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详解与常用公式

合集下载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资料分析必须掌握的公式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资料分析必须掌握的公式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资料分析必须掌握
的公式
今天山西人事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国考行测言语理解答题技巧:资料分析必须掌握的公式。

希望大家掌握规律,灵活运用,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一直觉得数学难,其实资料分析也没那么难。

只是我们没有掌握方法罢了。

资料分析备考有两个最重要的方面:1、列式能力培养及训练。

2、计算能力培养及计算。

现阶段备考资料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记公式。

一、掌握基本增长概念和常用公式
1、普通增长
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现期值/基期值 -1
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
增长量=现期值×增长率/(1+增长率)
2、隔年增长
隔年基期值=现期值/(1+x%)(1+y%)
隔年增长率=x%+y%+x%y%
3、年均增长
年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值)/n (n为增长次数,年份作差即可)
年均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 -1)/n (偏大,选略小)
末期值≈初期值(1+n.x%) (偏小,选略大)
初期值≈末期值/(1+n.x%) (偏大,选略小)
注:当n相同比较年均增长率大小关系的时候,直接比较末期值/初期值即可。

公务员行测考试—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考试—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考试——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计算与增长率相关的数据是做资料分析题当中经常遇到的题型,而这类计算有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对于迅速解答资料分析题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两年混合增长率公式: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r1+r2+r1×r2增长率化除为乘近似公式:如果第二期的值为A,增长率为r,则第一期的值A′:A′=A/1+r≈A×(1-r)(实际上左式略大于右式,r越小,则误差越小,误差量级为r2)平均增长率近似公式:如果N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r≈r1+r2+r3+……rn/n(实际上左式略小于右式,增长率越接近,误差越小)求平均增长率时特别注意问题的表述方式,例如:1.“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不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2.“2004、2005、2006、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

“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缩小型分数”变化趋势判定:1.A/B中若A与B同时扩大,则①若A增长率大,则A/B扩大②若B 增长率大,则A/B缩小;A/B中若A与B同时缩小,则①若A减少得快,则A/B缩小②若B减少得快,则A/B扩大。

2.A/A+B中若A与B同时扩大,则①若A增长率大,则A/A+B扩大②若B增长率大,则A/A+B缩小;A/A+B中若A与B同时缩小,则①若A减少得快,则A/A+B缩小②若B减少得快,则A/A+B扩大。

多部分平均增长率:如果量A与量B构成总量“A+B”,量A增长率为a,量B增长率为b,量“A+B”的增长率为r,则A/B=r-b/a-r,一般用“十字交叉法”来简单计算:A:a r-b Ar =B:b a-r B注意几点问题:1.r一定是介于a、b之间的,“十字交叉”相减的时候,一个r在前,另一个r在后;2.算出来的A/B=r-b/a-r是未增长之前的比例,如果要计算增长之后的比例,应该在这个比例上再乘以各自的增长率,即A′/B′=(r-b)×(1+a)/(a-r)×(1+b)。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是一种常见的考试题型,通过分析给定的资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在进行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时,可以运用以下的公式来辅助分析和解题:1. 逻辑运算公式:在分析资料时,可以运用逻辑运算公式来推导结论,如“如果A,则B”的逻辑关系可以用符号表示为“A→B”,其中“A”和“B”都是命题。

通过运用或推导逻辑关系,可以得出相关结论。

2. 概率公式:资料分析中经常会涉及概率问题,可以运用概率公式来计算概率。

例如,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用概率公式P(A) = N(A) / N(S),其中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N(A)表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个数,N(S)表示样本空间中所有可能性的个数。

3. 统计分析公式:在进行资料分析时,可以运用统计分析公式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例如,可以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指标,来揭示数据的分布和关系。

4. 存在性判断公式:有时候需要根据资料分析的结果判断某个对象或事件是否存在。

可以使用存在性判断公式,如存在性判断公式“If P, then Q”可以表示为“P→Q”。

当P为真时,可以得出结论Q为真。

这样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某个对象或事件是否存在。

5. 推理公式:该公式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给定的资料进行推理和推导结论。

例如数学归纳法等推理方法,通过给定的初始条件和递推关系,可以推导出一般性的结论。

综上所述,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中的公式包括逻辑运算公式、概率公式、统计分析公式、存在性判断公式以及推理公式等。

在考试中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分析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一、概述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选拔和录用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备受关注和热议。

