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氧化

合集下载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

1. NAD+
NAD+是水溶性的,与酶蛋白可逆结合而往返于线粒体基
质与内膜之间(但不能透过内膜)。 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它作为有关脱氢酶的辅酶,接受代 谢物上脱下的氢,生成NADH;而后与酶蛋白脱离,扩散至线 粒体内膜的内表面,将氢(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传递给下一个电子传递体,
自身又再生成 NAD+,返回线粒体基质继续参与代谢物的脱氢
反应。 NAD+是双电子传递体(每次传递2个电子),即氢传递体。
HH CONH2 N R P P R A NAD H e H N R P P R A NADH CONH2 H
R P( P R A) H3C H3C
5
N
9 10
N
1 4
O NH
NADH NAD
H
N
O
FMN (FAD) H3C H3C
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的概念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 氧化。主要是指糖、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在 生物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 和H2O的过程。
生物氧化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为生物体提供
能量。
3、生物氧化的特点
1、相同点 体内氧化 体外氧化

4、细胞色素c

在复合体III和Ⅳ之间传递电子。(细胞色素c 交互地与细 胞色素还原酶的C1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接触) 是唯一能溶于水的细胞色素

5、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体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 )
由 cyt.a和a3 组成。复合物中除了含有铁卟啉外,还含有2个铜原子(CuA, CuB)。Cyta与CuA相配合,cyta3与CuB相配合,当电子传递时,细胞色素的Fe3+ Fe2+间循环,同时Cu2+ Cu+间循环,将电子从cytc直接传递给O2。 也叫末端氧化酶。

第8章:生物氧化

第8章:生物氧化
GDP+Pi
HSCoA
H2C COOH H2C COOH
琥珀酸
GTP
O C SCoA
琥珀酰CoA
ATP ADP
琥珀酰CoA合成酶
2. 氧化磷酸化
在线粒体中,代谢物脱下的2H经呼吸链氧为 水时所释放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 过程。它是体内生成ATP的主要的方式。
呼 吸 链
1 O2 H2O
实质: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产生的ATP的mol数。
线粒体离体实验测得的一些底物的P/O比值
底 物 β-羟丁酸 琥珀酸 抗坏血酸 呼吸链的组成 NAD+→复合体Ⅰ→CoQ→复合体Ⅲ →Cyt c→复合体Ⅳ→O2 复合体Ⅱ→CoQ→复合体Ⅲ →Cyt c→复合体Ⅳ→O2 Cyt c→复合体Ⅳ→O2 复合体Ⅳ→O2 0.88 0.61-0.68 1 1 细胞色素c (Fe2+) 1.7 2 P/O比值 2.4~2.8 可能生成的 ATP数 3
1. 温度: 体温,~37度

高温
2. 反应温和:酶促,逐步氧化,逐步放能,可调节

反应剧烈:短时间内以光、热能形式放能
不能储存,0% 碳和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
3. 效率:以高能键储存,40~55%


4. CO2来源:有机羧酸脱羧而来
二、生物氧化的酶类 氧化酶类 需氧脱氢酶 不需氧脱氢酶
R=H: NAD+;
R=H2PO3:NADP+
B: FAD和 FMN
FAD(或FMN)+ 2H FADH2(或 FMNH2)
C: 辅酶Q ( CoQ) 泛醌(辅酶Q, CoQ, Q)由多个异戊烯连接形 成较长的疏水侧链(人CoQ10),脂溶性, 在膜中 可流动。 不固定于复合体,呈游离状态。氧化还 原反应时可生成中间产物半醌型泛醌。

第八章生物氧化

第八章生物氧化

27
2.黄素蛋白(flavin protein,FP)
黄素蛋白的辅基有两种:FMN和FAD, 其分 子中的异咯嗪环可以进行可逆的加氢和脱氢反应, 故黄素蛋白在呼吸链中属于递氢体,在加氢反应 时接收2个氢原子。
28
H3C H3C
N
CH 2 O H C OH H C OH H C OH
O PO O-
36
37
细胞色素c (Cytochrome C)
➢13kD球形蛋白 ➢唯一能溶于水的细胞色素 ➢流动电子载体,可在线粒 体内膜外侧移动
38
呼吸链中常见的几种蛋白质或酶
名称
特点
主要功能
黄素蛋白
以FAD或FMN为辅基 传递H和电子
铁硫蛋白
辅基为铁硫中心(Fe-S) 传递单个电子
泛醌(CoQ)
脂溶性,能在内膜中自 由扩散
ATP、热能
10ion and storage of ATP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核心作用 ATP的生成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ATP的储存和利用
11
一、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核心作用
生物体能量代谢的特点:
1. 生物体不能承受能量大量增加、能量大量 释放的化学过程,所以代谢反应都是依序 进行,能量逐步得失的反应
⊿G′
(kcal/mol) (-14.8) (-12.3) (-11.8) (-10.3) (-7.3) (-7.5) (-6.6) (-6.6) (-5.0)
14
二、 ATP的生成 (一)底物水平磷酸化 定义:代谢物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脱氢或
脱水而引起分子内能量重新分布,产 生高能键,然后将高能键转移给ADP (或GDP)生成ATP(或GTP)的过 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phosphorylation)。

