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4.小组合作评价: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
课堂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1.提问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气候概念、影响因素和气候类型的掌握情况。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引导和帮助,使其正确理解知识点。
2.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听讲、主动提问等。对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表现不积极的学生给予关注和引导,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的分布,影响气温和降水。
2.地形因素:海拔、坡向等,影响气温和降水。
3.洋流因素:暖流、寒流等,影响气温和降水。
4.大气环流:季风、信风等,影响气温和降水。
5.人类活动:城市化、工业化等,影响气温和降水。
(三)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
本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地理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其地理素养。同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和人地协调。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
3.组织学生进行气候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分析,深入了解当地气候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人教八上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共30张PPT)
雨热同期。与作物的生长期一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1、夏季普遍高温,适合
不利影响
季风 气 候显 著
雨热 同期
喜热的玉米、棉花、水 1、水旱灾害严重。 稻的种植。 2、寒潮带来严寒、大 2、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牧草、森林的生长
影响:受冬季风影响,我国比世界上其他纬度相近 的地区,冬季气温更低,夏季更高,年较差大。
当堂练
1、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示意图
干旱 寒潮 、 3、季风气候容易带来________ 洪涝 、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等灾害性天气。 台风 4、我国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__ 热带季风气候、__________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温带季风气候 、________________ 温带大陆性气候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高原山地气候
第二节 气候
我国气候主要特征及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气候类型分布图,说明我国气 候的主要特征。 2,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 归纳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 3,通过资料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结合实例,说明气候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 影响。
复习气温:
气候复杂多样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写出字母代表 的气候类型名 称: 热带季风气候 A____________
亚热带季风气候 B____________ 温带季风气候 C____________ ______ 温带大陆性气候 D____________ 高原山地气候 E____________
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时间
5分
钟
教学环节3:新课学习2:分析并归纳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教师:首先,布置本时段的任务: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二。然后,进行交流分享、归纳总结。
学生:首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二:阅读教科书31页“图2.14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参阅27页“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分析、归纳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1)读图、
学生:首先,跟随老师阅读“图2.13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图2.14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我国气温的分布和变化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理解由于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气温具有大致南高北低,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大部 分地区普遍高温(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较低)的特点。 然后,听讲、尝试回答问题,体会我国气温分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理解气温的高低、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的大小等都会影响人们的生目标
教学目标:运用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运用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运用我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对比、归纳我国气温分布和变化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运用等温线图,归纳并描述我国气温分布和变化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教学难点:运用等温线图,分析影响我国气温的主要因素。
填表,计算、分析:
地点
纬度
气温
气温分布特点
漠河
7月,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等温线大致呈方向延伸,气温大致由南向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月均温在以上,(地形区)的气温较低;漠河与海口的温差约为。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气温大致南北,南北温差较,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低 温),(地形区)等少数地区气温较低。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气候的特点,分析影响我国气候的各种因素,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气候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候这一部分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气候现象、气候类型等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在导入环节,可以利用学生已知的地理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掌握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对气候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气候特点的认同感,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难点:气候现象的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实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图表、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3.学生活动:预习教材,了解我国气候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学生已知的地理知识,如我国地理位置、地形等,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气候的特点。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地理位置和地形吗?那么你们认为这些因素会对我国气候产生什么影响呢?”2.呈现(10分钟)通过图片、图表等教学素材,展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如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等。
同时,介绍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判断各个案例所属的气候类型。
《气候》教学课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和洪涝增多,水资源分布不均 ,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城市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空气污染等问 题也变得更加严重。
05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与建议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
总结词
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全面、公正、有约束 力的政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VS
详细描述
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 化带来的挑战。各国应制定全面的政策, 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适应 气候变化等方面。同时,政策应具有约束 力,确保各国履行承诺。国际组织如联合 国、世界银行等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推动 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协调。
农业分布
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 等,畜牧业也有一定发展。
西疆地区气候特点及农业分布
气候特点
西疆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多大风和沙漠地形,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
农业分布
西疆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饲养羊、牛、马等牲畜,特色作物有棉花 和甜菜等。
04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交通
气候对农业生产和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如 干旱、洪涝、极端高温等天气条件可能导致 作物歉收或死亡。
气候对交通也有影响,如暴风雪可能造成交 通中断,影响人们的出行。
能源消耗
健康
气候对能源消耗也有影响,寒冷地区的冬季 需要大量取暖,而炎热地区则需要大量制冷 。
气候对人类健康也有影响,如高温、潮湿的 天气可能引发中暑和疾病传播。
气候的形成因素
纬度
不同纬度的地区受到太阳辐射的强 度不同,从而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分 布。
