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

摘要:中西方的悼亡诗所所采用的表现意象和体现的死亡观等不尽相同,中国的悼亡诗多描写亡妻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生活场景及相关的自然景物,以此传达出作者“睹物思人”的“哀思悲情”;西方的悼亡诗则多刻画亡妻的美貌和想象性的自然景物,借以传达出作者“悲中有望”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悼亡诗;差异;文化;死亡;意象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029-02

由于受中西方文化,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的影响,中西方的悼亡诗所所采用的表现意象和体现的死亡观等不尽相同,各具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本文拟从文本内外探讨中西方悼亡诗的不同意象美及其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首先,从诗中所采用的意象来看,中国的悼亡诗多描写亡妻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生活场景及相关的自然景物,以此传达出作者“睹物思人”的“哀思悲情”;西方的悼亡诗则多刻画亡妻的美貌和想象性的自然景物,借以传达出作者“悲中有望”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其次,从内容风格上看,中国的悼亡诗多是回忆亡妻生前的生活细节,表达出作者“哀莫大于生悼”的“悲死”情节;而西方的悼亡诗则多描写与亡妻昔日的欢爱,传达出作者深信能在天国与亡妻相聚的“乐死”情节;再次,从诗歌数量上来看,由于不同的爱情伦理观,中西方悼亡诗的整体数量是中多西少。

早期,“悼亡”一词的概念很宽泛,既可用于悼念作者的亡妻,又可用于悼念已故的亲朋友人。中国悼亡题材的诗歌早在《诗经》中就有了,现存最早的悼亡诗乃是《诗经》里的《邶风·绿衣》。将中国的悼亡诗推向高峰的是西晋文学家潘岳。自从他写了三首悼念亡妻的《悼亡诗》之后,悼亡便成了作者悼念亡妻的专用词。西方挽歌(elegy),也译作“悲歌”或“挽诗”,源于亲友丧葬和奠祭时所唱的一种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是由一个扬抑抑格六音步诗行和一个扬抑抑格五音步诗行组成的诗歌格律。挽歌是西方抒情诗的一种,原指悼亡诗,后凡悼亡、悲叹人生无常、探索生死哲理的诗都属于挽歌。其中以“田园哀歌”、“墓园诗歌”最为有名。西方挽歌的主题广泛,涉及友情、爱情、死亡和战争等,也可用其作墓志铭和纪念性的诗文。本文拟从文本内和文本外进行对比性探讨的则仅是那些专为悼念亡妻而作的诗歌。由于宗教、文化、信仰等的不同,中西方诗人不同的死亡观,爱情观,和婚姻观决定了中西方诗人在创作悼亡诗时采用了不同的意象表现形式。

一、不同的爱情观,不同的诗歌意象

爱情幸福的根本应该是由双方自由的个人的自我选择来决定的。然而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青年男女是不能自由选择恋爱对象的, 甚至连未婚男女青年交朋友都被认为是不适当的。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爱情观主导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青年男女们,视门第、身份、财富为择偶的前提,从而忽略了个人心灵和情感的需要。毫无疑问,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结合的夫妻多是过着一种先

婚姻后恋爱的生活方式,婚姻并非爱情的水到渠成,而只是培养爱情的开始。

相对来说西方社会是一个较为开放的自由的社会(中世纪除外)。从早期对骑士的崇拜而萌发的爱情开始,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正如布克哈特(burckhardt)所言:个人就从“仅作为种族、民族、政党、家庭或团体成员”的意识中得到了解放。他(她)可以作为一个人去自由的爱”爱情是就一种自由的追求。所以西方人的爱情,多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婚姻也多是爱情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他们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故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先恋爱,后结婚。对比中西方的爱情观,按逻辑推理,中国的婚姻只是爱情的开始,婚后夫妻双方是否幸福无以确定,加上男尊女卑”成为传统的伦理观念,同时也是夫妻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些都对古代诗人起着一种无形的束缚作用。中国的悼亡诗作应该微乎其微。而西方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婚姻势必幸福美满,悼亡诗作的数量应该远远多于中国的。可是,结果完全相反。究其原因,这主要源于中国文化和诗教传统,中国是一个重伦理,重家庭,重婚姻的社会,中国伦理型文化影响着诗人。中国诗教传统是“思无邪”,“乐而不淫”,“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发乎情,止乎礼义”。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诗人们纵然在婚前别无选择,但在婚后便在生活中持有积极的婚姻观。婚后的爱情便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在对彼此的照料中,在对家庭的维系与责任中慢慢培养起来。夫妻日夜相伴相守,彼此呵护关爱,相敬如宾,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爱情与亲

情融为一体,并渴望长相厮守,白头偕老。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就是中国诗人生活的目标之一。诗应该“厚人伦,经夫妇,成孝敬”。妻子在世时诗人真正言及夫妻伉俪之情的作品相对较少,不言内几乎成为古代诗歌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在西方表现哀怨的抒情诗的品种很多,但专为怀恋亡妻的悼亡诗则极为罕见。相对于中国悼亡诗的数量而言,西方的悼亡诗数量明显较少。就其根源,主要是西方人重视恋爱,讲求自由,平等,博爱,提倡个性解放,结婚之后,夫妻双方依然各自独立,你依然是你,我依然是我;加之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死亡能赎清人的原罪,死后灵魂能升入极乐世界——天堂,并能够在那里再次相聚。这就减轻了生者的悲哀,增加了幻想,使生者能够在悲哀和幻想中找到一丝慰藉。据笔者统计:翻译西方诗歌最权威、完整的《世界诗库》也只有仅仅10 首悼亡诗。

不同的爱情观也导致了中西方诗人在抒情时选择了不同的意象。首先,纵观中国的悼亡诗不禁会发现诗人所选择的意象多带有一种极普遍的特征,即多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最突出的意象是衣物、床榻、妇女的装饰、纺车、以及生活所需的柴米油盐等;所选场所多是妻子生前活动的闺阁庭院。这些意象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组。第一组主要是妇人个人的装饰及生前所用之物,用于诗人抒发睹物思人之情;如“帷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潘岳《悼亡诗》);“小轩窗,正梳妆。”(苏轼《江城子》);“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元稹《遣悲怀》);“重纩犹

存孤枕在,春衫无复旧裁缝。”(元稹《春遣怀》)。第二组主要是家里基本的生活用具和陈设(包括妻子生前所做的针线活),用于诗人塑造妻子善于持家,贤妻良母的形象。如诗经——《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此诗表达丈夫悼念亡妻的深长感情。诗人目睹亡妻遗物,倍生伤感。曾几何时,情意缠绵,而如今却已是物是人非,悲伤之情油然而生!曾几何时,贤妻相夫教子,如今却阴阳两隔,自己要独自面对人间世事,悲由心生!回想到亡妻治家的能干,亡妻的贤德,亡妻的善解人意,无不使诗人睹物神伤。又如“雪白花红绣褓齐,牙牙学语今何似,忍听娇女索母啼。”(王渔洋《悼亡诗》);“窗尘岁时阴,闺芜日夜深,流黄夕不织,宁闻梭杼音?凉霭漂虚座,清香荡空琴。晴蚓知寂寞,蛾飞测幽阴。”(江淹《悼室人》),此诗主要选择了窗、闺、流黄、梭杼、座、琴等等意象来表现妻子生前的勤劳与娴淑芳德;第三组则主要是亡妻生前的活动地点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物,用于描绘诗人与亡妻昔日相惜相伴,如今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以此借景抒情。如“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陆游《沈园》);再如“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纳兰容若《青衫湿》);“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屏筵空有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