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草狂放到碑学复古
黄道周在近现代行草创作中的影响分析
黄道周在近现代行草创作中的影响分析作者:胡智深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08期【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黄道周对我国近现代行草书法创作的影响。
包括黄道周及其书法成就概述,以及黄道周对近现代行草书法创作的主要影响。
经研究发现,黄道周对我国近现代行草书法创作中的用笔、结字以及章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为黄道周书法的传承与近现代行草书法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黄道周;书法成就;近现代书法;行草书法创作【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8—062—03引言黄道周书法对近现代很多书法家的行草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在对这些影响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行草书法家的用笔、结字以及章法等方面的表现入手,对其行草创作受黄道周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对近现代行草创作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黄道周及其书法成就概述(一)黄道周简介黄道周生于1585年3月,卒于1648年4月,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在南明隆武时期,黄道周兼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以及武英殿大学士之职。
后被俘,于清顺治三年殉国。
黄道周在天文、理数、诗文、绘画以及书法等方面都具有极深的造诣。
尤其是其独成一家的书法,更是对近现代行草书法创作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作用。
(二)黄道周的主要书法成就黄道周的书法成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是具有自家面目与特色的小楷;其二是以明朝中期吴门书法为基础大胆探索和实践的行草。
黄道周的小楷作品主要特征是中宫较为开阔,长横画收减,撇画和捺画较短,整体效果较以往的小楷更加庄重。
相比较小楷书法而言,黄道周的行草更加有名,其行草书法虽然遍临百家,但是在明朝中期吴门书法以及其他书法的影响下,其行间距较宽,字间距富于变化,可三五成群,也可一字落单,这就使其行草作品更具艺术氛围感[1]。
二、黄道周对近现代行草书法创作的主要影响(一)黄道周对近现代行草书法用笔的影响黄道周的行草书法与明朝晚期的徐渭和张瑞图等大写意形式的书法特征相衔接,开拓和创新了很多笔法,并和同期的倪元璐、王铎等相互启发,将审美与实用相结合,对巨幅行草书法的创作进行了探索,从而为近现代较大尺幅的行草书法创作提供了更多经验,比如榜书、楹联和巨轴调幅等。
康有为碑学背景下的行草观及其问题
康有为碑学背景下的行草观及其问题作者:贾乾初来源:《艺术广角》2020年第02期细细玩味和寻绎康有为建构其碑学体系的著作《广艺舟双楫》,可以很容易得出康有为对帖学并未真正否定的结论[1]。
只不过,康有为将观察帖学的视角和立场放置在碑学的背景之下,他对于帖学问题的考察与评价都无法从他的碑学体系中剥离出来。
这无疑使得康有为的行草书观念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些个性特征固然有着很多精辟、尖锐之论,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站在创作实践的立场,梳理他碑学背景下的行草书观念,同时厘清其行草书观念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有研究者指出,当前康有为艺术思想(特别是书法思想)的研究与其他方面学术思想的研究,基本属于一种不同领域之间相关研究者自说自话的割裂状态,并未很好地贯通起来。
[2]这一问题的指出,对于我们剖析康有为行草书法观念的问题,显然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康有为行草观论要1.二王书法代表着时代高度与艺术高度以二王为代表的书法,具有时代高度和艺术高度。
康有为对其不断地予以高度评价,并从很多方面表达出他的激赏之情。
对二王书法尤其是其行草书之高度,康有为至少阐述了三个方面的看法。
其一,二王书法笔法雄奇,“章法秩理”,充满奇变之趣。
康有为认为二王书法代表着时代高度——“书以晋人为最工”[3],而在艺术上,二王书法则笔法雄奇,并且认为,“右军所得,其奇变可想。
即如《兰亭》《圣教》,今习之烂熟、致诮院体者,然其字字不同,点画各异,后人学《兰亭》者,平直如算子,不知其结胎得力之由。
”[4]唐僧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则“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可谓异才。
”[5]至于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其妙在“神理奇变”[6],王献之的行草书整体艺术风格则是“沉酣矫变”[7]。
其二,二王书法取得极高艺术成就的原因在于取法高古。
康有为说:“自唐以后,尊二王者至矣。
然二王之不可及,非徒其笔法之雄奇也,盖所资取皆汉魏间瑰奇伟丽之书,故体质古朴,意态奇变。
傅山“碑学先声”的源起之说
傅山“碑学先声”的源起之说庞嘉婧摘要:明末清初,在帝王的推崇和政治需求背景下,帖学占据着社会主流,但是随着帖学的衰微,以傅山为代表的遗民书家改革创新,与帖学背道而驰,投向了金石学和朴学,金石碑刻从而进入反清统治的遗民书家的眼中。
其中,傅山作为清初碑学思想最早的雄辩鼓吹者,批判帖学,提倡碑学,他的书学思想和书法实践对明末清初及清中期以后的书法发展不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具有先导性的意义,因此便有了“碑学先声”之说。
关键词:碑学;金石学;四宁四毋;篆隶;傅山碑学的发展对于中国书法的发展意义重大,肯定了篆隶在中国书法体系中的地位,同时开阔和改变了人们单一的审美观念。
碑学的出现,使得书法艺术风格更加多元化,促使了一批个性书家的产生,傅山便是其中之一。
一、傅山碑学的探访1644年清政府的统治正式拉开序幕,傅山拒绝仕清,并在精神上与之进行对抗,从他在清军入关最初几年写的许多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对故国深深的哀思,并抱有反清复明的幻想。
他专于书法绘画、学术诗文,研究古文,踏访名碑,在书法上突破了帖学点画的束缚,一改流俗妍美之风,融入金石“真”“趣”拙朴之美,引起了当时的关注。
在探访碑学前,傅山早期学习“二王”一脉的帖学,赵孟頫作为传承王羲之的正宗一脉,自然受到了其追捧。
《训子帖》提到,傅山早期学书十分痴迷于赵孟頫的书法,从其作品《佳杏得红字诗稿》《上兰五龙祠场圃记》可观赵氏的妍美之风,但经历一系列事变后,再观赵氏,傅山不仅觉其人软弱无骨气,看其作品如其人“俗美”“无骨”,而颜鲁公却与之相反,便转学颜真卿,提倡字好的前提要人品好。
