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如下: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贤于材人远矣(贤,通“甚”,超过)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词义自: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闻: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听说)以:以养父母(用来)卒:泯然众人矣(最终)古今异义古: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重点词语解释令:让,使;愿,希望;令作诗;写。

奇:形容词用作动词,对……感到惊奇。

乞:向人求讨或乞求。

重点句子的翻译①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译:父亲把邻近人家年龄相与的及稍微大些的子女全部招来,让他们拜拜我仲永,让他作诗,并给我仲永题上自己的名字。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

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④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⑥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⑦泯然众人矣!译:完全如同常人了。

⑧得为众人而已耶?译:能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应该结尾啊!⑨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且为众人未若复吾赋不幸之可晒而因得众人也。

译:那么他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只不过没有得到后天的教育,他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很哦同学都害怕学习文言文,觉得它很难理解,其实小编觉得文言文最容易学了,学习文言文靠的是平常的积累,所以学习它不需要着急,平时多看点书就好了。

对文言文的考试,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一《与朱元思书》一、通假字1.转:通“啭”,鸟叫声。

(蝉则千转不穷。

)2.反:通“返”。

(窥谷忘反。

)二、古今异义1.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2.奔古义:指飞奔的马。

(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飞奔。

三、一词多义1.绝:(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美,绝妙)(2)猿则百叫无绝(消失,断,停,)2.上:(1)负势竞上(向上)(2)横柯上蔽(在上边)四、词类活用1.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2.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3.负势竞上(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4.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或往远处伸展)5.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6.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边)五、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翻译: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出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翻译: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得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物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六、阅读理解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归纳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归纳

,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归纳1、《与朱元思书》.出处:选自《艺文类聚》,作者是吴均,今存其诗一百三十余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愤闷抑郁之情;《粱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骨气” 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

对当时文坛有很大的冲击。

本文是一片山水名作,作者的题意是写给朱元思的一 封信。

“与”,给。

书,信。

一、重点词语 :1、 风烟俱净 俱:全,都2、 从流飘荡 从:随着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比得过 奔:飞奔的马5、负势竞上 负:凭依6、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 叫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到 息:平息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经纶:经营反:通“返” 返回9、横柯上蔽 柯:树干二、重点句子翻译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3、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译: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

5、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6、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 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三、课本内容理解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八年级下文言文知识复习汇总

八年级下文言文知识复习汇总

八年级下文言文知识复习汇总21《与朱元思书》一、字词解释共色:一样的颜色从:随独绝:独一无二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奔:飞奔的马寒树:看了使人有寒意的树负:凭借竟上:争相向上轩邈:高远经纶:筹划息:平息反:通返,返回二、东西:向东向西俱:都书:书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奇山异水,独一无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凭借各自的地势争相向上,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形成无数的山峰。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长久不停的叫着,猿猴也不停的啼叫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极力追逐功名的人看到这样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追逐功名的心,那些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再细致的描绘水之清,水之急,山之高,山之险,让人们充分领略到了富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2、第二自然段“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正面描写水之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侧面描写水之清。

3、第三自然段中以泉水之声,鸣鸟之音反衬山林之幽静的句子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慨,体现了他怎样的生活态度?对功名利禄的鄙弃,淡泊名利的感慨。

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2《五柳先生传》一、文学常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诗人,代表作有散文桃花源记诗歌饮酒其中两句写采菊成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字词解释何许:哪里不详:不知道不求甚解:不追求一字一句的过分深究会意:对内容有所体会嗜酒:喜爱喝酒亲旧:亲戚朋友造,辄:往就期:希望吝情:舍不得萧然:空寂箪瓢屡空:盛饭的竹篮和水瓢经常是空的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赞:传记结尾评论性文字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急切的样子俦:辈乐:为什么感到快乐三、句子翻译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如下:一、重点字词:1.固执:持之以恒,坚持不变。

例句:他在面对困难时总是十分固执,从不轻易放弃。

2.抚慰:安慰,使平静。

例句:老师的言语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

3.诱惑:引诱,引动。

例句:年轻人常常容易被美色所诱惑,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4. 懊悔:后悔,自责。

