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论文

合集下载

家畜遗传改良与育种技术

家畜遗传改良与育种技术

家畜遗传改良与育种技术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家畜养殖业也不断进步,而家畜遗传改良与育种技术是提高家畜品质和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家畜遗传改良和育种技术的概念、意义、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

一、家畜遗传改良和育种技术的概念家畜遗传改良是指通过选择和繁殖改良,不断提高家畜的产出量、品质和适应性的手段。

家畜育种技术则是指运用遗传学理论与方法,精细地筛选和繁殖家畜种质优良个体,提高家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科学技术。

遗传改良与育种技术的关键在于筛选和繁殖,通过对家畜群体的基因组和遗传变异的分析,估算遗传参数,选择符合标准的种群代表,避免不良基因的发生和传递,最终优化家畜品质。

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于育种行业和畜牧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二、家畜遗传改良和育种技术的意义1. 提高产出量家畜遗传改良和育种技术可以提高家畜的生产力,增加养殖收益。

在肉牛和奶牛的生产上,常常使用遗传改良方法来提高单个牛只的产奶量和肉质。

在猪、鸡等家禽养殖中,通过育种技术也可以提高单个饲养单位的产出量,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2. 改善品质家畜遗传改良和育种技术可以改善家畜肉类、蛋类、乳制品等生产品质,提高产品的口感、香味、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

通过经过遗传改良和育种,鸡蛋的蛋壳变得更坚固,肉类的肥肉比例更合适等等,都是育种技术的功劳。

3. 提高抗病能力家畜遗传改良和育种技术可以提高家畜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节省养殖成本。

例如在鸡瘟疫和口蹄疫盛行的情况下,通过育种选育疾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可以有效的抑制疾病的传播,降低病死率。

三、家畜遗传改良和育种技术的方法1. 遗传改良和育种技术中,首先要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和基因型的分析,精确测量基因频率、遗传变异性、选择指数等数据,并建立数学模型。

2. 选择种畜的过程就是筛选优生子代的过程,其核心是基因型表现型的关系分析。

通过测量种畜的表现型、子代的表现型、及和母系相关的信息来确定种畜的育种值,帮助育种师确定其育种方案。

家畜养殖中的育种与选种策略

家畜养殖中的育种与选种策略

家畜养殖中的育种与选种策略在家畜养殖中,育种与选种策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的育种与选种策略,可以提高家畜的遗传优势,改善品种质量,提高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家畜养殖中的育种与选种策略,旨在帮助养殖者更好地实施育种与选种工作。

一、育种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育种是指通过人工干预和选择,以改良家畜品种,提高其生产性能和适应环境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遗传学和生物学的知识,通过优选优配,使有益基因在下一代中得以保留和积累。

在育种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家系法、选组合法和杂交法。

家系法是通过挑选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并进行亲本的配对,得到具有相对纯合性状的后代,逐代进行育种工作。

选组合法是从不同个体中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材料,进行组合配对,以期通过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更具优势的后代。

杂交法是将两个不同的品系或种群进行杂交,利用不同种群之间的互补效应,使后代具有更高的产量和质量。

二、选种策略的重要性及方法选种是根据育种目标,挑选具备优良遗传性状的个体或种群,将其作为亲本,推广繁育,以期获得更高产量和质量的后代。

选种策略在家畜养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加速品种改良的进程,提高养殖效益。

选种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选种目标:根据养殖者的养殖目标和市场需求,确定选种的具体目标。

例如,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抗病性等。

2. 选择合适的选种指标:根据选种目标,确定适合衡量和评价个体或种群的选种指标。

常用的选种指标有体重、外形、产量、疾病抗性等。

3. 选择优良的亲本:通过对种群进行调查和评估,选出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个体或种群作为亲本,保证后代的遗传优势。

4. 选择合适的繁殖方式:根据养殖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繁殖方式,如人工授精、雌性选择等,以保证选种效果的实现。

5. 实施选种计划:制定具体的选种方案和计划,并进行实施。

包括权衡利弊、进行选配、培育后代等环节。

三、家畜养殖中的育种与选种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家畜养殖中的育种与选种策略的实施过程,我们以猪种养殖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家畜遗传育种研究及其应用

家畜遗传育种研究及其应用

家畜遗传育种研究及其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家畜遗传育种研究已经成为了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畜遗传育种的研究和应用可使畜牧业发展更有针对性和高效性,有效提高了养殖效率,增加了家畜品质和质量,也为农民和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

一、家畜遗传育种的基础家畜遗传育种的研究是基于家畜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

家畜的每一个个体都拥有基因组,其中的基因控制了它的性状表达。

而这些性状包括外形、体型、肉质品质、生长速度、产奶量等等。

不同的基因组会导致个体外表和性状的不同,也就是说,家畜性状的表达是基因控制的结果。

产生遗传变异有两种途径:一是基因突变,即随机发生的基因突变,这种途径比较稀有;二是基因重组,即不同基因组的个体配对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组不断重新组合,因此产生的遗传变异更加常见。

二、家畜遗传育种的方法家畜遗传育种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1.传统方法传统方法是指通过长期选择、配种等手段,不断优化家畜种质和提高品质的方法。

其中包括:家畜种系选择、亲代选择、选择配种优良后代等。

通过选择和配对优良的繁殖个体,达到优化家畜品种的目的。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劣质基因在亲代中长期的积累,会使遗传缺陷逐步暴露,导致品种老化、衰退等问题。