从傅山的一些存世文字中,可以较准确地推断出,傅山对颜书风的热衷始于1646年至1655年这一时期,同时这也是他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汉碑的时期。
清人陈玠在《书法偶集》中记录傅山言谈提到,傅山临写王羲之、王献之多次,却都不觉什么,但是写到颜真卿的时候心中便不自觉肃然起敬。
因此傅山转学颜氏原因有二:一是颜鲁公的忠臣事迹带来的人格魅力,吸引着作为遗民的傅山,也可看出傅山的书法政治观;二是颜氏晚年作品中流露出的笔法印证了傅山对于学书的观念。
书法风格流派
宋克(1327~1387), 字仲温,号南宫生, 长洲(今江苏省苏 州市)人。擅长楷、 行、草和章草诸体, 出自魏、晋,深得 锺繇、王羲之之法, 笔精墨妙,风度翩 翩。除楷、行书外, 尤以章草著名,体 势开张趋长,笔画 也非常瘦劲挺拔, 一洗古章草的旧貌, 形成矫健秀丽的风 格,其代表作品有 《急就章》。
《熹平石经》
据说魏武帝曹操 很仰慕梁鹄的书 法,宫殿匾额多 请他捉笔,且经 常将他的书法 “悬诸帐中”, 或者“订壁玩 之”(《四体书 势》)。
礼器碑: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刻,在曲阜孔庙,此 碑字体工整方纵,大小匀称,左规右矩,法度森严。 用笔瘦劲刚健,轻重富于变化,捺脚特别粗壮,尖挑 出锋十分清晰,燕尾极为精彩。书势气韵沉静肃穆, 典雅秀丽。
陆机《平复帖》
书法家 钟繇
其书法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气象,因此 被奉为“正书之祖”。其书法特点是字 型扁方,行笔古朴厚重,结字疏郎,笔 画富有意趣。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 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 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 有重要贡献。
《贺捷表》
《荐季直表》
《还示表》
书法家 索靖
苏轼《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祭黄 几道文》
苏轼《洞庭春色赋》
苏轼《中山松 醪赋 》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黄庭坚《砥柱铭》
黄庭坚《砥柱铭》
黄庭坚《虹县诗帖》
黄庭坚《王长者墓志铭》
米芾《蜀 素 帖》
馆阁体,复古主义书法的尽头
馆阁体,复古主义书法的尽头(明)姜立纲楷书东铭册每次说到赵孟叛,我總爱给他加一个头衔:失败的改革家。
我认为赵孟頫对于元代书法的复古改革是不够彻底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同时也因为他那种极其精熟的书法技术,反而抹杀了书法艺术创新的基本要素。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的不足,时代中的人,都是有自己的局限性的。
比如,因为赵体书法的兴起,在明代后最终使得中国古代书法帖学彻底衰落下去。
这恐怕也是赵孟頫崛起时自己也未曾想到的吧。
言归正传,赵孟頫的复古主义书法创作,贯穿整个元代。
元末明初,复古主义书法风气继续影响着明初书坛。
这倒也没什么奇怪之处,毕竟,明末的这些书家,都是元代中后期人。
不论是明代初年书坛有名的三宋二沈,抑或是辅佐朱元璋打江山的刘基刘伯温,这些明初重要的文人、政客,基本都是在元代中后期普天之下一派赵字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书法或多或少都要受到赵孟頫书风的影响。
这也使得明代初年的书法之风,一片元末复古之气。
这一文化现象的最直接表现便是明代初年“台阁体”书法的出现。
台阁体,简单说就是“台阁”中所使用的书法字体,这是一种朝廷、衙门以及与朝廷有关的国家事务的文书中所使用的书法模式。
此外,明代科举考试,对于书法的要求也比较高。
明朝两代书画大师,明代中期的文征明和明代晚期的董其昌,都有过因为字太丑而科场失利的惨痛教训。
简言之,如果考生字不入流,则考官甚至连你的考卷都懒得看上一眼。
这也决定了读书人所接受的书法教育,必然是与朝廷的书法要求如出一辙的。
那么朝廷的书法要求是怎样的呢?以明成祖朱棣时代的夏昶和夏昺为例,这两兄弟是名重一时的明初书家,因为书法优秀而被朝廷选中并一路高升到中书舍人,由书法而入仕,仕途因书法而贵。
(明)沈度楷书敬斋箴页而这些人的书法,基本走的都是赵孟頫元代复古书法的套路。
因此,明朝廷对于朝廷公文以及科考的书法要求,无非就是赵孟頫书法那一套精熟的书法技术体系。
赵孟頫是个了不起的书法家。
清代碑学的兴起
清代碑学的兴起作者:葛承雍来源:《月读》2022年第05期清代帖学风靡之日,也是碑学壮大之时。
由于文人学者慑于康乾以来文字狱的严厉打击,使得他们放弃了与现实关系较为密切的义理经济方面的探讨,而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古籍整理、究研名物、训诂文字音韵里,寻章摘句,逃避现实。
这种埋首考据的学问,受到清朝统治者的奖掖和鼓励,为的是巩固其专制统治。
固然,乾嘉学派通过训诂考订打破了宋学空疏的思想,动摇了人们对道学偶像的崇拜,在古籍整理方面也做出了许多贡献,所以如果将其简单地定性为封建统治阶级禁锢思想的工具是片面的。
但是,它缺乏理论思维,无法从思想上去批判空疏的理学,反而回避原则问题和脱离社会实际,钻进了烦琐主义的牛角尖。
即使是考据结论也多具有片面、孤立、狭隘的弊病,不能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趋势来观察问题,也没有做出有规律性的说明。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人学者们专志于考古,只在日益丰富的出土金石文物中证经引史,且蔚成风气。
这样,由考古成果引到书法艺术上的探求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自嘉庆、道光以后,朝野争唱的“帖学”声调由强而弱,低声萦回的“碑学”旋律则逐渐兴起。
然而,封建统治者一眼就看中了碑学的弱点,道光提倡学碑写字要讲究规范,首先要厘定字体,不能有点画的谬误。
于是学术界闻风而动,较长论短,评肥品瘦,竞讲结构,在这样的思想模式下,怎么能够指望碑学一开始就朝气蓬勃地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呢?所以,点画妥帖、法度谨严的欧阳询书法大受欢迎。
继之,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的正楷亦被重视,愈工整愈严谨则愈被认为是碑学的正途,馆阁体的恶劣习气不但没有被清除,反而增加了世故的气息。
虽然当时有名家领导书坛,也有力图进取的文人学者,但都无复唐人雄浑刚健之致,更无唐人那种心中充满了事业上的自信心和开朗豪放的热情。
所以被称为“唐碑期”的嘉庆、道光之间,书法艺术从整体上说并没有取得辉煌的成就。
咸丰、同治之际是中国封建社会全面崩溃的前夕,面对以僵化、守旧的观点学唐碑而形成的新馆阁体,如果再不进行创新,书法艺术就会失去站在更高文化层次上的传统地位。
“熟”后“生”——清代碑学语境下的行草书风嬗变