生物化学__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__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一)名词解释1.生物氧化2.呼吸链3.底物水平磷酸化(一)名词解释1.生物氧化: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氧化过程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时也称之为“细胞呼吸”或“细胞氧化”。

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化变成CO2;底物氧化脱氢、氢及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分子氧与传递的氢结成水;在有机物被氧化成CO2和H2O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ADP转变成ATP。

2.呼吸链: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电子在逐步的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被用于合成ATP,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3.氧化磷酸化: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P 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ATP的主要方式。

5.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 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只产生少量ATP。

(二) 填空题1.生物氧化有3种方式:____脱氢_____、_脱电子__________和_____与氧结合_____ 。

2.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在此过程中有___酶;______、______辅酶;___和_____电子传递体___ 参与。

7.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___焦磷酸化合物;;;______、___酰基磷酸化合物______、____烯醇磷酸化合物;_____、__胍基磷酸化合物;_______、____硫酯化合物_____、______甲硫键化合物___等类。

8.细胞色素a的辅基是____血红素A;_____与蛋白质以_____非共价____键结合。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一)名词解释1.生物氧化: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氧化过程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时也称之为“细胞呼吸”或“细胞氧化”。

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化变成CO2;底物氧化脱氢、氢及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分子氧与传递的氢结成水;在有机物被氧化成CO2和H2O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ADP转变成ATP。

2.呼吸链: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电子在逐步的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被用于合成ATP,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3.氧化磷酸化: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P磷酸化生成ATP 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ATP的主要方式。

4.磷氧比: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TP。

经此过程消耗一个原子的氧所要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也是生成ATP的分子数)称为磷氧比值(P/O)。

如NADH的磷氧比值是3,FADH2的磷氧比值是2。

5.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只产生少量ATP。

如在糖酵解(EMP)的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后产生的1,3-二磷酸甘油酸,在磷酸甘油激酶催化下形成ATP的反应,以及在2-磷酸甘油酸脱水后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酸激酶催化形成ATP的反应均属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

另外,在三羧酸环(TCA)中,也有一步反应属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如α-酮戊二酸经氧化脱羧后生成高能化合物琥珀酰~CoA,其高能硫酯键在琥珀酰CoA合成酶的催化下转移给GDP生成GTP。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

2H+
2CytFe3+ 2CytFe2+
O2½ O2
39
第三节 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
一 高能化合物和高能磷酸化和物 1. 高能化合物 体内的ATP等有机化合物在水解时可释放 出大量自由能,通常称为高能化合物或富含能量 的物质。换言之,所谓高能化合物是指化合物进 行水解反应时伴随的标准自由能变化(ΔG0’)等 于或大于ATP水解成ADP的标准自由能变化的化 合物。在PH7.0条件下,ATP水解为ADP和磷酸时, 其ΔG0’为-30.5KJ/mol。
22
5. 细胞色素体系(cytochromes,Cyt)
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即细胞色 素a,b,c(Cyta,Cytb,Cytc)。 线粒体的电子传递至少含有五种不同的细胞 色素:称为细胞色素b、c、c1、a、a3。 细胞色素b、c、c1辅基为血红素。 细胞色素a、a3不易分开,统称为细胞色素 aa3,其辅基为修饰过的血红素,称为血红素A, 唯一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氧的细胞色素,因此 又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44
45
2.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氧化是底物脱氢或失电子的过程,电子 沿呼吸链向氧传递的过程中,逐步释放能 量——氧化放能;而磷酸化是ADP与Pi合成 ATP的过程——磷酸化吸能;这种氧化与磷酸 化两个过程紧密地偶联在一起形成ATP的过程 就是氧化磷酸化。氧化是磷酸化的基础,而 磷酸化是氧化的结果。如果只有代谢物的氧 化过程,而不伴随有ADP的磷酸化过程,则 称为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uncoupling).
46
三.ATP在呼吸链中形成的部位
即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确定方法有: 1.P/O比值测定 P/O比值指在一定时间内,氧化磷 酸化过程中消耗一摩尔氧所消耗的无机 磷的摩尔数,或者说消耗一摩尔氧所生 成的ATP的摩尔数。