而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涵盖了诸多知识点和应试技巧。

其中,数学实在是行测中的一大难点,而其中的公式更是让考生头疼的部分。

我们特整理了以下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以便考生备考时能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数量关系题目公式1. 平均值计算公式平均值 = 总值 / 个数2. 比例计算公式两者之比 = 较多者 / 较少者3. 反比例计算公式两者之比 = 较少者 / 较多者4. 增减百分比计算公式百分比增加 = (增加值 / 原值) * 100百分比减少 = (减少值 / 原值) * 1005. 资料图计算公式根据柱状图、折线图或饼状图进行计算6. 存在关系计算公式混合物的平均浓度 = (已知浓度1 * 体积1 + 已知浓度2 * 体积2) / (体积1 + 体积2)三、判断推理题目公式1. 判断题公式真命题的否定为假命题假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2. 排序题公式正序排列:A<B<C逆序排列:A>B>C3. 相同字母代表相同物品四、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公式1.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反义词:意思相反的词2. 词类变化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数词→代词→连词→介词→感叹词3. 词语搭配正词相反:冷热、高低动名结合:吃饭、送信五、综合分析题目公式1. 逻辑判断公式A→B 非B→非AA→B 非A→非B2. 选择判断公式对A的肯定是否定了B的否定3. 数字推理公式数字之和、差、乘积、商之间的规律4. 资料分析公式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图表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六、总结以上整理的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只是行测知识点的冰山一角,但通过对这些公式的学习和掌握,能让考生更快地应对行测考试中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综合分析等题目类型。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现期比重= ×
先计算 ,然后根据a和b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21.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
基期比重= ×
先计算 ,然后根据a和b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比重比较
22.某部分现期量为A,整体现期量为B
现期比重=
分数打下比较
23.基期比重与现期比重比较: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
=
直除法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增长量= ×x%
特殊分数法,当 %可以被视为 时,公式可以化简为
增长率计算
13.已知基期量与增长量
增长量=
截位直除法、插值法
14.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增长率=
截位直除法
15.如果基期量为A,经N期变为B,平均增长率为x%
= -1
代入法
增长率比较
16.已知现期量与增长量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倍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N
基期量=现期量-N
尾数法、估算法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比较: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3)化同法。
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尾数法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增长量=基期量×x%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比重比较(27)某部分现期量为A ,整体现期量为BBA =现期比重 相当于分数大小比较,同上述做法 (28)基期比重与现期比重比较:某部分现期量为A ,增长率a%,整体现期量为B ,增长率b%)a%1()b%1(+⨯+⨯=B A 基期比重当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大于基期比重。

(方法为“看”增长率) 平均数计算 (29)已知N 个量的值,求平均数 Nn n n N++=21平均数凑整法 直接读数类(30)方法:读题做标记,辅助工具(直尺)综合分析题 (31)四项基本原则:题干短原则,不计算原则(时间与材料时间一致),信息易得原则,简单计算原则平均量增长率:,约等于总增长率-份数增长率。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平均量增加;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平均量减少;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平均量不变。

答题注意事项:常识题没开考心里就开始默选1. 言语理解与表达:根据最有把握的空来确定选项,或者肯定能排除的词来排除某选项;还要看词性:动词、褒贬等;注意词语等搭配用法。

2.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根据题干,在脑中把规律过一遍;逻辑推理:代入法、直推法,必要时打草稿。

类比推理要搞清组成关系和种属关系;还要看词性:动词、褒贬等3. 数学题:做前面五道,其他选C4.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不要用算的思维方式认真读题,确定在题目中的位置;观察题干,节省时间;熟记公式,巧用估算;比重公式和平均数增长率公式很重要综合分析题C选项往里带一下,如果不对,就选D。

5. 稿纸工整,编写题号6. 不确定的画圈,来不及写划勾。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解析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解析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解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的相关知识点。

一、资料分析的题型特点资料分析的材料通常包括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图形材料(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以及综合材料(即以上几种材料的组合)。

题目类型主要有计算类、比较类、综合分析类等。

计算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数据进行准确的计算,得出相应的结果。

比较类题目则需要考生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大小、增减幅度等方面的比较。

综合分析类题目较为复杂,通常会要求考生对多个选项进行判断,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来得出正确答案。

二、重要的统计术语1、增长率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差值与基期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2、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差值。

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3、比重比重是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值÷总体值 × 100% 。

