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的麻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主动脉瓣狭窄的麻醉 ppt课件

ppt课件
2
实验室检查
1、X线:1)早期心影可无改变,病变加重后示左心室增大,心脏左 缘向左下延长,升主动脉可显示狭窄后扩大。 2)主动脉瓣区钙化,为主动脉瓣狭窄的确证。 2、心电图:显示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大、劳损、T波倒置,一部分可 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房颤动。晚期可有肺淤血征 象。
ppt课件
11
如何尽可能提高或维持冠脉血供,降低心肌氧耗
1、心率,心率下降使舒张期延长,心肌氧耗 降低,但由于左室流出道狭窄,过低的心率很 容易导致心排量下降,因此术中应维持正常偏 低的心率(70-80bpm),避免心率过快或过慢.
ppt课件
12
2、心律,由于左室顺应性下降,左室舒张末容量对左房收缩的依赖 性增强(30%-40%),因此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尤为重要,应避免房颤 和室颤,室速的发生。
ppt课件
3
3、超声心动图:M型检查示主动脉瓣叶开放振幅减小,瓣叶曲线增 宽,舒张期可呈多线。在二维或切面超声图像上可见到主动脉瓣叶增 厚、变形或钙化,活动度减小和瓣口缩小等征象。
ppt课件
4
麻醉诱导
主狭患者以小量术前用药为主,既镇静不致引起心动过速,又避免 过度降低前后负荷。 常用吗啡0.05-0.1mg/kg,东莨菪碱0.2-0.3mg,肌内注射;或咪达唑仑 1-3mg肌注;舒芬0.5-1ug/kg。 诱导和维持麻醉时应备好a受体兴奋剂如去氧肾,积极治疗诱导过程 中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
Hale Waihona Puke ppt课件18
7.体外循环后可能发生支气管痉挛,其原因可能有:哮喘、过敏反应、 误吸、气管导管刺激隆突等,应根据发生的原因加以处理。 8.长时间体外循环后,要警惕肺水肿的发生。 9.二尖瓣疾病术后可能发生肺动脉高压,也可因药物反应、低氧血症、 肺不张等因素而诱发。可选用硝酸甘油、硝普钠、B-受体兴奋 剂,PGE1等药物治疗。
心脏瓣膜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患者的麻醉处理原则知识分享

10 病例3
病例
01
患者女,72岁,因“乏力消瘦5月,加重1月”入院。
02
5月前起自感乏力,近1月来上2层楼或步行100m即感气促、乏力、头晕,体重 下降5kg。
03
检查发现贫血(血红蛋白56g/L)、结肠癌、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胸骨后甲 状腺,气管受压变窄,最窄处7mm)。
病例
发现“主动脉瓣狭窄”7年,常觉胸闷;2年前外院行 冠状动脉造影后,心外科建议行换瓣手术,患者拒绝 。
04 主动脉瓣狭窄患 者如果没有症状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如果没有症状
01
02
03
04
05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如果 没有症状,围术期准备 充分,即使重度狭窄, 进行中低危非心脏手术 也是安全的,围术期心 脏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要保证主动脉瓣狭窄患 者足够的有效循环容量 ,必要时可以置入肺动 脉导管进行监测,以维 持一定的后负荷和动脉 血压,避免各种原因导 致的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
尽量避免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以免对患者的健康 造成不良影响。
在全麻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切皮或手术探查时,要注意 适当加深麻醉以适应这一情况。
避免心动过缓,维持正常稍快的心率(80~90次/分)有 助于减少反流。
二尖瓣狭窄患者
06 血流动力学管理 的目标是维持左
室舒张期充盈
二尖瓣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目标是维持左室舒张期 充盈
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现口服 缬沙坦80mg每日1次,血压控 制稳定。
病例
冠心病史2年,未经 药物治疗,偶尔胸闷 、背部发紧。
ECG显示:窦性心律 ,63次/分,ST-T改 变。
能步行上3层楼。术 前肝肾功能和电解质 检查未见异常。
《心脏瓣膜病的麻醉》课件

心脏瓣膜的功能
心脏瓣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血液的单向流动,防止血液 在心室内回流或逆流,从而保证心脏泵血的效率。
心脏瓣膜病的分类与病因
心脏瓣膜病的分类
心脏瓣膜病可以根据病因分为先天性心脏瓣膜病和后天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瓣膜病是由 于胎儿发育过程中瓣膜发育异常所致,而后天性心脏瓣膜病则多与风湿热、退行性变、感染、 创伤等因素有关。
THANKS
感谢观看
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运 动情况以及是否有吸烟、 饮酒等不良嗜好。
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过晕厥 、心悸、胸痛等症状,以 及出现频率和持续时间。
体格检查
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基本生命体 征。
检查肺部,判断是否存在肺部感染或肺动 脉高压。
检查心脏听诊,判断心脏杂音、心音等。
检查其他系统,如肝、肾等,判断是否存 在相关疾病。
血流动力学监测
通过监测心输出量、中心 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和循环状况。
呼吸功能监测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 吸音、胸廓运动等,评估 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 。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 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 便采取相应的疼痛控制措 施。
药物治疗
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 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 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实验室、心肌酶谱等,了解患者全 身状况及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了解瓣膜病变程度 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心电图
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 梗死等心脏疾病。
CT或MRI
了解心脏及大血管的解剖结构,评估手术 风险和难度。
04
心脏瓣膜病患者的麻醉管理
麻醉前准备
01 了解病史
心脏瓣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血液的单向流动,防止血液 在心室内回流或逆流,从而保证心脏泵血的效率。
心脏瓣膜病的分类与病因
心脏瓣膜病的分类
心脏瓣膜病可以根据病因分为先天性心脏瓣膜病和后天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瓣膜病是由 于胎儿发育过程中瓣膜发育异常所致,而后天性心脏瓣膜病则多与风湿热、退行性变、感染、 创伤等因素有关。
