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育人为导向的大学城绿化景观规划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
杭州高校科普资源利用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下沙大学城为例
![杭州高校科普资源利用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下沙大学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2674b009e31433238689309.png)
箭沿视角Frontier Perspective杭州高校科普资源利用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下沙大学城为例局建R R(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高校作为知识的高地和科研力量的集聚中心,存在着大量优质科普资源,如何对高校科普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提高国民的科普素质,是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杭州下沙大学城高校的科普资源的实地调查,分析 了下沙大学城高校科普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杭州高校科普资源利用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普资源问题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9.11.002R 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m otion Strategy of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 in Hangzhou Universities------Take Xiasha University Town as an exampleGAO Jianli(School o f Art and Communication,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Abstract As the highland of knowledge and the gathering cent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orces,there are a lot of high-quality popular science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ow to make rational use of the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pular science of the people is an important topic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science.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of popular science resources of universities in Xiasha University Tow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 he utilization of p opular science resources in Universities in Xiasha University Town,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p opular science resources in Universities in Hangzhou.Keywords colleges;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ources;problem;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1下沙大学城科普资源调查下沙大学城位于杭州市东部,是浙江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 区。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规划设计_顾哲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规划设计_顾哲](https://img.taocdn.com/s3/m/51b16f9702d276a200292e9d.png)
RESEARCHES IN DESIGN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规划设计顾哲华晨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杭州,310027)收稿日期:2004-12-1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普及化转变,大部分高校面临教育规模扩大带来的原校园空间发展需求不足的矛盾,城市政府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充分利用高校择地建设的机遇,引导高校集中布置,形成规模化的大学高教园区,拉动城市空间的拓展。
据初步统计,2001年全国已建、在建和规划中的大学城达50多个。
浙江省于1999年率全国之先建设高教园区,目前已建杭州滨江、下沙、小和山、紫金港以及宁波、温州六大高教园区,园区总面积4万亩,总建筑面积1138万m2。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作为规模较大、现大部按规划建成投入使用的园区,其设计理念在新开发大学高教园区较具代表性,因而对它的设计目标和现实使用情况进行探讨,希望对新开发建设的大学高教园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供同仁参考。
一、项目概况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钱塘江西北岸。
该高教园区可依托已开发的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同时也有利于产学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而其建设成为杭州走进“钱塘江时代”的战略部署之一。
下沙高教园区总占地10.12km2,地势平坦,东西长约5200m。
杭州绕城公路以南北走向将高教园区划成东西两区,西区用地3.7km2,东区用地6.42km2。
高教园区规划布置大学院校12~15所,学生规模13~15万人。
下沙高教园区于2000年5月完成全国设计招标,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所中标,并进入规划设计后续阶段。
经下沙高教筹委会研究决定,高教园区实行分区分期开发,一期项目西区规划建设6个院校和一个教师生活区,该区的规划设ABSTRACT/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of typical higher edu-cation park of university shows that there exists certain gapbetween the original design purpose of Òhuman centered or student foremostÓ and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in terms of scale o f design, f unctional districts, l ayout of utilities and t rans-portation system. Based o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s present s 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park, Conception of design,Comment on service quality, O n-the-spot investigation摘要/通过对代表性的大学高教园区的设计理念和建设使用的实态调查,发现园区在设计尺度、功能分区、设施布局、道路交通等方面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设计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并在调查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浅析高教园区资源整合与共享——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
