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过程

合集下载

数据传输是怎么传输的?传输过程详解

数据传输是怎么传输的?传输过程详解

数据传输是怎么传输的?传输过程详解一、FTP客户端发送数据到FTP服务器端,详述其工作过程。

两台机器的连接情况如下图所示:详细解答如下1.1、假设初始设置如下所示:客户端FTP端口号为:32768服务器端FTP端口号为:211.2、不同网络段上的两台计算机通过TCP/IP协议通讯的过程如下所示: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物理层,指的是电信号的传递方式,透明的传输比特流。

链路层,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数据传送的单位是分组或包。

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

网络层负责点到点(point-to-point)的传输(这里的“点”指主机或路由器),而传输层负责端到端(end-to-end)的传输(这里的“端”指源主机和目的主机)。

1.3、数据包的封装过程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

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将应用层数据交给应用程序处理。

两台计算机在不同的网段中,那么数据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传输过程中要经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

1.4、工作过程(1)在PC1客户端,将原始数据封装成帧,然后通过物理链路发送给Switch1的端口1。

形成的帧为:注:发送方怎样知道目的站是否和自己在同一个网络段?每个IP 地址都有网络前缀,发送方只要将目的IP地址中的网络前缀提取出来,与自己的网络前缀比较,若匹配,则意味着数据报可以直接发送。

也就是说比较二者的网络号是否相同。

本题中,PC1和PC2在两个网络段。

(2)Switch1收到数据并对数据帧进行校验后,查看目的MAC 地址,得知数据是要发送给PC2,所以Switch1就对数据帧进行存储转发,查看自己的MAC地址列表后,从端口2将数据转发给路由器的S0端口。

计算机网络理解数据传输和通信

计算机网络理解数据传输和通信

计算机网络理解数据传输和通信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社会信息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和通信是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深入探讨数据传输和通信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原理与应用。

一、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数据传输是指将数据从一个地方或一个设备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或设备的过程。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数据生成、数据传输和数据接收。

1. 数据生成数据生成是指通过计算机、传感器或其他设备将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的过程。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等形式。

数据生成的过程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编码和压缩处理,以减少数据量并提高传输效率。

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指将数据从源设备传送到目标设备的过程。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通过网络互联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

数据被分成小的数据包(或称为分组),每个数据包都包含了目标设备的地址和序号等信息,以确保数据按序到达目标设备。

3. 数据接收数据接收是指目标设备接收和重组数据包,还原为原始数据的过程。

在接收端,网络互联设备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解码和解压缩处理,并将数据传递给目标设备。

目标设备根据数据的类型和用途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完成特定的功能。

二、通信的方式与协议通信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能力和过程。

为了确保数据能够准确、高效地传输,计算机网络采用了不同的通信方式和协议。

1.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

有线通信利用物理介质(如电缆)进行数据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可靠的优点,适用于需要高带宽和安全性的场景。

而无线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具有灵活性、便携性的优点,适用于移动设备和远程通信的场景。

2. 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依赖于各种协议,协议是通信中约定好的规则和规范。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互联网协议版本4(IPv4)、互联网协议版本6(IPv6)等。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

而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是其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本文将就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进行探讨,从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传输方式、传输协议以及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数据传输是指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是通过网络传输介质进行的。

网络传输介质可以是有线的,如光纤、铜缆等,也可以是无线的,如无线局域网、蓝牙等。

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的传输介质,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信号的传递来实现的。

计算机将数据转换为信号,通过传输介质将信号传输到目标地点,然后再将信号转换回数据。

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速度、传输距离、传输质量等因素。

二、数据传输的方式数据传输可以分为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两种方式。

串行传输是指将数据位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传输,而并行传输则是同时传输多个数据位。

串行传输的优点是传输线路简单,成本低,但传输速度相对较慢;而并行传输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但需要更多的传输线路和硬件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可以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三、数据传输的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需要遵循一定的协议。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规范,用于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传输速率、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常见的数据传输协议有TCP/IP协议和UDP协议。