第6章 生物氧化

第6章 生物氧化
包括细胞色素a 包括细胞色素a、a3及以铜离子为辅基的酶将电子从 传递给1/2 激活氧生成O Cyt c 传递给1/2 O2,激活氧生成O2- 。最后再与线粒 体基质中的2H+结合生成H2O。(递电子) 体基质中的2H 结合生成H 。(递电子) 递电子
功能:将电子从细胞色素 传递给 传递给O 功能: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 2
1 ADP和ATP的调节作用 和 的调节作用 ADP增高 增高/ATP降低 增高 降低 ADP降低 降低/ATP升高 降低 升高 2 甲状腺激素(促进) 甲状腺激素(促进) 甲亢病人基础代谢率高(活化 甲亢病人基础代谢率高(活化ATP酶) 酶 促进氧化磷酸化 抑制氧化磷酸化
46
3 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
52
磷酸甘油脱氢酶
磷酸甘油穿梭 肌肉,神经) (肌肉,神经)
苹果酸-天冬氨酸甘油穿梭(肝脏,心脏) 苹果酸 天冬氨酸甘油穿梭(肝脏,心脏) 天冬氨酸甘油穿梭
苹果酸
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 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 肌肉和神经组织中生成36ATP 肌肉和神经组织中生成 心脏和肝脏中生成38ATP 心脏和肝脏中生成
4
生物氧化的特点
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比较
生物氧化 反应条件 反应过程 能量释放 CO2生成方式 温 和 (体温、pH近中性) 体温、pH近中性) 逐步进行的酶促反应 逐步进行 (化学能、热能) 化学能、热能) 有机酸脱羧 体外燃烧 剧 烈 (高温、高压) 高温、高压) 一步完成 瞬间释放 (热能) 热能) 碳和氧结合
29
生物氧化产物2 生物氧化产物
第一条呼吸链: 第一条呼吸链: NADH氧化呼吸链 氧化呼吸链
CytC
复合体Ⅰ 复合体Ⅰ
复合体Ⅲ 复合体Ⅲ
复合体Ⅳ 复合体Ⅳ

生物氧化概念

生物氧化概念

生物氧化概念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某些化学反应以及能源转化的过程中,通过与氧气结合或者释放氧气来产生能量的过程。

在生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细胞能够将有机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能量并释放二氧化碳和水。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其中产生的能量被用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命周期。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有机物质(如葡萄糖)被分解为小分子,这些小分子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这个过程主要通过三个主要的代谢途径进行:糖解(糖的分解过程,产生少量ATP)、胞嘧啶核苷酸周转途径(产生少量ATP)和三羧酸循环(产生较多的ATP)。

细胞内的线粒体则是产生能量的主要位置,线粒体内涵有氧呼吸链,通过氧分子的逐渐氧化,诱导电子传递和质子泵浦过程,最终使ATP合成酶产生ATP。

生物氧化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至关重要。

能量的产生可以满足细胞对于代谢、运动和生长等方面的需求。

生物氧化还在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供动物呼吸。

总之,生物氧化是生命活动中重要的能量转化过程,对于维持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补充一些关于生物氧化的重要概念:1. 有机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质(如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这个过程被称为有机物质的完全氧化,其中释放的能量被生物体利用。

2. ATP的产生: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通过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反应,能量被转化为一种能供生物体利用的化学能形式,即三磷酸腺苷(ATP)。

ATP是细胞内的主要能量储存和传递分子,在细胞内驱动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3. 有氧呼吸:有机物质与氧气发生完全氧化的过程通常被称为有氧呼吸。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糖解、胞嘧啶核苷酸周转途径和三羧酸循环。