THANKS
感谢观看
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运 动情况以及是否有吸烟、 饮酒等不良嗜好。
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过晕厥 、心悸、胸痛等症状,以 及出现频率和持续时间。
体格检查
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基本生命体 征。
检查肺部,判断是否存在肺部感染或肺动 脉高压。
检查心脏听诊,判断心脏杂音、心音等。
检查其他系统,如肝、肾等,判断是否存 在相关疾病。
血流动力学监测
通过监测心输出量、中心 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和循环状况。
呼吸功能监测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 吸音、胸廓运动等,评估 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 。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 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 便采取相应的疼痛控制措 施。
药物治疗
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 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 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实验室、心肌酶谱等,了解患者全 身状况及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了解瓣膜病变程度 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心电图
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 梗死等心脏疾病。
CT或MRI
了解心脏及大血管的解剖结构,评估手术 风险和难度。
04
心脏瓣膜病患者的麻醉管理
麻醉前准备
01 了解病史
《心脏手术麻醉》ppt课件

05
心脏手术麻醉的风险与并 发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麻醉药物过敏与过量
麻醉药物过敏
在心脏手术中,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过 敏反应可能导致皮肤瘙痒、荨麻疹、 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过 敏性休克。
麻醉药物过量
麻醉药物使用过量可能导致呼吸抑制、 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甚 至可能威胁患者生命。
循环系统并发症
低血压
利用先进的生物传感器、无创监测技术等 手段,实现对患者生理状态的精准监测, 为麻醉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个体化麻醉管理的探索
基因组学在麻醉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了解患者的遗传信息,为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提供依据,以降低 麻醉风险。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大量病例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以发现麻醉管理的规律 和最佳实践,为个体化麻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心脏手术麻醉的重要性
心脏手术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它能够确保手术过程 中的患者安全,减轻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干扰,为手术创造良 好的手术条件。
麻醉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并根据手术进展及时调整 麻醉深度和药物用量,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心脏手术麻醉的历史与发展
麻醉维持
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 状况,调整麻醉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保持患者的全身麻醉状态,确保手术 顺利进行。
麻醉苏醒与恢复
麻醉苏醒
在手术结束后,逐渐减少麻醉药物的剂量,使患者从全身麻醉状态中苏醒过来。 苏醒过程中需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恢复
在患者苏醒后,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状况,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术后恢 复期。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和注意事项,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心脏手术的麻醉.ppt

PGE1在肺内代谢,在首过期间几乎全部被消除, 所以其扩张肺血管的作用强于扩张体血管的作用
长期大量使用也会致低血压。
肺高压的处理
NO又称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是以L-精氨酸为底 物合成的,释放后从内皮细胞扩散到血管平滑肌 细胞,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含量增加,导 致血管扩张
吸入低浓度NO具有选择性扩张肺血管的作用
谢谢大家!
瓣膜性心脏病:了解瓣膜病变的类型与程度,有 无肺动脉高压和心功能代偿情况。
心脏病类型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首选阻断药 硝酸酯类 首选钙拮抗药
心肌梗死24h内可急诊行PTCA或CABG术,否则一 般1个月后再行手术。
心脏病类型
冠脉造影非常重要,若左主干病变或多支血管严 重病变应警惕!
观察PAP和PVR是否降低,判断肺高压的可逆性。
能否手术需要综合判断
1. 静息时SpO2 2. 心超:是否存在右向左分流 3. 漂浮导管测定的PAP和PAP/SAP 4. PVR是否可逆
肺高压的处理
PGE1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通过分布于血管 平滑肌的前列腺素受体引起周围血管和肺血管扩 张
七、心脏复苏和体外后处理
心脏复跳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尤其血钾
主动脉开放后,心脏不能自动复跳,首选除颤, 除颤无效且室颤较粗,静推利多卡因,室颤细小 心脏兴奋性差,肾上腺素+硝酸甘油
血压
心排血量
外周阻力
每搏量
心率
外周阻力低则使 用受体兴奋药
每搏量
前负荷
收缩力
后负荷
补充血容量 应用正性肌力药 血管活性药
内容
一、麻醉前病情估计和准备 二、麻醉前用药 三、麻醉诱导 四、肺动脉高压 五、麻醉维持 六、体外循环的有关问题 七、心脏复苏和体外后处理 八、心脏麻醉的新进展
长期大量使用也会致低血压。
肺高压的处理
NO又称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是以L-精氨酸为底 物合成的,释放后从内皮细胞扩散到血管平滑肌 细胞,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含量增加,导 致血管扩张
吸入低浓度NO具有选择性扩张肺血管的作用
谢谢大家!
