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物理物理学习指导方法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学习资料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学习资料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和v—t图象中,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带答案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带答案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带答案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光滑轻质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C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力为G的物体,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用力F拉绳,开始时∠BCA>90°,现使∠BCA缓慢变小,直到∠BCA=30°。

此过程中,轻杆BC所受的力()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大小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2、如图所示,用两根承受的最大拉力相等、长度不等的细绳AO、BO(AO>BO)悬挂一个中空铁球,当在球内不断注入铁砂时,则()A.绳AO先被拉断B.绳BO先被拉断C.绳AO、BO同时被拉断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如图为某款式双层晾衣篮。

完全相同的上、下篮子由两个质地均匀的圆形钢圈穿进网布构成,两篮通过四根等长的轻绳与钢圈的四等分点相连,上篮钢圈用另外四根等长轻绳系在挂钩上。

晾衣篮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

不装衣物时,两篮子保持水平,则()A.挂钩受到的拉力大小是上方某一根轻绳拉力的四倍B.挂钩受到的拉力大小是下方某一根轻绳拉力的四倍C.上方某一根轻绳的拉力大小是下方某一根轻绳的拉力的2.5倍D.上方四根轻绳的拉力之和与下方四根轻绳的拉力之和大小相等4、如图所示,一物块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于O点,在细线上的A点绑上另一根细线,在该细线上施加一与OA段细线始终垂直的力F,使物块缓慢移动到图示位置,C点为细线与物块的连接点,则()A.AC段细线上的拉力逐渐变大B.OA段细线上的拉力逐渐减小C.力F先变大后变小D.OA段细线上拉力不可能与力F大小相等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B.物体间有摩擦力,则物体间一定有弹力C.压力就是重力D.压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6、如图所示,一枚硬币直立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这说明了中国高铁具有极好的稳定性。

关于这枚硬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硬币直立过程中,列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硬币直立过程中,一定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C.硬币直立过程中,可能受到与列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D.列车加速或减速行驶时,硬币都可能受到与列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7、如图所示,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面,吞食荷花花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鱼儿吞食花瓣时鱼儿受力平衡B.鱼儿摆尾出水时浮力大于重力C.鱼儿摆尾击水时受到水的作用力D.研究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面的动作可把鱼儿视为质点8、躺椅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中人双脚离地而坐,图乙中人双脚着地而坐。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物理知识讲解相遇和追及问题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物理知识讲解相遇和追及问题及答案

相遇和追及问题【习目标】1、掌握追及及相遇问题的特点;2、能熟练解决追及及相遇问题。

【要点梳】要点一、机动车的行驶安全问题:要点诠释:1、反应时间: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措施经过的时间为反应时间。

2、反应距离:在反应时间内机动车仍然以原的速度v匀速行驶的距离。

3、刹车距离:从刹车开始,到机动车完全停下,做匀减速运动所通过的距离。

4、停车距离与安全距离: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之和为停车距离。

停车距离的长短由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共同决定。

安全距离大于一定情况下的停车距离。

要点二、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概述要点诠释:1、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成因:当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两物体间距越越大或越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2、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说明①表中的Δ是开始追及以后,后面物体因速度大而比前面物体多运动的位移;②0是开始追及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③2-0=0-1;④v1是前面物体的速度,v2是后面物体的速度特点归类:(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3、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1)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的相遇问题,即追及问题(2)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移动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相遇解此类问题首先应注意先画示意图,标明值及物量;然后注意当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还要注意该物体是否停止运动了要点三、追及、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要点诠释:追及、相遇问题最基本的特征相同,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①根据对两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画出物体运动情况的示意草图②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个物体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③根据运动草图,结合实际运动情况,找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关系;④将以上方程联立为方程组求解,必要时,要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要点四、分析追及相遇问题应注意的两个问题要点诠释:分析这类问题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一个条件即两个物体的速度所满足的临界条件,例如两个物体距离最大或距离最小、后面的物体恰好追上前面的物体或恰好追不上前面的物体等情况下,速度所满足的条件常见的情形有三种一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乙,这种情况一定能追上,在追上之前,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即v v =甲乙)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大;二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乙,这种情况不一定能追上,若能追上,则在相遇位置满足v v ≥甲乙;若追不上,则两者之间有个最小距离,当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小;三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情况和第二种情况相似(2)两个关系即两个运动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其中通过画草图找到两个物体位移之间的值关系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要点五、追及、相遇问题的处方法方法一临界条件法(物法)当追者与被追者到达同一位置,两者速度相同,则恰能追上或恰追不上(也是二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微公式版考点总结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微公式版考点总结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微公式版考点总结单选题1、蹦极是新兴的一项户外休闲活动。

如图,蹦极者站在约40米高的塔顶,把一端固定在塔顶的长橡皮绳另一端绑住身体,然后两臂伸开,从塔顶自由落下。

当人体下落一段距离后,橡皮绳被拉紧,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绳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这就是蹦极的全过程。

