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起源发展与酒文化
白酒 历史

白酒发展历史一、白酒起源与发展白酒作为中国特有的酒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据考古学家研究,距今约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先民已开始种植谷物,并采用发酵技术制作酒类饮品。
到了商代,白酒的酿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此时的白酒主要用于祭祀、礼仪等场合。
春秋战国时期,白酒逐渐普及至民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品。
此时,白酒的酿造工艺得到了改进,酒的质量也有所提高。
汉代时期,白酒的生产规模扩大,出现了专业的酒坊。
同时,白酒的酿造技术逐渐传至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
南北朝时期,白酒的酿造工艺取得了重要突破,出现了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酿造方法。
唐代时期,白酒产业发展迅速,美酒佳酿层出不穷,如杜甫《饮中八仙歌》所描述的“佳酿飘香满长安”。
宋代时期,白酒酿造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蒸馏法,使白酒的酒精度数得到提高。
二、白酒的兴盛与地域特色明清时期,白酒产业进入兴盛阶段。
各地酒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白酒品种繁多,风味各异。
这一时期,各地白酒开始形成地域特色,如四川的浓香型白酒、山西的清香型白酒等。
清代末期,白酒产业受到西方酒类的冲击,市场份额受到影响。
然而,在我国传统酒文化的影响下,白酒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民国时期,白酒产业逐渐恢复,各地名酒辈出,如茅台、五粮液等。
三、现代白酒产业的变革新中国成立后,白酒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政府对白酒产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公私合营、企业化改革等,使白酒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白酒产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产量逐年攀升。
21世纪初,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白酒产业开始进行调整和优化。
部分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品质,推动产业升级。
此外,白酒产业也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国酒文化。
四、结语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发展历史见证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变迁。
在新的历史时期,白酒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市场需求。
通过挖掘白酒文化、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市场份额,我国白酒产业有望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白酒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白酒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白酒是我国传统的酒类产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
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白酒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旨在了解白酒的演变过程和它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起源——古老的酿造技艺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白酒制作技艺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相传,在夏朝时期,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使用发酵的方法制作酒类。
那时的酿酒技艺比较简单,主要是将米、黍等谷物经过加工后放入坛中发酵,再用蒸馏的方法提取酒精。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白酒起源要追溯到汉代。
在汉代,人们开始采用糯米和小麦等杂粮酿造白酒,并在长江流域地区广泛流传。
那时候的白酒虽然与现代的白酒有所不同,但已经具备了诸多的特点,如高浓度、醇厚口感等。
发展——历经磨难的演变经过汉代的初步酿造技术,白酒的制作工艺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隋唐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碾、水磨等仪器,提高了白酒的酿造效率。
同时,乳饮文化对于白酒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们开始将白酒融入到乳浆中饮用,并发展出了一系列的乳酒制作方法。
然而,在宋代,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变动,白酒的发展遭遇了阻碍。
当时,南宋政权提倡茶文化,白酒逐渐被边缘化。
这一时期,白酒的制作技艺几乎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酿造方式上。
直到明清两代,白酒的发展重新走上轨道。
在明代,酒坛的烧制工艺得到改良,增强了酿酒坛的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了白酒的质量。
到了清代,由于水力工程和蒸馏技术的进步,白酒的酿造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白酒逐渐成为了主要的饮品。
现代化——白酒进入新时代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白酒的制作工艺也随之发生了革新。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的酒精发酵技术,将酿造工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现代的白酒生产将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变为机械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白酒的消费市场也逐渐扩大。
传统的白酒品牌在推出多款口感不同、适合不同需求的产品时,更便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白酒的发展历程

白酒的发展历程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酒类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是中华民族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酒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起源阶段: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开始出现用陶器来制造酒的现象。
这些陶器在出土的时候,里面会有残留的酒液,证明古人已经开始酿制酒类。
2. 曲米时期: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国人开始使用食用谷物中的曲米(一种发酵剂)来酿制酒类。
这种酿酒方法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白酒开始逐渐发展成熟。
3. 精酿时期:到了唐宋时期(公元7世纪至13世纪),中国的白酒酿造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高粱等特定的谷物来酿酒,并研究了酒的陈酿技术,使白酒的质量和口感得到了显著提高。
