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理论分析方法——城市意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

合集下载

城市意象简介ppt课件

城市意象简介ppt课件

城 市 意 象-The Image of the city
城市意象及其元素
凯文以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为研究内容,将其归 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 物。
(1)道路
道路是构成人们城市意象的主导元素。它可以 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高速路、隧道或铁路线, 人们沿着移动的线路认知城市,其它的环境元素 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的。
城 市 意 象-The Image of the city
远眺曼哈顿与河对岸的泽西城
实地调查的泽西城视觉结构图
乔纳尔广场
新泽西医学中心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城 市 意 象-The Image of the city
环境的意象
环境意象
人类对自身生活的城市环境中的移动元素(人 类及其活动)和静止元素由感官产生的各种反应, 综合之后就成为环境的意向。
可读性(清晰意象)的意义 1、获取大量的信息
2、情感诉求的满足
3、扩展人类经验的深度和强度
群体意象
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规划师 主要任务是去创造一个清晰的公众印象。
城 市 意 象-The Image of the city
洛杉矶中心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瞰图
实地调查的洛杉矶
珀欣广场
从百老汇看第七大街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三个城市
(2)泽西城
联邦大道两边浓郁的树木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pdf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pdf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凯文.林奇(Lynch.K)是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是他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

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凯文.林奇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

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

“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林奇说:“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知道它从哪来并通向哪里。

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都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在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

”道路作为城市物化环境的景观元素,使景观获得“联系和连续的关系”,“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是有连续性”。

道路作为“线型连续”方式不同而各有特色。

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网状空间体系。

他认为任何城市的道路必然具有网状关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或者说在道路上行走的人本身就是在选择方向和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对道路的长度和距离,人们是通过道路两旁的要素比较而感知的。

人们对自己已经熟悉的道路,或者在一条不断变化的景观道路上行走,在相对意义上不觉得路很长,而且有预期感,所谓“移步异景”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如山、沟壑、河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铁路线、桥梁、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

解读城市意象

解读城市意象
公共花园、城市广场;位于河畔等); 4)整个行程中确定的位置、有助于度量的特征也能带来方
向感—一系列的标志物、节点; 。。。。。
城市设计的五元素—道路
意象孤立的道路: 导致道路与城市其他部分脱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与周围环境元 素的分离。 ——铁路和地铁是另一种道路与环境分离的实例,地铁线路是一个缺 乏联系的地下世界,站台的形式有可能让人们联想到它上面的城 市。但地铁站一般无法构成形象清晰的交点。
http://www.suohacelue.c om http://www.shouji
城市设计的五元素—道路
方向性
1)限定空间视野(街区长度); 2)延伸的曲线也是一种渐变,被访者提到的街道曲线都与
视觉线索有关; 3)明确位于道路特定一侧的元素有助于提供方向感(毗邻
围环境都有可能加强意象。
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城市设计的五元素
道路 边界 区域 节点 标志物
城市设计的五元素—道路城市的骨架
1 ) 道路——城市综合体中最常见、最可能的运动线
路网络,是城市中的绝对主导元素,是城市整体赖以组织 的最有效手段。特定道路包括: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
干线、隧道、铁路线等。
简单正交的道路交叉点已被观察者感知,超过四个路口的交叉点, 总让人感到迷惑
对于习惯于开车出行的人来说,单行道的限制常使其对道路结构 的意象复杂化
假如道路能够向旅行者展示其他的城市元素,浅浅的渗入或穿透其中, 提供一些周围事物的线索或符号,就一定会加深人们的出行体验。
城市设计的五元素—道路
波士顿—生动的印象
泽西城—无明显的印象特征
位于纽瓦克和纽约的边缘地区,几乎没有什么活动集中, 铁路和公路穿越其中,穿越气氛强于居住。

感知与真实_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

感知与真实_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

感知与真实: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感知与真实: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导言城市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空间,同时也是人们感知和认知的对象。