若空气阻力不计,橡皮绳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橡皮绳弹力与人体重力相等位置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从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则关于人体运动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合外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C以向上为正方向,从最低点开始向上运动,合力F向上,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加,到达坐标原点,加速度为0,速度达到最大值,继续上升,加速度增大,方向向下,速度减小,到达原长位置后继续上升到达最高点再返回到原长位置,此阶段加速度为g,速度均匀减小再均匀增大,之后加速度减小,方向向下,到达坐标原点,加速度为0,速度达到最大值,继续下降,加速度增大,方向向上,速度减小直至到达最低点;故选C。

2、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答案:C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共同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A和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μ(m A+m B)gm A+m B=μg然后隔离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AB=m B a=μm B g大小不变;物体B做速度方向向左的匀减速运动,故而加速度方向向右,摩擦力向右,C正确,ABD正确。

故选C。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6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在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A.0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C.大小为g,方向垂直木板向下D.大小为2g,方向垂直木板向下答案:D木板撤去前,小球处于平衡态,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N sin60°=0N cos60°-G=0木板A、B突然撤去后,支持力消失,重力和拉力不变,合力等于支持力N,方向与N反向,方向垂直于木板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为a=N m解得a=2g方向垂直于木板向下,故选D。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

四、数据处理
1.挑选纸带并测量
在打出的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最清晰的。为了便于测量,舍
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
(0点),每5个点(相隔0.1 s)取一个计数点进行测量,如图所示。
(相邻两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 Hz)
时应根据纸带上所打计时点的多少,以能在纸带上取6~7个计
数点为原则来选,不一定是每隔四个点选一个,B错误;对刻度
尺读数时应该估读,所以C正确;用v-t图线处理数据时应让图
线经过尽量多的点,但偏离较大的点误差较大,应不予考虑,故
D错误。

4.(数据处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
点计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
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
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越多越好

答案:BC
解析: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选项A
错误;小车开始时靠近打点计时器是为了使小车的运动距离
使滑轮伸出桌面,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
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
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连在小车的后
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
车(填“接通电源”或“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练习答案详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练习答案详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 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

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 A= m,x B= m第2 节:时间和位移1.A .8 点 42 分指时刻, 8 分钟指一段时间。

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前 3 秒钟”、“最后 3 秒钟”、“第 3 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4.解答3 m 8 m 0 5 m -8 m -3 m0 5 m -3 m 5 m -8 m -3 m第3 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1)1 光年=365×24×3600 ××108 m= ×1015 m。

(2)需要时间为164.0 10年159.5 102.(1)前 1 s 平均速度v1=9 m/s前 2 s 平均速度v2=8 m/s前 3 s 平均速度v3=7 m/s前 4 s 平均速度v4=6 m/s全程的平均速度v5=5 m/s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v1 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3.(1) m/s,(2) m/s,(3)0第4 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

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2.(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微公式版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微公式版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微公式版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长征五号沿竖直方向加速升空的过程中()A.合力为零B.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C.合力与速度方向相反D.加速度与合力方向相反答案:BA.长征五号加速上升,故合外力方向竖直向上,A错误;B.长征五号加速上升,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B正确;C.长征五号加速上升,故合外力方向竖直向上,与速度方向相同,C错误;D.由牛顿第二定律,长征五号加速上升过程中,加速度与合力方向相同,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水平传送带匀速向右传动。

现在其左侧的A处轻轻放上一物块,设传送带足够长,则该物块()A.一直向右匀速运动B.先向右匀加速运动,后继续向右匀速运动C.先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后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D.先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后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答案:B物块初速度为0,刚放上传送带后将与传送带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加速运动,因为传送带足够长,所以物块最终将会达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并最终向右匀速运动,此时物块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故选B。

3、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在此过程中,其他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A.a和v都始终增大B.a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C.a和v都先减小后增大D.a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增大答案:D由于质点初始处于静止状态,则其所受合力为零。

这就相当于受两个等大反向的力:某个力和其余几个力的合力。

其中某个力逐渐减小,而其余几个力的合力是不变的,则其合力就在这个力的反方向逐渐增大,这个力再由零增大到原来大小,则合力又会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所以合力变化为先增大后减小,根据F=ma合故加速度a先增大后减小,由于其合外力方向始终不变,则加速度方向始终不变,所以其速度会一直增大。

2023年高一物理学习指导整理

2023年高一物理学习指导整理

2023年高一物理学习指导整理高一阶段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打物理基础的时期,同学们应如何把物理学习搞好,打好将来学习的基础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学习指导,盼望对你有关心。

1 联系实际,关心理解。

学校物理是通过现象熟悉规律,因此,学校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熟悉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

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

“一练”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多方面、多角度地熟悉概念、熟悉规律、熟悉学问点、熟悉考点。

关于练习,我国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穿,熬炼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一道习题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真懂;即使全部的习题都做出来了,也不肯定说明你全懂了,由于你做习题有时只是在凑公式而已。

假如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

”严济慈先生的教导给同学为什么要“练”,怎样去“练”以明示。

“二讲”即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学问点的熟悉讲给同学或者老师听,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如何讲对方才能听明白,如何讲对方才更简单接受。

一个概念、一条规律若能讲一次,自己对该概念或规律的熟悉和理解就有很大的提高;“三应用”即试用学过的规律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若能做到这一点,可算是真正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练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摩擦力既可做动力又可做阻力”这一说法,摩擦力做阻力现实中的例子许多,也很好理解。

