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模拟题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模拟题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模拟题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模拟题

一.列举题:19×1=19分

1.章回小说(由说书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特点: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的故事相对独立,但具连续性(前后勾连、首尾相

接、构成统一整体);文字均衡。

2.明清小说的基本要素(李悔吾《小说漫稿》):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有性格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叙事体为主;有合理的虚构。

3.话本:说话人使用的底本。

4.宋元“说话”的种类:讲史、讲(佛)经、小说、说铁骑儿(战争)。

5.宋元话本的艺术结构:入话、头回、正话、煞尾。

6.宋元话本的代表作(最高成就):《碾玉观音》(《崔待诏生死冤家》)。

7.“三言”(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我国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代表了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二拍”(凌濛):《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是我国最早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开创了文人拟话本专集的先例)。

8.元曲:包括剧曲〈杂剧、传奇〉和散曲〈小令、套数〉(剧曲属于戏曲,是叙事文学;散曲属于诗歌,是抒情文学)。

9.元杂剧(元代文学发展的最高点):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10.元杂剧的体制:(1)剧本结构:(通例)一本四折加上一个楔子(折: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剧本内容的一个段落,是音乐结构的一个单元;楔子:元杂剧在四

员工自评范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67343077.html,/

折以外所增加的短段落)。(2)音乐结构(北曲四大套):一人主唱(旦本〈女主角主唱〉、末本〈男主角主唱〉),一宫到底。

11.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12.元曲四大家(“关、王、白、马”):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

13.明清传奇:体制庞大、结构完整有序、人物生动丰富、画面瑰丽多彩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特点是审美趣味文人化、剧本体制规范化、语言风格典雅化)。

14.明清三大传奇:《牡丹亭》(汤显祖),《长生殿》(洪昇),《桃花扇》(孔尚任)。清代传奇双璧:《长生殿》,《桃花扇》。

15.南戏:指宋元时期用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最早起源于浙江温州一带,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元末四大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

16.散曲:金末元初兴起的一种新型诗体,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体制主要有小令和套数。

17.汤显祖的四部传奇:〈“临川四梦”(都写有神灵感梦的情节)、“玉茗堂四梦”(作者居所的堂名为玉茗堂)〉:《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前两部作品写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后两部作品写封建士子的宦海沉浮。临川派(玉茗堂派、文采派):是以汤显祖为代表的戏曲派,着重于讲究辞藻,刻画人物。

18.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二.分析题:1×14=14分

1.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唐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的基础上发展演进而成的,在题材、思想上都超越了前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成熟。传奇小说在艺术形式

方面,较魏晋南北朝小说有极大的改进,内容超出了记录传闻逸事的范畴,情节更曲折完整,人物性格更鲜明,文辞更华艳,结构更阔大。且唐代的作家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这在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起点。

古代小说的成熟期(唐代)的特点:艺术水准有很大的提高(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具有较强的虚构意识和现实性。

2.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著名评点人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通过对儒林文士生活和精神状态的现实主义描写,绘制出一轴色彩斑斓的士林人物长卷。它以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为中心,站在俯视整个封建文化的高度,对科举制度统治下的儒林群像和儒林心态作了深刻的剖析。八股取士制度构成了牢笼一代文人的巨大厄运,功名富贵观念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和世风的颓败。因而既是一部儒林丑史,又是一部儒林痛史。而且作者还提出了儒林群体的命运这一历史课题,并孜孜不倦地探求儒林的真正出路。

(1).对科举制度的严峻批判:通过三类否定性的人物形象,全面批判了科举制度弊端和功名富贵观念。第一类是儒生形象:热衷功名、利禄熏心的腐儒(周进、范进);虔诚相信八股举业和封建礼教而自害害人、中毒毒人的迂儒(马二先生、王玉辉);原本纯朴善良却被八股制腐蚀而最终蜕化变质的陋儒(匡超人、牛浦郎)。第二类是官绅形象:科举制度的直接产物,出仕则大多为贪官污吏(王惠、汤奉:凭借科举得意、升官发财、压榨百姓、贪婪成性、作威作福),处乡则大多为土豪劣绅(严贡生、张静斋:通过科举特权、交通官府、鱼肉乡邻、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成为政治腐败的根源。第三类是名士形象:看是苦苦谋求“异路功名”之徒,实是科举制度的派生物(湖洲莺脰湖名士群:娄三、娄四,杭州西湖名士群:景兰江、支剑锋、赵雪斋、浦墨卿,南京莫愁湖名士群:杜慎卿――这些人不走八股正途,貌似风雅,实际上不过是一些闲得无聊的纨绔子弟,名落孙山的科场士子,搔首弄姿的斗方诗人,招摇撞骗的帮闲篾片,其装腔作势,攀附权贵,在骨子里对功名富贵却依然是念念不忘)。

(2).对理想人生的热切追求:通过三类肯定性的人物形象,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反映其不断探索的心路历程。第一类是具有叛逆精神的形象(杜少卿:寓有作者的影子,是一个既有传统品德,又有名士风度的人物。他鄙薄功名,蔑视权贵;对某些封建礼俗提出大胆挑战,追求恣情任性、不受拘束的生活;尊重女性,要求个性解放。沈琼枝:是一个具有某些新因素的奇女子形象,她敢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敢于同封建势力做坚决斗争,不慕财富,不惧官府,力图掌握自己的命运,努力维护妇女的独立人格)。第二类是真儒名贤形象(迟衡山、虞育德、庄绍光:他们均看重文行出处,淡泊功名利禄,追求合理的道德操守和人格的自我完善,表现出浓厚的原始儒学精神;同时又主张以“礼乐兵农”的实学取代空谈性理的理学,以经世致用的学问取代僵化无用的科举时文,真正代表着作者的社会理想)。第三类是市井奇人形象(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他们

不受功名富贵羁绊,不受礼法名教束缚,傲骨嶙峋,安贫乐道;既自食其力,又文采风流,追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出尊重自我人格、疏离政治功利、要求个性自由发展这样一些近代民主主义思潮的萌芽。但这些市井细民却又被抹上文人、儒者的色彩,赋予了“琴棋书画”的雅兴,实际上是作者心造的幻影,是作者为新一代读书士子设计的人生出路)。