城市意象是指人们对城市的主观感受和认知,而城市空间形态则是城市在客观空间上的表现。

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研究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的本质和城市发展的特点。

本文将从城市居民的感知出发,探讨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并通过初步研究来阐述这一关系。

一、城市意象的构成与表达城市意象是城市居民对城市的主观感受和认知,即人们对城市的印象、感觉和理解。

城市意象的构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历史、文化和个人经验等。

城市意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如文字、图像、音乐等。

在城市意象的表达中,城市空间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居民通过观察和体验城市的空间形态来形成他们对城市的感知和认知。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与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在客观空间上的表现,包括建筑、道路、广场等各种空间元素的分布和组合方式。

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与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密切相关。

不同城市的空间形态存在差异,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居民的感知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能够提供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不合理的空间形态则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不舒适。

三、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从城市意象的构成和表达来看,城市空间形态作为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感知和认知起着重要作用。

当人们进入城市空间时,他们通过观察和体验城市的空间形态来形成对城市的感知。

而城市的空间形态又受到城市居民的感知和认知的影响,因为城市居民的需求和偏好会影响城市的设计和规划,进而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

因此,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四、初步研究方法和结果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选择某城市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凯文.林奇(Lynch.K)是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是他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

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凯文.林奇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

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

“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林奇说:“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知道它从哪来并通向哪里。

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都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在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

”道路作为城市物化环境的景观元素,使景观获得“联系和连续的关系”,“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是有连续性”。

道路作为“线型连续”方式不同而各有特色。

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网状空间体系。

他认为任何城市的道路必然具有网状关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或者说在道路上行走的人本身就是在选择方向和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对道路的长度和距离,人们是通过道路两旁的要素比较而感知的。

人们对自己已经熟悉的道路,或者在一条不断变化的景观道路上行走,在相对意义上不觉得路很长,而且有预期感,所谓“移步异景”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如山、沟壑、河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铁路线、桥梁、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

凯文.林奇()是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是他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

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凯文.林奇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

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

“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林奇说:“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知道它从哪来并通向哪里。

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都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在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

”道路作为城市物化环境的景观元素,使景观获得“联系和连续的关系”,“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是有连续性”。

道路作为“线型连续”方式不同而各有特色。

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网状空间体系。

他认为任何城市的道路必然具有网状关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或者说在道路上行走的人本身就是在选择方向和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对道路的长度和距离,人们是通过道路两旁的要素比较而感知的。

人们对自己已经熟悉的道路,或者在一条不断变化的景观道路上行走,在相对意义上不觉得路很长,而且有预期感,所谓“移步异景”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如山、沟壑、河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铁路线、桥梁、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

城市意象 ppt

城市意象 ppt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作者其人
• 初露锋芒——《城市意象》的诞生
• 1960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被公认 为城市意象研究的里程碑,60多年来其重要的理论成果一直深深影响着各国设计师、 心理学家以及地理学家。他主张: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 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 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作者其人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莱特和芒福德的启示
首先,林奇把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看作他一生中给他以巨大影响的人。虽然他并不同意 赖特的社会哲学,认为有些落后于时代。是追求艺术和手工艺传 统具有个人主义色彩的社会观点,然而他敬仰赖特在形式与设计 方面的天才,他曾说过是赖特使他“第一次看见了世界”。
与别的同事,如F·亚当斯、J·霍华德、L·罗德温等人一道.把规划专业办成了全世界最杰出的专业之一。
在规划领域强调城市与大都会设计这一概念随着林奇自己的城市设计哲学的形成而建立,这是林奇的创造。
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学生们跟随林奇学习。林奇则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刺激他们拓展研究的新领域。
他的教学方法是苏格拉底式的,他的提问总是涉及问题的核心,具有战略意义。那些来找他寻求设计结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凯文,作为MIT的一名年轻教师,开始了他的关于城市形态和城市设计的早期
研究。他潜心研究体型城市和城市体验,研究物质空间与其使用者——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努力去描述
和认识现代大都会的形态。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他写了一系列有关这个专题的文章:《城市形
林奇的高中时代正赶上大萧条时期。在政治动荡的大气候下,人们谈论的是 社会与政治变革。帕克尔学校的进步教育哲学使得学生们都关心重大的政治问题。 西班牙内战是对林奇生活的第一次真正的政治影响,它激发了林奇探寻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及其他当代政治的兴趣。在一次接受访问中他说:“它是我生活中最伟 大的时期之一。”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概念——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评价标准1.定性标准:特色、格局清晰、尺度宜人、美学原则、生态原则、社区原则、活动方便、丰富多样、可达性、环境特色、场所内涵、结合自然。

