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08355
国家开放大学《工程地质》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工程地质》章节测试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114285a417866fb94a8e29.png)
国家开放大学《工程地质》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1.为了查明建筑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证工程地质问题,正确地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以提供建筑物设计、施工和使用所需的地质资料,就需要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2.土体结构是指结构面形态及其组合关系,尤其是层面、不整合面、断层面、层间错动、节理面等结构面的性质、产状、规模和组合关系。
(×)3.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强度和变形两个方面。
(√)4.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壳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广义上地应力是指地球体内的应力。
(√)5.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主要包括岩体和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形成变化规律,各项参数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岩土体的类型和分布规律,以及对其不良性质进行改善等。
(√)6.工程地质学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
(√)7.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条件、地质问题的学科,是一门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8.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于查明工程地质条件,中心任务在于分析与评价工程地质问题,对人类活动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种工程地址问题作出预测和确切评价,从地质方面保证工程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9.工程地质评价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可理解为对工程建筑的利用和改造有影响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第2章岩石及其工程地质特征1.陆地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A. 71.8%B. 29.2%D. 59.9%2.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最外的圈层是()A. 地壳B. 地核C. 不能确定D. 地幔3.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 风化作用B. 成岩作用C. 沉积作用D. 变质作用4.矿物的颜色是()A. 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映B. 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C. 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D. 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5.下列关于造岩矿物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矿物的形态是指矿物单体及同种矿物集合体的形态B. 鉴别矿物时,首先应找到矿物的新鲜面C. 矿物的物理性质,决定了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D. 矿物的物理性质,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6.下列关于解理、断口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B. 按照解理产生的难易程度,可将矿物的解理分成四个等级C. 中等解理面,既有解理面,又有断口D. 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断口7.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是()A. 石灰岩C. 变质岩D. 岩浆岩8.岩浆岩构造不包括()A. 流纹构造B. 杏仁构造C. 层面构造D. 气孔构造9.根据成岩环境,岩浆岩可分为()A. 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B. 喷出岩、浅成岩、基性岩C. 喷出岩、浅成岩、深成岩D. 超基性岩、基性岩、酸性岩10.沉积岩特有的构造形式是()A. 片理构造B. 流纹构造C. 层理构造D. 块状构造11.下列关于沉积岩结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由溶液中沉淀或经重结晶所形成的结构称为结晶结构B. 沉积岩的结构不仅决定于岩性特征,也反映了形成条件C. 沉积岩片状结构由生物遗体或碎片所组成D. 沉积岩的结构是指沉积岩的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形状及结晶程度12.根据沉积岩石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形成条件,沉积岩分为()A. 沉积岩的结构不仅决定于岩性特征,也反映了形成条件B. 深成岩和浅成岩C. 砾岩、角砾岩、砂岩D. 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13.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B. 石灰岩C. 变质岩D. 岩浆岩14.变质岩的结构可以分为()A. 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泥质结构B. 结晶结构、碎屑结构、生物结构C. 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全晶质结构D. 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和碎裂结构15.岩石经变质后仍保留有原岩部分的构造特征,这种构造称为()A. 层面构造B. 变成构造C. 变余构造D. 层理构造16.下列关于地质年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绝对地质年代既能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也能反映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B. 相对地质年代虽然不能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能反映岩层形成的自然阶段C. 岩层的地质年代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地质年代,另一种是相对地质年代D. 相对地质年代能说明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的新老关系17.下列不是地质年代单位的是()A. 统B. 宙C. 期D. 代18.下列关于第四纪地质特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第四纪全新世沉积物是距今约10000年B. 第四纪沉积物沉积历史非常长,是一种坚硬的沉积物C. 第四纪沉积物包括残积土、坡积土、冲积土、湖积土、海积土等其它类型土D. 第四纪沉积物是由不同地质作用破坏,搬运和堆积而成的近代沉积物19.下列不属于地层年代单位的是()A. 宇B. 界C. 代D. 统20.下列关于地球总体特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地幔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B. 地球内部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C. 地核是地球内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的部分,厚度为3500kmD. 地球是一个不标准的旋转椭球体21.下列关于岩浆岩的产状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垂直或大致垂直地面者的岩脉,称为岩墙B. 岩床通常表面无凸起,略为平整,范围一米致几米C. 岩浆岩的产状大致分为岩基、岩株、岩盘、岩床和岩脉D. 岩浆岩的产状是反映岩体空间位置与围岩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态特征22.下列各项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A. 变质作用B. 岩浆作用C. 地壳运动D. 沉积作用23.关于沉积岩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沉积岩是地壳表面分布最少的一种层状的岩石B. 沉积岩的主要物质组成包括碎屑物质、黏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C. 沉积岩是由松散堆积物在温度不高和压力不大的条件下形成的D. 根据物质组成的特点,沉积岩分为碎屑类岩、黏土类岩、化学及生物化学岩24.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外圈的是()A. 地核B. 地壳C. 地幔D. 大气圈25.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等统称为()A. 岩浆岩的解理B. 岩浆岩构造C. 岩浆岩产状D. 岩浆岩结构26.根据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质条件,可将变质作用分为()A. 非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B. 接触变质作用、非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静力变质作用C. 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D. 非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沉积作用、静力变质作用27.沉积岩区别于变质岩和岩浆岩最主要的构造特征是()A. 杏仁状构造B. 流纹状构造C. 层理构造D. 气孔状构造28.