![浅析高教园区资源整合与共享——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9160806844769eae009edd5.png)
无法体 现高教 园区的优越性 。 ( ) 化基础课 教师 资源共享 一 文
下, 由于 文献 的共 享性低 , 原本 紧张 的图书经费 更加紧 张。 使
( ) 一 大学 城图书 馆的 主要三种 发展模式
文 化基础课 教师 资源共 享的 可能性最 大 , 由于 每所 大学 都设有 一定 数量 的基 础课 程 , 也都 配 备一 定 数量 的教 师 , 他 们不像 专业 课教师那 样 , 别 隶属 于 各个 院系 , 分 而是 隶属 于
关键词 : 高教 园区;资源整合 ;资源共享 ;“ 源” 用 三 作 浙江杭 州下沙 高教 园 区是 目前 浙江 省 最大 规模 的高 教 园区 , 划 面积 为 1. 1平 方公 里 , 规 O9 总投 资额 8 6亿 元 人 民
化状 态结 合 , 即将高校 的一些 科研成 果 , 速转 化成 生 产力 , 快 这样 必须 依靠周 边城 区的承接 , 而带动 周边企 业和投 资环 从 境 的改善 , 济发 展 的同 时 , 产生 对 原有 知 识体 系 不断 在经 又
则 主要 向本校用 户提供信 息资 源服务 , 台州市 高教 园 区采 如
取 这种模 式 。 3 网络联合 型 。大学城 内各高校 建有 图书 馆 , 取 网络 . 采 图书馆 形式建 立大学 城虚 拟公共 图书馆 , 实上 大学 城公 共 事
大学都可以聆听到其他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成果 。
生态文明视域下美丽校园绿化建设路径研究——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
![生态文明视域下美丽校园绿化建设路径研究——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50b3a5465ce050877321350.png)
生态文明视域下美丽校园绿化建设路径研究——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作者:陈婧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12期陈婧(浙江大学后勤管理处,浙江杭州310013)摘要:响应党的号召,推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作为高校,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建设美丽校园。
文章以美丽校园建设最根本和基础的校园绿化建设出发,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探索美丽校园绿化建设的重要性,紫金港校区绿化建设的特点以及今后该努力的发展方向,提出切实有效并利于推广的绿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实现对高校美丽校园建设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校园;绿化建设;有效路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不单纯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新号召,同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有效举措。
对高校而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努力从创建美丽校园开始,而建设美丽校园最根本和基础的就是校园绿化建设,其不仅包括直观的外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其中所展现的文化内涵。
为此如何进行校园绿化建设,实现对高校美丽校园建设的助推作用意义重大[1]。
1 美丽校园绿化建设的重要性1.1 美丽的校园外在环境是学校发展的名片美丽校园是高校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校园环境进行创造和加工。
当前,拥有美丽环境、获得生存和不断发展的高校,就是彻底抛弃了在自然面前以胜利者自居、把自然界当作对立面看待的错误观念,树立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环境理念,把高校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认真保护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高校。
实践证明,高校环境美丽,受大众关注的指数也高,名气也大。
“武汉大学,珞伽山麓,东湖之滨,山水相宜,古今合谐,传承中华园林之精妙;厦门大学,滨海风光,秀色可餐,建筑散落于云雾之中,若蓬莱仙境;最妙海塘堤岸,红花绿影,仿佛珍珠翡翠,镶嵌于鹭岛之西;北大之美,在夫燕园一景;燕园之美,存诸未名一湖;畅春园等,则多不复存焉;理科楼群,更是风光难再。
浅谈水生植物及在下沙高教园区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浅谈水生植物及在下沙高教园区校园景观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48e35a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2.png)
浅谈水生植物及在下沙高教园区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刘剑
【期刊名称】《福建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8(35)3
【摘要】阐述了下沙高教园区部分高校校园景观水系的概况及水生植物在其园林水系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目前下沙高教园区各高校环境建设中水生植物应用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对策.
【总页数】4页(P237-239,243)
【作者】刘剑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31.9
【相关文献】
1.浅谈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J], 吕秀霞;汤妍;李善芬
2.水生植物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研究——以济南市明水泉域水生植物配置为例 [J], 刘艳红;张显;许宪刚
3.浅谈水生植物在我国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J], 吕艺超
4.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校园彩叶植物种类调查及应用分析 [J], 刘剑;朱翔宇
5.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评《水体净化与景观水生植物工程应用》 [J], 李晓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生态为导向的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浅析
![以生态为导向的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d8ee6c9b6648d7c1c74615.png)
13 校园社会化与学术气氛 的矛盾 问题 .
校 园社 会 化 导 致 人 流 的 复 杂 化 及 车 流 量 的 增 多 ,它 和 学 术 氛 围 所 要 求 的 静 空 间 是 矛 盾 的 。 理 想 的 状 态 是 校 园 成