4. 无氧呼吸:在某些情况下,生物体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来进行有氧呼吸。

在这种情况下,细胞会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来产生能量。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
电极电位大小及各种因素的影响用奈斯特方程来表示,其方
程为:
E′=Eº′+
RT
C氧化态
nF In C还原态
(三)氧化还原电位与自由能的关系
△Gº’=-nF △Eº’
三. 高能磷酸化合物
(一)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
高能磷酸化合物:一般将水解时释放20.9KJ/mol以上自由 能的化合物称之,含有高能量的键称为高能键,常 用” ~” 符号表示,典型的代表是三磷酸腺苷(ATP)含有 两个高能键。
二、三羧酸循环生成的ATP
乙酰CoA+3NAD++FAD + GDP+Pi+2H2O→
CO2+3NADH+FADH2+GTP+2H++CoASH 每个分子G彻底氧化为H2O和CO2,共能产生: 5(或7)+12.5×2=30(或32)分子ATP
三、三羧酸循环的回补反应
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
1、丙酮酸的羧化 图6-25 丙酮酸的羧化
(二)呼吸链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电子传递链ETC):指代谢物上
脱下的氢(质子和电子)经一系列递氢体或电子传递体按对电 子亲和力渐渐升高的顺序依次传递,最后传给分子氧而生 成水的全部体系。
NADH呼吸链
呼吸链
FADH2呼吸链
图5-17 NADH呼吸链(A)和FADH2呼吸链(B)
第五章 生物氧化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一.生物氧化 (一)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糖、脂、蛋白质等有机 物质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并放出能量的 作用称生物氧化。
特点:一系列酶引起的,在活细胞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部位:真核线粒体、原核细胞膜
(二)生物氧化的方式 1.CO2的生成 脱羧作用:α 脱羧和β 脱羧两种类型 脱羧过程:氧化脱羧 直接脱羧 (1) α 直接脱羧 丙酮酸脱羧反应 (2) β 直接脱羧 草酰乙酸脱羧反应 (3) α 氧化脱羧 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 (4) β 氧化脱羧 苹果酸氧化脱羧反应

生物化学第八章 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第八章 生物氧化

1 O2 2
H2O
实测得FADH2呼吸链: P/O~ 2
FADH2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一种细胞器,是生物氧化和能 量转换的主要场所。是组织细胞的“发电厂”。 线粒体内,外膜的化学组成有显著的区别; 外膜:磷脂,胆固醇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 内外膜间隙:腺苷酸激酶,核苷酸激酶等 内膜:有些脱氢酶,氧化呼吸链有关的酶, ATP 合成酶 基质: 催化糖有氧分解,脂肪酸氧化,氨基酸分 解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酶
3
二、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
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代谢物中C如何在酶催化下生成CO2;
2.细胞如何利用O2将代谢物中的H氧化成H2O;
3.氧化产生的自由能怎样被收集、转换和储存。
4
生物氧化的三个阶段
脂肪 多糖 蛋白质
大分子降解 成基本结构 单位
脂肪酸、甘油
葡萄糖、 其它单糖
氨基酸
乙酰CoA

小分子化合物 分解成共同的 中间产物(如 丙酮酸、乙酰 CoA等)
31
2. 高能化合物
生化反应中,在水解时或基团转移反应中可释
放出大量自由能( >20 千焦 / 摩尔)的化合物称为 高能化合物。
32
高 能 化 合 物 类 型
33
3. ATP的特点
在 pH=7 环 境 中 , ATP 分子中的三个磷 酸基团完全解离成带 4个负电荷的离子形 式 ( ATP4-), 具 有 较大势能,加之水解 产物稳定,因而水解 自由能很大( ΔG°′= -30.5千焦/摩尔)。
34
4.ATP的特殊作用
在机体的能量代谢中, ATP 就好像能量通币, 高能化合物虽有多种,只有 ATP 可为一切生 理机能与生物合成反应提供能量; ATP是细胞内磷酸基团转移的中间载体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的氧化作用称为生物氧化。

它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和H2O的过程。

又称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

除生成ATP的线粒体氧化体系外,还有不生成ATP的线粒体外其他氧化体系。

氧化反应的类型脱电子反应:脱氢反应:直接脱氢、加水脱氢加氧反应:直接加氧原子、直接加氧分子如Fe3+→Fe2+、Cu2+ →Cu+等;供电子体、受电子体;供氢体、受氢体;直接脱氢(也包括脱电子反应);加水脱氢(使作用物分子上加1个氧原子);生物氧化体外氧化相同点①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有加氧、脱氢、失电子等。

②氧化时的耗氧量、最终的产物、释放的能量均相同。

不同点①反应在有水、体温、pH近中性的细胞内进行。

②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进行。

③能量逐步释放生成ATP。

④加水脱氢使物质间接获得氧,脱下的氢与氧结合生成水,CO2由有机酸脱羧产生。

①反应在高温或高压、干燥条件下进行。

②无机催化剂③能量瞬间大量释放,转换为光和热。

④产生的CO2和H2O是由物质中的C和H直接与氧结合生成。

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异同生物氧化的酶类氧化酶类:脱氢酶类:加氧酶类:过氧化物酶类:催化底物脱氢且只能以氧为直接受氢体。