例句:他因为错过了一个重要的机会而懊悔不已。

5.狡猾:诡诈,狡诈。

例句:小偷躲过了警察的追捕,证明他非常狡猾。

6. 羞愧:感到耻辱和惭愧。

例句:当他说出那样的谎言后,感到羞愧不已。

7.偏狭:心胸狭窄,不开放。

例句:他是一个很偏狭的人,对他人的观点总是持有偏见。

8.顾虑:担心,忧虑。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例句:他因为经济困难,所以一直在顾虑孩子的教育问题。

9.矫情:故意装扮,做作。

例句:她喜欢矫情地摆出一些不自然的姿势。

10.虚伪:不真实,假装。

例句:他表面上对我很友好,但实际上却是十分虚伪。

二、文言文知识点:1. 古文基本语序:主谓宾的语序。

例句:春风吹拂着大地。

2. 倍数结构:表示乘法关系的词语。

例句:百倍努力,千倍回报。

3. 朝代及历史人物的称谓:例句: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孔子、墨子。

4.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 比喻: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或现象来表示抽象的概念或思想。

例句:心如闪电,思如飞鸿。

- 比拟:通过描写事物的相似点来说明案例的道理或理论。

例句: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 借代:用一个名词代替另一个名词,使句子更加简练。

例句:岳飞百折不挠,为国捐躯。

- 夸张:为了增强表达的效果,对事物的程度进行夸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例句:听罢是真星,不觉杀人弹。

5. 文言文的常用句型:- 否定句:在动词前加上\第3页/共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文言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文言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1.《桃花源记》1)主旨①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②表达了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2)虚词乃见渔人,乃大惊:副词,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然,居然。

的忘路之远近:助词,可译为“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代指见到的景象。

具答之:代词,代指问题。

处处志之:助词,无实义。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代指这件事情。

2.《小石潭记》3.《诗经》二首4.《庄子》二则5.《礼记》二则6.《马说》1)手法借物喻人(托物寓意)的手法: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

2)主旨①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②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3)虚词之虽有千里之能:的,结构助词。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结构助词。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词。

食之不能尽其才:它,代词。

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表顺承。

其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千里马的。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千里马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

最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

最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

21《与朱元思书》吴均翻译:烟雾都散净了,天空和远山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茂密碧绿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冷冷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见到阳光。

作家简介:吴均(469—520),字叔痒,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文章主旨:作者向朱元思介绍他在从富阳到桐庐的航程中所见的富春江上的“奇山异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怡情山水、向往大自然的志趣,同时也抒发了对政治的失意、厌倦之情和企图寄情山水的思想。

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2 、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一词多义:1、绝:①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没有能赶上的)②猿则百叫无绝.(停止)2 、无:① 直视无.碍(没有)② 猿则百叫无.绝(不)3 、直:① 直.视无碍(一直)② 争高直.指(笔直)4 、上:① 横柯上.蔽(在上面)② 负势竞上.(向上伸)词类活用:1、动词用作名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奔的马)2 、形容词用作动词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散净)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指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3 、名词用作状语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在上面)4 、使动用法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使⋯⋯停止、平息)5 、名词用作动词负势竞上.(向上伸)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一、文言文梳理(一)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学常识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

2.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可记人和事,可记山川名胜,可记器物.建筑等。

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二)重点词语实词【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明亮的样子。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未果】没有实现。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延.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寻病终】随即,不久。

通假字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2)豁然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20.《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中心思想:本文写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得齐国大治的故事。

说明了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才能让人们敢于说真话。

二、人物特点:邹忌:头脑冷静、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

齐威王:虚心纳谏、明智果断、闻过则改、兴利除弊。

三、字词解释1、讽:劝告。

2、纳:下级对上级的劝言3、修:身高。

4、昳丽:光艳美丽。

5、朝服:早晨。

6、窥镜:察看。

7、孰与:和……比谁……。

8、及:比得上9、旦日:明天。

10、孰视之:通“熟”,仔细。

11、弗如远甚:远不如。

弗:不。

12、美我者:认为……美13、私:动词,偏爱。

14、诚知:确实知道。

15、皆:都认。

16地方:土地方圆。

17、宫妇:宫里的妾侍。

18、左右:侍从。

19、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20、善:好。

21、蔽:指受蒙蔽。

22、面刺:当面指责。

23、谤讥:指责,讽刺。

24、闻:使……听到。

25、间进:偶尔。

26、期年:满一年。

27、朝于齐:朝见。

四、句子翻译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2、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