4. 工业化时期:近代白酒工业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这个时期,中国的白酒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业酿造,并引入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酿酒效率和产品品质。
5. 品牌崛起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白酒的品牌开始崛起。
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品质的白酒品牌,如茅台、五粮液等,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和市场份额。
6. 现代创新阶段: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白酒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不断提升,白酒行业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
一些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推出了多种口感和风味的白酒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总的来说,白酒经历了起源、曲米、精酿、工业化、品牌崛起和现代创新等阶段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酒在质量上和口感上都有所提高,成为中国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白酒文化知识大全

白酒文化知识大全
白酒文化知识大全
白酒文化是指中国著名的酿酒工艺及演变结果产生的文化表现形式。
它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人们娱乐、交友和休闲所必备的饮品文化。
一、历史文化
白酒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起源于中国,是中国酿酒技术最古老的组成部分,即以玉米、大麦、小麦等为原料,在历史长河中延续已有数千年之久。
白酒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口味多样,仪式多姿,深深的影响了中国的风俗习惯。
二、培养方式
白酒的培养方式主要分为熬煮法和发酵法。
熬煮法指在原料酿造过程中,先取原料熬煮,释出有机的水解产物,使原料内部的活性物质腐败,将色、香、味物质特性放大,并使活性物质形成多酚类物质,这样最终可以得到浓烈、细腻、香气持久的白酒。
发酵法指在原料酿制过程中,先取原料放入酒缸内发酵,使原料中含的活性物质大量的水解,以形成香气持久的白酒。
三、酿造过程
白酒的酿造过程比较复杂,一般包括坯酒、熟化、陈酿等步骤。
坯酒指原料加水及酵母搅拌,使各种活性物质细胞发生变化,形成水解及酶体等反应,从而产生乙醇及酒精,以满足白酒酿造所需要的酒精含量。
熟化,指酒采取有关技术,使酒体达到指定的标准,消除不良气味和味道,使酒体达到理想的口感。
陈酿,指熟化完成的白酒可以经过一定的时间的陈酿,使其中的水解物质含量和酒精含量达到最佳状态。
四、饮用文化
白酒饮用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饮用白酒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有着重要的作用,饮用白酒必须依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不同的
气氛、不同的时节和不同的品种来搭配,以此来体现礼仪文化。
除此之外,搭配正确的美食,也可以增强白酒的口感,提升品鉴体验,使饮用更加完美。
中国白酒发展史简介

中国白酒发展史简介中国白酒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和技术的变迁。
以下是对中国白酒发展史的简要介绍:1.起源和早期发展:中国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
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曲酿酒,这是白酒酿造的关键技术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酿酒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多种酿酒方法,如以黍米为原料的曲酿法等。
汉代,白酒开始成为一种商品,出现了专门的酿酒作坊和酒肆。
2.唐宋时期的繁荣:在唐代,白酒开始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饮品,并且出现了很多名酒。
例如,剑南春、泸州老窖等名酒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白酒的酿造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工艺和配方。
在宋代,白酒的消费量更加庞大,出现了很多有关酒的文学作品。
3.元明清时期的技术进步:在元代,白酒开始使用蒸馏技术,这使得白酒的产量大幅提升。
同时,白酒也开始出口到国外。
明代时期,酿酒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红曲”这个新品种,它对当时的白酒酿造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清代,酿酒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出现了很多新的酿酒作坊和名酒。
4.近代以来的变革和发展:在近代以来,中国白酒也经历了很多变革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白酒实行了专卖制度,这使得白酒的生产和销售得到了统一管理。
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白酒开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总之中国白酒发展历史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和文明史。
它不仅是中国人民在酿酒技术上的不断进步和突破,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的过程。
同时它还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社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白酒的起源发展和我国酒文化

一、白酒的起源、发展与中国酒文化(一) 白酒的起源、发展白酒又名烧酒或火酒。
有些少数民族则称其为阿剌吉酒,意为“再加工”之酒。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一大酒种,它最早产生于酿造酒的再加工,因此要谈白酒的起源还得从酿造酒说起。
一般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
过去有的酒厂还把杜康供作酿酒的祖师爷,连日本的清酒行业也把酿酒技师尊称为“杜氏”。
这种传说的依据,可见于古书。
如《事物纪原》载:“杜康始作酒”。
但有的书如《世本》却说:“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
少康即杜康,他要比夏禹时的官吏仪狄晚得多。
据此,似乎是仪狄先造的酒了。
《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
这里并没有说仪狄先造酒,只是说他能够酿出甜美的酒而已。
其实,杜康、仪狄都只是掌握了一定技巧,善于酿酒罢了。
正如大多数生产技术一样,酒的创造和发展,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观察自然现象,反复实践,经无数次改进而来的。
一般说来,白酒的由来可分下述三个阶段。
1、自然界造酒自然界中的含糖野果是猿的食物,它们在成熟之后掉落下来,积集于坑洼之处,或者被猿摘下,将没有吃完的野果放在石洼中,天长日久,这些野果被附在它们表皮的、空气雨水中的或土壤中的野生酵母发酵,变成了香气扑鼻、酸甜爽口的原始果酒。
《篷栊夜话》中有一段类似的记载说到了这一自然过程:“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这种现象,推测在旧石器时代就被我们的祖先注意到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学会了原始的牧业生产,在存放剩余的兽乳过程中他们又发现了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发酵而成的乳酒。
在农耕时代前后,人类认识到野生植物的含淀粉种子(谷物等)可以充饥,便搜集贮藏,以备食用。
由于当时的保藏方法原始,谷物在贮藏期间容易受潮或受雨淋而导致发芽长霉,这些发芽长霉的谷物若继续浸泡在水里,其中的淀粉便会受谷芽和野生霉菌、野生酵母菌等微生物的作用而糖化、发酵,变成原始的粮食酿造酒。