100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至魏晋时期诸体齐备,其中尤以能体现文人情志意趣的行草书风在东晋登峰造极,马宗霍《书林藻鉴》称:“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
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
”①以东晋“二王”父子为代表的今体行草书风对中国书法史的影响可谓深远,其后书家在行草书的取法学习上总不能出其右,但这一现状却在晚清碑学浪潮的影响下悄然发生转变。
清代碑学浪潮兴起之前,行草书风的发展莫不以“二王”为基,尤其是今体行草书风的发展皆是围绕“二王”来展开。
历数书史之行草书家,如五代之杨少师,宋之四家,明之系统为拓展所呈现出的是书卷气之“熟”面的话,那么晚清碑学语境下的行草书创作融入北碑简牍意趣所呈现出的别样风格则可视为金石气之“生”面。
清代碑学的兴盛无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变革,其改变了传统书法艺术的审美内涵、打破了固有的取法模式,体现在行草书方面,其改变了传统士大夫文人灵动潇洒的行草书风,开启了由“熟”到“生”、由巧到拙、由书卷气到金石气的审美转换。
一、以隶法入行草在清代碑学兴起之前,行草书风的整体取向以董、赵为尚,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董其昌,清之王铎、傅山等人,其行草书风的形成皆是以“二王”笔势系统为本源并加以拓展,至于上述诸家所呈现出不同的行草书风面貌,乃是其个性气质与审美趣尚并加之不同的形式表现技巧所致。
总的来说,“二王”既兴,往后的书家在今体行草书创造上总不能出其藩篱。
降至晚清,碑学浪潮的兴起与诸多简牍材料的出土为行草书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取法空间,此一时期诸多碑学书家如赵之谦、康有为、沈曾植等人均以北碑或简牍融入行草书的创作,行草书风的发展也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呈现出新的气象。
如果说碑学浪潮兴起之前行草书风的发展一直围绕“二王”书风来展开,整体基调是以王书笔势·美术史论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 C ALLIGRAPHY .总第 期2021 11145□ 王吉凯“熟”后“生”—清代碑学语境下的行草书风嬗变[清]郑燮 行书五言诗 纸本 1765年 扬州博物馆藏101“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昂。
中国书法史课件
颜真卿
《多宝塔碑》
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 整,秀丽刚劲。此碑已 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 本格调,它是流传下来 的颜书中最早的楷书作 品之一,结构平稳端正, 严谨庄重,是唐代“尚 法”的代表碑刻之一, 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 入其堂奥。
颜真卿《祭侄文稿》
张旭 《古诗四帖》
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 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
❖ 王羲之出生于仕宦世家。七岁开始学书, 拜师于卫夫人(卫铄,晋女书法家,擅 长隶、正、行三体。)也曾从叔父王廙 学书法。学书于李斯、蔡邕。其楷书学 钟繇,草书学张芝。王羲之博采众长, 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质朴书风,创 妍美流便之体,遂臻神妙,自成一家。 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其成
就主要在楷书、行草,传世作品很多, 由于社会动乱,真迹无存,现在能见到 的均为摹本、临本。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 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 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 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 顺手断联,浑然天成。
苏轼《前赤壁赋》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 3.草书 ❖ 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
❖ 简单而言,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体,今草 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著名的章草碑 帖有皇象本《急就篇》、索靖《出师颂》 等。章草成就最大的是东汉书法家张芝, 被称为“草圣”。他临池学书,水为之 黑,可见功夫之深。后人把学习书法叫 做临池,就出自这个典故。章草在张芝 的时代达到了顶峰。
❖行书易于辨认,又独具体态、灵活 多变,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 好的字体,因此,从产生至今,一 直盛行不衰。“书圣”王羲之就以 行书著名于世。行书的特点是多圆 少方,多露锋少藏锋。
“海派”书法的驱动力:从“碑帖融合”到“派中有派”
“海派”书法的驱动力:从“碑帖融合”到“派中有派”◆薛元明( 南京 )自从张祖翼第一次提出“海派”这一名词,理解上由贬渐褒,逐步得到了广泛认同。
“海派”从绘画始,内涵不断拓展,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地域文化认同。
地域文化对于书风显然有塑造作用。
不能不说,在信息化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诸多地域书风正在消失,因为取法碑帖资料不再有独占性,师承关系也被函授甚至更广泛的网授所取代,似乎人人都可以办班讲学,无门槛甚至可以说无底线。
但“海派”似乎是一个例外,地域性特征依然非常稳固。
原因在哪里?“海派”是个大熔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派中有派”。
如是,构成了“海派”书法兴盛的驱动力。
针对“海派”书法的评价,明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厚古薄今,认为辉煌难续;二是对代表性书家的评价,往往是一句话总结,贬多褒少。
比如针对沈尹默书法的评价,就是简单的一个“俗”字,针对白蕉甚至有“书奴”之诮,针对邓散木则认为习气太深,“铁化泥、泥化粪”。
不难看出,如此评价极为笼统,大而化之,甚至一笔抹杀。
针对第一点,可以给出的解释是,书法的发展存在峰谷状态,此起彼伏,属于常态。
如果将时间拉长,以历史长河的焦距加以观照,就会更加心平气和、客观公正。
至于第二点,一个有成就的书家,能够跻身书林,自然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的,更不可能是一两句话就能够否定的。