5、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大小的官员,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9、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10、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常常进行复习,可经使学习成果坚固地贮存在头脑中,以便随时取用。

下面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人教版八班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人教版八班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一)《马说》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以:根据道:正确的方法2、执策而临之策:鞭子临:面对3、其真无马邪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莫非'4、其真不知马也其:表推想语气,相当于"唯恐'5、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餐或:有时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6、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喂材:通"才',才能7、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这样虽:即使8、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且:尚且等:一样,等同9、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表现出来10、故虽出名马故:所以,因此虽:即使11、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怎么千里:日行千里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故虽出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所以即使有好马,只是屈辱在奴役的(养马)人的手里。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和一般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依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驾驭千里马而不根据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莫非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唯恐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人教版八班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二)《小石潭记》一、词语:1. 水尤清冽尤:非常。

冽:凉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道路。

见:消失。

3. 为坻,为屿,为嵁为:成为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4.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来'5. 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与朱元思书1音节:缥碧急湍鸢飞戾天经纶横柯泠泠作响轩藐窥谷忘返直视无碍上蔽2: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南朝梁文学家吴均.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山水小品.3:通假字: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4古今异义:戾(古:至,到达今:罪过,乖张)经纶(古:筹划,治理今:比喻政治才能)5解释一百许(大约)里负(任凭)势竞上(向上)泉水激(冲激)石泠泠(形容水声清越)作响千转(通啭鸟叫声)不穷(穷尽)轩(高大)藐(远)争高直指(指向)嘤嘤(和谐的声音)成韵戾(至)天直视(看)无碍从(顺,随)流飘荡猛浪若奔(飞奔的马)鸢(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飞天下独绝(绝妙)猿则百叫无绝(停止)横柯(树木的枝干)上(在上面)蔽(遮蔽)风烟俱(全,都)净水皆缥碧(青白色)疏条交(交相)映6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负势竞上,互相轩藐.7回答问题(1)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作者描写水时,抓住了水的清,急或(清澈,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3)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表现全文中心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第二段是怎从不同角度来描绘富春江的水?(从静水清澈和急流汹涌等不同的角度来写的)(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句中的寒树是什么意思?(密而绿的树,让人看了产生寒意.)为什么用寒树来称树?(寒字突出了山树的浓密,树叶绿得发暗,产生寒意.这样写突出了观景者的心理感受,更易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7)第三段抓住了富春江两岸的那些景物来写,是如何展开描写的?(抓住山,树,泉,鸟,蝉,猿等景物来写,描写动静结合,化静为动,有声有色,突出富春江的山之奇.)(8)文章第一段是总写,写登舟纵目的感受.(9)本文抒写了作者向往自然,厌恶尘世的心情.(10)文章在写山水之奇异时,哪写语句是着重从视觉感受落笔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11)文章在写山水之奇时,写听觉感受的语句又是哪写呢?(泉水激石~~猿则百叫无绝.)(12)文章怎样写山之奇异的?(夹岸高山~~千百成峰)(13)作者是怎样在文中抒写自己身临其境的内心感受?(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4)有人赞美从富阳至桐庐的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你觉得富春江奇在和处?(水清,山高,充满了生命力)(15)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的体验,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和壮美)<<五柳先生传>>1音节:因以为号性嗜酒造饮辄尽吝情去留短褐箪瓢屡空闲静少言衔觞赋诗黔娄若人之俦不汲汲于富贵宴如也2<<五柳先生传>>是东晋朝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著名诗人.3解释: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不祥其姓字(知道)因以为号焉(因而,于是)或置酒而招之(有时)(摆)造辄则尽(到,往)(就)期在必醉(期望,希望)环堵萧然(空寂)宴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若人之俦(辈,同类)以乐(使~~快乐)其志(心志,志趣)宴如也(像~~的样子)闲静少言(与多相对)既醉而退(然后)箪瓢屡空(经常,多次)4回答问题:出自本文的成语不求甚解,它在课文中的意思是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现在往往指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5写出文中描写五柳先生家贫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也宴如6五柳先生的称呼从何而来?(宅边有五柳树)7五柳先生的吃,住,穿是怎样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8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如何?(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一、通假字1、《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鸣声。