同规模 的校 园被效仿 套用 同一 模式 ,使 中国的大学 校 园景
i o t n e o n e o tx u e a l sr t d a d t e r a i t n me h d w s s in i c l x l ie o p o i e a f ci e w y f r mp r c fr d rt e t r s w s i u t e , n h e l a i t o a ce t i al e p an d t r vd n ef t a o a e l a z o f y e v
中国园艺文摘 2 年第3 01 1 期
以生态为导 向的大学校 园绿地景观设计浅析
徐 舟跃
( 浙江大 学农业 与生物技术 学院,浙江 杭州 3 0 2 ) 10 9
摘 要 :对 大 学校 园 绿 地 景 观 建 设 中存 在 的 若 干 问题 进 行 分 析 ,提 出 以 生 态 为 导 向 的 大 学 校 园绿 地 景 观 设 计
穷 。在 以可 持 续 发 展 为 主 题 的 大 背 景 下 ,校 园 作 为 城 市 环
关注并没 有在设计和 实践 中具 体化 。 由此产生 了新建 大学
校 园建设重 景观而 轻使 用的 状况 。建 成后 的校 园空 间中 , 大 片 的 广 场 、 草 坪 往 往 被 闲 置 ,甚 至 有 座 椅 的 地 方 也 很 难 让 人满意地停 留。如果 坐下来 的条件 少而差 ,人就会侧 目 而 过 。户 外 场 所 无 法 引起 活 动 的 发 生 ,整 个 校 园 也 就 呈 现 空 旷无生 机 的状态 。这些 空 间往往 尺 度与位 置不 合适 宜 , 形 式 也 很 难 满 足 人 的 不 同 心 理 要 求 ;对 于 遮 阳 避 雨 的 要 求
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校园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
![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校园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8dd02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67.png)
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校园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
徐玉琳;秦安华;李东泽
【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
【年(卷),期】2022(42)6
【摘要】为了解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的校园植物绿化情况,运用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对浙江理工大学的校园植物种类与科属组成、珍贵树种、植物生活型及生长状况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结果表明,校园现有植物117种,隶属于51科86属,其中珍贵树种共7种,隶属于7科7属;校园植物生活型整体上以落叶乔木、常绿乔木与常绿灌木居多,落叶灌木、草本植物次之,攀援植物稀少;案例调查发现校园植物不仅尚未建立文化主题,生长还略显凌乱,缺乏养护管理;主要建群树种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的生长趋势优于银杏Taxodium distichum。
依据绿化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增强文化主题建设、丰富校园植物种类多样性与养护管理等建议。
【总页数】8页(P73-80)
【作者】徐玉琳;秦安华;李东泽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8
【相关文献】
1.安康学院西校区校园园林植物调查研究
2.当代中国大规模大学校园自行车交通问题的调查及初步分析——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为例
3.大学校园户外空间使
用状况调查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梨园”为例4.高职院校校园园林植物的、种类以及应用调查——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北校区为例5.校园园林植物配置分析——以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高教园区规划和建设
![浙江高教园区规划和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7566b51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a.png)
浙江高教园区规划和建设
佚名
【期刊名称】《高教与经济》
【年(卷),期】2000(000)004
【摘要】滨江园区只是杭州三个高新园区之一。
"求学在杭州",有着悠久历史的杭州正在努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占地总面积2.2万亩的下沙、小和山、滨江三个高教园区将形成25个校区,在校生规模达到18.4万人。
最终建成后,杭州10年内大学生规模将从现在的10万人增加到30万人左右。
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下沙高教园区占地1.5万亩,共规划15个校区,总投资77亿元,总建筑面【总页数】1页(P16-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
【相关文献】
1.浙江省五大高教园区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J], 何心展;俞建伟
2."数字高教园区"信息化建设与规划 [J], 黄忠辉
3.浙江特色的信用建设规划——《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解读[J],
4.浙江省五大高教园区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J], 何心展;俞建伟;
5.浙江省五大高教园区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J], 何心展; 俞建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校园景观绿化利用调查——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为例
![大学校园景观绿化利用调查——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229ce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c.png)
大学校园景观绿化利用调查 ——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为例发布时间:2021-01-12T11:22:35.09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作者:杨祺[导读] 摘要:今天的每所大学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自然景观,而这些独特景观的主要一个组成功能部分之一就是大学校园的自然绿化。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摘要:今天的每所大学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自然景观,而这些独特景观的主要一个组成功能部分之一就是大学校园的自然绿化。
每一处建筑景观都希望能充分突出整个学校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一个好的建筑景观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分割整个校园内部空间。
呈现植物细节动态变化,创造有趣的自然植物生态景观生活环境。
一个优秀的中国大学校园建筑景观设计应该采用包括大学建筑、雕塑、植物、水景等多种景观设计形式。