海拔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水也相应 减少。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第二节气候(2课时)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多媒体展示)下面让我们听听来自全国五个不同地方小朋友的描述,你能猜出他们各自是如何描述的吗?试着帮他们连线。
教师:要想知道自己连得对不对,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呢?学生:他们家乡的气候类型、特点……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对。
教师:展示《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请在图中找出五个小朋友家乡的气候类型。
学生:来自吐鲁番的小朋友,她的家乡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漠河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海口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五道梁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而南京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30~41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活动一:教师: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我们如何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呢?下面请阅读漠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结合前面我们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漠河的气温曲线图中,读出当地的最高、最低气温,描述气温的特点。
2.从漠河的降水柱状图中,读出当地最多、最少的降水量月份,描述该地全年降水的特点。
3.综合气温和降水图,说出漠河的气候特点。
4.参考对漠河气候特点的表述,归纳其他三地的气候特点。
5.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一说他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
学生:1.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温暖且短促。
2.降水集中于夏季,夏多冬少。
3.漠河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课件资料《气候》教学设计(1)主题: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材来源:八年级《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版内容来源: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二节主题:气候学时:2学时班级类型:新授课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设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利用这些数据说明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和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科书分析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的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特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
因此教材在编排上首先考虑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而后是气候特征的概括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3.学情分析在七年级的第一卷中,学生们对气候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七年级的第二卷中,他们对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是了解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和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基础。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能结合温度带、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能够举例说明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评价任务:重点:阅读地图,分析中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学习困难:中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教学方法:指导读图法、引导法学习指导:阅读:阅读图片和总结;思考:思考,探索,从一个例子中推断;讨论小组合作、讨论和讨论;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我国不同地区衣、食、住的景观图片。
转变: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些现象?是的,这是气候问题。
所以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学习自然环境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什么?——温度和降水量。
感受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着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历,当他准备暑假回到哈尔滨时,他带着一件羽绒服回来了。
但这一次,他有一种不同的感觉。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第2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
第二节《气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干湿区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教学难点: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两组图片,导入本节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降水的空间分布[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它与我国一月份的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某某市、某某市、某某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西北内陆地区(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4页阅读材料“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并且在图中找到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某某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把它们连线,看看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教师总结] 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变化呢?[探究原因]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纬度因素[承转] 我国降水不单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其实在时间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降水的时间分布“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完成下列的练习:(1)明确四个城市从纬度位置上如何分布?(2)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何共同点?[教师总结] 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冬春多,夏秋少。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2.2 气候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2.2 气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 气候》这一节主要讲解气候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以及气候变化等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气候的基本概念,掌握气候的分类和影响因素,认识到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天气和地理环境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天气、地理现象的能力。
但对于气候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以及气候变化等内容,还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气候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气候的定义和类型。
2.气候影响因素的分析。
3.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气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气候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含有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的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案例。
3.分组讨论材料:为学生提供关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影响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如热带雨林、沙漠、寒带等,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的定义和类型。
2.呈现(10分钟)介绍气候的定义、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2《气候》第二课时课件(共22张PPT)
A.雨热同期 B.气候复杂多样 C.领土辽阔 D.地形复杂多样
3.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C )。
A.地势高 B.深居内陆,离海洋远 C.有广阔的沙漠 D.纬度高
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 ( D )
A.两广丘陵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藏北高原的高山气候
三、我国气候的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 2、海陆因素-季风 3、地形因素
认识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认识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3. 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一说它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
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如下图所示,冬季盛行从亚 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北风,寒冷干燥, 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 西南风,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越来越远, 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
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
两个纬度相近地区的景观差异为什么这么大呢?