2.定量标准:容积率、覆盖率、日照、通风、视觉艺术、功能组织单元要求·我国城市设计的发展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城市空间环境提出了规模乃至质量上的更高要求。

城市设计在中国城市建设实践和管理中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然而,相对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设计发展和主流趋势,中国城市设计整体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章·城市设计发展的由来现代的城市设计是在传统的设计上发展的。

1.传统城市设计发展城市设计由来已久,有城市就有设计,civic design 。

早期的有工匠,以古代开始,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复兴(公元前8世纪——本世纪初)。

2.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二次大战后,特别是50~60年代,伴随城市运动产生城市设计,60年代以来到现在,城市设计变成了重要学科,重要事件,40年代中,沙里宁提出:“要恢复城市设计,开始培养人才。

”·古代城市设计特点1.把自然引进城市2.重视城市视觉形象和视觉感受3.以有机秩序原则追求城市的整体统一协调4.重视人的尺度卡米络·西特:他最早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是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

他的设计思想主要反映在《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

卡米络·西特的城市设计的艺术原则与设计规律:广场与建筑和纪念物之间的整体性、广场中心的开敞性、边界的围合性、尺度的适宜性、形态的不规则性事古代城市公共广场设计所遵循的共同规则;古代公共广场与建筑物、纪念物之间有着整体性的关联关系;喷泉一般位于广场的边缘,大型建筑物一般后退布置,以保持广场的开敞性;古代广场采用大量巧妙的设计手法减少开口,从而达到边界封闭的艺术效果;古代广场的尺度与周边建筑之间有着内在和谐的比例关系,并且广场与广场之间有着巧妙的组合关系。

(完整word版)城市意象

(完整word版)城市意象

(完整word版)城市意象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一、城市意象概念1、城市意象二战以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所占的空间迅速扩大,城市问题日趋严重,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密切关注。

环境心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生态学、建筑心理学、城市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对认知空间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认知空间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由于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城市规划和建设明显地对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

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性意象,顾朝林、宋国臣提出了城市的结构性意象主要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象产生、发展、改变的影响;而另一类研究评估性意象则重在研究人如何去感知、认识和评价环境。

如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城市“污点”研究等。

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在城市设计中得以应用,作为城市规划获取相关社会信息的方法。

2、城市意象空间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林奇的城市意象,创造性地将人的主观感受纳入城市形象的研究,以别过去只是由客观的判定;评估性意象是对人这一认知主体对城市意象的影响的更深入的研究;而城市意象空间则是对林奇结构性意象的延续,并融入了评估性意象的某些因素。

因而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设计应在注重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形成有特色的意象空间创造条件。

