
谅我问这个问题,就是在那个时候到来之前,
04
添加标题
我们大家,这些公众人物、这些读者能不能得
05
添加标题
到一个来自您自己的、来自您本身的非常客观
06
添加标题
的自我评价,就是我在人间百年到底怎么样?
金:我现在快八十岁了,到一百年不过才二十年,至少还有二十年,现在我看不到一百岁的时候,怎么样评价自己?我现在只有希望,我希望百年之后还能有人看金庸小说,不要让电脑什么把这个小说全部赶掉了,我想只要世界上还有小说,大概中国人还会看金庸小说,我希望再过五十年、六十年还有人来看,我就觉得很满意了。 记者:现在来评论金庸还为时尚早? 金:是 … …
姚明:我们今年刚刚搬新家,买房子的时候我们对房产公司的人开玩笑说:“能不能麻烦您在我们家墙上多加两块砖,行吗?” 记者:你们家里还有哪些特殊设置,能给我们说说吗? 姚明:我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可是一直“未遂”。我们家的抽屉有三格,我的总是在最下面,妈妈用第二格,爸爸用最上面那格。 记者:根据身高来排的? 姚明:对。那时候我常常问妈妈,什么时候我能够排在第一格?妈妈说,等你长大了,长得高高的时候……等我长大长高了以后,我们也搬家了我就有了自己的房间。
提问 追问 设问 切入个人生活
202X
二、提问技巧
提问 陈述引题 直接提问 陈述是记者在提问前就自己已经掌握的材料进行陈述。 陈述的内容可以是记者提问的原因; 新闻人物或事件的背景材料;采访对象曾 经说过的话,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等。记者 由陈述引出提问。
人物采访方法
人物采访方法1. 要带着真诚去采访呀!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你得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心,这样人家才会敞开心扉呀!比如说你采访一个艺术家,你一开始就很热情友好地跟他打招呼:“哇,真的太荣幸能采访您啦!”这多好啊。
2. 提问得有技巧!别老是问那些老套的问题,得问出点新意来。
就好像挖宝藏一样,要不断深挖,才能找到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问一个运动员:“您觉得自己哪一场比赛最让您热血沸腾呢?”这不是比问“您怎么训练的”有趣多了嘛!3. 要学会倾听啊!人家说话的时候别走神,要专心听,不然怎么能抓住重点呢!就好比听一首好听的歌,你得用心去感受每一个音符。
采访时人家说到动情处,你就静静地听着,点点头,给个回应。
4. 注意观察细节呀!从他们的表情、动作中能发现很多信息呢!这就跟侦探找线索似的。
要是采访一个作家,你看到他桌上放着一本翻旧了的书,你就可以问问:“这本书对您创作有什么启发吗?”5. 适当的时候给点回应和鼓励呀!让他们知道你在认真听呢,别像个木头似的。
这就跟鼓励小伙伴一样。
要是人家有点犹豫,你就说:“没关系呀,您随便说,我很想听呢!”6. 采访环境也很重要啊!找个让人家舒服放松的地方,总不能在一个乱糟糟的地方吧!好比你想休息,肯定会挑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呀。
像采访一个音乐家,就在他的工作室多好呀。
7. 别老是自己说呀!把时间多留给被采访者,让他们尽情发挥。
这就像一场比赛,你不能老自己拿着球跑呀。
采访一个导演,就听他讲讲拍戏过程中的趣事和困难。
8. 采访后也要保持联系呀!说不定以后还有合作机会呢。
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就像跟朋友,不能因为一次见面后就不联系了吧。
9. 要有热情呀!要是你自己都没热情,怎么能感染到别人呢。
就好像点燃一把火,你得有那个激情才行。
采访一个创业者,你带着热情去问他的梦想和奋斗历程,那场面肯定很带劲!我觉得人物采访就像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只要用对方法,就能收获满满的精彩和感动!。
人物专访中的提问技巧探讨
社科文化人物专访中的提问技巧探讨宋景芬(河北保定市清苑区广播电视台,河北,保定 071100)摘 要:新闻的采访效率受到提问技巧的影响,为了在人物专访中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提问者就要提升自身的提问技巧,要正确把握自身的提问立场,保证人物专访的客观性,控制好对人物提问的分寸适度性。
关键词:提问技巧:新闻采访;探讨新闻记者要与受访者开展有效的沟通,才可以获得更好的人物专访效果,获得更加具有价值的信息。
本篇文章将探讨人物专访中的一些提问技巧。
一、人物专访中提问的基本原则(一)计划性原则计划性原则是记者首先要严格遵守的一项原则,同时也是保障人物访问效果的重要基础。
记者在采访之前,首先要规划出采访计划,提前准备采访稿件。
对整个人物专访做好大体的规划,避免在采访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在准备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要全面地了解相关人物的背景、经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科学的选择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促使专访价值的上升。
(二)倾听性原则受访对象是记者采访的主体,所以记者必须要遵循倾听性原则。
体现在当受访者说话的时候,记者要避免突然出声,从而打断对方思路。
要做到善于倾听受访对象的真实想法,还要选择出合适的话题来引领采访对象表达自身情感。
在采访时,问题选择要做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避免问一些大而空或者华而不实、让受访者难以回答的问题,这样会让受访人物难堪,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采访过程中,记者要保持微笑着倾听,尊重受访者的说话意愿,并认真记录。
(三)尊重性原则这一原则指的是受访者以及采访者,两者的地位处于平等状态。
采访者要做好整个人物专访的计划,避免在采访时产生一些意外,在采访之前进行应急预案的设置,这也是对受访者的尊重。
只有两者之间互相尊重,才能让受访者敞开心扉地回答相关问题,才可以推动人物专访更加深入的进行。
二、人物专访提问中的艺术技巧(一)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想要提升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记者首先就要重视采访的准备工作,必须将准备工作做得周密且认真,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把握整个采访过程中的细节。
人物专访采访稿问题优选
人物专访采访稿问题优选人物专访采访是新闻、媒体领域中重要的工作之一,它通过对权威人物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了解,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真实、有深度的信息。
然而,采访过程中对问题的选择和提问方式,直接影响最终成果的质量和深度。
本篇文档将重点关注人物专访采访中面临的问题,并尝试给出一些优选方案。
一、面对待采访人物时的困惑1. 如何深度了解待采访人物?在进行采访的前期,关于待采访人物的资料和情况,需要进行详尽的调查和了解,从个人背景、职业经历、社会影响等维度进行深度挖掘。
同时观察待采访人物的社交媒体和各种活动,从中获取他们的价值观、态度和表达方式。
这样,在准备问题时,可以更加深入的切入到待采访人物的思想和内心世界。
2. 如何设计问题,达到采访的深度?在设计采访问题时,需要结合待采访人物的特点来决定问题的取舍和策略。
