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及其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和政治的影响宗教改革运动是16世纪欧洲经历的一场风暴,不仅影响了宗教界,也深刻影响了欧洲的社会和政治。
本文将会从三个方面探讨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一、对教义的改革宗教改革运动始于马丁·路德,他在1517年公开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中提出了对罗马天主教教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的建议,并成功地挑起了与教会的对抗。
在这场运动中,宗教改革派对宗教教义进行了反思和重建,最终产生了新教和天主教两大阵营。
新教教会的出现使宗教信仰出现了多元化,这也导致了社会上出现了各种新兴的基督教社团和派别。
其中,卫理公会和清教徒运动等影响深远,提倡虔诚的个人信仰和道德生活,推动了个人的自由和自主。
新教对圣经的解释方法强调通过个人内心与神的交流来解释圣经,因此也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读书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发展。
同时,天主教会也进行了改革,这被称作“天主教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如意大利的圣卡洛·博罗梅奥运动和西班牙的耶稣会等。
这些改革旨在弘扬虔诚信仰和道德信条,强调重归教义本身,推动了天主教会的现代化和一体化进程,也促进了天主教会对欧洲社会的基督教信仰影响。
二、对政治的影响宗教改革使欧洲社会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各新教教派在欧洲各地的成功建立与发展,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的对抗也进一步升级。
其中最著名的应当是法国的宗教战争。
在欧洲社会中,封建主义制度和一骑绝尘的神权政治一度占据重要地位,实现社会和制度改革的可能性很小。
然而,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打破了天主教教会的独大地位,从而使得各派势力都有了自主权,这也推动了欧洲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另一方面,宗教改革也激发了新的思想启蒙运动,强调人道主义与普世价值,这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
三、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宗教改革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
在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教会对许多地方的经济都有着非常大的控制权。
随着宗教改革的兴起,新教徒也逐渐独立并掌握了一定的经济权利。
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与政治影响
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与政治影响欧洲宗教改革是16世纪期间在欧洲大陆兴起的一场宗教革命,由于它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现代欧洲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本文将探讨宗教改革对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不同方面的变革来揭示这场宗教革命的深度和复杂性。
首先,宗教改革对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在宗教改革之前,诸如天主教会等中央宗教机构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以至于宗教和政治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然而,宗教改革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这种格局。
例如,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辩题》对权威挑战,他主张每个教徒应直接与上帝交流,这就打破了天主教会作为救赎媒介的垄断。
此外,宗教改革还推动了普世教育的发展,因为路德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权读取和理解圣经。
这一观点的普及促进了教育系统的发展,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社会地位。
宗教改革也引起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在这一时期,信仰的选择权得到了加强,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宗教信仰。
这种个人权利引发了宗教多元化的出现,不同教义的信仰团体纷纷涌现。
与此同时,新的宗教信仰也带来了新的社会价值观。
例如,路德宗强调每个人对自己的信仰负责,这促进了民主和个人自由的观念的发展。
在这种宗教改革的影响下,欧洲开始流行思想多样性和宗教宽容的概念,渐渐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基石。
宗教改革还对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旧的宗教体系中,天主教会拥有力量和财富的垄断地位,统治者通常与教会展开紧密合作以巩固自身的权力。
然而,宗教改革的兴起削弱了天主教会的影响力,使君主和政治家不再依赖宗教机构的支持。
因此,这场革命导致了国家权力的增加和宗教权力的相对削弱,从而为现代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此外,宗教改革也与经济发展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认为,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宗教改革主张个体自由和个人信仰的选择权,在经济方面促进了私有财产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自由化。
这种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提供了积极的条件。
宗教改革对于西欧社会转型的历史作用
宗教改革对于西欧社会转型的历史作用宗教改革对西欧社会的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了宗教领域,也对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宗教改革对西欧社会的历史作用。
一、宗教领域宗教改革的主要推动者是马丁·路德,他于16世纪初在德国提出反对天主教会的行为和教义。
宗教改革导致了天主教会各处的分裂,形成了新教派。
新教派对于传统的宗教体系提出质疑,并且强调信仰个体的力量和权威。
宗教改革的影响使得教会在整个社会中失去了它的原有权力和影响力。
以前教会在宗教、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各项政策直接影响教会。
但是在宗教改革后,西欧社会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们对宗教的信仰有了新的选择,促使了社会风气的变迁。
宗教改革也导致了教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尤其是天主教会对于宗教改革的回应,形成了天主教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天主教会的反宗教改革。
这场改革使得教会内部形成了新的制度和程序,也影响了教会对信仰的传播方式。
二、政治领域宗教改革对政治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宗教改革削弱了教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在宗教改革前,教会在政治上有着巨大的权力,教会的领袖甚至可以影响政治决策。
但是宗教改革后,教会的影响力减弱,政府逐渐成为了社会的权力中心。
其次,宗教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宗教自由和宗教多样性。
在新教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有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的自由,而不再迫于天主教的信仰。
政府也逐渐开始保护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促进了宗教多样性和宗教自由。