但摩擦力做动力就不那么好理解,这时若能举一个传送带的例子,并能讲清晰,摩擦力做动力这一问题就能彻底解决,真正理解。

2 抓住课堂,提高效率。

“堂上一分钟,堂下非常钟”这一老话充分说明白课堂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白抓住课堂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是猎取学问的主要场所。

所以抓住了课堂也就守住了阵地,也只有守住了这块阵地,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使我们的幻想成为现实。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3章 4 力的合成和分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3章 4 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与分力 1 . 共 点 力 : 作 用 在 物 体 的 ___同__一__点___ 或 者 作 用 线 的 延 长 线 _交__于__一__点____的一组力. 2.合力与分力: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可以用一个力 代替它们,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___作__用__效__果___相同,那么 这 个 力 就 叫 做 那 几 个 力 的 ___合__力___ , 原 来 的 几 个 力 叫 做 这 个 力 的 ___分__力___.
预习导学 | 新知领悟
多维课堂 | 素养初培
核心素养微专题
课堂小练 | 素养达成
课后 | 提升训练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合成时遵守_平__行__四__边__形__定__则___或 _矢__量__三__角__形__定__则___的物理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___算__术__法__则___运算的 物理量.
5.力的分解依据: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力,如果没有限制,一 个力可以分解为__无__数____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预习导学 | 新知领悟
多维课堂 | 素养初培
核心素养微专题
课堂小练 | 素养达成
课后 | 提升训练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在图中的四个选项中双臂 用力最小的是( )
合力与分力
如图所示,一个成年人或两个孩子均能 提起相同质量的一桶水,那么该成年人用的 力与两个孩子用的力作用效果是否相同?二 者能否等效替换?
【答案】效果相同,能等效替换.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预习导学 | 新知领悟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重点知识归纳(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重点知识归纳(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参考系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C.一定要选择相对地面固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D.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答案:AAB.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定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形式一般是不一样的,故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B错误A正确;CD.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本着使研究问题简单方便的原则,CD错误。

故选A。

2、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直流电源B.电火花计时器使用8V交变电源C.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电源频率为50Hz)D.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1s(电源频率为50Hz)答案:CA.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故A错误;B.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变电源,故B错误;CD.电源频率为50Hz时,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T=1f=0.02s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D.汽车的位移在增加答案:DAB.从表格中数据可得火车的加速度a 火=Δv'Δt=−0.51m/s2=−0.5m/s2汽车的加速度a 汽=ΔvΔt=1.21m/s2=1.2m/s2故火车的加速度较小,速度变化较慢,AB错误;CD.由于汽车和火车的速度一直为正值,速度方向不变,位移都增加,C错误,D正确;故选D。

4、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时,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为负B.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一定越来越大C.速度越来越大,则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越来越小答案:DA.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选项A错误;B.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所以当加速度增大时,不能确定速度是变大还是变小,只能确定速度的变化加快,选项B错误;C.速度增大是由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引起的,与加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无关,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和速度同向,而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选项C错误;D.若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会减小,选项D正确。