一般含Cu,产物为H2O,也有例外。

需氧脱氢酶:以氧或其他化合物为受氢体,生成H2O2。

如FMN,FAD辅基。

不需氧脱氢酶:不以氧、而以某些辅酶(如NAD+,NADP+)或辅基(FMN,FAD)为受氢体。

第一节生成ATP的线粒体氧化体系指线粒体内膜中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酶复合体。

以传递电子和H+的形式传递代谢物氧化脱下的氢原子,最后使活化的氢与活化的氧结合生成水。

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又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fer chain)。

一、呼吸链⏹定义传递H 的酶或辅酶称为递氢体(2H 2H ++ 2e );传递电子的酶或辅酶称为电子传递体。

生物氧化名词解释

生物氧化名词解释

生物氧化名词解释
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一系列氧化反应。

在这些反应中,有机物质被氧气氧化成为无机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

这一过程是生物体内能量供给的重要途径。

生物氧化反应主要是指细胞内的呼吸作用,也称为细胞呼吸。

在细胞有机物质的氧化过程中,能量不断产生,并存储在三磷酸腺苷(ATP)中。

这种能量包含了化学能、电能和热能,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

生物氧化反应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糖的分解和氧化磷酸化。

糖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中,将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两个分子的乳酸或乙醇,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氧化磷酸化发生在线粒体内,将乳酸或乙醇进一步氧化,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细胞将分解葡萄糖所产生的氢原子重新组合成为高能化合物,即还原型辅酶NADH和FADH2。

这些
高能化合物随后进入线粒体内的呼吸链系统,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储存的氢原子和电子逐步传递给氧气,同时释放出能量。

这个过程产生的能量用于合成ATP,并驱动生物体的各
种生物化学反应。

生物氧化反应是高效的能量获取方式,相比于无氧代谢产生的能量,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的能量更充沛且高效。

细胞通过调节呼吸作用的速率来满足不同生理条件下的能量需求。

当能量需求较大时,呼吸作用加快,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更多的能量;
而当能量需求较小时,呼吸作用减慢,以节约能量。

总之,生物氧化是生物体内有机物质被氧气氧化成为无机物质的一系列反应。

通过这一过程,细胞能够高效地利用有机物质产生能量,并供给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所需。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

细胞色素b 细胞色素b560 细胞色素cytochrome,Cyt 细胞色素cytochrome,Cyt C、区别: 区别: ① ② 铁卜啉辅基侧链 铁卜啉辅基侧链不同 侧链不同 铁卜啉辅基与酶蛋白连接 铁卜啉辅基与酶蛋白连接方式不同 连接方式不同
辅基 Cyt B 原卜啉Ⅸ(血红素)
与酶蛋白连接 非共价结合 乙烯侧链与酶蛋 Cyt C 原卜啉Ⅸ(血红素) 白多肽链中 Cys 的 –SH相连 Cyt A 血红素A
生物氧化特点 需 O2 释放能量 产生H2O+ CO2 产生H
生物氧化 37 酶 中性 体外燃烧 高温 / 含水干燥 温度 催化 环境
区别:
能量的释放
逐步释放部 分以高能磷 全部以热能 形式散发 酸键形式储 存
氧化还原反应
Fe2+ -e +e Fe3+
氧化反应:失电子、脱氢、加氧;多见 于分解代谢 还原反应:得电子、加氢、脱氧;多见 于合成代谢 实质:电子或氢原子的移换 递氢体/递电子体:氧化还原酶的辅酶或 辅基
多聚异戊二烯长链
甲酰基
(2)复合物Ⅱ 琥珀酸-泛醌还原酶 复合物Ⅱ 琥珀酸-
琥珀酸
FAD,FeFAD,Fe-S,Cytc560 复合体Ⅱ 复合体Ⅱ的电子传递
CoQ
复合物III 复合物III
复合物III: CoQ—细胞色素C还原酶,包括 Cytb2分子(b562, b566), Cytc1, 铁硫蛋白各1 分子 功能: 将电子从CoQ传递给细胞色素C
1、呼吸链中的组成
复合体 复合体Ⅰ 复合体Ⅰ 复合体Ⅱ 复合体Ⅱ 复合体Ⅲ 复合体Ⅲ 复合体Ⅳ 复合体Ⅳ 酶名称 NADHNADH-Q 还原酶 琥珀酸琥珀酸-Q还原酶 Q-CytC 还原酶 CytC 氧化酶 辅基 FMN,FeFMN,Fe-S FAD, FeFAD, Fe-S 铁卜啉,Fe铁卜啉,Fe-S 铁卜啉,Cu 铁卜啉,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

