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第三版)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概要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概要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 (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2.二元论3.人地关系适应论
五、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文化组成中的物质文化具有三个特点,即、
2、文化有三部分组成,即、、。
3、文化景观具有三个特点,即、、。
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
A .巴朗斯基B.李希霍芬C.佩舍尔D.拉采尔
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相关论C.二元论D.生产关系决定论
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A .人地协调论B.人地相关论C .生态论D.适应论
4、文化景观的构成包括和四个部分。
5、汤因比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和。
6、文化的扩展扩散分为和三种类型。
二、解释题
1、文化景观2、文化地理学3、形态文化区4、功能文化区5、文化
6、物质文化7、制度文化8、精神文化9、文化整合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第一章
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A.亚里士多德B.李特尔C.洪堡D.梁启超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A.巴朗斯基 B.李希霍芬 C.佩舍尔D.拉采尔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相关论 C.二元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

A.人地协调论 B.人地相关论C.生态论 D.适应论二、填充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决定和()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和()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和()。

6、()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

教材目录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配有《人文地理学(陈慧琳)考研核心》研究生选拔考试音频资料,该音频资源 包含配套十章内容及四个补充内容。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陈慧琳,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 郑冬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旅游学院教师。
在该教材编写和修改过程中,中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贵州省教育厅及前述五所院校的院系领导都给予了支 持,如给教师充分的修改时间,并拨出专项资金等。主审陈才教授反复通篇审阅,提出了修改意见;贵州师范大 学的伍鹏程校长亲自指导和督促本书的修改;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朱珂老师做了绪论、第一章和第 九章的课件;其他各章的课件均由各章撰写人完成;王茂强老师帮助校正、排版和打印等工作。
其中,该教材撰写人员及分工如下:
出版工作
2013年1月1日,《人文地理学(第三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该教材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包括:人地关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人口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中心一 一聚落,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人类面临 的环境问题,区域发展与协调。此外,每章都有复习思考题和参考文献 。
谢谢观看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
2013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源
基本信息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是由陈慧琳主编,科学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适用于教师讲授,也可供地理专业和其他专业大学生自学使用。
该教材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包括:人地关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人口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中心— —聚落,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人类面临 的环境问题,区域发展与协调。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参考答案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参考答案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参考答案第一章人地关系1.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

2.课堂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地关系有何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这些省区的人地关系将有何变化?略3.社会调查:调查本校所在地区的人地关系现状,并做一幅本地区的人地系统示意图。

略4.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①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②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③生态足迹的研究;④社会质量的研究;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①空间的网络化;②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①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②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1.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1)农业经济活动:①强烈的地域性②明显的阶段性2)工业经济活动:①无明显的季节性②专业化与协作化③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④分布集中3)第三产业①产品的无形性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③部门结构的与时俱进性④与第一、二产业关系密切2. 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影响因素:①农业经济时代:地形、土壤、气候、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②工业经济时代:工业资源、水资源、动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劳动力、消费市场;不同: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共同受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对地形、土壤、气候的影响比较大,这些因素决定该地区适不适合发展农业经济,而工业经济活动需要工业资源和生产动力的支持才能运转,这都是农业经济活动所不具有的。

3.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1)原始农业:①以初级的游牧业和种植业;②劳动效率低下;③对环境具有消极影响(2)传统农业:①以犁耕锄种、手工劳动为主;②对自然有取有予;③会带来农业生态环境问题;(3)石油农业:①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②破坏了农业主要的自给系统;(4)生态农业:①使生产科学化;②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③使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 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四、问答题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五、分析题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一、填空题1、文化组成中的物质文化具有三个特点,即、、。

2、文化有三部分组成,即、、。

3、文化景观具有三个特点,即、、。

4、文化景观的构成包括、、和四个部分。

5、汤因比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和。

6、文化的扩展扩散分为、和三种类型。

二、解释题1、文化景观2、文化地理学3、形态文化区4、功能文化区5、文化6、物质文化7、制度文化8、精神文化9、文化整合三、问答题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题库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题库