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6 超重和失重

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6 超重和失重

6超重和失重[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测量的两种方法.2.知道什么是视重.3.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 4.会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的问题.一、重力的测量1.方法一: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再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m,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g.2.方法二: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将待测物体悬挂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它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等于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或支持力的大小.二、超重和失重1.视重: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映了人对体重计的压力.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3.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4.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状态.(2)产生条件:a=g,方向竖直向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加了.(×)(2)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就消失了.(×)(3)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一定在上升.(×)(4)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2.质量为50 kg的人站在电梯内的水平地板上,当电梯以大小为0.5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 N(g取10 m/s2).答案475一、超重和失重的判断导学探究如图1所示,某人乘坐电梯正在向上运动.图1(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沿什么方向?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2)电梯将要到达目的地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沿什么方向?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答案(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所以支持力大于重力;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2)减速运动时,因速度方向向上,故加速度方向向下,即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所以支持力小于重力.知识深化1.对视重的理解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相对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的压力.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变化,只是视重变了.2.超重、失重的比较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如图2所示.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B.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C.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D.在飞船绕地球运行时,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宇航员的重力消失了答案A解析火箭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宇航员受到的支持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对座椅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选项A正确,C错误;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宇航员受到的支持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错误;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仍然受重力,选项D错误.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只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大小均无关.(2019·枣庄三中高一上月考)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如图3所示的v-t图像是计算机显示的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在0~20 s内,电梯向上运动,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B.在0~5 s内,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C.在5~10 s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D.在10~20 s内,电梯在减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答案D解析在v-t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0~5 s内斜率为正,加速度为正,方向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速度为正,即电梯向上加速运动;在5~10 s过程中,电梯匀速运动,该同学加速度为零,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处于平衡状态;10~20 s过程中,斜率为负,加速度竖直向下,速度为正,即电梯向上做减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D正确.如图4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答案A解析A、B整体只受重力作用,做竖直上抛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论上升还是下降过程,A对B均无压力,只有A选项正确.1.完全失重状态的说明: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平时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将完全消失,比如物体对支持物无压力、摆钟停止摆动、液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靠重力才能使用的仪器将失效,不能再使用(如天平、液体压强计等).2.完全失重时重力本身并没有变化.二、超重、失重的有关计算(多选)(2019·石家庄市高一上期末)小明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50 kg,若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过程中,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45 kg时,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梯可能在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9 m/s2B.电梯可能在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1 m/s2C.电梯可能在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 m/s2D.电梯可能在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9 m/s2答案BC解析小明的质量为50 kg,体重计的示数为45 kg,说明电梯处于失重状态,有向下的加速度,运动情况可能为: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小明受支持力和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为a =mg -F N m =50×10-45×1050m /s 2=1 m/s 2,故B 、C 正确,A 、D 错误. 针对训练 质量是60 kg 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如图5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求体重计的示数.图5(1)匀速上升;(2)以4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3)以5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答案 (1)600 N (2)840 N (3)300 N解析 (1)当升降机匀速上升时,由平衡条件得:F N1=mg =6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压力为600 N ,即体重计示数为600 N.(2)当升降机以a 1=4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2-mg =ma 1, 则F N2=mg +ma 1=84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840 N ,即体重计示数为840 N.(3)当升降机以a 2=5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N3=ma 2, 则F N3=mg -ma 2=3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300 N ,即体重计示数为300 N.三、超重、失重的综合应用1.若加速度方向向上(或斜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若加速度方向向下(或斜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2.若系统中某一部分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则系统整体也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如图6所示,质量为M 的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质量为m 的物体以加速度a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有( )图6A.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M+m)g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M+m)g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小于(M+m)gD.由于不知a的具体数值,无法计算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答案C解析对M和m组成的系统,当m具有向下的加速度而M保持平衡时,可以认为系统的重心向下运动,故系统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所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小于系统的重力.1.(超重、失重的理解和判断)下列对超重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处在加速上升的电梯中的人感觉脚掌受到的力比静止时大,说明人受到的重力增大了B.处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中的人处于超重状态C.物体在水中受浮力,悬浮在水中处于失重状态D.人在竖直方向上的绳子牵引下向上加速运动时处于超重状态答案D2.(超重和失重的判断)如图7甲所示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部分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是根据传感器画出的力—时间图像,其中力的单位是N,时间的单位是s.两图中的点均对应,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请根据这两个图所给出的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图7A.此人的质量约为60 kgB.此人从站立到蹲下的过程对应乙图中1到6的过程C.此人在状态2时处于超重状态D.此人向上的最大加速度大约为1.9g答案D解析根据题图乙中图线的1点,由平衡条件得此人的质量约为70 kg,故选项A错误;同理根据图线可判断,此人从站立到蹲下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应题图乙中1到4的过程,故选项B错误;由题图乙知,人在状态2时传感器对人的支持力小于人自身的重力,处于失重状态,选项C 错误;根据图线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此人向上的最大加速度为a =F max -mg m≈1.9g ,所以选项D 正确.3.(超重和失重的判断)(多选)(2019·辽宁实验中学等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某地一观光塔总高度达600 m ,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大约1 min 就可以到达观光平台.若电梯简化成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已知电梯在t =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 -t 图像如图8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 .t =4.5 s 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B .5~55 s 时间内,绳索拉力最小C .t =59.5 s 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D .t =60 s 时,电梯速度恰好为0答案 AD4.(超重、失重的有关计算)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 kg 的重物,要使此人在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100 kg 的重物,已知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 .升降机正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4 m/s 2B .升降机正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4 m/s 2C .升降机正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4 m/s 2D .升降机正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6 m/s 2答案 B解析 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 kg 的物体,则知此人的最大举力为F =mg =60×10 N =600 N .在升降机中,对重物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 ′g -F =m ′a ,解得a =g -F m ′=(10-600100) m /s 2=4 m/s 2,方向竖直向下,故升降机应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4 m/s 2.考点一 超重和失重的分析和判断1.