O2
CO2和H2O
ADP+Pi ATP
能量
热能
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之相同点
生物氧化中物质的氧化方式有加氧、脱氢、 失电子,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物质在体内外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最终产 物(CO2,H2O)和释放能量均相同。
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之不同点
生物氧化
反应环境温和,酶促反应逐步
细胞色素c
复合体Ⅳ 细胞色素C氧
13
162
1
13
血红素c
血红素a,a3,
Cyt c1, Cyt a
Cyt c(膜间隙侧)
化酶
泛醌不包含在上述四种复合体中。
CuA, CuB
1、复合体Ⅰ作用是将NADH+H+中的电子 传递给泛醌(ubiquinone)
复合体Ⅰ又称NADH-泛醌还原酶。 复合体Ⅰ电子传递:NADH→FMN→Fe-S→ CoQ→ Fe-S→ CoQ
2-
N O
HO
P O
O H3C HO
OPO3H2 OH CH2 C CH3
C H CO NH O CH2 C NHCH2CH2
O
H2C
sSH ~C
CH3
乙酰辅酶A
磷酸肌酸作为肌肉和脑组织中能量的一种贮存形式。
ATP的生成和利用
ATP
肌酸 磷酸 肌酸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P 机械能(肌肉收缩) 渗透能(物质主动转运) 化学能(合成代谢) 电能(生物电) 热能(维持体温)
呼吸链总式
2H→ → → ½ O2 H2O + 能量 NADH+H+ + ½ O2 →NAD+ + H2O + 能量 FADH2 + ½ O2 →FAD + H2O + 能量

生物化学 第六章 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   第六章 生物氧化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琥珀酸 复 合 体 Ⅰ
2H
复合体Ⅱ FAD.H2 (Fe-S)
2H 2H 2e
2H NAD+
复 合 体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Ⅳ
2e
FMN (Fe-S)
Q10
2H+
Cytb Cytc1 2e (Fe-S) 复合体Ⅲ H2O
Cytc
2e
aa3
2e
NADH氧化呼吸链
O2-
1 2 O2
第三节 ATP的生成
(二)呼吸链成分的排列
由以下实验确定 ① 标准氧化还原电位 ② 拆开和重组 ③ 特异抑制剂阻断 ④ 还原状态呼吸链缓慢给氧
呼吸链中各种氧化还原对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对 NAD+/NADH+H+ FMN/ FMNH2 FAD/ FADH2 Cyt b Fe3+/Fe2+ Q10/Q10H2 Cyt c1 Fe3+/ Fe2+ Cyt c Fe3+/Fe2+ Cyt a Fe3+ / Fe2+ Cyt a3 Fe3+ / Fe2+ 1/2 O2/ H2O Eº (V) ' -0.32 -0.30 -0.06 0.04(或0.10) 0.07 0.22 0.25 0.29 0.55 0.82
故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 或羟化酶(hydroxylase)。 上述反应需要细胞色素P450 (Cyt P450)参与。
微粒体氧代谢的意义
参与体内正常物质代谢,如羟化、合成等
参与体内生理活性物质的灭活及药物、毒
物解毒转化和代谢清除反应、保护机体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

三、生物氧化的本质及过程
1. 本质 生物氧化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失电 子者为还原剂,是电子供体,得电子者为氧化 剂,是电子受体,在生物体内,它有三种方式: O2 加氧氧化 苯丙氨酸 酪氨酸 电子转移
脱氢氧化
OH CH3CHCOOH NAD
+
乳酸脱氢酶
O CH3CCOOH
NADH
脂肪
多糖
蛋白质
C NH O
磷酸肌酸 磷酸精氨酸 10.3千卡/摩尔 7.7千卡/摩尔 这两种高能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起储存能量的作用。

硫酯键型
N
NH2 N N OCH2
-
O R C SCoA
O O S O
-
O O P O
N H H OH
O
H H OH
酰基辅酶A
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乙酰辅酶A
④ 甲硫键型
化学渗透假说简单示意图
线粒体膜
线粒体基质 H 2O eO2 ATP ADP + Pi
- - - ++++
H+ H+
化学渗透假说详细示意图
胞液侧 H+ + + + + + +
H+ H+ Cyt c
+
+ +
F0
+
Q
NADH+H+


NAD+
延胡索酸 琥珀酸
-


- - 1/2O2+2H+ H 2O
- F1
问答题
1、简述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其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2、何谓高能化合物?体内ATP 有那些生理功能? 3、氰化物和一氧化碳为什麽能引起窒息死亡?原理何在?