人文地理学第三版题库1、23.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是()[单选题] *A.三洲五海之地B.十字路口的位置(正确答案)C.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D.联系亚欧非三洲2、以下关于塔里木河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是外流河B.位于丘陵C.水源来自于大气降水D.夏季进入丰水期(正确答案)3、关于河流综合开发治理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长江宜昌以西河段以整治河道、发展航运为主B.长江宜昌以东河段以发电为首要任务C.黄河宁夏以上河段以防洪为重点D.黄河包头以下河段以水土保持为重点(正确答案)4、俄罗斯的大部分国土和大部分人口分别在()[单选题] *A、亚洲、亚洲B、欧洲、欧洲C、欧洲、亚洲D 、亚洲、欧洲(正确答案)5、右图中,能正确反映京津冀地区气候特征的是()[单选题] *A.AB.BC.C(正确答案)D.D6、该地区种植葡萄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单选题] *A.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正确答案)B.地势平坦,河湖众多C.邻近首府,市场需求大D.雨热同期,降水充足7、“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座“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单选题] *A、天山B、喜马拉雅山(正确答案)C、阿尔泰山D、昆仑山8、9.“共享单车”、“共享雨伞”的推出,带来的积极作用是[单选题] *A.美化城市环境B.绿色出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正确答案)C.促进旅游业的发展D.增加就业,加速工业现代化9、俄罗斯的交通发达,货运是以()为主[单选题] *A、铁路和管道(正确答案)B、铁路和公路C、公路和航空D、铁路和航空10、36.阿拉伯人喜欢穿宽大的袍子,骆驼是当地常见的牲畜,也是传统的交通工具。

图为当地的常见景观。

[单选题] *(正确答案)这种景观图片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典型特点是()[单选题] *A.炎热干燥(正确答案)B.严寒多雪C.气候湿热D.河网密布11、下列关于西部地区交通、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西北地区交通以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主B.青藏地区目前没有铁路,运输以公路为主C.西北地区能源资源较少,靠区外支援D.风能、地热能等能源是青藏地区的优势(正确答案)12、6.地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属于地理问题的有:①为什么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 ②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周瑜?③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 ④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单选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正确答案)13、目前,印度面临的主要压力是()[单选题] *A、耕地面积太少B、粮食单产太低C、生产方式落后D、人口增长太快(正确答案)14、2.以下地理现象与当地自然条件不相吻合的是[单选题] * A.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为白色B.荷兰广泛分布着抽水风车C.新疆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D.江苏省宿迁市到处都有竹楼的分布(正确答案)15、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单选题] *A、水稻B、小麦C、水稻和小麦(正确答案)D、玉米16、14、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 地形种类齐全B.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C. 地形平坦开阔(正确答案)D. 平原面积所占比重较小17、15.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单选题] *A.地形条件B.光照条件C.水源条件(正确答案)D.科技条件18、爱动脑筋的小辉,将我国受夏季风影响和受冬季风影响的两图对照发现,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单选题] *A.塔里木盆地B.青藏高原(正确答案)C.云贵高原D.雅鲁藏布江谷地19、2.关于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种植业差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 *A.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B.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或三熟,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则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正确答案)C.北方地区的棉花种植比南方普遍,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比北方地区普遍D.南方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期比北方地区短20、24.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 [单选题]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C.长白山——太行山——巫山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正确答案)21、下列对右图叙述正确的是()*A、C是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正确答案)B、E是乌拉尔工业区(正确答案)C、①是叶尼塞河(正确答案)D、A是俄罗斯北冰洋的主要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22、20.东南亚有“花园城市”美誉的国家是()[单选题] *A.雅加达B.马尼拉C.仰光D.新加坡(正确答案)23、图中河流[单选题] *A.大致自北向南流B.为葡萄酒外运提供水运条件C.冬季无结冰期D.为葡萄种植提供灌溉水源(正确答案)24、二、多项选择下列关于亚洲和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大洲都地跨寒、温、热三带(正确答案)B、两大洲都分布着大面积的温带大陆气候(正确答案)C、两大洲都濒临太平洋(正确答案)D、两大洲的地形都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的原25、许多宾馆大厅的墙上挂着表示世界各地时间的钟表。