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有时见日:“见”同“现”,显现,显露。

2、《马说》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只”,只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3、《送东阳马生序》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4、《岳阳楼记》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5、30《诗五首》玉盘珍羞直万钱:“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同“现”,出现。

二、古今异义1、《五柳先生传》(1)每有会意..古义: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领会。

今已:指领会别人没领会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古义:旧交,旧友。

今义:过去的,过时的。

(3)因以为..号焉古义:以之为,即“用它做……”今义:认为。

(4)不求甚解....古义: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

今义: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马说》(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的古义:同样。

今义:等候;表示复数或列举。

(2)策之不以其道.古义:正确的方法。

今义:道路。

3、《送东阳马生序》(1)走.送之古义:跑。

今义:行(2)尝趋.百里外古义:快步走。

今义:表示趋向。

(3)主人日再.食古义:两次。

今义:又一次。

(4)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5)卒.获有所闻古义:最终。

今义:士兵。

4、《岳阳楼记》(1)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2)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越.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下一年。

(4)属.于作文以记之古义:写文章;今义,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也可指文章。

(5)去.国怀乡古义:离开;今义,跟“来”相反。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 (三)词类活用 • 美 形容词意动用法,意义是“认为……美丽”; 如:吾妻之美我者 • 闻 动词使动用法,意义是“使……听到”;如: 闻寡人之耳者 • 服 名词用作动词,意义是“穿戴”;如:朝服 衣冠 • 锐 形容词使动用法,意义是“使……锋利”; 如:锐兵刃 • 少、众 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义是“少数 人”“多数人”
参考答案 1、被通披,穿 2、式通轼,车前的横木 3、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啊” 4、说通悦,高兴 5、距通拒,抗拒 6、圉通御,抵挡 7、诎通屈,折服
(五)翻译下列句式 吾与徐公孰美宋? 何罪之有?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可得而犯邪?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非复吴下阿蒙! 天子为动 (六)、典故或现在还在用的词语 门庭若市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闻鸡起舞 涉猎 自相鱼肉 望风响应
二、阅读语段 (一)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 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 “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 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 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 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 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 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 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文言复习
一、知道掌握古代的名作家作品,让学 生按照作品的朝代、对作家的评价、作 品的出处、名言名句等罗列表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文言文知识积累 (一)、一词多义 1、 孰:吾孰与徐公美 孰视之 2、胡:以备胡 胡不已乎 3、朝:皆朝于齐 朝服衣冠 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 谤讥于市朝 4、命:夫子何命焉为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5、见:胡不见我于王 于是见公输盘 见公输盘 子墨子见王 6、将: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将以攻宋 7、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为 天子为动 此为何若人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8、以:将以攻宋 睿以为军咨祭酒 9、固:其将固可袭而虏 吾义固不杀人 10、于:起于齐 今有人于此 11、之: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介胄之士不 12、军:军霸上 上自劳军 军中不得驱驰 13、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14、美: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 15、说:请说之 公输盘不悦 16、方:今齐地方千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17、期:期年 期日中 18、上: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19、善:王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20、入:匈奴大入边 直驰入 21、说:请说之 公输盘不说 及郡下,说如此 《爱莲说》 22、已: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09:文言文阅读(知识精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09:文言文阅读(知识精讲)

专题09 八(下)文言文知识梳理一、桃花源记【通假字】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意思为:邀请。

2.具答之。

“具”通“俱”完,意思为:全。

【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

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屋舍俨然。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

3.阡陌交通。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①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已婚男子配偶的称呼。

绝境:②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6.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充足,不满。