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重力增加了B.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其重力为零C.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惯性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增大或减小了D.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质量及受到的重力都没有发生变化答案D2.(多选)(2019·灵璧一中期中)下列有关超重与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静止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不论是超重、失重或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都没有发生改变答案BD解析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静止不动时单杠对运动员的拉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运动员既不处于超重状态也不处于失重状态,A错误;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都有方向竖直向下的加速度,都处于失重状态,B正确;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静止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地面对运动员和杠铃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和杠铃的重力,运动员和杠铃既不处于超重状态也不处于失重状态,C错误;不论是超重、失重或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都没有发生改变,D正确.3.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1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图1A.t=2 s时最小B.t=2 s时最大C.t=6 s时最小D.t=8.5 s时最大答案B解析加速度向上时人处于超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N-mg=ma,支持力F N=m(g +a),则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F N′=F N=m(g+a),t=2 s时压力最大,同理,t=8.5 s时压力最小,选项B正确,A、C、D错误.4.如图2所示,A、B两人用安全带连接在一起,从飞机上跳下进行双人跳伞运动,不计空气对人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一定为零B.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大于B的重力C.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等于B的重力D.在降落伞打开后减速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小于B的重力答案A解析降落伞未打开时,A、B两人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A、B之间安全带的作用力为0,A正确,B、C错误;降落伞打开后,A、B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则A、B处于超重状态,对B有:F T-mg=ma,即F T=mg+ma>mg,故D错误.5.(2019·长安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3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当电梯在竖直方向运行时,电梯内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原来静止时变大了,这一现象表明()图3A.电梯一定处于加速上升阶段B.电梯的速度方向一定向下C.乘客一定处在超重状态D.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可能向下答案C考点二超重、失重的有关计算6.(多选)在升降机中,一个人站在体重计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于是他作出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升降机可能以大小为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升降机可能以大小为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C.升降机可能以大小为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升降机可能以大小为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答案BC解析若a=0.8g,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得F=1.8mg,其中F为人的视重,人的视重比实际重力大F -mg mg×100%=80%,A 、D 错误;若a =0.2g ,方向竖直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 ,得F ′=0.8mg ,人的视重比实际重力小mg -F ′mg×100%=20%,B 、C 正确.7.(2019·福建八县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如图4所示,在某次无人机竖直送货实验中,无人机的质量M =1.5 kg ,货物的质量m =1 kg ,无人机与货物间通过轻绳相连.无人机以恒定动力F =30 N 使货物从地面开始加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则( )图4A .货物加速上升时货物处于失重状态B .货物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a =20 m/s 2C .货物加速上升时轻绳上的拉力F T =10 ND .货物加速上升时轻绳上的拉力F T =12 N答案 D8.某跳水运动员在3 m 长的踏板上起跳,我们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如图5所示的状态,其中A 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 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的平衡点,C 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 .人和踏板由C 到B 的过程中,人向上做匀加速运动B .人和踏板由C 到A 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C .人和踏板由C 到A 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D .人在C 点具有最大速度答案 C解析 在B 点,重力等于弹力,在C 点速度为零,弹力大于重力,所以从C 到B 过程中合力向上,做加速运动,但是由于从C 到B 过程中踏板的形变量在减小,弹力在减小,所以合力在减小,故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从B 到A 过程中重力大于弹力,所以合力向下,加速度向下,速度向上,所以做减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9.(多选)某人在地面上用体重计称得其体重为490 N.现将体重计移至电梯内称重,t0至t3时间段内,体重计的示数如图6所示,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则电梯运行的v-t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图6答案AD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t0~t1时间内,人的视重小于其重力,具有向下的加速度;t1~t2时间内,视重正好等于其重力,处于平衡状态;t2~t3时间内,视重大于其重力,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根据题中所设的正方向可知,电梯运行的v-t图像可能是A、D.10.(多选)(2019·天水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7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此时乘客没有靠在靠背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乘客受重力、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B.乘客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C.乘客处于超重状态D.乘客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答案BD11.(2019·泰安市高一上期末)如图8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力(单位为N),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s).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 N,除此之外,还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图8A.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B.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C.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D.下蹲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答案B解析人在下蹲时,先向下加速后减速,先失重后超重;起立时,先向上加速后减速,先超重后失重.故由图线可知,在2~8 s时间内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选项A、C、D错误,B正确.12.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像如图9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图9答案B解析将整个运动过程分解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货物先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F=mg-ma<mg;第二阶段货物做匀速直线运动,F=mg;第三阶段货物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解得F=mg+ma>mg;第四阶段货物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解得F=mg+ma>mg;第五阶段货物做匀速直线运动,F=mg;第六阶段货物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F=mg-ma<mg.故B正确,A、C、D错误.13.(多选)(2019·绵阳市高一上期末)小明同学用台秤研究人在竖直升降电梯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他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自己的体重为500 N,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电梯从t =0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到t=11 s时停止,得到台秤的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10所示,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0A .在0~2 s 内,小明处于超重状态B .在0~2 s 内,小明加速度大小为1 m/s 2C .在10~11 s 内,台秤示数为F 3=600 ND .在0~11 s 内,电梯通过的距离为18 m答案 BC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0~2 s 内,台秤对小明的支持力为F 1=450 N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1=ma 1,解得a 1=1 m /s 2,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小明处于失重状态,故A 错误,B 正确;设在10~11 s 内小明的加速度为a 3,时间为t 3=1 s,0~2 s 的时间为t 1=2 s ,则a 1t 1=a 3t 3,解得a 3=2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3-mg =ma 3,解得F 3=600 N ,故C 正确;0~2 s 内位移x 1=12a 1t 12=2 m,2~10 s 内位移x 2=v 匀t 2=a 1t 1t 2=16 m,10~11 s 内位移x 3=12a 3t 32=1 m ,小明运动的总位移x =x 1+x 2+x 3=19 m ,故D 错误.14.如图11所示,倾斜索道与水平线的夹角θ=37°,若载人车厢沿索道向上的加速度为5 m /s 2,人的质量为50 kg ,且人相对车厢静止.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图11(1)人对车厢的压力大小;(2)人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答案 (1)650 N (2)200 N解析 (1)由于车厢和人有沿索道向上的加速度,此加速度具有竖直向上的分量,所以人处于超重状态.由F N -mg =ma sin 37°,则F N =m (g +a sin 37°)=50×(10+5×0.6) N =65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车厢压力大小为650 N.(2)F f =ma cos 37°=200 N.15.(2019·天津一中高一上期末)“蹦极”是一种能获得强烈失重、超重感觉的非常“刺激”的惊险娱乐项目.人处在离沟底水面上方二十多层楼的高处(或悬崖上),用橡皮弹性绳拴住身体,让人头下脚上自由下落,落到一定位置时弹性绳拉紧.设人体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到接近水面时刚好减速为零,然后再反弹.已知某“勇敢者”头戴重为45 N 的安全帽,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75 m ,设计的系统使人落到离水面30 m 时,弹性绳才绷紧.不计空气阻力,则:(取g =10 m/s 2)(1)当他落到离水面50 m 位置时戴着的安全帽对人的头顶的弹力为多少?(2)当他落到离水面20 m 的位置时,则其颈部要用多大的力才能拉住安全帽?答案 (1)0 (2)112.5 N解析 (1)人在离水面50 m 位置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安全帽,mg -F =ma ,对整体,a =g所以F =0,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安全帽对人头顶的弹力为0.(2)人下落到离水面30 m 处时,已经自由下落h 1=75 m -30 m =45 m ,此时v 1=2gh 1=30 m/s ,匀减速运动距离为h 2=30 m ,设人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由0-v 12=2ah 2得a =-15 m/s 2,安全帽的质量为m =G g=4.5 kg. 对安全帽,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F ′=ma ,解得:F ′=112.5 N.故在离水面20 m 的位置时,其颈部要用112.5 N 的力才能拉住安全帽.。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微公式版重点知识归纳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微公式版重点知识归纳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微公式版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如图所示,物块1、2间用竖直刚性轻质杆连接,物块3、4间用竖直轻质弹簧相连,物块1、3的质量为m,物块2、4的质量为M,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物块1、2、3、4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a3、a4。