第六章 生物氧化

第六章   生物氧化

E0‘(V)
-0.32 -0.219 -0.219
氧化还原对
Cyt c1 Fe3+ /Fe2+ Cyt c Fe3+ /Fe2+ Cyt a Fe3+ /Fe2+
E0‘(V)
0.22 0.254 0.29
Cyt bL(bH) Fe3+/Fe2+
Q10 /Q10H2
0.05(0.10)
0.06
Cyt a3 Fe3+ /Fe2+
FMN(FAD)的结构:
CH2OPO32H H H C C C CH2 H3C N N O OH OH OH
N H3C N
异 咯 嗪
O
异咯嗪环的作用:
FMN/FAD
FMNH /FADH
FMNH 2/FADH
2
(氧化型)
(还原型)
铁硫蛋白 铁硫蛋白(Fe-S)共有
9种同工蛋白;分子中
含有由半胱氨酸残基硫
目录
泛醌从复合体Ⅰ、Ⅱ募集还原当量和电子并穿 梭传递到复合体Ⅲ。
电子传递过程:CoQH2→(Cyt bL→Cyt bH)
→Fe-S →Cytc1→Cytc
目录
细胞色素类:
这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酶。在生物氧 化反应中,其铁离子可为+2价亚铁离子,也可 为+3价高铁离子,通过这种转变而传递电子。
R=H: NAD+;
R=H2PO3: NADP+
目录
NAD+(NADP+)和NADH(NADPH)相互转变
氧化还原反应时变化发生在五价氮和三价氮之间。
目录
FMN结构中含核黄素,发挥功能的部位是异 咯嗪环,氧化还原反应时不稳定中间产物是 FMNH· 。在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显示3种分子状 态,属于单、双电子传递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生物氧化的方式 The Way of Biologic Oxidation
1、脱氢(de-hydrogen):
NAD NADH H
CH3CHOHCOOH NADH :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2、加氧(Add Oxygen):
NADPH2 NADP
CH3COCOOH
3
CoQ
2H
2Cyt b Fe
2
经过几个电子传递体b→c1→c→aa3,最后传递至氧。 (2)Function: 传递电子
三、 重要的呼吸链
The main Respiratory Chains
1、NADH Oxidative Respiratory Chains: 其总反应为:
MH2 H e NAD

1、氧化反应是多步连续的酶促反应。 2、氧化反应条件温和,必须有水参与。 水不仅为生物氧化提供环境,而且直接参与生物氧 化过程。 3、氧化方式主要是代谢物在酶催化下脱氢,并经 一系列递体传递至氧而生成H2O 。 4、氧化过程中能量是逐步释放,部分以热能形式 散发,部分以ATP的形式储存和利用。 5、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方式是有机酸脱羧。
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Generate ATP
O C OPO3H2 ADP ATP C OOH CHOH CHOH CH2O P CH2O P [高能磷酸基团转移]
H2O COOH C O P CH2
C OOH CHO P CH2OH
ADP
ATP
COOH C OH CH2
1、以NAD+或NADP+为辅酶的不需氧脱氢酶:
(1)Structure & Mechanism:
尼克酰胺 腺嘌呤 核糖 核糖 磷酸 磷酸 尼克酰胺 腺嘌呤 核糖 核糖 磷酸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磷酸 磷酸
异咯嗪 核糖醇 磷酸 异咯嗪 腺嘌呤 核糖醇 核糖 磷酸 磷酸
核黄素 Flavin Mononucleotide
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
R P( P R A) H3C H3C
5
N
9 10
N
1 4
O NH NADH NAD R P( P R A) H N N O 1
10
2、FAD Oxidative Respiratory Chains:
FAD→CoQ→Cyt b→Cyt c1→Cyt c→Cytaa3→O2
第三节 高能化合物的合成
Section 3 Synthesis of High-energy Comunds

一、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O O HOPO3H2 NAD NADH C OPO3H2 C H CHOH CHOH CH2O P CH2O P [脱氢磷酸化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
The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Yield ATP
1、Concept:
MH2 辅酶 Respiratary Chains 1 O 2 2 H2O
M
辅酶H2
Oxidation
energy ADP H3PO4 ATP
Phosphorylation

代谢物脱下的氢或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逐 步释放出来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 过程称之。 2、Coupling Point:
HH CONH2 H N R P P R A NAD e H N R P P R A NADH CONH2 H
(2)Function: 传递H及e
2、以FMN或FAD为辅酶的黄素酶:
Flavo-enzyme of FMN or FAD as Coenzyme
(1)Structure & Mechanism:
第四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 Oxidation
第一节、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点
Concept and Characterristic of Biologic Oxidation