TCP/I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它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但传输速度相对较慢;而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传输速度快,但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四、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可能会面临被窃取、篡改、伪造等风险。

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例如,使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具有解密密钥的人才能解密数据;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来监控网络流量,防止非法入侵;使用访问控制机制限制数据的访问权限等。

计算机网络 数据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  数据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 数据交换技术经过编码后的数据要在通信线路上进行传输,最简单的数据通信形式是在两个互联的设备之间直接进行数据通信。

但在网络节点较多的情况下,在任意两节点之间建立一条连线几乎是不现实的,并且在广域网中,两个距离非常远的设备之间不可能有直接的连线,它们是通过通信子网建立连接。

通信子网由传输线路和中间节点组成,当数据源点没有直接到目的地点的直线连接时,数据源点发出的数据先到达与它相连的中间节点,再通过中间节点向下一个中间节点转发,直至到达目的地,这个过程称为数据交换。

在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数据交换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即电路交换方式(Circuit Switching )和存储转发交换方式(Store and Forward Switching )。

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按照被交换的信息单位不同,又可分为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两种。

另外,还有帧中继交换和信元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方式多用于电话网络交换,它是在数据传输期间,数据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有一条利用中间节点构成的专用物理连接线路,这条线路被通信双方独占,而不能被其他节点使用,直到数据传输结束。

利用电路交换技术完成的数据传输要经历建立电路、传输数据和拆除电路三个阶段。

● 建立电路 建立电路是指当数据源节点向网络发送带目的节点地址的请求连接信号时,该信号先到达连接数据源节点的第一个中间交换节点,该节点根据请求中的目的节点地址,按路由选择算法,将请求传送到下一个中间交换节点;依次类推,直到目的节点。

目的节点收到请求信号后,接受请求,从刚才的来路返回一个应答信号,此时,数据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通信电路即已建立。

如果中间交换节点或目的节点没有空闲的物理线路可以使用时,整个线路的连接无法实现。

只有数据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起物理线路之后,才能够进行数据传输。

线路一旦被分配,在未释放之前,其他节点都无法使用该线路,即使该线路上没有数据传输。

如图3-19所示,为电路交换示意图。

计算机网络(1)(2)

计算机网络(1)(2)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分类,可分为哪几类?并简述其特点。

1)个人区域网PAN连接用户计算机身边10m之内计算机、打印机、PDA与智能手机等数字终端设备2)局域网LAN局域网地理范围一般几百米到10km之内,属于小范围内的连网。

如一个建筑物内、一个学校内、一个工厂的厂区内等。

局域网的组建简单、灵活,使用方便。

3)城域网MAN城域网地理范围可从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可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是一种中等形式的网络。

4)广域网WAN广域网地理范围一般在几千公里左右,属于大范围连网。

如几个城市,一个或几个国家,是网络系统中的最大型的网络,能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如国际性的Internet网络。

2.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请简述OSI/RMde的层次划分原则。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各结构与各协议的集合。

划分原则:1)网中各主机都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主机的同等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主机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5)不同主机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同等层之间的通信。

3.什么是网络协议?其三要素是什么及描述的意义?网络协议就是一组控制数据交互过程的通信规则。

三要素语义:解释控制信息每个部分的意义。

它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什么样的响应。

语法:使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

语序:对事件发生顺序的详细说明。

4.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服务分为哪两大类,各自有什么特点?通信服务分为两大类: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面向连接服务:1)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三个阶段。

2)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个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节点的地址。

3)传输的可靠性好,但是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无连接服务:1)每个分组都携带源节点与目的节点地址,各个分组的转发过程是独享的。

2)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三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机网络原理