4、平均数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5、倍数倍数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比值关系。

三、常用的计算方法1、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2、首数法适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观察选项的首位数字,结合计算得出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3、有效数字法根据题目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4、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四、数据的阅读与分析技巧1、快速浏览材料首先,要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的表头、坐标轴的含义等,了解材料的大致内容和数据类型。

2、标记关键数据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重要的数据和关键词进行标记,以便在做题时能够快速定位。

3、分析数据关系弄清楚不同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是同比还是环比、是总体还是部分等。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总结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总结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总结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常常让考生感到头疼。

掌握一些有效的速算技巧,可以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解题速度,为考试赢得更多的时间。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些实用的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一、估算法估算法是资料分析中最常用的速算方法之一。

当选项差距较大时,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大致的估算,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 4567÷123,我们可以将 4567 近似看作 4800,将 123 近似看作 120,这样就可以快速算出 4800÷120 = 40,从而得出答案的大致范围。

在使用估算法时,要注意观察选项的差距,如果选项差距很小,估算可能会导致误差较大。

同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近似,尽量减少误差。

二、直除法直除法是通过直接相除来得出商的首位或前几位,从而确定答案的方法。

比如,计算 5678÷2345,直接用 5678 除以 2345,得出商的首位为 2,然后对比选项,就可以快速排除不符合的选项。

直除法适用于除数和被除数数字位数比较接近的情况,如果数字位数相差较大,可以先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三、截位法截位法是将数据进行截位简化计算。

可以分为截前几位和截后几位。

截前几位时,比如计算 34567×12%,可以将 34567 截为 35000,然后计算 35000×12% = 4200。

截后几位时,比如 45678÷1234,我们可以把 45678 截为 456,把1234 截为 12,计算 456÷12 = 38。

使用截位法时,要根据选项的精度和数据的特点来确定截位的位数,一般以能够简化计算且保证精度为准。

四、特殊值法特殊值法是将一些百分数、分数等转化为特殊的数值,从而简化计算。

例如,1/4 = 25%,1/8 = 125%,1/16 = 625%等。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

一、加减模型1、尾数法利用选项的尾数信息来筛选答案(1)选项尾数一致时,看末两位(2)选项尾数不一致时,调整成一致后才能观察尾数2、高位截取叠加截位:根据选项的区别来决定结果需要保留几位信息选项尾数一致,先加十位,再加个位,然后十位和个位错位相加区分度≥10%,选项区分度算大,可估算,选项区分度小,可精算二、比值模型1、有效数字法(估算)从左往右,第三位取整,第三位用于判断升或降(1)0、1、2、3降;7、8、9升(2)4、5、6看另一个同升同降一升一降(平衡,降误差)(3)取整遇加减,先加减,再取整(4)分子分母升降过程中,根据估算结果变大还是变小情况,选择比估算结果大或小的选项2、拆分法(精算)分子分母截取到第三位,常见变化:50%、10%、5%、1%例:14840128A、114B、116C、118D、120148128=128+20128=128+12.8+7.2128=128+12.8+6.4+0.8128=1+0.1+0.05+=1.15+274460=230+44460=230+46−2460三、乘积模型1、有效数字法(估算)注意:根据估算结果相对结果增大还是变小,选择和估算结果大或小的选项2、特征分数法(估算)37.37%:18=12.5%,12.5%×3≈37.5%,37.5≈383、拆分法(精算)例:9421x13.5%=9421x(10%+5%+0.3%)=942.1+471+289421x13.5%:9.4%x112=(10%-0.5%-0.1%)x112四、基期模型1、有效数字法(估算)375761−40.7%=3757659.1%37559当x%<5%时用3,当x%>5%时用22、拆分法、直除法(精算)分子分母截取3位375761+12.3%3751123、公式法(精算)当x%<5%时,1+l=A(1-x%);1−l=A(1+x%)五、增量模型1、份数法:当x%是特征分数时(估算)(1)2019年为A,2019年比2018年增长类x%,(2019年比2018年多了x%)(如果x%是特征分数1N)2018年为N份2019年比2018年多了N·1N=1份2019年为N+1份,每一份A N+1,2018年比2018年多了(增长量)1份,所以增长量rl×x%=r(2)37.37%:18=12.5%,12.5%×3≈37.5%,37.5≈38r3.3%×37.37%=r×3结果缩放分析:当增长率变大,结果偏大,选小于估算值的答案当增长率变小,结果偏小,选大于估算值的答案2、有效数字法:想不到特征分数(估算)例:24981+68.2%×68.2%2517×683、公式法(估算)当x%<5%时,1+l×x%≈A×x%六、基期比值模型有效数字法(估算)一、比值模型大小比较1、4456342992419581225735659313101714239717 446310202666102242、差分法811689217892−81178−168=1110>181168<921783、插值法3619=1+1719=2-2194、看增长倍数分别看分子,分母的倍数大小二、增量模型大小比较1+l×x%=A×x%1+l1、A越大、l越大,结果越大2、大小取决于Ax,x y>y x A1X1>A2X2猜题一、上帝视角二、增长量的借力打力A1+x%×X%选项区分度不大1、观察选项和现期值的特点,合理的猜一个增长量Q12、利用猜出来的增长量Q1计算假基期值=现期值-Q13、利用假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增长率,求出第二个假增长量Q24、正确答案就在两次假增长量之间,且靠近Q2例:74211+10.5%×10.5%A、701B、705C、721D、738Q1:721假基期值=7421-721=67006700×10.5%=703.5703.5——721;正确答案:705三、基期比值模型选项区分度小A B x1+b%1+a%=A B-A B x a%−b%1+a%≈A B-A B x(a%−b%)平均数、倍数以分母补0的方式,使A B<1例:24211x1+1.5%1−2.5%A、11.4%B、11.9%C、60%D、88.1%24211=0.113;又∵1+1.5%1−2.5%=1+∴选择11.3%大的选项,又∵命题人的干扰选项,∴选择11.9%。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不仅需要我们对数据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还要求我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速算技巧。

