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动物生产综述

合集下载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报告综述及利弊关系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报告综述及利弊关系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利弊关系转基因技术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之一,已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转基因技术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让其他生物、植物朝着对人类有利方向开展的技术。

通过对转基因技术的介绍,阐述了该技术的利弊关系,指出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规管理,才能很好地利用该技术,使它为人类效劳。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开展历程利弊关系1 前言转基因技术是生命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之一。

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顿过作物的遗传改进。

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进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

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展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进。

因此,可以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与传统技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展遗传改进。

但在基因转移的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第一,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展,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个基因进展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

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

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开展和补充。

将两者严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进的效率。

2 转基因技术的介绍转基因技术是指用人工别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的技术,可分为转基因动物与转基因植物两大分支。

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2.1 转基因植物技术转基因植物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克隆的优良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中,并使其得以表达,从而获得的具有新的遗传性状的植物。

转基因动物产业化法律监管问题研究综述

转基因动物产业化法律监管问题研究综述

转 基 因动 物技 术始 于 2 0世 纪 8 0年代 , 发 从 展 趋势 来 看 , 转基 因动物 的研 究 和应 用 将 是生 物 技 术发 展 最具 活力 的领 域之 一 ,其 在家 畜 改 良 、 医学 研 究 尤 其 是 药 物 生 产 领域 将 带 来 革 命 性 变 化 。随着 技术 的完 善和 研究 的深入 , 些 转基 因 有 动物成 果 已进入 实用化 和商 业化 开发 阶段 。转基
Ab t a t T a s e i nma c n lg e eo i gr p dy wh l C i as xsi glg l e u ao ys se h s e n sr c : r n g n ca i l t h oo yi d v lp n i l, e s a i h n 。 e it a g l tr y tm a e e n e r b lg i gb h n es ca e eo me t e d . T ea a e ccr l s r s a c nt elg u e vs n is e a gn e id t o i d v lp n e s h l n h c d mi i e ’ e e r ho a s p r i o u s c h el i s c n en n d s aiaino g n t al d f da i l i o o o g n u h fc s g nyo e edo o c r i g n u t l t e eil ymo i e n ma s s th r u he o g , o u i l n h l f i i r z o f c i n t n o t f i e vr n na e u t n o aey T er s a c ut c t rd i e s p r iin f l a s e i n i me t s c r y a d f d s ft. h e r h i q i s at e t u e s ed o tn g n c o l i o e s e e n h v o i f r

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 综述

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   综述

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物技术1002摘要:生物反应器,指以活细胞或酶为生物催化剂进行细胞增殖或生化反应提供适宜环境的设备,它是生物反应过程中的关键设备。

随着转基因技术问世,生物反应器不再局限于传统“冷冰冰”的设备,而是富有生命特性的动植物。

动植物生物反应器指的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以常见的农作物或者活体动物,高效表达某种器官或组织,进行工业化生产功能蛋白等生物制剂。

本文为大家阐述了转基因动植物反应器的优缺点,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反应器,转基因植物反应器,优缺点,研究进展,应用一、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的优缺点1.1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的优点1易养殖,实现大规模制备。

2通过乳腺和血液制备活性物质简单易行。

3可以通过动物细胞培养实现大量制备。

4产量高,转基因动物在每升乳汁中可得几十克产物,而转基因植物,微生物在每升培养液中只能获得几毫克。

5成本低,用细菌、酵母菌或动物细胞生产基因工程药物,反应条件要求严格,而转基因动物只需要正常饲养。

6用于转基因动物制药的受体牛、羊、猪等哺乳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比细菌、酵母菌要近的多,所以其产品具有与人体自身产生的蛋白相同的生物学活性川。

7用转基因动物培植活体器官和组织,用于更替人体患病的器官和组织。

1.2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的缺点1细胞培养需要昂贵的培养基和设备。

2转基因动物制备成本昂贵。

3转基因动物易产生一些伦理问题。

4目前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存在理论基础薄弱、技术不完善等问题"使得转入的基因在受体动物基因组中存在着随机整合、调节失控、遗传不稳定、表达率不高等问题。

为确保转入的基因能得到高效表达并完全整合,关键是基因构建和位点整合。

5转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与纯化也存在问题,可能会出现要纯化的产物含量低的现象,还要确保去除引起人类变态反应的非人类蛋白。

6转基因表达产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是否与人体蛋白相似#转基因产品必须与人体产生的蛋白高度相似,以免人体对它产生免疫反应。

转基因技术在水产动物中的运用

转基因技术在水产动物中的运用

转基因技术在水产动物中的运用转基因技术是一种通过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来实现特定性状改良的生物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转基因水产动物的研发与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转基因技术在水产动物中的运用目的和方法,以及其可能带来的优势与未来发展的前景。

转基因技术在水产动物中的运用旨在提高养殖产量、改善水产品品质、增强抗病性能及优化生长速度等方面。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们可以精准地改变水产动物的遗传性状,进而提高其养殖效益和生产效率。

转基因技术在水产动物中的运用方法主要包括基因操作和基因表达两个方面。

基因操作涉及通过人工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水产动物体内,以实现对其基因组的改造。