沉积岩的形成的四个阶段主要包括()A. 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B. 风化剥蚀阶段、变质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C. 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变质阶段、硬结成岩D. 变质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29.沉积岩的结构主要有()A. 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碎裂结构B. 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C. 碎屑结构、变余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D. 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变晶结构、生物结构30.由于变质重结晶进行得不完全,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被部分地保留下来,这样形成的结构称为()A. 碎裂结构B. 变成结构C. 变余结构D. 变晶结构31.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A. 沉积岩B. 石英岩C. 岩浆岩D. 变质岩32.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A. 风化作用B. 沉积作用C. 侵蚀作用D. 变质作用33.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A. 断口B. 节理C. 断层D. 解理34.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A. 强度B. 刚度C. 耐磨性D. 硬度35.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A. 沉积结构B. 斑状结构C. 碎屑结构D. 碎裂结构36.花岗岩属于()A. 变质岩B. 岩浆岩C. 石灰岩D. 沉积岩37.野外鉴别常见矿物的步骤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 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对矿物进行命名B. 找到矿物的新鲜面-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对矿物进行命名C. 对矿物进行命名-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找到矿物的新鲜面D. 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对矿物进行命名-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第3章地质构造1.未经构造变动的沉积岩层,其形成时的原始产状是水平的,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下,后沉积的新岩层在上,称为()A. 平行构造B. 单斜构造C. 垂直构造D. 水平构造2.下列各项关于地质构造相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水平构造主要分布于受地壳运动影响轻微的地区B. 地质构造是地球外力的产物C. 单斜构造的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D. 褶皱是地质构造的一种形态3.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称为()A. 倾角B. 仰角C. 走向线D. 倾向线4.下列各项关于岩层产状相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岩层产状要素一般是在野外直接用地质罗盘在岩层层面上测量出来的B. 记录描述岩层产状时,岩层产状要素用规定的文字和符号C. 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钝角称为岩层的倾角D. 走向线与地理子午线间所夹的方位角就是走向方位角5.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夫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A. 水平构造B. 断层C. 褶皱构造D. 裂隙6.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称为()A. 节理B. 弯曲C. 褶曲D. 枢纽7.组成褶曲中心部分的岩层叫()A. 翼B. 仰角C. 核D. 转折端8.下列关于褶曲的类型和要素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褶曲的类型主要分背斜和向斜B. 褶曲要素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面等C. 褶曲的组成部分叫褶曲要素D. 背斜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形褶皱9.沿着选定的调查路线,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的褶皱识别方法称为()a. 穿越法b. 追索法c. 勘查法d. 试验法10.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称为()A. 褶曲B. 褶皱C. 节理D. 断层11.下列关于张节理和剪节理有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剪节理特征是产状稳定,在平面和剖面上延续均较长B. 张节理一般发育较密,且常有等间距分布的特点C. 发育于碎屑岩中的剪节理,常切割较大的碎屑颗粒或砾石D. 张节理特征是产状不很稳定,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延展均不远12.断层面指()A. 两侧岩块发生相对位移的断裂面B. 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互移动开的距离C. 断层与地面的交线D. 断层线两侧发生相对位移的岩块13.下列关于断层相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根据底层的重复、缺失以及倾向和倾角的关系,可以推断断层的类型B. 断层构造一般可增大地基岩体的强度稳定性C. 断层的基本类型有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和斜向滑动断层D. 断层在新的地壳运动影响下,可能发生新的移动,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14.相邻的新、老两套地层产状一致,岩石性质与生物演化连续而渐变,沉积作用没有间断的接触关系称为()A. 不整合接触B. 整合接触C. 侵入接触D. 角度不整合接触15.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主要包括()A. 角度不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整合接触B. 平行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C. 角度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D. 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16.下列关于岩体结构类型和工程地质性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整体状结构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局部滑动或坍塌,深埋洞室的岩爆B. 层状结构的岩体地质类型一般为巨块状岩浆岩和变质岩、巨厚层沉积岩C. 散体装结构的岩土工程特征是完整性遭极大破坏,稳定性极差,接近松散体介质D. 块状结构的结构体形状一般为块状和柱状17.下列关于张节理和剪节理有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剪节理特征是产状稳定,在平面和剖面上延续均较长B. 张节理一般发育较密,且常有等间距分布的特点C. 发育于碎屑岩中的剪节理,常切割较大的碎屑颗粒或砾石D. 张节理特征是产状不很稳定,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延展均不远18.下列关于断层相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断层构造一般可增大地基岩体的强度稳定性B. 断层在新的地壳运动影响下,可能发生新的移动,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C. 断层的基本类型有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和斜向滑动断层D. 根据底层的重复、缺失以及倾向和倾角的关系,可以推断断层的类型19.下列关于褶曲的类型和要素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褶曲要素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面等B. 褶曲的组成部分叫褶曲要素C. 褶曲的类型主要分背斜和向斜D. 背斜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形褶皱20.下列关于褶皱的工程地质评价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转折端B. 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可能造成顺层滑动现象C. 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D. 褶皱核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21.下列各项关于地质构造相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水平构造主要分布于受地壳运动影响轻微的地区B. 单斜构造的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C. 褶皱是地质构造的一种形态D. 地质构造是地球外力的产物22.下列各项关于岩层产状相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记录描述岩层产状时,岩层产状要素用规定的文字和符号B. 岩层产状要素一般是在野外直接用地质罗盘在岩层层面上测量出来的C. 走向线与地理子午线间所夹的方位角就是走向方位角D. 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钝角称为岩层的倾角23.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称为()A. 褶皱B. 节理C. 褶曲D. 断层24.岩体结构面按成因,将其划分为()A. 原生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变质结构面B. 