一、尾数法尾数法是指通过计算式子的尾数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选项尾数各不相同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计算 2345 + 5678 1234 的结果,我们只需要计算出这三个数的尾数 5 + 8 4 = 9,所以答案的尾数就是 9,从选项中选出尾数为 9 的选项即可。

二、首数法首数法是指在除法运算中,通过计算商的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当选项的首位数字不同时,我们可以使用首数法。

比如:计算34567÷123,我们先计算 345÷123,首位商 2,所以答案的首位数字是 2,从选项中选择首位是 2 的选项。

三、特征数字法特征数字法是将百分数、分数等转化为特定的分数来简化计算。

例如:125%可以转化为 1/8,25%可以转化为 1/4,333%可以转化为 1/3 等。

当算式中出现这些数字时,我们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计算 3456×125%,就可以转化为 3456×1/8 = 432。

四、有效数字法有效数字法是根据题目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后计算。

对于乘法运算,我们一般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取舍原则是:当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 0、1、2 时,全舍;当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 8、9 时,全进;其他情况,一进一舍,小数四舍五入,大数反向变化。

例如:计算 3456×5678,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3456 可以近似为 35,5678 可以近似为 57,然后计算 35×57。

五、错位加减法对于形如 A×B /(1 + x%)的式子,我们可以使用错位加减法来简化计算。

比如:计算 345×115 /(1 + 15%),我们将 115 变成100,需要减去 15,那么 345 也要减去345×15% ≈ 52,式子就变成了(345 52)×100 = 293×100 = 29300。

2024国考考前必背资料分析常用公式大盘点

2024国考考前必背资料分析常用公式大盘点

2024国考考前必背资料分析常用公式大盘点在资料分析中,熟悉并掌握常用的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下面就是一些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公式的大盘点:1. 平均数(Mean):用于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公式为:平均数= 总和 / 数据个数。

2. 中位数(Median):用于确定一组数据的中间值。

当数据量为奇数时,中位数为排序后的中间值,当数据量为偶数时,中位数为排序后的两个中间值的平均值。

3. 众数(Mode):用于确定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4. 方差(Variance):用于衡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公式为:方差= (∑(数据 - 平均数)^2) / 数据个数。

5.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用于衡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是方差的平方根。

6.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值越接近1表示正相关关系,值越接近-1表示负相关关系。

7. 百分位数(Percentile):表示一组数据中特定百分比的数据所对应的值。

例如,第75百分位数表示75%的数据小于或等于该值。

8. 累计百分比(Cumulative Percentage):表示一组数据中小于等于一些值的数据所占的百分比。

9. 折算率(Discount Rate):用于计算资金的现值或未来值。

折算率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折算率越高,未来的价值就越低。

10. 利息(Interest):代表投资或贷款所产生的收益或成本。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 = (本金× 利率× 时间)/ 36512. 弹性系数(Elasticity):用于衡量需求或供应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