一如当下的短视频“批评”很火,看似落了个痛快,却无法触及更深层的思考,甚至可能什么结果也没有。
针对海派书家的评价,一方面要放在整个时代环境和地域环境中来思考;另一方面,最终要回到个案本身,关注“合订本”。
为什么说“派中有派”是一种驱动力?即以碑帖划分而论,“海派”同时存在碑帖两大阵营,且代表性书家非常多。
碑帖之区分,从取法资源到笔法风格再到审美意味,区别甚大,但本身确实有很多说不清的地方。
事实上,碑帖“分野”是人为所确定的“对立面”。
所谓“帖学”,有一个不断理解和发掘的过程。
简而言之,即崇尚魏晋以下法帖的“学派”,发端乃是建立在北宋时期《淳化阁帖》传拓的基础之上,涵盖三个层面:一是学晋人之帖,主要是以“二王”为代表。
浅谈清朝兴起的尊碑学碑之风
浅谈清朝兴起的尊碑学碑之风作者:赵雪飞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5期摘要:清朝时期,诸多书家开始摒弃统治中国书法一千多年的帖学思想,转而奔向具有拙朴之美的碑书刻石,随着碑学思想萌生和发展,中国书法界兴起了尊碑学碑之风。
关键词:清朝;碑学;金石学家;逆反心理一、碑学思想的发端早在清朝初期,金石碑学在此之际已初露端倪。
一方面,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汉族知识分子,在武装反清复明失败的大势下,潜心学术,继以维护汉文化的传统地位;另一方面,康、雍、乾等都实行禁书和大兴文学狱,迫使汉学士的学术方向转移到考据上。
考据学的兴起,导致了文字学和金石学的发展。
书法家在考据学家用以证实的许多碑书上,竟然发现了它们大不同于帖学的风姿、神韵,不仅从这里获得了极大的审美享受,而且产生了亟需学习它、汲取它的强烈欲望。
自此之后碑碣类文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时激起了很多书家对篆、隶研究学习的浓厚兴趣。
碑学运动由此揭开序幕,而碑学书法是以郑簠为代表的隶书书家为发端,并由隶书到篆书而日益盛行。
元明书家包括清初王时敏、傅山等人的隶书,几乎都宗唐人之法,用笔平直古板,结字平整均匀,且喜寻奇觅怪,带有很强的楷法特征。
郑簠(1622-1693)一生致力于隶书的研究和实践,康熙初年,郑簠北上山东-河北一带访古刻、摹拓汉碑,其隶书一扫前人旧习,字形结构宗法汉隶,用笔兼杂草法,飘逸而又不失高古肃穆,以一种推陈出新的风貌出现在清初书坛,发清代碑学运动之先声。
而清代的另一位书家王澍(1668—1743),他在书法理论上,也颇有建树,其书学观点多抑帖扬碑,提倡学书应从篆隶入手,这对乾隆以后许多书家持有篆隶为本的思想起了一个先导的作用。
金农(1687-1763)主张师法北魏自然古樸的书法,反对雕琢做作"馆阁体”书法风格,反感泥古不化,敢于冲破帖学樊篱,他是清代第一位自觉发起向传统帖学冲击的书法家,同时是一位既熟识古法又能在书法创作中别开生面的成功者,金农于碑学书法的意义是深远的。
书法的发展演变过程
书法的发展演变过程1.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 - 书法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变化的。
这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艺术大片"啊!2. 要说书法的起源啊,得从甲骨文开始说起。
那时候的字儿,歪歪扭扭地刻在龟壳和兽骨上,活像是小蝌蚪在跳舞。
这些"小蝌蚪"可是世界上最早的汉字哦!3. 后来到了金文时期,字的样子变得规整多了。
刻在青铜器上的字,一笔一画都端端正正的,像是穿上了小西装似的,特别有范儿。
这时候的字已经开始讲究美感啦!4. 到了战国时期,书法界可热闹了。
篆书横空出世,那圆润的笔画,飘逸的线条,就像是一群仙女在跳舞。
大篆、小篆,各显神通,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带头搞了个"书法大改革"。
小篆成了标准字体,全国统一使用,这简直就是古代版的"规范化"运动啊!6. 隋唐时期可是书法的"黄金时代"。
楷书、行书、草书,你方唱罢我登场。
王羲之写字能把纸都写透,这水平,简直是"神仙打架"啊!7. 说到草书,那可真是"狂草"。
张旭写草书时,据说头发都竖起来了,跟被雷劈了似的。
有时候写得兴奋了,还会满屋子乱转,这阵势,跟跳街舞似的!8. 宋朝的书法家们可讲究了。
他们写字前要冥想,要调息,搞得跟修仙似的。
不过人家写出来的字确实绝了,苏东坡的字,那叫一个潇洒飘逸!9. 元代的书法开始讲究个性化。
赵孟頫写的字,又美又飘逸,像是把楷书和行书办了个"大联姻"。
这创新精神,不得不服!10. 明清两代的书法家更有意思了。
他们开始研究古人的字帖,还自创新风格。
董其昌的字,能把方圆并济玩得溜溜的,简直是书法界的"变形金刚"!11. 到了现代,书法更是百花齐放。
有人写得端正,有人写得狂放,有人甚至把书法和现代艺术结合,玩出了新花样。
黄庭坚草书风格特征及其对当代草书的取法意义
黄庭坚草书风格特征及其对当代草书的取法意义1. 黄庭坚的草书风格那可真是独特啊!就像一阵狂野的风,肆意又洒脱。
你看他的笔画,时而如龙飞九天,那气势,哇塞!比如《诸上座帖》里的字,简直是神采飞扬啊!这对当代草书的影响那可太大了,难道不是吗?2. 他的草书风格特征有着一种奇妙的魅力呀!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发掘。
像《廉颇蔺相如列传》,那线条的舞动,不正是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吗?当代草书能从中学到好多呢,你说呢?3. 黄庭坚草书风格里的那种灵动,哎呀,真的太绝了!就如同精灵在纸上跳跃。
瞧瞧《花气薰人帖》,那感觉,多棒啊!当代草书要是能好好取法,那得多精彩呀,是不是?4. 哇,黄庭坚草书的那种韵味,简直无法形容!好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像《李白忆旧游诗卷》,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嘛!对当代草书来说,这就是宝贵的财富呀,你觉得呢?5. 黄庭坚的草书风格有着强烈的个性呢,那就是他的标志呀!好比夜空中最亮的星。
看看《刘禹锡竹枝词》,那种独特太显眼了!当代草书借鉴一下,肯定能绽放光芒,对不对?6. 他的草书风格特征真的是让人着迷啊!像一块有着巨大磁力的磁铁吸引着我们。
以《松风阁诗帖》为例,多震撼啊!这对当代草书的取法意义重大得很呢,难道不是吗?7. 哎呀呀,黄庭坚草书风格的那种洒脱,太厉害了!就像自由的鸟儿在天空翱翔。
《砥柱铭》就是证明呀!当代草书能从中汲取力量,不是吗?8. 黄庭坚草书的风格简直太有魅力啦!仿佛是一把开启艺术之门的钥匙。
像《黄州寒食诗跋》,多有魅力呀!对当代草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呢,你承认吧?9. 哇哦,黄庭坚草书风格中的那种豪放,真让人惊叹!如同汹涌的海浪。
《苦笋帖》就是很好的展现呀!当代草书取法于此,肯定能更上一层楼,是不是呀?10. 黄庭坚的草书风格真的是别具一格啊!就像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比如《草书杜甫寄贺兰铦诗卷》,多独特啊!对当代草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你能不认同吗?总之,黄庭坚的草书风格独特且极具魅力,对当代草书有着不可忽视的取法意义,能让当代草书发展得更加精彩多样!。