重力加速度为g,则有()A.a1=a2=a3=a4=0B.a1=a2=a3=a4=gC.a1=a2=g,a3=0,a4=m+MMgD.a1=g,a2=m+MM g,a3=0,a4=m+MMg答案:C在抽出木板的瞬间,由于物块1、2间用竖直刚性轻质杆连接,以物块1、2与刚性轻杆为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m+M)gm+M=g则有a1=a2=g由于物块3、4间的轻弹簧的形变还来不及改变,此时弹簧对物块3向上的弹力大小和对物块4向下的弹力大小仍为mg,因此物块3满足a3=mg−F弹m=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块4的加速度为a4=F弹+MgM=m+MMg故选C。

2、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N。

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3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

求: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1m/s2B.2m/s2C.3m/s2D.4m/s2答案:B根据题意可知,小物块放上后,对小物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代入数据解得a=2m s2⁄3、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固定一个轻杆,B、C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受力情况改变,加速度为0B.C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C.A、B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3mgsinθD.A、B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12gsinθ答案:DA.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弹簧的弹力不变,细线的拉力突变为0,合力不为0,加速度不为0,A错误;B.对球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解得a=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B错误;D.以A、B、C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烧断细线前,A、B、C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0,弹簧的弹力F=3mgsinθ烧断细线的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mgsinθ−2mgsinθ=2ma则A、B的加速度a=12gsinθD正确;C.B的加速度为a=12gsinθ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mgsinθ=ma 解得F T=32 mgsinθC错误。

2022-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案:2-5自由落体运动 Word版含答案

2022-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案:2-5自由落体运动 Word版含答案

《自由落体运动》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是:“通过试验生疏自由落体运动现象”,要求同学能通过一些试验或具体的活动来了解和体验自由落体运动,并理解自由落体运动产生条件与实质。

2.本节是其次章的一个重要而典型的应用型学问点。

表现一:落体运动快慢的产生缘由分析。

二:这是一个贴近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和体会物理的生活化。

3.自由落体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理现象,同学往往能感受到,但并没有留意到这一现象的特点,也不明确这就是自由落体运动现象。

怎样才能让同学不是机械化地记住自由落体运动的现象,而是通过各种方式真正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与本质所在,才是本堂课学习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同学对自由落体运动有感性的生疏,但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的理解有肯定的困难。

首先是同学认为只要从某一高度任凭下落的物体做的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其次生活中的落体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是有区分的。

故在本节课教学中利用了试验探究的方法,让同学体验、分析、归纳、争辩得出结论。

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培育同学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物理意识。

三、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生疏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能够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分析、解决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3)初步了解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重点培育同学的试验力量和推理力量。

2.过程与方法:(1)经受试验观看、实例探究争辩沟通的过程,体验自由落体运动现象。

(2)经受试验和理论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领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生活中的自由落体运动现象,生成“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同学的学习热忱。

(2)体验自主学习过程,养成乐于细心观看、勤于思考和相互沟通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四、重点难点重点:把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难点:(1)物体下落快慢影响因素的探究;(2)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的分析。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微公式版解题方法技巧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微公式版解题方法技巧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微公式版解题方法技巧单选题1、如图所示,重为5N的书本被20N的水平力F压在竖直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则书本所受静摩擦力()A.大小为5NB.大小为20NC.方向竖直向下D.方向水平向右答案:A书静止在墙上,受力平衡,书受到墙对它的静摩擦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故大小为5N,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A。