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

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

第一章人地关系1.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

2.课堂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地关系有何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这些省区的人地关系将有何变化?略3.社会调查:调查本校所在地区的人地关系现状,并做一幅本地区的人地系统示意图。

略4.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①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②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③生态足迹的研究;④社会质量的研究;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①空间的网络化;②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①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②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1.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1)农业经济活动:①强烈的地域性②明显的阶段性2)工业经济活动:①无明显的季节性②专业化与协作化③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④分布集中3)第三产业①产品的无形性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③部门结构的与时俱进性④与第一、二产业关系密切2. 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影响因素:①农业经济时代:地形、土壤、气候、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②工业经济时代:工业资源、水资源、动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劳动力、消费市场;不同: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共同受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对地形、土壤、气候的影响比较大,这些因素决定该地区适不适合发展农业经济,而工业经济活动需要工业资源和生产动力的支持才能运转,这都是农业经济活动所不具有的。

3.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1)原始农业:①以初级的游牧业和种植业;②劳动效率低下;③对环境具有消极影响(2)传统农业:①以犁耕锄种、手工劳动为主;②对自然有取有予;③会带来农业生态环境问题;(3)石油农业:①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②破坏了农业主要的自给系统;(4)生态农业:①使生产科学化;②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③使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 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着作士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A.亚里士多德B.李特尔C.洪堡D.梁启超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A.巴朗斯基 B.李希霍芬 C.佩舍尔 D.拉采尔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地相关论 C.二元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

A.人地协调论 B.人地相关论 C.生态论 D.适应论二、填充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决定和()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和()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和()。

6、()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

人文地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常考题汇总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现代地理学2.二元论3.人地关系适应论4.人文地理学5.人地关系6.人地相关论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二、问答题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三、分析题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文化景观2、文化地理学3、形态文化区4、功能文化区5、文化6、物质文化7、制度文化8、精神文化9、文化整合二、问答题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6、任意写出我国4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

三、分析题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题1、人口分布2、人口迁移3、胡焕庸线4、人口算术密度5、比较密度6、国际人口迁移二、问答题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三、分析题1、从中国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出发,谈谈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供参考)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供参考)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A.亚里士多德B.李特尔C.洪堡D.梁启超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A.巴朗斯基 B.李希霍芬 C.佩舍尔 D.拉采尔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相关论 C.二元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

A.人地协调论 B.人地相关论C.生态论 D.适应论二、填充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决定和()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和()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和()。

6、()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

同等学力申硕《地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同等学力申硕《地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9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1.什么是人地关系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两者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1)人地关系概念人地关系是指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人文地理学将人地关系解释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感互动的关系。

(2)人地关系基本内涵①人地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关系;②人地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③人地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

(3)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概念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指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所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系统。

(4)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基本内涵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关系系统;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③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巨系统;④人地关系系统由自然环境系统和人文环境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

2.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优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答:(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优化指的是要协调人地关系,首先要谋求地和人两个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功能联系上保持相对平衡,保证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可容忍度,保证人地关系的各个组成要素形成有比例的组合,进而在协调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理想的比例组合状态。

(2)为了实现系统优化,需要制订弹性优化目标和多种优化方案,采用这种组合优化模型从众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出最优调控方案。

(3)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优化调控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过程,需要从时间过程、空间结构、组织管理、整体协同和系统控制等各方面进行优化和有效调控。

3.试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点与主要缺陷。

答:(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点: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典型的必然论人地观,把自然环境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人类社会活动都是地理环境的必然结果。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巴克尔、德国的拉采尔等。

①法国的孟德斯鸠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强调气候对制定法律的影响,提出了“气候决定人生”的观点。

认为人类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各民族的政治制度,首先是由气候的特殊性决定的。

人文地理学课后答案[全]

人文地理学课后答案[全]

人文地理学课后答案[全]第一章绪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历程概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研究任务P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以地球表面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类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区域分布规律。

人文地理学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狭义人文地理学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

(1)社会性: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的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瘦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针织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2)地域性:地域性不仅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征之一。

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

要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分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区域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之间的制约关系。

研究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分布范围、边界、类型和规律、区域特征和区域条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地图的编制是区域性的体现。

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一个根本区别是,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征,重视区域特征的异同。