2.现代方法现代方法是指利用现代遗传学技术,对家畜进行基因改良的方法。

包括:基因选育、选择标记辅助育种、基因改造等。

基因选育是指通过分子标记技术,选出有利基因型而进行育种活动,这种方法避免了传统选择的较大局限性;选择标记辅助育种是指利用基因标记进行质量控制,提高预测基因效应的精度和可靠性;基因改造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依据需要对家畜基因进行改造,达到当地畜牧业的需求和要求。

三、家畜遗传育种的应用家畜遗传育种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家畜产量和质量。

利用遗传育种的方法,可以选择合适的亲代、优良后代和基因组合,提高家畜的生长速度、产奶量、繁殖率、肉质品质,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家畜论文

家畜论文

标记辅助选择在猪育种中的应用摘要:中国具有近万年的悠久养猪历史 , 我国由于人口居全球之冠、以及人民的消费习惯和长期的小农经济 , 而一直遥居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的位置. 但与之极不相称的是现代猪育种工作上的落后 , 迄今还没有一个完全国产化的现代化商品瘦肉型猪种. D N A 分子标记,即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发展完善,为畜禽改良提供了新的手段,为畜禽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 A S ) 对基因型进行辅助选择,尤其是对于限性性状、抗病性状、低遗传力性状及难以测量的性状,其优越性非常明显。

因此,标记辅助选择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不断地被应用到猪育种的实践中去。

关键词:猪;标记辅助选择;猪育种一、标记辅助选择产生的背景迄今为止,猪育种方法基本上是以数量遗传学原理为理论依据的,自从 L u s h和 H a z e l 提出了定量描述群体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三大参数后,估计遗传参数成为数量遗传学的核心内容。

因为借助遗传参数可从表型值估计或推断育种值,并定量地作出育种决策。

在方差组份估计方面,数量遗传学家在混合线性模型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极大似然法、约束极大似然法、最小均数二次无偏估计法和最小方差二次无偏估计法等,使畜禽数量性状方差组分估计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在育种值估计方面,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①个体选择或选择指数法阶段;②群体比较法阶段;③混合线性模型法阶段,主要是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 b e s t l i n e a r u n b i a s e d p r e d i c t i o n 。

B L U P ) 。

虽然上述方法使数量性状遗传方差组分及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随着数量性状主效基因的逐个被发现和微效多基因假说的逐步修正,如果仍把微效多基因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而忽略单一基因的遗传行为。

势必会使方差组份及育种值估计准确性的提高受到影响,也势必会影响家畜育种的进展。

动物育种专论论文

动物育种专论论文

BLUP育种估计方法的研究现状摘要:育种值及遗传参数的估计是家畜育种中的一项中心任务。

Henderson为代表所发展起来的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育种值估计法,将畜禽遗传育种的理论与实践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文章介绍了动物模型BLUP法的基本原理、特征、应用现状,合理运用该方法对育种值估计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BLUP;原理;现状现代动物育种中,育种值是选种及选配的基础,育种值估计在晟近几年取得显著进步.这主要归功于BLUP的应用,计算方法的改进以及计算机性能的提高(Long,l990)。

BLUP即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法,是Henderson(1972)根据混合模型方程组的原利提出的育种值估计方法,其重要特点是在同一估计方程中.能够估计固定的环境效应和固定的遗传教应,其中的关键是建立合适的混合模型及相应的模型方程组(张沅,张勤·1993) 畜禽遗传评定中有许多模型,其中动物模型BLUP充分利用亲属信息,消除固定环境及遗传效应产生的偏差,因而可以经常性地对来自不同年份、世代、饲养条件、畜群、年龄.信息量的个体进行可比性的遗传评定(Bampton,1992)。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使得动物模型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同时进行方差组分及育种值的估计。

这些优点使得动物BLUP方法在选种、选配、估计育种进展、跨群体选择、估计生物技术效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受到各养猪国家的重视,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动物模型BLUP法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意义1.1 基本原理BLUP是一种数理统计方法,基本原理是线性统计模型方法论与数量遗传学相结合。

目前应用的主要是动物模型,也称为个体模型。

动物模型是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构的混合线性模型,其随机遗传效应主要是个体的一般育种值,模型的一般形式为:y=Xb+Za+e其中,y为表型值向量;b为固定效应向量;a为个体随机遗传效应向量;X,Z分别为对应于固定效应向量b和随机效应向量a的关联矩阵;A为所有个体的分子血缘相关矩阵(numerator relationship matrix),σ2a为个体育种值方差(加性遗传方差),为随机残差方差,I为一单位阵。

家畜繁殖学课程论文动科

家畜繁殖学课程论文动科

《家畜繁殖学》课程论文题目:育种过程中几种繁殖生物技术的应用学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育种过程中几种繁殖生物技术的应用(1.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 摘要]传统的育种方法对进一步加快家畜遗传改良,自然会受到很大限制,采用现代繁殖技术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传统育种技术的不足,加快育种进程。

[关键词]人工授精 MOET育种核心群育种体系性别控制胚胎性别鉴定家畜育种我国畜牧业的特点是:家畜存栏量大,人均占有率少,个体产肉性能低,经济效益差。

传统的动物繁殖技术主要是靠自然交配加适当的人工选种,这种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新的繁殖技术应运而生,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克隆技术等。

本文旨在评述目前几种繁殖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已经应用于家畜育种的方面和今后可能的应用前景, 并便对其作一系统概括和总结。

1 繁殖生物技术的概念迄今为止对繁殖生物技术的概念比较常见的表达有两种:其一定义为“那些允许人们在微观上认识和控制生物遗传与繁殖过程的技术”;其二界定为“能工业规模设计、经营和开发微生物、动物、植物以及动植物组织、器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新兴技术”。