对于不同类型的人物采访,重点关注的信息和细节也不一样。
对于政治人物来说,需要了解他们治理理念和政策提案,对于文学家,需要针对其作品风格、艺术感受和创作生涯进行探讨。
总之,在问题的设计上,需要保证更加具体、深刻的探讨,并引导待采访人物回答深度问题,而不只是回答肤浅问题。
3. 如何应对不愿回答问题的待采访人物?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最令人困扰的问题之一,是一个人不愿回答问题的情况。
这时候,采访者要保持冷静,耐心引导,同时注意掌握和控制情绪。
在提问时,要从容就义,给待采访人物留出空间和时间,同时柔性盘问,引导其逐步回答问题。
当然,如果无论如何人物依旧抗拒,可以暂时调整问题,或者换个视角来提问。
二、优选问题的方案1. 关注“猛料”问题,尽量避免浅显问题许多采访者喜欢通过“猛料”问题来提高采访效果。
虽然这样做可以提高话题的新闻性,但如果问题过于刻意或者冒犯,则很容易导致待采访人物的反感和不合作。
因此,应当突出一些独特的或前所未闻的问题,并确保他们与待采访人物的兴趣爱好和经历相关。
此外,尽量少问一些肤浅问题,如年龄、婚姻状态等,这些问题不仅会让被采访人感到不适,也不利于采访的深度。
人物访谈采访提问技巧
人物访谈采访提问技巧人物访谈是一种常见的采访方式,通过与特定人物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获取相关信息和观点。
在进行人物访谈时,记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以保证访谈的顺利进行和信息的准确获取。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人物访谈提问技巧。
1.开放性提问:开放性提问是指让被采访者自由发表观点的提问方式。
记者可以使用包括“请您谈谈……”、“您认为……吗?”等开放性的问题,让被采访者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引导被采访者详细回答,提供更多的信息。
2.封闭性提问:封闭性提问是指让被采访者从有限的选项中选择回答的提问方式。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用于获取具体信息和确保被采访者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记者可以使用包括“是/否”、“是哪一个”等封闭性的问题,使得被采访者进行明确的回答。
3.追问和反问:追问是指在被采访者回答问题之后进一步深入的提问。
记者可以根据被采访者的回答,提出更具体和深入的问题,以进一步挖掘信息。
反问是指记者用自己的观点或问题来回应被采访者的回答,以引发被采访者进一步发表观点。
4.敏感问题的处理:在进行人物访谈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敏感的问题,例如涉及个人隐私、敏感事件等。
记者应该在提问过程中尽量避免给被采访者带来困扰或不适,并在合适的时机和方式下适度地提出敏感问题,尊重被采访者的感受,并注意对话的氛围和语气。
5.控制提问的节奏和顺序:在进行人物访谈时,记者可以根据采访的目的和需要,对提问的顺序和节奏进行灵活控制。
例如,可以从开放性问题开始,逐渐过渡到封闭性问题,再使用追问技巧深入挖掘。
同时,记者还需注意对话的流畅性,避免过多的打断或干扰。
6.充分准备和了解受访者:在进行人物访谈之前,记者应该对受访者的背景和专业领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
这样可以帮助记者提出更具针对性和深入的问题,同时也能体现记者的专业素养和对受访者的尊重。
7.注意采访环境和气氛:在进行人物访谈时,记者还需注意采访的环境和气氛。
选择一个安静、私密和舒适的地点进行采访,避免干扰和杂音。
人物专访提问的七大技巧
人物专访提问的七大技巧
1. 了解被访者的背景和专长:在进行人物专访之前,对被访者的个人经历、职业背景以及在相关领域的专长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对话并提出有深度和针对性的问题。
2. 提出开放性问题:尽量避免问一些只能回答"是"或"否"的问题,而是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被访者进行详细的陈述和阐述自己的观点。
3. 以故事的方式提问:人物专访中,可以通过提出关于被访者的成长经历、关键事件或转折点的问题,引导被访者进行具体描述,让采访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更加生动有趣。
4. 深入追问:当被访者提及一些有趣或有争议的观点时,可以适时进行深入追问,要求对方进一步阐述和解释,以获取更多深入的信息和观点。
5. 启发性提问:通过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引导被访者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促使其给出更加有深度和见解的回答。
6. 利用沉默:在被访者回答完一个问题后,可以暂时保持沉默,给予被访者思考和陈述的空间。
有时候,被访者会在这个时候主动补充一些重要信息或者深入展开回答。
7. 简明扼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和难懂的词语或句子,而是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提问,使被访者能够清晰地理解问题的意思,有针对性地回答。
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如何写人物访谈记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
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
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
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
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
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
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
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
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
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
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
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
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
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
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
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
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
访谈提问技巧示例
访谈示例一:杨澜采访埃蒙斯杨澜:在丈夫遇到困难的那些时刻,对他微笑是一件难事吗?卡捷琳娜·埃蒙斯:一点都不难,我被4.4环震惊之后,倒是笑了出来,因为太不可思议了。