3.鲁迅与《儒林外史》: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在吴敬梓逝世170年后,鲁迅第一个确定了《儒林外史》在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只有到《儒林外史》问世,中国小说史上才有了真正的名副其实的讽刺小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隐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也不以为然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在意的(讽刺态度:合乎人情〈近情〉;讽刺动机:出于对世事不平〈泄私怨〉;讽刺艺术:委婉含蓄〈婉曲〉)。

三.简答题:4×8=32分

1.古代小说的繁荣期(宋元)的特点:作品的语言由白话代替文言(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使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审美趣味、思想倾向〉发生了变化);奠定了后世白话小说的基础。

2.古代小说的高峰期(明清)的特点:

明中叶以前明中叶以后取材历史或历史性的传说日常家庭生活故事

成书过程史书记载-民间流传-

艺人加工-文人定稿

文人独创

表现形式受制于听觉艺术走向视觉艺术

3.宋元话本的思想内涵:(1)基本主题:暴露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揭露官吏草菅人命、玩忽职守;揭示妇女地位低下,无安全保障;表达人民要求个性解放,勇敢追求婚姻自由。(2)思想内容――反映了下层城市市民的真性意识,是广大市民的情感追求和价值判断:对荣华富贵的钦羡渴慕,对人情世俗的津津玩味,对风流艳遇的期望欲求,对公案神怪的广泛兴趣。

4.拟话本:明清文人有意识地模拟宋元话本的形式而创作的白话小说(从话本到拟话本,是由供讲唱的口头文学的记录发展到供人阅读的案头文学的创作)。

5.《窦娥冤》(《感天动地窦娥冤》)的思想内容: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中一个安分守己、纯洁善良的普通妇女的悲剧命运。通过窦娥这位无辜女子被封建礼教、泼皮无赖、贪官污吏戕害致死的悲惨一生,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和官吏的凶残冷酷,热情地歌颂了被压迫者感天动地、勇敢不屈的抗争精神,广泛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复杂矛盾及真实面貌,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

6.窦娥的形象特点:

(1)性格的丰富性:窦娥身上既有善良温驯、孝顺忠贞的一面,又有刚强倔强、反抗邪恶的一面,二者对立统一。同时这些优秀品质还和一定程度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揉和在一起,使之成为了下层女子的典型代表。(2)性格的流动性:窦娥从恪守妇道的平凡女子转变为敢于叱天责地、痛斥官府的反抗者,其性格是随着现实矛盾斗争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其转变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极富层次感。

7.《西厢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思想内容:全剧通过描写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崔、张、红娘等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同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之间尖锐的冲突,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势力的残酷性与虚伪性,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尤其是明确地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进步理想,更是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大胆挑战,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

8.《西厢记》的人物形象特点:

(1)崔莺莺:我国戏剧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女子形象之一。她的性格具有多面性、丰富性和真实性,她既是一个温柔美丽的相国小姐,又是一个充满叛逆精神的贵族少女。一方面,作为青春萌动的少女,她对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有着发自内心的渴求,对张生的爱是相当热情、自觉的;另一方面,作为封建时代的名门闺秀,她受着封建礼教的严格束缚,有时显得优柔寡断、言行不一。正是她的情爱意志与道德理念的冲突造成了其矛盾的性格,她既要与老夫人做坚决的斗争,又要逐步摆脱自身封建意识的束缚。她的思想性格经历了青春觉醒到对情爱自主的衷心企盼、再由朦胧抗争到自觉地走上叛逆道路的曲折历程。

(2)张生:一个对爱情执着专一的“志诚种”,他敢于冲破门第悬殊的世俗偏见去追求相国小姐;他的痴情有时近似疯魔,为了爱情甚至可以抛弃功名,直至身染重病。他以他的至诚打动了莺莺的芳心,并赢得了爱情的最终胜利。白马寺解围,又表现出他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美好品质。同时他为人憨厚老实、热情诚恳,语言文雅热烈,具有浓重的书呆子气,颇富喜剧色彩。

(3)红娘:剧中最为活跃的角色,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为成功的婢女形象。她出身卑贱、心地善良、机智泼辣、聪明伶俐,且有胆识、有主见,语言鲜活泼辣。她极富正义感,有乐于成人之美的心肠,主动为崔、张这对有情人牵针引线,一面积极地为张生出谋划策,一面引导莺莺走上反抗之路,其间虽蒙受了主人的无端猜疑和指责,也毫不计较。当崔、张二人的事发之后,面对老夫人的威严,她

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挽狂澜于既倒,迫使老夫人应允了这桩婚事。在她身上,体现出了下层人民的美德。

9.《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特点:以情反理,要求个性解放。

是剧中至情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以情反理的思想。作者一方面如实地展示了杜丽娘的慕色而亡,以残酷的现实环境来突出其理想实现的痛苦性和艰难性,表现无处不在的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漠视与对真情的虐杀;另一方面又设置了杜丽娘的因情复生,以美好的浪漫幻想来展现她为爱情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显示出至情和人性的巨大力量与崇高价值。但杜丽娘因情成梦、因梦生情、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情感历程,主要是借助超现实的想象去完成的,所以其最终实现的爱情愿望,也是理想的胜利而不是现实的胜利。

10.历史演义:用通俗的语言,将历史上兴废争战、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以此来表达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美学理想的章回小说。

11.《三国演义》(1)思想主题:渴慕仁君贤臣说;拥刘贬曹说;道德悲剧说;正统说;渴望统一说;歌颂英雄说。(2)思想内容: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统治阶级各个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民众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表现了人民向往和平统一、拥护清明政治的美好愿望。(3)思想意义:〈1〉既表现了对军阀混战的乱世的愤慨,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也表现了对仁君贤臣和由其缔造的清明世界的向往,对重建正常的封建秩序的渴慕。〈2〉基本思想倾向是拥刘贬曹。〈3〉是一部引人深思的道德悲剧。作者满腔热情地歌颂代表公道正义一方的蜀汉集团,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主要人物都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但他们在与邪恶势力及残酷命运相抗争时,却毫无例外地走向了毁灭,造成出了一种“扶汉有志,回天无力”的悲剧态势,并在其间注入一股悲剧性的伦理力量和情感力量,使全书笼罩着一层悲观、迷惘的色彩,反映了作者对理想幻灭与价值错位的困惑与思索。

12.曹操的形象特点:

盖奸雄之为物,旷世而不一见者。刘先主奸而不雄,孙伯符雄而不奸,兼之者独一曹操耳。有使人爱慕处,如刺董卓,赎文姬等事是也;有使人痛恨处,如杀董妃,弑伏后等事是也;又使人佩服处,如哭郭嘉,祭典韦,以愧励众谋士及众将,借督粮官之头,以止军人谤等事是也。又曹操之机警处,狠毒处,变诈处,均有过人者;即其豪迈处,风雅处,亦有非常人所能及者。盖煮酒论英雄及横槊赋诗等事,皆其独有千古者也。

13.《三国演义》中独具神采的人物形象: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善于通过典型的情节来刻画人物,既突出人物的优点,也不淡化人物的缺点。

14.《三国演义》中绘声绘色的战争描写:把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了战争的本质;重在描写“人谋”,即着重写指挥员在战略决策、战术运用、力量转化等方面的正确与否;重在写人,即着重写参战人的才能智慧、性格特点,而不着重写战争的过程。

15.英雄传奇:由小说话本发展而来,主要出于虚构(以虚为主、以实为辅),以展现普通人(市井之流)的生活状态,塑造传奇英雄人物为主旨的章回小说。

16.《水浒传》(1)思想内容:描述了一场下层人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壮大直至失败的全过程。(2)思想倾向:正面反映和热情歌颂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艺术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接受招安、走向失败的整个过程。是一部忠义思想的颂歌、一部英雄的颂歌、一部勇力和智慧的颂歌。

17.《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成功的、多样性的塑造了梁山好汉的英雄群像):(1)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特定的社会现实环境中,紧紧扣住人物的身份、教养、经历和遭遇,从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多层次地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宋江、林冲〉;(2)善于将人物置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揭示其性格最本质的特征〈武松、鲁智深〉。

18.神魔小说: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指导下,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以尚“奇”贵“幻”为艺术特征的长篇章回小说。

19.世情小说:描写世俗人情的长篇章回小说,其内容或集中写情爱婚姻(《红楼梦》),或主要叙家庭纠纷(《金瓶梅》),或广阔的描绘社会生活,或专注于讥刺儒林官场(《儒林外史》)、青楼歌妓(《孽海花》)。

20.《金瓶梅》与《水浒传》的关系:(1).传承与因袭:移植情节,重现人物,借鉴诗词韵文;(2).超越与创新:立意从歌颂英雄人物形象到暴露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构思从豪侠到常人,人物从英雄好汉到邪恶奸人,创新情节。

21.《金瓶梅》(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思想内容: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由文人作家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其著名评点人为张竹坡。是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巨著,它假托宋朝旧事,实际上展现的是晚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丑恶面相,有着深厚的时代内涵。主要描写了富商、官僚、恶霸三位一体的典型人物西门庆的罪恶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和西门庆及其妻妾的这个罪恶之家荒淫无耻、贪婪无厌、骄奢糜烂、勾心斗角的林林总总,反映了正常人性惨遭扭曲和异化的过程。

22.《红楼梦》前五回的作用(序幕):前五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有绾冠全书的作用,是全书朦胧的缩影、人物形象总的蓝图,且每一回都对结构、主题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回:1.创作原则与创作态度;2.好了歌及注:是全书的主题歌,概括而形象地揭示了贵族之家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

规律,在结构上有透露小说情节发展的轮廓及预示主要人物结局的作用。第二回:1.贾府盛衰:外盛内衰;2.世系成员:宁、荣二府五代人。第三回:1.人物介绍;2.内部环境。第四回:1.葫芦僧乱判葫芦案;2.薛宝钗进贾府。第五回:1.宝黛钗关系微妙;2.梦游太虚幻境;3.金陵十二钗判词;4.十二仙曲。(第一回甄士隐的故事。写出了一个高洁知识分子的一生,对全书起着象征作用,其悲剧意义在后来书中不少人的身上有着折射。而甄英莲的遭遇也为那些后来书中的女儿们定了悲剧的基调。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写法独具匠心,一上来就令人物进入情节发展的轨道,千头万绪的人和事像一团乱麻一般让读者坠入主次不分、前读后忘的困境。但却以谈说新闻入手,重点突出,要言不烦,且又能引人入胜。第三回写宝、黛初会。通过黛玉进府,详细介绍了从大门一直到室内的具体情况。又借她会见贾府内眷的时机,介绍了贾母、邢、王二夫人,李纨妯娌,三春姐妹及宝玉。第四回先写葫芦僧判案。介绍“护官符”及薜家的财势与霸道,并写了英莲被拐后的生活及雨村的宦海沉浮,种种人情世态活现逼真,使书中所有人物的活动有了更为具体的典型环境。后写宝钗出场。这时宝、黛、钗全部齐集,使故事得以顺利地发展下去。第五回是全书的提纲,有诗有曲有画,预示着主要人物的生活道路。十二钗统统归入薄命司中,说明作者对女子的同情和对时代的深思,并用太虚幻境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荣国府加以对照。)

四.论述题:1×15+1×20=35分

1.“拥刘反曹”(1)形成原因:人民情感的渗透;民族矛盾的影响;史学传统的因袭;文学传统的介入。既是承受了民间长期积淀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的必然结果,也是作者封建正统思想的反映,还与宋元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心理有关。通过蜀汉集团与曹魏集团的形象本身所包含的社会理想、精神品质、道德风范截然不同,从而表现出作者和人民对明君仁政的向往与肯定,对乱臣暴政的反感与否定。(2)体现:通过具体战事和人物之死的描写。

2《金瓶梅》(1)塑造人物的特色:从单色调变为多色调,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叙事重心摆脱了以往小说以组织安排故事为主的模式而转向以描写人物为主,并且克服了先前小说中人物性格单一化、凝固化的倾向,注重多方面、多层次地刻画人物性格,能细致入微地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在一些人物形象中出现了美丑并举的矛盾组合,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流动性。(2)人物描写:〈1〉恶非全恶:西门庆①头脑灵活,善于经商;②济人之困,周人之急;③感恩图报,真情偶露。李瓶儿①用情专一,恪守妇道;②宽厚待人,善良忍让。〈2〉同中见异:潘金莲、李瓶儿之比:①用情:欲求——真情②对人:尖酸刻薄——宽厚善良。琴童、书童之比:冒失莽撞:皮开肉绽——谨慎从事:毫发无损。媒婆之比:①王婆:贪婪②冯妈妈:忘恩负义③文嫂:精明强干④薛嫂:爱占便宜,圆滑世故。

