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赏析
杜牧《赤壁》赏析:抒发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自身境遇的抒发
杜牧《赤壁》赏析:抒发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自身境遇的抒发这首诗以赤壁之战为背景,通过描绘古战场的遗物:一支折断的铁戟,来抒发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自身境遇的抒发。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2、注释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取。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呼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三、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赤壁赋》原文及赏析优秀7篇
《赤壁赋》原文及赏析优秀7篇拓展阅读:《赤壁赋》赏析篇一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
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
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
“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
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
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前后赤壁赋原文篇二摘要:《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散文,分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苏轼《赤壁赋》背景介绍:篇三北宋元丰二年,苏轼被贬调湖州。
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
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
苏辙等拼死上表相救,幸好太后曹氏爱才,不肯杀轼,神宗才对苏轼从轻处置。
苏轼被囚128天之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预公事。
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
在此期间,写就一词二赋。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
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
杜牧《赤壁》原文翻译诗词赏析识点整理
杜牧《赤壁》原文翻译诗词赏析识点整理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字词注释: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诗词释义如下: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诗词赏析:从艺术上看,诗人杜牧在前两句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的常用手法,这就好比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前朝的人或事来写;还有诗中运用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诗的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作者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试想,若东吴前国主和当朝主帅之妻均已被曹军掳去铜雀台,那战争的结局不言自明,这就使得全诗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富有情致。
杜牧唐诗《赤壁》赏析
杜牧唐诗《赤壁》赏析《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下面一起来赏析下!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⑴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火烧赤壁事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翻译】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杜牧《赤壁》诗词鉴赏
杜牧《赤壁》诗词鉴赏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鉴赏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
古诗文《赤壁》赏析
古诗文《赤壁》赏析赤壁唐朝: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注解及译文【注释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东风:指火烧赤壁事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赤壁鉴赏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
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
杜牧《赤壁》诗词赏析
杜牧《赤壁》诗词赏析 古诗 , 就是一个艺术作品, 一个塑造作者情感世界的艺术作品, 或表达某种情感, 或描绘某种期待。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一篇绝句。
诗歌 运用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 思维独到, 见解新颖, 富有较高的艺术魅力。
今天,语文小编就跟大家分享杜牧《赤壁》赏析,一起来学习一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 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期间,曾游览黄州赤壁矶。
站在滔滔东 去的大江之滨, 观“赤壁”而思史, 回忆三国时代在鄂州赤壁矶所发生的吴蜀联 军大败曹兵,从而尊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 “。
抚今追昔,兴之所至, 挥笔写下了这著名的咏史诗。
一、二句写作者在江边淤沙之中,诗人以一柄残戟置于诗端,引发后两句的 历史议论,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三、四句是说周瑜的获胜是偶然的机遇所致,仅 安凭一时侥幸并不是定国之策。
假若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瑜的火攻之计 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
这两句诗颇具史论意味,见解独 到。
诗人对周瑜的谐谑揶揄 ,暗示了对曹操的肯定。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 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
以小见大。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 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
晚年居 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
西晋杜预,是他的十六世祖。
他从十五六岁起, 博读经史,关心时政。