6.局域网互联
局域网的距离有限 局域网支持的联网计算机有限 通信量有限 组织配置不同类型的局域网 子公司需求
(1)中继器
中继器是最简单的局域网延伸设备,运 行于物理层,不同类型的局域网采用不 同的中继器。
中继器的功能是放大或再生信号 采用同轴电缆连接的总线结构以太网,
网关作用于3至7层的协议,而路由器对 4层以上的协议是透明的。
三、局域网的软件系统
3、计算机网络的种类
按网络所连接地区的大小和距离进 行它分为局域网、 城域网(MAN)和广域网三种。还有些文献 把INTERNET和INTRANET、EXTRANET也独 立出来。
(1)局域网络(LAN)
局域网络又称局部网络,是一种小范围的 计算机网络。
和一个站点,因此控制介质访问的方法简单。
缺点: 电缆长度长,安装麻烦 扩展困难,增加新站点会增加中央结点的连接 依赖于中央结点,如果中央结点故障则全网不
能工作
3.环形结构
信息沿一个方向在闭合环路电缆中传输, 工作站之间传递信息时要先将信息通过中 继器送到环上,再由途中工作站传送。
优点: 电缆长度短,比星型拓扑要短得多。 适用于光纤,单向传输,可采用多种传输
(4)NetBEUI协议
NetBEUI是一种效率高、速度快的通讯协 议,是为IBM开发的非路由协议,用于连 接Windows NT、Windows for Workgroups 或LAN或Manager服务器。在微软的主流产 品如Windows NT中NetBEUI为默认协议。
NetBEUI只适合于小型局域网,桥接 NETBEUI网络很少超过100台主机。
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因此一般采用分层或 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否则任何一点改变 将影响整个软件。

解析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

解析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

解析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将数据从发送端
传输到接收端的全过程。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详
细解析,包括数据的分组、路由、传输和数据的重组等环节。

一、数据的分组
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原始的数据需要进行分组处理。

分组是将大
块的数据划分为更小的数据单元,便于在网络中进行传输。

这样可以
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并能适应不同带宽和网络条件。

二、数据的路由
数据分组在网络中传输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进行转发。

这些设备会根据分组的目的地址,在网络中选择
最佳的路径进行转发。

这个过程称为数据的路由。

路由器通过查找路
由表,实现数据的转发和选择最佳路径的功能。

三、数据的传输
数据的传输是指通过物理媒介将分组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这个
过程包括将数据编码成电信号、经过物理链路传输等多个环节。

在传
输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传输技术和协议,如以太网、无线传输等,来适应不同的网络需求。

四、数据的重组
当数据到达接收端时,需要进行数据的重组,将分散的数据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重新组合起来,形成原始的数据。

这个过程称为数据的重组。

重组后的数据可以交给上层应用进行处理和展示。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包括数据的分组、路由、传输和数据的重组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配合和协同作用,数据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高效、可靠的传输。

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对于优化网络性能和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

1.A2.D3.C4.B5.G6.H7.E8.F9. I 10.J 二、选择题。

1.B 2.C 3.C 4.A5.A6.B7.B8.D9.A 三、判断对错。

1.N 2.Y 3.N 4.N 5.Y 6.Y 7.Y 8.N 9.N四、问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20世纪50年代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

3.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的广泛使用,使用大型机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现代网络结构已经发生变化。

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过局域网连入城域网,而城域网、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都是通过路由器实现。

4.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

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

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

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

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

简述数据通讯的过程

简述数据通讯的过程

简述数据通讯的过程
数据通讯是指两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

以下是数据通讯的基本过程:
1. 发送方:发送方计算机系统发送数据包到接收方计算机系统
的网络接口或本地接口。

数据包包含要传输的数据以及额外的元数据,例如协议版本、数据长度、校验和等。

2. 接收方:接收方计算机系统接收数据包,并解码数据包中的字节。

数据包中的数据可以被解析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形式,例如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