原生结构面、火成结构面、次生结构面C. 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D. 沉积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25.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称为()A. 倾角B. 走向线C. 倾向线D. 仰角26.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涉及的三个主要方面分别是()A. 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导热B. 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C. 物理性质,导电性质和力学性质D. 物理性质,热工性质和化学性质27.岩石的透水性,是指()A. 岩石在一定试验条件下的吸水性能B. 岩石溶解于水的性质C. 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D. 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强度及稳定性降低的一种性质28.断层面指()A. 断层线两侧发生相对位移的岩块B. 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互移动开的距离C. 断层与地面的交线D. 两侧岩块发生相对位移的断裂面29.未经构造变动的沉积岩层,其形成时的原始产状是水平的,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下,后沉积的新岩层在上,称为()A. 单斜构造B. 平行构造C. 垂直构造D. 水平构造30.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主要包括()A. 平行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B. 角度不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整合接触C. 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D. 角度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31.沿着选定的调查路线,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的褶皱识别方法称为()A. 穿越法B. 勘查法C. 试验法D. 追索法32.相邻的新、老两套地层产状一致,岩石性质与生物演化连续而渐变,沉积作用没有间断的接触关系称为()A. 整合接触B. 侵入接触C. 角度不整合接触D. 不整合接触33.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夫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称为()A. 断层B. 裂隙C. 水平构造D. 褶皱构造34.组成褶曲中心部分的岩层叫()A. 转折端B. 核C. 翼D. 枢纽35.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称为()A. 褶曲B. 弯曲C. 节理D. 劈理第4章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1.在土的三相组成物质中,水是土的最主要的物质成分,它是构成土的骨架主体,也是最稳定、变化最小的成分。
工程地质概述
![工程地质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077d22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b.png)
工程地质概述工程地质是一门研究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的学科。
它综合运用地质学、工程力学和岩土力学等知识,研究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对工程地质的相关概念、应用领域以及工程地质调查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概述。
一、工程地质的概念工程地质是研究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地质因素对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各个阶段的影响,以及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和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的研究内容包括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评价、岩土力学分析等,旨在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工程地质的应用领域工程地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能源工程等多个领域。
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工程地质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通过对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研究,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和基础类型,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工程地质在地下工程和岩土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通过岩土力学和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为隧道、地铁、水坝、桥梁等工程提供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3. 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地质灾害评价和防治是工程地质的重要应用方向。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评估,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治理和应急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4. 环境地质与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在环境地质和资源勘查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地质条件的研究,可以评估环境地质风险,指导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
三、工程地质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工程地质调查是工程地质研究的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获取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信息和数据。
工程地质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地质地貌调查:地质地貌调查是工程地质调查的第一步,通过对地形地貌的观察和记录,了解地表地质状况,为后续调查提供基本信息。
2. 地质构造调查:地质构造调查主要研究地层的分布、倾角、折叠、断裂和褶皱等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地质构造特征的依据。
工程地质学试题与答案【工程地质学教学教案】
![工程地质学试题与答案【工程地质学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c41d2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4.png)
工程地质学试题与答案【工程地质学教学教案】第一章:地质基础1.1 地质年代【问题】请简述地质年代的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答案】地质年代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特征为无脊椎动物繁盛,陆地上无高等植物;中生代特征为爬行动物繁盛,哺乳动物开始出现;新生代特征为哺乳动物和鸟类繁盛,陆地上出现高等植物。
1.2 地质构造【问题】请简要介绍地质构造的分类及其特征。
【答案】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
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特征为岩层弯曲但不断裂;断层特征为岩层断裂并发生位移。
第二章:工程地质条件评价2.1 工程地质调查【问题】请简述工程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
【答案】工程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调查。
2.2 工程地质评价【问题】请简要介绍工程地质评价的主要方法。
【答案】工程地质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包括基于经验、专家系统和逻辑树等方法;定量评价包括数值模拟、概率分析和风险评估等方法。
第三章:岩土工程特性3.1 岩土体的组成与结构【问题】请简要阐述岩土体的组成及其结构特征。
【答案】岩土体由岩石、土颗粒和水分组成。
其结构特征包括层状、碎块状、散体状等。
3.2 岩土体的工程性质【问题】请简述岩土体的工程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岩土体的工程性质包括强度、压缩性、渗透性等。
影响因素有岩土体的成分、结构、应力历史等。
第四章:工程地质勘察方法4.1 地面勘察【问题】请简要介绍地面勘察的主要方法。
【答案】地面勘察方法包括地质调查、钻探、挖探、地球物理勘探等。
4.2 地下勘察【问题】请简要阐述地下勘察的主要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答案】地下勘察方法包括钻探、洞探、地球物理勘探等。
适用条件取决于地质条件、工程需求和勘察深度等。
第五章:工程地质测试与监测5.1 岩土体试验【问题】请简述岩土体试验的主要内容。
【答案】岩土体试验主要包括物理性质试验、力学性质试验、渗透性试验等。
5.2 工程地质监测【问题】请简要介绍工程地质监测的主要方法及其作用。
《工程地质》绪论
![《工程地质》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8a1b369edaef5ef7ba0d3cf0.png)
• 我国幅员辽阔,有不同活动程度和发展趋 势的大地构造单元,有不同性质的自然地 理区域。 • 北方:黄土; • 南方:红土、膨胀性和裂隙发育的粘土。 • 岩溶。
• • • •
