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清晨高血糖20例分析及处理

合集下载

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护理

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护理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各种因素
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B细胞破坏
临床糖尿病
各种因素
胰岛素抵抗、B细胞功能缺陷
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为胰岛素分泌不足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为胰岛素作用缺陷
二. 临床表现
Part 03
代谢紊乱症候群
1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
消瘦——血糖不能充分利用,分解脂肪、蛋白。
潜在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糖尿病足、低血糖。
有感染的危险 与血糖增高可抑制吞噬细胞功能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
七、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配合计算饮食量。
主、副食数量基本固定。
严格控制总入量,限制各种甜食。
用降糖药时,严格按时就餐。
选择食物。
根据血糖、体重及时调整饮食
01
多见于T2DM、老年人
02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03
请思考: I型糖尿病与II型糖尿病的区别
T1DM
T2DM
年 龄
青少年
中老年
体 型
消瘦
肥胖
症 状
有三多一少
不明显
对胰岛素
依赖
不依赖
并 发 症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
主要死因
糖尿病肾病
冠心病、脑血管
(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大动脉病变 微动脉病变 神经病变 感染 糖尿病足
口服降糖药护理 护士应了解各类降糖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药,并注意观察降糖药效果和不良反应。 按时发药。 注意用药与饮食、 运动的关系。
2.胰岛素应用护理
观察副作用: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低血 糖。此外有过敏、注射局部硬结、萎缩等 抽药:先抽速效,后抽中、长效,混匀注射 注射 准时、准量注射胰岛素。 注射前摇匀药液。 注射时要注意选择部位,避开硬结。 选用上臂、大腿、腹壁、臀部等处注射。

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晨峰及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晨峰及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December 2012,Vol.24,No.12・1374・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晨峰及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吴钜凌【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晨峰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选择非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记录24h 动态血压,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常规测定腰围(WC )、HbA1c 、空腹血糖(FBG )、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及血脂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HOMA-IR )、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70例患者中血压晨峰的有38例,两组的WC 、TG 、TC 、LDL-c 、FBG 、HbA1c 、HOMA-IR 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晨峰组患者的SBP 与WC 、VLDL-C 、HbA1c 、HOMA-IR 均呈正相关(=0.563、0.591、0.629、0.527)。

结论非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部分患者存在血压晨峰现象,其糖脂代谢紊乱状况加剧。

【关键词】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血压晨峰;动态血压;糖脂代谢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2.12.028【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2)12-1374-03作者单位:313018浙江湖州,湖州市南浔区菱湖人民医院通信作者:吴钜凌,Email:wujuling01@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被称作“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MBPS )[1]。

目前,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特别容易发生在清晨,与凌晨血压增高密切相关,独立于24h 平均血压[2-3]。

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许多伴有高血压病,其昼夜血压水平已经明显升高并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水平。

糖尿病课件ppt(共125张PPT)可编辑全文

糖尿病课件ppt(共125张PPT)可编辑全文
儿童1.75g/kg,总量不超过75g。
四、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和糖化血 浆
白蛋白测定
GHbA1c 3%~6% GHbA1 8%~10% 果糖胺 ~
五、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胰岛素 空腹5~20mu/L
30~60分钟达高峰,为基础的5~10倍,3~4小
时恢复到基础水平
C 肽 空腹
高峰达基础的5~6倍
2型 肥胖或超重患者,饮食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 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少降糖药物剂量
(一) 制订总热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休息时 25~30kcal/kg/日 轻体力劳动 30~35 kcal/kg/日
中度体力劳动 35~40kcal/kg/日 重体力劳动 40kcal/kg/日以上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 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1)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 (2)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基因异常)
3 胰腺外分泌疾病 4 内分泌疾病
5 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6 感染 7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8 其他 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
一、尿糖测定 肾糖阈
二、血葡萄糖(血糖)测定 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血糖是反应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 指标 葡萄糖氧化酶法
静脉血 血浆、血清
毛细血管 全血
三、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IVGTT)
OGTT 75g 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 中,5分钟内饮完,2小时后再测血糖。
起病方式