而基因表达则是在转基因后,通过一定的环境或刺激条件,使得外源基因得以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出特定的蛋白质。

通过转基因技术,水产动物的养殖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例如,科学家们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三文鱼体内,成功培育出了生长速度较普通三文鱼快30%的转基因三文鱼。

转基因技术也在改善水产品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导入特定的基因,成功降低了水产品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使其更符合健康饮食的需求。

与传统养殖方法相比,转基因技术具有明显优势。

转基因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水产动物的产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的水产品品质更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转基因技术还可以增强水产动物的抗病性能,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养殖风险。

虽然转基因技术在水产动物中的运用具有显著优势,但我们也需要其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例如,转基因水产动物的食品安全问题、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以及伦理道德方面的争议等。

因此,在推广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确保其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遵循科学、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转基因技术在水产动物中的运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不断的研发与实践,我们有信心克服各种挑战,实现转基因技术在水产动物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人类提供更为优质、安全和可持续的的水产品。

动物遗传繁育进展综述

动物遗传繁育进展综述

论 的发展 及其 应 用 的效果 。 动物 遗传 繁 育 发展 的每 一 阶 段 ,
无不吸 纳其 他 学科 的新理 论 和新 方法 , 诸如 动 物克 隆技 术 、 干细 胞 、 基 因技 术 在 快 速 改 良经 济性 状 、 高 畜 禽 抗 病 转 提 力、 生产 非常规 动物 产 品等 方面 已初见 成 效 。
1 . 转基 因动 物研 究 的应 用前景 2
移植技术 , 可迅 速 扩 繁 育 种家 畜 , 加快 家 畜 育 种 工 作 的 进
程 , 高 有 利基 因 及 其 组合 在群 体 中 的 比例 , 根 本 上 改 提 从 变 传 统 的育 种 体 制 ; S细 胞 与胚 胎 嵌合 体 结 合 核 移植 , E 可 生 产 珍 贵 动 物 品 种 , 保 存 优 良家 畜 及保 护 珍 稀濒 危 动 物 对 有 重要 意 义 ; 用 E 利 S细胞 克 隆技 术 还可 以解 决哺 乳 动物 远
维普资讯

些 技)08 20 年第 8 期
动物科学
动物遗
( 州 生 物 工 程 高 等 职 业 学 校 , 苏 徐 州 2 10 ) 徐 江 2 0 6
摘要 现代生 物技 术在 动物 育种 中的应 用 为规 模化 生 产 育种提 供 了条 件 , 2 是 O世 纪动 物 生产取 得 巨大成就 的 关键 。 述 了转基 因技 综 术、 干细胞 、 动物 克隆技 术在 动 物遗 传繁 育 方面的 研 究进展 。
创 造出动物新 品种 ; 用 E 利 s细 胞 生 产 转 基 因 动 物 , 破 打 了物 种 的 界 限 , 速 了动 物遗传 变 异程 度 , E 加 用 s细胞 做 载 体 。 外源基 因导 人生 殖 系生 产转基 因动物 , 将 已成 为 当今 哺 乳 动 物遗 传 的主 要技 术 手段 。 基 因动 物 , 能促 进动 物 生 转 既 长, 又能 提 高畜 产 品产 量 ; 用 E 利 s细胞 技 术 , 可在 细胞 水平 对 胚胎 进 行 早期 选择 。 进而 提高 选 种 的准确 性 , 短 育种 时 缩 间 ; 用 E C技 术可 加快 动物抗 病 育种 的速度 , 利 S 通过 克隆 特

转基因食品综述

转基因食品综述

转基因食品综述1 引言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

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及我国水稻研究所研制的转基因杂交水稻1999年通过了专家鉴定,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植物已进入大规模商品化生产阶段,转基因作物品种达100 多个,主要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由转基因作物加工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成分达4000 余种。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非同种)外源基因的食品,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原理、种类、特点;、危害、发展现状2 转基因的基本原理转基因的基本原理是选取最有用的一小段基因转移。

转基因食品主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将某些外源基因转移到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去,改造其遗传物质,使其性状、营养价值或品质向人们所需目标转变,并由这些转基因生物所生产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也称基因改造食品或基因修饰食品。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并使其具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破法、脂质体等。

转基因技术的主要步骤:分离目的DNA片断,将目的片断克隆到细菌的DNA中,构建重组DNA,将重组DNA扩增后,利用农杆菌介导、基因枪、化学物质诱导、电穿孔、微注射及花粉管通道等方法将连接了启动子和终止子的目的基因导入到目标植物的细胞中,最后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转化细胞,并诱导产生转基因植株,经扩繁后,加工生产出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 综述报告

转基因食品   综述报告

转基因食品综述报告意义与价值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新的尖端生物技术, 在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生产含有更多营养成分的健康食品方面有巨大潜力。

公众存在担忧情绪, 主要是怕它被错误地利用。

一些学者认为, 与任何食品一样,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需要慎重对待和严格管理,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长远影响也需要更多的跟踪研究。