宗教改革还间接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兴起,人们开始强调个人的权利和民主原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民主体制的形成。
三、经济领域宗教改革对经济领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宗教改革导致了信仰和商业活动的分离。
在宗教改革之前,教会对商业活动有着很大的控制权,商业活动需要受到教会的支持和认可。
但是宗教改革后,商业活动可以脱离教会的控制,商人们开始追求利润而不再受限于宗教的限制。
宗教改革知识点梳理
13. 宗教改革1.背景:(一句话概括:罗马教会的压迫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①思想上:文艺复兴使欧洲各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十分活跃。
②经济上: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政治上:罗马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实力最大,对德国的压迫最多。
2.根本原因:罗马教会的压迫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直接原因(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3.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核心:信仰得救)(1)内容:①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②赎罪券的功效微不足道,每个基督徒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
(2)评价: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影响: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4.意义①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了序幕。
②改革后创立的新教登上了欧洲历史舞台,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二1.背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许多国家先后接受新教。
2.著作:1536年,《基督教原理》3.主张: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②提出“先定论”a.含义: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限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b.地位: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c.影响:对否定对教皇的盲从、否定封建主的特权有积极作用。
4.意义:①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
②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三1.影响①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主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实质: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探究欧洲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探究欧洲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一、引言欧洲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一场重要的宗教变革运动,对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改革是指16世纪初马丁·路德等人对天主教会的质疑和反抗,最终导致新教派别的形成。
而反宗教改革则是天主教会对新教运动做出的回应,试图重建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来探究欧洲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二、政治影响1. 新兴国家与国家主权在宗教改革前,天主权势力在欧洲各国处于统治地位。
但随着新兴国家崛起,君主们试图通过支持新教运动来削弱天主权势力,并加强自己国家的统一性和独立性。
例如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在16世纪建立了英格兰圣公会,并将其国家从天主教会分离出来,从而加强了国家主权。
2. 宗教战争与和平宗教改革导致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战争,最著名的是三十年战争(1618-1648),这场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这场战争也促使各国达成了一系列和平协议,如威斯特伐利亚条约。
这些条约确立了欧洲各国的宗教自由和国家主权原则,为今后欧洲政治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经济影响1. 财产转移与商业发展宗教改革导致许多贵族和富商将资产转移到新兴教派,并投资于商业活动。
例如荷兰成为新教盟友,并通过海上贸易成为当时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同时,天主权势力也试图通过禁止新兴宗教来保护自己在经济上的利益。
2. 资本主义与工业革命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新教徒强调个人努力和工作的价值,鼓励个人追求经济利益。
这种价值观的传播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四、社会影响1. 教育改革与普及新教徒强调个体对上帝的直接联系,对教育的普及和改革提出了要求。
他们开设学校、推动教育改革,使更多人接受基本教育。
这为后来欧洲社会的进步和普及教育奠定了基础。
2. 妇女地位与家庭观念宗教改革对妇女地位和家庭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它从16世纪开始,持续了几个世纪。
这次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宗教信仰方面产生了变革,还对社会、政治和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在宗教信仰方面,宗教改革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宗教格局。
在此之前,罗马天主教会是欧洲唯一允许存在的宗教组织,而宗教改革者则对天主教会的体制和教义提出了批评和质疑,要求进行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公开质疑了教会的财富积累和高僧低尚的生活方式。
宗教改革者创立了一些新的宗教教派,如信义宗和长老宗等。
这些新的教派推崇个人宗教体验和直接与神对话的理念,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仪式和教义完全不同。
宗教改革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是对社会结构和秩序的颠覆。
在宗教改革之前,主教和神职人员是享有特权和有权力的社会阶层,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政治影响力。
然而,宗教改革的思想挑战了这种社会等级制度,并提出了平等和个人主义的理想。
宗教改革进一步鼓励了个体追求灵性和宗教自由的权利,这促进了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行动。
宗教改革也对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宗教改革之前,教会和国家的权力紧密结合,教宗在政治和宗教事务上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然而,宗教改革的思想挑战了这种权力结构,提出了国家和教会的分离。
在一些国家,宗教改革为世俗领导人创造了更大的权力机会,他们开始干预宗教事务,削弱教会的影响力。
同时,宗教改革还导致了新教徒的分裂和争斗,从而削弱了中欧国家的统一性。
除了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影响,宗教改革还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改革的时期,因为宗教教义的分歧和争论,欧洲出现了大量的宗教著作和辩论。