人们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其周围环境有一个感应、观察和认知的过程。

城市设计分析方法

城市设计分析方法

场所结构分析理论的贡献主要有四方面:
(1)明确了单凭创造美的环境并不能直接带来一个改 善了的社会,向“ 美导致善”的传统概念提出了挑 战;
(2)强调城市设计的文化多元论;
(3)主张城市设计是一个连续动态的渐进决定过程, 而不是传统的、静态的激进改造过程,城市是生成的, 而不是造成的;
(4)强调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时间连续统,提倡 设计者“ 为社会服务”,面对现实的职业使命感, 在尊重人的精神沉淀和深层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的前提 下,积极解决处理好城市环境中必然存在的时空梯度 问题。
在雅氏看来,柯布西埃和霍华德是现代城市设计的 两大罪人,因为他们都是城市的破坏者,都主张以 建筑为本体的城市设计,她认为城市多元化是城市 生命力、活泼和安全之源。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 的活动。人的活动总是沿着线进行的,城市中街道 担负着特别重要的任务,是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 “ 器官”,也是最主要的公共场所。路在宏观上是 线,但在微观上却是很宽的面,可分出步行道和车 行道,而且也是城市中主要的视觉感受的“ 发生 器”。因此,街道特别是步行街区和广场构成的开 敞空间体系,是雅各市分析评判城市空间和环境的 主要基点和规模单元。
场所结构分析理论在城市设计应用领域中亦有重大 影响。它主张从外向里设计,从外部空间向建筑物 内部过渡,这里的“外”包涵的内容决不止于形体 层面。其代表人物有克莱尔兄弟、罗西、霍莱因等。 美国学者索兹沃斯曾收集了1972年以后70项城市设 计案例资料,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场所 分析是规划人员最常用的分析方法,1972年以后的 实例城市中,大约40%运用了这种方法。不过除少 数城市在分析之前就已建立起分析的理论构架和方 法,通常完成得并不令人满意,分析结果显得比较 零散、模糊。
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外部空间的形成外部空间的形成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外部空间的要素外部空间的要素尺度尺度质感质感外部空间爱女的设计手法外部空间爱女的设计手法外部空间的布局外部空间的布局空间的封闭空间的封闭外部空间的层次外部空间的层次外部外部空间的序列空间的序列其他手法其他手法空间秩序的建立空间秩序的建立加法空间与减法空间加法空间与减法空间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后记后记外部空间的构成与建筑空间论的动向外部空间的构成与建筑空间论的动向2场所文脉分析法人的各种活动及对城市空间环境提出的种种要求是现代城市设计的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讲解

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讲解

• 5.5空间标记分析
• 这是现代城市设计空间分析中最有效的途径,它综合吸取了基地分析、序列 视景、心理学、行为建筑学等环境分析技术的优点,适用于设计者加深对设 计任务的理解,并有助于改善城市空间关系的视察效果。
• 所谓注记,指在体验城市空间时,把各种感受使用纪录的手段诉诸图面、照 片和文字,因而这是一种关于空间诸特点的系统表达。
• 他认为,改善环境不仅仅是指纠正由于技术与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污染及其在 害,它还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演进的创造过程。
4.相关线—域面分析方法
• 城市结构“线”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 1)物质线,是城市域面上各种实存的、可以清楚辨认的“线”。 • 2)心理线,是人们对城市域面上物质形体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形成的
会空间便交织在一起,构成名副其实的场所。 • 3)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城市设计者就可以做出设计和建设的对策研
究,同时结合了对若干规划设计辅助线、控制红线等“人为线”的分 析探讨。 •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将上述诸“线”叠加,便形成城市的各种网络,如道路结构网络、 开敞空间体系及其分布结构、空间控制分区网络等,对该网络进行综 合分析和研究,设计者便可最终理解给定的城市分析域面的种种特质 和内涵,并为下一步微观层次的空间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限制条件。
• 他的生态设计方法是: • 1)自然过程规划:视自然过程为资源。 • 2)生态因子调查:土地信息。 • 3)生态因子的分析综合:先对各种因素进行分类分级,构成单因素图。 • 4)规划结果表达:生态规划的结果是土地适宜性分区。
• 3.2西蒙兹和“大地景观”
• 西蒙兹是当代美国“受到最广泛尊敬的景观建筑师”。他的学术思想集中反 映在《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一书中。
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 介绍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 介绍

《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城市意象》意象五要素介绍城市建设 2010-01-07 2凯文.林奇(Lynch.K)是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是他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

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凯文.林奇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

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

“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林奇说:“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知道它从哪来并通向哪里。

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都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在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