工程地质学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区域稳定问题; 二是地基稳定问题。 具体概括起来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 The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s for all types of major structures, such as dams, bridges, power plants, airports, large buildings, and towers; 2. The evaluation of geologic conditions along tunnel, pipeline, canal, railway, and highway routes; 3.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urces of rock, soil and sediment for use as construction material; 4. The investig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rface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s; groundwater basin management; protection and remedi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 • • •
地基包括持力层和下卧层。 持力层—是指直接与基础接触的土层。 下卧层—是指持力层下部的土层。 天然地基—是指未经加固处理、直接支撑 基础的地基。 • 软地基—是指地基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 松散的砂土、充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 缩性土层所构成。 • 人工地基—当地基土层较软,建筑物的荷 重又较大时,需要对地基进行人工加固处 理,这种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工程地质》教材目录,齐文艳、包晓英主编
![《工程地质》教材目录,齐文艳、包晓英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da1e117f9b6648d7c1c746ec.png)
12.4 变质岩鉴别
12.5 地质构造鉴别
任务13 野外地质技能训练
13.1 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13.2 野外观察各种地质现象
13.3 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
13.4 地质实习报告实例 参考文献 源自任务11 工程地质勘察。
项目3 工程地质技能训练
包括:任务12 实验室实训项目、任务13 野外地质技能训练。
《工程地质》可作为高等院校土建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教材,
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绪论
0.1 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
8.5 地下工程特殊地质问题
实验五 液塑限测定试验
任务9 地基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
9.1 岩质地基的工程地质问题
9.2 土质地基的工程地质问题
实验六 击实试验
任务10 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
10.1 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
10.2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10.3 边坡的坡形及应力分布特征
4.1 地貌概述
4.2 山地地貌
4.3 平原地貌
4.4 河谷地貌
4.5 第四纪地质
任务5 认识地表水的地质作用
5.1 暂时性水流地质作用及其堆积物
5.2 河流的地质作用及其堆积物
任务6 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6.1 地下水概述
6.2 地下水的类型
6.3 地下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
0.2 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0.3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要求及特点
项目1 工程地质基础知识
任务1 地球的演化
1.1 地球的物理性质与圈层构造
工程地质(安全专业)
![工程地质(安全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0b86c0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1.png)
在发生地质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时, 安全专业迅速响应,采取应急措施, 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员安全。
监测与检测
安全专业利用现代技术和设备,对工程 地质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地质异 常和潜在风险,为工程安全提供保障。
工程地质与安全专业的关系
相互依赖
工程地质和安全专业在工程建设 中相互依赖,工程地质提供基础 数据和依据,安全专业进行安全
工程地质涉及的领域广泛,如土 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 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工程地质的应用领域
城市规划与建设
交通工程
在城市规划中,工程地质资料可用于评估 土地适宜性,预测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为城市建设和用地选址提供依据。
在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工程建 设中,工程地质资料可用于分析岩土体稳 定性,评估边坡和地基的安全性。
特点
工程地质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实践 性和经验性等特点,需要综合运用地 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工程力学 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工程地质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是工程建设的基础,为 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必要 的地质资料和岩土参数,确保工
程安全、经济、合理。
工程地质在地质灾害防治、环境 治理与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用,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灾害危险性评估
通过对地质灾害活动程度、分布规律、 易发程度等进行分析,评估灾害可能 造成的危害程度和范围。
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包括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脆 弱性等在内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不同指标 进行权重赋值,综合评估灾害风险。
灾害风险区划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结合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状况,对不同区域进行风险等级 划分,为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长安大学856复试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修正版
![长安大学856复试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7dd16943323968011c92e6.png)
绪论:1、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建筑物的位置、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有影响的地质环境称为工程地质条件。
如地质构造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地形和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质作用及岩体地应力状态等。
2、工程地质问题:由工程建筑活动而产生的问题3、工程岩土学:是以工程地质观点,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发展变化的学科,以适应各类工程建筑的要求,它也是工程地质学中的重要基础理论部分。
4、岩土体:由岩、土组成的地质体。
1、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答:1、研究对象:地壳表层的岩土体(建筑地基、建筑介质、建筑材料)2、根据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2)、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岩土体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对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
(3)、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技术。
(4)、研究岩土和岩土体的工程地质分类。
(5)、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在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并预测这种变化对各种建筑物的危害。
(6)、研究改良岩土体性质的原则和方法。
2、工程岩土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答:(1)一般地质学方法(2)专门试验方法第一章土和土体的工程地质研究一、名词解释1、土:是具一定成因的各种矿物的松软集合体,是土体的组成成分。
2、土体:是由一定的主体材料组成,具有一定土体结构,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二、问答题1、土体由哪几相物质组成?答:(1)固体相(2)液体相(3)气体相第一章土的物质组成一、名词解释1、土的粒度成分:土中各种不同粒径的颗粒的相对含量。
2、土的矿物成分:组成土中各种土粒的矿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