白酒的起源与传说故事

白酒的起源与传说故事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酒类饮品,经历了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酒类文化的瑰宝之一。
白酒的起源和传说故事更是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神奇和浪漫。
一、白酒的起源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辽河文化时期,约距今5000年左右。
在那个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简单的酿酒技术,生产一种原始的酒精饮品。
然而,真正的白酒产生于中国的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那时的酿酒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二、传说故事一:酒仙黄帝酿酒根据传说,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名叫黄帝的酒仙。
他是中国炎黄子孙的祖先,被誉为酿酒之神。
黄帝发明了酿酒的方法,并将其传授给了人们,使其享受到了美味可口的白酒。
黄帝的酿酒技术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醇厚的口感而享誉世界。
三、传说故事二:嫦娥奔月与黄桂花酒另外一个与白酒相关的传说是关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人物嫦娥与黄桂花酒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神仙女嫦娥偷吃了不属于她的仙丹,她被惩罚被送到月亮上。
为了消磨她的时间,嫦娥开始酿造酒精饮品。
她使用月亮上的黄桂花,配合其他的原料,酿造出了美味的黄桂花酒。
这种酒后来被带回到人间,成为白酒制作的重要原料之一。
四、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粮食的选材、酒曲的培养、酒曲的繁殖、酒曲的使用、糖化过程、发酵过程、蒸馏过程和陈酿过程。
这些工艺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传统手工制作,并且强调自然酿造的过程,使得白酒的风味更加纯正和独特。
五、中国白酒的文化意义白酒在中国的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人们日常饮食和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饮料,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
白酒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流传了几千年,被誉为“人类酿酒业史上的瑰宝”,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浓郁的文化内涵使得它成为中国的一张国家名片。
总结:无论是白酒的起源与传说故事,还是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和文化意义,都展现出了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特魅力。
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

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中国白酒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起源于约5000年前的中国黄河流域。
古代人民用糯米、小麦、谷子等粮食原料制成了最早的酿酒酒精。
到了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批以酒为主要产品的专业酿酒坊,为白酒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中国白酒在唐代进入了繁荣时期。
唐朝人提出了“水谷异源,百物莫同”的酿酒理论,强调酿酒用水的重要性。
同时,唐代的炼丹术发展推动了酿酒技术的提升,为中国白酒的品质和口感奠定了基础。
到了宋朝,中国白酒迎来了更加广泛的发展。
宋代的历史文献中首次有关于使用酒曲酿制白酒的记载,酒曲发酵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中国白酒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宋朝还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酿酒家,他们的精湛技艺使酒的品质有了更大的提升。
明清时期,中国白酒的生产进一步发展。
明朝时,白酒的制作技术有了更大的改进,尤其是北方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南方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不同酿酒工艺逐渐成型。
清朝时,白酒产业进一步壮大,成为了重要的商业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20世纪初,中国白酒遭遇了一些挑战。
西方酒业的入侵使得一些传统白酒品牌面临竞争的压力。
此外,国内政治动荡和经济问题也对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白酒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市场经济的推动使得白酒企业开始进行品牌化和市场化运作,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
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白酒工艺和品质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
如今,中国白酒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白酒生产和消费国家。
中国的白酒品牌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一些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相当的声誉。
同时,中国白酒的多样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不同地域和口味的白酒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品类。
总的来说,中国白酒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代起源到现代风靡全球。
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中国白酒正不断适应需求和提升质量,不断创新发展。
中国白酒发展史简介

中国白酒发展史简介一、中国白酒的起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酒文化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芳香独特,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色,斗酒诗百篇的激情,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比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洒脱,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气概,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绿酒一杯歌一遍的心情,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妙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奈,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悲哀,红酥手,黄藤酒的苦痛,一醉方休的痛快。
酒成就了文人墨客的无数佳作,给了英雄豪杰不凡的壮举,赐予文化浓厚的生活气息,历史与文化给了酒全新的注释,酒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