面对转基因食品, 我们需要的是严格的食品安全把关制度, 及时制止未经允许就擅自加入转基因食品成分的行为。

此外, 我们也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 对于转基因产品, 不能片面地给予排斥。

转基因食品的种类为了提高农产品营养价值, 更快、更高效地生产食品, 科学家们应用转基因的方法, 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 拼组新基因, 使今后的农作物具有高营养、耐贮藏、抗病虫和抗除草剂的能力, 不断生产新的转基因食品。

第一类, 植物性转基因食品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很多。

例如, 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 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 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 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

第二类, 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也有很多种类。

比如, 牛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 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 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

在猪的基因组中转入人的生长素基因, 猪的生长速度增加了一倍, 猪肉质量大大提高, 现在这样的猪肉已在澳大利亚被请上了餐桌。

第三类, 转基因微生物食品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 所以, 转基因微生物比较容易培育, 应用也最广泛。

例如, 生产奶酪的凝乳酶, 以往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 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已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大量产生, 避免了小牛的无辜死亡, 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四类, 转基因特殊食品科学家利用生物遗传工程, 将普通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 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神奇的“疫苗食品”。

科学家培育出了一种能预防霍乱的苜蓿植物。

用这种苜蓿来喂小白鼠, 能使小白鼠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强。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动物技术是指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将体外重组的结构基因导入受精卵或早期胚胎,培育出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的技术。

整合到动物基因组上的外源结构基因称为转基因。

转基因技术被公认为是遗传学研究中继本世纪初的连锁分析、60年代的体细胞遗传和70年代的基因克隆之后的第四代技术。

本文综述转基因动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并对转基因动物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1.显微注射法显微注射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建立转基因动物的方法之一,其基本过程是利用显微操作系统和显微注射技术将外源基因直接注入实验动物的受精卵原核,使外源基因整合到动物基因组,再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将整合有外源基因的受精卵移植到受体的子宫内继续发育,进而得到转基因动物。

1980年Gordon等用显微注射法获得了2只转基因小鼠;1982年Palmiter等人应用显微注射技术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鼠受精卵的雄原核中,获得了整合并表达生长激素外源基因的小鼠。

其后转基因兔、转基因绵羊、转基因猪、转基因牛及转基因鸡、转基因鱼和转基因山羊亦陆续成功。

一般情况下,通过显微注射技术获得的转基因动物成功率很低,大约在1/1000。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动物生物反应器又成为显微注射法建立转基因动物研究的新热点。

这项工作主要在大的家畜(尤其是奶牛和奶山羊)上。

Ebert、Wright等人在1991年得到目的基因高表达的转基因山羊。

Wall等在1991年得到目的基因在乳腺中表达的转基因牛。

Sharma等1994年研究工作则更为惊人,在所得的7 头原代转基因猪中,有一头血液里含有45%的人a-珠蛋白成分,且该头母猪产下的仔猪中,约有42.5%的个体表达有目的基因成分。

表明该基因可以遗传。

显微注射法虽然是目前最经典可靠、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但它的整合率低,只有1%~5%,且成本高;基因只能加入,不能剔除或原位修饰;整合是随机的,由于插入位点的关系,转基因的表达不确定;随机整合可能破坏重要的内源性DNA序列或激活细胞的致癌基因;产生的转基因动物常常是嵌合体,即并非所有细胞都整合有外源基因;以及不能在胚胎早期确定性别等等。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文献综述)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文献综述)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克隆的概念,全面综述了国内外动物克隆技术及其原理、研究进展和现状,并根据当前克隆技术理论和实践,对该技术的应用和价值进行综述和讨论。

关键词:动物克隆;核移植;体细胞克隆动物克隆技术,又称动物核移植或无性繁殖技术。

它是通过特殊的人工手段,对动物特定发育阶段的核供体(如胚胎分裂球或体细胞核)及其相关的核受体(如去核的原核胚或成熟的卵母细胞),不经有性繁殖,进行体外重构,并通过胚胎移植,从而达到扩大同基因型动物种群的目的。

动物克隆技术在畜牧业生产、医药生产和疾病治疗、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野生濒危动物的拯救和保护等诸多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

1、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1.1国外克隆技术的发展:早在1938年,Spemann就通过蝾螈胚胎分割实验证明了自己的核移植设想。

1952年,Briggs和King将青蛙卵进行核移植,获得重组胚并发育形成小蝌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栖类、鱼类也相继克隆成功。

1996年,Hoppes克隆小鼠成功标志首例哺乳动物克隆成功。

随后,他采用显微去核和病毒介导相继获得克隆羊、克隆兔、克隆猪。

1996年,美国克隆猴获得成功,这是人类首次灵长类克隆成功,并引发克隆人与伦理争论。

1997年,克隆绵阳“多莉”的诞生,标志体细胞克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1998年,Wilmut等利用核移植和转基因技术,成功地获得了转基因克隆绵阳。

1999年,华裔科学家赖良学等通过基因敲除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相结合,成功获得“基因敲除”克隆猪。

2002年,华裔科学家杨向中宣布成功获得具有两种人类凝血因子的“双基因”克隆猪。

1.2国内克隆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动物克隆技术相对发展比较晚,但几年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肯定和认可。