3、土的化学成分:组成土的固体相和液体相部分和气体部分的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含量。
4、土的粒径:土粒的大小通常以其平均直径的大小来表示,简称粒径,又称粒度。
工程地质分析知识点总结
![工程地质分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c7dfe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d.png)
工程地质分析知识点总结工程地质分析是指通过对地质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以确定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和运营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一、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概念1.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是指地质学在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地层的物理性质、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等问题。
工程地质对确定地质条件、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设计工程方案和采取相应的措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分析是指对采集的地质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以评估地质条件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工程地质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指工程所处地区的地质环境、地质构造和地质材料等因素。
地质条件的好坏对工程建设和运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
4. 地质资料地质资料是指对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资料,包括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勘探资料、地质图件和地质样品等。
地质资料的充分采集和综合利用对工程地质分析至关重要。
二、工程地质分析的方法1.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一种对地质条件进行系统观测和测量的方法,包括地质构造、地质岩性、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等方面。
地质调查的结果将为工程地质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
2.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一种通过开展地质钻探、地质探测和地质测量等活动,获取地下地质信息的方法。
地质勘探可以为工程地质分析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有助于准确评估地质条件。
3. 地质试验地质试验是指对地质材料进行室内和现场的实验和分析,包括土壤力学试验、岩石力学试验和地下水力学试验等。
地质试验的结果将为工程地质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模型是一种通过建立地质体系的数学模型,预测地质条件可能对工程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地质模型能够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
工程地质概述
![工程地质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364a9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d.png)
03 工程地质问题
岩土工程问题
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岩土体的性质、工程地质勘查、岩土 工程设计与施工等。
岩土工程问题主要包括岩土体的稳定性、变形与破坏、渗流与渗透稳定性等,这些 问题在各类工程中普遍存在,如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和交通工程等。
解决岩土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采用多种 技术和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岩土工程稳定性评价对于保障工程安全、降低工程风险、优化设计方案 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灾害能 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进行的评估,包括滑 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自然和
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
评估内容包括灾害体的规模、分布、形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制定防灾减灾措
研究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力学 性质等,以及这些性质的变化规律和影响 因素。
研究岩土体在工程建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破坏、失稳等问题,以及岩土体对工程 建筑的腐蚀、磨损等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设计与治理
通过现场勘察、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等方 法,获取岩土体的各种参数和数据,为工 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
水库选址与稳定性评估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需对水库进行选 址和稳定性评估,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稳
定。
地下水利用与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需对地下水进 行合理利用和保护,防止地下水污染
和地面沉降。
坝基稳定性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需对坝基进行 稳定性分析,评估坝基岩体的承载力 和抗滑能力。
库区滑坡、泥石流防治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需关注库区滑 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采取有 效措施保障水库安全。
矿山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008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008](https://img.taocdn.com/s3/m/c742b0f64693daef5ef73de8.png)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班级:学号:姓名: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工程地质》这门课程。
在学期末老师带领我们来到宜昌市秭归县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了解到许多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
实习时间:6月29日下午实习地点:秭归县屈原镇和龙马溪实习内容:观察秭归县屈原镇的岩层和地质构造,如褶皱、层理、节理等地址现象观察并分析滑坡等地质现象产生的地质原因,初步了解滑坡的治理方法;参观龙马溪的汇流,分析龙马溪的汇流的原因;实地考察屈原镇的塌岸防护工程和边坡治理,了解基本的塌岸防护工程和边坡治理方法和施工方法;今天是实习第一天,早上8点我们乘车从学校出发,一个半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茅坪港,然后换乘轮船经过一个半小时后,到达了我们的地质实习的第一站——屈原镇。
秭归县屈原镇地处长江西陵峡的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之间,地跨长江南北两岸,与三峡大坝眺望可及,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的诞生地,是闻名中外的两大地质灾害--新滩大滑坡和链子崖危岩工程治理所在地。
屈原镇历史悠久。
该镇系1995年10月由原新滩镇与原屈原乡九个村合并而成的,1998年8月,原国营九岭头林场划归屈原镇。
新滩距今已有1600多年了,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说:“新滩旧名豪三峡,晋、汉时山再崩塞,故名新滩”。
北宋时设新安驿,南宋末年州治曾迁到新滩。
明设新安镇,清设新滩镇。
屈原镇文化底蕴深厚。
峡江文化丰富多彩。
民间口头文学有地方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民歌有五句子山歌、小调、儿歌、哭嫁歌,丧鼓舞、薅草锣鼓等,民间器乐有民间吹打乐、琵琶丝弦等。
民间戏曲有皮影戏等,民间舞蹈有花鼓子、蚌壳、彩莲船等,民间美术有挑花、刺绣等,纪念屈原的文化有划龙船、吃棕子、挂艾蒿等。
屈原镇资源丰富。
该镇地质结构古老、复杂,由各种灰岩、硅质岩、白云岩等组成。
新滩页岩是烧制页岩砖的理想材料。
煤藏量大,水资源丰富。
柑桔栽培历史悠久,被誉为峡江“三秀”的脐橙、桃叶橙、锦橙均有种植,尤以桃叶橙为最,是该镇美名远扬的特产,曾多次获得部优金奖。
工程地质第三版复习资料
![工程地质第三版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97069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f.png)
工程地质第三版复习资料工程地质是研究地球工程环境的科学,它涉及到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工程地质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的地质构造、岩石、土壤和地下水等,旨在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从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工程地质是研究地球工程环境的科学,它关注的是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包括地质构造、岩石、土壤和地下水等。