瓣膜性心脏病:了解瓣膜病变的类型与程度,有 无肺动脉高压和心功能代偿情况。
心脏病类型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首选阻断药 硝酸酯类 首选钙拮抗药
心肌梗死24h内可急诊行PTCA或CABG术,否则一 般1个月后再行手术。
心脏病类型
冠脉造影非常重要,若左主干病变或多支血管严 重病变应警惕!
观察PAP和PVR是否降低,判断肺高压的可逆性。
能否手术需要综合判断
1. 静息时SpO2 2. 心超:是否存在右向左分流 3. 漂浮导管测定的PAP和PAP/SAP 4. PVR是否可逆
肺高压的处理
PGE1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通过分布于血管 平滑肌的前列腺素受体引起周围血管和肺血管扩 张
七、心脏复苏和体外后处理
心脏复跳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尤其血钾
主动脉开放后,心脏不能自动复跳,首选除颤, 除颤无效且室颤较粗,静推利多卡因,室颤细小 心脏兴奋性差,肾上腺素+硝酸甘油
血压
心排血量
外周阻力
每搏量
心率
外周阻力低则使 用受体兴奋药
每搏量
前负荷
收缩力
后负荷
补充血容量 应用正性肌力药 血管活性药
内容
一、麻醉前病情估计和准备 二、麻醉前用药 三、麻醉诱导 四、肺动脉高压 五、麻醉维持 六、体外循环的有关问题 七、心脏复苏和体外后处理 八、心脏麻醉的新进展
第三篇 第八章 心脏瓣膜病 ppt课件

慢性心房颤动:
首先争取介入或手术治疗狭窄 电复律或药物转复:
条件:心房颤动病程<1年,左心房直径<60mm,无高度或完全性AVB和SSS 注意事项:成功恢复窦性心律后需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或减少复发
复律之前3周和成功复律之后4周需服抗凝药物(华法林),预防栓塞
不宜复律或复律失败者,控制心室率+抗凝(华法林)
①心尖搏动正常或不明显
②舒张期震颤
③心尖区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和开瓣音,提示前 叶柔顺、活动度好
④心尖区有低调的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局 限,不传导
第一心音亢进
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位置低 心腔内压迅速上升
(二)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扩大的心脏体征
P2亢进或分裂、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时, 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称 Graham Steel杂音
右心室扩大伴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时,三尖 瓣区闻及SM,吸气时增强
并发症
一、心房颤动 二、急性肺水肿 三、血栓栓塞 四、右心衰竭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 六、肺部感染
实验室检查
一、X线检查 双心房影,梨形心脏(左房右室增大,主动脉结
缩小,肺动脉扩张),肺淤血,增大的左房压迫食 管下段后移 二、心电图
第三篇 第八章 心脏瓣膜病 ppt课件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膜病变的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2.熟悉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膜病变的病因、鉴别 诊断、并发症、治疗原则及手术适应证
3.了解瓣膜病的检查方法及治疗上的新进展
病因和病理
风湿热导致二尖瓣装置不同部位的黏连融合, 使二尖瓣狭窄:
PBMV的主要并发症
(1)二尖瓣关闭不全 (2)脑栓塞 (3)心房穿孔所致心脏压塞
首先争取介入或手术治疗狭窄 电复律或药物转复:
条件:心房颤动病程<1年,左心房直径<60mm,无高度或完全性AVB和SSS 注意事项:成功恢复窦性心律后需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或减少复发
复律之前3周和成功复律之后4周需服抗凝药物(华法林),预防栓塞
不宜复律或复律失败者,控制心室率+抗凝(华法林)
①心尖搏动正常或不明显
②舒张期震颤
③心尖区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和开瓣音,提示前 叶柔顺、活动度好
④心尖区有低调的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局 限,不传导
第一心音亢进
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位置低 心腔内压迅速上升
(二)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扩大的心脏体征
P2亢进或分裂、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时, 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称 Graham Steel杂音
右心室扩大伴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时,三尖 瓣区闻及SM,吸气时增强
并发症
一、心房颤动 二、急性肺水肿 三、血栓栓塞 四、右心衰竭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 六、肺部感染
实验室检查
一、X线检查 双心房影,梨形心脏(左房右室增大,主动脉结
缩小,肺动脉扩张),肺淤血,增大的左房压迫食 管下段后移 二、心电图
第三篇 第八章 心脏瓣膜病 ppt课件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膜病变的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2.熟悉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膜病变的病因、鉴别 诊断、并发症、治疗原则及手术适应证
3.了解瓣膜病的检查方法及治疗上的新进展
病因和病理
风湿热导致二尖瓣装置不同部位的黏连融合, 使二尖瓣狭窄:
PBMV的主要并发症
(1)二尖瓣关闭不全 (2)脑栓塞 (3)心房穿孔所致心脏压塞
二尖瓣置换术手术配合ppt课件

• 10.探查切瓣 用拉钩显露 二尖瓣,确定换瓣适应证 后,用粗丝线缝合大瓣作 为牵引线或使用持瓣钳, 在离瓣环约3mm处用剪刀 剪除二尖瓣,后用测瓣器 测量瓣环大小,以决定所 需人工心瓣号码。
沿瓣环切除大瓣
切除大瓣乳头肌尖端
切除小瓣,保留第3排腱索 二尖瓣大瓣缝牵引线 提起牵引线,在离瓣环3mm处切开大瓣