其中《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酒的起源可分为三类:1. 上天造酒说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自诩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之说;窦苹所撰《酒谱》中,也有酒"酒星之作也"的话,意思是自古以来,我国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
然而,酒自"上天造"之说,既无立论之理,又无科学论据,此乃附会之说,文学渲染夸张而已。
2.猿猴造酒说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在我国的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
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作中记叙道:"琼州(今海南岛)多猿……。
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
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娄百步。
白酒的起源与传说故事

白酒的起源与传说故事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烈酒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的起源与传说故事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与中国古代的文明发展紧密相连。
本文将为您介绍白酒的起源以及与之相关的几个传说故事。
起源传说一:大禹酿酒中国文化中,尤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著名。
据说,距今约4500年前的夏朝时期,中国的米兰河流域常常发生洪水,带来许多灾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禹带领人民努力修治河道,最终平定了洪水并成为夏朝的创始人。
然而,治理大水后,大禹认为人民的生活还不够幸福,于是决定巩固人民之间的友谊。
一天,大禹在村庄巡视时发现,积存的五谷杂粮开始发霉变质,为了不浪费资源,他命人将这些积粮蒸煮,制成一种饮品。
村民品尝后,不仅发现这种饮品具有香味,而且饮用后身体能够得到舒缓。
于是,人们开始通过蒸煮和发酵,制作这种饮品,并将其命名为“醪糟”,成为古代白酒的原型。
这就是大禹酿酒的传说。
起源传说二:山居仙人的玉液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一位仙人常年居住在群山之中,他悟道修行,研究天地间万物的秘密。
这位仙人掌握了许多炼丹炼药的神奇方法,但是他发现其中一种法宝——可以激发人们思维和灵感的神药是白色的液体。
仙人将这种白色液体称之为“玉液”,并用它来做炼丹炼药的原料。
然而,在炼丹炼药的过程中,这种玉液渐渐变得有酒精的味道,于是他开始尝试将其饮用入口,惊奇地发现饮用后身体更感到舒适和放松。
这位仙人将这种液体命名为“仙酒”,以示其与凡间的区别。
后来,这种白色液体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后来白酒的一种形式。
起源传说三:诸葛亮的酒技传承诸葛亮,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称为“卧龙”。
他不仅有高超的智慧,还对酿酒有极深的造诣。
据传,诸葛亮因为需要酿造酒来治疗自己的疾病,于是他开始研究白酒的酿造技术,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诸葛亮将自己的酿酒技术传授给了一位姓朴的酒坊主人,姓朴的坊主经过多年勤奋学习,掌握了白酒的酿造技艺,并成功将其发扬光大。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中国酒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酒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酒的发展历程,包括起源、发展阶段和现代酒业的发展。
1. 起源阶段中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最早的酒是由野生葡萄和其他水果发酵而成的。
这些古代人们发现了果实在腐烂时会产生一种醇香的液体,于是开始尝试将其保存下来,并逐渐发展出了酿造酒的技术。
2. 发展阶段中国酒在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商代的王室和贵族们非常重视酒文化,酒成为了社交和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期,酿酒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酒,如黄酒、米酒和糯米酒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酒的制作方法逐渐完善,并在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达到了巅峰。
周代的酒文化非常繁荣,酒被用于祭祀、宴会和庆祝活动。
同时,酿酒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酒的质量和口感有了显著的改善。
到了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中国酒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酿酒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出现了蒸馏酒和糖化酒等新的酒类。
同时,酒业也开始形成规模化的生产,酿酒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标准化。
3. 现代酒业的发展中国酒业在现代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全球酒业的重要一部分。
20世纪以来,中国酒的品种和产量都有了显著的增长。
中国的白酒、黄酒和啤酒等酒类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的白酒是中国酒业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白酒是一种以高粱、小麦等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酿制而成的烈性酒。
中国的白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酿造工艺,被誉为中国酒文化的瑰宝。
除了白酒,中国的黄酒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传统酒类产品。
黄酒是一种以米或者麦芽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和陈酿而成的酒。
黄酒有着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是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酒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白酒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白酒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酒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白酒的起源、发展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1. 起源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据历史文献记载,最早的白酒生产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那时人们已开始利用大米、小麦等谷物进行酿制。
在当时,白酒是一种祭祀以及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随着食文化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白酒的制作工艺也逐渐完善。
2. 发展历程白酒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在古代,白酒的酿造主要以家庭生产为主,以自给自足为目的。
而到了宋代,白酒的酿造开始商业化,并逐渐形成了专业的酿酒工坊。
随着明清时期对酿酒技术的不断研究,白酒的酿造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呈现出了更加浓郁的风味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近几百年来,白酒的生产区域逐渐扩大,不同地域的白酒风味也有所差异。