地质构造是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地质形态和构造特征,包括断裂、褶皱、地层等。
岩石是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固态物质,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可耕层,由岩石经过风化和物理、化学作用形成。
地下水是地下岩石或土壤中的水体,对地下工程建设有重要影响。
二、工程地质的研究方法工程地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等。
实地调查是通过实地观察和采样,获取地质构造、岩石、土壤和地下水等信息。
室内试验是在实验室中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和力学等试验,以获取其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数值模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对复杂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工程地质的应用领域工程地质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土木工程、矿山工程、水利工程、能源工程等多个领域。
在土木工程中,工程地质可以用于选择合适的地点、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设计地基和地下结构等。
在矿山工程中,工程地质可以用于选矿、矿山开发和矿山环境保护等。
在水利工程中,工程地质可以用于选择水库和水源地、评估地下水资源和水质等。
在能源工程中,工程地质可以用于选址核电站和油气田、评估地下储层和地质温能等。
四、工程地质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需求,工程地质正朝着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精细化是指对地质环境进行更加详细和精确的研究和评估,以提高工程建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数字化是指将实地调查、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以便于数据的共享和分析。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工程地质》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1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工程地质》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10)](https://img.taocdn.com/s3/m/5c32dda776eeaeaad0f33046.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工程地质》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10)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下列关于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B.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C.工程地质就是专门研究岩石工程性质的学科D.工程地质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2.下列各项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 D.沉积作用3.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 )。
A.硬度 B.颜色C.光泽 D.断口4.下列关于沉积岩结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沉积岩的结构是指沉积岩的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形状及结晶程度B.沉积岩的结构只决定岩性特征,不能反映形成条件C.由溶液中沉淀或经重结晶所形成的结构称为结晶结构D.沉积岩片状结构由生物遗体或碎片所组成5.可以用来表示岩石抗冻性能指标的是( )。
A.强度损失率 B.孔隙率C.饱水系数 D.饱水率6.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 )。
A.走向线 B.倾向线C.倾角 D.仰角7.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夫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 )。
A. 褶皱构造 B.断层C.水平构造 D.裂隙8.相邻的新、老两套地层产状一致,岩石性质与生物演化连续而渐变,沉积作用没有间断的接触关系称为( )。
A. 不整合接触 B.整合接触C.侵入接触 D.角度不整合接触9.岩体受结构面切割而产生的单个块体(岩体)称为( )。
A.结构体 B.块体C.构造体 D.岩石体10.土中的气体(土的气相)主要包括( )。
A.空气和水汽B.沼气和硫化氢C.水汽和氢气D.二氧化碳和氢气11.黏性土的抗剪强度随时间恢复的胶体化学性质称为土的( )。
A.湿陷性 B.触变性C.时空变异性 D.胀缩性12.积存并运动于岩土孔隙、裂隙和溶隙中的水是( )。
工程地质(精华,未排版)
![工程地质(精华,未排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0738657fd5360cba1adbbe.png)
绪论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工程地质学的问题: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1.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地震、震陷、活断层2.地基稳定性问题:强度与变形3.斜坡稳定性问题:(物质基础)斜坡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外力破坏)风化、地应力、地震、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影响其稳定性4.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工程地质学的具体任务: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对建筑物有利于不利,选取建筑场地2.从地址条件与工程建筑相互作用角度出发,论证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规模与趋势3.提出建议改善工程地质条件加固岩体防治地下水方案4.研究岩(土)体分类问题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于影响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通过地质勘测实现工程地质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地质分析法与力学分析法工程类比法与实验相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因素的综合,包括:1.地层岩性2.地质构造3.地形地貌4.地表地质作用5.水文地质条件6.天然建筑材料第二章矿物与岩石矿物:地壳中的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矿物的光学性质:1.颜色:自色他色假色2.条痕:矿物在无釉瓷板上刻画后留下的矿物粉末的颜色3.光泽: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4.透明度:1cm 0.03mm矿物的力学性质:硬度: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解理:矿物受到外力时,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岩浆岩常见的造岩矿物:石英、斜长石、正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按照SiO的含量分:21.酸性岩: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2.中性岩:闪长岩、正长岩3.基性岩:辉长岩、玄武岩4.超基性岩:橄榄岩岩浆岩按照矿物结晶程度分:全晶质:深成侵入岩的结构特征半晶质:浅成侵入岩的结构特征非晶质:喷出岩的结构特征按晶粒大小分:显晶质、隐晶质按晶粒相对大小:等粒、不等粒岩石的构造: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与杏仁状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先前存在的各种岩石经外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成松散的产物,并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层状岩石沉积岩的矿物成分:1.碎屑矿物:石英、黏土矿物、长石、云母。
工程地质重点知识点
![工程地质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cfdd3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5.png)
工程地质重点知识点
工程地质是研究地质现象与工程相互作用,以揭示工程建设中地质问题的性质、规律、特点及其对工程安全、经济、环保的影响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以下是工程地质的几个重点知识点:
1.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工程地质的基础,通过对地质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确定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等,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提供数据和依据。
2. 岩土力学:岩土力学是研究土、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它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提供依据,如土方开挖、基础设计、边坡稳定等。
3. 工程地质灾害:工程地质灾害是指地质因素引起的对工程建设及其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的现象,如地质滑坡、地面塌陷、地震等。
4. 基础工程:基础工程是指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基础部分,其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如地基、桩基、岩石基础等。