如果这些生态景观文化构成物的形式本质上也就是校园文化的,并以此为校园文化表现载体,从文化美学、历史、人文、教育三个不同方面综合投射校园文化,大学校园生态景观文化建设必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以自然生态景观原则、可持续发展景观原则和以人为本原理为核心原则,突出体现学校文化特色,为广大师生校友提供良好的文化学习、工作、生活活动场所,为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进步提供坚实的文化物质基础。
关键词:校园景观绿化;特点;利用;问题与建议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为例,学校主要景观节点向东南方向分布,以植被、草坪、水体为主,次要景观节点分布在学校西北方向,由人工山体和水体组成,在大门延伸的道路周围。
学校的中心部分主要是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
相比之下,景观绿地却不那么丰富。
与杨林校区相比,商学院海原校区占地面积较大。
学校规模较小,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也不如杨林校区丰富。
海原校区的绿化景观设计相对紧凑。
它不像杨林校区那样分布广泛,但它充分利用了一切。
植物被用来包围学校。
一上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种上了花草,让原本很小的校园被绿色景观包围,建筑与绿色植被完美结合。
从“孤岛”走向城市——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规划探索
![从“孤岛”走向城市——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规划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3bfc8f1f61fb7360b4c6579.png)
[ 又章编号] 6 0 2 ( 0 6 0 0 4 4 [ 1 0 2 2 ) 2 0 9 0 0 0 0 中图分类号] U 8 1 7 [ Tg 4 7 又献标识码] B
从 “ 岛 走 向 城 市 孤
— —
杭州 下沙 高教 园 区规 划探 索
建设 下沙 大学城 目标 的提出是 对城 市职 在 宏观 经 济和 杭州 市城 市 定位 背景 下 , 能和高 等教 育的规 模 及其 空间结构 布局 的进 面对 下沙城 市化 的主要 问题, 杭州市 政府 要 步完 善。大 学科 技 园的建 立,高 教园 区的 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明确提 出下沙从 “ 建 商业服 务 、医疗卫 生 、公共 交通等 与城 市的
晨 , 马 丽 丽
口
华
2O O 3年 1 O月上 报 国务院 的 “ 卅【 城 为东、西两区,同时 《 杭 市 杭州市总体规划 形成 “ 王三副 六组 团” 的空 间结构, 其 中
连
市总体规 划 ( 0 卜 2 2 ) 2 O 0 》提 出,杭 州市将 接市 中心与 开发 区的轻 轨部分 穿越高 教 x O ( , 图 3 。2 0 图2 ) 0 O年 1 2月,下沙高教 ! O 2k 下沙城就是杭 州市 的三个 副城之一, 由下沙 、 建设正 式启动 ,园 区规 划面积 为 1 1 m
1 4开发区与高教园区的发展未能实现 . 有机 融合
大学 城与高 科技 产业 区的有机融 合 能给
城市带 来 巨大的经 济效益 ,但 只有 以大 乃 依 托形 成高 科技产 业体 系,高教 园 区才能 转
耍为真正 意义上的大 学城。 在杭 州开 发区建 设高教 园 区,除 了要 能 实现 以高等 教育 为基本功 能的 目标外 ,辽 希 望依靠 大学 的科研 力量和 人才 资源, 对商 蔚 I
高教园区向广义大学城的转型——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
![高教园区向广义大学城的转型——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526660ade80d4d8d15a4f7a.png)
自 1 9 年 河 北 廊 坊 东 方 大 学 城 开 工 建 城 市 社 区 。 义 大 学 城 概 念 是 就 整 个 城 市 98 广
设 以 来 , 国 各 地 相 继 规 划 建 设 了 各 类 高 全 教 园 区 , 2 0 年 , 国 已 经 建成 和正 在 建 至 05 全 范 围而 言 , 高 等 教 育 已 成 为 城 市 的 主 要 即
上 并 无 多 大 差 异 , 是 名 称 上 的 差 异 而 已。 仅 所 或 多 所 大 学 在 空 间地 理 上 集 合 , 有 拥
采取 的积 极 途径
我 国具 有 广 义 上 大 学 城 还 没 有 完 全 的 形 成 出 现 , 是 下 沙 高 教 园区 目前 正 朝 着 但 个步 骤做阐述 。
摘 要 : 州下沙 高教 园区作 为国内一所典 型的 高教 园区, 杭 在发展 的道路 上 有着 自己的规 划 。 区在 向着广叉 的大学城转型 的 同时 , 园 也遇 到 了一 些 瓶 颈 ,制 约 着 园 区 的进 一 步 发 展 。 同时 ,发 展 高 校 旅 游 、 靠 大 学科 研 和 推 动 大 学 生 自主 创 业 能 有 助 于 园 区 的 转 型 。 依 关键 词 : 下沙 高教 园区 广义大学城 转型 中 图分类 号 : 40 G6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号 : 7 —9 9 ( 0 1 0 () 1 —0 1 7 2 1 ) 9 a一0 7 63 5 6 2
区 的 产 生 并非 是 一 种 偶 然 情 况 , 的 出 现 大 学 城 仅 仅 是 用 地 规 模 的 巨大 , 拥 有 大 2 下沙高教 园区向广 义大学城转型所 它 并
量现 代化建筑物 , 区域 内 为 ~ 所 或 是 多 所
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调研
![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bb5538543c1ec5da50e27064.png)
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布局调研摘要: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市的三大副城之一,是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发展现代制造业、外向型经济和高教科研的重要基地,一直以来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工业兴区、科教强区、环境立区”三大战略,在总体布局上,以这3大战略为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在开发区中形成了以科技工业园区,高教园区为主体的具有下沙特色的总体布局。
关键词: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高教园区;工业园区;优化一.引言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距市中心仅18公里,是杭州市的三大副城之一,面积104.7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34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万。
开发区工业总产值2005年为726亿元,2006年1100亿元,是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发展现代制造业、外向型经济和高教科研的重要基地。
按照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会议要求,“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以提高吸引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以及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的目标,着力实施由“建区”向“造城”的战略转型,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两手抓”、“两轮驱动”的工作方针,坚持“工业兴区、科教强区、环境立区”三大战略,全力建设创新型开发区,精心打造两张“金名片”(下沙创造、文化下沙),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力地推动了开发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区中2006年11月底,共吸引30个国家和地区的440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引进内资工业企业300家,其中全球500强企业,已有30家在开发区投资设立项目48个。