3.《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富有民族特色的讽刺艺术):将中国古代讽刺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1)秉持公心,把握分寸,针对不同的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

式的讽刺。对贪官污吏是无情揭露和严厉鞭挞,对迂腐儒生是既同情又讽刺,对正面人物是在肯定中略显微词,做到了“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2)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和真实性结合起来。作者面向现实,挖掘其社会根源,使诙谐的讽刺与严肃的写实得到高度的统一;在表现讽刺对象的喜剧性特征时,绝不以主观好恶去阉割客观形象的丰富性、整体性,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真实场景使其获得“讽刺的生命”。(3)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起来。作者真实地展示出喜剧性情节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内蕴,锋利冷峻,振聋发聩,使讽刺包含有深邃的社会批判和巨大的文化容量;同时也形成了“慼而能谐”、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给读者以双重的审美感受,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品格。(4)善于运用含蓄、婉曲的讽刺手法,冷静超然,不动声色。作者通过直书其事,不加断语,既不介入事件的讲述,也不带任何褒贬色彩,最终把合理的夸张和客观的描述有机结合,使讽刺的深意通过情节的发展自然流露出来,在蕴藉中见出锋芒,在超然中寓有沉痛,真正做到了“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诚微辞之妙选,亦狙击之辣手”。

表现:善用白描的手法,巧妙地将冷静的叙述与合理的夸张结合起来,在不动声色的描绘中达到讽刺的目的;点出人物言行的前后不一,在不和谐中突出他的可笑、可鄙、可恶、甚至可恨;抓住富有特征性的言行,当场予以露底,让人会心一笑;善于揭示人物的隐私(心理活动),让读者看清其灵魂。

4.《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一个中心三个基点。

一个中心:《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文化的悲剧、人生的悲剧融为一炉,显示出小说内容的博大精深和主题思想的多元意蕴。体现悲剧意识的四个方面:(1)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和宝玉、宝钗的婚姻悲剧(作品的情节主线和灵魂)。宝黛爱情悲剧:宝黛的爱情是一种经过长期共同生活的相互了解,建立在叛逆思想一致的基础上的新型爱情,包含了强烈的反对封建礼教和习俗,追求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的民主性精华,因而其悲剧是双重的悲剧,是腐朽的传统礼法所不能容许的爱情的悲剧和专横的封建势力所不能容许的叛逆者的悲剧。宝玉与宝钗的婚姻悲剧:金玉良缘更合乎贾府的家族利益,更合乎封建家长改造宝玉的意愿,“德言工容”俱佳的宝钗理所当然地成为宝二奶奶的理想人选,象征着知己知心的木石前盟被象征着富贵结合的金玉良缘所取代。但宝玉的悬崖撒手,使得宝钗在得到有名分而无实质的婚姻之后不久就变为弃妇,她同样不是胜利者却反而成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殉葬品。(2)女子悲剧。书中虚构了一个与污浊现实有所疏离的大观园,它实际上是与“须眉浊物”相对立的众女儿的精神乐园与理想世界。生活于此的女儿们尽管出身地位各有差异,性格品德和思想意识也不一致,但她们都充溢着青春之美和生命之光。作品形象地展示出这些“异样女子”在各自不同的遭际中被摧残、被扭曲、被蹂躏、被吞噬的悲剧命运,以及殊途同归于“薄命司”的苦难历程,无论贵者贱者强者弱者叛逆者卫道者,她们处于封建末世的男权社会,都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最后都无可挽回地一起走向“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终极归宿。大观园的女儿悲剧是青春、美、爱和一切有价值的生命被毁灭的悲剧,这表明这个社会的腐烂和不合理已经到了被整体否定的程度了。(3)家族悲剧和社会悲剧。《红楼梦》以贾府的衰落过程作为一条重要的副线,贯穿起史、王、薛等各大家族的没落,描绘了上至皇宫、下至乡村的广阔历史画

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从而客观上显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荣宁二府功名奕世、赫赫扬扬历经百年,却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走向“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之衰,表演了一出“树倒猢狲散”的家族悲剧。小说揭示出这一家族必然崩溃的深刻原因:物质生活上穷奢极侈,导致坐吃山空;精神生活上腐化堕落,导致后继无人;家族内部矛盾重重,勾心斗角;再加上安富尊荣者多,运筹谋划者少,即使没有抄家之类的外来冲击,它也难以维持下去。贾府的由盛而衰具有高度的典型概括意义,实际上就是它所寄生的封建社会的缩影,因此《红楼梦》又是一出巨大的社会悲剧。(4)人生悲剧。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核心人物,最引人注目之处是他突出的叛逆性格,以及他身上透露出来的追求民主和个性解放的反封建意识和人道主义思想。他生长在功名富贵之家,却极为鄙视功名富贵。他生活在科举是正途出身的时代,却极端鄙弃科举制度。他处在封建伦理观念巩固等级制度森严的环境里,却痛斥八股文为“饵名钓禄”的工具,讥讽“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忠臣,也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因此,在正统者和卫道者眼中,他自然是不折不扣的“似傻如狂”的“混世魔王”。他身为大观园里的“金凤凰”,从小在女儿国中长大,他不但对众女儿不加以轻视和玩弄,反而格外同情和尊重,以至于为她们“爱博而心劳”。其“水泥骨肉论”更是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的公开挑战,是对封建礼教的一个有力冲击,这种态度实际上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否定。他虽然与封建秩序格格不入,但又对周围环境无可奈何,他虽然满怀希望寻求新的出路,但又无路可走,所以他的人生备感痛苦、困惑。当他目睹了发生在身边的一幕幕丑剧和悲剧后,对人生和尘世有了更多的独特感悟,产生了浓厚的失落感和幻灭情绪,出家就成为他唯一的归宿。

三个基点―――三组矛盾:(1)贾政与贾宝玉的矛盾:不仅是家庭内部父与子的矛盾,也是传统的封建意识和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之间的矛盾。(2)贾府内部的重重矛盾:其日益加剧导致贾府经济上江河日下,政治上一败涂地。长晚之间(父子、母子、母女、婆媳),同辈之间(兄弟、妯娌、妻妾、夫妻、嫡庶)。(3)贾府主仆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从主体上说是通过三组矛盾的交织发展,艺术地再现了贾府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衰亡的。而它的意义远不只是让读者看到一个贾府或者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而是通过这个家族的衰亡看到封建社会的必然没落。因为文学作品是通过典型反映一般的,朝廷犹如一个大家庭,贾家犹如一个小朝廷,“窥斑见豹”,通过贾府这个“斑”看到封建社会这一只“豹”。