缓慢而隐匿
起病时体重
正常或消瘦
超重或肥胖
“三多一少”症群
典型

妊娠期糖尿病清晨高血糖的控制策略

妊娠期糖尿病清晨高血糖的控制策略

[ 2 】 傅 民魁 . 口腔正 畸专 科教 程 [ M] .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2 0 0 7 : 6 8 9 .
3 讨论
[ 3 ] 刘月华, 王 飞, 兰 庭 超, 等. 口腔矫 治器 治疗 阻塞 性 睡 眠呼 吸 暂 停 低 通 气综 合 征一 计 算 机 辅 助下 颌 前 伸定 位 [ J ] . 实 用 口腔 医 学杂
o bs t r u c t i v e s l e p e a p n oe a : a me t ho d f o r d e t e r mi n i ng e fe c i t v e ma nd ib u l a r
效 ,治疗 方 法简 单 、疗效 好 ,易 接受 。
通气障碍 ,使得机体长期处于低氧状态 ,诱发心、脑、肾等并发 症及全身性病变 ,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不同程度下降,甚至威胁生
命 ,其危 害 性逐 步被 人们 认 识且 发病 人 群逐 年增 多 , 目前 已受 到 医学 界 和 相 关 学 科 的 高度 重 视 。 口腔 矫 治 器 是 目前 临 床应 用较
方 向上 的位 置变 化 情况 ,有 效 展示 了下颌 骨前 伸 与髁 状 突关 节 间
p r o t r u s i o n [ J ] . E u r R e s p i r J , 2 0 0 6 , 2 7 ( 6 ) : 1 0 0 3 .
[ 6 】黄敏 方 , 周 嫣, 陈世 稳 , 等. 有 效 治疗 O S A HS 的 口腔矫 治 器戴 入 后髁 状 突位置 的 变化 【 J ] . 实用 口腔 医学 杂志 , 2 0 0 9 , 2 5 ( 2 ) : 2 8 5 . [ 7 】 皮 昕. 口腔解剖生 理学 第 7 版 E 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1 : 1 0 4 . [ 8 ] 马 绪 臣. 颞 下 颌关 节 病 的基 础 与临 床 [ M】 . 第2 版. 北京: 人 民卫 生

糖尿病不同原因清晨空腹高血糖的特点分析_邓国宝

糖尿病不同原因清晨空腹高血糖的特点分析_邓国宝

·论 著·糖尿病不同原因清晨空腹高血糖的特点分析邓国宝 朱海清 杨爱莲 康平 李润生 陈泉坤作者单位:512000 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引起糖尿病空腹高血糖的特点和处理。

方法 测定经降糖治疗后空腹血糖高于8mmol /L 的2型糖尿病患者22∶00、3∶00、7∶00血糖、胰岛素和C 肽。

结果 49例中降糖药剂量不足、黎明现象和苏木杰效应分别为14例、8例和9例,前两者午夜血糖(11.3±1.03、6.4±0.41mmo l /L )、胰岛素(10.3±2.04、13.2±2.81mu /L )、C 肽(2.04±0.15、2.21±0.18μg /L )与后者午夜血糖(2.3±0.13mmol /L )、胰岛素(17.6±3.42mu /L )、C 肽(2.48±0.21μg /L )比较有显著差别(P <0.05或P <0.01),黎明现象合并降糖药剂量不足11例、合并苏木杰效应7例,两者分别与单纯降糖药剂量不足、苏木杰效应各时相血糖、胰岛素和C 肽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结论 血糖、胰岛素、C 肽监测对鉴别糖尿病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十分必要,疑有两种原因重叠者,应谨慎增减药物剂量,或行诊断性药物试验。