(3)综合性:综合性的特征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人文地理学从区域角度研究人类现象。

这些人类现象有着广泛的内容。

电气石之间以及电气石与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键。

如果我们只分析个别地理现象,我们可能无法正确理解现象的本质和详细分析的关键。

只有通过各关键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以及地表复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人文地理学部分复习思考题答案.doc

人文地理学部分复习思考题答案.doc

人文地理学部分复习思考题答案.doc1、思考题(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

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1、区域研究的传统: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2、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3、人地关系的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总之,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研究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1)名词解释: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精神文化:一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介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它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制度,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婚姻等制度以及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

文化区: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每种文化事物(现象)都要扩大它的空间分布范围,文化事物(现象)和文化系统覆盖的地区就可称为文化区。

人文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哪类现象?A. 自然现象B. 社会现象C. 经济现象D. 政治现象答案:B2. 人文地理学中,“文化景观”是指什么?A. 自然景观B. 人造景观C. 历史遗迹D. 人文与自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景观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A. 人口分布B. 城市发展C. 气候变化D. 语言分布答案:C4. 人文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韦伯B. 克里斯塔勒C. 冯·杜能D. 哈格斯特朗答案:B5.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扩散”是指什么?A. 文化在空间上的传播B. 文化在时间上的传播C. 文化在社会中的传播D. 文化在经济中的传播答案:A6. 人文地理学中,“城市化”一词指的是什么?A.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B. 城市面积的扩大C. 城市人口的增加D. 城市经济的发展答案:A7. 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空间相互作用”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人口流动B. 货物运输C. 信息交流D. 所有以上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人文地理学中的城市等级划分依据?A. 人口规模B. 经济实力C. 政治地位D. 自然资源答案:D9. 人文地理学中,“区域”的概念是指什么?A. 一个封闭的地理空间B. 一个开放的地理空间C. 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地理空间D. 一个具有特定边界的地理空间答案:C10.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区”是如何形成的?A. 通过自然演变B. 通过人为划分C. 通过文化扩散D. 通过政治决策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空间分析D. 历史分析答案:ABCD2. 人文地理学中,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哪些?A. 气候条件B. 资源分布C. 经济发展水平D. 政策导向答案:ABCD3. 人文地理学中,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A. 工业化进程B. 农业发展C. 交通设施的改善D. 教育水平的提升答案:ACD4. 人文地理学中,文化景观的类型包括哪些?A. 农业景观B. 工业景观C. 商业景观D. 宗教景观答案:ABCD5. 人文地理学中,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包括哪些?A. 地理位置B. 历史背景C. 人口数量D. 经济规模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第⼀章绪论1、⼈⽂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

⼈⽂地理学是以⼈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门学科。

⼜称⼈⽣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学科之⼀,“⼈⽂”⼆字与⾃然地理学的“⾃然”⼆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化现象,也有⼀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化现象。

⼈⽂地理学⼀般有⼴义与狭义之分,⼴义的⼈⽂地理学包括社会⽂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地理学则指社会⽂化地理学。

⼈⽂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

⼈⽂地理学同经济学、⼈⼝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态学、区域科学、⾏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危机、⾃然灾害、环境污染和⽣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

⼈⽂地理学的分⽀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

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地理学对于⼈⼝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地理对于语⾔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种地理学对于⼈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类的作⽤(尤其是⼈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益显著,使得地理学⼈⽂化的趋势加强。

⼈⽂地理学地位的提⾼,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个新的阶段。

2.⼈⽂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学是关于⼈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学的内涵是:⼈⽂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以地球表⾯⼈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地理学⼀般有⼴义与狭义之分,⼴义的⼈⽂地理学包括社会⽂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地理学则指社会⽂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课后答案

人文地理学课后答案

人文地理学课后答案认识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通过人文地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文化、历史、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文地理学的课后答案。

一、选择题1. 人文地理学主要关注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自然环境B.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C. 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D. 地球表面特征答案:B.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2. 以下哪个学科不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A. 历史学B. 社会学C. 经济学D. 生态学答案:D. 生态学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实地考察B. 文献研究C. 统计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1.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领域较广。