5.《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在继承中国古代小说艺术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发展,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前所未有的高峰。

(1).人物描写艺术: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形象塑造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塑造出一大批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典型,从而完成了具有中国古代民族特色的现实主义人物艺术的发展历程。〈1〉完全改变了以往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作者严格依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创作,“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正邪两赋,善恶相兼”,大都是多侧面、多棱角、多变化的圆形人物,真正打破了“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的传统人物描写模式。〈2〉写出了人物形象的独特性格,人各一面,毫不雷同。书中所写多为年轻女性,其年龄、身份、教养、生活环境相近,但作

者以其精湛的技巧塑造了一批同中有异的艺术典型。打破以往小说的传奇性特征,通过日常琐屑的生活细节,对主要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借助于对比与映衬手法,使人物既立体、丰富,又鲜明、独特;通过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衬托人物个性。〈3〉运用多种方式描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形神毕现、入木三分,成功地揭示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深处种种隐微曲折的情感。在《红楼梦》之前,中国古代小说的心理描写相当薄弱,《红楼梦》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上却最见功力。作者有时是直接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将人物的所思所想剖析得细致入微;有时是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外化为具体可感的、确定性的动作、语言和景物,以之来间接地传达人物的心理;有时还将笔触深入到梦境和潜意识的层面,使心理写实和主观表意相结合。《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心理描写的最高成就。

(2).语言描写艺术:是中国古代小说中语言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成熟、最优美的语言。以当时北方口语为基础,融汇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粹,经过作者苦心营构,穷力追新,形成了简洁纯净、洗练自然、准确精美、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强烈感染力的文学语言。其叙事语言平实自然,通俗生动,富有立体感和表现力;其人物语言能准确地显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能形神兼备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高度的个性化。总体表现为:平淡又含蓄、简洁又深刻、通俗又典雅(质朴自然、富有哲理、善用俗谚、情趣盎然)。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大纲 责任教师:王文章 一、课程的性质: 中国古代作品选读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内容为上起先秦下至近代的一些颇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名篇名作或其节录,按文学史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七个部分。授课学期为一学期,课内授课总计72学时,学分4分。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将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名篇名作的分析鉴赏,使学生通过“以点带面”式的学习,充分熟识中国文学代表性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创作特色,并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貌。通过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与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对于陶冶情操、升华性灵,提升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也大有裨益。 三、教学材料与教学媒体: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的课堂教学材料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葛晓音、周先慎编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四、教学重点掌握内容及教学进度表: 一、先秦(8课时,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 神话:《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诗经:《伯兮》、《七月》 先秦散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逍遥游》、《劝学》 楚辞:《离骚》 二、两汉(6课时,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 两汉辞赋:《鵩鸟赋》 史记:《李将军列传》

两汉乐府诗:《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 汉代古诗:《古诗十九首》(《上山采蘼芜》、《十五从军征》) 三、魏晋南北朝(4课时,第八周): 建安诗赋:《蒿里行》(曹操)、《燕歌行》(曹丕)、《白马篇》(曹植)、《七哀诗》(王粲) 正始诗文:《咏怀》其一(阮籍) 西晋诗歌:《悼亡诗》(潘岳)、《咏史》其二(左思)、《游仙诗》其一(郭璞) 东晋诗文:《读山海经》、《桃花源诗并记》(陶渊明) 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读曲歌》(吴声歌曲)、《西洲曲》(西曲歌) 北朝乐府民歌:《幽州马客吟》、《捉搦歌》、《敕勒歌》、《木兰诗》 南朝诗文:《登池上楼》(谢灵运)、《拟行路难》其四(鲍照)、《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玉阶怨》(谢眺)、《与朱元思书》(吴均) 北朝诗文:《水经注》(郦道元)、《国江诸人》(刘义庆) 四、隋唐五代(8课时,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 初唐诗歌:《在狱咏蟬》(骆宾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盛唐诗歌:《凉州词》(王翰)、《次北固山下》(王湾)、《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临洞庭》(孟浩然)、《从军行》、《长信秋词》(王昌龄)、《终南山》、《送元二使安西》(王维)、《蜀道难》、《行路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蜀相》、《登高》(杜甫) 中唐诗文:《滁州西涧》(韦应物)、《宫怨》(李益)、《游子吟》(孟郊)、《山石》(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西塞山怀古》(刘禹锡)、《长恨歌》(白居易)、《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晚唐诗文:《早雁》(杜牧)、《贾生》、《无题》(李商隐)、《读“司马法”》(皮日休、《菩萨蛮》(温庭筠)、《菩萨蛮》(韦庄)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五代词:《谒金门》(冯延巳)、《摊破浣溪沙》(李璟)、《清平乐》、《虞美人》(李煜)

最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翻译: 烟雾都散净了,天空和远山是一样的颜色。(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从富阳县到桐庐县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茂密碧绿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冷冷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见到阳光。 作家简介:吴均(469—520),字叔痒,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文章主旨:作者向朱元思介绍他在从富阳到桐庐的航程中所见的富春江上的“奇山异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怡情山水、向往大自然的志趣,同时也抒发了对政治的失意、厌倦之情和企图寄情山水的思想。 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一词多义:1、绝: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没有能赶上的) ②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2、无:①直视无.碍(没有) ②猿则百叫无.绝(不) 3、直:①直.视无碍(一直) ②争高直.指(笔直) 4、上:①横柯上.蔽(在上面) ②负势竞上.(向上伸) 词类活用:1、动词用作名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2、形容词用作动词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散净)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指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3、名词用作状语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在上面) 4、使动用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使……停止、平息) 5、名词用作动词 负势竞上.(向上伸)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翻译: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它当作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 精品文档