无论是在同种动物的胚胎细胞克隆、同种动物的体细胞克隆还是异种动物的克隆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同种动物胚胎细胞克隆:1972年,童第周利用核移植技术首次获得了克隆黑斑鲤鱼。

转基因动物模型制作进展

转基因动物模型制作进展

转基因动物模型制作进展转基因动物是应用实验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早期的胚胎内,使之可以在动物染色体基因组内稳定的整合,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

随着转基因技术以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转基因动物模型逐渐应用在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

本文对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几种常用建模方法做一综述,探讨各种不同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优劣。

最后以显微注射法为例简述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方法。

Abstract:Transgenic animals are the experimental methods used to introduce exogenous genes into early embryos so that they can be stably integrated in the genome of animal genomes and can be passed on to offspring animal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and molecular genetics,transgenic animal models are gradual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 of medical science.This article reviews several commonly used modeling methods for transgenic animal models and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s for making transgenic animal models. Finally,the microinjection method as an example to describe the method of making transgenic animals.Key words:Transgene;Animal model;Microinjection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s)是指应用实验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早期的胚胎内,使之可以在动物染色体基因组内稳定的整合,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

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动物
二、向受精卵雄性原核注入DNA溶液
受精卵中,有分别来自卵子和精子的两个原核,通常来自精子的雄性原核较大,能容纳更多的外源DNA,因 此一般都是向雄性原核注入DNA溶液;另外,要导入的基因DNA还必须先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其纯度。
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指从囊胚期的内细胞团中分离出来的尚未分化的胚胎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能进 行体外培养<;扩增、转化和制作遗传突变型等遗传操作。本法以整合有外源基因的ES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大致 过程如下:
(5)将注射过的胚胎,经培养后筛选无发育缺损的囊胚,移植到交配第3天的假孕受体动物子宫内,培育出 转基因动物。本法外源基因整合率高,植入囊胚前筛选合适的转化的ES细胞,克服了以前只能在子代选择的缺点, 并能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发展起来的各种先进方法,是很有前途的技术。缺点是不易建立ES细胞系。并且由于通 过嵌合体途径,所以实验周期长。
(2)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模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的肝癌发生率为正常人 的100~200倍,但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HBV只感染人或大猩猩,尚未研究出其他适宜的动物模型。通常认为, 对HBV的免疫应答是受基因支配的,其免疫应答不充分者则成为慢性肝炎;肝癌的发生机制并不是单一的,由慢 性肝炎的存在引起的肝细胞坏死和再生之问存在种种的遗传变异并出现癌变。HBV基因组是含有部分单链区的环 状双链DNA分子,两条单链长度不一,长链为负链(3.2kb),短链为正链,约为负链的50%~80%。因此,如果使 l.2HB-BS的DNA成为两端重复的线状DNA用于转导,可实现全基因组的表达。另一方面,当仅要求HBS抗原表达时, 仅需要导入1.2HB-BS基因即可。将添加了l.2HB-BS的HBV DNA导人C57BL/6J小鼠,在肝复制HBV,在血中释放病 毒粒子。基因的表达在胚胎期发生,但对这些病毒抗原表现免疫宽容(钝化状态),不表现任何病理学变化,因 此可作为人HBV携带者的模型。导人基因的小鼠与人一样,临床表现没有任何异常。

制备转基因动物的方法

制备转基因动物的方法

制备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制备转基因动物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显微注射法:这是最早的动物转基因技术,通过显微镜将目的基因注射到受精卵细胞的原核内,使目的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靠性高、重复性好、整合效率高,导入基因片段的大小和类型不受限制,转基因可以稳定遗传。

但缺点是导入基因整合的随机性和不可见性可能导致基因表达不稳定和插入突变。

成功应用该方法的例子包括美国科学家Hammer等在1985年获得的转基因兔、绵羊和猪,以及我国朱作言院士等在1985年成功获得的世界上首例转基因鱼。

2. 精子载体法:将精子与目的DNA进行预培养,使精子具有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卵子的能力,再让精子与卵子结合,该基因被整合到受精卵的DNA中。

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显微注射操作,不会对胚胎造成损伤,整合率高,成本低,不需要对动物进行胚胎移植手术处理等。

但成功率不高、效果不稳定,有待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成功应用该方法的例子包括1989年意大利Lavitrano等首次报道利用精子载体法获得转基因鼠,以及1996年意大利Sperandio科研小组报道的采用该方法生产转基因牛和猪。

3. 逆转录病毒感染法:利用逆转录病毒作为载体,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中。

该方法的优点是效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在转基因动物生产中应用广泛。

但缺点是插入突变的可能性大、外源基因表达量不稳定。

4. 胚胎干细胞介导法:将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通过将胚胎干细胞注入受体胚胎以生产转基因动物。

该方法的优点是整合效率高、可遗传给后代、可进行种间转基因操作等。

但缺点是技术难度高、操作复杂、胚胎干细胞建系不易等。

5. 细胞核移植法:通过将已转染的外源基因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受体细胞的卵母细胞中,以生产转基因动物。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获得转基因动物的高纯合子、可进行种间转基因操作等。