”道路作为城市物化环境的景观元素,使景观获得“联系和连续的关系”,“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是有连续性”。

道路作为“线型连续”方式不同而各有特色。

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网状空间体系。

他认为任何城市的道路必然具有网状关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或者说在道路上行走的人本身就是在选择方向和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对道路的长度和距离,人们是通过道路两旁的要素比较而感知的。

人们对自己已经熟悉的道路,或者在一条不断变化的景观道路上行走,在相对意义上不觉得路很长,而且有预期感,所谓“移步异景”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城市意象分析法

城市意象分析法

我们把能归诸于物质形式的城市意象内容分为五类元素:道路、边界、地区、节点、地标。

当然,这些元素可以用于更普遍的意义,因为它们总在各种环境图景中反复出现。

我们试对它们作出如下定义:1. 道路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

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2. 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

它并不象道路一样,被观察者们使用或关注。

它们是两个片断之间的界线,是连续体上的线性裂纹:海滨、铁道断口、城市发展的边缘、墙体等等。

它们只是附加的脚注,而不是对等的轴线。

这种边界可以是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隔的,具有一定可渗透性的屏障,也可以是两个地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接缝线。

这些边界元素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尤其是在把缺乏个性的地区归拢到一起时,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3. 区域区是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

在人们心目中,它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尺度的范围。

观察者们在精神上深入它们“内部”,它们由于具有一些个性鲜明的共有特征而易于被人们所感知。

从内部看,它们总是易于辨认的;如果从外部可见的话,它们也常被用作外部空间的参照物。

大多数人是以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来构想他们心目中的城市的。

对于他们而言,个体差异比道路与区域都更加重要——这不仅取决于个人,还要看具体给定的城市。

4. 节点节点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观察者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他旅途中抵达与出发的聚焦点。

它们主要是一些联结枢纽、运输线上的停靠点、道路岔口或会合点,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转换的关键环节。

节点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汇聚点,只因为是某种功能或物质特性的中心而显得举足轻重,比如街角空间或是围合的广场。

某些中心节点是一个地区辐射影响力的焦点,并作为整个地区的缩影,成为一种象征标志,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核心”。

城市意象与空间句法理论的相关性解读

城市意象与空间句法理论的相关性解读

城市尺度的环境规模、时间和复杂性时,清晰或可读性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它不是美丽城市的唯一特征。

因此,不能将城市或建筑空间仅仅看成是自身存在的事物,而是应将它理解为被体验者所感受的城市和空间。

空间句法与城市意象理论相似,也是基于空间认知解析城市空间,是一种进行城市形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它不仅是通过量化几何关系来进行空间评价,而且是理解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社会逻辑语言,认为城市空间是社会关系拓扑结构的某种物质呈现,将活动和空间结合,提供了对城市建筑空间结构的定量描述。

人主要通过运动的方式以视觉体验建立对实际空间的感知和意象,而人在运动中感知到的空间信息一般是不连续的,并且会根据这种不连续性把空间系统自然地划分为视觉感知的基本单元。

空间句法就是依循此原理,将大尺度空间划分成多个小尺度空间,然后根据可视性判断这些小尺度空间是否存在空间上的相交,从而形成一个小尺度空间的连接图,并通过连接图的计算得出一系列描述空间形态特征的特征值,如连接值、深度值等。

基于空间认知原理,句法主要由三种基本空间表示方法组成,本文主要用到其中两种。

①轴线法。

轴线具有视觉感知和运动状态双重含义,是指在公共空间中任一点所能看到的最远距离的集合,表示沿平面方向展开的一个小尺度空间。

②视域法。

视域法是指空间某一点可视的区域,同样也表示在平面方向展开的一个连续区域。

1.2城市意象与空间句法的比较城市意象理论聚焦于城市的视觉特征,并试图得出城市居民的心智地图,在居民的城市心智地图中城市空间元素是有选择的并依赖于其特定特征,在思想方法上受现象学的影响较大,关注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以个体的视角体验来进行描述;而空间句法从抽象的拓扑结构对空间进行描述,是从整体性的结构层面来描述空间,并且进行定量的表达。