中国书法字体分类及例子
中国书法字体分类及例子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中国书法字体分类及例子,希望你们喜欢。
中国书法字体分类欣赏中国书法字体分类及例子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
1:篆书艺术(1)介绍: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
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
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
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
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
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
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
据文献记载。
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
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
由于是官书。
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
如记功刻石。
叔量诏版。
兵虎符之类。
标谁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
行笔圆转。
线条匀净而长。
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
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
而且紧画向下引伸。
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
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
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
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
这种在力度。
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
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
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
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
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
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
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
为秦篆之俗体。
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
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
难得有独立的篆书。
唐篆。
因李阳冰出而复苏。
仁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
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
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
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
明代承元之风。
步趋持平。
清朝篆书百花斗艳。
行书发展史
一、起源中国书法由秦篆演变为汉隶,是书法史上的重大变化。
汉代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隶变”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最了不起的伟大变革。
隶书在结构上冲破了造字“六书”的本意,字形变化很大,在书写线条上,改变了篆书的匀称、单一的线型,用笔上提按、转折、方圆、藏露之法毕现,充分体现了毛笔的工具性能。
汉代书法的多元发展,标志着书法自觉期的到来。
书法已开始脱离实用而成为人们创作和审美的对象。
“隶变”所带来的结构变化、笔法变化引起楷行草书的诞生、发展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书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的起源相传有两种说法:一是据张怀《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
”由是说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
二是据王僧虔《古来能书人名》云:“锺繇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
河东卫凯子,采张芝法,以凯法参,更为草稿。
草稿是相闻书也。
”由是而知行书亦称行押书,起初当由画行签押发展而来。
相闻者,系指笔札函牍之类。
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而其形式也和八分楷法及以后的正书非常接近。
这相当于从隶书中变出(章)草书——由“正体字”中派生出别支来。
桓灵朝的“正体字”除了隶书以外,其次就是“八分楷法”,所以人们又认为行书就是“八分楷法”的别支。
其实它也是同其他书体一样最初的创始还是一般的群众书写者,只要把八分书写得同其他书法流走一些而去其隶体波势,就变成行书了,在汉末一般出土的简书中我们是可以随处看到的。
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
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
元代书坛的复古主义思潮及代表书家
元代书坛的复古主义思潮及代表书家在南宋一味意造书风步履维艰的背景下,元代书坛出现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复古主义思潮,这场思潮是对宋代书风的反叛和对魏晋传统的全面回归,是社会文化与书法本体发展两方面要求下的必然结果。
这场运动的中坚人物是赵孟兆页,他诸体兼能,极力追摹魏晋气息,并极大地影响了有元一代大批书家。
标签:元代复古主义思潮;回归;传统;发展。
在中国书法史上,唐代是书法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到了北宋时期,这种全面繁荣,沉雄博大的书风已开始衰落,而元代书法同其前代的唐宋书法比较起来,可谓又黯淡了许多。