2 繁殖生物技术与家畜育种2.1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采用器械采取公畜的精液,经特定处理后,再用器械把一定量的精液输入母畜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畜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

我国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于1935年在马上试验成功,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北方很多地方都开始进行马、绵羊的人工授精工作。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从20世纪50年代从广西开始的,由于我国南方养猪业较北方发达,所以南方猪的人工授精工作开展的较为顺利,普及率也较高。

近几十年来,人工授精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精液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成熟,使人工授精成为迄今在家畜育种中最重要的生物技术。

人工授精技术将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良种公畜的遗传性状,最终使得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家畜育种与饲养管理策略

家畜育种与饲养管理策略

家畜育种与饲养管理策略家畜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肉、奶、皮毛等方面,家畜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源。

因此,通过家畜的育种与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家畜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为农业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家畜育种与饲养管理策略,以满足人们在家畜生产领域的需求。

一、家畜育种1. 基因改良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改良已经成为了当前家畜育种中的重要方法。

通过改变家畜的基因组,可以获得更高产、更快速生长的家畜。

这种方法既可以加强家畜体形,提高生产能力,也可以增加抗性,降低患病率,提高生产效益。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目前家畜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利用了不同品系或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进行杂交,使家畜产生显著变异,从而获得更好的基因组。

这种方法比基因改良更容易操作和控制,且它的效果更加稳定。

3.组合育种组合育种是一种利用性状优良的亲本进行杂交,以获得更好的后代品种的方法。

根据亲本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后代品系。

因此,该方法需要更为精细地进行策划和执行,以确保最终的后代品系都具有优秀的产量和生产能力。

二、家畜饲养管理1. 饲料类型选择家畜饲料的类型及其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家畜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影响到肉、奶、皮毛等产品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正确的饲料类型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饲料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家畜的营养需求,金色在线饲料储存方式,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干燥度。

2. 饲喂时间管理饲喂时间的管理对于家畜的生产能力和生长速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而言,饲喂时间应该在一定范围内极力保持一致,避免出现饥饱交替的情况,因为过于饱肚会导致消化系统负担过重,而过于饥饿则会影响家畜的食欲和生活状态。

3. 清洁卫生管理由于家畜属于动物性生物,它们的卫生、保洁状态直接影响到其生产力和健康状况。

因此,应对家畜的生活环境进行全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筛选、换草和清理,并定期拥有检验和灭菌工作。

结语通过家畜的育种与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家畜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为农业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畜禽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畜禽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畜禽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畜禽是人类所依赖的重要的家畜资源,为了提高畜禽的生产力和品质,人们通过多年的努力和研究,逐渐了解了畜禽的遗传育种,从而实现畜禽优良品种的量产和推广。

在遗传学研究的基础上,畜禽遗传育种逐步发展出了一系列的育种技术和方法,成为现代畜禽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畜禽遗传育种的优点畜禽遗传育种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育种技术,其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畜禽产能畜禽遗传育种是以优良品种为母本,通过遗传学原理进行选配,逐步创造出更加适应环境、更高产的新品种。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挑选优良品种进行繁殖,逐步提高畜禽的生产力。

2. 改善畜禽品质畜禽遗传育种在改善畜禽品质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通过遗传学研究,可以明确畜禽品种的遗传特征,从而从基因水平上影响畜禽品质。

通过分析畜禽品种的特点,有效的进行遗传改良,提高畜禽肉质卫生、口感、色泽、嫩度等品质指标。

3. 节约养殖成本畜禽遗传育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养殖成本。

通过育种选用抗病优良品种,能够减少疫病的发生,降低疫病处理和治疗的成本。

此外,合理的选配优良种猪或禽鸟等,可以减少养殖周期和用餐成本。

4. 提高畜禽经济效益畜禽遗传育种能够显著提高畜禽的经济效益。

通过适当的遗传改良,可以大幅度提高畜禽的产能和品质,从而增加养殖收益,提高畜禽的市场价值。

二、畜禽遗传育种的应用目前,畜禽遗传育种已经成为畜禽育种的重要方法,在畜禽生产领域广泛应用。

按照不同的育种目标和实际情况,畜禽遗传育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畜禽储备群体建立畜禽储备群体是畜禽遗传育种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选育和培育优良品种,建立优质畜禽储备群体,为畜禽生产提供可靠的补给,并且为相关的畜禽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2. 提高畜禽产量提高畜禽产量是畜禽遗传育种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在畜禽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育种目标,选育生长快、产量高、健康耐病的色、香、味俱佳的优良品种,并在遗传水平上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以逐渐实现畜禽产量的提高。

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在现代畜牧业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养殖者选择遗传育种和繁殖技术来提高家畜的生产力和品质,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正是因为这样,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才变得异常重要。

一、遗传育种的重要性遗传育种是指利用遗传原理和育种方法改进优良遗传性状,提高种畜的产量、质量、抗病性等方面的技术。

采用遗传育种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畜禽的产量、寿命、生长速度等优良性状,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在奶牛育种方面,通过选育产奶量高、易产乳、乳脂肪含量高的家畜,可以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奶牛的经济效益。

二、繁殖技术的优势家畜繁殖技术主要是指人工控制动物繁殖和克服繁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的技术。

利用人工控制技术,可以选择优质种畜,实施优生优育的生殖措施,大幅度提升其繁殖性能,从而满足不同养殖需求。

三、遗传育种的技术方法在遗传育种方面,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1.选育法: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家畜,利用繁殖技术进行培育,不断提高家畜的品种和品质。