答案:√(正确)2.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答案:×(错误)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案: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它涉及人类文化、历史、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探索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通过研究人文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请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

实地考察是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获取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直接数据,可以深入了解地理现象的形成、演变和影响因素。

文献研究是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历史和现实情况,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

统计分析是对人文地理学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通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推测,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请论述人文地理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人文地理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

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

第一章人地关系1.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

2.课堂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地关系有何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这些省区的人地关系将有何变化略3.社会调查:调查本校所在地区的人地关系现状,并做一幅本地区的人地系统示意图。

略4.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①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②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③生态足迹的研究;④社会质量的研究;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①空间的网络化;②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①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②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1.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1)农业经济活动:①强烈的地域性②明显的阶段性2)工业经济活动:①无明显的季节性②专业化与协作化③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④分布集中3)第三产业①产品的无形性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③部门结构的与时俱进性④与第一、二产业关系密切2. 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影响因素:①农业经济时代:地形、土壤、气候、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②工业经济时代:工业资源、水资源、动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劳动力、消费市场;不同: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共同受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对地形、土壤、气候的影响比较大,这些因素决定该地区适不适合发展农业经济,而工业经济活动需要工业资源和生产动力的支持才能运转,这都是农业经济活动所不具有的。

3.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1)原始农业:①以初级的游牧业和种植业;②劳动效率低下;③对环境具有消极影响(2)传统农业:①以犁耕锄种、手工劳动为主;②对自然有取有予;③会带来农业生态环境问题;(3)石油农业:①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②破坏了农业主要的自给系统;(4)生态农业:①使生产科学化;②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③使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B4. D5. C6. D7. A8. B9. C10. D二、简答题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改造以及地理条件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文献研究等。

实地考察是其中最常用且重要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研究对象,并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一手数据。

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城市与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形成、演变、布局规划等,以及城市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b. 农村与农业:研究农村地区的特征、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以及农村与城市的差异与联系。

c. 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影响。

d. 人口与人类活动:研究人口分布、迁移、聚居与城市化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地理现象。

e. 文化与历史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以及历史事件对地理格局与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论述题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些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对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人文地理学课程有助于学生对地球的整体认识。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情况,从而形成对地球整体结构和各个地域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

这种整体认识有助于学生跳出狭隘的本地视角,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

其次,人文地理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学习人文地理学的过程中,学生将了解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他们会深入思考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从而培养起对环境的关爱和责任感。

这种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解答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解答

人文地理学总复习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变化发展趋势。

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具有两个特定的内核:1.区域和空间这条研究主线;2.人地关系的传统。

对综合性和区域性做具体说明(一)综合性:比如说人口分别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政治因素、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自然环境:地方的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分布经济因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其它地区的人民为了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争先恐后的涌向大都市导致城市人口密集历史因素:一个地区居民长期下来对该地区的环境比较适应,而不愿意离开去别的地方政治因素:战争出现人口大规模迁移这必然会影响人口的重新分布由于地理学的多样性和整体性所以必须综合考虑(二)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性,因为不同区域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特色因此离开区域差异的研究人文地理就失去了凭借2.列举近代地理学派及其主要观点。

1.环境学派主要观点:(1)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

(2)地理环境决定论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

2.区域学派主要观点: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

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3.景观学派主要观点: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4.人地相关学派主要观点: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3.地理学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

人文地理三课后习题答案

人文地理三课后习题答案

人文地理三课后习题答案人文地理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着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

在学习人文地理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习题,这些习题旨在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供一种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将回答一些人文地理三课后习题,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1. 什么是文化景观?请举例说明。

文化景观是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创造的具有文化特征的景观。

它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能力。

文化景观可以是城市的建筑物、道路和公园,也可以是农田、村庄和传统的手工艺品。

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故宫和印度的泰姬陵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

2. 什么是文化地理?它与人文地理的关系是什么?文化地理是研究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着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文化传承、空间分布和社会变迁。

人文地理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文化地理在内,还涉及到人类经济活动、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等方面。

可以说,文化地理是人文地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研究文化现象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塑造作用。

3. 请简要介绍一下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保护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评选和管理世界文化遗产,它要求各成员国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并定期提交保护报告。