接收方通常会将数据包中的校验和计算出来,以确保数据包没有被篡改或损坏。

3. 处理方:接收方计算机系统可以将数据包转发到其他计算机
系统,以便进一步处理或存储。

处理方可以执行各种操作,例如文件传输、数据库查询、邮件发送等。

4. 存储方:接收方计算机系统可以将数据包存储在本地文件中
或通过网络存储到云存储系统中。

存储方可以用于暂时存储数据,以便后续处理或传输。

5. 传输方:传输方是指将数据从发送方发送到接收方计算机系
统的计算机系统。

传输方通常使用网络协议,例如TCP/IP、HTTP、FTP 等,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速度。

数据通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计算机系统的协调和合作。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通讯的过程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网络延迟、丢包、协议错误等。

因此,数据通讯的实现需要考虑到各
种性能和安全因素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包传输过程是实现数据通信的核心环节之一。

数据包是由源节点发送到目标节点的数据单元,通过一系列的传输步骤和协议来完成传输。

本文将逐步介绍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包传输的过程。

一、数据包的生成数据包的生成是数据传输的起始阶段。

当源节点发送数据时,操作系统将数据转化为数据包。

数据包一般包括一个报头和数据字段。

报头包含了目标地址、源地址、数据包序号、校验和等信息,用于标识和验证数据包。

二、数据包的封装在数据包生成后,需要将数据包进一步封装,以适合在网络中进行传输。

封装的过程通常包括添加物理地址、链路层地址和目标网络地址。

这些信息是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和路由的依据。

三、数据包的分组为了在网络中进行高效传输,数据包往往被分组。

分组的过程将数据包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长度划分为多个片段,每个片段都打上报头,以便在目标节点重新组装。

分组可以提高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效率,减少传输延迟。

四、数据包的路由一旦数据包完成了分组,它将进入数据网络并开始通过路由器进行传输。

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关键设备,负责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路由器根据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和路由表中的信息,选择合适的路径和下一跳路由器,以实现数据包的传输。

五、数据包的传输在数据包到达路由器后,路由器将根据目标地址和路由表的信息,将数据包发送给下一跳路由器。

这个过程是逐跳进行的,直到数据包抵达目标节点。

中间的路由器通过转发数据包实现了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连接。

六、数据包的接收和解封当数据包到达目标节点后,目标节点的操作系统将接收到数据包。

然后,目标节点将对数据包进行解封和还原操作,恢复数据原始状态。

解封的过程包括校验和验证、报头解析和数据字段还原。

七、数据包的处理接收节点的操作系统将对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处理,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

处理的方法可以是存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或者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

八、数据包的应答在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源节点通常希望得到目标节点的应答,以确认数据传输的成功。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

一.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答: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依此类推,数据传输到传输层3)传输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报文,然后传输到网络层4)网络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分组,然后传输到数据链路层5)数据链路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信息,构成了帧,然后传输到物理层6)物理层接收后,以透明比特流的形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出去二.多路复用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三种类型: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在一条通信线路设计多路通信信道,每条信道的信号以不同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各个载波频率是不重叠的,相邻信道之间用“警戒频带”隔离。

波分多路复用:光的频分多路复用,同时传输很多个频率很接近但波长不同的光载波信号。

时分多路复用:通过为多个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时间片来实现多路复用,更适用于数字数据信号的传输,可分为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和统计时分多路复用二种。

三.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5类每个IP地址又可分为两部分。

即网络号部分和主机号部分:网络号表示其所属的网络段编号,主机号则表示该网段中该主机的地址编号。

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IP 地址可以分为A、B、C、D、E五类,其中A、B、C类是三种主要的类型地址,D类专供多目传送用的多目地址,E类用于扩展备用地址。

A类IP地址: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地址范围从1.0.0.0到126.0.0.0。

可用的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网络能容纳1亿多个主机。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号不能为127,这是因为该网络号被保留用作回路及诊断功能。