但缺点是技术难度高、操作复杂、成功率低等。

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转基因动物生产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应用。

转基因动物及克隆动物

转基因动物及克隆动物

关于逆转录病毒
1、Retrovirus是只有一条单链RNA的病 毒类的总称。
2、逆转录病毒在逆转录酶(RT)的作用下 可以将本身的单链RNA作为模板进行复 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3、逆转录病毒通过病毒中膜糖蛋白和宿主 细胞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而进入宿主细胞。
原理
1、逆转录病毒具有高效感染和在宿 主细胞DNA上高度整合的特性。
1980年,Gordon等首次采用受精卵原 核显微注射法,首次将疱疹病毒和SV40 的DNA片段导入小鼠基因组,成功制作 转基因小鼠,开创了转基因动物的新纪 元。
1982年 Palmiter-“超级巨鼠”
华盛顿大学的Palmiter将大鼠 的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鼠受精 卵内, 培育出体型明显大于正常 小鼠的超级鼠, 成果轰动一时。
第二部分 克隆动物
克隆(Clone)
WHO:遗传上同一的机体或细胞系 (株)的无性生殖。
克隆动物(clonal animal)
是指用人工方法得到无性繁殖的在 遗传上与亲本动物完全相同的动物
动物克隆方法
➢一、胚胎分割
➢二、细胞核移植 —— 胚胎细胞核移植 —— 体细胞核移植
一、胚胎分割法
原理
将未着床的早期胚胎经显微手术后,分割为二、四、六若干等份,给每个 受体内植入一部分胚胎而妊娠产仔,这样由一个胚胎可以克隆出多个遗 传性能完全一样的后代个体。
▪ 800余种人为改造小鼠产生
其中开发最成功的是转基因小鼠
HBV转基因动物树鼩
3.基因治疗(gene therapy)
指将外源功能性目的基因导入病人体内,通过调控目的基因表达,抑制、替代 或补偿缺陷基因,从而恢复受累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生理功能,达到疾病治疗 目的的一种方法。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常用技术综述43209323 葛增乐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ology)。

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Genetically Modified——转基因,简称GM。

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

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1974年,波兰遗传学家斯吉巴尔斯基(Waclaw Szybalski)称基因重组技术为合成生物学概念,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发现DNA限制酶的纳森斯(Daniel Nathans)、亚伯(Werner Arber)与史密斯(Hamilton Smith)时,斯吉巴尔斯基在《基因》期刊中写道:限制酶将带领我们进入合成生物学的新时代。

转基因技术,包括外源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受体细胞,以及转基因途径等,外源基因的人工合成技术、基因调控网络的人工设计发展,导致了21世纪的转基因技术将走向转基因系统生物技术- 2000年国际上重新提出合成生物学概念,并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原理的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

从那时候起,转基因技术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在这方面的方法也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提高。

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动植物的转基因技术主要有以下的几个。

转基因动物的流程

转基因动物的流程

转基因动物的流程
转基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物的研究与应用中。

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体内,使之获得某种新的性状或功能,这就是所谓的“转基因”过程。

一般来说,把外源基因插入动物细胞的流程如下:
1.选择基因载体和基因。

研究者会选择某种外来基因作为插入目标,这个基因能够使动物获得需要的新性质或功能。

同时选择一种载体将此基因包裹和输送进入细胞。

2.基因连接与重组。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者将选定的基因连接到基因载体上,形成重组质粒。

3.转染动物细胞。

利用电穿孔或病毒介导等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目标动物细胞中。

4.筛选生出转基因细胞。

利用生物学标记技术筛选出转基因成功的细胞株。

5.生成转基因动物个体。

从转基因细胞中恢复整个动物个体,经过进一步鉴定确定插入基因已成为其遗传物质的一部分。

6.产出转基因动物后代。

经过繁殖,转基因动物能正常繁殖下去,形成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个体群。

以上大致描述了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成功导入动物体内的主要步骤。

实际操作过程往往需要重复多个实验,才能得到期望的转基因动
物结果。

转基因动物综述

转基因动物综述

转基因动物综述转基因动物是指携带外源基因并且能成功表达和遗传该基因的动物。

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动物的基因组中,并改变动物遗传物质DNA,使动物体成功表达和遗传目的基因,进而改变动物的性状,获得人类期望的新功能。

一.历史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生物种群,开始于人工筛选育种,继而人工杂交、人工诱变。

80年代,我国科学家朱作言国际上首先研制成功了转基因鱼。

90年代,国内成功研制了转基因羊。

转基因禽类生物反应器,包括肝脏和输卵管表达系统。

1993年Ruslin 研究所的Sang博士成功在禽蛋卵黄表达外源蛋白。

1994-1995年我国曾邦哲提出系统(结构)遗传学(system genetics)方法和首创了输卵管生物反应器(oviduct bioreactor)的概念与术语、词汇等–转基因禽类金蛋计划(Goldegg Plan)。