这些著作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并为后来的启蒙运动打下了基础。
宗教改革还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很多新教徒设立了私立学校,为普通民众提供教育机会,从而推动了知识的广泛传播。
总的来说,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宗教改革内容及影响
4、影响: ①英国民族教会产生。
②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出现清教运动
三、天主教会应对措施
1、目的:
抵御新教攻势 2、措施: A、惩治贪污,加强监督。 B、坚持教皇至上: C、打击“异端” D、创立耶稣会 3、 作用: A、纯洁天主教会,恢复教会部分势力。 B、充当殖民侵略先锋,同时促进东西文化交流。
宗教改革背景
1.政治上: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经济上: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3.思想上:文艺复兴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一、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
1、背景
2、首先在德国爆发原因
1)经济:天主教掠夺大量财富。 2)政治:天主教会凌驾王权之上,阻碍德国统一。 3)思想:人文主义熏陶。
4)导火线:“赎罪券”兜售
改革人物
马丁· 路德 加尔文 亨利八世
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小结 人 新教 核心教义 其它主张 物 派别 路 信徒皆祭司 廉俭教会 德 路德教 ①“因信称义”②信
仰的唯一根据是《圣 经》
民族教会 民主教会 廉俭教会
影响 地域
德国 北欧 法国 英国 等
加 尔 文
亨 利 八 世
加尔 文教
①《圣经》权威至高 无上;②主张信仰得 救,即先定论 ①《至尊法案》规定 英王为教会首脑②废 除与国家法律抵触的 现行教规③英语为礼 拜用语
《九十五条论纲》——标志 3、序幕: 否定罗马天主教会 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4、内容 否定神学说教垄断地位; 建立廉俭教会 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要求 信徒皆为祭司 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 建立民族教会 “因信称义”核心
利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
打击天主教会神权统治
4、影响: 推动广大民众反封建斗争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具体内容到底有哪些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具体内容到底有哪些公元1517~公元1546年,马丁·路德坚决抗议罗马天主教会,发动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具体内容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具体内容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传统的教会统治使得资产阶级越来越不满意,因为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丁路德的新思想受到资产阶级以及底层人民的大力推崇。
马丁路德信奉“以自己内心的思想为信仰”的思想。
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结束了天主教会的宗教封建统治,使得宗教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对社会思想的引导具有重要的作用。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不仅在思想上有引导作用,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马丁路德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思想觉悟源于他的出身以及所受的教育。
马丁路德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受到了良好的学历,有着高等的学历。
他曾经进入过修道院,思考自己的灵魂和现状。
马丁·路德认为,救赎是通过信仰而受上帝恩赐的免费礼物。
每一个真正悔改的基督教,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债。
并说: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赎罪券并不需要痛悔的人,是在传与基督不相符的道理。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不仅仅在德国取得重要成效,使得人们的思想解放。
更加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思想解放。
使得宗教信仰和民族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宗教信仰成为激励民族国家和君权专制发展的动力,成为民族国家发展的精神凝聚力。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于天主教会统治下的宗教信仰的解放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使得社会思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宗教改革的意义是什么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有力的推动了德国宗教改革的进行。
作为先驱者,他本人树立了十分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努力掀起宗教改革的浪潮。
马丁?路德对原始基督教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神学方面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在大学任教的时候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了很多年轻人,那么,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什么地方呢?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改革了德国宗教的中心思想,将基督教还原至社会学科的本质属性,削弱了基督教会的权力,有效制止了罗马教廷的腐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路德当众把教皇令投入火中
路德坚决拒绝放弃所发表的主张,他理直 气壮地说,“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的说服我 (我不信任教皇,也不相信总议会,因为他们 时常错误,也自相矛盾),我受所引用的圣经 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 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 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作。这是我的立场,求 神帮助我。”最后他郑重宣布 :“我不能移动, 这是我的立场。但求上帝帮助,阿们”,令全 场震惊。
信徒
信徒
《圣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教皇和教会的权 威受到严重打击
【探究一】改革“改”在哪里?
天主教会主张 因 行 称 义
上帝不与信徒直接沟通 灵魂要得救必以神父为 中介
“ 改”
路德主张 因 信 称 义
教义 信仰虔诚就能与上帝直接沟通, 无须神父作中介
《圣经》要成为信徒的 经典 《圣经》是教徒的唯一信仰的 最高权威,必须经过教 最高权威,可自由理解 皇解释
所以我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 任来惩治奸邪,保护良善的。因此我们 应该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 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 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 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 他。 ——马丁•路德
马丁· 路德观点与人文主义思想 有什么关系?