B类IP地址: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

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是现代信息交流和数据传递的基础,它负责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的原理、常见的传输方式以及一些传输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1. 数据传输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基于一些核心原理,包括分组交换、路由选择和可靠性保证。

1.1 分组交换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被切分成小的数据包(也称为分组),并进行传输。

分组交换是一种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它允许多个数据包通过网络同时传输,且每个数据包可以独立选择传输路径。

这种方式相比于电路交换更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1.2 路由选择路由选择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决定数据包传输路径的过程。

当数据包离开发送方后,它将通过一系列的路由器和链路,最终到达目标节点。

路由选择可以基于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预先配置好的路径,它不受网络状态的影响。

而动态路由是根据网络中实时的链路状态和流量情况进行调整的。

路由选择的目标是找到一条最短路径或最佳路径,以确保数据的快速到达和高效传输。

1.3 可靠性保证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错误和丢失是无法避免的,如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也是计算机网络的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案包括序列号,确认和重传机制。

序列号是对每个数据包进行编号,接收方可以根据序列号判断数据包的顺序和完整性。

确认机制是接收方向发送方发送确认信息,告知数据包已经正确接收。

而重传机制则是在发送方没有收到确认信息时,重新发送可能丢失的数据包。

2. 传输方式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网络环境,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传输方式。

2.1 电路交换在电路交换中,通信双方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连接,并在整个通信过程中保持连接。

这种方式类似于打电话,发送方和接收方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占用着一条专用的通信路径。

然而,电路交换需要占用大量的带宽资源,而且无法适应多用户的需求。

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从一个计算机传输到另一个计算机的过程。

数据传输在我们日常的网络应用中非常常见,如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下载文件等。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传输协议。

一、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的。

在网络中,数据传输需要通过传输介质,如有线或无线网络来实现。

传输介质可以是以太网、光纤、无线局域网等。

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划分为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计算机。

数据包是网络传输中的基本单位,它包含了数据的传输信息和校验信息。

数据包的传输需要依赖网络协议和传输控制协议。

二、数据传输的常用协议数据传输中使用了多种传输协议,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传输控制协议(TCP)TCP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它使用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并通过序号和确认机制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TCP协议具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功能,可以根据网络状况调整传输速率。

TCP协议适用于要求数据传输可靠的应用场景,如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

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DP是一种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它不需要建立连接和维护状态,数据包的传输效率较高。

UDP协议适用于实时传输的应用场景,如音视频传输、实时游戏等。

3. 网际协议(IP)IP是一种网络层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送到目标主机。

IP协议使用IP地址来标识网络中的计算机和设备。

IP协议还包括路由选择、分片和重组等功能。

4.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TT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它用于在网络中传输超文本数据。

HTTP 协议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返回响应。

在浏览器中浏览网页时,使用的就是HTTP协议。

三、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1. 丢包:由于网络拥塞或其他原因,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丢失。

为了解决丢包问题,TCP协议使用确认机制,并可以重新传输丢失的数据包。

计算机网络编程实验报告(实现TCP、UDP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编程实验报告(实现TCP、UDP数据传输)
客户端程序:
package internet;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Writer;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Socket;
package internet;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BufferedWrit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Writer; import .ServerSocket; import .Socket;
建立 Socket 连接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端,称为 ClientSocket ,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称为 ServerSocket 。
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服务器监听:服务器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 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public class UDPserv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 */ DatagramSocket socket=new DatagramSocket(10086); // 创 建 服 务 器 端
的连接
System.out.println(s.getInetAddress().getHostAddress()+"...connection");

计算机网络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过程

计算机网络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过程

计算机网络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过程在前面我们学习了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以及各层在其体系结构中的主要功能等知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OSI参考模型中数据的传输过程。

