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中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这是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即语言是载道、表情、达意的工具。

运用语言载道、表情、达意的结果就是语言作品。

而任何语言作品,都必定要包含一定的思想内容,离开了思想内容,离开了“情”和“意”,任何语言都会失去意义。

基于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学生在学习语言作品、掌握语言工具的时候,他们所接受的就不仅仅是语言作品的外部形式,还包括它的内部因素——思想和感情。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同时必定要蕴含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有明确的内容,以保证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能够协调一致;要有明确的原则,以保证教育方法策略有所遵循;要有具体的方式,以保证思想教育能够得到落实;要有科学的评价,以保证思想教育能够收到实效。

一、语文学科德育的现实背景
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为了落实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按照《语文课标》重新编写的初中语文教材,大多采用了以“人文主题”编排单元的设计形式。

教材的这种编排设计,为语文教学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当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语文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要始终不渝地积极体现“八荣八耻”教育,将“八荣八耻”作为贯穿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主线。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已经成为大庆的城市之魂,塑造具有大庆精神的大庆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

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不懈地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思想的进行或直接明示,或渐染薰陶的教育工作。

二、语文学科德育的基本内容
《语文课标》明确规定,语文学科需要对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思想教育:
第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指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拥有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依据《语文课标》编制的语文教材,将这些内容具体细化。

目前多数《语文课标》教材,都是在确定某一个人文主题之后选择文章、组织单元。

因此,每个单元的思想教育内容更为明确,更为具体。

就目前大庆市使用的《语文课标》教材来看,其单元主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亲近文学、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弘扬华夏文化、继承传统民俗;感受亲情、珍惜友情、珍爱年华;尊重师长、敬老爱幼;热爱科学、崇尚科学;鼓励勤奋进取、体味感悟人生;追求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倡导人道主义、维护和平,珍爱生命;学习伟人、仰慕英模;保护动物,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包揽名胜古迹、尊重异国文化等。

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一方面要完成《语文课标》和教材规定的内容,一方面又要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所拓展,努力做到使每一堂语文课都浸透着积极的、适时的、学生可接受的思想教育的内容。

三、语文学科德育的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这项原则是指语文学科德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向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同时,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教材内容适时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既要注意防止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对思想教育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也要注意防止刻意突出语文的人文性,而脱离文本,一味拔高思想教育的内容。

坚持积极倡导与自觉渗透相结合的原则。

这项原则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遇到思想意义特别突出,或者特别针对学生思想状况的德育内容,就应该大张旗鼓的彰显出来;而对于需要渐染和熏陶的德育内容则应当是批文入情、循循善诱地给予引导。

坚持示范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教师在语文德育中,一方面要自觉的入情入境,向学生展示自己被感动、被教育的过程和结果;一方面要将德育的内容直接作用在学生身上,让学生入情入理,有所感,有所悟。

坚持教师指导与学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这项原则是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思想教育,但同时又要让学生在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提升思想境界和道德意识,以期达到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思想道德自我完善的目的。

坚持即时性与持久性相结合的原则。

这项原则是指要安排好一节课与整个初中阶段的德育内容。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德育的整体性,即实现初中三年德育的总目标,又要注意德育的层次性,即不同阶段的不同内容,以及同一内容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必须遵循上述这些基本原则,此外,还要不断地充实、完善这些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够保证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四、德育目标与教学建议
语文学科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采取的基本方式应当是熏陶渐染、潜移默化、涵养自醒、启迪教化;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要注意营造氛围、创设条件。

五、语文学科德育时效性评价
语文学科德育时效性评价,是指评价语文学科德育的重点是看实际效果。

对德育时效性评价,应当着眼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确定的德育内容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是否有偏离或拔
高的倾向;第二,德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得到适时的体现,是否采用了恰切的方式方法使德育落到了实处;第三,对于德育的内容学生是否表现出积极的接受态度,或是否产生内心认同的趋向。

语文学科德育评价,即要评价德育的内容,更要评价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过程中德育所得到的呈现程度。

这就是说,语文学科的德育,既要从“人文”的角度去开掘,又要从“工具”的角度去体验。

语文学科德育评价,不但要看教师德育“说了什么”,更要看学生接受了多少。

只有从学生的身上,才能最终体现出德育的时效性来。

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德育对学生潜移默化和日后的影响,应当是语文学科德育评价的关键。

语文学科德育评价,要有他人客观公正的评价,也要有学生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其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更可以珍视的反映出德育的实际效果。

再者,评价的方式应当是多样的、综合的,应当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语文学科德育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直接关系到德育的实际效果。

在方式方法的运用上是否有所创新,应当成为评价的一个重点。

语文学科德育评价在促使教师探索德育的新的方式方法上应当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语文学科实施德育,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长期任务,只要有语文教学,就必定要有德育;只有德育取得实效,语文教学才算取得成功。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语文德育天经地义,语文德育大有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