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 等地刺使,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 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 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 齐名,世称“小李杜”。
其诗 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
尤其长于七言律 诗和绝句。
赤壁赋原文、注释及赏析
赤壁赋原文、注释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赤壁赋原文、注释及赏析赤壁赋原文、注释及赏析《赤壁赋》它其实是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赤壁原文及翻译赏析
赤壁原文及翻译赏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⑴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
关于苏轼的《赤壁赋》赏析及原文注释
关于苏轼的《赤壁赋》赏析及原文注释关于苏轼的《赤壁赋》赏析及原文解释《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知道吗?语文这一门学科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轼的《赤壁赋》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关于苏轼的《赤壁赋》赏析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
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并引出下文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
“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
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
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
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
赤壁唐杜牧赏析
赤壁唐杜牧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诗句解析1. 首联-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在赤壁的泥沙中,一支折断的铁戟还没有完全锈蚀掉。
诗人把它捡起来,经过一番磨洗之后,辨认出这是前朝(三国时期)的遗物。
“折戟”是引发诗人思绪的实物,它沉睡在江底泥沙之中,历经岁月却铁还未完全销蚀,这暗示了赤壁之战的年代虽然已经久远,但那场战争的影响依然留存。
“自将磨洗”这个动作,表现出诗人对历史遗物的好奇与珍视,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探寻历史的痕迹,“认前朝”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由眼前的折戟联想到了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从而开启了对那段历史的思考。
2. 颔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这是诗中的名句。
“东风”在这里是一个关键的意象,它指的是赤壁之战中那场著名的东风。
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借助东风之力,火烧曹军战船,从而取得了胜利。
“周郎”即周瑜,他是东吴的名将,在赤壁之战中起到了重要的指挥作用。
诗人在这里假设如果没有东风给予周瑜方便(也就是如果东风不出现),那么战争的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铜雀”是曹操所建的铜雀台,曹操曾有在胜利后将孙策的夫人大乔和周瑜的夫人小乔掳到铜雀台的想法。
“铜雀春深锁二乔”用一种形象而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如果赤壁之战失败后的一种可能结果。
大乔和小乔是东吴著名的美女,她们分别嫁给了孙策和周瑜,在当时是东吴美好事物的象征。
如果她们被锁在铜雀台,那就意味着东吴的失败,家国的沦陷。
这两句诗以小见大,通过对两位女子命运的假设,深刻地反映了赤壁之战对东吴存亡的重要性。
二、主题与思想1. 对历史的思考-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赤壁之战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
他不仅仅是在叙述历史,更是在探究历史发展中的偶然与必然因素。
赤壁之战的胜利,在传统观念中往往归功于周瑜的军事才能等必然因素。
然而杜牧却提出了“东风”这一偶然因素的重要性。
《赤壁》赏析
初二语文古诗赏析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译文: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拾起磨洗一番,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
光剑影。
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 三国大局不定,三国大局不定,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今河北临漳县)(今河北临漳县)(今河北临漳县)建造铜雀台广罗天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名姬的时候,东吴美人大乔(孙策夫人)和小乔(周瑜夫人)可能就深锁铜雀,春恨无限了。
春恨无限了。
1、此诗又见李商隐集。
赤壁:今湖北浦圻县西北赤壁山,在长江南岸,即三国时赤壁大战之地。
三国时赤壁大战之地。
2、不与:若不与。
、不与:若不与。
3、铜雀:建安十五年(210)曹操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建造铜雀台,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水经注浊济水篇》:“邺西三台,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层百一间。
”二乔:《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乔公两女,皆国色也。
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裴注引《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赏析一:赏析一: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赤壁》绝句,应该说是流传久远,家喻户晓,妇孺皆之。
自唐起注家蜂起,赢得了众多的读者。
而众多的注家如《樊川诗集注》《唐诗三百首详析》《唐诗三百首新注》等等都对此作了详尽的解释。
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点:其一、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那么东吴早就灭亡,大小二乔自然也做了曹操的俘虏,成为铜雀台中人,也就是说周瑜是侥幸地成功。
其二、推崇诗人,“以小见大”,“以小见大”,“言近旨远”,善于用形象思维。
这种就诗论诗,古今同一的解“言近旨远”,善于用形象思维。
这种就诗论诗,古今同一的解释,释,寒雨认为似乎肤浅了一点。
寒雨认为似乎肤浅了一点。
寒雨认为似乎肤浅了一点。
一首好诗不厌其烦地读上百回,一首好诗不厌其烦地读上百回,一首好诗不厌其烦地读上百回,越读就越觉得这越读就越觉得这首诗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需要发掘。
古诗绝句《赤壁》译文及赏析