路德新教“因信称义”,个人在信 仰问题上具有自由性,在教义解释上也 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平等和个人 极力阻碍德意志的统一
3)思想因素: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 4)马丁路德立志改革(主观) 5)导火线:1517年,“赎罪券”的兜售(直接)
2、序幕:《九十五条论纲》——开始的标志
1517年10月31日约 正午时分,马丁. 路德把“九十五条 论纲”贴在维登堡 大教堂门上
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摘要:马丁•路德是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家,他破除了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力,结束了基督教一统欧洲的局面,实现了信仰自由及新教与天主教平等的地位。
马丁•路德所处时代的德国四分五裂,没有统一的中央集权,教廷腐朽不堪,贪恋世俗权力。
然而正是这个时代赋予了马丁•路德改革的力量,一路走来经历无数生死劫难,最终却取得了改革的成功。
关键词:路德;宗教改革;基督教;因信称义15世纪后半期,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主义走上没落,“作为中世纪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罗马教廷也在衰败”。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西欧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出现和发展,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斗争,日益要求取消领域的地位,从其性质来看,已使教会自己远离原初的的基督教的传统的理论和教义,因而对原初的教义进行了重新的反思,重新理解,进而“拨乱反正”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在各种的综合的作用下,宗教改革首先在德意志开始了。
一、宗教改革的现实社会根源和思想渊源14至16世纪,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当时西欧所发生的社会变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经济上,宗教改革之所以首先爆发于德国,是由于德国存在特殊的经济政治情况。
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德国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
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但个别工业部门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因素,出现了分散型甚至少数集中型的手工工场。
德国银矿开采和冶炼技术的进步尤其突出。
从1460—1530年间,德国的银矿年产量增加5倍,最高年产量约300万盎司。
商业也相当繁荣。
德国位处欧洲商路中心,东西新航路发现后,商路虽有转移,但从印度经过意大利运来的东方商品,仍需经由德国运往北欧。
这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银行家,富格尔家族在1564年已经拥有470万古尔登的巨额资本。
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它的分散性,全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大城市多半分布在边区,和外国的联系要比和本国的联系更为密切。
德国在天主教世界是受罗马天主教会榨取最重的地区,也是劳动人民最受剥削的地区,因而是灾难最为深重的地区。
如何看待欧洲的宗教改革带来的历史影响
如何看待欧洲的宗教改革带来的历史影响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改革运动本身跟其历史社会背景和其中的文化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的联系,而宗教改革的思潮又反过来对后世的西方历史文化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在16世纪,马丁•路德以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为发端,在欧洲推动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对西方历史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这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不仅打击了天主教教会势力为主的西欧封建势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且,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促进了西欧各民族思想的解放,推进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
在宗教改革以前的中世纪社会,“基督教”就是罗马天主教,而且“真正的大公教会”只此一家,绝无“分店”,“政教”关系错综复杂,宗教在政治生活中似乎也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然而罗马天主教对“教外”的社会基本上是持一种相当“反社会”的态度。
这一点通过“修道主义”明显地体现出来。
对修道主义的信仰来说,敬虔就是远离世俗,基督徒在这个世界上是“客旅”,“寄居”,世界对修士和修女只是一种诱惑和干扰,修道院的重要性正是在于它为那些追求灵性的男女提供了与世界,也与其他人类隔离开来的途径。
修道主义的“世界观”鄙视物质享受和学术追求,强调出离尘世,“修身养性”,以此潜心追求上帝和“灵性”而中世纪的神学观念所带来的宗教观更是注重“圣俗二分”。
一个人如果真的是“属灵”,真的爱上帝,就一定是要“全时间奉献”去当修士修女,然后成为神职人员--“圣品阶级”,才是真正的“动真格”的基督徒。
没有“全时间奉献”的人无论多敬虔多爱主,因为还舍不得这个世界,仍然只是“平信徒”。
换句话说,“圣品阶级”的属灵地位是高人一等,而“非圣品阶级”只可能是“二流基督徒”。
宗教改革对欧洲的社会变革
宗教改革对欧洲的社会变革宗教改革是16世纪欧洲一场重要的社会运动,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宗教领域,而且对整个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宗教改革对欧洲的社会变革。
首先,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政治和社会结构的重构。
在宗教改革前,天主教会的神权威力无可动摇。
然而,宗教改革者如马丁·路德开始质疑教会的教义和权威,提出了新的宗教理念。
这些新的宗教思想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开来,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教会权力的质疑。
宗教改革还对欧洲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会对人们的经济生活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然而,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经济垄断,催生了新的商业道德和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徒的工作伦理和节俭精神鼓励他们追求财富和成功,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此外,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宗教改革之前,教育资源主要由天主教会控制,普通人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
然而,宗教改革者呼吁人们以圣经作为信仰的权威,并重视个人的思考和阅读。
这为普及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化和进步。
宗教改革还对女性地位和家庭结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天主教会统治下,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主要被限制在家庭和教会职责中。