唐人尚法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由洒脱书风的程式化,并将法度的严谨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极则,北宋尚意书风是尚法书风的峰回路转,北宋书家们找到了一个极好的突破传统的办法,那就是强调主观精神,强调主体在一个”尚法”的前提下有很高的价值,它在历史上代表了一种进步的潮流,但是到了南宋,北宋”尚意”强调主观之风被南宋书家们夸张到一定程度之时,这种尚意之风越来越表现为技巧的匮乏,对主观意趣的过分强调和对传统法度的忽视,在这种情况下,一味”意”造变得步履维艰,书坛似乎在期待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那就是重拾传统,重视技巧。
另一方面,蒙古族入主中原后,为了巩固国家政权,缓和民族矛盾,不断吸纳和推行儒家文化,提倡程朱理学,汉族知识分子在经历了亡国之痛和游牧民族落后文化的冲击后,延续和振兴民族文化传统也成为挽回失落人格和找寻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并且元初的社会环境也没有给书家们提供继续创新的可能,标榜文治和提倡儒学的结果是如何对传统再认识。
面对渐行渐远的二王传统,元人意识到”五代而宋,奔驰崩溃,靡所底止”(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对于他们来说,超越宋代,回归晋唐传统不但是对委靡时风的矫正,也是寻求突破的最好路径,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发展思路,于是他们力诋宋人流弊,托古改制以正时尚,掀起了规模宏大的复古主义运动。
在这股思潮中,代表人物有赵孟兆页,鲜于枢、邓文原、李倜等。
清书法发展
清代书法在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蜕变,它突破了宋、元、明以来帖学的樊笼,开创了碑学,特别是在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书法方面的成就,可以与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代草书相媲美,形成了雄浑渊懿的书风。
尤其是碑学书法家借古开今的精神和表现个性的书法创作,使得书坛显得十分活跃,流派纷呈,一派兴盛局面。
清代初期书法继承明代的余绪,在书坛上有影响的书法家仍是明代遗民,其中以王铎、傅山、朱耷、归庄、宋曹、冒襄等为代表。
他们均擅长行草书,而以王铎、傅山的影响最大。
明代末年狂放不羁的狂草书风,在清代并没有得到发展。
这是由于清代禁锢的文化政策,和狂放的草书格格不入,所以清初以后书法家很少有能写草书的,加之康熙酷爱董其昌的书法,至乾隆又推崇赵孟頫的书法,一般书法家只奉赵、董为典范。
而清代科举制度所产生的馆阁体要求的乌、方、光,使得这一时期的书法出现靡弱妍媚的风气,帖学更为狭隘。
当时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有沈荃、高士奇、陈奕禧。
此外笪重光、姜宸英、何焯、汪士鋐并称为康熙间四大家。
清代中期帖学仍很风行。
当时帖学书法家有张照、汪由敦、孔继涑诸家。
张照行楷由董其昌入手,继入颜真卿、米芾,其成就虽不及董其昌,但笔势略强。
帖学书法家中还以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四大家为代表。
刘墉书法取径董其昌,力厚思沉,筋摇脉聚。
王文治书法强调风神,秀丽飘逸,但缺少刘墉的魄力。
梁同书工楷、行,书法秀逸,但缺乏雄强之气。
翁方纲书法学唐碑不余遗力,亦涉猎汉碑,其气质仍与帖学相近,他擅长小正楷,但在研究碑学上其功甚大。
此外,姚鼐的行书萧疏澹宕,永瑆的楷书、行草典雅端丽,钱澧的颜体楷书,丰腴厚润,铁保的草书,张问陶、郭尚先的行书,在当时都比较有名。
清代中叶碑学风气渐开,碑学书法家不断涌现。
较著名的有金农、邓石如、伊秉绶。
金农为扬州八怪之一,创造所谓漆书,力追刀法的效果,强调金石味。
由于乾隆、嘉庆时,学者研究金石之风兴起,也给书法界大开眼界。
于是阮元要求人们振拔流俗,宗汉、魏古法。
书法课课件中国书法简史ppt课件
03
02
01
隶书起源于秦代,是狱吏程邈在狱中整理大篆、小篆字形时创造的一种新字体。
隶书的起源
隶书在汉代得到广泛发展,成为官方文书和经典文献的主要书写字体。
发展历程
隶书字形扁平,笔画粗细变化明显,具有波磔之美。
字形特点
04
CHAPTER
五代书法的特点
五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宋代及以后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代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06
CHAPTER
宋元明清书法
黄庭坚
其书法以行草见长,纵横捭阖,气势磅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苏轼
作为“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苏轼的书法自然流畅,气韵生动,追求个性和情感的表达。
米芾
徐渭
徐渭的书法追求个性和情感的表达,用笔狂放不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邓石如
邓石如是清代碑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书法以篆隶为主,用笔厚重古朴,具有鲜明的碑学特色。
伊秉绶
伊秉绶的书法以隶书见长,用笔方整严谨,气势雄浑,是清代碑学的重要代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通过学习中国书法简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学习中国书法简史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包括阅读教材、听讲、记笔记、思考和讨论等。同时,还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魏晋南北朝书法
要点三
魏晋书风概述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书家辈出,风格多样。此时的书风追求自然、飘逸,注重个性和情感的表达。
李倜书法复古表现及价值探究
李倜书法复古表现及价值探究作者:***来源:《美与时代·中》2023年第11期摘要:李倜《跋陸柬之文赋》技法精熟,在元代复古风潮下不为时代所掩,且在今日看来并不逊色于赵孟頫。
然而李倜在元代以后书名式微,后世鲜有人提及。
对李倜的书法风格进行分析,细究其复古书学思想在其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并探讨其作为一位以追求复古为最终旨归的书家,对当下书法发展有何价值。
关键词:李倜;《跋陆柬之文赋》;复古观;赵孟頫一、李倜生平与其书法复古观李倜,字士弘,号员峤真逸、员峤山人,太原榆次(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
父李昱,官至成都路防城军民总管,后追封冀宁郡公,谥忠敏。