【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 11.缝合新瓣: 用V-7换瓣线作间断褥式缝合,自瓣环 的房侧进针,由室侧出针,并立即自室侧向房侧缝入人 工心瓣的缝合圈。缝线在瓣环上及在人工瓣的缝合圈上 的分布要平均、针距要适应,全部缝线整理拉直后,将 人工瓣送入瓣环内,确认着床到位,一一结扎。
• 一般缝15-18根
【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 ⑴腔静脉套带:
• ⑵动脉插管:
• ⑶上下腔静脉插管:
• ⑷冷心停搏液灌注插管:
• ⑸左心引流插管:左房引流或左室引流
•
检查所有管道及其连接均无错误,即可开始体外
循环,并行循环数分钟后,阻断上、下腔静脉,进入完
全体外循环,同时进行血液降温。
• ⑹阻断升主动脉:
• 插管顺序:主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主要内容
• 一、心脏基本知识 • 1、心脏位置 • 2、心脏结构 • 3、血液循环 • 4、心脏传导系统 • 5、心脏瓣膜
• 二、手术配合 • 1、适应症、麻醉方式、
手术体位、手术切口 • 2、通路 • 3、物品准备 • 4、停跳液 • 5、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一、心脏基本知识
一、心脏基本知识
1、心脏位置:
2、心脏结构
• 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 房、左心室、右心房、右 心室四个腔。左右心房之 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 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 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 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 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
心脏病麻醉

心脏病麻醉
第一页,课件共有124页
教学目的与要求
心功能分级、危险因素计分、心血管用药 非直视心脏手术麻醉处理(慢性心包炎、
急性心脏压塞、动脉导管未闭等) 心内直视手术麻醉处理(先心、瓣膜等) 冠心病手术麻醉 快通道心脏手术和大血管手术麻醉 体外循环基本知识与麻醉处理 心血管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
改善心功能和全身状况(治疗心 脏及合并症状)
精神心理准备,减轻或解除病人 的焦虑、恐惧,降低氧耗、心脏 做功
第十五页,课件共有124页
调整心血管治疗用药
注意心血管治疗用药与麻醉用药之间的关 系 洋地黄类药物
危险性: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范围小,低血钾 更易致洋地黄中毒
术中低钾:利尿剂、过度通气、胰岛素 使用方法:术前短暂停用或改用替代药
麻醉管理特点
− 避免舒张压过低,维持冠脉供血 − 维持稍快的心率,减少反流
− 既要防治SVR过大,又要防止其过低 导致舒张压下降
−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第四十二页,课件共有124页
联合瓣膜损害
临床常见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主要的病变决定处理原则 根据血流动力学反应调节用药种类与
剂量
努力寻找出心率与血压、血管阻力间的 最佳匹配
解除紧张、焦虑:苯二氮卓类↓
镇痛:阿片类
→ 心血管抑制
分泌物及不良反射:抗胆碱能药物
阿托品 长托宁
心血管病用时改 用肝素
第十八页,课件共有124页
第二节
非直视心脏手术麻醉
第十九页,课件共有124页
一、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麻醉
第二十页,课件共有124页
第二页,课件共有124页
简介(Introduction)
Incidenc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Valvular heart diseas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 Vascular disease ↑
第一页,课件共有124页
教学目的与要求
心功能分级、危险因素计分、心血管用药 非直视心脏手术麻醉处理(慢性心包炎、
急性心脏压塞、动脉导管未闭等) 心内直视手术麻醉处理(先心、瓣膜等) 冠心病手术麻醉 快通道心脏手术和大血管手术麻醉 体外循环基本知识与麻醉处理 心血管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
改善心功能和全身状况(治疗心 脏及合并症状)
精神心理准备,减轻或解除病人 的焦虑、恐惧,降低氧耗、心脏 做功
第十五页,课件共有124页
调整心血管治疗用药
注意心血管治疗用药与麻醉用药之间的关 系 洋地黄类药物
危险性: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范围小,低血钾 更易致洋地黄中毒
术中低钾:利尿剂、过度通气、胰岛素 使用方法:术前短暂停用或改用替代药
麻醉管理特点
− 避免舒张压过低,维持冠脉供血 − 维持稍快的心率,减少反流
− 既要防治SVR过大,又要防止其过低 导致舒张压下降
−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第四十二页,课件共有124页
联合瓣膜损害
临床常见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主要的病变决定处理原则 根据血流动力学反应调节用药种类与
剂量
努力寻找出心率与血压、血管阻力间的 最佳匹配
解除紧张、焦虑:苯二氮卓类↓
镇痛:阿片类
→ 心血管抑制
分泌物及不良反射:抗胆碱能药物
阿托品 长托宁
心血管病用时改 用肝素
第十八页,课件共有124页
第二节
非直视心脏手术麻醉
第十九页,课件共有124页
一、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麻醉
第二十页,课件共有124页
第二页,课件共有124页
简介(Introduction)
Incidenc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Valvular heart diseas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 Vascular disease ↑
心脏瓣膜病人手术的麻醉课件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给予 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甾 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非药物治疗
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 心理疏导、物理治疗等, 辅助缓解患者的疼痛。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并发症