保护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修复与保护遗产建筑、加强管理与监督、提高公众意识与参与等。

同时,各国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监管。

4. 请解释一下“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全球化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一方面,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丰富了人们的文化体验,加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地关系1.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

2.课堂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地关系有何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这些省区的人地关系将有何变化?略3.社会调查:调查本校所在地区的人地关系现状,并做一幅本地区的人地系统示意图。

略4.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①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②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③生态足迹的研究;④社会质量的研究;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①空间的网络化;②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①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②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1.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1)农业经济活动:①强烈的地域性②明显的阶段性2)工业经济活动:①无明显的季节性②专业化与协作化③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④分布集中3)第三产业①产品的无形性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③部门结构的与时俱进性④与第一、二产业关系密切2. 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影响因素:①农业经济时代:地形、土壤、气候、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②工业经济时代:工业资源、水资源、动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劳动力、消费市场;不同: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共同受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对地形、土壤、气候的影响比较大,这些因素决定该地区适不适合发展农业经济,而工业经济活动需要工业资源和生产动力的支持才能运转,这都是农业经济活动所不具有的。

3.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1)原始农业:①以初级的游牧业和种植业;②劳动效率低下;③对环境具有消极影响(2)传统农业:①以犁耕锄种、手工劳动为主;②对自然有取有予;③会带来农业生态环境问题;(3)石油农业:①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②破坏了农业主要的自给系统;(4)生态农业:①使生产科学化;②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③使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

4.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各有什么特点?1)劳动密集型:①就业机会多;②资产投资少;③产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科技含量低;④能源、原料消耗少,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⑤适合资本短缺、技术基础薄弱而劳力多地区;2)资源密集型:①能源消耗大,主要是原材料部门;②主要生产居中产品;3)资本密集型:①固定投资较多;②技术装备程度较高;②用人较少,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③物资消耗少;4)知识密集型:①需要投入大量知识和智力;②需要众多科学家和专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手段;③开发和生产高精尖产业。

5. 简述资源型、河湖水域型、临海型、临空型和智力型工业布局的原因和各自工业部门结构的特点。

1)资源型:原因:消耗能源、原料多,与资源依存关系密切;结构特点:以重工业为主,加工工业以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多的部门为主,输出往往大于输入。

2)河湖水域型:原因:河流、湖泊可以为发展工业提供水运条件、生产用水和动力;结构特点:多高耗能的电冶金、电化学工业在水电站附近出现。

3)临海型:原因:海洋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内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是海底矿物、海洋生物、海水矿物所在地;结构特点:海洋水产、海洋化学、海水淡化、原料进口工业,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等,方便进出口。

4)临空型: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对交通的要求提高;结构特点:以一个的地方中心为依托,在机场附近形成几个团状的工业集群。

5)智力型:原因:技术和信息资源密集的地域;结构特点:研究开发和销售在内,中间的生产销售正外。

多是研发基地、信息基地、公司指挥中心。

6.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农业经济活动:1)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①自然环境:农业经济活动主要是生物再生产过程,而生物再生产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因而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②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起决定性作用;2)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有利影响: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②不利影响:不当的生产方式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工业经济活动:1)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①自然环境: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动力、资源与土地直接影响工业经济活动;通过对农业活动的影响间接影响工业经济活动;②人文环境:为工业经济活动提供了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劳动力和市场需求的支持;2)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有利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扩大了活动领域,丰富了物质生活。

②不利影响:造成了如酸雨臭、氧破坏等环境破坏的结果;第三产业:1)地理环境对第三产业的影响:①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类经济活动为中介来影响第三产业;②人文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着第三产业,而且通过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影响来间接影响;2)第三产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自然环境:有着复杂、深刻、多样的影响,有些活动使自然环境更美好,而有的会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②人文环境:第三产业对人文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交通运输业极大改变了人文环境的格局等。

第三章人口与地理环境1.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紧张;②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受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③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④人口过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2.地理环境如何制约人口分布?1)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基础:①气候条件是最大影响因素,影响机体和生理功能,影响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同时还影响土地的肥力和适于耕作的程度来影响人口分布;②地形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联系;③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最基本物质条件,水资源的分布影响了人口分布;④土壤通过影响农业和微量元素分布影响人体健康影响人口分布;⑤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人口的分布状况。