一、概念 (Concept )
1、Concept: 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机体细胞内,经一系列 酶催化,生成CO2和H2O,并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 C6H12O6
CoQH2 2e 2H H2O
2Fe3
2Cu
2Cu
2Cu 2e
1O 2 2
MH2 → NAD → FMN→CoQ→Cyt b→Cyt c1→ -0.42 -0.32 -0.22 0.04 0.07 0.22

Cyt c→ Cyt aa3→O2 0.25 0.29 0.82 电子传递方向:低电位→高电位
acetone acid kinase AK
[脱水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
[高能磷酸基团转移]
COOH C O CH3

Concept: 底物在脱氢脱水等过程中,能量 在分子内重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或高能硫 酯键化合物,其磷酸基团或能量再转移到 ADP生成ATP的过程。
二、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Cys S Fe Cys S
H
3
S Fe S
3
S Cys S Cys
NADH NAD H
H
Cys S Fe Cys S
(2)Function:
2
S Fe S
传递单电子
3
S Cys S Cys
4、泛醌(ubiquinone or coenzyme Q):
电子传递链中唯一不与蛋白质结合的递氢体。 (1)Structure & Mechanism:
ADP
意义:使机体适应生理需要而合理的节约能源。
(2)Action of Thyroxine:
甲状腺素 ATP 热量 ADP 而ADP 氧化磷酸化 ATP生成
结果: ATP分解 ,产热
ATP合成 ,耗氧
(3)Action of Inhibitor: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主要用作研究氧化磷酸的
工具、杀虫剂及药物。 ① 呼吸链抑制剂: 能切断呼吸链中氢或电 子流传递 的物质。
3、Factors Influencing of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1)Regulation of ATP/ADP:

当进入线粒体的ADP↑
NADH 则NADH迅速 ,而NAD , 细胞内TAC的脱氢反应加速, 1O 2 2 NADH ,促进NADH H2O ATP H2O
RH
O2
ROH
H2O
3、失电子(de-electron):
e H Fe
3
H
Fe2

物质氧化中脱下的电子或H ,不能以游离的形式存 在(H+可游离),必须为另一物质所接受,这种 能接受(供给)电子或H的物质称为受(供)电子 体或受(供)氢体。 上述NAD+、NADP+、Fe3+作为酶的辅因子传递电 子或H ,故称为递电子体或递氢体.
OH CH3 (CH2 CH C CH2 )n OH CH3
(2)Function: 接受氢原子并将其分解为2H+和2e
5、细胞色素(cytochrome Cyt):
以铁噗啉为辅基的结合蛋白,命名是以发现的先后顺 序和有色而被命名为Cyta、b、c等。 (1)Mechanism:
2e CoQH2 2Cyt b Fe
NAD FMN 巴比妥 鱼藤Hale Waihona Puke CO结合Fe2CoQ
Cyt b 抗霉素A
Cyt c1
Cyt c Cyt aa3 CN N 结合Fe3 O2
3
② 离子载体抑制剂(ionophore inhibitor): 逆浓度梯度差转移离子而消耗能量使之不能 合成ATP的物质。 如短杆菌肽,可与K+形成复合体,从线粒体 转移K+→胞浆,而消耗氧化产生的能量。 ③ 解偶联剂(uncoupling agents) : 解除氧化与磷酸化偶联并刺激氧化加速的物质。 如2.4-二硝基酚、双香豆素、砷酸盐等.
O H3CO H3CO O CH3 (CH2
FMNH2 FMN CH3 CH C CH2 )n 2H 2e
CoQ
OH H3CO H3CO OH
CoQH2
CH3 (CH2
CH3 CH C CH2 )n
O H3CO H3CO O CH3 (CH2 CH C CH2 )n CH3 FMNH2 FMN H3CO H3CO 2H 2e
H
N
O FMN (FAD) H3C H3C
N H
NH O
FMNH2 (FADH2)
(2)Function:
传递氢原子
3、铁硫蛋白(Iron sulfur protein):
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多种,含Fe 、S数目不同,目前 发现的有九种。
(1)Structure & Mechanism:
FMNH2
2H CoQ
M
NADH H
FMN-Fe-S H H e
CoQH2
CoQ
2Fe
2
2e
2Cu
2
O2 1O 2 2
Cyt b.c1.c
CoQH2 2H
2e
2Fe
3
2Cu
2e
H2O
MH2
H e
NAD
FMNH2
2H
CoQ
2Fe
2
2e
2Cu
2
Cyt b.c1.c M
2
NADH H H H 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