2.交配法:导入外来优良种牛、羊、猪等家畜进行交配,提高家畜的遗传性状。

3.杂交法:将两个种间差别较大的家畜进行交配,从而获得具备双重优良遗传性状的家畜。

4.基因工程:在家畜中植入特定遗传物质,以达到人为改良遗传性状的效果。

四、繁殖技术的关键技术家畜繁殖技术主要涉及以下关键技术:1.人工掌握动物的生殖能力,通过把控交配时间和环节,确保家畜繁殖效率最大化。

2.避免繁殖过程中出现不良行为,例如匹配不当、停繁等问题,保障良好的生殖环境。

3.人工控制繁殖过程中的繁殖期和配种时间。

4.科学制定养殖计划,避免繁殖过程中的繁殖阶段重叠等问题。

五、应用前景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大幅度提升家畜产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尤其是在肉类和奶制品生产方面,采用优质种畜并利用先进生殖技术可以提高动物生产力和生产效益,提高农民和养殖主的经济收入。

总之,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家畜饲养中的育种技术与遗传改良

家畜饲养中的育种技术与遗传改良

家畜饲养中的育种技术与遗传改良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家畜饲养中的育种技术与遗传改良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合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可以改良家畜的遗传优势,提高产量和质量,改进品种特性。

本文将介绍家畜饲养中的育种技术与遗传改良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一些常见的育种技术和遗传改良方法。

一、育种技术的重要性家畜饲养中的育种技术是提高家畜品质的关键。

通过选择和繁殖出适应环境的优良品种,可以增强家畜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提高农田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育种技术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价值,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的收入。

另外,育种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减少家畜饲养所需的投入成本,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环境压力。

二、常见的育种技术1.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家畜饲养中最基本的育种技术之一。

通过对家畜群体进行筛选,选择出具有优良品质和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步改良整个种群的遗传背景。

在选择育种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指标,如生长速度、繁殖能力、抗病能力等,以期达到提高品种的目的。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通过将不同种群、品种或种类之间的优良个体进行交配,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家畜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合理选择亲本,可以产生更强健、更适应环境的后代。

杂交育种可以增加家畜的异质性,增强品种的适应力和遗传稳定性。

3.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一种常见的育种技术,通过将优良种公畜的精液采集后,通过人工方式引入母畜体内,实现人工受精。

这种方式可以选择优质的种公畜进行繁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遗传优势。

人工授精的优点是可以控制繁殖计划、提高繁殖效率,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4.遗传改良遗传改良是通过人工选择、基因编辑等手段改变家畜的遗传背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改善品种特性。

常见的遗传改良方法包括重组DNA技术、基因突变、基因编辑等。

这些方法可以使家畜对疾病更具抗性,提高产品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家畜饲养中的遗传改良1.选择适应环境的品种不同的环境对家畜的生长和繁殖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选择适应环境的品种非常重要。

家畜养殖中的品种培育与改良

家畜养殖中的品种培育与改良

家畜养殖中的品种培育与改良家畜养殖是人类长期以来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品种培育与改良是提高养殖效益和生产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牛、猪、鸡三个主要家畜品种进行探讨,介绍品种培育与改良的相关内容,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

一、牛的品种培育与改良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肉类加工业。

针对牛的品种培育与改良,可以从选种和后代改良两个方面来进行。

选种是指通过对母牛和父牛的严格筛选,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个体进行繁殖。

这样可以遗传具有良好性状的基因,并逐渐改良牛种的品质。

在后代改良方面,可以利用人工授精技术,选取优良牛种的精液与母牛进行人工受精,获得优质后代。

此外,也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特定基因进行改良,提高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等性状。

二、猪的品种培育与改良猪是重要的家畜之一,被广泛用于肉类生产。

猪的品种培育与改良主要从选种和育种两个方面进行。

选种是通过对种猪的选择和筛选,选取具有良好品质和高产能的猪进行繁殖,提高下一代的品质。

育种方面,可以利用人工授精技术与胚胎移植技术,将优良种猪的精液或胚胎移植到普通母猪体内,获得高质量的后代。

此外,也可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特定基因,在猪的生长发育、抗病性等方面进行优化。

三、鸡的品种培育与改良鸡是常见的家禽之一,肉鸡和蛋鸡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部分。

针对鸡的品种培育与改良,主要包括选种和育种两个方面。

选种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父母鸡的筛选和选择,选取具有优良产蛋性能、生长快且适应环境的鸡进行繁殖,提高下一代的性能。

育种方面,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可将优良鸡种的精液与母鸡进行人工受精,以获取高质量的后代。

此外,也可以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在鸡的体型、产蛋性能、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改良。

现代科学技术在家畜养殖中品种培育与改良中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家畜养殖中的品种培育与改良提供了许多有力的工具。

其中,基因编辑技术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序列,实现对特定性状的调控。

动物育种学课程论文

动物育种学课程论文

家畜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关键词:家畜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意义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畜以肉、奶、蛋、毛、畜力和有机肥等形式为人类提供了30%~40%的需求,这些供应都来源于40多个畜禽种类中的大约4500个品种。

畜禽遗传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生物资源,是我们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是关系到养殖业能够持续发展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重要问题,对于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一我国家畜遗传资源的现状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生态、气候条件多种多样,众多的民族文化及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孕育了我国丰富多彩的畜禽遗传资源。

我国丰富多彩的畜禽遗传资源。

经过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展的全国性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七五”期间经过“同种异名”归并后,确认全国拥有畜禽品种和类群(包括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及引入品种,不包括家禽中近年引入的祖代和父母代鸡、以及兔)596个,其中马66个、驴20个、黄牛(含奶牛)73个、水牛(类群)20个、牦牛5个4个、绵羊79个山羊(含奶山羊)48个、猪113个、鸡109个、鸭35个、鹅21个、火鸡3个。