2)社会经济环境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①生产力发展与分布决定供养人口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反映在产业部门结构上,影响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在地域上的延伸和变化引起人口的再分布;②科学技术进步将导致生产力变革,引起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③人口分布受开发历史的影响。

④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各国的人口政策以及疆域变动和战争等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有重大影响。

3)科学技术进步与人口分布:①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继续改变经济开发区人口分布格局;③新的科技革命将促进新区的开发,从而改变人口布局。

3.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作用?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

有助于使科学技术突破,转化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可持续社会体系的形成,主要是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

4.何为人口移动?人口移动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人口移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原因:①地理环境基础因素、气候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影使得人口移动;②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适应新低区资源开发;③国民经济部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和调整,引起人口在各部门间和地区间的移动;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人口的大规模移动提供了条件;⑤新地区开发的影响;⑥社会和政治因素,包括人口政策、宗教、战争、文化、教育等⑦各种自然灾害无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⑧家人团聚、住房、经济收入、工作生活等。

后果:对人口发展的直接后果:地区人口在短期内发生数量上的明显增加或减少,造成移入地和移出地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大量的迁出人口可以减轻迁出地人口压力并解决部分失业问题,同时也相对增加了国内劳动力的就业机会,暂时缓和国内矛盾;②外出人口的劳动收入汇回迁出地,成为本地收入的一个来源,可以平衡货币收支;③外出务工人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技术和教育,对家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弊端:①对迁出地带来人才流失和抚养、教育费用的损失;②规模的劳动力迁出造成迁出地经济的上依赖性和脆弱性。

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1.分析城市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自然环境与城市自然环境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基础,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城市形成诞生的可能性,自然资源对城市地域扩展有直接的制约和间接的影响作用。

2)经济环境与城市①在区域发展早期,经济增长对城镇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城市规模、数量都会大幅度增长;②区域经济发展到中后期,城市发展带来的高度发达的文化教育技术管理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③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表现为城市规模和空寂范围的扩大,人口的内聚力是城市发展的前提。

3)交通环境与城市交通位置影响到交通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通位置、工具、线路等,交通位置的变迁、交通方式的进步、交通网络结构和形态都会影响到城市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活跃因素。

4)人文环境与城市①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影响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②规划思想则能最直接地决定城市的建设模式;③种族差别对城市住宅区分化有重大影响;④政府政策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分析村落的类型及其空间结构特征。

1)村落职能类型①农业村落:以从事耕作业为主,兼有动植物饲养业和其他农副业。

分布于平原与河谷、三角洲地带;②牧业村落:以畜牧业为主,包括固定、半固定、流动三种类型,半径较大,规模小而分散;③渔业村落:分为内河湖和沿海两种,淡水养殖和沿海滩涂为主,居民点分水上和陆上两种;④林果业村落:生产各种水果、经济林为主,多位于丘陵山地,布局受自然条件限制,多呈主体村落布局景观。

2)村落形态与规模类型①聚集型村落:集中布局,连片分布,整体功能明显,有统一的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土地效益较高;②分散型村落:发育水平较低,村落沿或河呈带状分布;③特殊类型村落:单户型聚落景观,一般位于大农场中央。

集体农场性村落,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居民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3)村落的布局类型①主轴型村落:村落主轴由一个带状的大村构成,伸展轴较长,人口规模大,村落的房屋、商店、饮食服务设施均沿伸展轴两侧布局;②子母型村落:村落由一个大村和若干小村构成,大村为行政村,服务中心,具有中心村的性质,小村围绕大村不规则分布,受耕作半径、地形阻隔、河流分割等因素制约;③串珠状村落:若干规模大体一致的村庄,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串珠状分布形态,常见于河谷、沼泽、高地、山麓;④均衡型村落:在某些平原地区,均衡分布的一些规模相近的村庄,共同构成一个行政村,并且有一定的服务设施;⑤星点型村落:在山区、丘陵地带,村落由若干分散的村庄构成,村庄之间相距较远,缺乏中心村和中心服务职能,分布无规则,属发育水平较低的村落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