【关键词】 糖尿病;空腹高血糖;血糖测定;胰岛素测定;C 肽测定【中图分类号】 R 446.112;R 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450(2003)03-0146-03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fasting hyperglycosemia DENG Guobao ,ZHU Haiqing ,Y ANG Ailian ,etal .Department of Endocrine Dis eas e ,The First Peop le 's Hospital of S haoguan ,Guangdong 512000,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fasting hyperglycosemia .Methods At 22:00,3:00,7:00,plasma gl ucose ,insulin ,C -P w ere measured in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of fasting pl asma glucos e ≥8mmol /L after the treatments of antidiabetic drug .Results Among 49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antidiabetic drug lack ,dow n phe -nomenon and somogyi effect w as 14,8,9cases respectively .Plas ma glucose (11.3±1.03,6.4±0.41mmol /L ),insulin (10.3±2.04,13.2±2.81mU /L ),C -P (2.04±0.15,2.21±0.18μg /L )in both of the former w ere significant differen t with the latter (plasma glucose 2.3±0.13mmol /L ,insul in 17.6±3.42m U /L ,C -P 2.48±0.21μg /L )at middle night (P <0.05or P <0.01).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s e indices was observed between antidiabetic drug lack and it w ith dow n phenomenon (11case ),somogyi effect and it w ith dow n phenomenon (7case )at all times (P >0.05).Conclusion M easures of plasma glu -cose ,insulin ,C -P w ere important in the diagnos is of diabetic fasting hyperglycosemia .If tw o kinds of reasons are existent at the same time ,antidiabetic drug shoul d be increased or decreased carefully .S ometimes ,d rug experiment for diagnos is is necessary .【Key words 】 Diabetes ;Fasting hyperglycosemia ;Blood gl ucose detection ;Insulin detection ;C -P detection 近10年来,黎明现象和糖尿病空腹高血糖一直是糖尿病工作者十分关心的一个课题。

空腹血糖受损影响因素分析及检后管理对策

空腹血糖受损影响因素分析及检后管理对策

空腹血糖受损影响因素分析及检后管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影响因素,探索完善空腹血糖受损患者检后管理的相关对策。

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在体检科检出的空腹血糖受损患者278例,按照入组奇偶顺序分为两组,偶数为干预组,奇数为对照组。

通过体检软件系统对所有对象资料进行查检统计,观察分析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多因素影响情况。

对照组实施健康体检后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增加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于检后6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随访,比较两组检后健康管理情况。

结果:单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均对空腹血糖受损情况产生影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BMI的增高受损率增高、年龄≥45组受损率明显高于18-44岁、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家族史的受损率比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复查随访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的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血糖监测和空腹血糖受损认知情况等多方面均更优(P<0.05)。

结论:年龄增大、BMI增加、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均为空腹血糖受损发生的危险因素,经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后可显著提高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从而达到更好的健康管理效果。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影响因素分析;管理对策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近三十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以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1],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和糖化血红蛋白(HbA)异常。

空腹血糖受损(IFG)是空腹血糖正1常向糖尿病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2].空腹血糖受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也密切相关[3]。

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作为糖尿病的二级预防十分重要。

而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制定、落实干预措施的关键[4]。

初诊糖尿病高血糖胰岛素治疗分析

初诊糖尿病高血糖胰岛素治疗分析

初诊糖尿病高血糖胰岛素治疗分析发表时间:2013-10-12T10:43:10.2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李茂丁增林[导读] 临床上运用较为普遍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方式首先是饮食以及运动疗法,然后是降糖药。

李茂丁增林(肥西县中医院糖尿病科 231200)【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高血糖(T2DM)胰岛素治疗的疗效和剂量。

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初诊T2DM 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和对照组25例(给予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对两组达到理想血糖控制标准的天数和剂量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两组血糖都明显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且胰岛素用量少,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糖达标后,胰岛素用量随之降低。

结论对初诊T2DM病人,不管是胰岛素泵治疗还是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稳定血糖,强化胰腺B细胞功能,不过采取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时间更短,因此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采用胰岛素泵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糖胰岛素治疗【中图分类号】R4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192-01 目前,临床上运用较为普遍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方式首先是饮食以及运动疗法,然后是降糖药,最后才是胰岛素,采取上述方式通常都不易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标准,因此本文针对胰岛素强化治疗进行了探讨,现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0例初诊T2DM病人采取胰岛素泵治疗取得的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45例,均为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初诊T2DM病人,男23例,女22例,年龄31~48岁,平均35±3.5岁。