5. 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的重要环节,包括地表和地下水文地质勘察、地质调查和岩土勘察等。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质灾害、地基基础、地下水等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6. 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一门应用岩土力学及相关理论和方法,设计和施工各种工程结构的学科,如隧道、水坝、公路、桥梁等。
通过对以上几个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工程地质学科的核心内容。
工程地质概述
![工程地质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5233da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d.png)
工程地质概述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
一、工程地质学的任务水利水电工程坝址、坝型及其他水工建筑物类型的选择无不与工程建设地区的地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质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地基与基础设计方案的类型、施工工期的长短和工程投资的大小。
世界上大坝破坏和失事的事例中,至少有一半是由地质条件不良而引起的。
据国际工程地质协会1979年9月在苏联第比利斯举行的水工建设工程地质国际讨论会发表的论文,在世界上所有大坝的破坏事例中,30%起因于地基岩石,28%归结于内部侵蚀和管涌,34%是洪水漫坝造成的,其余8%破坏原因未确定。
在美国收集的大坝破坏和事故的资料表明,约60%的事故在某些方面都与地质条件有关。
综上所述,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如下:(1)评价工程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2)预测和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完成后工程地质条件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
(3)选择最佳工程场地和克服不良地质现象应采取的工程措施,包括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和地基处理等问题。
(4)提供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二、地质作用建筑物场地的地形、地貌和组成物质的成分、分布、厚度与工程特性,取决于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包括下列两种类型:(1)内力地质作用:这类地质作用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等引起,表现为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这类地质作用由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位能引起,如昼夜和季节气温变化、雨雪、山洪、河流、冰川、风及生物等对母岩产生的风化、剥蚀、搬运与沉积作用。
上述两种地质作用互相联系,例如:地壳上升与剥蚀作用相联系;地壳下降则与沉积作用相联系。
错综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各种成因的地形,称为地貌。
并把地表形态按其不同的成因,划分为相应的地貌单元。
三、造岩矿物矿物是组成岩石的细胞,它是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
工程地质-课件
![工程地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af8ed5d0d233d4b14e699d.png)
• ②铁质胶结
• ③钙质胶结
• ④泥质胶结
• (2)泥质结构 • (3)结晶结构 • (4)生物结构 • 2.沉积岩的构造 •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其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
•
•
图1-9岩层的几种形态
• (a) 正常层;(b) 夹层;(c) 变薄;(d) 尖灭;(e) 透镜体
• 在沉积岩中还可看到化石
• 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 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 (三)沉积岩的分类及常见的沉积岩
• 三、变质岩
• 变质岩的成因
• 地壳中的原岩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 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剧烈变化后形成的新 的岩石称变质岩(如图1-10所示)。
• 按其成因可将地壳的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 积岩和变质岩。
• 一、岩浆岩(火成岩)
•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 。 (见下页图)
• 依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三 大类:
• (1)深成岩: • (2)浅成岩:
• (3)喷出岩:
• 岩浆岩的产状可以反映岩体空间位置与围岩 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态特征。岩浆岩产状大致 有下列几种(如图1-4所示)。
• 工程活动也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地质环境。如房屋 引起地基土的压密沉降,桥梁使局部河段冲刷淤积 发生变化等。在城市过量抽取地下水,可能导致大 规模的地面沉降。
• 三、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 1.地质法:
• 2.试验方法:
• 3.计算方法:
第一章 造岩矿物与岩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1工程地质学及其发展历程1、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形成、物质成分,内部构造,表面特征及地球演化发展历史规律的科学。
在其它各工程领域,以地质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的地质应用学科包括:1)与资源能源开发相关的煤田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矿产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
2)与工程建设和环境科学相关的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城市地质学、旅游地质学等。
为什么学习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将地质学的原理运用于解决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的学科。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是介于地质学与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地质学则应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主要研究勘察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工程地质环境,预测和评价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对建筑物或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预测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提出防治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和工程设计主要地质参数,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顺利完成。
运筹帷幄战争取胜前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侦察兵先行,且不同的侦察任务和目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建一切土木工程,先侦察地层情况,掌握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趋利避害,为我所用。
2、工程地质学发展工程地质学的产生和发展同人类的基本建设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现代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包括:1)环境工程地质研究。
2)矿山工程地质研究。
3)地震工程地质研究。
4)海洋工程地质研究。
1.2工程地质学学科方向和研究方法1、工程地质学学科方向工程地质学的学科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岩土地质学。
2) 工程动力地质学。
3)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
4)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
5)工程环境地质学。
2、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
四种研究方法各有特点,互为补充,综合应用。
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
1)自然历史分析法自然历史分析法即为地质学的方法,它是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法。
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是自然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且随着所处条件的变化,还在不断地发展演化。
所以对动力地质作用或建筑场地进行工程地质研究时,首先要作好基础地质工作,查明各项自然地质条件和各种地质现象,研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工程地质问题,预测其发展演化的趋势及结果。
2)数学力学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是在自然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的。