现已基本形成了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四大支柱产业,是浙江省较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基地。
开发区内建有浙江省最大规模的下沙高教园区,集聚了14所以理工类、综合类为主的高等院校,在校师生达到18万名,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技术、教育、文化资源。
城市环境评价(下沙)
![城市环境评价(下沙)](https://img.taocdn.com/s3/m/b038ed390066f5335a8121f3.png)
结语
下沙高教园区作为一个规划建设的城市区, 十分深刻地体现了现代规划的特色和理念, 城市环境在总体上蛮适合居住和生活,城市 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总体上适合人愉快 地居住,也方便在此居住的数十万高校学生 群体的生活和学习。 但是在某些地方还可以改进,因为大学城和 其他普通城市有不同,所以在规划城市或者 试图改善城市环境的时候,要适当考虑一下 作为大学城的下沙高教园区应该从怎样的角 度出发改进城市环境。
下沙高教园区城市环境
地形(平原) 自然环境 周边(钱塘江)
城市环境
道路自然环境
地形:平原
下沙,属江干区,属于钱塘江 中下游平原,由钱塘江冲积形成, 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宜城市的建立 和发展。 城市的天际线完全由城市建筑 决定。 城市的建设也完全不受地形干 扰,道路设置、建筑设置、区域分 块完全可以由认为规划和决定。
杭州城市环境评价
——以下沙高教园区为例
制作:江晓涵 3110101894
关于下沙高教园区
2000年12月,下沙高教区设立。 下沙高教园区规划面积10.91平 方公里,总投资86亿元人民币, 总建筑面积480万平方米,计 划安排1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 16万人。2001年9月,高教园区 西区4.03平方公里一期建设初 具规模,7所高校开始对外招 生,现在校大学生已近4万人。 2002年。下沙高教园区东区 6.88平方公里,8所高校进入 全面建设阶段。高教园区也成 为下沙经济开发区巨头代表性 的城市建设区域。
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你 的同学好久没联系你了, 他可能死了,或者他在下 周边:钱塘江 如图所示,甚至可以将下沙想象成一个 沙被风吹走了~........ 半岛,由钱塘江西南东三面环绕。
所以,由于地形较为开阔平坦,加之季 风来时经过东部海域以及江面宽阔,此区 风力较大。
基于下沙高教园区校园与杭州城市的文化互动发展研究
![基于下沙高教园区校园与杭州城市的文化互动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63f608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6.png)
基于下沙高教园区校园与杭州城市的文化互动发展研究
罗来庚
【期刊名称】《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2(20)2
【摘要】现代城市和现代高校互动共生、休戚相关,同样现代城市文化与现代高校文化互动共生、交融渗透。
建立高教园区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在与城市文化互动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问题。
文章选取下沙高教园区为样本,对下沙高教园区校园文化和杭州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高教园区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总页数】4页(P125-128)
【作者】罗来庚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杭州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为例
2.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3.基于循环经济的校园二手市场模式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
4.基于大学生移动—活动行为的大学园区发展问题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
5.基于SERVQUAL模型的高校校园零售商店服务质量评价实证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大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杭州下沙园林植物适应性调查
![杭州下沙园林植物适应性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b96a1745a2161479171128ae.png)
杭州下沙园林植物适应性调查作者:龚仲幸荣先林来源:《现代园艺》2012年第24期摘要:通过对下沙绿地中的乔木、灌木、藤本3类树种进行调研,总计有56种乔木、74种灌木、10种藤本,对种植3年以上的树种进行了生长性分析,得出生长势较好的乔木35种,灌木44种,藤本9种,以期对下沙园林绿化树种的种植提供理论的依据。
关键词:种质资源;下沙;调查杭州下沙是一座位于钱塘江边的新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5~6℃,夏季最高温度可达38~39℃。
开发区充分利用钱塘江周边环境及生态湿地资源,精心打造了沿江景观大道、生态公园、高教园区景观带等生态工程。
由于下沙特殊的土壤环境,使得在园林植物选择与使用上有了很大的限制。
本文通过对下沙高教东区、西区各3个高校,下沙东公园、西公园、沿江大道等的植物生长现状进行分析,拟为杭州下沙的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有利的条件。
对在下沙种植3年以上的园林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初步调查取得样本近140余种,并通过测量土壤pH值、全盐量的检测,根据植物的综合生长状况进行判断,根据筛选出符合下沙土壤、气候条件下的最佳植物品种。
1 材料与方法1.1 调研地点概况按区块进行植物品种的采样调查,主要调研了下沙高教东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下沙东公园、沿江大道等,调查得到140个树种,要求调查所有品种。
下沙高教东区公园位于下沙的东侧,占地7万m2,主要以银杏、沙朴、桂花为骨干树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北边的高校之一,占地10万m2,主要以香樟、银杏、榉树等为骨干树种,沿江大道位于下沙西区,全长12.2km,树种丰富,主要骨干树种为香樟、水杉、银杏等。
本次调研获得了3份数据,按乔木、灌木、藤本进行分类。
1.2 土壤调查土壤测量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测试pH值与全盐量。
3个调查点的土壤测试分析(见表1),从测试结果看,3个区域的差别不是太大,所以对于下沙区域的整体分析不受影响。
2 植物生长情况评判标准3 调查结果及分析3.1 乔木树种调查结果从调查情况分析,大部分乔木树种生长良好,个别品种如蚊母树、红果冬青、杜英、乐昌含笑等调查中发现,调查区域的虫害中均严重。
杭州高教西公园设计理念
![杭州高教西公园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0b872c0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4.png)
杭州高教西公园设计理念杭州高教西公园是一座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的城市公园,总面积约为200亩,是该城区重要的生态绿地和休闲活动场所。