全部患者空腹血糖均大于11.1mmol/L,餐后2h血糖均大于15.0mmol/L,没有严重的急性或者是慢性并发症。

诺和灵30R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诺和灵30R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基础方法,并能积极予以配合。然后根据 FBG、PBG 给予胰 岛素治疗。正规胰岛素组:给予短效普通胰岛素早、中、晚餐
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初始剂量0.4U/kg或按照个体的 血糖情况给药。诺和灵30R 组,给予早晚餐前注射 治 疗。两 组均治疗2~3天后,复查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 (PBG),再根据血 糖 指 标 调 整 胰 岛 素 的 剂 量,总 疗 程 7 天 后 再次复查空腹血糖 (FBG)、餐 后 2 小 时 血 糖 (PBG)。 同 时, 两组均观察治疗前后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及血脂等。
本院内分泌科每年收治Ⅰ型和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一 般给予综合性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服用口服降糖药, 以及皮下注射胰岛素等相关治疗。一般是常规给予普通胰 岛素治疗。为探讨诺和灵30R 与普通胰岛素在降低血糖方 面的效果,笔者选择60例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本院 内分 泌 科 住 院 的 糖 尿 病 病 人,随 即 分 为 两 组,每 组 各 30 例。 60例住院病人均符合 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1型糖 尿病患者8例,(占13.3%),男5例,女3例,年龄(34.6±1. 5)岁。2型糖尿病患者52例(86.66%)男32例,女20例,年 龄(60.3±10.6)岁。两 组 患 者 年 龄、性 别、病 程 经 统 计 学 处 理结果显示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治疗前后 FBG、PBG的变化
治疗7天时,两组治疗的 FBG 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 降,治疗 前 后 差 别 具 有 显 著 差 异 (犘 < 0.05);餐 后 血 糖 (PBG)在治疗前后指标下降对比有一定的差异(犘 <0.05)。 两组治疗后的比较,诺和灵30R组的 FBG、PBG 较普通胰岛 素组明显下降(犘 <0.05)。详见表1。

高血糖的危害及饮食治疗

高血糖的危害及饮食治疗

高血糖的危害及饮食治疗高血糖概述当血糖值高过规定的水平时就会形成高血糖症。

它可能历时数日或在几个小时内即能形成。

你可能会有高血糖而不自知。

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

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称为高血糖。

如果血糖浓度超进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

血糖浓度低于70毫克%称为低血糖。

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

另外“两高”分别是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

临床症状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可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丢失,血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高血渗可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需要多进食;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病人的多饮、多尿症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吃得越多,血糖就越高,尿中失糖也越多,饥饿感也就越厉害,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少吃为好,但不能少于每日150克主食。

但如果糖尿病未缓解,病人的食欲突然降低,此时应注意是否合并感染、酮症及其他并发症。

(1)尿多,皮肤乾燥,脱水(2)极度口渴;(3)恶心,呕吐,腹部不适;(4)厌食,体重减轻,虚弱无力;(5)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6)血糖测试值升高;(7)尿糖测试呈阳性反应。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即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然而,我们发现目前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病人,因为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延误了病情。

高血糖的危害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这两大调节系统确保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平衡,使血糖维持在一定水平。

但是在遗传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与环境因素(如不合理的膳食、肥胖等)的共同作用下,两大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出现血糖水平的升高。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血管并发症关系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血管并发症关系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血管并发症关系研究作者:杨少勇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12周内平均血糖标准差(SDMG)和12周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值作为分组依据,观察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各组间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A1组(6.5%9.0%;SDMG≥2 mmol/L)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病率(36.8%)高于B2组(HbA1c>9.0%;SDMG【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糖标准差;血糖波动性;血管并发症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05.039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心、眼、肾、神经及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甚至衰竭[1]。

临床研究表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肾病[2]。

糖尿病可引起急性严重代谢紊乱、感染性并发症以及慢性并发症,其中慢性并发症以血管病变为主,此外还包括神经系统并发症和糖尿病足等。

高血糖是导致慢性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是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重要标志之一,血糖波动对血管的危害不容忽视。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有关,血糖的波动性更与之密切相关[3]。

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病变范围广,涉及组织器官多,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的监测,以及其与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生关系的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58~74岁,平均(69.5±8.2)岁。

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及克数

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及克数

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及克数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及克数治疗糖尿病的药方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调整。

以下是常用的降糖药及其克数:1.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每次剂量500毫克,每日1~3次。

2.α-糖基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每次剂量50毫克,每日3次。

3.磺酰脲类药物:如格列奈,每次剂量2.5~5毫克,每日1~2次。

4.胰岛素:根据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情况和血糖值确定剂量和注射方式。

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具体的治疗方法:1.合理饮食:限制碳水化合物,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高脂饮食。