我想,怎么又发生了?我觉得,既然如此,那好吧,好吧。
杨澜:马修,你怎么说的?马修·埃蒙斯:还能怎么样,这事情离奇得你只能一笑了之,你没法因为它伤心流泪,这是个很好的玩笑。
卡捷琳娜:这确实是个很好的玩笑,当时我想那种情况发生一次就够了,结果又来了一次。
马修:两次够多了。
杨澜:马修走到你跟前的时候,我们看到你轻轻拍了拍他的脸,说了点什么?卡捷琳娜:我说这可能是命中注定。
杨澜:马修,最后一枪的失误又重演了,你当时在回忆四年前打错靶的事情吗?马修:没有没有。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我拿起枪,把枪口从靶子上方落下,直到对准靶心,在我对准靶心的过程中,我在扳机上施了一点力,而在我轻轻施力的时候,枪就击发了。
杨澜:那就是无意识的。
经常发生这种事情吗?马修:从来没有,仅有的两次都是在奥运会上,都是媒体关注的比赛,他们老是会记着这事。
而实际上我每年都要打二三十场重大比赛,而这种情况从来没发生过。
很多情况下,我是凭最后一枪赢得胜利的,因为最后一枪打的好。
而这两次诡异的事件,我也解释不了。
杨澜:这种诡异是天意吗?马修:咱们得等着瞧了。
我觉得肯定会因祸得福的,但我还不知道这个好事会是什么。
上一次的奥运会我觉得……卡捷琳娜:是为了让我们相见,我们正是因此,才说上话的。
访谈示例二:杨澜采访袁隆平杨澜:在您最困难的时候,您觉得你太太对您的帮助大吗?那个时候快被关到牛棚里的时候,她对您说了什么呢?袁隆平(略)杨澜:而且那时候您出身不好吧?袁隆平:出身不好。
杨澜:你想您中学在教会上学,所以出身不好了。
袁隆平:是,出身不好……她给我一个非常大的安慰。
我认为这是……就是“贤内助”。
杨澜:袁教授,听说您有三大爱好,第一个就是骑摩托车;第三个就是拉小提琴;第三个是打麻将,当然,卫生麻将是吧?袁隆平:钻桌子……杨澜:那我就觉得这三个爱好好象跟我们常规心目中的您的身份都不太符合,因为您已经六十八岁了,居然还骑摩托车。
采访名人的十个问题
采访名人的十个问题
1. 你是如何成为名人的?你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2.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人是谁?他们给了你怎样的启发或帮助?
3. 你为自己设定了什么长期目标?你计划如何实现它们?
4.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你是如何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动力的?
5. 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品质或能力使你取得了成功?
6. 你觉得名人身份给你带来了哪些挑战?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挑战的?
7. 你的家庭对你的名人身份有什么影响?他们是你成功背后的支持者吗?
8. 你觉得你的作品或成就对社会有何影响?你如何看待你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9. 你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或启发?他们应该如何追求自己的梦想?
10. 除了你的职业生涯外,你对其他领域或活动有什么兴趣或才能?。
采访职场成功人士问题最常见的
采访职场成功人士问题最常见的成功人士能力职场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问题。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采访职场成功人士的相关问题大全。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采访职场成功人士问题一1 创业的灵感2 创业中的艰辛(尤其是中外文化的冲突)2 得到的经验教训4 对有创业梦醒的人的建议5 如何自我评价采访职场成功人士问题二1、据我所知,你现在还是一名大学生的时候,已经一些朋友在讨论创业的事情,请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还有你的时间能分配好么?2、在你创业期间,你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呢?3、那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谁给你帮助和支持呢4、请问你现在有什么创业经验何以分享给我们吗?5、你觉得,在你眼中什么样才算成功呢?6、你对大学生创业,有什么样的建议呢?7、你能说一下,你所指的能力是什么吗?8、怎样确立创业目标?9、怎样确定创业原则?10、怎样规划创业步骤?11、怎样创造创业条件?12、怎样确定创业期限?13、怎样处理与投资人关系?14、怎样产生好的创意?15、怎样组织好的团队?职业生涯成功人士访谈报告访谈时间:2011年7月18日访谈方式:当面采访被访谈人:某科技集团研发处黄某性别:男教育背景:大学本科访谈内容:1、问:现在很多求职者选择进什么样的公司,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虑进一家公司是否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我想问一下从事这份工作的人的发展前景或晋升机会如何? 答:这主要还是要看自己的能力。
俗话说,鸡窝是养不住凤凰的,如果你是凤凰的话,你早晚都会跳出狭小的鸡窝的。
但有些公司,如果你没有能力的话,你就只能做一个职工,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是领导人。
就像你做的这样一份生涯人物访谈活动或是一份生涯规划,如果你做不到的话,那你就没有办法了。
但是人都有这样向前发展的想法是没有错的。
所以能力真的很重要。
2、问:因为高校扩招的原因,目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有所下降,您认为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培养才能更好地提升我们的素质?答:在学校,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你可以多上网,在网络上多接触一些最新的信息,多学习涉及化工的知识内容等。
访谈提问的技巧
访谈提问的技巧作为一名记者或采访者,在进行访谈时,提问的技巧是非常关键的。
恰当的问题可以引导被访者深入思考,展现他们的观点和见解,从而使访谈更加有深度和亮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提问的技巧,帮助你在访谈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是指可以引导被访者进行详细回答的问题。
这种问题可以激发被访者的思考,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比如:“请您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您认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开放式问题可以使访谈更加富有深度,有助于挖掘被访者的思想。
二、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是指可以得到简短回答的问题。
这种问题通常可以用是非、选择或数字等简单方式回答。
封闭式问题适用于获取具体信息或核实事实。
比如:“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您对这个决定是否满意?”等等。
