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社会实践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社会实践”作文评分细则及例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校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引发了学生们的热议。

有学生说,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有学生说,社会实践很有必要,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才能尽早融入社会。

有学生说,我的精力有限,学习时间很紧张,对我有帮助的社会实践我才参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的核心范围是“学生与社会实践”。材料共四句话,分四个小段,分两个部分。

第一句话为第一部分,是材料的总领,为考生提供了一个生活的场景:某校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引发了学生们的热议。由此可引申出:学校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合理性、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实践形式等。

接着的三句话,表明了不同的学生对社会实践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第一种,学生不应参加社会实践。理由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不能分心、精力有限(参加社会实践会影响学习);全身心地把学习搞好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基于学生身份特点对社会实践提出的否定态度,学生就是学生,学习是主线,要集中精力。

第二种,学生应该参加社会实践。理由是实践能让学生了解社会,更好地与社会融合;学生也是有社会属性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这是一种基于人的社会属性对社会实践提出肯定的态度,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员,参加社会实践是必要的,虽然能力有限,但也要尽快了解社会,以利于日后融入社会。此外,本句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引用其他非学生身份的人参加社会实践的例子,谈论社会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种,学生应该视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参加社会实践。理由是,每个学生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社会实践要对自己有帮助才应该参加。对比前两种看法,这种看法对“是否参加社会实践”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对自己是否有帮助。即,有帮助于自己的社会实践,就可以参加;

反之,不参加。这是一种基于“有用”为判断前提的对社会实践的态度,行为的判断标准是“有用与无用”。

【材料与写作范围的把握】

一、对材料的核心范围“社会实践”的解读

狭义上的“社会实践”,包括两种含义:

(1)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

(2)指学生走出教室,在实际的社会情景中参与并经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围绕一定的研究主题,开展参观、考察、实验、调查、制作、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广义上的“社会实践”,指人类所有非与生俱来的具有社会特征的并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一切实践活动。

本题目中的“社会实践”取狭义、广义均可。

二、对“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的解读

1.材料的核心范围是“学生与社会实践”,写作时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核心进行表述。

2.讨论的内容包括两方面:①学校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合理性、方式等;②学生是否应该参加社会实践。

3.这里的“学生”,可以泛指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包括:研究生、大学生、高中生、中职生、初中生、小学生等。

4.写作要求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说明,学生可以在后三段中任选一段内容提取角度,也可以综合两段或三段提取角度。三个角度立意没有高低之分。

【立意方向参考】

一、学校提供社会实践的角度

1.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教育的内涵。

2.平衡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3.社会实践不要形式主义,要重内容。

4.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二、学生不同意参加社会实践的角度

1.只有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2.目前,社会实践不是考试内容,说明它不是对学生的主要要求。

3.社会实践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只是搞形式,不能持久。

三、学生同意参加社会实践的角度

1.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更好地服务社会。

2.全面锻炼自己,参与社会实践。

3.参加社会实践,从小培养责任感。

4.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我价值。

5.融入社会前的必修课。

6.拒绝做书呆子。

四、学生选择性地参加社会实践的角度

1.理性认识实践与学习的关系,均衡调配。

2.服务社会是一种美德,更需要证明。

3.在学生与公民的角度间转换。

【对材料片面和错误的读解】

1.就材料中某个词或句、过度引申材料,判为基本符合题意。

比如,讨论“学习好是否就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从第一种态度引申);

脱离社会实践这一讨论对象而单一谈论学生应该如何融入社会;

围绕着“功利主义”进行探讨;离开“学生”,谈社会实践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情况。

2.讨论写人对不同事物有不同看法、谈选择、珍惜时间、我的主见我作主等,为不符合题意,内容在四等打分。

【样卷与评语】

3

1号文

学习时不应忘社会实践

如今许多家庭、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只顾学习,忽视实践社会早已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社会现象”。然而学生最缺的便是社会实践。学生在学习之余应多参与社会实践,不能死读书。

学生经历了十余年的学习生涯后,便要逐渐步入社会成为劳动力,而社会正是多年学识升华的地方。学生若不在学习的时间里抽空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在他真正步入社会时便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感,难以与社会融合,进而难以自己在世界中立足。

大学生就业早已成为当下难题,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因找不到工作回家种地甚至已经不再是新闻。归根究底,还是没有提前为进入社会打好底子,没有重视社会实践。有些人看了清华“学霸”马冬晗的采访,也想效仿她“不想步入社会”“想当一辈子学生”,但这无疑是错误且幼稚的。人终要由学生变为社会人,不可能将学习与社会实践分割开来。多参与社会实践,能帮助人变得更成熟,帮助学生体验社会、与社会交融,提前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自立自强。

而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与途径有许多,不论选什么,都应有一颗认真负责的心。从在小学门口开小摊档卖小吃的哲学系学生夫妻,到开饭馆同时创新菜谱的中草药系在读大学生,他们都是在将学习与社会实践抓在一起进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不怕苦不怕累,不论是地铁站导航员还是敬老院志愿者,只要有心,每个学生都能够胜任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关键在于实践,而怎样实践,如何选择实践的方向,则因人而异了。

高中生自打高一入学,就死盯着最后的高考,以为那就是结束。只顾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是现今高中生的真实写照。而如今众多高校如中大、复旦大学等在开展自招考试时也更加看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度了。高中生不应死读书,更应多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更应将所学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日后的工作需要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各所学校在注重升学率之余,也需为广大学生提供众多社会实践的平台,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死读书,不只满足于呆在象牙塔中。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忘记社会实践。不实践只学习,将来或许连为社会服务的机会都不懂寻找,何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可见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进力。国外大学开学前都有一至两年的自由时间选择供大学生自主实践创业,中国的学生,中国的学府,也该进行自我反思,认清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了。

评分:23+23+9=55

评语:本文议论文一类卷。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学生在学习之余应多参与社会实践,不能死读书”,然后联系当下大学毕业就业难的现象进行分析,强调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的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