2、如图所示的装置,杆QO沿竖直方向固定,且顶端有一光滑的定滑轮,轻杆OP用铰链固定于O点且可绕O点转动,用两根轻绳分别拴接质量分别为m1、m2的小球并系于P点,其中拴接m1小球的轻绳跨过定滑轮,已知O 点到滑轮顶端Q的距离等于OP,当系统平衡时两杆的夹角为α=120°,则m1:m2为()A.1:2B.√3:2C.1:1D.√3:1答案:D以结点P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拴接小球m1轻绳的拉力大小等于m1g,由力的平衡条件将杆OP的支持力与轻绳的拉力合成,由相似三角形可得m1g=2m2gcos30∘解得m1:m2=√3:1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南宁的夏天温度较高,天气炎热,此时喝一瓶冰水降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若保持手握瓶子一起静止,以下操作能让摩擦力变大的是()A.增大手的挤压力B.增大手与瓶子的接触面积C.把手弄湿D.往瓶中加入少量的水答案:D若保持手握瓶子一起静止,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始终与重力大小相等,增大手的挤压力、增大手与瓶子的接触面积或把手弄湿都不能使摩擦力变大,往瓶中加入少量的水,重力增大,可以使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增大。

故选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使用图甲斜面进行实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B.图乙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C.图丙中,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图丁中,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由于惯性答案:DA.伽利略使用图甲斜面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90°的情形,从而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根据弹力的概念知图乙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故B错误;C.图丙中,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且两力均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根据惯性的概念可知图丁中,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由于惯性,故D正确。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微公式版基础知识手册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微公式版基础知识手册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微公式版基础知识手册单选题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叠放着两物块A、B,两者的质量均为2kg,它们处于静止状态。

若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N、方向竖直向下的力施加在物体A上,则此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为(g=10m/s2)()A.10NB.25NC.20ND.30N答案:B开始时A、B处于静止状态,对AB整体受力分析得(m A+m B)g=F弹代入数据求得F弹=40N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10N的外力后,A、B整体不再平衡,受力分析得F+(m A+m)B g−F弹=(m A+m)Ba施加力的前后F弹的大小不变,代入相关数据得a=2.5m/s2隔离A物体受力分析得F+m A g−F BA=m A a;代入数据解得F BA=25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对B的压力大小为25N。

故选B。

2、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A的棱长,将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向下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D.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答案:BAD.根据题意,若不计空气阻力,将容器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后,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为g,再以容器A为研究对象,无论上升和下落过程其合力都等于本身重力,则B对A没有压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A对B也没有支持力,故AD错误;B.若考虑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上升过程加速度大于g,再以球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B受到的合力大于重力,B除受到重力外,还应受到向下的压力,即A对B的压力向下,故B正确;C.若考虑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下落过程加速度小于g,再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B受到的合力小于重力,B除受到重力外,还应受到向上的力,即A对B的支持力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B对A的压力向下,故C错误。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1.重力与弹力第1课时 重力与弹力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1.重力与弹力第1课时 重力与弹力


提示: (1)不是。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对草地的压力与它的
重力大小相等,但不是它的重力。
(2)不会。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虽然相互接触,但
由于没有弹性形变,所以没有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
(3)落在球网中的足球会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弹性形
变。
(4)不受弹力。

归纳提升
1.弹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直接接触;(2)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长度 度线段即可
标方向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

典型例题
【例题1】 (多选)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总是垂直于当地的水平面
C.重力的大小可用天平或弹簧测力计测量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直接法:对于形变比较明显的情况,可以根据弹力产生的
条件判断,即物体间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两个条件必须
同时满足才有弹力产生。

(2)利用假设法判断:要判断物体在某一接触位置是否受弹
力作用,可假设将在此处与物体接触的物体去掉,看物体是否
在该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若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说明物
形变产生的。

3.利用弹簧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将劲
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
梁上,弹簧下端不挂物体时,测得弹簧的长
度为x0。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下端,如图
所示。待物体静止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
x1。测量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待测物体的重力的大
小。
提示: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弹力F=k(x1-x0),弹簧的弹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时间位移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时间位移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2)“这么早”是指时刻,“等了这么久”是指一段时间间 隔。
(3)“前3 s"“最后3 s”“第3 s内”是指时间间隔,“第3 s 末”是指时刻。
2.某市出租汽车的收费标准有 1.20 元 / km、1.60 元 / km、2.00 元 / km,其中的千米说的是路程还是位移?
解析: 其中的“千米”是指路程。因为汽车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抛出点
0
8
0
5
-8
-3
5
-3
5
-8
-3
图 1.2-12
提示:分别以地面和抛出点为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通过比较可知,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出发
点、最高点和落地点的坐标不同,而两点间的位移相同,进一步体会到位移矢量与坐标系无关, 只与初、末位置(坐标)有关。本题的典型错误是学生容易将-3 m或-8 m写成正的。由于学生 初学矢量,理解尚不深刻,建议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类典型错误强化矢量意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时间 位移
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1.以下各种说法中,哪些指时间间隔?哪些指时刻? (1)列车员说:“火车 8 时 42 分到站,停车 8 分。” (2)“您这么早就来啦,抱歉!让您等了这么久。” (3)“前 3 s”“最后 3 s”“第 3 s 末”“第3 s 内”。
解析: (1)8点42分是指时刻,8分是指时间间隔。
解析: 如图1-4所示,位移Δx=xQ-xP=-5 m,方向由P指向Q。
5.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平直道路行驶,以 x 表示它相对于 出发点的位移。图 1.2-11 近似描写了汽车在 0 时刻到 40 s 这段时 间的 x-t 图像。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汽车最远位置距离出发点约为多少米? (2)汽车在哪段时间没有行驶? (3)汽车在哪段时间驶离出发点,在哪段 时间驶向出发点?