封闭式问题可以帮助你迅速了解被访者的立场或态度。
三、追问与延伸在访谈中,追问和延伸问题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被访者的观点或思考。
当被访者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或信息时,你可以追问更多相关的问题,以便获取更多的细节和见解。
比如:“您说的这个问题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吗?”、“您认为这个决策的影响会有哪些?”等等。
通过追问和延伸问题,你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被访者的观点和想法。
四、避免主观判断在提问时,尽量避免使用带有主观判断的词语或表达方式。
主观判断可能会引导被访者的回答,从而影响访谈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比如:“您认为这个政策是否合理?”、“您觉得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吗?”等等。
尽量使用中立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便获取更加客观的回答。
五、关注细节在提问时,关注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关注细节,你可以深入了解被访者的经历、观点和思考过程。
比如:“您在决策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您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等等。
关注细节可以使访谈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同时也能够展示被访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六、适当使用沉默在访谈中,适当使用沉默可以引发被访者的思考,并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组织语言和回答问题。
访谈提问技巧
访谈提问技巧在进行访谈时,提问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访谈的效果和结果。
一个好的提问可以引出丰富的信息,使被访者更加深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访谈提问技巧,希望对大家在进行访谈时有所帮助。
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无需简短回答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被访者的思考,使其对话更加丰富有深度。
开放性问题通常以“如何”、“为什么”、“你认为”等开头,例如:“你认为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被访者进行更加详细的解释和阐述。
2. 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相反,封闭性问题通常可以用简单的“是”或“否”回答。
封闭性问题适用于确认事实、获取具体信息或进行简单概括的场景。
例如:“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你是否参加过这个活动?”这样的问题可以提供明确的答案,对于了解被访者的基本情况很有帮助。
3. 追问问题追问问题是在被访者回答问题后,根据其回答的内容提出相应的追问。
通过追问问题,可以进一步挖掘被访者的观点和信息。
追问问题通常以“为什么”、“请举例说明”等方式展开,例如:“为什么你对这个观点持这样的态度?”“请举例说明你遇到过的这种情况。
”追问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被访者的思考过程和背后的动机。
4. 引导问题引导问题是通过提供一些提示或背景信息,引导被访者回答问题。
引导问题可以帮助被访者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意义和背景,从而作出更准确的回答。
例如:“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在你的行业中,这个问题是如何被解决的?”通过引导问题,可以促使被访者更加专业地回答问题。
5. 敏感问题敏感问题是指那些可能引起被访者情绪波动或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在面对敏感问题时,应该谨慎处理,避免给被访者带来负面情绪。
可以采用委婉的方式提问,或者先与被访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增加被访者回答的可能性。
6. 结束问题结束问题用于结束访谈,总结之前的讨论内容,并给予被访者最后的陈述机会。
人物访谈 采访 提问技巧
关于提问(提问技巧方面):1、提问的基础:问题选择:重点是:要兼顾双方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
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
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
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
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
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2、提问时的细节1、态度、口气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
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
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
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
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
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2、提问的方式1、直接提问开门见山的直接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个无需多说。
2、追问追问是一种深入挖掘的提问方式。
追问有助于扩展采访对象的回答。
【追问的原则】1、要等对方把话说完,不能打断对方的谈话。
2、一个关键的问题搞不懂,记者可以停下采访,集中先把不懂的问题搞清楚,再继续采访,这样避免不停地追问,使谈话变得艰难或断断续续。
总结来说,追问的以不妨碍对方谈话为原则。
【追问什么?】1、新闻元素:时间、地点、人名、数字、技术等。
2、细节:细节不等同于故事,它是故事中的场景、动作、语言、表情等诸要素。
3、故事:故事不是经历,不是履历表,是事件中参与的若干个人物。
4、对人物评价、观点、意见。
【为什么要追问?】采访对象往往并不能清楚地意识到,他所谈论的正是你认为非常有价值的,所以往往会说得比较简略,但是记者需要搞清那些确切的新闻要素,以及故事的细节——场景、动作、语言、表情等诸要素,以便向受众复现事物的原貌3、设疑(设问)记者故意隐蔽语言动机,借别人的话刺激采访对象,引出他急于“释疑”、解惑“的愿望。
采访的提问技巧和方法