2.定时运动: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并提高身体代谢水平,如散步、跑步、游泳、骑车等。

3.定期监测血糖:根据医生指导,掌握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并按时服药和注射胰岛素。

注意事项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2.合理饮食,避免过量食用含糖高的食物,如糖果、蛋糕、巧克力等。

3.定期体检,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糖代谢水平,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睡眠充足,减少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

总之,治疗糖尿病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重药物、饮食和运动的结合,并注意个人生活方式的调整,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周围神经病变多久可以发展为糖尿病足1. 糖尿病足的发展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足部感染的综合症状。

研究表明,糖尿病足的发展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1. 神经病变期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病变,常表现为感觉异常、疼痛、有刺痛感或麻木、冰冷等症状,这一期的糖尿病足病人多数患有脚间神经痛或感觉减退。

1.2. 血管病变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导致供血不足,足部缺氧加重,出现细小的创伤容易变成腐败而扩大,难以治疗。

高血糖 病情说明指导书

高血糖 病情说明指导书

高血糖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高血糖概述高血糖(hyperglycemia)是指血糖高于正常值。

临床上,空腹血糖高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7.8mmol/L,均可以称为高血糖。

可有口渴、多饮、多尿、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

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应及早治疗。

高血糖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高血糖不完全等于糖尿病。

英文名称:hyperglycemia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父母患病,子女发病风险增大。

发病部位:全身常见症状:口渴、多饮、多尿、乏力、体重减轻主要病因:生理因素、遗传因素、某些慢性疾病、肿瘤、应激因素、药物因素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糖检测、糖耐量试验、尿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血清胰岛素和 C 肽水平检测、内分泌激素检测、眼底检查、超声检查重要提醒: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预防高血糖。

临床分类:1、生理性高血糖餐后、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均可使血糖升高。

但去除上述因素后,血糖可恢复正常。

2、病理性高血糖糖尿病、滥用药物、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理因素均会导致血糖异常。

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二、高血糖的发病特点三、高血糖的病因病因总述:根据病因高血糖有生理性增高和病理性增高之分,除生理因素外,遗传因素、某些慢性疾病、肿瘤、应激因素、药物因素等导致的高血糖,均为病理性高血糖。

基本病因:1、生理因素常见于餐后1~2小时。

此外,高糖饮食、短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均可造成血糖的暂时升高。

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引起血糖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直系亲属(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血糖升高者,则发生高血糖的风险较高。

此外,许多遗传性疾病也常伴有高血糖状态,如1型肝糖原沉着症、急性阵发性血卟啉病、脂肪萎缩综合征、早老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等。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诱发因素、防范措施。

方法对20例昏迷患者进行原因分析。

结果16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给予50%葡萄糖静推及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清醒。

结论临床发生低血糖昏迷重在预防。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昏迷的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愈后较好。

标签: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原因分析;防范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时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急症,它起病快,发病急,若能及时治疗,愈后较好。

我院自2012年1月~12月以来收治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共20例,现对其发生原因、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0例,均为我院急诊和住院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

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53岁。

分型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16例。

病程1~10年。

发生时间20例均发生在餐后3~4h或者凌晨。

用药口服降糖药物10例,胰岛素降糖4例,联合用药6例。

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确诊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

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昏迷症状。

就诊时化验血糖值为1.2~2.8mmol/L,平均2.0mmol/L。

血钾、钠、氯PH值均为正常,尿酮体-~+,头颅CT检查无异常。

给予葡萄糖治疗可缓解症状。

3 治疗结果20例患者确诊后逐渐苏醒,4例患者因昏迷时间长,且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肾血管疾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4 原因分析发生口服降糖药引起有12例,其中多数为老年患者。

其原因:年龄较大的患者,在进食明显减少或不进食的情况下,降糖药未相应减量或停用;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发生难以纠正的长时间的低血糖;运动量增加的患者,没有相应增加食量或减少药量而导致昏迷。

皮下注射胰岛素或联合用药引起的有6例。

本组病例均为需要胰岛素治疗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多为注射中效胰岛素,常在夜间发作。