然而,宗教改革给予女性更多的自由和权力。
一些新教派开始推崇经济合作,强调夫妻之间的合作和平等,积极推动了家庭结构的变革和女性权益的提升。
最后,宗教改革对欧洲文化的发展和多样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宗教改革改变了欧洲的宗教理念和观念,鼓励人们进行思考和创新。
宗教改革者和他们的追随者通过创作文学、音乐和艺术作品,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天主教会长期对文化表达的垄断,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总结起来,宗教改革对欧洲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引发了政治、经济、教育、家庭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变革,彻底改变了欧洲社会的格局和思想观念。
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一场重要的社会运动,其影响至今仍可见于欧洲社会的方方面面。
列宁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意义
列宁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意义列宁(Vladimir Lenin)是俄国社会主义政治家、革命家和政治理论家,是俄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是德国的宗教者,引领了16世纪的宗教运动。
两者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本文将分别探讨列宁和马丁·路德宗教的特点以及其意义。
首先,列宁宗教的特点在于他推动了一场彻底的社会变革,试图建立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不公是造成人民痛苦和不平等的根源。
他坚信,只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人类才能真正解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列宁发动了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的统治,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
列宁宗教的意义在于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
列宁的理论和实践对世界范围内的革命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
他开创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体系,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范例。
虽然苏联在后来的发展中出现了问题,但列宁的理论仍然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马丁·路德宗教的特点在于他对天主教的批评和提倡个人宗教自由的观点。
马丁·路德坚信,宗教教义应该依据圣经,而不是教会的权威。
他对教会的腐败和虚伪进行了抨击,特别是教会贩卖赎罪状以换取金钱的行为。
马丁·路德主张信仰要基于个人的心灵,而不是教会的规定。
他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自由地选择和实践自己的信仰。
马丁·路德宗教的意义在于推动了宗教和政治的分离,为宗教自由和个人自由的理念奠定了基础。
他的观点和行动挑战了教会的权威,启发了人们思考和质疑传统的宗教观念。
马丁·路德的也导致了宗教多元化的出现,宗教运动分裂出了不同的教派和教义,使宗教成为了一个更加个人化和多样化的领域。
总之,列宁和马丁·路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1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推问动题了 一广:大宗⑴人教民改激的革反为封什起建么斗首反争先在对教廷风潮,揭开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1517年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针锋相对,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痛斥了“赎罪券”的欺诈,提出了“信仰耶稣即
⑵……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可得救”(因信称义)的原则。
天主教宣扬:购买“赎罪券”的人,当钱币落 德意志爆发?
⑶……与教皇决裂……; ---符合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也能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要内容:
1.提出的文章:《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
2.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理论基础是“因信称义”
---否定罗马教会的教皇的作用
②《圣经》是人们信仰的惟一神圣权威 ---否定天主教会神学说教的垄断地位
教 义
③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平等
---体现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
④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
---符合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
教
⑤俗权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会
---符合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也能得
组
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织
⑥建立本民族教会
---有利于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
马丁·路德观点与人文主义思 想有什么关系?
沃尔姆斯帝国议会后,路德投入诸侯的怀抱。 ⑤俗权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宗教改革运动就此开始。
出《九十五条论纲》,
痛斥了“赎罪券”的欺 马丁·路德甘冒生命危险所说的“这是我的立场”,成为流传几百年的名句。
促进了路德教派合法地位的确立 ---否定罗马教会的教皇的作用
诈,提出了“信仰耶稣 材料 : 德意志名义上是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长年处于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这使得德国皇帝无法不依赖于教会的力量,同时
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在德国人民对天主教会普遍不满的情况下, 《九十五条论纲》立刻燃起了燎原大火。出乎路 德的意料,用拉丁文写成的《论纲》很快被译成 德文,并被大量传抄和印刷,在短短的两个多星 期内传遍德国,四星期内传遍天主教世界,“好 像它们是由天使传送的”。
3. 意义
拉开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
路德当众把教皇令投入火中
教会宣称:“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银钱叮当落在 箱子里,你的亲人的灵魂就从炼狱的火焰中生到 了天堂。”
2. “九十五条论纲”的提出 (1517.10)
1517年10月31日约正 午时分,马丁.路德把 “九十五条论纲”贴 在维登堡大教堂门上
1517年10月31日约正午 时分,马丁.路德把 “九十五条论纲”贴在 维登堡大教堂门上
解析: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旨在打破天主教会的独裁统治,建 立适合资产阶级要求的宗教思想和体系,故前一个“枷锁” 指天主教会的独裁统治,后一个“枷锁”指适合资产阶级要 求的宗教思想和体系。
答案:
B
6、(2012年湖南雅礼中学模拟)马丁· 路德主张每个 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 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1.他们各代表谁的观点? 2.二者主张有何不同?