【高一学习指导】解析物理学习方法难题 是“悟理”而不是“雾里”

【高一学习指导】解析物理学习方法难题 是“悟理”而不是“雾里”

【高一学习指导】解析物理学习方法难题是“悟理”而不是“雾里”“物理”可以说是许多同学学习的过程中最感困难的科目之一,究竟它是“悟理”还是“雾里”呢?这个答案除了取决于对自然现象的领悟程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错误的方法不仅感受不到物理之美,更会把物理视为畏途。

在有了这些年的教学经验之后,我先大致把几个学生常犯的错误列出,供往后的学习者参考,希望大家能引为前车之鉴。

1.物理不是一堆公式的女团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对『概念』的学习并不太重视,导致很多同学误以为自然学科就是代入一堆公式所得到的答案,所以导致同学以为只要认真地把各种题型多加练习,就可以得到高分;这样的观念即使因此在各种考试中获得很好的成绩,却没有真正学到科学的态度及方法,对往后高等教育(大学及研究所)的学习不仅没有帮助,更会受到阻碍。

2.物理不是多算是题目就不好有些用功的同学花在物理上的时间非常惊人,却只是在多练习题目,这是过去升学导向的学习方式所造成的,但这也扼杀了同学们的思考空间,只要观念够完整,算十题也比算一百题有用。

3.物理不是片片段段的科学知识物理的发展有很长远的历史,至少一些重要的人物也是出现在近四五百年内,这些科学家绝对不是凭空想象就能得到物理定律及公式,任何定理及定律都一定有它发展的起源,但是却很少有同学愿意花时间去深入了解这些发展历史,所以对大部分同学而言,物理各章节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大,似乎拆开来独立学习也无所谓,所以当我们问及整体物理概念时,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无法完整回答。

4.物理不是已经发展顺利完成的学科有些同学把物理课本当成圣经,以为学好这些就能考上大学,然后找到理想的工作;事实上,高中部分所学的物理只在大一的普通物理还勉强用得上,但是到更高年级的学科(不论理科或工科),这些就毫无用武之地了;所以平时多看一些课外相关的书籍,或上网查一些相关的信息,都能获得许多更新的讯息,既有趣又顺便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也可以为往后的生涯发展作一些规划,何乐而不为呢?5.物理不是只依靠数学而已当然,学习高中物理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数学基础,但是所用到的数学通常不会很难,毕竟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物理却是自然科学之母;有些同学因为数学成绩不好,就认定自己的物理一定学不好,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会导致对物里的恐惧感,当然无法学好物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前预习。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预习时,必须一字一句慢慢看,不懂的地方用红笔圈出,预习时,必须看两遍以上,预习完之后,再将课后的作业和自主习册尝试去做做。

二、上课。

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按照老师的思路,预习时不懂的地方要重点听,课上安排的当堂题目一定要动手做,决不能只等老师讲解,此时自己的解答思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印证。

同时,课堂笔记要认真做,但是决不能只做笔记而不顾老师的讲授,老师黑板上板书的要记,同时老师讲解的一些规律和概念与结论同样要记。

三、课后。

课后要及时做好复习,这是巩固的阶段。

上课能听懂,题目不会做的同,就是这个环节出了问题。

做题目之前一定要将上课内容先复习一遍,把公式或者概念梳一遍。

习册上的自案和探究案必须做,做这些题目有助于将公式和概念的龙去脉弄清,这对于同们弄懂课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很有帮助。

训练案的一类题目和二类题目是必须做的,三类题目可以选做,但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三类题目也是必做题。

只要将这些规定的题目完成,物就好了一大半。

四、练习。

要按时完成老师课上布置的作业,自主习册上的所有题目一定要全部做完。

习题先做再听老师讲解,做错的题目要用错题集抄好,过段时间再去做,将自己的思路和犯的错误与正确答案一步一步印证,将错题反复做三到四次,直到做得非常熟练,并且在重复做的过程中,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题目,这是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的过程,每做一次,对知识点的认识就会深刻一些。

做习题不能采用题海战术,先将习册的每个题目过关,再去做寻找其他的资料,并且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将题目归类。

五、复习。

每天晚自习之前十分或二十分钟,把笔记上面的知识点、概念、公式去背一遍,公式要记准,同时物意义更要记牢,一定要坚持背下去。

晚自习一定要独立思考,同之间讨论永远不好物!切记!遇到不懂的问题多问老师,每个星期,一定要给自己规定一个固定的时间用做物,每个星期如此,一定能好物的!
最后一点,希望同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克服困难,努力加上信心和毅力,每一位同都可以将物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