李倜生卒年目前无确切定论,但多数专家认为其应生于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至元中统元年(1260年)之间,卒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之前。
李倜少时随父亲在成都,直到至元十二年(1275年),其父李昱去世。
之后李倜在朝任集贤院学士,与同在集贤院的赵孟頫相交,二人在此期间有大量的往来活动。
例如:赵孟頫曾为李倜作《李倜士弘真赞》一文,对李倜的评价极高;至元三十年(1293年),赵孟頫为李倜书《道德经》一卷;元贞元年(1295年),李倜请赵孟頫为父亲李昱作行述。
可见,李倜与赵孟頫两人的情谊深厚。
赵孟頫的复古书学思想在元代影响广泛,李倜在书学观念上同样主张复古,应与两人频繁交往有关。
李倜于大德元年(1297年)任临江路总管,之后复官还京,仍任集贤院学士。
大德五年(1301年),他在《陆柬之文赋》上题写了第一则跋语,大德九年(1305年)再跋《陆柬之文赋》时,他已不在京城,落款的地点为“寿春郡斋”,即今安徽寿县。
大德十年(1306年)冬十一月,南剑路顺昌县双峰书院重修,从《刘将孙集》中可知,李倜当时已任南剑路总管。
皇庆元年(1312年),李倜于杭州任两浙盐运史。
延祐二年(1315年)正月,由《靳同知墓碑》碑文的落款“集贤侍讲学士臣倜书丹”可知,当时李倜已经重返集贤院。
中国书法读后感
中国书法读后感中国书法读后感(一)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书法史的发展历程。
整本书由前言,十一章介绍书法史发展历程的内容和赘语、跋、修订后记以及书法名碑的附图组成。
前言就已经向我们阐述了中国书法史“世界唯一”的艺术,是中华文化审美的独特辉煌,向我们述说了整本书的大概轮廓。
在这本书的背后还有赘语、王春南先生所写的跋以及作者本人的修订后记,并且,还有众多的书法附图。
从小到大,在亲人的耳濡目染下,就对中国的书法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读书时代中,老师们更是满怀自豪地向我们介绍着颜真卿、苏轼等书法名家在书法当中的伟大成就,让我更是对中国古代名家们顶礼膜拜。
近日抽空读了《中国书法简史》后,对中国的书法发展的历史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更是产生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前言中就已说明中国书法是世界“唯一的”艺术,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汉字在世界文化上的特殊地位。
从原始图画中产生象形文字开始,就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文化。
在第一章中记述了美学家宗白华所说的一句话:“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
”对于宗白华先生所说的原因,我是比较赞同的。
正是因为象形所具有的独特的图形,才赋予了他独特的意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字,也才吸引了众人。
不过我认为,中国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不仅仅是因为起始于象形,还应该包括它本身所具有以后继续发展的独特的其他五种造字方法,即形声、指示、会意、假借、转注。
几种因素结合起来,才构成了他的独特的魅力。
第二,关于他所说的中国人的笔,我想这是无可争议的,是值得国外友人赞赏的,是值得每个中国人自豪的。
因为中国人练书法所用的笔是用柔软的动物的毛所制成的,但是非常的讲究腕力、笔力。
外国人曾评论柳公权的字:“中国人造出了世界上最柔软的笔,却写出了世界上最硬的字。
”这也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通读全书,了解了中国书法在历史上不同阶段的辉煌及遭遇,但它却延绵不断地发展起来了,而且还生生不息,在书法史上显示了它的灿烂辉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晚明行草狂放
明代中晚期, 随着市民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思想解放 高潮。在哲学思想方面, 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心学, 高举良 知说, 发展和替代程朱理学。随后李贽在此基础上发扬了 离经叛道 的 怀 疑 和 否 定 精 神, 反对“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 非” , 提出“ 童心” 说, 对文艺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徐渭就 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出现的书法大家, 他认为书法及一切艺 术是为了寄兴, 表达个人的主体意识, 要有 “ 真我面貌” , [ 1 ] 2 5 “ 时时露己笔意, 始称高手。 ” 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 笔 墨纵横散乱, 章法变化莫测, 满纸烟云, 一派狂放不拘的气 魄。时人称为“ 八法之散圣, 字林之侠客” , 堪比西方艺术 史上的梵高。徐渭书法给明末清初书法家以重大启示, 书 法要冲出传统的牢笼, 获取一颗自由的心灵。之后出现了 张瑞图、 黄道周、 倪元璐、 王铎、 傅山等一大批风格奇异的 书法大家。他们以狂放的行草书成就最为突出, 风格诡异 多元, 或恣肆纵横, 或高古遒媚, 或奇崛陡峭, 或热烈奔放, 相对明初和中期书风是极大的创新。 明代中期书法以吴门书风为代表, 代表性书家有祝允 明、 文徵明、 陈淳和王宠等。这一时期, 书法逐渐摆脱了台
阁体的统治走上健康发展, 书法活动中心也由皇宫官僚集 中的北京, 转向商业经济繁荣的江浙。吴门书派产生于繁 荣和平的苏州, 是当时政治上相对自由、 经济活跃、 文化发 展的结果。吴门书风扫去明初台阁体的庸俗板滞, 以一种 典型的文人书卷气, 即深厚的文化修养与疏放的艺术个性 适应当时市民趣味的审美需求。从代表性吴门四家祝允 明、 文徵明、 陈淳和王宠来看, 书风基本上不脱离雅致、 疏 放、 散逸等等。比如文徵明行草在总体风格上, 以其清雅、 纯正、 醇和的品格, 表现了文人“ 士气” 与隐逸之风, 以其适 度的把握, 使这种高雅的书法趣味转为平易近人, 适应当 时市民审美情趣的需要。王宠书法也是以清新、 旷达表达 特有的雅逸, 不染尘俗, 以韵致而得名。在明际书风竞尚 柔媚的风气中, 试图以一种刚健的风骨和雄肆的气概力矫 时弊是当时一大批士大夫的共识。书风变革从徐渭到张 瑞图、 王铎等, 堪称书法史上重大的变革期。从书法形式 到审美风格都有重大的突破, 八尺到丈二的作品在这些书 家手中如云烟变幻、 飞瀑倾泻, 气势逼人, 史无前例。如徐 渭狂草, 面孔之奇异, 用笔大胆奔放, 绝去傍依, 结体的变 幻莫测, 章法满纸烟云, 点划狼藉不堪, 表达内心的狂躁、 激热、 愤懑等等情感, 充满天才的想象和架构。之后的张 瑞图、 黄道周、 倪元璐、 王铎、 傅山等群星灿烂, 将晚明狂放 书风尽情演绎。他们书风虽各有千秋, 但共同处为草书成 就突出, 情感表达极为狂放。张瑞图书法以偏侧之锋大翻 大折, 横向取势, 用笔以方 峻 峭 利 取 胜, 章法行距疏字距 密, 迥异前人, 独创性强, 气势滔滔不绝, 体现了对传统书 风的反叛, 表达其激热的情怀; 黄道周书风取法锺、 王、 索