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 的发生,如预防感染、控制血压、
调节血糖等。
监测并发症
密切监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迹象 和症状,如出血、感染、心律失
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的症 状包括心悸、气短、乏力、呼吸困难 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肺水 肿等严重并发症。
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方法
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 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介入治疗适用于轻中度狭窄或关闭不全的患者;手术 治疗是根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询问患者有无吸烟、饮酒等不 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和 营养状况。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生 命体征、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
检查患者的皮肤、粘膜、淋巴结等部 位,以及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特别注意患者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状况,如血压、心率、心律、呼吸频 率等。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平 衡、血糖水平等指标。
肌松药
用于松弛肌肉,减少呼 吸道的阻力,如琥珀胆
碱、维库溴铵等。
心血管活性药物
用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 力学,如血管收缩剂、
抗心律失常药等。
麻醉诱导和维持
麻醉诱导
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迅速 进入麻醉状态。常用的方法有单次注 射诱导和连续注射诱导。
麻醉维持
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持续输注麻醉药 物,保持患者的麻醉状态。根据手术 需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麻醉药物和输注方式。
非药物治疗
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 心理疏导、物理治疗等, 辅助缓解患者的疼痛。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并发症
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 的发生,如预防感染、控制血压、
调节血糖等。
监测并发症
密切监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迹象 和症状,如出血、感染、心律失
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的症 状包括心悸、气短、乏力、呼吸困难 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肺水 肿等严重并发症。
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方法
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 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介入治疗适用于轻中度狭窄或关闭不全的患者;手术 治疗是根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询问患者有无吸烟、饮酒等不 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和 营养状况。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生 命体征、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
检查患者的皮肤、粘膜、淋巴结等部 位,以及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特别注意患者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状况,如血压、心率、心律、呼吸频 率等。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平 衡、血糖水平等指标。
肌松药
用于松弛肌肉,减少呼 吸道的阻力,如琥珀胆
碱、维库溴铵等。
心血管活性药物
用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 力学,如血管收缩剂、
抗心律失常药等。
麻醉诱导和维持
麻醉诱导
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迅速 进入麻醉状态。常用的方法有单次注 射诱导和连续注射诱导。
麻醉维持
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持续输注麻醉药 物,保持患者的麻醉状态。根据手术 需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麻醉药物和输注方式。
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PPT课件

二尖瓣返流
病生改变 长期LV超负荷使LV增大; LAP=LVP时,返流停止; 长期LAP增高,肺静脉瘀血,肺高压
麻醉诱导和循环管理要点
心率80~100b/min, 尽量维持窦性,快较慢好; 降低左室后负荷; 维持心肌收缩力; 有肺循环阻力增高时,需维持右心功能,防止进 一步增加肺动脉压的因素; 低血压时,不单独使用增加血管张力的药物。
麻醉准备
诱导准备药物:芬太尼、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肌松 剂; 急救药物:肾上腺素、间羟胺、阿托品… 病人准备:面罩给氧、建立静脉通道(≥16G), 监测:ECG、SpO2、NIBP、EtCO2,直接动脉压、 CVP,如需要可在局麻下行PAC; 术中非麻醉药物: 西地兰、多巴胺、硝酸甘油、肝 素… 常规全麻诱导的准备
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
术前评估