引起低血糖的因素有:中效胰岛素用量过大,未正规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长效磺脲类药物与胰岛素合用,调整胰岛素用量不及时;故意注射大剂量胰岛素自杀1例,该患者由于不能忍受长期胰岛素治疗和其他合并症带来的痛苦,在家人不在时,将剩余的胰岛素(约200U~300U)全部注入皮下,被家属及时发现送往医院;注射胰岛素以后未在规定时间内进餐[1]或进食量减少。

大学医疗专业试卷《糖尿病与低血糖症》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医疗专业试卷《糖尿病与低血糖症》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六单元糖尿病与低血糖症一、A11、男性,45岁,肥胖7年,口渴多饮2个月,伴经常餐后3~5小时心悸,多汗,饥饿感,进餐后缓解,空腹血糖8.3mmol/L,尿糖(+),最可能的诊断是A.胰岛素瘤B.胰岛素性低血糖C.糖尿病D.胰岛细胞增生症E.2型糖尿病,反应性低血糖2、中年女性,患糖尿病多年,现饮食控制并服用格列本脲治疗中,糖尿病控制良好,近日受凉后出现高热,咳嗽,X线证实为肺内炎症,尿糖(+++),住院治疗,除按照肺炎常规处理处,对糖尿病应如何调整治疗A.加强饮食控制,继续服用格列苯脲B.加大格列苯脲用量C.改用甲福明D.格列苯脲+甲福明E.改用胰岛素3、女性,40岁,患糖尿病1年,身高156cm,体重为70kg,无酮症,空腹血糖7.8mmol/L,最佳治疗方案是A.卧床休息+饮食治疗+甲福明B.适当运动+饮食运动C.饮食疗法+胰岛素D.格列本脲+饮食治疗E.甲福明+饮食治疗4、男,59岁。

2型糖尿病史6年,二甲双胍0.25g及格列齐特80mg,每日3次,糖尿病控制良好,近2个月感乏力,体重下降4~5kg.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癌拟行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糖尿病处理A.停口服降糖药、减少饮食量B.改用长效胰岛素C.改用短效胰岛素D.胰岛素及胰岛素增敏剂联合治疗E.改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5、男性,20岁,1型糖尿病,两天来出现恶心,面潮红,呼吸深快,渐发生神志模糊、以至昏迷,最可能的诊断是A.乳酸性酸中毒B.尿毒症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糖尿病高渗昏迷6、女性,20岁,有明显糖尿病症状,每日胰岛素用量36U,夜里出现多汗,心悸,手抖,晨起查血糖10.3 mmol/L(86mg/dl),应给予A.增加晚餐用量B.调换胰岛素类型C.加大胰岛素用量D.减少早饭前胰岛素剂量E.减少晚餐前胰岛素用量7、女性,27岁,患糖尿病5年,消瘦.血糖常在16.7mmol/L(300mg/dl)以上,易出现酮症,胰岛素释放试验低平型,较好的治疗方案是A.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胰岛素B.饮食疗法+胰岛素C.饮食疗法+胰岛素+格列吡嗪D.单纯胰岛素治疗E.甲福明+饮食疗法,必要时加胰岛素8、男性,52岁。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糖尿病病人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致残或过早死亡。

低血糖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有两种临床类型,即反应性低血糖和药物性低血糖。

为有效的预防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并低血糖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作一综述。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患者50例,符合的1998年WHO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病程2~16年,年龄43~78岁。

平素空腹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7例(3.9~6.0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3.9~6.0mmol/L)8例。

1.2 用药情况。

单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优降糖18例。

单用甲福明3例。

优降糖合用甲福明16例。

优降糖合用消渴丸9例。

注射胰岛素4例。

1.3 诱发因素。

50例中可以找到诱因的35例,其中未按时进食者6例,呼吸道感染4例,腹泻5例,误服过量降糖药4例,加服增强降糖药作用的药物6例,大量饮酒7例,剧烈运动3例。

1.4 发作时间及临床表现。

低血糖反应于9pm~7am发生36例,主要表现为心悸、肌肉颤抖、心悸、出汗等植物神经兴奋症状34例,出现意识不清12例,四肢抽搐4例。

急查血糖:血糖值<2.80mmol/L34例,2.80~3.23mmol/L16例。

1.5治疗效果。

经抢救48例很快恢复,2例1~2d恢复正常。

2 原因分析2.1 年龄因素。

老年糖尿病患者已发生低血糖,本组中42例年龄大于60岁,占84%,提示年龄是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子。