首批列入《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的畜禽品种就有280余个,其中包含部分培育和引入品种,这些品种、类群各有特点,特别是多产区的地理和生态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数十年来,家畜生产性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改进,如奶牛的产奶量几乎是25年前的2倍;近十多年来商品猪的脂肪减少了30%多;肉鸡上市天数也缩短了近两周。

但是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品种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

经过畜禽资源普查,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畜禽品种处于稀少和较少状态,少量的处于基本灭绝的境地。

经过多次的资源普查和综合分析,在种猪方面,根据来源、分布及其形态和性能等,我国的地方种猪主要可以分为6个类型:华北、华中、华南、西南、江海和高原型猪。

每一类型中又有许多具有独特性能的品种;在种牛方面,按牛种和生产方向可以分为6个类型:乳用牛、肉用牛、乳肉兼用牛、黄牛、水牛和牦牛;在绵羊和山羊方面,我国拥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品种资源,一般根据用途将绵羊分为细毛羊、半细毛羊、粗毛羊、裘皮羊和羔皮羊,将山羊分为乳用山羊、毛用山羊、绒用山羊和皮用山羊;在家禽方面,仅列入品种志的地方品种就有鸡27个、鸭12个、鹅13个,主要有蛋用型、肉用型、兼用型、观赏型、药用型等;在马和驴品种中也有不少名贵品种。

家畜养殖中的育种技术

家畜养殖中的育种技术

家畜养殖中的育种技术养殖业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要实现高效的养殖,育种技术起着关键作用。

家畜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改良家畜的品质和性状,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家畜养殖中的育种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遗传改良和基因编辑等方面。

选择优良品种在家畜养殖中,选择优良品种是改良家畜品质的首要环节。

优良品种具有较好的生长性能、抗病能力和适应力,能够满足人们对家畜产品的需求。

在选择优良品种时,可以通过观察体型、外貌、产量等指标来评估其优劣。

此外,科学的遗传分析和基因检测也可以提供有关品种的详细信息,帮助选取适宜的品种。

遗传改良遗传改良是家畜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和配对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个体,可以使后代的性状得到改良。

遗传改良可以通过自然繁殖或人工控制来实现。

常见的遗传改良手段包括人工配种、选育和杂交等。

人工配种是通过人工干预来选择合适的配偶,以达到改良目的。

选育是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繁殖对象,逐代传承和积累优良性状。

杂交是将两个不同品种的个体进行交配,以获得杂种优势。

基因编辑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编辑逐渐成为家畜育种的新兴技术。

基因编辑通过人为干预基因组,实现精确的基因改造。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删除有害基因、插入有益基因或改变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改良家畜的性状和品质。

例如,通过编辑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可以培育出更肥美的肉类;通过编辑抗病基因,可以提高家畜的抗病能力。

育种管理除了上述技术之外,科学的育种管理也对家畜的育种效果起着重要影响。

育种管理包括饲养环境的优化、饲料营养的平衡、疫病防控等方面。

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可以帮助家畜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促进生长和繁殖。

合理搭配饲料,保证家畜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有助于提高生产性能。

及时进行疫病防控,保持家畜群的健康状态,是确保育种效果的关键。

结语家畜养殖中的育种技术对于提高养殖业的效益、改善产品质量和满足人们需求至关重要。

养猪论文写作范文(农学导师推荐6篇)

养猪论文写作范文(农学导师推荐6篇)

养猪论文写作范文(农学导师推荐6篇)近几年来,规模化猪场不断增多,由于其他产业资本的大量涌入,使得规模化猪场引进了许多世界养猪领域的新发明、新设备。

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养猪业的更多应用,养猪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

希望以下6篇养猪论文对你有所帮助。

范文第一篇题目:冬春养猪保温除湿冬春季节猪舍"低温、高湿";是养猪的大忌,是冬春季生猪生产的重要障碍因素。

因此,寒冷潮湿季节,应加强饲养管理,要在切实做好防冻保暖工作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猪舍湿度。

1 创建高燥环境猪舍要建在地势高燥,坐北朝南的地方,这样有利于排水、防风和保温;猪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表,同时要选用防潮材料,力求地面干燥不返潮;并经常疏通圈舍外四周的排水沟系,做到平时无积水,雨停水即干。

2 加强保温管理猪舍低温是湿害的帮凶,极不利于猪的正常生长。

猪舍如有贼风侵入,地面渍水结冻,不但容易冻伤,而且会引发疾病。

因此,入冬后要及早维修好圈舍,堵塞洞口,防止冷风侵入。

3 做好通风换气猪舍除潮防湿有效的方法是通风,即通过通风换气,一方面带走舍内潮湿的气体,吹干地面,另一方面排出污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空气。

但冬春气温低,要注意解决好通风与保温的矛盾,控制好通风量,舍内风速不应超过0.1~0.2m/s,并在通风前后及时做好增温工作,力求使通风期间的温度变幅小于5℃,且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4 及时清除粪尿猪排泄粪尿是造成猪舍高湿和空气不良的重要原因,故应及时湾扫猪粪尿水,确保栏干舍燥。