1996年在北京召开了第1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秘书长曾邦哲)并阐述(Zeng BJ)了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生物系统论与遗传学、生物工程等,并得到了朱作言、旭日干、刘德培等我国著名科学家的参与和支持,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和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成为转基因动物的重要方向。

1997年英国I. Wilmut等,用绵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卵细胞中,成功得到了克隆羊“多莉”,克隆动物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用作生物反应器的转基因动物品系的纯种繁殖问题。

二.技术与发展1.转基因微生物细菌的第一个生物体在实验室中进行修改,由于其简单的遗传学。

现在,这些有机物已用于多种用途,特别是在生产大量的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药物的使用,用转基因细菌产生的蛋白质--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

通过转基因获得了稳定的整合型外泌表达极端耐高温木聚糖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工程,为该木聚糖酶的工业生产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A]采用重组c-myc逆转录病毒感染L929细胞建立转基因细胞,可用于单抗的制备。

[B]2.转基因动物对许多严重性疾病的治疗使转基因(基因工程)动物变得更重要。

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综述与思考

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综述与思考

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综述与思考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将某种生物的基因导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改变其遗传特性的技术。

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转基因技术已在农业、医疗、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优缺点及未来前景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

转基因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1970年,科学家们成功地人工合成了第一个基因,这为转基因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植物和动物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成为可能。

1983年,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植物——烟草被成功培育出来,标志着转基因技术的正式诞生。

此后,转基因技术不断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工业等领域。

提高产量:转基因技术可以通过导入优良基因,提高作物的抗病、抗虫、抗旱等能力,从而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作物的营养成分、口感、色泽等品质特性,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保护环境:转基因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医疗应用:转基因技术也被应用于药物生产等领域,为人类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转基因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潜在风险:安全性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存在争议,长期食用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生态风险:转基因植物可能对非目标生物产生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减少: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知识产权问题:转基因技术的专利权归属可能引发社会伦理和法律争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技术在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政策法规方面,各国政府将逐渐完善转基因技术的法规体系,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环境安全。

科学研究方面,随着人类对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深入了解,将会有更多具有特殊功能的转基因生物被研制出来。

社会影响方面,随着公众对转基因技术了解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也将逐渐趋于理性。

同时,通过合理引导和规范管理,转基因技术有望在解决全球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肌肉生长抑制素转基因猪的生产性状和肉质性状特征

肌肉生长抑制素转基因猪的生产性状和肉质性状特征

2020年第12期近年来,转基因动物在我国已相继研究成功,但却并未实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广泛推广。

我国是重要的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

肌肉生长抑制素(M STN )转基因猪的成功制备使得猪的经济产能大大提高,但其生产性状和肉质性状表现如何,生长状况是否良好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1骨骼肌的生长发育过程哺乳动物的肌肉发育起始于胚胎时期的生皮肌节,生皮肌节的中部向下迁移形成肌节(M yot om e ),随后肌节细胞分化形成肌肉前体细胞,并逐渐迁移至肢体形成机体各级躯干肌肉,其中M yO D 能在生肌节中表达,通过启动肌细胞分化所需的一系列下游基因而启动生肌细胞分化,并促进成肌前体细胞形成。

成肌前体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1)是成肌细胞迅速增殖,M yO D 在细胞增殖期间大量表达;(2)细胞定向到分化途径,此时M yO G 表达升高;(3)细胞不可逆的退出细胞周期,这时以表达p21为标志;(4)细胞发生表型分化,即肌细胞变细变长呈纤维状,形成终末分化细胞,此时以肌管形成标志基因—肌球蛋白重链(M H C )的表达为标志,终末分化的细胞相互融合形成多核肌管。

多核肌管相互融合,形成具有收缩和调节功能的纤维。

肌肉前体细胞经过增殖和分化后形成一定数量的肌纤维,肌纤维的数量在出生后一般不会改变。

2M S TN 对骨骼肌发育的调控肌肉生长抑制素(m yost at i n ,M STN )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 ansf or m i ng G r owt h Fact or -β,TG F-β)超家族的成员,对肌肉的生长发育起负调控作用,且其在不同物种中的作用十分保守。

在小鼠、牛和猪中均发现,M STN 的基因突变和功能缺失可引起骨骼肌肥大,导致骨骼肌过度发育。

目前已成功在牛、羊等反刍动物中选育出天然的基因突变品种,如比利时蓝牛、皮尔蒙特牛和Texel羊等。

在新出生的小猪中,同样发现M STN 的表达与体重密切相关,体重轻的小猪M STN 表达量要高于体重重的小猪,说明猪中M STN 的选育在提高猪肉肉品产出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动物生产综述【摘要】近几年,转基因技术已成为生物界的研究热点,转基因动物作为一项生物高新技术成果,涉及到农牧业、生物医学和药物产业等诸多方面,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与重要的经济价值。

转基因技术对影响21世纪人类生存的重大环境、健康等问题的最终解决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改良动物经济性状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疾病动物模型从而加快人类疑难杂症的治愈、生产高价值的生物药品等。

随着理论上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善,转基因动物必将真正进入产业化和市场化,成为生产行业中的一种新兴产业。