现病史:心功能,有无心衰、呼吸困难、心绞痛或心 梗,内科治疗情况… 合并症: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 肾功不全… 过敏史:尤其是肝素、鱼精蛋白、抗生素… 目前服用的药物:洋地黄类、利尿剂、降压药、抗心 律失常药、抗凝药… TEE检查禁忌症:吞咽困难、消化道溃疡… 查体:一般情况,心肺情况,有无体循环瘀血表现, 双侧桡动脉… (头、颈、胸、腹、四肢)
主动脉瓣狭窄
病生改变 左心室发生向心性肥厚,顺应性下降; 左心室做功增加; 心脏灌注下降,易发生内膜下缺血; 30%主诉有心绞痛; 当出现低PG,SV,和CO时,说明已失代偿。
麻醉诱导性镇痛药物:芬太尼、舒芬太尼、阿芬太 尼、吗啡; 镇静药物: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异丙酚、硫 喷妥钠; 吸入麻醉药:异氟醚、七氟醚; 肌松肌:潘库溴铵、维库溴铵、罗库溴铵,哌 库溴铵; 原则: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为选择药物的指导。
瓣膜麻醉管理课件

低氧血症预防与处理
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评估, 了解患者的肺功能和氧合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氧疗方案。
术中通气管理
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 畅,合理设置呼吸机参数,确保患 者获得足够的氧供。
术后氧疗
术后根据患者的氧合状况,及时调 整氧疗方案,包括鼻导管吸氧、面 罩吸氧等,以维持患者的氧合水平。
术中监测
术后恢复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调整麻 醉深度。
术后加强疼痛管理,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锻 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患者瓣膜手术麻醉管理
疾病评估
针对患者合并的其他系统疾 病进行评估,如高血压、冠 心病、糖尿病等,了解其对 麻醉和手术的影响。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心律失常预防与处理
术前评估
药物治疗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心 功能、电解质平衡等方面,以识别潜 在的心律失常风险。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合 理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 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术中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 图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 失常事件。
个体化麻醉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 需求,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 案,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 剂量。
术中管理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和合并疾病的 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术后处理
术后针对患者的合并疾病进 行相应的处理,如控制血糖、 调整降压药物等,促进患者 顺利康复。
再次瓣膜置换术患者麻醉管理
痛。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瓣膜麻醉基本概念和原理
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

体格检查
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 肾功能、水电解质平衡等 状况,判断患者对手术和 麻醉的耐受能力。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 肾功能等,以便了解患者 的生理状态。
麻醉前用药
镇静药
用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如咪达唑仑。
镇痛药
用于减轻患者疼痛,如吗 啡、芬太尼等。
抗胆碱药
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如阿 托品。
缺点
适用于各种心脏瓣膜手术,尤其是复 杂或长时间手术。
可能导致呼吸和循环系统抑制,需要 使用呼吸机和循环支持设备。
优点
易于管理,可确保患者安全,减少手 术操作对患者的刺激。
区域麻醉
适用范围
适用于小型、短时间心脏瓣膜手 术。
优点
可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用量,减 轻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抑制。
缺点
操作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麻醉 医生,且可能导致局部神经损伤。
循环与呼吸管理
循环管理
通过输血、输液和血管活性药物等手段,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保证心肌供氧 和需求的平衡。
呼吸管理
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控制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维持患者的呼 吸功能和血气指标正常。
05
特殊情况处理
心脏骤停与复苏
心脏骤停
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由于手术刺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其 他原因,可能导致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进 行心肺复苏,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心律失常处理
室性心律失常
在麻醉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室性 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 速。对于这种情况,应立即进行电除 颤或药物治疗,以恢复患者的心律。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如房颤或房扑等也可能 在麻醉过程中出现。对于房性心律失 常,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药 物治疗或电复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建立体外循环