在OSI参考模型中交换数据,首先由发送端的发送进程将数据交给应用层,应用层在数据的前面加上该层控制和识别信息,并将其传送到表示层。

该过程一直重复到物理层,并由传输介质把数据传送到接收端,在接收进程所在计算机中,信息向上传送,各层的控制和识别信息逐层去掉,最后数据被送到接收进程。

如图2-3所示,为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过程。

图2-3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在图2-4中,实线表示数据的实际传递,虚线表示数据的虚拟传递。

如果主机A需要将数据从其应用进程发送到主机B的的应用进程,其数据传输过程如下:在主机A的发送进程中,首先需要将数据送到应用层,加上应用层协议要求的控制信息AH(AH表示应用层控制信息),形成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再将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传到表示层,形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加上表示层的协议控制信息PH(PH表示表示层控制信息),形成表示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表示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传到会话层,形成会话层的服务数据单元,加上会话层协议要求的控制信息SH(SH表示会话层控制信息),形成会话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依次类推,到达数据链路层后,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控制信息分为两部分,分别为控制头部信息和尾部信息,形成帧;将帧传到物理层,不再加任何控制信息,转换成比特流,并通过传输介质将其传送到主机B的物理层。

各层的协议控制信息,因协议和传送内容不同,分别有不同的内容和格式要求。

主机B 的物理层将比特流传给数据链路层,将帧中的控制头部信息和尾部信息去掉,形成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然后,去掉网络层协议控制信息NH(NH表示网络层控制信息),形成网络层的服务数据单元。

依次类推,直到数据传送到主机B的应用进程。

图2-4 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3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3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3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2. 掌握使用网络分析工具(如Wireshark)捕获和分析网络数据包。

3. 学习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机制。

实验环境:1. 计算机若干台,每台计算机均安装有操作系统(如Windows或Linux)。

2. 网络分析工具Wireshark。

3. 网络连接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4. 网络线缆,确保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网络连接。

实验步骤:1. 网络环境搭建:- 连接计算机至路由器,确保所有计算机处于同一局域网内。

-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确保它们在同一子网中。

2. 安装并配置Wireshark:- 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Wireshark软件。

- 打开Wireshark,选择适当的网络接口进行捕获设置。

3. 数据包捕获:- 启动Wireshark,开始捕获网络流量。

- 在另一台计算机上进行网络活动,如浏览网页、发送邮件等。

4. 数据包分析:- 观察Wireshark捕获的数据包,注意数据包的类型、大小、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等信息。

- 使用Wireshark的过滤功能,筛选特定的数据包,如HTTP请求、TCP三次握手等。

5. 协议分析:- 选择一个TCP/IP数据包,分析其头部信息,包括序列号、确认号、窗口大小等。

- 观察TCP三次握手过程,理解其在建立连接中的作用。

6. 网络故障模拟与诊断:- 人为制造一些网络故障,如断开网络连接、修改IP地址等。

- 使用Wireshark观察故障发生时的数据包变化,分析故障原因。

7. 实验报告撰写:-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观察结果。

- 分析数据包捕获和分析的结果,总结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 讨论网络故障模拟与诊断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 在进行网络故障模拟时,确保不会对实验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 在使用Wireshark时,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用于非法监听或侵犯他人隐私。

- 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详细的数据包信息,以便于后续分析。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理解网络传输与通信原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理解网络传输与通信原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理解网络传输与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理解网络传输与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而理解网络传输与通信原理是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网络传输与通信。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共享信息和资源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如服务器、客户端、路由器、交换机等。

1. 服务器(Server):服务器是一台提供服务的计算机,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并在网络上提供服务。

常见的服务器有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2. 客户端(Client):客户端是指使用服务的计算机,它可以从服务器上获取信息、发送请求等。

常见的客户端包括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

3. 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

它能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选择最佳路径将数据包传输到目的地。

4. 交换机(Switch):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建立局域网的设备,它能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实现内部局域网的通信。