“所以我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任来惩 治奸邪,保护良善的。因此我们应该让世俗政 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 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 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 管他。” ——路德《致日耳曼贵族书》 这则材料中路德提出了什么主张?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本题考查路德的思想主张。路德主张 “信仰得救”,即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故选A。B项是加尔文的主张,C项是王阳明的思想,D项是 伏尔泰的思想。 答案:
宗教改革引发的社会变革
宗教改革引发的社会变革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运动,它不仅在宗教领域带来了重大的变革,还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 16 世纪的欧洲,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达到了巅峰,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教会的腐败、贪婪以及对教义的僵化解释,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马丁·路德,这位德国的神学教授,以其勇敢的行动和坚定的信念,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火种。
宗教改革首先在宗教信仰和教义方面引发了巨大的变化。
新教的兴起挑战了罗马天主教会长期以来的权威地位。
新教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联系,认为信徒可以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来理解上帝的旨意,而无需依赖教会的中介。
这种观念的转变极大地增强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在政治领域,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对欧洲政治的长期控制。
许多国家的君主利用宗教改革的机会,加强了自己的权力。
例如,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为了离婚和王位继承问题与罗马教会决裂,建立了英国国教会,从而使英国的王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宗教改革还导致了一些地区的宗教战争和政治动荡,但从长远来看,它也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经济方面,宗教改革对欧洲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罗马天主教会曾经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宗教改革使得这些资源得到了重新分配。
新教鼓励勤劳节俭和创业精神,认为财富的积累是上帝的恩赐,只要用于正当的用途就是合理的。
这种观念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欧洲的工业化和商业繁荣创造了条件。
在文化方面,宗教改革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
新教主张每个信徒都应该能够阅读《圣经》,因此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许多新教国家纷纷建立了学校和大学,提高了民众的识字率和文化水平。
同时,宗教改革也促进了宗教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以宗教为主题的优秀作品。
社会生活方面,宗教改革也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新教允许离婚和再婚,使婚姻更加基于个人的意愿和情感。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及其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西欧资本主义兴起的影响一、宗教改革的背景14至16世纪,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与分裂割据。
英国推行重商主义,奖励文化创造,有力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但在意大利、德意志还存在着分裂割据,迫切需要政治统一;人文主义者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权制度,鼓吹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论,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构成了对天主教神权的巨大冲击。
首先,政治上:民族主义观念的兴起,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
然后,经济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成长起来,要求打破天主教神学的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其次,文化上: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宣传个人自由平等欲望,提倡竞争进取和科学求知,为人们挑战天主教会提供理论思想依据。
再次,宗教上: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
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
最后,社会上:黑死病的蔓延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内容路德提出: 首先,德意志贵族联合起来,反对教皇、解放祖国。
,以挽枚民族危难,实现自主和独立。
其次,世俗仅力应高于教会权力。
教皇垄断的解释、召集宗教会议之权必须摧毁,“教会阶级”和“世俗阶级”的等级区分应予以推翻。
“保护善弱、惩治奸邪的宝剑和鞭子,应紧紧掌握在世俗权力的手中”。
路德的宣传鼓动,大大激发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他的宗教改革的主要改革有三:重视信徒的属灵恩赐、反对修道主义的灵修模式、反对教会在信仰上的压倒性地位。
这三点都具划时代的重要性。
宗教改革强调信徒的属灵恩赐。
他们重新肯定信徒的地位,赋予他们与传道人完全平等的神圣地位,即所谓信徒皆祭司。
当然,身分与使命是无法分割的,信徒若拥有与传道人同等的神圣身分,那在福音广传的使命上,他们亦应当与传道人肩负同等的责任了。
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有哪些
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有哪些马丁路德所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永久性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希望能帮助你了解。
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马丁路德在德国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因为他的改革为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首先通过对教会的批判,让马丁路德的改革显现出了明显的成效。
民众不再相信罗马教会所宣传的一些思想,民众的思想得到了自由从而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
马丁路德改革最深远的影响就是推翻了罗马教会,让民众在信仰方面有了自由,不再受罗马教会的约束。
马丁路德改革影响涉及到多个方面,在政治方面,推翻了罗马教会,自然他们手中就不会掌握那么的权利,将大权分散给国家,使国家的权利高于教会的权利,这样国家在统一的政治领导下才会有更加平稳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民众受到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不仅获得了自由,在文化创作上也自由了,这样那些有才能的人便可以将自己的才能显露出来,壮大国家的文化事业。
在经济方面,政治稳定,权利分配合理,经济水平便会有明显的上升。
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还涉及到整个欧洲,因为那时候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很浓厚,马丁路德改革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这样马丁路德改革还为整个世界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除此之外,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还涉及到民族情怀,他的这场改革使民众的爱国情怀更加浓厚,那些优秀品质在慢慢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使德国向世界树立了一个高大勇猛的形象。
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一共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马丁路德所处的时期教会掌握着很大的权利,他们凭借权利几乎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指挥民众,罗马教会的一次活动激发了马丁路德迫切改革的愿望。
因为当时罗马教会借着一个可以赎罪的幌子,向普通民众卖赎罪券,教会宣扬称只要买了这个赎罪券,之前人们所犯的错误就会全部消失,上帝就不会计较你的错误。
民众相信了教会的这种说法,很多人都去买教会出售的这种劵,马丁路德自己知道这完全是教会的阴谋,他们通过这个方法只是想积攒更多的钱财,于是这个事件便成为了马丁路德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
2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3、《九十五条论纲》的影响(后果):
⑵……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⑶……与教皇决裂……;
为什么会得 到王权的支 持呢?
⑴激起反对教廷风潮,揭开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为什么会与 教皇决裂?
马丁· 路德正在 钉贴《九十五 条论纲》
比较:
天主教会主张 上帝 路德教主张
上帝
神职人员 教徒
教徒
因行称义
唯信称义
《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 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They preach man who say that as soon as the penny jingles into the money-box, the soul flies out [of purgatory].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 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Every truly repentant Christian has a right to full remission of penalty and guilt, even without letters of pardon. 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 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 Why does not the pope, whose wealth is today greater than the richest of the riches, build just this one church of St. Peter with his own money, rather than with the money of poor believers?