采访的提问技巧和方法
采访就像一场探险,你得有好的提问技巧才能挖到宝藏!那有啥实用技巧呢?嘿,开放式提问咋样?就像打开一扇大大的门,让被采访者能尽情倾诉。
比如问“你对这件事有啥看法?”这可给对方足够空间发挥。
注意别太宽泛,不然可能会让对方摸不着头脑。
想象一下,你在大海里捞针,范围太大可不好找哦!
再来个追问技巧吧!当被采访者回答后,你接着问“为什么呢?”“然后呢?”这就像顺藤摸瓜,能挖出更多细节。
但别追得太紧,不然人家会觉得像被审讯呢!就好比你追着一只小兔子,太急了它会吓跑。
假设性提问也不错哦!“如果这件事发生了,你会怎么做?”能让对方设想未来,展示想法。
不过要注意假设得合理,别太离谱。
这就像搭积木,得一块一块稳稳地搭,不然会倒。
举个实际案例哈,采访一位企业家。
用开放式提问“你觉得创业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啥?”他开始分享各种经历。
接着追问“为什么这个挑战让你印象深刻呢?”他又说出更多细节。
再用假设性提问“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在创业初期做哪些不同的选择?”他就开始畅想未来的可能性。
采访得有技巧,才能让对话像一场精彩的电影,而不是无聊的流水账。
咱得学会用不同的提问方法,打开被采访者的话匣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这样的采访才有意思嘛!你说是不是?。
人物访谈技巧
人物访谈技巧
以下是一些人物访谈的技巧:
1. 充分准备:在进行人物访谈之前,充分了解被采访者的背景和相关信息,准备好相关问题,并确定采访的目的和重点。
2. 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访谈开始前,与被采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感到舒适和放松,以便更自然地交流。
3. 保持专注和倾听:在访谈过程中,保持专注和倾听,尊重被采访者的观点和意见,不要打断他们的发言。
4. 提问技巧:使用开放性问题来引导对话,让被采访者有足够的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
避免使用过于封闭或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5. 追问和深入探讨:对于重要的话题或观点,可以进行追问和深入探讨,以获取更详细和有价值的信息。
6. 注意时间和节奏:控制好访谈的时间和节奏,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取到所需的信息,同时也要给被采访者足够的时间来表达。
7. 记录和整理:在访谈过程中,做好记录或录音,以便后期整理和分析。
在整理时,注意保留被采访者的原意和语气。
8. 感谢和跟进:在访谈结束后,向被采访者表示感谢,并在需要时与他们保持联系,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后续的采访或咨询。
人物采访问题提问怎么解决
人物采访问题提问怎么解决他提醒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
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
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
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
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
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
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
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
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
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
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
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
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
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
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人物专访的9个提问技巧
⼈物专访的9个提问技巧转载⾃青年记者⼈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解答的⼀种⽅式,是记者带着⽬的对有关⼈⼠进⾏专门的采访。
是以记者同⼈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成的⼀种特殊通讯。
它⽐⼀般报道要详细⽽⽣动。
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
专访的特点在⼀个“专”字,重点是⼀个访。
⼈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要强调其可读性。
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
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物专访难写在于⼈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
⼈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物有鲜明特点。
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物,并与其他⼈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篇成功的⼈物专访。
⽽鲜明的⼈物、典型的事例,⽣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
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个途径。
采得好采得细,对⼈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物的性格特征,从⽽发现⼈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
采访失败,就是再精⼼运作,也写不好。
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
笔者认为⽬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点不⾜:⼀是提问过⼤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
⼀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三问”套话。
⼆是记者⼝头表达能⼒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
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才是讲花架⼦,不务实。