公式为:弹性系数 = (% 变动的需求量 / % 变动的价格)。

14. 现值(Present Value):将未来的现金流折算到现在的价值。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术语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等。

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相对变化幅度,常用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增长量则是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增加的数量,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

倍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 A 是 B 的 n 倍,那么 A =B × n 。

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值。

二、阅读技巧快速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做好资料分析的第一步。

在阅读时,要先浏览材料的结构,包括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时间、关键词、段落结构,抓住关键信息,同时可以对一些重要数据进行标记。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图例等。

三、速算技巧在计算过程中,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尾数法,适用于简单的加减运算,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首数法,常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观察商的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25% =1/4 ,125% = 1/8 。

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四、常见题型1、增长率相关题型包括计算增长率、比较增长率大小等。

在计算增长率时,要准确找到现期量和基期量。

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可以先计算出各自的增长率,或者通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来判断。

2、增长量相关题型有计算增长量和增长量的比较。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解析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解析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解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通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如果没有掌握有效的技巧,很容易在这部分花费过多的时间,从而影响整个考试的进度和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的一些实用技巧。

一、快速阅读材料资料分析的材料类型多样,包括文字型、图表型、表格型等。

在阅读材料时,要有重点、有方法,不能逐字逐句地读。

对于文字型材料,要先快速浏览材料的结构,了解段落主旨,圈画出关键的时间、指标、名词等。

同时,要特别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总分、并列、因果等,这有助于我们快速定位所需数据。

图表型材料,要先看清标题、坐标轴、单位、图例等,了解图表所展示的主要内容。

对于表格型材料,重点关注表头,明确各项数据的含义。

二、准确识别题型资料分析的题型主要有计算类、比较类、综合分析类等。

准确识别题型是选择正确解题方法的前提。

计算类题目,通常会直接要求计算某个具体的数值,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等。

比较类题目则是要求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大小比较。

综合分析类题目往往是判断多个表述的正误。

三、掌握速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由于数据较大,进行精确计算往往费时费力,因此掌握一些速算技巧非常重要。

(一)估算法估算法是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选项的差距,对式子进行大致的估算。

比如,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选项差距较大,可以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近似取整进行计算。

(二)直除法直除法是通过直接相除得到商的首位或首两位来确定答案。

当选项的首位或前两位数字不同时,使用直除法能够快速得出答案。

(三)化同法化同法是将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相近的数,然后比较大小。

(四)差分法当两个分数比较大小,且分子分母的差值相差不大时,可以使用差分法。

用大分数的分子分母减去小分数的分子分母得到差分数,然后比较差分数和小分数的大小。

四、巧用排除法在一些选择题中,通过对选项的分析,可以使用排除法快速缩小范围甚至直接得出答案。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十大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十大速算技巧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李委明提示:“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例1】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直接相除:=30+,=30-,=30-,=30-,明显为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

【例2】32409/4103、32895/4701、23955/3413、12894/1831中最小的数是()。

【解析】32409/4103、23955/3413、12894/1831都比7大,而32895/4701比7小,因此四个数当中最小的数是32895/4701。

李委明提示:即使在使用速算技巧的情况下,少量却有必要的动手计算还是不可避免的。

【例3】6874.32/760.31、3052.18/341.02、4013.98/447.13、2304.83/259.74中最大的数是()。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与计算技巧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与计算技巧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与计算技巧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具有题量大、分值高的特点。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和计算技巧,对于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至关重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

一、知识点(一)统计术语要读懂资料分析中的各种数据和表述,首先得熟悉常见的统计术语,比如:1、增长率(增幅、增速):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增加比例。

2、百分点:用于表示两个百分数之间的差值。

3、同比:与上年同期相比。

4、环比:与相邻的上一个时期相比。

(二)资料类型常见的资料类型包括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图形资料(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不同类型的资料有不同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三)计算公式1、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2、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3、现期量=基期量×(1 +增长率)4、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二、计算技巧(一)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各不相同,可以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 3456 + 5678 的结果,只需要计算尾数 6 + 8 = 14 的尾数 4,再对比选项的尾数即可。

(二)首数法在除法运算中,如果选项的首位数字不同,可以通过计算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