最好让猪养成定时到舍外排便的习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舍内湿度。

5 喂暖料换垫草冬春季要选择发干、发暖的饲料喂猪,喂完后让猪喝自动饮水器的水,这样也具有降低舍内和地面湿度的作用。

同时注意勤换垫草,垫草吸水性强,容易吸收粪尿的水分和被粪尿污染。

一般2~3d换1次干净垫草,通过更换垫草随时带走水分和污物,使垫草经常保持干燥、卫生,从而达到除湿保暖目的。

家禽育种技术论文

家禽育种技术论文

家禽育种技术论文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家禽育种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家禽育种技术论文篇一做好家畜家禽防疫工作的思考摘要:1985年,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对家畜家禽防疫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这在管理家畜家禽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保证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畜牧业家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做好家畜家禽防疫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是要做到科学管理、科学防疫,靠科学预防和消灭家畜家禽一类传染病;三是加强宣传,让人民群众掌握家畜家禽防疫知识;四是建立疫情应急机制;五是加强了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

关键词:家畜家禽;防疫工作;思考1674-0432(2011)-10-0181-11985年,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对家畜家禽防疫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应该说自从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在贯彻执行这部重要条例过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许多值得推广借鉴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在管理家畜家禽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保证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畜牧业家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连年增长,如今GDP已经超过24万亿,人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对畜牧业,家禽养殖业的需求也日益旺盛,畜牧业,家禽养殖业产品出口世界各地,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渠道。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9年公布的统计资料:中国生猪存栏52300万头,占世界生猪存栏总数的50.9%,绵羊21900万只,占世界绵羊存栏总数的18.72%,山羊24600万只,占世界山羊存栏总数的25.14%,我国生猪、绵羊、山羊均占世界第一位,牛18900万亿头,占世界牛存栏总数的9.2%,居世界第3位。

家畜遗传育种及基因筛选研究

家畜遗传育种及基因筛选研究

家畜遗传育种及基因筛选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的提高,家畜的遗传育种和基因筛选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家畜的遗传育种和基因筛选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家畜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促进家畜质量的提升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家畜遗传育种研究是指通过选择和配种,来改良家畜的遗传基因,进而提高家畜的产量和品质。

良种的选育,是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对家畜基因进行选择和繁殖。

现代生物技术如DNA标记挑选、定向选择、MOET等,不仅能够实现优良家畜基因的筛选和繁殖,还能够避免一些不合适的基因的扩展。

目前,家畜育种已经从传统的“量变”到现代的“质变”,从单一遗传特性选择到多个遗传特性整合选择,从可见的性状选择到分子水平上的选择。

目前,家畜的基因筛选方法主要有基于标记的选择和基于基因组的选择两种。

基于标记的选择是通过分析一些可观测的表型和基因组信息,来选择优良基因型。

而基于基因组的选择则主要是针对一些难以通过表型观测的性状,如疾病、生产力等,通过基因组测序来筛选优良基因型。

基于基因组的选择在家畜基因筛选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精密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家畜遗传育种和基因筛选领域,还有一种新的技术被广泛应用,那就是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是在有意修改基因的情况下,通过引入CRISPR/Cas9等技术,实现原有基因的修剪或增加。

家畜基因编辑技术对于优良基因型的筛选、遗传缺陷的修复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也可以推动家畜产业向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在家畜遗传育种和基因筛选研究中,除了科技手段的发展,对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也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将家畜遗传育种和基因筛选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生产中,需要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家畜遗传育种和基因筛选研究的理论探索,为家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总之,家畜遗传育种和基因筛选研究是推动家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家畜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

家畜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

家畜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随着人类社会向着现代化、工业化不断迈进,畜牧业的发展也日益重要。

然而,要想维持畜牧业的发展,家畜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这方面,国内的研究已经有了非常充实、广泛的开展,但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试从基础遗传、遗传检测等方面探讨家畜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

基础遗传研究家畜是经过长期驯化后的动物,在性状上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因此,对于家畜的遗传研究需要全面的考虑家畜的驯化过程和品种间的差异,与野生动物遗传研究存在较大差异。

基因在动物进化及驯化的过程中,如何发生变化,对于家畜遗传育种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同时,我们也应当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这将有助于加深关于基因表达和功能的认识。

目前,不同动物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已经被广泛研究,并且研究结果也得以利用于育种效率的提高。

比如说,在猪的育种工作中,研究人员已经证实了一些与毛色、瘦肉和料肉率等性状有关的基因。

而在牛、羊的遗传育种工作,也相继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家畜物种的基因组,找寻不同品种之间遗传的异同,从而更立体地认识家畜的遗传特征,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遗传检测技术为了进一步了解家畜的遗传特性,我们需要采用一些高精度的遗传检测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能够通过一些实验技术,对家畜的基因进行解析和测定。

这项工作为依据家畜群体内基因底构建准确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把不同品种的个体纳入到一个比较遗传学的视野里面,提供了基本的技术保证。

目前常用的遗传检测技术包括:生物标记检测技术、单倍型鉴定等。

其中,生物标记技术是通过分析DNA序列,鉴定不同DNA片段之间的差异,从而揭示出不同品种之间DNA序列的差异。

通过对细胞样本中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我们可以了解组织或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而单倍型鉴定则是通过比较样本中不同单倍型占比的多少,确定不同样本之间的亲缘关系。

在家畜的遗传育种中,这些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种群遗传结构、重要性状检测、基因定位和序列卡特生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之中。

家畜种群遗传结构与育种策略研究

家畜种群遗传结构与育种策略研究

家畜种群遗传结构与育种策略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已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家畜是人类经济生活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人类文化、习俗和民俗的重要载体。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家畜数量的增加也对其遗传结构和育种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家畜种群遗传结构研究家畜种群遗传结构是以遗传学为基础,通过对家畜种群的基因组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揭示种群遗传组成及其分布规律和演化过程的一项科学研究。