和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 一.作者作品: 选自《异文类聚》,吴均,梁朝文学家。解题:“与”:给予。“书”:信。本文是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 二、文体特点: 骈体文,四字句为主,对偶句多。 三、知识点 1、解释重点字。 ⑴风烟:指烟雾。⑵共色:同样的颜色。⑶俱:都 ⑷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⑸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⑹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⑺急湍:急流的水⑻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⑼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⑽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⑾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⑿相鸣:互相和鸣⒀戾天:到天上;戾,至 ⒁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⒂经伦:筹划、治理。⒃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⒄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⒅犹:好像,如同。⒆交映:互相掩映。 ⒇见:同“现”,显现,显露。(21)缥碧:青白色。 2.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古今异义: 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4.一词多义: ①绝:独一无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停,断,猿则白叫无绝。 ②上:向上,负势竞上;上面,横柯上蔽。直:一直,直视无碍;笔直,争高直指。 ③百:数词,十的十倍,一百许里;数词,极言其多,猿则百叫无绝。 5.词语活用: 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②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高处和远处,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③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④凤烟俱净:净,受副词“俱”修饰,胸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充当“若”的宾语。 6.重点句翻译。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烟雾全部消散尽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颜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五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作品,写听曲感心、知音难遇的是( C[C]《西北有高楼》 ) [A]《登池上楼》[B]《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C]《西北有高楼》[D]《登楼赋》 2、《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所用修辞手法是( D[D]比喻 ) [A]借代[B]拟人[C]夸张[D]比喻 3、下列诗题中,“行”字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D [D]《钱塘湖春行》) [A]《短歌行》 [B]《琵琶行》 [C]《丽人行》 [D]《钱塘湖春行》 4、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指( A[A]荷花 ) [A]荷花[B]兰花[C]梅花[D]菊花 5、下列诗作出自《王右丞集》的是(B《渭川田家》)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川》[B]《渭川田家》 [C]《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D]《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6、在下列四组作家并称中,以平易通俗风格著称的是(C[C]元白) [A]韩孟[B]高岑[C]元白[D]王孟 7、“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故国”是指(D南唐) [A]西蜀[B]唐朝[C]吴越[D]南唐 8、李密《陈情表》“死当结草”,“结草”意指( D[D]报恩 ) [A]搓绳[B]拾草[C]复仇[D]报恩 9、左思《咏史》“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金张”生活的时代是( A[A]西汉 )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 10、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用景物起兴,转入描写人物心理的诗句是( C[C]白云一片去悠悠) [A]春江潮水连海平[B]皎皎空中孤月轮 [C]白云一片去悠悠[D]昨夜闲潭梦落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诗句出于“初唐四杰”笔下的有(AC[A]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C]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A]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B]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D]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12、下列成语出于先秦史传文章的有(ABCD[A] 退避三舍[B]东道主[C]

(完整版)201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 古文名句默写 (一)《三峡》 1.《三峡》中极尽夸张、 ................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 .....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 .....从侧面烘托 不见曦月。 2.《三峡》中从正面写出山的高峻 .........的句子(从.........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的高峻 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与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意境相似(或有异曲同工之 .............. 妙) ..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三峡》中与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写意境相似(或有异曲同工 ............. 之妙) ...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两句将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 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 ..............。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 ..............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写山连绵不断 ......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8.写水流湍急 .....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9.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 .........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三峡》中形象地表现江水迅疾 .........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三峡》中用猿啼来衬托三峡凄凉秋景 ............的句子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2.写水势凶险 .....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3.表现秋季凄清萧瑟 ........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4.写夏天水急 ....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行船极快 奔御风,不以疾也。 15.《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 ......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6.《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17.《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和《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答谢中书书》 1、文中描绘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表明作者自豪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深、境界清新的句子是:高峰如云,清流见底。 4.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绮丽山水,从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清高 ..的句子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6.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7.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8.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9.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议论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记承天寺夜游》

与朱元思书 知识点整理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发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热爱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二、原文 与朱元思书1 风烟俱净2,天山共色3。从4流飘荡,任意东西5。自6富阳至7桐庐,一百许8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9。 水皆10缥碧11,千丈见底。游鱼细石12,直视无碍13。急湍14甚箭15,猛浪若16奔17。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18。负势竞上19,互相轩邈20;争高直指21,千百成峰22。泉水激23石,泠泠作响24;好25鸟相鸣26,嘤嘤成韵27。蝉则千转不穷28,猿则百叫无绝29。鸢飞戾天30者,望峰息心31;经纶世务32者,窥谷忘反33。横柯上蔽34,在昼犹昏35;疏条交映36,有时见37日38。 重点字词: 1. 书:古代的一种文体。 2.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烟雾。俱,全,都。净,消散尽净。 3. 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 4. 从:顺,随。 5. 东西:向东,向西。 6. 自:从。 7. 至:到。 8. 许:上下,左右。 9. 独绝:独一无二。独,绝,极点,绝妙。 10. 皆:全,都。 11. 缥碧:青白色。 12. 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 直视无碍: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 急湍:湍急的江流。 15.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胜过,超过。 16. 若:好像。 17. 奔:飞奔的马。18.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19. 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 20. 轩邈: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 21.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22. 千百成峰:形成无数山峰。 23. 激:冲击,拍打。 24. 泠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5. 好:美丽的。 26. 相鸣:互相和鸣。 27. 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28.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千转:长久不断地叫。转,通“啭”鸟叫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29. 绝:绝,停止。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一 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9选7,计28分): 1、“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日出。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4、“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5、“郁郁涧底松,离离上山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6、“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7、“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两闲人如吾两人耳。” 9、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翻译题(18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参考译文:我曾经整日地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的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见(招手的人);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快,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全)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答案 1、风烟俱净俱:全,都 2、从流飘荡从:随着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缥碧:青白色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比得过奔:飞奔的马 5、负势竞上负:凭依 6、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叫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戾:到息:平息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经纶:经营反:通“返”返回 9、横柯上蔽柯:树干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答案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三、阅读课本,回答问题答案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望峰窥谷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 学时:102学时学分:6分 理论学时:102学时适用专业:广告 大纲执笔下:刘运好胡传志俞晓红 大纲审定人: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广告专业本科阶段必修课程。它与《中国古代文学史》相联系,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把握其精神内涵,领会其艺术精髓,一方面可以为准确地理解文学史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也可以培养大学生深厚的文化素质。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与《中国古代文学史》同步,二者关系密切,必须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本课程。 (2)本课程时间跨度大,按照时间序列分为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分三个学期讲授。 (3)本课程涉及的作品众多,要求熟练掌握作家作品的相互归属及其所属年代,著名作家的主要字号、别集名及其所属流派,掌握节选作品的原书出处,著名作家作品的并称,各种常用文体并认知作品所属文体类别。 (4)作品分讲授篇目与阅读篇目,讲授篇目下列讲授内容,阅读篇目仅列出篇目。 (5)提纲中加 * 号的为背诵篇目。 3、课程教学改革 (1)正确理解文本,是本课程的最基本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将具体作品与作家风格联系,具体作品与时代风貌联系。 (2)积极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并有选择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术潜质。 (3)推行课堂讲授与课下自学相结合的模式,将经典、难点的作品列为讲授内容,而将次要的易懂的作品列为自学内容。 (4)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及电子文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一学期先秦汉魏六朝文学作品选(34学时) 一、《诗经·关雎》*(1课时) 1、关于《关雎》的主题; 2、关于抒情主人公。 3、《关雎》艺术特点:清晰的情感历程;巧妙的比兴手法;动人的情感描写。 思考题:《关雎》与中国爱情叙事学模式。 二、《诗经·伯兮》*(1课时) 1、《伯兮》与《诗经》的思妇主题(与《卷耳》比较)。 2、《伯兮》的艺术:层层推进的情感;反跌对比的结构;鲜活灵动的形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各单元重点知识汇总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 1.文学常识 《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 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jìng)阻遏(è)荻(dí)港 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 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 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 1.文学常识 新闻特写 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