• 全麻诱导插管 • 开胸游离主动脉 • 全量肝素化(Kg*400u或Kg*3mg) • 主动脉插管 • 右房插管或上下腔插管 • 并行循环
TEE应用于瓣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的意义
• 补充术前TTE诊断; • 指导瓣膜成形术; • 及时发现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发生并指导进一步处理; • 指导心脏复跳后左心排气; • 指导CPB后血流动力学的管理。
8
二尖瓣关闭不全(MI)
前向有效CO = 左室每博量 – 返流量
收缩期二尖瓣返流量 返流瓣口面积 收缩期时间 跨瓣压差: 收缩期左室-左房压力阶差
外周阻力是决定二尖瓣返流量的 关键因素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程度随左室舒 张末径增大而加重
9
10
MI麻醉要点
• 前负荷 • 后负荷 • 心肌收缩力
缩力 • 供氧/耗氧 • 心率
左室的充盈对左房收缩的依赖性增加(可 达40%)
12
主动脉瓣狭窄(AS)
• 病生改变 心肌灌注下降,易发生内膜下缺血;30%主诉有心绞
痛; 当出现低PG,SV,和CO时,说明已失代偿。
13
AS麻醉要点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供氧/耗氧 心率
心律
使PCWP或LVEDP维持在最佳的高水平 维持后负荷和动脉血压,保证心肌血供 一般没问题 晚期可能需要正性肌力药物 尽量避免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维持稳定心率 心动过速增加心肌耗氧 心动过缓增加左室舒张末压也增加心肌耗氧 窦性心率
14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
• 病生改变 左室增大,心脏容量增加; 左心做功增加; 舒张压降低
15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7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
舒张期血液从主动脉经主动脉瓣返流 到左室,使其容量负荷增加 前向有效CO=总CO-返流量 返流量 返流瓣口面积 舒张期时间 跨瓣压差 代偿: 1、左心室腔扩大为主并伴有心室肥厚,总CO增 加; 2、心率加快,增加总CO并减少返流量
• 心肌收缩力一般无问题,注意术后右心衰,避免引 起肺动脉压增高的因素
• 供氧/耗氧 一般无问题
• 心率
维持正常或较慢的心率
• 心律
维持窦性心率,房颤应控制心室率
7
二尖瓣关闭不全(MI)
主要病变 收缩期左室部分血液返流到左房 • 病生改变 长期LV超负荷使LV增大肥厚,增加每博量, 但心
肌受损一般较重; 长期LAP增高,肺静脉瘀血,肺高压
病人准备:面罩给氧、建立静脉通道(≥16G), 监测:ECG、SpO2、ABP、EtCO2,CVP,如需要PAC; 常规全麻诱导的准备,除颤器,吸引器
23
有下列情况时需安置漂浮导管:
LVEDP>18mmHg; EF<0.4; 有室壁运动异常; 3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塞; 有心肌梗塞后的并发症; 曾发生过充血性心衰和肺水肿; 同时有二尖瓣、主动脉瓣或三尖瓣病变。
维持有效CO 1、跨瓣压差增加(主要是左房压增加)
LAP > 18mmHg = 肺淤血 LAP > 25mmHg = 肺水肿 2、维持窦性心率 3、维持足够长的舒张期
6
MS麻醉诱导和循环管理要点
• 前负荷 足够,但不要加重肺淤血导致肺水肿
• 后负荷 不增加右室后负荷,体循环低血压 可适当使用缩血管药物
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管理
定州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 张迪
1
心脏的四组瓣膜
二尖瓣 主动脉瓣 三尖瓣 肺动脉瓣 狭窄and/or关闭不全
2
心脏瓣膜病的分类
• 二尖瓣狭窄(MS) • 二尖瓣关闭不全(MI) • 主动脉瓣狭窄(AS)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
心脏瓣膜病病理生理变化的共同点
始点 跨瓣血流异常使心腔的压力或容量负荷增加 结果 心脏的前向有效心输出量(CO)下降 病程 机体动员各种代偿机制来维持前向有效心输
动过缓 • 心律
不宜太高 维持较低以增加前向有效CO 下降,血压下降时增加心肌收
一般无问题 维持正常或较快心率,避免心
一般没有问题 房颤
11
主动脉瓣狭窄(AS)
收缩期左心室射血受阻使左室压力负荷增加 代偿: 1、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心肌收缩力加强,做功
增加,以克服AS所产生的阻力; 2、左心室向心性肥厚使其顺应性下降,
出量 麻醉的关键:维持前向有效CO
4
二尖瓣狭窄(MS)
• 狭窄的二尖瓣使血流在舒张期由左心房流入 左心室受阻。
• 病生改变 舒张期血液由LA入LV受阻,LVEDV↓,SV ↓; LAP增加,LA增大,肺循环瘀血; 心房纤颤,LVEDV进一步下降;
5
二尖瓣狭窄(MS)
前向有效CO : 二尖瓣开口面积 舒张期跨瓣压差 舒张期时间(心率是可调节因素)
• 合并症:冠心病,高血压,肝肾功能,糖尿病, 消化道溃疡,凝血功能…
• 既往史:手术史 • 过敏史:肝素,鱼精蛋白,抗生素… • 用药史 • 查体:一般状况,有无体循环淤血…
术前常规准备
诱导与维持:(舒)芬太尼、咪唑安定、依托咪酯、 肌松剂,七氟醚...
急救药物:去甲肾上腺素、麻黄素、阿托品、消旋山 莨菪碱、多巴胺、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异丙肾上 腺素…
• 决定有效CO的主要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心肌供氧/耗氧平衡、心率和心 律。麻醉中,特别是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前和 非心脏手术中应从上述因素全面考虑,以增 加有效CO,改善血液循环为基本原则。
21
术前评估
• 现病史:起病急?慢?了解心功能,有无心衰, 呼吸困难,心绞痛,心梗,头晕,黑曚…
17
AI的麻醉要点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供氧/耗氧 心率 心律
维持正常或偏高 维持较低的后负荷,谨慎使用血管收缩药 一般受损较重,常需要强心药物辅助 左室舒张末压太高时可能诱发室颤 避免心动过缓 一般没有问题
18
19
一个瓣膜的两种病变(如:MI+MS),或两个瓣 膜的联合病变(如:MS+AI)的麻醉要比单个瓣 膜的单一病变要复杂。
一般而言:
1、 应主要针对病变最严重的瓣膜进行处理, 同时又要尽量兼顾另一病变瓣膜的情况;
2、 瓣膜关闭不全比瓣膜狭窄更危险; 3、 主动脉瓣病变比二尖瓣病变更危险; 4、 左心瓣膜病变比右心瓣膜病变更危险。
20
• 心脏瓣膜病变的共同点是跨病变瓣膜的血流 异常使心脏的有效CO减少,机体主要通过相 关心腔的压力或容量负荷增加和其他机制来 代偿来维持有效CO;
建立体外循环