①
收稿日期: 2 0 1 1- 1 1- 0 8 作者简介: 傅小凡( 1 9 5 7- ) , 男, 辽宁沈阳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和美学研究。
1 2 1
靖, 崇尚遒媚加以浑深, 绝去明中叶书风的纤糜之习; 倪元 璐书法则以浑深加以遒媚, 用笔苍劲浑厚, 飞扬恣肆中内 含骨力, 结体奇险多变, 展示其倔强狂躁性格; 王铎书法是 晚明清初书法的集大成者, 在用笔、 章法、 意境上均有极突 出的发展创造。王铎书法独宗羲、 献, 推崇古法, 广泛吸取 前贤, 尤重发展米芾侧势, 章法跌宕多姿, 轴线摆动激烈, 在用笔、 形式、 气韵上极大发展, 将学习传统法度与任情恣 性的自由高度结合, 是晚明狂放行草书法的杰出代表; 傅 山的书法实践也是以狂放的草书为最高成就, 秉承晚明以 来摆脱技法规制束缚、 注重个性宣泄的特征, 书法崇尚丑 拙, 反对甜媚, 其草书恣意挥洒, 气势澎湃, 从点画到章法 都不受任何成法制约, 大笔浓墨, 纵横牵绕, 表达其癫狂不 羁的人格特征等等。 明中书风发展到晚明, 狂放书风何以凸显?明末社会 的复杂多变是狂放书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思想上明末王阳 明心学、 李贽、 禅宗和泰州学派等思想影响, 经济上晚明商 业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兴起, 个性解放思想逐渐兴起, 政治上则与明末政治逐渐腐败, 国力衰退引起士人心理阵 痛表现, 以及清初异族入主中原, 山河变色带来的文人士 子的心灵沉痛等等。徐渭所处时代, 新儒学经历一个以王 权为中心向以民间教化为中心的位移过程。王学风靡的 高峰时期, 心学前辈王畿、 季本和唐顺之对他影响最大; 黄 道周则是与当时的刘宗周齐名的大儒, 在思想上倾向于用 朱学纠正王学后偏离道德主体和空疏放纵的流弊, 而与之 关系密切的倪元璐和王铎都极为推崇黄道周的人格风范。 满族入主中原, 明朝灭亡带来的士人的心理 剧 变 在 黄 道 周、 倪元璐、 王铎、 傅山等书家作品中均有明显表现。黄道 周、 倪元璐明亡后以身殉国即是儒家思想的舍身为君; 王 铎在明亡后的出仕清廷, 把他自己推上了封建政治的审判 台, “ 忠臣不事二主” 是封建政治伦理纲常, “ 舍生取义” 是 孔孟教义中的要旨, 王铎背叛了这一规矩信条, 在他本来 悲剧的命运上又蒙上浓重的暗影。相对黄道周、 倪元璐的 殉国, 王铎的苟活为时人所鄙, 他借书法充分表达身背“ 贰 臣” 之大耻引起的心理痛楚, 坎坷的身世、 命运又促成了其 书法技艺的高超成就; 傅山是明清鼎革的遗民, 政治上坚 决不与清合作, 性格孤傲耿介, 书风上标举“ 丑” “ 拙” “ 直 率” , 鄙薄奴书, 媚态, 俗态。这种书风审美取向, 与明朝灭 亡, 士人沉痛和反思的结果关联紧密, 同时也与传统儒家 刚健有为之气的激发等分不开。“ 书, 如也, 如其学、 如其 [ 2 ] 3 8 1 才、 如其志, 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 徐渭到傅山等狂草 书风形成与各自不同的个性、 身世、 时代密切相关。明末 狂草书风的多姿多彩, 正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天崩地裂。
第1 5卷 第 2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 o l . 1 5N o . 2 2 0 1 2年 3月 J o u r n a l o f 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 Ma r . 2 0 1 2
在清代满族入主中原的铁蹄下, 书法艺术也 受 到 极 大 影 响。清前期赵董书风兴盛以及晚明狂放书风的消失, 不难 找到审美心理、 社会气候根源: 董书和赵书, 取法风格稍有 区别, 董书受禅宗影响, 平淡雅逸是其主要风格; 赵书取法 魏晋, 平和优雅, 古妙韵深。二者即有媚妍清丽等审美共 性, 符合入主中原、 需求政治稳定、 粉饰太平的审美需要。 赵董书风的广受推崇, 也迎合了当时的社会气候和皇家身 份, 成为政治利用和助成教化的工具。 康熙喜爱书法, 曾以擅长书法、 专学董其昌的沈荃为 师, 康熙一朝, 大臣中擅长书法者, 尤其是模仿董其昌书法 者, 多受到皇帝宠爱和重用。因此清朝前期书风基本上笼 罩在董的影响下。学董书, 在科举中被录取的机会较大, 在仕途上的际遇也比他人更为顺畅, 书法成为赤裸的应试 工具。清代前期在书坛上享有盛名者基本上都是来自南 方江浙一带董书的“ 追星族” 。康熙身边的众多大臣如高 陈邦彦、 姜宸英等书法风格大致均不落秀美精 士奇、 癉、 致、 飘逸秀雅一路。康熙时期书坛几乎举世学董,造成的 书风的糜弱和单一, 时人多有抨击: 3 ] 6 4 华亭书法轻薄, 摹仿顿失古意 [ 自思白以至于今, 又成一种董家恶习。一巨子出, 千 临百摹, 遂成宿习, 唯豪杰之士, 乃能脱尽耳。 学者 不 求 其 骨 格 所 在,但 袭 其 形 貌,所 以 愈 秀 [ 3 ] 6 4 愈俗。 这样的批评是中肯的, 在当时清代高压政治环境下, 豪杰之士的书法必如王铎、 傅山等人的命运 一 样 遭 受 冷 落。康熙一朝崇董, 到清代中期乾隆时期发生一些变化, 身边也形成了一个书家群体, 弘历开始推崇赵孟 瞓 书法, 如张照、 刘墉、 梁同书、 王文治、 翁方纲、 铁保等。弘历书法 点画圆韵, 结体婉转流畅, 继承赵书。在乾隆影响下香光 书法风格 告退, 赵孟瞓 书法又大为世贵。从董书到赵书, 基本上还是柔媚平和的发展。此期虽然一些书家意识到 赵书的不足, 兼学颜真卿, 米芾, 李邕, 使得书风在赵书上 有一些变化。如张照在学习颜真卿和米芾的书法方面花 了很大功夫, 基本上摆脱了董其昌的风格, 着力汲取了颜 书厚重和米芾的跳宕纵 肆, 遂 与 董 书 拉 开 一 些 距 离。刘 墉、 翁方纲学习颜书, 梁献学习李邕, 但这毕竟是在清代帖 学后期走入僵化后的有限改变, 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帖学衰 董其昌书 疲大局。书学界历来对康熙、 乾隆青睐赵孟 瞓、 法多有微词, 细心推想, 二帝也有不得已苦衷吧, 中国传统 文化严于“ 华夷之辩” , 有浓厚的汉族本位主义情结, 满清 入关, 强烈感受到这一传统思想那个的排斥和抵抗, 清帝 选择雍容文弱的赵、 董体现为一种策略, 是否与其统治中 怀柔之术相符合? 乾嘉以后帖学书法逐渐流于单调和僵化, 特别是科举 考试与官场中使用的“ 馆阁体” 书风的影响, 使学习法帖越 来越被方整、 光洁、 均匀的教条所束缚。清代馆阁体书法 承袭宋代院体、 明代台阁体, 作为读书人干禄求仕的工具 本领。馆阁体书法的普及程度、 对书法艺术的影响明显超 过其他朝代。顺应皇帝爱好, 馆阁体书法往往左右一个时 期的书法取向。如顺治帝喜欢欧阳询楷书, 文人士子则习 欧成风; 康熙玄烨对董书推崇, 学习董书成为干禄求仕的 捷径; 道光年间, “ 欧底赵面” 之字风靡一时; 乾嘉文人士子 大都习唐碑欧、 颜或柳, 与时风赵体相和, 书风饱满圆润、 匀称流畅则为 时 重, 形成流行的“ 颜 体 赵 面” 或“ 欧底赵 面” , 风气所致, 字体一概“ 乌, 方, 光” , 应规入矩, 了无生 趣, 以致千人一面、 万手雷同。在印刷技术不发达的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