国外文献报道,糖尿病并低血糖昏迷135例,平均63.5岁,其中65岁以上113例(83.6%)[1]。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逐渐减退,胰高血糖素释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尤其当老年糖尿病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时,易造成降糖药物的积蓄而发生低血糖。

最常见表现为肌肉颤抖、心悸、出汗、短暂的大脑功能损害,严重者发生抽搐、甚至昏迷,常常无任何前驱症状即出现意识丧失。

中医论文:糖尿病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分析

中医论文:糖尿病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诊所近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999 年指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大于7.2mmol/L。计算机程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探讨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0-75岁,病程2-13年,体重50-70kg。探讨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2-76岁,病程2-14年,体重47-75kg。经统计学SPSS17.0分析,两组患者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可进行实验研究。
1.2 方法:(1)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或格列酮类进行口服治疗,患者论文咨询白老师口口号1104734439如果病程较长,血糖难以稳定控制,可合并注射胰岛素。(2)探讨组根据中医辩证法,将患者主要分为气阴两虚、阴虚热盛、阴阳两虚、血瘀气滞、痰湿内阻等5种证型【2】。以清热、益气、养阴为基本治法。气阴两虚者健脾益气、滋阴补肾,阴虚热盛津亏者滋补肝肾、养阴增液,阴阳两虚者宜培元固肾、滋阴助阳,气滞血瘀者疏肝通络、活血化瘀,痰湿内阻者化痰除湿、健脾助运。其余各种证型随证候的变化合理应用不同的汤剂加减使用,中药汤剂都是本诊所自制。
2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社会常见病,据调查[4]本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效应降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基本病理、生理改变的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其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尿有甜味),疲乏少力,消瘦等三多一少的症状。若久久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则会造成全身多器官多系统不可逆转的损害并且其往往会引发很多脏器的病变而导致多种并发症。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用中医辩证的角度治疗糖尿病可以起到更好的临床效果,在组方时运用中医辩证论治的整体-部分-整体的治疗策略,不仅可以改善或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结合辨病用药整体调控,达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之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采取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的临床价值

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采取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的临床价值

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采取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的临床价值叶婷,杨峰,许惠榕福建省惠安县医院检验科,福建泉州362100[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采取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福建省惠安县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血糖、尿糖及糖耐量检测,以糖耐量检测结果为金标准。

比较血糖、尿糖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效能,明确检验价值。

结果本次纳入10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中,金标准诊断糖尿病患者77例,非糖尿病患者23例。

血糖检测灵敏度为98.59%、特异度为95.65%、准确率为92.00%,均高于对照组92.42%、78.26%、7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采取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均可以帮助临床提供诊断的参考依据,而尿糖检测由于价格较低、无创患者接受度高等特点,其诊断效能虽然较血糖检测稍低,但是仍旧可以作为初筛的检测手段。

[关键词] 糖尿病;诊断;血糖检验;尿糖检验;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7(b)-0053-04 Analyzing the Clinical Value of Blood Glucose Test and Urine Glucose Test in the Diagnosis Process of Diabetic PatientsYE Ting, YANG Feng, XU Huirong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Hui'an County Hospital, Quanzhou, Fujian Province, 362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blood glucose test and urine glucose test in the diagnosis pro‐cess of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100 suspected diabetes patients admitted to Hui'an County Hospital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who were all tested for blood glucose, urine glucose and glucose tolerance, with the results of glucose tolerance test as the gold standard. Compared the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blood sugar and urine sugar for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and clarify the test value. Results Among 100 suspected diabetes patients, 77 were diagnosed as diabetes by the gold standard, and 23 were diagnosed as non diabetes patients. The sensitivity of blood glucose detection was 98.59%, the specificity was 95.65%, and the accuracy was 92.00%, all of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92.42%, 78.26%, and 79.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lood glucose test and urine glucose test are used in the diagnosis process of diabetic patients, both of which can help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Due to its low price and high ac‐ceptance by non-invasive patients, urine glucose testing has a slightly lower diagnostic efficiency than blood glucose testing, but it can still be used as a primary screening method.[Key words] Diabetic; Diagnostic; Blood glucose test; Urine glucose test; Clinical value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目前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3种不同类型的基础疾病,早期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由于此类疾病需要长期用药,并且伴随着相关症状,需要对于饮食进行控制,因此在一定DOI:10.16658/ki.1672-4062.2023.14.053[作者简介]叶婷(1972-),女,大专,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检验。