比如:计算4567÷123,商的首位数字为3,对比选项首位数字即可。

(三)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 25%×48,可以将 25%转化为 1/4,那么式子就变成48÷4 = 12。

(四)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五)同位比较法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可以通过分子、分母的变化幅度来判断大小。

三、解题步骤(一)阅读材料快速浏览材料,了解材料的主题、结构和主要数据类型。

(二)分析题目明确题目要求,确定所涉及的统计术语和数据。

(三)查找数据根据题目要求,在材料中准确找到所需数据。

(四)计算求解运用合适的计算技巧进行计算,得出答案。

国考省考行测资料分析必看公式技巧

国考省考行测资料分析必看公式技巧

资料分析5.比较基期量的大小,先估算,再直除。

6.增长率保持不变,①蒙两年;②估算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

二.增长量1.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柱状图:直尺;截位,两位)=基期量×增长率(增长率保持不变)=现期量1+增长率 ×增长率 2.年均增长量=末-初n3.增长量=现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 ①增长率可化为1n ,则增长量=现期量n+1 ;②可化为m n ,则增长量=现期量×m n+m;取区间。

4.比较增长量大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增长率 ×增长率=现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 ①大大则大(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②看现期量×增长率三.增长率1.给百分点求增长率,或给增长率求百分点---增长率相加减2.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 =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①选项首位不同,截两位,直除;②首位相同,插值法 3.增长率>a%←→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a%4.比较增长率:①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②现期量基期量 -1,比较现期量基期量(发展速度)的大小。

5.间隔增长率: r=r 1+ r 2+ r 1 r 2 ,r 1 r 2 其中一个凑分数,直除;r 1 、r 2 均<10%,可忽略。

6.混合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偏向于量多的增长率。

7.拉动增长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基期量 ;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增长量8.年均增长率:(1+r%)n =末初;①当r ≤5时, -1)/n;②当r>5时,(1+r )四.比重 1.现期比重:部分整体 =A B;①选项首位不同,截两位,直除;②首位相同,插值法①a%>b%,则比重上升;②蒙最小(上升或下降最小的)×∣a%-b%∣ 5.①两个比重,看是乘还是除;②比值/……之比,前除后;③已知部分求整体=部分比重;④已知整体求部分=整体×比重。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资料分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

它不仅题量大,而且分值较高,是我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关键之一。

然而,很多考生在面对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感到头疼,觉得数据繁多、计算复杂,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完成题目。

那么,如何才能在国考行测的资料分析中取得高分呢?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

一、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要想做好资料分析,首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和公式。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等。

只有清楚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计算公式,才能在看到题目时迅速找到解题的思路。

例如,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增长量的计算公式是: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对于比重,我们要知道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而平均数则是总量÷份数。

在学习这些概念和公式时,不能死记硬背,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做到能够灵活运用。

二、快速准确地查找数据资料分析题中的数据通常都很多,而且比较分散。

因此,快速准确地查找数据是解题的关键之一。

在阅读材料时,要先快速浏览一下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有文字型、图表型和综合型三种。

对于文字型材料,要重点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其中”“占比”等,这些地方往往会包含关键信息。

对于图表型材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注释等。

在查找数据时,要细心认真,避免看错行或找错数据。

三、学会估算和简化计算在资料分析中,很多计算都不需要精确计算,只要能够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一些估算和简化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比如,在计算除法时,可以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使计算变得简单。

或者利用首数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等方法来快速得出答案。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资料分析则是行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要在这一模块取得高分,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和方法。

一、熟悉题型与考点首先,了解资料分析常见的题型和考点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题型包括文字型资料、图表型资料(如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和综合型资料。

考点主要涵盖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

对于增长率,要熟练掌握其计算公式,如: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增长量的计算则要明确其与增长率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公式。

比重问题中,要清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已知条件求出比重或者根据比重求出部分或整体的值。

平均数的计算也有特定的公式和方法,需要准确把握。

二、快速准确阅读资料在考场上,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快速而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取得高分的基础。

拿到资料后,不要急于看问题,而是先快速浏览资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段落的首句和尾句,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汇,如“其中”“但是”等,这些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理清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同时,对一些关键的数据要做好标记,比如年份、数据的名称等。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先看清图表的标题、坐标轴的含义、单位以及图例等。

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图表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的解题提供便利。

三、掌握速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计算量往往较大,如果采用常规的计算方法,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出错。