二者的关联之处在于,本质上都是以人的视觉感知为切入点,并且都试图解释城市空间形态对人的感知和行为的影响。

而可读性和可理解性的概念在实质上的意义也具有一致性,都强调空间形态集聚的特性及其易于识别与可理解,都是基于拓扑空间而非实际的度量空间。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近些年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在城市规划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城市规划人员缺少完整的城市意象概念,设计人员不能按照统一意象实施城市规划设计,这就造成了城市生活居民无法形成清晰的城市体验,无法真正体验城市的美。

因此需要对城市意象进行充分研究,将其有效应用在城市规划当中,提升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人性化。

關键词:城市意象;城市规划;应用1 引言所谓的城市意象主要就是指每一个人对于自身所处环境所形成的印象,是对于所处环境所归纳出的印象,是观察者和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城市意象不但能够反映出人们生活所处状态,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城市人文环境情况。

利用城市意象能够更加形象的体现出城市的发展诉求以及发展动向,对于城市的整体发展以及规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城市意象的相应研究2.1 城市意象的内涵从宏观上将,城市意象就是指城市物理空间环境、制度、文化和行为等相应要素体现出的、受到人们认知的特征以及印象,主要是通过城市中硬件、软件共同形成的关于城市的综合性感官印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于城市意象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并且不同的理论学派在城市意象的理解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某些理论研究者认为城市意象更多是作为外部了解城市概况的主要工具,是充分了解城市细节的重要方法;某些理论研究者认为城市意象是建立城市美学的绝对目标,也是判定城市规划设计效果的最主要标准之一。

2.2 城市意象的基本要素从现阶段的理论研究来看,根据城市物理空间的组成要素可以将城市意象分为五种,主要包括:街区、道路、边界、节点、标志物等等。

第一,街区。

城市意象中的街区主要就是指城市居住人员可以在城市内任意出入所具有的空间,此空间存在着类似的特性,同时具有较大的区域范围。

此种类型城市意象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一般会从多个方面(主要包括空间形态、文化特色、象征意义、用途、细节、活动、保养程度、地形等等)对于这些特征实施衬托,从而确保关键性特征更加明显的体现,之后利用人们的相像以及感悟来建立起城市街区的意象,例如上海的南京路、沈阳的太原街等就是具有非常显著商旅特性的商业街。

城市空间理论分析方法——城市意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理论分析方法——城市意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

二、诺伯格· 舒尔兹的存 在空间论
诺伯格· 舒尔兹的存在空间论
2.1概述 诺伯格· 舒尔兹的的“存在空间”是林奇的“城市意象”与G.Cullen空 间观的延续与整合。G.Cullen注重具体可见的空间,从建筑、街道、中心等 元素来看待整个市镇地景;林奇属认知空间。诺伯格· 舒尔兹从任何空间知 觉均有其意义作用,因此必须与更稳定的图式体系相对应这一认识出发,论 述了人在世界上为自身定位所必需的基本空间概念,从而导出了“存在空间” 这一概念。所谓“存在空间”,就是比较稳定的知觉图式体系,亦即环境的 “意象()image”。 诺伯格· 舒尔兹对于存在空间的结构进行了更具形态化的分析,称为存在 空间的垂直/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表示存在空间具有层级性,依范围大小可分为: 1、地理区域或国家范围 2、地景或区域范围 3、城市范围 4、街道 5、住家 水平结构(存在于每一垂直结构中)主要由三个元素组成: 1、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区(领域) 2、连接各类型中心与地区的路线(路径) 3、具有特殊重要性与意义的各类型中心(场所)
凯文· 林奇的城市意象
1.4 城市形态 城市环境的意象性有利于它视觉的识别和本身的构成,前面所提到的各 类构成因素——道路、边缘、区域、结点、地标都是建造一个明确的有特点 的全城结构的砌块,对于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呢?林奇认为,它取 决于: (1)应从整体形象性要求,对各个要素进行精心的设计 (2)体现出形态的特性。包括单一性、形式的简明性、连续性、统治性、 结合的明确性、方向性、视野、运动知觉、时间序列等。 (3)要有整体感(各种形象要素组织成一个整体,有序的为人所感知)
小组成员:
汇报日期:
基于环境知觉与人类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 一、凯文· 林奇的城市意象 二、诺伯格· 舒尔兹的存在空间论 三、朱一文的符号空间论 四、阿尔多· 罗西的形态—类型学城市空间分析理论 五、空间意义分析