3. 影响白酒作为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代表,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也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白酒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白酒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发展,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白酒文化也成为中国文化交流中重要的一部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前来品尝和感受。
4. 现状及未来趋势目前,中国的白酒市场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品质白酒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白酒也逐渐走出国门,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喜爱。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白酒的酿造工艺将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将更加优化,白酒行业也将继续为国内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总结:白酒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白酒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其作为一种具有浓郁风味和独特魅力的酒类,仍然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和推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市场需求的增长,白酒行业有望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白酒文化介绍

中国白酒文化介绍1、白酒的起源中国白酒文化根深蒂固,白酒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动,但是白酒的起源却很难界定,而且古人喝的不尽是白酒。
此外,白酒这个称谓也并不是一直存在。
在一些地方方言中,还有烧酒、白干、老白干、烧刀子和高粱酒等称呼;在新中国成立后,才统一改用“白酒”代替以前五花八门的称谓。
2、白酒与古代诗歌文化古人饮酒过后,往往会诗兴大发,如历代诗人词人李白、杜甫、苏轼、白居易和李清照等莫不为酒痴狂,更是创造了无数绝世诗词。
姑且不论他们喝的是不是白酒,不可否认的是,酒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中国诗歌文化的出现和发展。
3、中国普通大众眼中的白酒在很多人眼中,喝白酒是这样的: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讲究健康饮酒,回归理性与自然才是正宗的白酒文化。
4、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白酒接触过白酒的外国人莫不为其强烈口感震惊,在他们眼里,白酒辣口又烧喉,关键是还不能像威士忌那样加点冰块什么的,这使得白酒喝起来更易上头。
不少外国人表示白酒太“难”喝了,更有人直接称其为“火酒”,尤其是干杯时的一口闷,那感觉就像喉咙有团火一样。
5、干杯文化外国人最熟知的莫过于中国人喝白酒时的那声“干杯”,尽管这和英语中的Cheers 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Cheers还有“祝你健康”或随意喝点的意思;而“干杯”二字有饮尽杯中酒之意。
东方喜炮“来一炮”也是敬酒的意思,而一饮而尽显示的是一种尊重。
6、在酒杯的选择上逐渐不讲究在古时官场,酒杯是一大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盛酒器皿不同,而平民百姓就只有拿碗喝了。
到了现在,虽然个别爱好者家里也备有专门喝白酒的杯子,但是多数时候,喝白酒都是不讲究的,甚至还直接用碗喝,这大概与中国人豪爽和不拘一格的性格有关。
7、白酒是生活的一部分在中国,除了一些白酒从业人员,你很少会看到有人去品鉴白酒。
这是因为中国酒文化已有数千年历史,白酒早就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白酒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白酒的历史与文化底蕴白酒是中国传统酒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通过白酒的发展与演变,我们可以窥探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以及他们对酒文化的热爱与崇尚。
本文将从白酒的起源、制作工艺、传承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探究白酒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一、白酒的起源与发展白酒是一种采用粮食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酿制而成的酒。
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在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的黄河流域地区,已经存在有关白酒的文字记载。
这些发现证明了白酒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在古代,白酒主要通过将粮食磨碎并用水发酵而得。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了蒸馏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白酒的酿造过程中。
这种蒸馏技术的使用,使得白酒的制作工艺得以提升,品质也更为出众。
在宋代,白酒正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饮品,并开始在社会中流行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酒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与创新。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白酒制作方法,比如江苏的剑南春、四川的茅台酒等。
这些白酒品牌,代表着中国酒文化的瑰宝,也成为了中外人士交流与友谊的纽带。
二、白酒的制作工艺白酒的制作工艺包含了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着独特的技艺与要求。
首先是选料,选择优质的粮食是制作高品质白酒的基础。
粮食经过清洁、浸泡、糖化等步骤,以保证发酵所需的原料质量。
然后是酿造环节,将粮食研磨细碎,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发酵,使其产生酒精。
发酵完成后,需要进行蒸馏,以提取酒精和其他挥发物质。
蒸馏过程中,需要掌握火候与温度,以确保酒精的纯度和口感。
最后是陈酿环节,白酒在贮存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时间的洗礼,以使其风味与口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陈酿的时间长短和贮存的条件,对白酒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白酒的传承与文化内涵白酒不仅是一种酒品,更是中国丰厚的文化遗产。
白酒的传承与保护,代表着对华夏文明传统的珍视与尊重。
每一家白酒企业都有着自己的历史与传承,他们通过代代相传的技艺与秘方,将白酒文化传承至今。
白酒的起源发展与中国酒文化

白酒的起源发展与中国酒文化白酒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酿酒技术,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白酒的制作技术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
到了唐代,酿酒技术已经较为发达,人们开始使用黄酒曲(一种发酵剂)来进行酿酒。
同时,蒸馏技术的应用也进一步提高了白酒的品质和口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酒的制作技术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白酒文化。