长江以南地区山清水秀
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气温 和干湿状况的空间差异大, 气候类型多样。
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横断山区地形复杂,垂 直高差悬殊,有“一山 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特点。在山南,从山 顶到山麓,能领略从高 山寒带到热带的各种自 然景观。
初二地理《气候》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所需课时】4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课标分析:一是能够运用气候资料(如气温、降水分布图,气候示意图,气候统计资料等)分析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二是能简单分析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三是了解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讲授的内容是我国的气候,包含“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灾害性天气”三部分内容,这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极为密切,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起来会感觉到亲切和实用。
但是,中国的气候这节课难度大,学生不易理解,这节课又是本章的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一时已经学了一些有关气候的知识,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知识铺垫。
但本节的内容是初中地理的一个重难点,知识点多,而起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空间概念还不够强,观察力和想象力也欠丰富,对枯燥的理论也不敢兴趣。
【学习目标】1、通过读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2、通过对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逐月分配图的判读,归纳出我国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3、通过对我国温度带、干湿去分布图的判读,知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4、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
5、认识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初步形成防灾和减灾意识。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两个气候特征。
难点:我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和降水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式与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等。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设计,我突出的是从日常生活体验出发,运用“生活现象引入——分析规律——探究原因——实践应用”四个环节把繁难的内容转变为可体验、可发现的知识和经验,并引导学生运用发现所得去解决问题,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第二章,第二,气候,教学设计,课件,资料,,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师教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气候》教学设计(1)课题: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材八年级《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版内容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二节主题:气候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设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的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特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
因此教材在编排上首先考虑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而后是气候特征的概括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3.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对于气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七年级下册对于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是学好我国气候主要特征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基础。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能结合温度带、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能够举例说明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评价任务:学习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学习难点: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教学方法:指导读图法、引导法学法指导:读:读图、归纳;思:思考、探究,举一反三;议;小组合作、议论、讨论;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我国不同地区衣、食、住的景观图片。
承转过渡: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气温和降水。
感受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着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呢,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
可是他这次沿途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出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学习目标,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一、自学指导时间为8分钟,自学教材的范围为30-37页,明确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1.独立完成,不准讨论;2.认真阅读自学范围3.有问题举手示意。
1.阅读课本31页图2.13“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漠河镇、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两者相差多少摄氏度?(2)0℃等温线大体沿岭和河一线分布.(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因素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2.阅读课本31页图2.14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七月北极村气温达16摄氏度,海南岛气温是28摄氏度,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
(2)七月气温最低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其原因是。
3.阅读课本34页图2.18“中国的年降水量分布图”,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并用笔把这几条线描粗。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哪些地方?与一月哪条等温线大体一致?(2)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具有分布特点。
二、交流展示小组交流自学指导中你遇到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来解决。
(2分钟)班级交流(3分钟)三、小组合作:我来探一探(5分钟)注意:1、前后同桌4人为一组。
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互助探讨,也可邀请老师参与研讨,合作完成。
用直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连接起来,并将干湿地区和对应的植被相连.寒温带黑龙江省最北部干旱地区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珠江三角洲半干旱地区亚热带塔里木盆地热带内蒙古高原半湿润地区青藏高原区青藏高原西北部海南省东部湿润地区四、拓展提升1.判断:一个地区降水多就是湿润地区。
()2.2月份时,从广州去北京时,不需要准备下列哪件物品?A.羽绒衫b.手套c.围巾D.凉鞋3.7月份,从北京去广州,不需要带下列哪些东西?A.雨伞b.短袖衣服c.凉鞋D.棉袜4.全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A.武汉b.重庆c.吐鲁番盆地D.南京5.全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A.青藏高原b.漠河c.大兴安岭D.长白山6.青藏地区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气温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经度因素c.冬季风因素D.地形因素7.下列不是新疆特产是.A.梨b.葡萄c.芒果D.哈密瓜8.我国河南郑州位于A.暖温带半湿润区b.亚热带湿润区c.暖温带半干旱区D.亚热带半湿润区班级交流(分层次,由中等的学生完成为主。