第五单元知识点精要梳理 《与朱元思书》(不含翻译和重点解词) 1.按要求回答问题: (1)全文的总写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表现山生机勃勃的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表达退隐避世、爱慕自然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异”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急、山之高峻、山之险,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趣。4.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 写山的“奇”:高峻、连绵。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清澈、湍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应怎样理解? 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平息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作者的感慨。这句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诱人的力量,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碧轩.()邈.()泠.()泠千转.()柯.()鸢.()飞戾.()天经纶.()窥.()嘤.()嘤成韵.()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 风烟俱净.()一百许.()里猛浪若奔.() 蝉则千转.()不穷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经纶 ..()世务者鸢飞戾.()天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4、填空: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_代家。字_________,吴兴故鄣人。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和的修辞手法,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紧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从、两个角度写景状物。(10分)(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体;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 5、《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7、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 8、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9、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10、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12、文章理解: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13、“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与朱元思书》文言知识分类整理

《与朱元思书》文言知识分类整理 一、重点字 水皆缥(piǎo)碧窥(kuī)谷忘反轩邈(miǎo)泠泠(líng)作响 鸢(yuān)飞戾(lì)天嘤嘤(yīng)成韵急湍(tuān)经纶(lún)事务者 横柯(kē)上蔽 二、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三、古今异义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表约计的数量,上下,左右;今义:或许,允许等) 经纶 ..事务者(古义:筹划;今义: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今义:罪过;乖张。) 四、一词多义 绝天下独绝(极) 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上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无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甚急湍甚箭(胜过) 渔人甚异之(非常) 异奇山异水(与众不同) 渔人甚异之(以……为异) 五、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净尽) 任意东西 ..(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飘) 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名词作动词,向上) 互相轩邈 ..(轩,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往高处伸展;邈,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往远处伸展)横柯上.蔽(名词作状语,在上边) 六、文言句式 省略句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船”) 2、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3、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飞戾天”是“鸢”的后置定语,翻译时应该将其提前。) 七、名句积累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资料汇总

一、宋代部分 01.王禹偁《村行》,著有《小畜集》《待漏院记》。 02.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渔家傲》,其词善写塞上风光。 03.张先,字子野,有《安陆词》,《天仙子》。 04.晏殊,有《珠玉词》,《浣溪沙》。诗属西昆体,词承南唐遗风,近于冯延巳。所作多写闲情逸致。 05.梅尧臣,宛陵人,世称宛陵先生。有《宛陵先生集》,《汝坟贫女》。以平淡的诗风反对“西昆派”讲究词藻华丽的诗风,所作多反映民生疾苦。 06.苏舜钦,建沧浪亭寄情山水《苏舜钦集》《初晴游沧浪亭》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07.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与宋祁合修《新唐书》,有《新五代史》《六一词》《欧阳文忠公集》,《戏答元珍》《踏莎行》《五代史伶官传序》《秋声赋》,词多写恋情离思。《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有桔,冻雷惊笋 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踏莎行》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08.柳永,有《乐章集》,《望海潮》《雨铃霖》《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09.曾巩,南丰人,南丰先生,有《元丰类稿》,《墨池记》。 10.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歌曲》,《明妃曲》《桂枝香》(金陵怀古) 11.晏几道,号小山,《小山词》,《临江仙》,所作多感伤之辞。 1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乌台诗案”遭贬《东坡乐府》《游金山寺》《江城子》《卜算子》《定风波》《方山子传》 13.苏辙zhe,号颖ying滨遗老,《栾luan城集》,《上书密韩太尉书》。 14.苏询号老泉,有《嘉佑集》《六国论》。 15.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fu翁。书法列入宋四大家,《山谷全集》,《登快阁》《题竹石牧牛》 16.陈师道,号后山居士,追求格律,“闭门觅句”,《后山集》,《春怀示邻里》 17.秦观,字少游、太虚,号邗han沟居士,称淮海先生,《淮海词》,《踏莎行》(郴州旅舍)《鹊桥仙》 18.周邦彦,清真居士,上承温庭筠、柳永之风,下开吴文英、史达祖一派,《片玉集》@清真集,《苏幕遮》《兰陵王》 19.贺铸,庆湖遗老,《东山词》,《青玉案》。 20.李清照,易安居士,《漱玉词》《金石录后序》,《醉花荫》《声声慢》,论词有“别是一家”之说。 21.张元幹,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芦川词》,《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词风激昂悲愤,开南宋爱国词先声。 22.张孝祥,于湖居士,其词气势豪迈,淋漓痛快,上继东坡,下开稼轩,有《于湖集》《于湖词》,《念奴娇》(过洞庭) 23.陈与义,号简斋,《简斋集》,《伤春》

部编初中语文总复习1-6册文学常识详练

部编初中语文复习1-6册文学常识详练 七年级上册 1.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春》、《济南的冬天》、《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和史铁生。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五猖会》、《狗.鼠.猫》、《父亲的病》、《琐记》、《范爱农》均出自这本书。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世说新语》合称为“四书”。 D.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每句有五个字,叫五言。每句七个字叫七言。 2.填空 (1)《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美国作者、教育家、慈善家。 (2)鲁迅原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散文诗集《》。 (3)《世说新语》二则是南朝宋临川王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4)《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泰戈尔作家,诗人。主要作品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5)《荷叶.母亲》的作者是,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6)《秋天的怀念》作者,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7)《观沧海》的作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次北固山下》的作者、《天净沙.秋思》作者。 (8)《济南的冬天》作者是、原名字舍予,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9)《春》的作者是。 (10)《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 (11)《诫子书》的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人。本文的文体是书信。 (12)《猫》的作者是 (13)《狼》选自清代著名文言小说集《》;作者是,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代文学家。 (14)《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作家代表作有:《》《》《》。