例如,四川的白酒以窖泥酿造为特点,窖泥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能够促进酒液的发酵和陈酿,使得白酒的风味更加醇厚。
而江浙一带的白酒则注重在酿造过程中加入花香等调料,使得白酒更加芬芳。
白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有着丰富的白酒文化,从来都视白酒为珍贵的礼品。
在重要的场合和节日,人们往往会喝上一杯白酒,用来表达自己的祝福和喜悦。
此外,白酒还被视为沟通感情、团结友谊的工具,人们常常在家庭聚会、朋友聚会等场合中互相分享白酒,增进情谊。
中国酒文化的核心是“以酒会友”,酒作为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媒介,是中国人民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商务宴请、婚庆酒宴还是日常饮用,白酒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传统的酒席上,人们常常使用大碗盛酒,并以“敬酒”仪式来表达敬意和友好。
中国的酒文化还延伸到了文学艺术领域。
众多的古代文人墨客都对白酒情有独钟,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对白酒的热爱。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写道:“茅店灯青,户牖扃闾,山原旷其盈虚,漠漠兮寒风吹。
”诗人通过描绘喝酒的场景,表达了对清凉和自由的向往。
随着时代的变迁,白酒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例如,近年来,一些白酒企业推出了个性化的包装和口感,以吸引年轻人群体的关注。
同时,白酒也走出国门,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总而言之,白酒作为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仅是一种酒精饮料,更是连接和凝聚中国人民情感的纽带。
白酒的文化精髓品味古老的酿酒智慧

白酒的文化精髓品味古老的酿酒智慧酒,作为人类历史悠久的饮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白酒作为一种重要的酒类,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体现智慧和精髓的文化符号。
白酒深受人们的喜爱,其独特的酿酒智慧、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品味方式,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本文将从白酒的历史起源、酿酒智慧和品味方式三个方面,探讨白酒文化的精髓。
一、白酒的历史起源白酒作为一种在中国流传已久的酒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的祖先就已经开始酿造白酒了。
那时的白酒使用的原料主要是谷物,通过发酵和蒸馏等工艺制成。
可以说,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酿酒文化的发端。
二、白酒的酿酒智慧1. 酿造工艺白酒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酿造过程中运用的酿酒智慧。
传统的白酒采用了“祖先酿酒十段工艺”,即选料、蒸煮、曲料、混料、温龙池、打舂、配水、发酵、蒸馏、贮存等步骤。
这些步骤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技巧和传统习俗,传承至今,成为了白酒酿造的独特智慧。
2. 酒曲的使用白酒的酒曲是酿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体现酿酒智慧的关键因素之一。
酒曲是酿造过程中加入进去的发酵剂,承担着将主料转化为酒精的作用。
白酒酒曲的配方和制作工艺是非常严格和独特的,传统的酒曲的制作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借助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先辈们世代相传的智慧。
三、白酒的品味方式1. 温饮白酒是一种正餐酒,其品味方式是温饮。
古人有云:“夏虽有代饮,内当温饮。
”古人非常重视白酒的温度和品味技巧。
温饮,既可以保持白酒的香气和风味,也可以更好地让人体味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2. 文化意蕴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味方式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蕴。
白酒的品味不仅仅是对酒液本身的品尝,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悟。
从品味白酒中,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沉淀,这是其他酒类无法比拟的。
综上所述,白酒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酒类,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智慧传统。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酿造和使用酒的国家之一。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从酒的起源、古代酒文化、现代酒业发展、酒的多样性以及国际影响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国酒的发展历史。
一、酒的起源1.1 酿酒技术的发现中国是酿酒技术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开始使用谷物和水进行发酵,从而酿制出原始的酒。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酒文化奠定了基础。
1.2 中国古代酿酒方法古代中国人使用的酿酒方法多样,主要包括泥坛、竹器、陶罐等容器进行发酵。
同时,他们还掌握了糯米、黍米等多种谷物的酿酒技术,使得酿造出的酒滋味独特。
1.3 酒的社会地位中国古代酒文化非常重要,酒在社交、祭祀、婚嫁等重要场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酒被视为人际交往的媒介,也被视为神圣的仪式品。
二、古代酒文化2.1 酒文化的兴旺中国古代酒文化在战国时期达到巅峰,酒宴成为贵族社交的重要方式。
同时,酒也成为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诗词中不乏对酒的赞叹和描写。
2.2 酒令与酒礼古代中国人在酒宴上往往会进行酒令,以增加欢乐气氛。
酒礼则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不同的酒礼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2.3 酒文化的传承古代酒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了传承,各个朝代都有对酒文化的发展和推广。
这种传承使得中国酒文化得以延续至今。
三、现代酒业发展3.1 酒的商业化生产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中国酒业开始走向商业化生产。
大规模的酒厂兴起,使得酒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3.2 酒的品牌建设近年来,中国酒业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形象,使得中国酒在国内外市场上得到了更多认可。
3.3 酒文化的创新现代酒业注重创新,推出了多种新型酒品,如果酒、洋酒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推动了酒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四、酒的多样性4.1 中国白酒中国白酒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产自不同地区的白酒具有独特的风味和特点,如茅台酒、五粮液等。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中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作为世界上最早酿造和饮用酒的国家之一,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样。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酒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从酿造技术到酒文化的传承。