因此,掌握一些速算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估算法。

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大胆的估算,以减少计算量。

直除法也是常用的技巧,通过直接相除得到首位数字来判断答案。

此外,还有特殊值法,记住一些常用的特殊值,如 1/2 =05,1/3 ≈ 033,1/4 = 025 等,可以将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单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基期和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多少是量;快慢是率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

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

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倍。

比重、比值、平均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平均:将总量分成若干份,例如:人均消费=总消费/总人数【注】题目中出现“占”字时,考察的是比重的问题。

产业增加值产业增加值:该行业在周期内(一般以年计)比上个清算周期的增长值。

该描述为固有名词,为本期量,切忌与增长量混淆。

资料分析的做题顺序总的来说,要先看问题,后看材料,让问题引领我们去了解材料。

具体顺序:看资料首句(图表标题),确定材料时间—--从问题入手—--分析问题--—选取关键字—---回到原文寻找关键字所在语段------圈出所给数据------根据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挑选关键词原则:简略、特别(英文缩写,带有“”等等)四则运算计算常用技巧解决加减法之尾数法和高位叠加法技巧解读:尾数法与按位叠加法均适用于多个数求和求差的题型,但两种方法又有不同,适用题型如下:尾数法:精确求和按位叠加:估算多个数总和适用计算:加法和减法解决减法之整数基准值法技巧解读:三位数减法,我们可以插入一个整百数的基准值,用被减数减去基准值,基准值减去减数,再求和即可。

分类举例说明:第一类大大减小小:如546-132,(500-100)+(46-32)=414第二类大小减大小:,546-463,(500-500)+46+(100-63)=83解题思路:第一大类为被减数的百位和十位均大于减数,直接分别做差求和即可第二大类为被减数的百位大,十位小,则百位相减(减数的百位+100),再加上被减数的十个位和(100-减数的十个位即可)适用计算:减法解决乘除法之拆分法技巧解读:除法拆分:所有的除法均可用拆分,拆分的本质是对直除进行优化。

在做多位数相除时,只保留前三位即可。

拆分法的分母可以写成偶数形式,便于计算。

拆分法不是估算,而是把误差逐渐减少趋向于零的过程,根据选项设置,确定过程何时结束。

针对一个除法,我们可以将分子拆分成几部分,分别计算,通过逐步分析,从而得出结果。

【注】有时我们可以利用盐水浓度的思想,将分子分母同时拆分以判断大小。

乘法拆分:如果乘法中的一个乘数可以拆分成两个常见数值(1%,5%,10%,50%)可以拆开相乘再相加。

适用计算:乘法和除法除法拆分步骤:如果分子接近分母,可用一减去;如果分子大于50%,先拆50%;如果分子小于50%,可用50%减去;如果分子很小,可以拆分10%;拆分常用数值:1%,5%,10%,50%,1/3,1/4,2/3等解决乘法之分小互换法技巧解读:如果做乘法时吗,有个乘数可以近似的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分数,那就可以转化成分数后在进行计算。

选项如果没有10与100这种的关系,我们就不需要考虑位数(9.52, 95.2,95200)适用计算:乘法一般常见分数:500=1/2, 333=1/3, 250=1/4, 167=1/6,143=1/7, 125=1/8, 111=1/9, 666=2/3高频考点之ABRX类相关问题ABRX类问题整体概述在统计数据时,我们不仅要知道数据的绝对量,还要知道本期数据与之前数据的相对关系,如增长率,增长量等,此类问题在资料分析模块出题比重最大,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称前期为A,本期为B,增长率为R,增长量为X。

ABRX类问题分类如下:①求增量X ②求增长率R ③求前期量A④求前期差值求X(增长量)及415分数法415份数法技巧解读当增长率R接近某个我们熟悉的分数时,我们往往可以将已知小数转化成分数进行计算,以求得变化量、基期量等,这一方法在ABRX类问题中非常适用,也是广大考生最熟悉的计算技巧。

415分数法的核心是将数量关系转化为比例分数关系。

我们可通过增长率找到前期、变化量、本期的份数关系,之后根据一份的大小求得未知数据。

最适用题型:求变化量、求前期、多步计算求前期常用份数:50%=1/2, 33.3%=1/3, 25%=1/4, 40%=2/5 16.7%=1/614.3%=1/7, 28.6%=2/7, 42.9%=3/7, 12.5%=1/8, 11.1%=1/9【注】牢记常用分数对应小数并在选项差距足够安全时,大胆估算。