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改变和影响
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改变和影响欧洲历史上最具深远影响的事件之一便是16世纪的宗教改革。
这场改革由一系列的思想家和改革者领导,他们批判了天主教会的一些不公正和腐败行为,并试图恢复基督教宗教的纯正性。
宗教改革对于当时的欧洲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下面我们将探讨这些改变的方方面面。
首先,宗教改革颠覆了旧有的宗教体系和权威。
在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教会在欧洲几乎处于无可争议的统治地位。
然而,随着马丁·路德、约翰·克勉、约翰·加尔文等人的出现,一系列的宗教改革运动迅速兴起。
这些改革者批判了教会的一些不当行为,如教会卖赎罪状募捐、主张教徒个体直接与上帝对话等。
他们的行动使得教会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信徒们开始对宗教信仰产生自主性的质疑。
其次,宗教改革对教育和知识普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宗教改革前,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教会手中,而且只有富有的贵族和神职人员才有机会接受教育。
然而,宗教改革者主张普及教育,认为信徒们应该具备读经的能力以理解上帝的旨意。
这一思想改变了当时的教育体制,使得教育逐渐走向普及化。
例如,约翰·克勉在瑞士建立了一系列的学校和大学,为后来的欧洲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三,宗教改革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宗教改革者积极鼓励个人工作的道德和成功努力的主张,这一思想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工作和财富的态度。
在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教义强调出家、忍受和放弃个人财富,但宗教改革者则强调工作的价值和个人财富的获取是一种对上帝的奉献。
这一思想赋予了个人创业和商业活动以宗教合理性,为后来的工商业革命铺平了道路。
另外,宗教改革对婚姻和家庭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天主教教会过去对婚姻的态度是宗教仪式中的一部分,而宗教改革者则强调婚姻是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契约。
他们主张婚姻应该基于爱情和伴侣关系而非仅仅是亲族间的联姻。
这一观点对当时的婚姻和家庭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从而推动了婚姻和家庭的私人化进程,追求更为平等和亲密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及其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科目名称:世界经济史
题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及其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姓名:***
学号:********
任课老师:王斌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及其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摘要:马丁·路德领导的德意志宗教改革,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人们心灵的至高无上的统治。
他所提出的“因信称义”说,指出教徒获救的唯一途径就是对上帝的信仰,客观上促进了西欧中世纪社会的世俗化进程,大大削弱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影响。
关键词: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资本主义发展
在16世纪,德意志的马丁•路德以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为发端,在欧洲推动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宗教改革运动。
向天主教会宣战的号角,得到了欧洲各国纷纷响应。
30年代中,当路德教被封建诸侯利用,逐渐衰落之际,加尔文接过宗教改革的大旗,将这场伟大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从文化视角看,宗教改革对西方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
这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不仅打击了天主教教会势力为主的西欧封建势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且,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促进了西欧各民族思想的解放,推进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
宗教改革的背景
宗教改革之前,德国虽然是个四分五裂的邦联制国家,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他的中介商会和行会手工业占有突出地位。
以北部著名的汉萨同盟为例: 这个商务组织控制着几乎半个欧洲的贸易,其加盟城市一度达到160 多个。
不同于南部的地中海地区的商品交易,经常受到奥斯曼帝国的侵略的影响,稳定的政治环境让德国的商业长期免于战争的困扰。
手工业方面,德国人精湛的手艺和上乘的质量让德国商品在欧洲首屈一指。
再加上德国丰富的矿藏资源,这一切让德国稳居欧洲经济的首位。
但是此时的德国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邦联制国家,君主四立,关税林立的现状严重阻止了商品的正常流通。
同时,教皇的势力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人民的身上,出了沉重的什一税外,教皇为了解决自己的债务危机,还炮制出“赎罪券”这一敛财工具,声称购买“赎罪券”的人可以得到上帝的宽恕,并命令教士四处兜售这些赎罪券,这些赎罪券每年从德意志地区搜刮的财产居然超过了奥地利国王一年的税收收入,这严重阻碍了资本的在积累,引起了底层人民和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
可见, 铲除封建割据、完成国家统一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任务; 但是驱逐罗马教皇势力却是行将来临的革命的当务之急, 也为资产阶级借以掀起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提供了可能。