1. 古代中国酒的起源中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谷物等原料通过发酵制作酒。
最早的酿酒方法是将谷物放置在容器中,利用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进行发酵。
这种制酒方法被称为“杜康酿酒法”,成为中国酒文化的基石。
2. 商周时期的酒文化在商周时期,中国酒文化逐渐发展壮大。
当时,酒被视为重要的祭祀和社交活动的一部分。
贵族和上层社会的人们喜欢饮用美酒,并将酒作为礼物赠送给他人。
同时,酿酒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如酒曲的使用和陶制酒器的出现。
3. 现代酒文化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酒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特色。
在唐代,酒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唐代的酒文化以“饮酒作诗”为代表,许多文人墨客都以酒为灵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
4. 酿酒技术的改进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的酿酒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在宋代,人们开始使用蒸馏技术制作烈酒,这是中国酒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后,中国的酿酒技术不断发展,涌现出了众多的名优酒品牌。
5. 白酒的兴起白酒是中国酒文化中的一种重要酒类,起源于明代。
白酒以高粱、小麦等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酿制而成。
白酒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成为中国人喜爱的传统酒品之一。
近年来,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6. 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酒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许多酒企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酿酒技艺,同时也注重创新,引入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提高酒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中国酒文化也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关注。
总结:中国酒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从古代的酿酒方法到现代的酒文化,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样。
白酒的起源与不同地域的酿酒文化

白酒的起源与不同地域的酿酒文化白酒是一种以高粱、小麦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和蒸馏酿制的传统中国酒品。
自古以来,白酒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不同地域的酿酒文化紧密相连。
本文将探讨白酒的起源以及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地域的酿酒文化。
一、白酒的起源白酒起源较早,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殷商时期。
据史书记载,殷商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发展粮食酿酒的技术。
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白酒逐渐成为中国人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白酒的制作工艺经过了漫长的传承与发展,在不同地域形成了独特的酿酒文化。
二、陕北白酒文化陕北地区是中国白酒的主要生产地之一,也是白酒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陕北地区的白酒以"凉州杂技"为特点,以中醴白酒为代表。
其中,宝鸡市杜曲、陕北地区独特的制曲和麸曲、蜀中酒都是陕北白酒文化的精华所在。
这些制曲都是经过多年发酵与陈酿,在传统的土窖中酿制出的酒精含量高、口感浓郁的白酒。
陕北白酒主要以酱香型为主,口感独特,被誉为"中国酒文化的瑰宝"。
三、华南白酒文化华南地区的白酒以广东、福建为主要代表。
广东地区的白酒以陈年老酒为代表,有着浓郁的花香和淡淡的酒香,风味独特。
福建地区的白酒则以绍兴花雕酒为典范,酒香馥郁,口感醇厚。
华南地区的酒文化注重将酒与食物的搭配,讲究饮食文化的独特体验。
四、江南白酒文化江南地区是中国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以浙江、江苏为主要代表。
浙江的白酒以绍兴黄酒、余姚老酒闻名,口感醇厚,带有丰富的米香和甜香。
江苏的白酒以阳澄湖大曲、蘇杭封缸、泗洪老酒等为代表,有着独特的风味和酿酒工艺。
五、西北白酒文化西北地区主要包括甘肃、宁夏以及西北的某些部分地区,这个地区的白酒以青花大曲为代表。
青花大曲以其酒精浓度高、口感独特、风味醇厚而闻名于世。
甘肃地区的白酒以张掖大曲、平凉大曲最为著名,其制作工艺独特,历史悠久。
这些白酒多为浓香型,适合搭配西北地区的独特美食,是西北地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白酒的起源、发展与中国酒文化(一)白酒的起源、发展白酒又名烧酒或火酒。
有些少数民族则称其为阿剌吉酒,意为“再加工”之酒。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一大酒种,它最早产生于酿造酒的再加工,因此要谈白酒的起源还得从酿造酒说起。
一般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
过去有的酒厂还把杜康供作酿酒的祖师爷,连日本的清酒行业也把酿酒技师尊称为“杜氏”。
这种传说的依据,可见于古书。
如《事物纪原》载:“杜间容易受潮或受雨淋而导致发芽长霉,这些发芽长霉的谷物若继续浸泡在水里,其中的淀粉便会受谷芽和野生霉菌、野生酵母菌等微生物的作用而糖化、发酵,变成原始的粮食酿造酒。
另外,当有煮熟的谷物吃不完时,他们用树叶等包盖起来,或存放在树洞等中,过后这些熟粮因受根霉、酵母等野生微生物的作用变成了“酒酿”。
这是另外一种方式的原始粮食酿造酒的发现。
这一阶段大概在7000至10000年前,由于自然界的作用造出酒来,逐步被人类所发现和认识。
但人类还没有去模仿、去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来造福。
2、利用天然微生物造酒农业生产开始以后,谷物有了富余,加上人类发现了原始的酒,尝起来又香又甜,喝过后浑身发热、精神兴奋,有心人便开始模仿起来,有意识地让谷物长霉发芽,用它来酿酒,从而进入了利用天然微生物造酒的阶段。
我国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农业作物,从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与甲骨文酒字形状相似的尖底贮酒容器。
由此可以推测这一阶段大概始于6000年前。
《淮南子》一书说:“清醠之美,始于耒耜”。
耒和耜都是古代的农具。
即美味可口的酒,开始于农业生产出现之时。
而且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了尊、斝、高脚杯、小壶等陶制的酿酒和饮酒的专用器具。
因此,到夏代初期出现掌握一定技巧、能酿出香甜美酒的仪狄这样的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到商代,出现了专门的酿酒作坊。
如郑州二里岗及河北藁城台西村就发现了商代酿造作坊的遗址,酿酒技术也有了发展。
由此,谷芽(蘖)和长霉的谷物(麹)的利用开始分家。
《尚书说命篇》中有“若作酒醴,尔惟麹蘖”的论述,反映了当时已用糵来制造糖化度高、酒化度低的醴,用麹来酿造酒化度较高的酒这种状况。
到周朝,统治阶级不但设置了专门掌管酿酒的官职,如“酒正”、“酒人”、“浆人”、“大酋”等,对酿酒的要点也作了经验总结。
《礼记·月令仲冬》中便有记述:“仲冬之月,乃令大酋,秫稻必齐,麹蘖必时,湛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无有差贷”。