本文就转基因动物生产的方法、转基因动物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生产;应用;问题遗传的基本物质是DNA,基因则是位于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对于储存在生物全套染色体中的全部遗传信息,可称其为基因组。

由于不同种类、不同个体的生物基因组成是不同的,因此对动物个体来说,非自身的基因成分属于外源基因,如果把外源基因整合或导入动物染色体基因中,那么这个外源基因就被称为转基因 (即转移来的基因),这种动物就是转基因动物。

1976年,Jaenisch 首次利用反转录病毒感染胚胎的方法获得了转基因小鼠。

1980年Gordon等人采用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获得了转基因小鼠。

随后各种转基因动物相继出现,直到1997年,英国科学家Wilmut等获得了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动物,成为转基因技术的一个转折点。

从此,利用体细胞克隆生产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自 20 世纪70年代初诞生以来,转基因技术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和讨论的热点之一。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验技术的不断完善,它的研究成果在提高生产力、改善畜产品质量、生产生物医药产品、研究人类疾病模型,治疗人类的疑难病症方面都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1 生产转基因动物的方法生产转基因动物的常用方法有:原核期胚胎显微注射法、精子载体法、慢病毒载体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体细胞克隆介导法、人工染色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法等。

1.1原核期胚胎显微注射法原核内显微注射是由美国人Gordon发明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发展最早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外源基因易整合入染色体,导入的基因大,可使用任何载体承载基因片段,也可注射无载体的基因片段,外源基因的长度可达100kb,实验周期相对比较短。

但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基因整体进入染色体的随机性,使外源基因整合位点和拷贝数无法控制,外源基因随机整合到基因组内常导致宿主 DNA中的染色体序列丢失、重排、插入、突变,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生理缺陷,而且设备昂贵、操作复杂。

该方法的外源基因转移整合率小鼠为6%~10%,猪和羊分别为0.98%和1%,鱼类通常可达10%~15%。

1.2精子载体法精子载体法是利用动物精子具有自发结合和内化转运外源DNA能力的特点,使其在受精时导入卵母细胞,获得转基因动物。

1989年Lavitrano等首次把PSV2-CAT质粒与小鼠的附睾精子共育后进行体外受精,移植后获得了阳性鼠。

目前利用精子载体法已获得了猪、牛、羊、兔、小鼠以及鱼等转基因动物后代,其中小鼠、猪、兔都建立了表达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株系。

以精子作载体的最大优点是克服了人为机械操作给胚胎造成的损伤;且简单、易行,不需昂贵的显微操作设施及复杂的操作技巧,该方法在转基因家畜生产中具有技术和效率上的优势;主要缺点是实验结果不稳定,可重复性差。

其中进入精子核内的 DNA结构是否完整、DNA进入核内的精子比例有多少、DNA 进入核内的精子受精能力怎样以及其受精后能否成功嵌入胚胎染色体中等,是精子介导基因转移技术能够取得长足发展的最为敏感而又必须解答的问题。

1.3 慢病毒载体法慢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能够感染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因而被发展成为重要的转基因载体。

逆转录病毒感染法是将目的基因重组到逆转录病毒RNA载体上,慢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病毒RNA反转录为DNA后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并长期稳定表达。

慢病毒载体法用于制作转基因动物的优点是方法简单,不受胚胎发育阶段的影响,而且外源基因多位点,单拷贝整合效率高,特别适用于转基因家禽的生产。

但是存在病毒载体构建复杂,转入的外源基因的大小受到限制,安全性需提高,可能会造成基因沉默等问题。

1.4 胚胎干细胞介导法胚胎干细胞是早期胚胎内的细胞团经体外培养建立起来的多能细胞系,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发育成完整个体。

因此,把外源基因导入干细胞后,经过选择,再把阳性细胞注入另一胚胎囊胚腔中,或与另一胚胎卵裂球聚合,再经过选育即可得到转基因动物。

在转基因领域,胚胎干细胞是公认的研究基因转移、基因定点整合极有前途的实验材料,利用这种方法制作转基因小鼠的阳性率近100%,遗憾的是第一代一般是嵌合体,要通过杂交繁育才能得到纯合目的基因的个体。

截至目前世界范围内只有小鼠干细胞的建系方法比较成熟。

1.5体细胞克隆介导法体细胞克隆介导法首先要筛选出已整合了目标基因的细胞,建立转基因细胞系,然后再用去核卵母细胞作受体,用转基因细胞系的细胞核作供体,通过核移植产生重植胚胎。

Wilmut研究小组在取得克隆绵羊多利(Dolly)后,同年 12 月又在美国的《Science》发表了一文,以外源基因转染胚胎成纤维细胞,获得了能表达治疗人血友病的凝血因子Ⅸ转基因克隆羊“波利(Polly)”。

利用体细胞核移植制备转基因动物,虽然胎儿的死亡率高,但其得到转基因动物的总效率高于原核显微注射法。

其产生的转基因后代遗传背景及遗传稳定性一致,不需选配就可建立转基因群体。

1.6 人工染色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法人工酵母染色体载体(YAC)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载体。