)重点精讲:概念明晰:1.介绍温度带的划分指标和积温的概念。
出示温度带划分表。
特殊线:请同学们看看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和哪条线很像呢?──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区分:对于温度带,咱们特别容易把它和热量带混为一谈,比如“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中的热带和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在我国的范围一样吗?──它们的划分标准是不同的,五带是热量带,按照获得热量的多少以纬线来划分的;而温度带是根据积温划分的,更多地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业、作物的熟制相关。
2.出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共分为四类干湿地区,分别是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对照干湿地区分布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将各地区和其降水量范围连起来。
读图判断: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不同会影响到植被的种类和农业的类型,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四幅景观图,分别属于哪个干湿地区?湿润区──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
半湿润区──植被以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为主,耕地大多是旱地。
半干旱区──以温带草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牧区。
干旱区──远离海洋,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课后延伸:大家再看一下几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有没有哪个你觉着特别熟悉的?──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此线都是哪些分界线?有怎样的地理意义?此线南北又有怎样的不同?请大家课后思考。
课堂小结:我来说一说《气候》教学设计(2)课题: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材八年级《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版内容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二节主题:气候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温南郑州市二七区马寨一中目标设定的依据:2.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运用中国地形区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的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特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
因此教材在编排上首先考虑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而后是气候特征的概括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3.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对于气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七年级下册对于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是学好我国气候主要特征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基础。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说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及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2)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我国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
(3)结合中国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季风气候成因示意图,分析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评价任务:学习重点: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学习难点: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指导读图法、引导法学法指导:读:读图、归纳;思:思考、探究,举一反三;议;小组合作、议论、讨论;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于我国不同地方气温和降水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将其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
一、自学指导时间为8分钟,自学教材的范围为38-41页,明确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1.独立完成,不准讨论;2.认真阅读自学范围3.有问题举手示意。
一、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征1.和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2.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3.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气候。
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气候。
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1.影响我国的气候因素,主要有和以及地形因素。
(我国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纬度因素;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是受到海陆位置(季风)的影响,高原山地气候、出现垂直分异的现象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
)2.阅读课本40页图2.28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风向)风,寒冷,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是南北温差加大。
(2)夏季盛行太平洋吹来的(风向)风和印度洋吹来的(风向)风,温暖湿润,雨热。
3.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越远,受到风的影响越小,降水量越。
二、交流展示小组交流自学指导中你遇到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来解决。
(2分钟)班级交流(3分钟)(分层次,由中等偏下的学生完成为主。
)三、小组合作:我来探一探(7分钟)1.阅读课本39页的活动题,完成活动题目。
读图分析:我国一共有五种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要判断是哪种气候类型,得先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图总结它们的气候特点。
它们分别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对应漠河;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对应海口。
(这两种气候有着共同的特点──雨热同期,这一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十有利,所以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也是重要的农业区。
)第三张图,夏季最高气温接近30℃,冬季最低气温接近-10℃,全年降水都很稀少,所以概括它的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
应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在图上的吐鲁番。
第四张图,夏季最高气温7℃左右,冬季最低气温接近-20℃,降水较少,7、8月降水最多,所以概括它的气候特点为──全年低温,降水集中在夏季。
应该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对应五道梁。
这种气候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在我国众多高大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使得我国气候更为丰富多彩,比如横断山脉南麓,从山脚到山顶出现这样的变化,被称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总结归纳: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此外,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广泛分布着三种季风气候,构成了我国气候的另一特点──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区域。
2.有人把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称为“回归沙漠带的绿洲”。
阅读课本41页图2.29,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
长江以南地区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使长江以南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