意思即是在冬季到来之后,酒正向大酋发出命令,把优质均匀的高粱和稻米准备好,及时提供新鲜的麹糵,粮谷的浸泡和蒸煮要注意清洁卫生,用水应选择纯净的好水,酿酒器具必须精良,火候(发酵温度)要控制得当,大酋要加强监督管理,把这六件事都做好,就能做出好酒来。
这些要点即使从现代的酿酒工艺要求来看也是较为全面的,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工艺规程。
由于醴的酒度低,口味淡薄,因此逐渐被淘汰,而用麹(qu)酿造的酒却日渐得以发展。
秦汉以后制麹技术有了很大进步,麹的品种迅速增加。
仅《方言》中记载的就有近10种,酿酒技术也随之提高,风味各异的酿造酒在各地纷纷出现。
北魏人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系统地、详细地总结和记述了当时的各种制麹方法和酿酒工艺,后人也有不少关于制麹酿酒的记述……。
总之,在这一阶段,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已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模仿、实践,不断总结改进,掌握了制麹酿酒的基本规律,已经能够比较有效地去利用天然微生物来酿酒了。
3、白酒的出现秦汉以后,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酿酒、饮酒的普及,为白酒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另一方面,历代帝王为了寻求不死之药,不断发展炼丹技术。
不死药虽然没有炼出来,却积累了不少物质分离、提炼的方法,创造了种种设备(包括蒸馏器具),为白酒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由此将蒸馏器具试用来蒸熬酿造酒,就出现了白酒,这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究竟是为了想从好酒中提炼出令人兴奋愉快的精华,以作长生之妙药,试着“用好酒蒸熬取露”而产生了白酒?还是想处理贮存酸败的酿造酒以减少损失,试用了蒸馏设备,从而造出白酒,并得出了“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经验?则尚待进一步考证。
关于白酒的出现年代,也有不同的见解。
有些人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烧酒,在我国何时起源,至今仍然没有定论,说法不一。
一说唐代起源,二说元时传入,三说元代始创。
第一种说法有诗词为证。
除上面讲到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和雍陶的名言外,还有李肇的“酒则剑南之烧春”等绝句,就是最好的说明。
因为,在唐代将酒统称为“春”,显然“烧春”系指烧酒,其名在民间已广为流传。
第二种说法认为白酒是元时从印度传入我国的一种“阿剌古”的酒。
1328年元朝饮膳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谈到过这种叫“阿剌古”的酒,称之谓蒸馏酒。
现已查明,“阿剌古”和“阿剌吉”,还有“阿剌奇”这三个产品名称是同一种酒Arrack的译音,系用稻米和棕榈汁酿造的蒸馏酒。
第三种“元代始创”说法的依据,是明代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的“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一段话。
这三种不同说法虽各有其理,但有一共同点即白酒是蒸馏酒(或称烧酒、烧春),均确证无疑。
这里,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既然白酒是蒸馏酒,那么,它是用什么样的器具进行蒸馏的呢?”1975年12月河北省出土了一套金代烧酒锅,专家们用此锅作了2次蒸馏实验,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
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
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二、酒文化和中国封建政治由于使人亢奋和稀缺等特性,酒在远古属于奢侈品,最早酒被作为“通神之物”,是“圣液”,用于祭祀、庆典、战争等隆重场面。
在古代,统治者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发之前,更要用酒来激励斗志。
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祭祀活动中,酒作为“超自然之物”,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
周公颁布的《酒诰》,明确指出天帝造酒的目的并非供人享用,而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和列祖列宗,严令禁止“群饮”、“崇饮”,违者会处以死刑。
悲哀的是,这种神秘液体协助统治阶级一时,却不能使保佑他们一世。
统治阶级独占美酒的同时又陷入了自我迷醉,可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直到毁掉了他们的江山。
杜甫在悲愤之极写下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已经成为揭露古代统治者纸醉金迷、《自叙帖》。
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四、酒文化与礼仪礼仪被认为来源于酒文化,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
在普通老百姓家里,酒桌上的规矩(即食文化中的礼仪)也雷厉风行、冥顽不化。
我们只要稍加观察,就可以看出来,与其说礼仪来源于酒,酒丰富了礼仪,还不如说,酒的礼仪折射、演绎和尊崇着尘世间的游戏规则,为中国吃人的食文化、人肉宴席提供着“理论支持”。
古今都有通过饭、菜、酒等的选料和品种多寡来体现现实生活中的等级区别。
如《周礼》强调,王公贵族讲究“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雁宜麦,鱼宜众,凡君子之食放焉。
”“凡王之馔,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汤,馐用百又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又二十瓮。
”而“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另外,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严格的规矩。
《礼记·礼器》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而民间平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
”乡饮酒,是乡人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民间聚会上,最有威严的是宗族中的长者,是家族这个亚社会的权威。
席位的次序、酒杯及菜肴的摆投也有规则,进酒位置和平时社会地位完全吻合。
在《水浒传》中,之所以有108把交椅,完全是按照进餐敬酒的顺序来划分的。
在敬酒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节。
《礼记·曲礼》有相应的详细记载。
食文化中的礼之际,什么功名利禄,什么你挣我夺,都可以全数抛开。
白居易为人为官,淡泊超然,很贴近这种酒的性格。
古人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白居易独创了“中隐”,他说“中隐隐于朝”,在庙堂之上过着隐士的生活。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却对官场的尔虞我诈从不挂怀,对无休止的党争从不介入。
(三)放旷达观“心悬天地外,兴在一杯中”,酒天生有一种让人解脱的个性。
一杯酒下肚,原来的忧愁可以不在乎,原来的拘囿也可以超越,难怪有那么多人借酒消愁。
说到达观,当然会想到苏轼。
他不比别人少苦难,也不比别人少乐趣,原因就在于他放旷达观、随缘自适的个性。
我们不能说他因爱酒而达观,但酒可以帮助他更达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从他把酒临风的身影,依稀还可以找出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使我们所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
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文化方面,其价值都是值得我们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