设计理念是将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相结合,打造一个兼具观赏性、功能性和教育性的绿色空间。
首先,公园的设计以自然环境为基础。
杭州高教西公园位于山水相间的滨江区,设计师充分利用了周边的自然资源,为公园提供了壮丽的山景和水景。
公园内有千年古道、瀑布、溪流等元素,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纳凉避暑的氛围。
通过保留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公园呈现出生态自然的特色。
同时,为了提高景观的可持续性,公园还采用了节水、节能、减排等环保设计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公园的设计注重人文历史的融入。
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设计师在公园内设置了一些与当地历史文化相关的景点,如古建筑、碑刻、雕塑等,使公园与周边的社会、历史相融合。
通过这些景观元素,人们在公园中可以领略到杭州独特的文化魅力,增强了公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此外,公园的设计也注重功能性。
公园内设有多种休闲娱乐设施,如健身步道、花坛、儿童游乐区等,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同时,公园还设有休息区、休闲广场等场所,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交流互动的场所。
设计师还考虑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其中设置有公共厕所、饮水设施等基础设施,方便游客使用。
最后,公园的设计强调教育性。
公园内设有一些教育展示区,如植物园、动物园等,为人们提供了学习自然科学的机会。
这些展示区域设置了一些信息板、实物模型等,向游客传递自然知识和环保理念,增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此外,公园还定期举办一些环保主题的讲座、活动,通过教育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总之,杭州高教西公园的设计理念注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功能性和教育性的结合。
通过这样的设计,公园呈现出了独特的景观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滨江区的一颗绿色明珠。
大学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影响研究——以杭州下沙大学城为例
![大学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影响研究——以杭州下沙大学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50fb63f67ec102de2bd895b.png)
国高等 教育 的一 方重要 阵地 ,成 为 我 国高等 教育 资源 整合 的 主要形 式 之一 ;另一 方 面 ,这 些 大学 城与 城市 密不 可分 ,成 为城 市整 体功
的增长极 。
统 一配置 ,水 、电 、暖 、讯 、视 、维修 、绿 化 、环保 、保 安等 统一 服务 。这 样 ,入城 的 大学便 能轻 装 上阵 ,给 其发 展提供 了空间 和环 境 ;第二 ,知 识 与技 术的 集聚 和扩散 。高新 技术 园 区往往会 建设 在 大学 城附 近 。园 区中 的高新 技术 企业 可 以与 大学研 究相 互联 系相 互
曼 、藤 田昌久等 人为 代表 的新 经济 地理 学学 派从 空 间经济 学角 度 ,
面积 1 万 亩 ,计划 区 内高 校 l所 。 目前 ,各 大院校 已陆 续进 区 ,在 . 5 4
校生 已达 7 2 。 .万 8 ( )大学城 周边 产业 情况 二
对产业聚集现象进行 了详细的研究 ,并提 出了新的理论分析基础。
约 了大 量土 地 ,又可 避免 重复 兴建 基 础与公 用设 施 ,节约 费用 ,提
高 土地 和 设施 的使 用效 益 。 大学 城 对 体育 、餐饮 、住 宿 、商业 等
展 知识 ”和 “ 授知识 ”。大 学城 是大 学 高度 聚集 的地方 ,也 是知 传
识 、人 才高 度密 集 的地方 。根 据产 业集 聚 理论 ,要 素的 高度集 聚会 产 生学 习效 应和 成本 节约 ,进 而促 进经 济发 展 ,形成 区域 经济 发展
杭州大学校园生活区规划设计研究
![杭州大学校园生活区规划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217a1ea300a6c30c229f49.png)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1、本人郑重地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完成的。
2、本人承诺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没有请人代做。
3、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学校有权保留本毕业设计(论文),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或向上级有关部门送交本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签名):年月日摘要针对我国现阶段国情而言,日益普及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处于一个快速扩张的时期,为了有效应对学生数量的急速增长,我国大学校园普遍开始了大规模的新建。
自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以来,科技和教育两方面,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逐渐占据了绝对的核心位置。
因此,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大学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组织,而大学建筑则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特别是自从进入了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更大、更新、更快的发展时期,一批批高教园区和一大批大型或巨型校园的建立,恰恰证实了这一变化,而这些大学建筑的速度之快,也可谓是世界罕见的。
关键词:大学建筑;校园发展;杭州高等教育;生活区扩建目录摘要Abstract第1章绪论 (1)1.1问题的引出 (1)1.2课题研究背景 (1)1.2.1校园建筑发展的现状与变革 (1)1.2.2日新月异的大学校园生活区 (2)1.3课题研究意义 (3)1.4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3)1.4.1 研究对象 (3)1.4.2 研究方法 (3)1.4.3 数据处理 (3)第2章大学校园规划现状与变革 (5)2.1我国最早的“大学校园” (5)2.2蓬勃发展的近代大学校园 (5)2.3日益焕发活力的现代大学校园 (5)2.4于挫折中不断成长的大学校园 (6)第3章杭州地区大学校园生活区现状调查 (8)3.1底蕴浓厚的主校区(以浙大玉泉为例) (8)3.1.1学校规模 (8)3.1.2生活区整体规划与外部空间设计 (8)3.1.3公寓建筑 (10)3.1.4学生食堂 (10)3.2人性化的大型校区(以浙大紫金港校区为例) (11)3.2.1学校规模 (11)3.2.2生活区整体规划与外部空间设计 (12)3.2.3公寓建筑 (14)3.2.4学生食堂 (16)3.3蓬勃发展的下沙高教园区(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 (17)3.3.1学校规模 (17)3.3.2生活区整体规划与外部空间设计 (18)3.3.3公寓建筑 (19)3.3.4学生食堂 (21)第4章大学校园生活区规划设计研究 (22)4.1大学校园生活区规划和建造策略 (22)4.2正确处理生活区与大学校园的内在联系 (23)4.3努力建设独立性和开放性并存的大学校园生活区 (23)4.4大学校园生活区的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24)4.4.1功能分区 (24)4.4.2校园特色 (25)4.4.3可持续发展 (25)4.4.4生态环境 (25)4.5大学校园生活区建设特点及其利弊 (26)4.6未来大学校园生活区建筑的畅想 (26)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绪论1.1问题的引出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多数都是以西方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而建成的。