笔者经常能看到⼀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个农民企业家,下⼀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
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也不明⽩说了什么。
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
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开河,对对⽅回答不理解,使对⽅在⼼理上产⽣反感,从⽽与记者拉开了⼼理距离。
采访提问技巧
对话型采访“善”提问对话型采访是在采访对象积极配合的语境下进行的。
只要善于提问,就能从采访对象处摄取更多更好的新闻素材。
1.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能使对方一听就明白要回答什么问题。
请看记者采访德国某汽车公司在中国的人事经理沈坚的一段对话:记者:在外资企业中,雇员跳槽是一种普遍现象,许多公司为此而烦恼,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沈坚:外资企业需要的是有能力而面对市场竞争的人才,而我们国家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目前能够适应这种转变,在知识、能力和经验诸方面达到市场要求的人才还为数不多,尚不能满足所有外资企业的需要……记者将“员工跳槽”这一问题一提出,就得到一个肯定、有说服力的答案。
这说明,开门见山的提问,容易被采访对象理解,并做出明确回答,从而使自己获得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2.漫谈引导,营造和谐漫谈引导,旨在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采访气氛,便于沟通与交流。
这种采访常常从采访对象最关心、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谈起。
美国记者怀特·汤姆索采访尼克松,就是从他最感兴趣的话题——足球谈起;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是从他的生日谈起。
1986年9月,美国著名记者华莱士采访邓小平,亦采用了这种方式。
在短短一小时的采访中,他向邓小平提出了许多问题,这其中包括中苏关系、中美关系及中国现行政策等许多敏感甚至尖锐的问题,都得到圆满的答复。
这是因为他善于将严肃话题融注在轻松自然的交谈中。
3.抓住线索,寻根究底采访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事前料想不到的新线索。
一个富有经验的记者能够抓住这些线索,将采访引向深入。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在2003年“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后,对中科院院士钟南山的采访提问就是如此:王志: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要搞国际协作?钟南山:这个病,本身的病原搞不清楚,我们需要两个层面的协作:流行病学的协作,国际上的大协作,需要综合各国的优秀的科技成果才能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专访的9个提问技巧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
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
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
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
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
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
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
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
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
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
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
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
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
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
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
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
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
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
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
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
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
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
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二、消极应付采访。
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
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
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1、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
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
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
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
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
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
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
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
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
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
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2、用内行话提问。
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
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
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
者的内心世界。
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
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
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
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
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
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
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
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
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3、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
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
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
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
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
何说的、如何想的。
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
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
笔者就问古典吉它与民谣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4、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
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
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
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轻罪重判重罪不将至也”的看法,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
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
原只限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五个小时。
5、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
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
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
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
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
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
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6、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
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
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
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
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7、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
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
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
”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
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8、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
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9、适当使用些激将法。
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
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
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
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
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
笔者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你用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改革,群众会告你专制强权,也许以后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你对此怎么看?”这个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该领导的重视和兴趣。
采访完后,他说:“本来想应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了。
”而在采访一位有争议的企业家时,笔者直言不讳地问:“人们对你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你对此怎么看,你对自己如何评价。
”这个问题打开了采访对象的话匣子,也撕开了他的防护衣。
后来采访对象说:“你是第一个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我一下就觉得你对我很了解,而且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我。
”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
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