7.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古义:顺着;今义:缘故。

8.说如此。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古义:请今义:延长。

10.夹岸数百步。

夹:古义:古代量度单位今义:两脚跨过的距离。

11.后遂无人问津。

津:古义:渡口今义:口液。

12.停数日辞去。

去:古义:离开今义:跟来相反。

13.欲穷其林。

穷:古义:走近今义:贫穷。

14.此中人语云。

云:古义:告诉今义:说话。

15.便得一山。

得:古义:发现今义:得到。

16.仿佛若有光。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好像。

17.咸来问讯。

咸:古义:全都今义:咸味。

18.村中闻有此人。

闻义:古:发现今义:用鼻子嗅。

19.此中人语云。

云:古义:说今义:白天。

20.便扶向路。

向:古义:从前的今义:方向。

21.不足为外人道也。

外人:古义:桃花源外的人今义:不同民族或国家的人。

【一词多义】1.中①晋太元中,年间;②中无杂树,中间,其中。

2.舍①便舍船,动词,舍弃;②屋舍俨然,名词,房屋。

3.闻①鸡犬相闻,听见,②闻有此人,听说。

4.出①不复出焉,出去;②皆出酒食,拿出。

5.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②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6.遂①遂迷,(最终);②后遂无问津者(竟然)。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最新整理)《与朱元思书》吴均本文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一、重点字词1.[词类活用]湍:形用名,急流。

奔:动用名,飞奔的马。

轩邈:形用动,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2.[通假字]①转:通“啭”,鸟叫声。

②反:通“返”,返回。

3.[常规字词]①俱净:全都,消散。

②从流:随着江流。

从,顺,随。

③缥(pi ǎo )碧:青白色。

④一百许里:许,表示约数,相当于“来”。

⑤甚箭:比箭还快。

⑥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形容树绿而密。

⑦负势:(山峦)凭依高峻的山势。

负,依凭。

竞上:争着向上。

竞,争。

⑧互相轩邈:山峦放佛都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⑨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⑩千转不绝:绝,停止。

○11柯(k ē):树木的枝干。

○12蔽:遮蔽。

○13交映:互相掩映。

二、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那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 鸢 (yu ān)飞戾(l ì)天者,望峰息心。

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

译: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经纶:筹划,治理。

译: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三、问题探究1.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 风烟俱尽,天山共色。

2.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作者陶醉、闲适的句子是什么?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统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流露出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分析1《桃花源记》重点句子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渔人)顺着溪水(划船)前行,忘记了路的远近。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在溪流的)两岸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芳草新鲜美好,落花纷纷。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再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4.XXX水源,便得一山。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渔人)便看到了一座山。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很整齐的样子。

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衣着,都像桃源外的人。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人)就邀请(他)回到(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食物(来款待他)。

9.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10.自XXX避XXX时乱,率妻子XXX来此绝境。

(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XXX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肠绝的地方。

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从此)不再从这里出去,千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村人)问目前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代,更不必说XXX和晋朝了。

1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小我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了他所听到的,(村人)都感叹、惋惜。

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

1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

16.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但愿望)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与朱元思书》吴均翻译:烟雾都散净了,天空和远山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茂密碧绿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冷冷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见到阳光。

作家简介:吴均(469—520),字叔痒,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文章主旨:作者向朱元思介绍他在从富阳到桐庐的航程中所见的富春江上的“奇山异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怡情山水、向往大自然的志趣,同时也抒发了对政治的失意、厌倦之情和企图寄情山水的思想。

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一词多义:1、绝: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没有能赶上的)②猿则百叫无绝.(停止)2、无:①直视无.碍(没有)②猿则百叫无.绝(不)3、直:①直.视无碍(一直)②争高直.指(笔直)4、上:①横柯上.蔽(在上面)②负势竞上.(向上伸)词类活用:1、动词用作名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奔的马)2、形容词用作动词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散净)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指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3、名词用作状语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在上面)4、使动用法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使……停止、平息)5、名词用作动词负势竞上.(向上伸)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它当作自己的号。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精品文档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他本性嗜酒,家里穷不能常喝。