空腹血糖、血脂及糖耐量检验在糖尿病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空腹血糖、血脂及糖耐量检验在糖尿病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空腹血糖、血脂及糖耐量检验在糖尿病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刘学礼,胡静,张艳麻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麻城438300[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生化检验中空腹血糖、血脂和糖耐量检验的作用。

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41例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针对两组人群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分析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8.42±3.62)mmol/L及餐后血糖(11.23±3.12)mmol/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2、12.441,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5.18±1.23)mmol/L、三酰甘油(2.43±0.8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1±1.33)mmol/L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3±0.47)mmol/L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44、9.254、8.261、6.890,P<0.05)。

结论通过空腹血糖、血脂和糖耐量检验,能够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生化检验;空腹血糖;血脂;糖耐量[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7(a)-0061-04 Application Value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 Lipid and Glucose Tolerance Tests in Biochemical Tests for Diabetes MellitusLIU Xueli, HU Jing, ZHANG Yan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acheng People's Hospital, Macheng, Hubei Province, 438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and glucose tolerance tests in diabetes biochemical tests. Methods 41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dmitted to Mache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1 people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or health exa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Biochemical indicators were tested for the two groups of people, and fast⁃ing blood glucose,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total cholesterol, triacylglycerol, LDL cholesterol, and HDL cholesterol were analyz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Fasting plasma glucose (8.42±3.62) mmol/L and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11.23±3.12) mmol/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4.652, 12.441, P<0.05). Total cholesterol (5.18±1.23) mmol/L, triacylglycerol (2.43±0.87) mmol/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3.41±1.33) mmol/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HDL cholesterol (1.03±0.47) mmol/L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9.544, 9.254, 8.261, 6.890, P<0.05). Conclusion Through fasting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s and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t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nd facilitate patients to receive treatment as early as possible.[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Biochemical tests; Fasting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s; Glucose tolerance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类型的一种,有较高发病率,随着现阶段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变化,使糖尿病发病人群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并向年轻化发展,对患者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肝源性糖尿病20例临床分析

肝源性糖尿病20例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治疗期 间 , 发生低血糖反应 1 , 例 多在清晨和夜间发生 , 经 减少胰岛素剂量及睡前加 餐后 症状好转 。2例患 者死亡 , 中 其 慢性重型肝炎 1 , 例 肝癌 1 ;8 例 1 例肝 源性糖尿病 患者血糖得
到稳定的控制。
3 讨论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 2 0例病 例中 , 1 男 3例 , 7例 , 女 年
2 例 患者中表面抗 原阳性 1 , 0 2例 抗丙
型 肝炎 抗 体 阳性 1 ,天 冬 氨酸 转氨 酶 4 — 4 / 例 2 7 8UL,平 均
17UL;丙氨酸转氨酶 4 — 9 /,平均 13UL 3 / 167 L U 5 /;总胆红素 1 .~ 0 m l , 均 3 . m l ; 92 2 3 I o L 平 X / 26 o L 白蛋 白 2 ~ 8g 平 均 l 1 3 , L, 2 /. 2g 空腹血糖 70 1. m ] L . 11 moL者 6例 , 1 39mm l ~ ] 1. 1. 2 oL者 /
院 ,0 8 8 8 :8 3 . 2 0 ,( )3 — 9
肝功能异常可引起 机体 糖代谢异 常 , 甚至出现糖耐量减退 或糖尿病。 肝源性糖尿病 多发生于肝硬化 , 以隐 『糖 尿病 多见 , 生 临床表现以肝病为 主, 典型的“ 三多 ” 症状多不明显 , 在保肝 、 降 酶 、 黄等治疗 的同时 , 退 给予糖 尿病饮 食 , 避免静 脉输 注高 渗 糖, 避免应用激素 、 噻嗪类利尿剂 , 结合胰 岛素或 口服降糖药控 制血糖等综合治疗 , 预后较好。
■ 嘧露目圜凰
肝 源性 糖 尿 病 2 0例 临床 分析
董宏 丽
(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 ,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 2 0 ) 1 0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