对某一工程地质问题或工程动力地质现象,在进行自然历史分析之后,根据所确定的边界条件和计算参数,运用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进行定量计算。
3)模型模拟试验法在工程地质中常见的模型试验有:地表流水和地下水渗流作用,斜坡稳定、地基稳定、水工建筑物抗滑稳定以及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等工程岩土体稳定性的试验。
常用的模拟试验有:光测弹性和光测塑性模拟试验、模拟地下水渗流的电网络模拟试验等。
4)工程地质类比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在工程地质研究中可以用于定性评价,也可作半定量评价。
它是将已建建筑物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经验运用到自然地质条件与之大致相同的拟建的同类建筑物中去。
目前在评价斜坡稳定性中常用的“标准边坡数据法”“标准边坡数据法”即属此法,它往往受研究者的经验所限制。
1.3 工程地质学与其它学科关系工程地质学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泛,它必须有许多学科的知识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动力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和水文地质学等地质学的分支学科,都是工程地质分析的基础学科。
1.4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1、工程地质条件由于地质因素对工程建筑的利用和改造有影响,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包括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层岩性与地质结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各种不良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2、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
如:地基的稳定性:沉降、开裂、地陷、溶洞等;边坡稳定性:滑坡、崩塌、泥石流;洞室围岩稳定性:地下工程安全稳定;区域稳定性:地震、震陷、震动地基液化1.5 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地球上现有的一切工程建筑物都建造于地壳表层或内部浅层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壳表层和深部的地质环境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而一切工程建设活动又反馈作用于地质环境,使自然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最终又影响到建筑物本身安全。
二者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矛盾之中。
1.6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土木工程涉及房屋建筑、水利水电、公路路铁交通工程、桥梁隧道、岩土与地下工程、市政工程等。
一般建筑工程分上部结构、中部基础、下部地基、地表和地下地质环境等四部分。
上部结构工程、中部基础工程、下部地基工程、周边的地质环境工程。
四个组成部分只要一个方面出现安全问题,工程就不安全。
2、影响建筑物的地基安全稳定的因素强度及稳定性、压缩与不均匀沉降、地下水流失、潜蚀和管涌、液化、失稳和震陷等因素。
3、软土地基对土建工程影响承载力低,工程无法进行;变形大,特别是不均匀变形大,而且变形稳定时间很长,几年甚至几十年。
造成建筑物沉降大且不均匀,造成建筑物开裂,倾斜等。
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变形失稳破坏,造成严重岩土工程事故和重大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威胁工程安全。
沉降、塌陷、大塌方等4、据调查统计:世界各国各种土建,水利、交通等类的工程事故中,因地基问题造成的工程事故的比例最大。
软基处理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投资和进度,其重要性已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认识。
可见,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工程地质在房屋建筑工程、道路桥梁交通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能源开发与资源开采等工程建设中的主要作用有:①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工程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②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④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⑤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⑥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一些建筑工程因工程地质问题而造成严重事故。
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2、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3、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4、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5、工程地质学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第二章2.1地球的总体特征1、地球的基本形状地球是一个实心的不规则的旋转椭球体,两极稍扁平,赤道部分略向外突出,极半径约为6365.863km,赤道半径约为6378.245km,平均半径约为6371km,总质量9.7万亿吨。
大陆架:近陆浅水海底平原,地势平坦,坡度小于0.1°,一般指水深大于200 米的水域。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倾斜部分,平均坡度4.3°(最大20°),宽度20~90Km ,平均28Km,常见横切大陆坡的海底峡谷。
大陆基: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比较平坦的地区,大面积覆盖了堆积物。
海沟与岛弧:无大陆基发育的海底(太平洋北、西部)常发育一系列岛屿,无论岛屿本身形态还是把它们连接起来都成弧形,称为岛屿,在岛弧靠大洋一侧,常发育几乎平行的巨形凹地,深约6000米,称海沟。
岛弧与海沟总是平等伴生。
大洋中脊:是绵延在大洋中部(或内部)的巨型海底山脉,具有很强的构造活动性,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
大洋中脊轴部常有一条纵向延伸的裂隙状深谷,称中央裂谷。
大洋盆地:是介于大陆边缘与大洋中脊之间的较平坦地带,平均水深4000 至5000m 。
主要分为深海丘陵和深海平原两类次级地形。
2、陆地与海底地形1)陆地表面地形山地:是海拔高度在500m 以上的低山、1000m 以上的中山、3500m以上的高山分布地区的总称。
线状延伸的山体称山脉,成因上相联系的若干相邻山脉称山系。
丘陵:是指海拔小于500m 、顶部浑圆、坡度较缓、坡脚不明显的低矮山丘群平原:海拔低于200m 、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如我国的华北平原。
高原:海拔高度在500m 以上、面积大、顶部较为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盆地:四周为山地或高原、中央低平的地区2)海底地形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
由海岸向深海方向,常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
有时在大陆边缘出现岛弧与海沟地形。
根据发育特征不同可以分为大西洋型和太平洋型。
3、地球的物理性质1)地球的重力:主要由于万有引力造成。
假定地球物质密度横向均一,那么赤道附近距离最大,引力最小,重力值最小;两极附近距离最小,引力最大,重力值最大。
因此,地表重力值,随纬度增加而增大,随地表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地球密度:地球密度随地壳深度增大而增加,地球的平均密度:5.516g/cm3,地表岩石平均密度 2.7g/cm3。
地心的密度13g/cm33)地球的温度:人们可以火山和温泉意识到地下深处是热的,地球的温度总体上是从地表向地内逐渐增高。
4)地球的磁性:地球如同一个巨大的磁铁,有磁南、磁北极。
2.2地球的圈层构造1、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基本圈层。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2、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在固体地球之外还存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表层有岩土圈和人类活动智慧圈等圈层。
地球的内、外部圈层关系示意图。
2.3 地质作用2.3.1地质作用定义与分类1、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就是由自然动力作用导致地球物质组成成分、地表形状及岩层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一切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分类按照地质作用动力来源和作用部位不同,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
2.3.2内力地质作用形式1、地壳运动(构造运动)1)地壳运动的概念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主要是指由地球内能、地球自转速度的改变等原因引起岩石圈的变形、变位并改变其相对位置和内部构造,以及洋底的增生和消亡的机械运动。
人们常把晚第三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把晚第三纪以前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古构造运动;把人类历史时期到现在所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2)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地壳运动的基本方式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