具有克隆百万碱基对级(Mb)大片段外源基因的能力,可以保证巨大基因的完整性,保证所有顺式作用因子的完整并与结构基因的位置关系不变,从而提高较长外源片段在转基因动物中的整合率。

其技术途径有二:一是 ES 细胞转染 YAC 后体外筛选,阳性ES细胞囊胚腔注射;二是 YAC 的原核显微注射。

1996年Berm通过此法获得转基因兔。

1997年,Fujiwara等建立了210kb人类乳清蛋白 YAC DNA 转基因小鼠。

2008年,中国农业大学的李宁等利用细菌人工染色体(BAC)生产出能够大量表达人体乳铁蛋白的转基因奶牛。

2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2.1作为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完整的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疾病的起始和发展,并可为测试各种可能的治疗提供一个统一有效的方案。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类的大多数疾病都与遗传有关。

转基因动物模型通过精确地失活某些基因或增强某些基因的表达来制作各种人类疾病的模型,对研究因基因突变而引起的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十分有效。

目前有关疾病的动物模型主要用于诊断和开展遗传疾病的研究,例如:在1996 年Gringrich 等将 Probasin 的启动子中一段 454bp 的序列与 SV40 序列连接,转入小鼠受精卵,建立了转基因小鼠前列腺癌动物模型 TRAMP。

现已建立起动物模型的疾病有:癌症、动脉硬化、镰刀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肝炎、淋巴系统病、老年痴呆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等。

2.2生产可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的动物器官供体器官来源不足和人类移入的器官多发生免疫排斥现象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

每年由于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不足,成千上万的病人因得不到移植器官而死去。

据报道,2001年美国可以进行器官移植的人数与需要进行器官移植人数的比例大约为 1∶4。

目前对器官供体动物研究较多的是猪。

猪作为人类器官移植的供体在解剖、组织及生理等方面与人类最为相近,其器官与人的器官大小相仿,并且容易饲养,不存在伦理方面的问题。

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两大难题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Lai 等和 Dai 等结合基因打靶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采用敲除α3半乳糖转移酶基因的胎儿成纤维细胞作核供体,成功地获得了α3半乳糖转移酶基因敲除猪。

α3半乳糖转移酶为α3半乳糖合成所必需,该半乳糖能被人体免疫细胞所识别,引发排斥反应。

将猪基因组中该基因敲除后,可直接阻止猪细胞表面α3半乳糖的合成,从而消除了猪作为人类器官供体的一个主要障碍。

2.3 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和营养保健品通过转基因动物生产珍贵的多肽或蛋白类药物,是当前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热点,这种转基因动物被称为生物反应器。

乳腺生物反应器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种可以获得巨额经济利润的新型产业。

据美国红十字会和遗传学会预测:到 2010年,动物乳腺反应器生产的药物将占所有基因工程药物的95%,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

2008年北京科润维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转基因动物试验基地成功克隆出携带人CD20 抗体基因的转基因奶牛———“贝贝”这是世界首次获得转 CD20 基因的转基因奶牛。

“贝贝”和它的十几个“同胞们”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们长大后产生的牛奶含有人CD20单克隆抗体,该抗体是目前治疗B淋巴细胞瘤等恶性肿瘤的特效药物。

我国先后成功获得了能够在乳腺中表达多种药用蛋白或营养保健蛋白的转基因牛、绵羊和山羊,总体技术能力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1992 年 Swanson 等制备了血液中含有人血红蛋白的转基因猪。

1997年,英国科学家 Wilmat 等成功获得了整合人凝血因子Ⅸ的转基因绵羊,可从其乳汁中获取大量昂贵的医用人凝血因子Ⅸ。

1998年2月,上海医药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培育出携带人凝血因子(抗血友病因子β)基因的转基因羊;1999年3月,相同单位又获得携带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管公牛。

市场上对血液产品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这为从人以外的动物体获取珍贵的人血有效成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生产具有医用价值的生物活性蛋白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包括:蛋清、精浆、膀胱、蚕茧等。

2.4 提高动物生长率“超级小鼠”的研究成功为培育大型动物开辟了新思路,掀起了向动物体内导入 GH(生长激素)基因研究的热潮。

20世纪80年代育成的各种转基因哺乳动物中,都是以整合表达各种不同来源的 GH基因为主,其中猪是主要目标。

1985年Hammer将人的GH基因导入猪的受精卵获得成功,转基因猪与同窝非转基因猪比较,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胴体脂肪率也明显降低。

1989 年,美国的Pursel等人把牛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猪,生产出 2个猪的家系,其生长速度提高11%~14%,饲料转化率提高 16%~18%。

2.5 动物抗病育种将抗病毒基因导入受精卵,由此发育成的个体将具能减轻该种病毒侵染时为机体带来的危。

1992年Berm将小鼠抗流感基因转入了猪体内,使转基因猪增强了对流感病毒的抵抗能力。

2000年,Kerr等将溶葡萄球菌酶基因转入小鼠乳腺,用来防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腺炎,结果证实高表达量的小鼠乳腺具有明显的抗性,这对于防治奶牛乳腺炎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