份数关系:以25%为例:当增长率为25%时我们可以将基期看成四份,变化量看成是一份,则本期为五份,即,415份数法的由来。

如果增长率等于分数a/b,则去年为b份,变化量为a份,今年为a+b份。

【注】变化率有正有负,下降时,变化量a为负数。

求增量最适用解题思路和技巧当增长率大于10%并靠近某个分数时,可以选用415份数法;当增长率小于10%时,可以选择用假设法;当增长率非常小(一般为小于5%),并且选项的差距很大,我们可以用B*R来求得X。

求R(增长率)的三种形式增长率的三种常见的考察方式① 年增长率:已知条件为本期和基期求R,则可用R=X/A求解;② 隔年增长率:已知条件为两年的增长率R1和R2,求两年增长率R,可用R=R1+R2+R1R2求解。

(例如,14年增长率为R1,13年增长率为R2,则14年较12年增长率为R1+R2+R1R2)③ 比值增长率:比值增长率指的是本期比前期增长的情况,但如果本期和前期均为一个比值(A、B),此类增长率即为比值的增长率问题。

比值增长率的特殊说明比值的增长率问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是极具区分度的一类问题,此类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识别此类问题。

题型特点:绝大多数此类问题考察的均为平均值的增长率,所以,在问题中看到“人均”、“单位面积”、“增长率”字样,就需要思考是否为此类问题。

公式推导:假设总消费为A(增长率为R1),人数为B(增长率为R2),那么本期人均消费可表示为A/B,前期人均消费表示为{A/(1+R1)} / {B/(1+R2)} =A(1+R2)/ B (1+R1),则人均消费的增长率可表示为:{A/B} / {A(1+R2) / B(1+R1)}-1=R1-R2 / 1+R2可见,比值的增长率和比值的各部分的量无关,结果只和分子分母的增长率有关。

花生原创比值增长率公式:比值增长率=R1-R2/1+R2可代入的求A(前期)最常见考法与思路① 已知条件为本期和增长率前期,则可直接代入。

② 已知条件为本期和两个增长率求前期的前期,可先计算两年增长率R再代入。

求A1-A2(前期差值)最适用解题思路和技巧① 追击思想,根据今年的差距和两者的增量情况,判断前期的差距(例如今年姚明较潘长江高50公分,今年姚明身高增长量比潘长江的大,则说明差距被拉大了,去年两人身高差距不足50公分);② 根据415份数法、假设法大概估计两个前期,在根据选项进行判断。

高频考点之比重类相关问题比重类问题整体概述由一段话进入到比重类问题:“2010年某省经济运行高开稳走、持续向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03.3亿元,增长了12.6%。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539.6亿元、21753.9亿元和16609.8亿元,分别增长4.3%、13.0%和13.1%。

”在资料分析模块所给材料中,“整体(变化率)---各部分(变化率)”这样的表述非常常见,针对整体与各部分在两年间的不同变化,可以设计多种比重类问题。

例如1.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本期比重。

2.2009年该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前期比重。

3.与2009年相比,该省三大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有何变化?--------比重变化趋势。

4.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为2009年的多少倍?------比重比(或称比值的增长率)5.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总值的比重比2009年降低多少个百分点-----比重差。

比重类问题时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模块常出现的问题,在近三年国考中比重可达到25%;这一高频考点,是复习重中之重,不仅要学会解题方法,更要了解比重类问题的问法,在考试中更快捷的识别出来。

比重类分类如下:单期比重:本期比重;前期比重两期比重:变化趋势;比重差单期比重之本期比重:计算本期比重,关键在于掌握好部分、比重、整体三者的关系。

所有公式:比重=部分/整体;部分=整体*比重;整体=部分/比重题型特点:如果问题问的是今年的某个数据时多少(注意:材料时间和问题材料时间一样,往往和本期比重有关),往往都是考的本期比重,根据部分、比重、整体的公式求解。

适用技巧:拆分法单期比重之前期比重花生原创公式:前期比重=本期比重 *(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1)记忆口诀:前期比重等于本期比重乘以增长率反过来【注】前期平均值、前期倍数关系也是前期比重两期比重变化之比重趋势最常见考法与解题思路:比重类问题中,经常会需要判断两年的比重(包含比值)的关系,也就是我们说的定性的分析比重问题,可以根据分子分母变化率的不同来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