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第一节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性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性。耐药性的程度以该药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
一、细菌耐药性的分类
细菌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前者是指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不敏感,故也称天然耐药性。后者是指细菌DNA改变而获得了耐药性。
(一)固有耐药性
固有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的天然耐药性,固有耐药性是始终如一的,由细菌的种属特性所决定的。抗菌药物对细菌能够起作用首先的条件是细菌必须具有药物的靶位。
(二)获得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是指正常情况下,敏感的细菌中出现了对抗菌药物有耐药性的菌株。获得耐药性发生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1、染色体突变;
2、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3、转座因子介导的耐药性。
二、细菌耐药性的基因控制
(一)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
有抗生素敏感基因经过基因突变变成耐药性基因,以单一耐药性为主,一般是稳定的,很少自然丢失。
(二)R质粒决定的耐药性
决定细菌耐药性的质粒叫R质粒,通过细菌间接合导致耐药性传递。其特点是:①可以从宿主菌检出R质粒;②以多重耐药性常见;③容易因质粒丢失称为敏感株;④耐药性可经接合传递。
第二节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一、钝化酶的产生
耐药菌株通过合成某种钝化酶作用于抗菌药物,使其失去抗菌活性。重要的钝化酶有以下几种:
1、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内要的菌株产生β-内酰胺酶,可以特异性地打开药物分子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使其完全失去抗菌活性。
2、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是耐药菌株产生磷酸转移酶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羧基磷酸化,而将抗菌药物钝化失活。
3、氯霉素乙酰转移酶:该酶由质粒编码,使氯霉素乙酰化而失去抗菌活性。、
4、甲基化酶。
二、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变化
1、链霉素:其结合部位是细菌核糖体30S亚基上的S12蛋白。
2、红霉素:靶部位是细菌核糖体上的50S亚基的L4或L12蛋白。
3、利福平:作用点是RNA聚合酶的β亚基。
4、青霉素:靶部位是细菌细胞膜上的特异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
5、喹诺酮类药物:靶部位是DNA旋转酶。
三、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外排机制
耐药菌株通过改变细胞壁通透性和主动外排机制而产生耐药性。
1、改变细胞壁通透性:某些革兰阴性菌对一些结构互不相同的药物产生非特异性低水平的耐药性,是通过改变细胞壁通透性来实现的。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屏障作用是由一类孔蛋白所决定的。细菌的突变可以造成孔蛋白的丢失或降低其表达,均会影响药物从细胞外向细胞内的运输。
2、主动外排机制。
第三节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加强药政管理;
4、研制新抗菌药物;
5、研制质粒消除剂;
6、抗菌药物的“轮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