古诗绝句《赤壁》译文及赏析【原文】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呼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xx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
杜牧《赤壁》诗词赏析
杜牧《赤壁》诗词赏析杜牧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才被称为“杜工部”。
他的《赤壁》诗以写景形象生动、情感真挚而著名,堪称中国古代诗词的杰作之一。
本文将围绕《赤壁》这首诗进行赏析。
《赤壁》这首诗词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写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
诗中运用了写景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赤壁战场的壮丽景色和激烈战斗的场面。
诗的开篇直接进入主题,令人惊叹的描绘了长江水波翻滚、箭雨纷飞的壮丽景象:“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通过这四句诗,杜牧巧妙地将诗意引入到赤壁战场。
诗句中运用了“折戟沉沙”和“铜雀春深”这样的形象词,使得整个战场充满了烟火和生机。
接下来的几句诗中,杜牧继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场面和人物的形象。
他通过描述曹操、周瑜和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身份,塑造了诗中的主要角色。
比如,他写道:“千里孤坟无处说,所在哀笳弄晚风。
想当年落笔付齐宣,纵使当时横戈马,残丝断角如今在。
”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到了历史的长河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雄壮和悲壮。
在诗的后半部分,杜牧以游子的身份感叹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消逝。
他提到了孤坟和悲笳,将读者的情感引向深处。
在叙事中,他依托历史事件,展现出自己作为一个时代的人,对历史变迁和战争的反思。
最后,他用“残丝断角”来暗示时间的残酷,人事的消逝。
这样的描写更加增强了整首诗的悲壮氛围。
《赤壁》这首诗词的结构非常紧凑,情感真挚,通过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象和激烈的战争场面,以及对人事消逝的思考,使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全诗以纵横押韵构成的典雅诗句,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赞美,展现了杜牧深沉的文学才华。
《赤壁》这首诗词既是历史的记录,也是杜牧对战争的思考。
杜牧通过写景描绘了赤壁战场壮丽的景色,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既有壮丽的描绘,又有深沉的思考,是一幅将历史与个人情感结合的杰作。
杜牧的《赤壁》被誉为中国古代诗词的经典之作,不仅因为其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也因为其在艺术形式上的独特之处。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及赏析
【导语】杜牧的古体诗题材⼴阔,笔⼒峭健,近体诗则以⽂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
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雄姿英发”的特⾊相结合,风华流美⽽⼜神韵疏朗,⽓势豪宕⽽⼜精致婉约。
下⾯是为⼤家带来的杜牧《⾚壁》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乔。
译⽂⼀⽀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磨⼜洗发现这是当年⾚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个战役──⽕烧⾚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乎周郎。
后任吴军⼤都督,曾参与⾚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物。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座楼台,楼顶⾥有⼤铜雀,台上住姬妾歌*,是曹操暮年⾏乐处。
⼆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乔,⼀嫁军事统帅周瑜,称⼩乔,合称“⼆乔”。
创作背景 这⾸诗是诗⼈经过⾚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矶⼭)这个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写下的。
诗⼈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作。
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流逝⽽物是⼈⾮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净出来辨认⼀番,发现原来是⾚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进⼀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乔。
赤壁 赏析
赤壁 赏析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三国时期曹操大军在赤壁之战中败给孙刘联军的历史事件。
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
首句“折戟沉沙铁未销”,以折戟沉沙的景象开篇,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接下来的“自将磨洗认前朝”,则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英雄事迹的追溯。
这里的“磨洗”一词,既指磨去锈迹,也暗喻对历史的挖掘和研究。
第二句“东风不与周郎便”,以东风为象征,暗示了天时地利的重要性。
而“周郎”则是指东吴名将周瑜,他的英勇善战使得曹操大军无法轻易取胜。
这里的“便”字,既表示顺利,也暗示了周瑜的才能和智慧。
第三句“铜雀春深锁二乔”,以铜雀台为背景,描绘了曹操囚禁二乔的情景。
这里的“春深”和“锁”字,既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也暗示了囚禁的无奈和悲哀。
同时,二乔作为美女的象征,也反映了战争中的女性遭受的苦难。
整首诗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
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折戟、东风、铜雀等,都赋予了诗歌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赤壁》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优美艺术风格的佳作。
赤壁课文注解及赏析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注解1、折戟沉沙:断了戟没入沙中;戟:一种武器。
2、东风:东吴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营要借助东风。
3、周郎:周瑜,吴军统率。
4、二乔:吴国二美女,大乔嫁给吴国国君;小乔嫁给周瑜。
赏析这首咏史吊古,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
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
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鉴赏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