下沙高教园区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下沙高教园区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166376a58fafab069dc0279.png)
下沙高教园区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1999年,省委、省政府为了解决我省高中毕业生上大学难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为了满足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巨大需求,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为了拉动内需,做出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决定在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紫金港、宁波、温州兴建六个高教园区。
下沙高教园区是六个高教园区中最大的一个,于2000年12月正式启动,分东、西两区建设。
西区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6所高校,东区有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浙江财经学院等9所高校入区。
预计到2005年9月全部建成后,下沙高教园区将成为一个拥有14所高校、15万名在校大学生和5万教职员工的名副其实的“大学城”。
实践证明,建设包括下沙高教园区在内的六大高教园区的决策是正确的。
高教园区的建成扩大了我省高校的招生规模,到2004年底,全省普通高校从35所增加到74所,全日制本专科招生数从3.7万人增加到19.5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从10余万人增加到57.3万人,其中高教园区的在校学生数达27万人,全省普通高考录取率从1997年的31.8%提高到2004的76.6%,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7年的7.9%提高到2003年的30%,使我省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
高教园区的建设缓解了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为基础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对推动我省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下沙高教园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碰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有些困难和问题也不是高校自身力量所能解决。
为了把下沙高教园区建设好,省市政府应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推出后续跟进措施,如果政府不高度重视、及时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有可能影响下沙高教园区整体功能的发挥。
一、下沙高教园区存在问题(一)大学和社会互动减少原先,杭州的大学散间在城市的东南西北中,与城市血肉相连,共生共息。
杭州下沙开发区和高教园区的融合发展研究
![杭州下沙开发区和高教园区的融合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25311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69.png)
882021年第5期(2021年5月)No.5 2021 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建立以来,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速度、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特色转变,由单一产业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变的转型升级发展之路。
高教园区主要围绕高校全面扩招、办学条件改善、主城区功能疏导、高教资源共享等规划建设,形成多个类型高校共处一域,知识、文化、人才、技能要素集聚[1]。
鉴于高校所在城市规划建设实际,高教园区往往选址在城市郊区或副城,也往往临近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种空间互邻、优势互补、资源互利的特点,为开发区寻求技术创新、高教园区寻求知识转化,进而实现两区融合发展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集工业园区、高教园区、出口加工区,以及跨境电子(进口)试点等多项资源优势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园区。
下沙高教园区,地处该开发区,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高教功能区,已迁入高校14所,区内高校既有理工类院校,也有综合性院校;既有一般本科院校,还有高职院校,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
2008年底,杭州市政府与浙江省教育厅签订《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下沙高教园区战略合作协议书》,标志着合作的开始。
十几年来,开发区与区内高校坚持以“区校联动、资源共享、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为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育、平台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维度的合作,有效推动了两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两区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1.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组织载体方面,开发区于2006年成立了产学研合作中心,聚合了开发区企业与高校的知识、科技、研发、产业等优势。
合作中心拥有成员单位共200余家。
2010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产学研联盟,积极构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金融机构和政府间合作 “六位一体”的新型合作机制,深化科技合作、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人才聚集和培养、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
空间载体方面,两区十分临近,合作空间成本相对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绿 化 现 状 分 析 .
在上 述 自然 条件下 ,各高校 克服 了种种 困难 ,绿化 面 积 已超过 10 0 万m2 ,木本植 物 已有1 0 0 余种 ,在 取得很 大绿 化成绩的 同时 ,仍存在不足与缺憾之处 。 1 2 1 成绩 .. () 1重视绿化景 观规 划与建设 :由于各高校领 导都 很重视绿化景观的建设 ,均邀请专业设计人 员,遵循现
一
1 下沙高教园区绿化景观概况
1 1 自然条件 .