《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训练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训练 一、文学常识: 1.吴均,___朝___文学家。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 “__________”。本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文中描绘的富春江美丽的风景,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同时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感情。 二.按原文字形填空 横柯上()直视无()窥谷忘()负势()上互相轩()嘤嘤成()()飞()天经纶()三、重点字词: (一)词类活用现象:猛浪若奔(___,互相轩邈(___)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斗折蛇行(___)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 (二)通假现象:蝉则千转不穷(__),窥谷忘反(_);略无阙处(__) (三)一词多义: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___),猿则百叫无绝(___);绝多生怪柏(___)沿溯阻绝(__)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佛印绝类弥勒(___)自:自三峡七百里中(_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_)自富阳至桐庐(__)清:以其境过清(__)水尤清冽(__)清荣峻茂(__) 四、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5.猿则百叫无绝()6.经纶世务者() 五、翻译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______________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____________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六、理解默写: 1、《与朱元思书》总写富春江奇丽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 2.写水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写水流湍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4.写山高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听觉侧面写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树木茂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蝉则千转不穷.欲穷.其林。 B.猿则百叫无绝.哀转久绝.。 C.横柯上.蔽负势竞上. D. 直.视无碍争高直.指 八、阅读文章与朱元思书,答文后题。 1、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罗宗强

目录 先秦部分 一、上古歌谣和神话 上古歌谣 弹歌 孺子歌 越人歌 神话(山海经) 精卫填海(北山经) 鲧禹治水(海内经) ※夸父逐日(海外北经)※黄帝擒蚩尤(大荒北经)二、诗 诗经 关雎(周南) 静女(邶风) 相鼠(鄘风) 载驰(鄘风) 硕人(卫风) 氓(卫风) 黍离(王风) 风雨(郑风) 溱洧(郑风) 蒹葭(秦风) 鹿鸣(小雅) 巷伯(小雅) 生民(大雅) 瞻卬(大雅) 良耜(周颂) ※芣苢(周南) ※行露(召南) ※野有死麕(召南) ※桑中(鄘风) ※河广(卫风) ※采葛(王风) ※将仲子(郑风) ※鸡鸣(齐风) ※代檀(魏风) ※硕鼠(魏风) ※无衣(秦风) ※七月(豳风) ※东山(豳风) ※采薇(小雅)

※荡(大雅) 屈原 离骚 湘夫人 国殇 哀郢(九章) ※湘君(九歌) ※少司命(九歌) ※山鬼(九歌) ※涉江(九章) ※怀沙(九章) ※橘颂(九章) 三、文 两汉部分 一、赋 二、诗 三、文 魏晋南北朝部分 一、诗 曹操 短歌行(3) 苦寒行(4) 蒿里行(5)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5) (龟虽寿)(5) 曹丕 燕歌行(6) 杂诗二首(其二)(6) 善哉行(6) 曹植 白马篇(7) 赠白马王彪并序(8) 杂诗七首(其一)(10)送应氏二首(其一)(10)(其二)(11) 薤露行(11) 七哀(12) 名都篇(12) 赠徐幹(12) 梁甫行(13) 美女篇(13) 箜篌引(13) 吁嗟篇(13)

孔融 杂诗(14) 王粲 七哀诗三首(其一)(15) (其二)(15) 阮瑪 驾出北郭门行(16)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16) 徐斡 室思五首(其三)(17) 刘桢 赠从弟三首(其二)(17) 蔡琰 悲愤诗(18) 阮籍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一)(20) (其三)(20) (其十六)(21) (其十七)(22) (其十四)(22) (其二十一)(x) (其三十三)(22) (其七十九)(23)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其十三)(23)(其十五)(24) 幽愤诗(24) 酒会诗七首(其二)(25) 傅玄 豫章行(苦相篇)(25) 昔思君(26) 张华 轻薄篇(26) 情诗五首(其一)(29) (其三)(29) 陆机 赴洛道中二首(其一)(29) (其二)(30) 猛虎行(30) 门有车马客行(31) 拟明月何皎皎(32) 潘岳 悼亡诗三首(其一)(32)

《与朱元思书》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2课】

《与朱元思书》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2课】 班级:姓名: 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B卷选择题涉及全六册古文知识点。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A卷:夯实基础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2、【共色】同样的颜色。 3、【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跟、随。 4、【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东西】,向东或向西。 5、【许】表示约数。 6、【缥碧】青白色。 7、【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超过。 8、【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9、【负势竟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10、【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1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12、【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13、【激】冲击、撞击。 14、【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15、【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16、【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17、【鸢飞戾天】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戾】,至、到达。 18、【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19、【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经纶】,筹划、治理。 20、【反】同“返”,返回。 21、【横柯】横斜的树枝。【柯】,树木的枝干。

22、【交映】互相掩映。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解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练习(覃柳松) 21《与朱元思书》 (一)文学常识:《与朱元思书》一文的作者是 吴均 ,字 叔庠 , 南朝梁 (朝代)文学家。课文选自 《艺文类聚》 。 (二)重点字词: 1.风烟俱净 2.从流飘荡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俱:全,都 从:随着 缥碧:青白色 甚:比得过 奔: 飞奔的马 5.负势竞 上 6.蝉则千转不穷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负:凭依 “转”同“啭”叫 戾:道 息:平息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横柯上蔽 经纶:筹划 “反”同“返”返回 柯:树干 (三)《与朱元思书》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富春江山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五)赏析: (1)富春江的山水“奇”在哪?“异”在哪? “山”奇在峻峭,有活力;“水”异在清,急。 (2)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 A .窥谷忘反(通“返”) B .在昼犹昏(夜晚) C .负势竞上(向上) D .从流飘荡(随着) 2.对下面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 ) A .天山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 B .水皆缥碧 缥碧:青白色。 C .急湍甚箭 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D .皆生寒树 寒树:寒冷中依然葱郁的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