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
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赤壁》的赏析
《赤壁》的赏析《<赤壁>赏析》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一起赏析一下《赤壁》这首诗。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那杜牧可老厉害了,写了好多特别棒的诗呢。
诗的开头就说“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你看啊,这就像我们在沙滩上玩耍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生锈的东西,可能是一把断了的戟。
这戟呢,在沙子里埋了好久好久,可是铁还没有完全烂掉呢。
然后诗人就把它拿起来,磨一磨,洗一洗,就好像我们捡到一个小宝贝,好奇地想知道它是从哪来的一样。
这一磨一洗呀,诗人就认出这是前朝的东西了。
这时候我就想啊,要是我在沙滩上捡到这么个东西,我可能就当个破铁扔了,哪会像诗人这么细心,还能联想到前朝的事儿呢。
接着“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可就有点意思了。
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战吧,周瑜可是在这场战争里出了大风头的。
如果没有东风帮忙,那周瑜可能就惨了。
这东风就像是老天爷给周瑜的一个大礼包,一下子就把曹操的船给烧得七零八落的。
诗人就假设了一下,如果东风没有帮周瑜,那会怎么样呢?他说呀,曹操就会把大乔和小乔给抓走,锁在铜雀台里了。
这大乔和小乔可是当时有名的大美女呢,就像现在的大明星一样。
我就想啊,杜牧这么写是不是有点太调皮了,用两个美女来代表东吴的命运,好像东吴要是输了,就只剩下美女被抢走这么个事儿了。
也许在那个时候,美女就代表着一种荣耀或者是国家的一种象征吧。
我觉得杜牧写这首诗呢,可能一方面是在感叹历史的奇妙。
你想啊,就那么一阵东风,就改变了整个战局,这就像我们玩游戏的时候,突然一个运气好的操作,就反败为胜了。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充满了意外。
另一方面呢,我感觉他也有点惋惜周瑜。
虽然周瑜在赤壁之战赢了,可要是没有东风,他就输定了。
这就好像我们考试的时候,虽然最后考了个好成绩,可是我们心里知道,有一部分是靠运气的,要是没有那点运气,可就惨了。
我还听说过一个关于赤壁之战的故事呢。
说曹操的士兵啊,都是北方人,到了南方的水上就开始晕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赏析
(一)句意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断的铁戟沉埋黄沙还没有销掉,拿起来一番磨洗仍可辨认出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东风没有帮助年少的周瑜,铜雀台春宫深处就会关着二乔。
(二)主旨: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曲折地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爽胸襟。
(三)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二句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四)练习
1、《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
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的诗句是:
2、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__,从内容看这是一首_咏史诗__;诗中前两句由_折戟____ 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作铺垫。
3、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__不以成败论英雄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
4、《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1)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
(折戟——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2)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为下文铺垫。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6、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什么?;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周瑜。
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6、本诗的以小见大手法是怎样表现的?(杜牧在《赤壁》中借小物抒怀有何用意)
(1)本诗的以小见大手法是怎样表现的?
提示: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
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2)杜牧在《赤壁》中借小物抒怀有何用意?
《赤壁》中除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借物抒怀。
诗人把他深沉的感慨寄寓在一件“小小”的历史遗物中。
借一只小小的断戟,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此时此地的情绪和心态,引起了读者无限联想。
7、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思想感情:名句。
发议论感慨。
一反传统观点,发表独到见解。
相信自己,只要有机遇,也会有所作为,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议论的妙处:
一反传统观点,发表独到见解。
相信自己,只要有机遇,也会有所作为,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写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是诗歌艺术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8、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写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
9、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
答:杜牧其实是借《赤壁》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1.前两句诗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答: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
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2007乐山市)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_"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1杜牧的《赤壁》中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的诗句是: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杜牧的《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