种群遗传学研究表明,家畜遗传多样性的保持对于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提高产量和适应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1.家畜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保持基因多样性是动物适应环境和适应疾病的基础,也是家畜繁殖育种的重要基础。

家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不仅影响着其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还影响着对环境适应性、抗病性和遗传进化的影响等方面。

保持家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是提高家畜生产效益、增强家畜抗病能力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2.家畜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方法家畜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一般采用基因组分子标记技术、核酸定序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

其中,基因组分子标记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不仅可以用于检测单个基因或全基因组的变异,还可以用于推断种群历史和演化事件。

而核酸定序和生物信息学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家畜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二、家畜育种策略研究家畜育种策略是以育种学为基础,通过对家畜个体和种群的生长、生殖和遗传值等性状的测定和分析,制定、评价和实施相应育种方案的研究。

育种策略的优化可以提高家畜种群的遗传水平,改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家畜业竞争力。

1.家畜育种模型的建立和评价家畜育种策略需要建立一种基于遗传性状的数学模型,以对家畜能力、性状和遗传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

具体来说,育种策略主要包括随机模型、固定模型和混合模型三种种模型。

其中,随机模型主要用于评估家畜种群中单个个体的遗传水平;固定模型主要用于评估不同家畜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混合模型采用了前两种模型的优点,能更全面地评估家畜种群的育种水平和改良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技术在家畜育种中应用的进展摘要:转基因技术在动物育种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为家畜的育种带来了新的契机。

本文阐述了转基因技术在动物的繁育速度、品质改善、抗病能力等方面上的应用,对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说明,并展示了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转基因;家畜;育种;现状;前景在长期的畜牧生产中人们已经认识到品种的重要性。

一般认为家畜的育种工作18世纪就已开始了,传统的育种技术经历了表型选种、表型值选种、基因型值或育种值选种几个阶段。

2O世纪8O年代中后期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各种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动物育种已开始从群体水平进入分子水平,即动物育种已发展到目前以DNA分子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标记辅助选种,转基因技术和基因诊断试剂盒等的分子育种[1]。

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载体导人受体生物体内,让其获得新特性的一门复杂技术。

转基因技术在定向改造生物体中有着无法可比的优越性。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相继在微生物、植物、动物中取得了成功,人们也对此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

在动物遗传育种中,传统的动物品种改良方法是通过纯系繁育和配套杂交,该方法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复杂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的过程中,有着确定的目标、周密的设计、精确的操作,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3]。

本文就转基因技术在动物的繁育速度、品质改善、抗病能力等方面上的应用作一些阐述,对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所遇到的问题也作一些说明,并且展示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应用前景[4]。

一、转基因动物研究现状转基因克隆动物的发展经历了从转基因动物、胚胎/体细胞克隆动物再到转基因克隆动物3个发展阶段[5]。

对种属特异性疾病,可以从抗该病的动物中克隆出目的基因,导人易感动物品种的基因组。

1992年,Berm G[6]将小鼠抗流感基因转入了猪体内,使转基因猪增强了对流感病毒的抵抗能力。

Clement等将Visna病毒的衣壳蛋白基因(Eve)转入绵羊,获得了抗病能力明显提高的转基因羊。

Uenishi H等[7]研究的哺乳动物和家畜TLR(Toll-like receptors),推测了TLR 与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关系进一步推动了抗病育种的发展与应用。

因此与提高家畜生产性能和改善畜产品质量一样,利用转基因克隆动物技术提高动物的抗病性具有十分乐观的应用前景。

Carbert E A等[8]将小鼠MX基因的有义链和反义链插入禽反转录病毒载体中,并以之转染鸡胚胎纤维细胞(CEF),结果表明,插入有义链反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的CEF对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具有抵抗作用。

二、转基因动物的应用转基因动物在研究人类疾病模型、异种器官移植、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畜产品质量和生产生物医药产品都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提高动物的繁育速度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希望培养出生长快、体型大、饲料转化率高的动物品种,在育种过程中,我们选择出具有以上性能的动物品种,进行扩繁培养,希望动物后代具有以上优良特性,这在实际生产中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优良品种特性遗传的不稳定性,给育种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在转基因技术中,我们可将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分离出来,然后将这些基因导人生物体内.让这些生物体也显示出类似的性状。

转基因动物是将外源基因导人动物的生殖细胞和早期胚胎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外源基因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在体内表达,然后由这些组织和细胞发育成新的动物个体。

Palmiter等[9]将大鼠金属巯蛋白基因启动子和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小鼠后,获得了比对照小鼠生长大大加快的转基因后代——硕鼠。

这一结果预示了转基因技术在动物育种中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目前的经济动物如猪、兔、鸡等,由于其本身所固有的遗传特性,并非研究得象小鼠大鼠那样透彻,而且在这些经济动物所做的科学实验次数也远远不够。

1985年,科学家第一次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猪的受精卵获得成功,转基因猪与同窝非转基因猪比较,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胴体脂肪率也明显降低。

1990年,陈永福等[10]用显微注射法获得阳性转基因猪,成功表达了外源生长激素,转基因猪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动物,背膘厚度显著降低,不足1dm。

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转基因猪部分后代出现跛足、胃溃疡、不育等病症。

我国在“七五”、“八五”期间,获生长激素转基因猪的第2、3和4代共215头.并初步建立生产转基因猪的技术体系,转基因猪核心群的生长水平比非转基因猪提高20%,生产效率提高5%。

说明通过技术的改进。

仍然可以取得令人欣慰的结果。

在转基因兔方面,因为兔体型比较小,繁殖周期短,所以人们在兔上做的科学实验比较多,取得了较多的结果。

在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体型方面,Hammer等[11]率先报道了将含有mMT启动因子和人GH基因的融合基因导人家兔受精卵试验,但其转基因子代并没有表现明显的促生长效应。