• 全麻诱导插管 • 开胸游离主动脉 • 全量肝素化(Kg*400u或Kg*3mg) • 主动脉插管 • 右房插管或上下腔插管 • 并行循环
TEE应用于瓣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的意义
• 补充术前TTE诊断; • 指导瓣膜成形术; • 及时发现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发生并指导进一步处理; • 指导心脏复跳后左心排气; • 指导CPB后血流动力学的管理。
8
二尖瓣关闭不全(MI)
前向有效CO = 左室每博量 – 返流量
收缩期二尖瓣返流量 返流瓣口面积 收缩期时间 跨瓣压差: 收缩期左室-左房压力阶差
外周阻力是决定二尖瓣返流量的 关键因素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程度随左室舒 张末径增大而加重
9
10
MI麻醉要点
• 前负荷 • 后负荷 • 心肌收缩力
缩力 • 供氧/耗氧 • 心率
左室的充盈对左房收缩的依赖性增加(可 达40%)
12
主动脉瓣狭窄(AS)
• 病生改变 心肌灌注下降,易发生内膜下缺血;30%主诉有心绞
痛; 当出现低PG,SV,和CO时,说明已失代偿。
13
AS麻醉要点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供氧/耗氧 心率
心律
使PCWP或LVEDP维持在最佳的高水平 维持后负荷和动脉血压,保证心肌血供 一般没问题 晚期可能需要正性肌力药物 尽量避免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维持稳定心率 心动过速增加心肌耗氧 心动过缓增加左室舒张末压也增加心肌耗氧 窦性心率
14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
• 病生改变 左室增大,心脏容量增加; 左心做功增加; 舒张压降低
15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7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
舒张期血液从主动脉经主动脉瓣返流 到左室,使其容量负荷增加 前向有效CO=总CO-返流量 返流量 返流瓣口面积 舒张期时间 跨瓣压差 代偿: 1、左心室腔扩大为主并伴有心室肥厚,总CO增 加; 2、心率加快,增加总CO并减少返流量
• 心肌收缩力一般无问题,注意术后右心衰,避免引 起肺动脉压增高的因素
• 供氧/耗氧 一般无问题
• 心率
维持正常或较慢的心率
• 心律
维持窦性心率,房颤应控制心室率
7
二尖瓣关闭不全(MI)
主要病变 收缩期左室部分血液返流到左房 • 病生改变 长期LV超负荷使LV增大肥厚,增加每博量, 但心
肌受损一般较重; 长期LAP增高,肺静脉瘀血,肺高压
病人准备:面罩给氧、建立静脉通道(≥16G), 监测:ECG、SpO2、ABP、EtCO2,CVP,如需要PAC; 常规全麻诱导的准备,除颤器,吸引器
23
有下列情况时需安置漂浮导管:
LVEDP>18mmHg; EF<0.4; 有室壁运动异常; 3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塞; 有心肌梗塞后的并发症; 曾发生过充血性心衰和肺水肿; 同时有二尖瓣、主动脉瓣或三尖瓣病变。
维持有效CO 1、跨瓣压差增加(主要是左房压增加)
LAP > 18mmHg = 肺淤血 LAP > 25mmHg = 肺水肿 2、维持窦性心率 3、维持足够长的舒张期
6
MS麻醉诱导和循环管理要点
• 前负荷 足够,但不要加重肺淤血导致肺水肿
• 后负荷 不增加右室后负荷,体循环低血压 可适当使用缩血管药物
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管理
定州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 张迪
1
心脏的四组瓣膜
二尖瓣 主动脉瓣 三尖瓣 肺动脉瓣 狭窄and/or关闭不全
2
心脏瓣膜病的分类
• 二尖瓣狭窄(MS) • 二尖瓣关闭不全(MI) • 主动脉瓣狭窄(AS)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
心脏瓣膜病病理生理变化的共同点
始点 跨瓣血流异常使心腔的压力或容量负荷增加 结果 心脏的前向有效心输出量(CO)下降 病程 机体动员各种代偿机制来维持前向有效心输
动过缓 • 心律
不宜太高 维持较低以增加前向有效CO 下降,血压下降时增加心肌收
一般无问题 维持正常或较快心率,避免心
一般没有问题 房颤
11
主动脉瓣狭窄(AS)
收缩期左心室射血受阻使左室压力负荷增加 代偿: 1、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心肌收缩力加强,做功
增加,以克服AS所产生的阻力; 2、左心室向心性肥厚使其顺应性下降,
出量 麻醉的关键:维持前向有效CO
4
二尖瓣狭窄(MS)
• 狭窄的二尖瓣使血流在舒张期由左心房流入 左心室受阻。
• 病生改变 舒张期血液由LA入LV受阻,LVEDV↓,SV ↓; LAP增加,LA增大,肺循环瘀血; 心房纤颤,LVEDV进一步下降;
5
二尖瓣狭窄(MS)
前向有效CO : 二尖瓣开口面积 舒张期跨瓣压差 舒张期时间(心率是可调节因素)
• 合并症:冠心病,高血压,肝肾功能,糖尿病, 消化道溃疡,凝血功能…
• 既往史:手术史 • 过敏史:肝素,鱼精蛋白,抗生素… • 用药史 • 查体:一般状况,有无体循环淤血…
术前常规准备
诱导与维持:(舒)芬太尼、咪唑安定、依托咪酯、 肌松剂,七氟醚...
急救药物:去甲肾上腺素、麻黄素、阿托品、消旋山 莨菪碱、多巴胺、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异丙肾上 腺素…
• 决定有效CO的主要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心肌供氧/耗氧平衡、心率和心 律。麻醉中,特别是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前和 非心脏手术中应从上述因素全面考虑,以增 加有效CO,改善血液循环为基本原则。
21
术前评估
• 现病史:起病急?慢?了解心功能,有无心衰, 呼吸困难,心绞痛,心梗,头晕,黑曚…
17
AI的麻醉要点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供氧/耗氧 心率 心律
维持正常或偏高 维持较低的后负荷,谨慎使用血管收缩药 一般受损较重,常需要强心药物辅助 左室舒张末压太高时可能诱发室颤 避免心动过缓 一般没有问题
18
19
一个瓣膜的两种病变(如:MI+MS),或两个瓣 膜的联合病变(如:MS+AI)的麻醉要比单个瓣 膜的单一病变要复杂。
一般而言:
1、 应主要针对病变最严重的瓣膜进行处理, 同时又要尽量兼顾另一病变瓣膜的情况;
2、 瓣膜关闭不全比瓣膜狭窄更危险; 3、 主动脉瓣病变比二尖瓣病变更危险; 4、 左心瓣膜病变比右心瓣膜病变更危险。
20
• 心脏瓣膜病变的共同点是跨病变瓣膜的血流 异常使心脏的有效CO减少,机体主要通过相 关心腔的压力或容量负荷增加和其他机制来 代偿来维持有效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