中世纪末期减市的繁荣是培育资产阶级的温床, 而“异端”神学却是当时反封建斗争极为普遍的理论武器。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证明: “对封建制度发生的一切攻击, 必然首先就是讨教会的攻击, 而一切革命的社会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扰是神学异端。
为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 就必须从制度身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
”
马丁·路德于148 3年生于艾斯勒本一个农民家庭, 其父后来迁居曼斯菲尔德当了矿工,不久因队借领主三座炼铁炉发家, 成了企业主。
父亲本指望池大学毕业后成为律师, 然而路德却潜心神学研究, 并取得博士学位。
在风云激荡、社会矛盾极为尖锐的革命前夕, 他正担任维登堡大学教授, 还身兼十多所修道院的区牧。
由于家庭出身在他的思想上深深地打着农民和城市中等阶级的烙印, 面对德意志民族苦难沟现实, 他毅然走上了探求解放祖国的道路。
1517年10月31日, 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城市大教堂的公布栏上公开钉出了他对赎罪券质疑的《九十五条论纲》。
结合时代的新特点路德提出了“因信得救”的思想并以此来批判教皇的赎罪券的丑恶罪行。
这一论断得到了德意志地区人民的强烈追捧,各地的民众纷纷发起运动来反对教皇的统治。
革命的星星之火已被点燃,一场席卷德意志的革命已无法阻挡。
宗教改革的发展
在论纲中,路德并没有直接与教皇决裂,他只是对部分教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并且单纯的将罪行引致兜售赎罪券的教士身上,但是,路德低估了底层人民对教会的憎恨,事情的发展很快超出了路德的本意,反教会的运动风起云涌,由此揭开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
群众的抗议引起了教廷的注意,这不但影响了教廷的收入,并深刻打击了教廷的统治基础,教廷立马提出召见路德的诏书,要求路德在60天内到罗马面见教皇并接受教会法庭的审判。
胆小的路德还曾经写信给教皇道歉,但是人民群众的运动不会因为路德的妥协为退让。
人民支持路德的呼声日益高涨,路德的态度开始坚挺起来。
他不断团结各种力量来支持自己的论断,四处宣传自己的主张,这一切都为农民运动的发展做了思想准备。
随着运动的快速发展,人民的暴动日益频繁,作为封建诸侯代表的路德也开始滑向压迫者一方,他公开反对暴力革命,开始成为帝国的犬马,最终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葬送在封建诸侯的手上。
宗教改革的影响
一、宗教改革对民族国家意识的促进作用
在宗教改革之前,欧洲人对于自己的国家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概念。
传统的依附于封建领主让他们无法形成民族国家这个意识。
路德的宗教改革让老百姓开始意思到自己不单单属于封建领主,而是属于一个民族国家,同时罗马神圣教廷开始被地区性的小教会组织所代替,这一变化的直接后果是带来了让君权摆脱了神权的束缚,否定了教皇的绝对统治地位,强化了君主与封臣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封建君主的统治权力。
进行宗教改革的国家的君主逐渐将教会掌控与自己手上,王朝国家让位于民族国家。
在宗教战争期间,荷兰人凭借新教信仰抵御了西班牙人的入侵;瑞士经过宗教改革,分散的各洲组成了统—的联邦,在教皇权力和哈布斯堡王朝衰落的有利国际环境下,完全摆脱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成了—个主权
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尼德兰的宗教改革与反西班牙封建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相伴而行,最后建立了独立的荷兰共和国。
经过宗教改革风暴的洗礼,除德国和意大利仍处于离破碎状态外,西欧—批统一的民族国家走上了发展壮大的道路。
当然新教并未造就近代世俗国家,宗教改革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新兴民族意识的觉醒,然而它却帮助近代国家从宗教权威的藩篱里解放了出来,使政教合一变为政教分离,这样的国家自治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生活中的—个基本特征。
二、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宗教改革后,教会的大部分土地被“没收”并被廉价拍卖。
大量的土地被售予大地主和中产阶级。
这大大的加快了土地的集中程度,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国家意识的觉醒,让德意志开始建立北德意志关税同盟,来降低关税,促进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
一系列的政策让资本主义这颗种子在欧洲各地生根发芽,蓬勃发展。
宗教改革强力冲击了封建教会的知识禁锢,科学技术在各地开始蓬勃发展,各国纷纷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普及教育的观念开始在各国盛行。
这一时期,各种新技术发明开始爆发式的增长,这一切都为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三、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促进作用
宗教改革还导致人们的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的大变革,它涤荡了在天主教神学禁锢下的西欧人的战战兢兢与萎靡不振,赋予人靠自己主观努力来实现理想的信心和进取精神,培育了近代人的独立意识。
宗教改革扫荡了封建神权专制,培养了民主平等精神。
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是世俗封建专制体制在教会内的反映,是等级有序的神权专制体制,教会内毫无自由民主可言。
而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冲淡了宗教虔诚心,增加了对宗教的怀疑。
新教理论认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信称义”认为只要信仰上帝和基督就可以从上帝那儿得到自由,获得救恩,成为义人,而不论信仰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这便打击了封建制度及教会的等级制度。
宗教改革家们借助基督教的民主平等精神建立适合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型教会。
如加尔文在日内瓦创建的新教会实行由信众选举产生的长老共同管理的制度,让资产阶级参加管理,这便为人们向君主权威挑战打下了基础,它实际上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实验。
受加尔文教派的影响的清教徒以教会的民主共和制为蓝本,要求在英国建立世俗的民主共和国。
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与近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会管理的共同制与近代的民主共和制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