而部分试验表明.外源GH基因可促进转基因兔生长,如转0G日基因兔体重比对照兔高出1.7倍[12]。

在转基因鸡方面,因为禽类有其独特的生殖解剖结构和生殖生理,所以转基因研究方面滞后于哺乳动物。

为了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我们必须要找到适合在鸡身上表达的基因,并且建立高效的表达系统。

目前尚无该方面的研究。

(二)改善动物品质在动物生产中,一方面应提高动物的产量,另一方面应提高动物肉类的品质。

由于生产条件的现代化。

动物产量取得很大的提升。

然而在提高动物肉类的品质方面,却做得很不够。

在动物遗传育种的过程中,有些人通过限制性饲养的方式或在饲料中加入添加剂的方式,在提高动物肉类的品质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生产成本上升或添加剂对人们身体健康可能存在着一些未知的危害等。

在转基因技术方面,由于控制动物肉类的品质的基因特不太明确,将这些基因分离出来和重新整合十分困难。

在改善动物品质的过程中,人们把较多的目光在放在奶牛身上。

人们倾向于改善牛奶的品质或在牛奶中生产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牛奶中含有大量的乳糖,多数人不能完全将其消化,或对乳糖过敏,严重时会导致腹泻、恶心或脱水等。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肠乳糖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中,获得了能生产低乳糖或无乳糖汁的转基因牛。

牛奶中乳酪的产量与牛奶中k一酪蛋白的含量直接相关,转人一个超量表达的k 一酪蛋白基因应该能够增加k一酪蛋白的产量。

转基因奶牛的乳腺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目的基因的产物(药物蛋白质),不但产量高,而且表达产物经过充分修饰和加工,具有稳定的生物活性[13]。

作为生物反应器的转基因奶牛又可无限繁殖。

故具有成本低、周期短和效益好的优点。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一些有重要价值的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通过奶牛的乳腺来表达,从而生产高价值的牛奶,是目前人们追求的主流方向。

在转基因羊方面,Powell等[14]将毛角蛋白II型中间细丝基因导入绵羊基因组中,转基因绵羊长出的羊毛光泽亮丽,羊毛中的羊毛脂的含量明显提高。

转基因技术在改善动物品质方面,针对的对象和对象的某一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三)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动物生产能力的提升的同时,各种疾病也随即袭来,令人防不胜防。

许多畜禽易被病毒、寄生虫、病原菌等感染死亡,给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

同时,由于病毒的变异很快,加之人类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所以人自身也避免不了受到同样威胁。

在生产中,做好动物的防病工作和提高动物自身的抗病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动物遗传育种中,认识各种疾病在畜禽中遗传规律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抗病选育过程中,有可能引入一些有害的基因或使一些有益的基因被淘汰掉。

我们要认识到传统的育种工作仍然是带着一定的盲目性。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一些抗病基因导入畜禽的动物基因组中,可以让其获得特异性抗病毒或抗病能力。

例如将禽白血病毒包衣糖蛋白基因组导人肉鸡的基因组中,转基因鸡能大量表达游离包衣糖蛋白。

当禽白血病毒侵染宿主时,过量的包衣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断病毒的感染途径,使鸡获得抗感染能力[14]。

奶牛乳房炎是严重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以及牛奶的品质,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乳房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目前不管是疫苗还是抗体都不能有效地抑制或者抵抗这种葡萄状球菌。

Donovan等[15]将编码溶葡球菌酶的基因转入奶牛基因组中获得转基因牛,证明在其乳腺中表达的溶葡球菌酶可以有效预防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转基因牛葡萄球菌感染率仅为14%,而非转基因牛对照感染率达71%。

Clements等[16]将Visna病毒的衣壳蛋白基因转入绵羊,获得了抗病能力明显提高的转基因羊。

三、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取得很大的成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遇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

由于对高等动物体内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了解不够,对转基因动物的安全性问题也难以把握。

高等动物的基因组比较庞大,外源基因整合到动物的染色体组上的机制也不清楚,所以外源基因在动物体内的表达效率和遗传的稳定性在不同的动物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所采用的方法,目前其具体措施也不够完善,转基因动物的效率比较低。

转基因动物的效率问题。

从已积累的资料看[17],常用于微注射的转基因长度为几至250kb,它在小鼠转基因的效率(阳性子代动物/注射受精卵总数)为1%~10%。

但是,许多实验室远不能达到此效率,而且阳性率结果重复性差,甚至无法重复,有的实验室长期得不到转基因动物。

目前转基因动物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效率低;被转基因表达不理想以及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还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等,针对这些问题,建议转基因动物育种今后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8]。

(一)进一步加强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如在提高基因转移效率和定点整合的方法学方面应予以优先研究;对一些已用于转移的基因,对其发育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开关和表达物水平控制的机制,应给予充分重视。

(二)加强学科问、部门间的合作转基因动物涉及生物学、医学、畜牧学、兽医学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需要多门类、多学科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

另外,此研究也是一个具有高风险、高投人的研究领域,需要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完成。

(三)加强转基园动物的安全性评估随着功能性基因组研究的开发以及新基因的不断发现和利用,需要积累相应的大量科学数据来为新基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做出正确评价。

因此,有必要建立转基因安全性评估中心和相关技术体系,为转基因动物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已有的转基因技术成果已给动物育种和生产带来了重大变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已从实验室走向社会.一场动物育种与生产的革命必将随着分子生物的的发展,尤其是转基因技术的成熟而逐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