亲戚旧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酒叫他来喝。

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就回家,竟不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风和阳光。

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他安然自若。

经常写文章自我娱乐,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趣。

他忘记心中的得与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评论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把自己的志趣当作快乐。

(他是)无怀氏的百姓吗?或者是葛天氏的百姓吧?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世称靖节先生,又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

文章主旨:本文是作者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赞美了他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

古今异义:1、每有会意..古义: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义:指明白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古义:旧交,旧友今义:过去的,过时的3、因以为..号焉古义:以之为,即“用它做……”今义:认为4、亦不详其姓字.古义:字,古代男子二十岁后根据本名的含义另取一个别名今义:文字5、或.置酒而招之古义:有时今义:或许,或者6、造.饮辄醉古义:往、到今义:做,制作一词多义:1、许: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附在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2、以:①因以.为号焉(介词,用)②以.此自终(介词,凭,靠)3、其:①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4、之:①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②无怀氏之.民欤(助词,的)5、志:①颇示己志.(名词,志趣)②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喝酒)2、形容词用作动词亦不详.其姓字(知道)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乐.其志(使……快乐)精品文档特殊句式1、省略句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主语“五柳先生”)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2、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后置)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宾语前置)23《马说》韩愈翻译: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上,(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用“千里马”称呼它。

千里马,吃一顿有时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够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点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打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

文章主旨:本文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写千里马的遭遇及其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讽喻封建统治者不是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愚昧昏庸,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通假字:1、不知岂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3、食之不能尽其才.(材,通“才”,才能)4、其真无马耶.(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古今异义: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2、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3、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同样、相当。

今义:等候;表列举一词多义:策:①策.之不以其道(鞭打)②执策.而临之(鞭子)食:①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②食.不饱(吃)能:①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能够)②虽有千里之能.(才能,本领)之:①衹辱于奴隶之.手(助词,的)②策之.不以其道(它,代千里马)精品文档虽:①故虽.有名马(即使)②虽.有千里之能(虽然)以:①不以.千里称也(因为)②策之不以.其道(按照)其:①安求其.能千里也(它,代千里马)②其.真无马邪(表反问语气)③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语气)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动词:祇辱于奴隶人之手(辱没)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2、名词用作动词:策之不以其道(鞭打)3、数量词用作动词: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日行千里)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特殊句式:1、倒装句: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千里马”)衹辱于奴隶之手(介词结构后置,“衹于奴隶之手辱”)2、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省略主语)2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翻译: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每每向藏书的人家借,(借来)亲手用笔抄录,计算着日期归还。

天很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不放松抄书。

抄录完了,跑着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为这人家大多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

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与(我)交游,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道德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站在他旁边。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脸色愈加恭顺,礼节愈加周到,不敢说出一句话来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

所以我虽然笨拙,终于获得很多教益。

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隆冬刮着猛烈的寒风,大雪深几尺,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了却不知道。

到了学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浇洗,用被子盖着,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店,店主每天提供(我)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享受。

同住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饰红帽带和宝石的帽子,腰佩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好像仙人。

我则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精品文档毫无羡慕的意思。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我的勤恳与艰辛是这样。

作者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文章主旨:本文是作者作为长者赠给前来拜访的同乡晚辈马生的一篇序。

作者在文中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与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以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古今异义: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古义:跑。

今义:行走一词多义:从:①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向)②当余之从.师也(跟从)若:①烨然若.神人(好像)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至:①礼愈至.(周到)②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以:①以.衾拥覆(用)②以.中有足乐者(连词,因为)③俯身倾耳以.请(相当于“而”,表承接)④无从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来)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把)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手.自录之(动手)腰白玉之环(腰佩)2、名词作状语手自笔.录(用笔)主人日.再食(每天)特殊句式:1、倒装句:弗之怠(宾语前置,“弗怠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结构后置,“每于藏书之家假借”)26《小石潭记》柳宗元翻译: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高兴。

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往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

潭把一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成为小岛,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精品文档潭中鱼儿大约有一百来条,好象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与游人一起娱乐。

向潭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象北斗星那样曲折,象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水的岸势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坐在潭边,四周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