二、网络传输的基本原理网络传输是指将数据从一个计算机发送到另一个计算机的过程。

网络传输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组交换和路由选择实现的。

1. 分组交换:在网络传输中,将数据划分为多个较小的数据包,称为数据分组。

这些数据分组通过网络独立传输,并在目的地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数据。

2. 路由选择:路由选择是指选择最佳路径将数据分组从源计算机传输到目的计算机。

路由器会使用路由选择算法,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路由表,选择最短路径或最快路径将数据分组转发给下一个路由器。

三、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是指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它包括数据的发送、接收和处理。

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分为三个阶段: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断开连接。

1. 建立连接:在进行网络通信之前,发送方和接收方需要建立连接。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04 传输、复用和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04 传输、复用和交换技术
时 分 多 路 复 用 器 时 分 多 路 复 用 器
·N · · · · ·
·N · · · · ·
· · · · · ·
Ts1 Ts2
Ts3
图 2.17 时分复用示意图
信道复用技术
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分为: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统计 时分) 复用。 同步时分复用:同步时分复用的每个时间片长度 固定且预先指定,因而从各个信号源发送时是固定同 步的。 异步时分复用:在异步时分复用中,时间片是按 需要动态分配的,提高了传输介质的利用率。时间片 与输入装置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所以数据单元必 须包含地址信息,降低了传输效率。
9
数据通信传输方式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1、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是指在基带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 式。所谓基带信号是指由数据或消息直接转换成的原始 电信号,基带传输主要用于短距离或有线电系统中。
基带信 号输入
信道信号形成器 信道 滤波器 抽样判决器 基带信 号输出
噪声源
数据通信传输方式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2、 频带传输 频带传输是包括调制解调过程的传输系统。有时也 把用模拟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称为频带传输,频带 传输主要用于长距离或无线电系统中。
1、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 模拟数据:数据的状态是连续变化和不可数的。 数字数据:数据的状态是离散的和可数的。 2、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对应于模拟数据而连续取 值,这样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参量对应于离散数据并离散取 值,这样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4
数据通信传输方式
16
信道复用技术
码分复用
码分复用技术又称码分多址技术( CDMA ), 是基于码型分割信道,每一个用户分配一个地址 码,这些地址码码型互不重叠,以区分每一个用 户。 码分复用技术就是用扩频通信中不同码型的 扩频码之间相关特性,分配给用户不同的扩频码。 CDMA特点: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中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整个框架上是如何传输数据的???
比如A向B发送一个QQ信息“你好” A主机在应用层上将这条信息准备好(你从键盘上打字),然后表示层将这2个字的具体信息准备好(大小,粗细,颜色等),会话层就与B建立会话连接(喂,你在吗,我要发东西给你),传输层就让AB两台主机建立逻辑上的连接(QQ是UDP无连接的,MSN是TCP有连接的),传输层将数据分段并在所有数据段之前打上端口号4000(QQ的端口号)的标签,网络层进行路由寻址,就是找到去往B的路,然后在数据段前面加上目的IP变成数据包送到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数据包前面加上下一个路由的MAC地址(每经过一个路由变一次,直到B的MAC地址),然后将数据包转换为帧,最后到物理层,物理层将数据帧变成010101的比特流,发送出去,以上就是封装的过程,然后经过N个路由,最后送到主机B物理层上,开始解封装,将01010比特流转化为数据链路层可以识别的数据帧,并拆下最前面一段MAC地址,拿出来一看,哦,这是给我的数据包,然后将数据帧转化为数据包送给网络层继续拆,拆下IP地址,也符合,再转化为数据段送给传输层,传输层也拆开端口信息,然后将数据段重组成数据发给4000端口(否则计算机不知道到底应该将数据交给谁处理,端口就是电脑知道这到底是谁的数据,总不能发给音乐或者视频什么的吧),再到会话层完成终止这次会话,到表示层和应用层就在主机B上将“你好“两个字显示出来,整个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这还是很简略的过程,以我的理解恐怕还是有错误的,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