1 1 1 气候 .. 下沙 区域 属亚热带季风 气候 ,四季分 明。年 平均气 温为 1 . ℃,极端最 高温 度3 . ℃,极 端最 低温度 61 65
-
6 9 ,年平 均相对 湿度6 %,年平 均 降雨量 15 .mm, .℃ 8 13 7
第一作 者简介 :刘 怡 (99 ) 18 - ,女,本科;就读于风景园林
专业 。
学校的规 划设计理念 和主题 明确 ,重点突 出 ,个性 比较 明
显。() 2绿化景观建设 已初显成效 :由于各校都非常重视绿化
模 最 大 的 大 学 城 ,2 0 年 1 月 正 式 启 动 建 设 , 规 划 面 积 00 2
含盐量为0 0 %~00 %。土壤处 于盐水脱盐淡 化和熟化过 .8 .5 程 ,p H为8 0 . 。土壤盐 碱化严 重 ,养分含 量低 ,保水 . ~9 5 保 肥性能差 ,对植物 生长十分 不利 ,在很 大程度上 限制 了 许 多植物 的生 存、正 常生长 和发育。 114 植 物 .. 乡土植物 资源贫乏 ,物种偏 少 ,植物群落结 构单 一 。经过现 场调 查 ,这里 的原生 植被 主要 有枫 杨 、构 树 、朴树 、芦 竹 、芦苇 、柽 柳 、芒草 类 、禾草 类 、蒿类 、
人 ,总建筑面积4 0 8 余万m ,总投资估算 8 亿元。其各项建 9
设指标和 实际运行情 况在浙 江省乃至 全 国具 有很强 的代表 性和示范效 应 。因此 ,对下沙 高教 园区的绿化 景观规 划与 建设进行探索 ,具 有十分重要的现 实意义。
代高校功能和地域 自然条件 、文化特征进行规划设计。有些
个 重要 因素 。同时 ,大 学城绿 化也是城 市总 体绿化构 架
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 分 ,对 提升城 市形象 及品味 有着重要 的 作 用 。现 代化 的大学城 城 区环 境应 以生 态 、工作 、学 习 、 生活 四大功能为前 提 ,建 设成集 自然景观 和文化 景观于一 体 ,使 各高校的 教职 员工能体验 到轻松 、愉悦 ,使学生能 感受 到亲切 、 自由、安全 ,参观者 能享受 到美观 、有情趣 的城市 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 位于杭 州经济技 术开发 区的下沙 高教 园区是浙 江省规
内河 道的水位而升降 ,水位标高约2 6 .m左右。
1 1 3 土壤 .. 由于属于 海涂 围垦土地 ,下沙地区的土壤 主 要为轻成砂土和潮闭土 ,均为砂壤级 ,粗粉沙含量在7 %~ 2
8%。轻 成 砂 土 有 机 含 量 约 为 0 8 0 .%~0 9 .%,土 壤 含 盐 量 约 为 0 1 ~0 0 5 .% .7%。 潮 闭 土 有 机 质 含 量 约 为 0 8% ~10 .5 .%,
中国园艺文摘 2 1年第1期 00 0
以生态 、育人为导 向的大学城绿化景观规划研究
以杭 州下沙高教 园区为例
刘 怡
傅
洁 田梦翔 高钟林
黄友伦
陈 波
( 浙江理工大 学建筑工程 学院,浙江 杭州 3 08 1 1) 0
摘 要 :以杭州下沙 高教 园区为例 ,探 讨 当代大 学城绿化景观规划 的原则和理念 ,在 分析 其现状和不足 的基础上 ,
年平均 日照1 0h,全年主导风 向为北 风及东北风 ,处于杭 90 州市的上风向 。气候特征很适 合亚热带北缘观 赏植物生长 , 但必须注意冬季冻害 。 1 1 2 水文 .. 区内淡水 资源稀缺 ,客 水不足 。虽然河道纵 横 ,但地势 过于平 坦 ,流 水过缓 ,无法获 得上游 的淡水补 充 。还有潮 水入侵 ,使得河 道水 系盐碱化 。地 下水位随 区
提 出 以 生态 、育 人 为导 向 的 大 学城 绿 化 景 观 规 划 方 法 。 关 键 词 :风 景 园林 ; 大 学城 ;景 观 规 划 ;下 沙
大 学城 是指 围绕 大学建 立 的社 区 ,人 口一 般在 5 0 ~1 万 ,能为大学生 提供 良好 的学 习环境和 便利 的食宿 、交通 等 条件“ 】 。从大学城 的定 义出发 ,对大学城的理解 可从两方 面 去把 握 :第 一 ,大学城 就是 大学 城市 化 ,是城 市社 区 ; 第 二 ,大学城 的功能主要 是为高 校提供 基础设 施和后 勤系 统社会保障 ,通过一 定机制吸纳高校入城 办学叫 。大学城的 显著特 征表 现为 :() I 总体 素 质高 ;() 三产 业 比重 1人 : 1 2第 大 ;() 3集聚效应 明显 ;()“ 4 城市病 ”轻 ;() 5是一种 比较先 进 的城 市类 型;() 放与共享嘲 6开 。由此可见 ,大学城绝 不是 传统高校的翻版 ,而是一 种新 型的校 园聚集形 式 ,具 备与 众 不同的 品质特征 ,即设施 、资源的共 享性 ,文化 、思想 的交融性 ,景观 、环境的生态性 。 大 学城的绿 地景观 是城 区环 境的 重要组成 部分 。 良好 的城 区环境有利 于改善 和提高教 学质量 ,有益 于学生 身心 健康 、陶冶情操 、增强环 境保护 意识 。从 各高 校的形 象出 发 ,良好的校 园环境也是 展示高校 自身 实力和 吸纳生源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