《城市意象》中的五元素解读——以北京为例

《城市意象》中的五元素解读——以北京为例

城乡规划·设计2021年12月第18卷总第413期《城市意象》中的五元素解读——以北京为例刘浩宇(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6)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著名学者凯文•林奇的生平,对其主要著作《城市意象》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并结合北京的城市风貌特征阐述和印证《城市意象》中的重要理论。

本文还对《城市意象》中理论的不足进行了讨论,指出了林奇相关理论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对该书中涉及的某些观点与方法,通过简单的例子来阐明五种元素并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笔者的观点与看法,指出了林奇理论对城市建设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元素;古都风貌[中图分类号]TU9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36.16Interpretation on Five Element of the Image of the City—— A Case of BeijingLiu Haoyu(School of Architectur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6,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life of Kevin Lynch, a famous American scholar, and introduces and sorts out his main book the image of the city. Then, combining with the urban styles and features of Beijing, this paper expounds and confirms the important theories in the image of the city.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heory in the image of the city, and points out the defects of Lynch’s relevant theorie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Some viewpoints and methods involved in the book, especially simple examples, are used to clarify and analyze the five elements. Finally, the author’s viewpoints and opinions are explained, and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Lynch’s theory to our urban construction is pointed out.Key words: 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the city; five elements; the style of the ancient capital“无论城市的景观多么平淡无奇,注视城市仍使我们感到特殊的愉快。

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

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

• •
5.6电脑分析技术 电脑技术在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它逐渐使规划者从 繁琐庞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并大大提高了规划设计的科学化。
• • •
2.3认知意象分析 这是一种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论,其分析结 果直接建立在居民对城市空间形态和认知图式综合的基础上。
• •
1960年,凯文· 林奇根据人们有关城市景观儿时记忆的测验进行了调查分析, 在城市意象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研究进展,其结论集中发表在《城市的形象》 一书中。 认知意象对城市空间环境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可识别性和意象性。 通过研究,林奇概括出城市意象五要素:路、边、区、节点、标志。
• •
5.3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响分析 在“心智地图”分析基础上,可进一步调查分析居民对城市某些标志性节点, 如塔、教堂、庙宇等建筑物及其空间的主观感受。这些标志性节点在所在城 市中一般都有相当的空间影响范围,并且在城镇景观、居民生活和交通组织 方面具有一定的集聚功能。
• •
5.4序列视景分析 过程:在待分析的城市空中,有意识地利用一组运动的视点和一些固定的视 点,选择适当的路线,对空间视觉特点和性质进行观察,同时在一张事先准 备好的平面图上标上箭头,注明视点位置,并记录视景实况,分析的重点是 空间艺术和构成方式,记录的常规手段使拍摄序列照片、勾画透视草图和做 视锥分析,今天还可利用电脑或模型—摄影结合的模拟手段取得更连续、直 观和可记载比较的资料。
5.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 • •
5.1基地分析 这里的基地分析是广义的,是指对城市设计地段相关的各种外部条件的综合 分析,也是场所文脉分析理论的具体深化内容之一。 基地和用途是一对孪生概念。对于城市设计来说它有两重性,一方面,只有 当基地所形成的限制条件被认识时,才能考虑其可能性;而另一方面,同时 又只有在用途提出后,基地分析才可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