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从肝论治

合集下载

薛汉荣从肝胃论治顽固性咳嗽变异性哮喘并胃食管反流1例

薛汉荣从肝胃论治顽固性咳嗽变异性哮喘并胃食管反流1例
淋 经验浅 述 于下 。
1 病 因病 机
甘厚腻 之 品 , 使 得体 内之热 聚集蕴 积于下 焦 , 煎熬 尿 液, 尿 中杂质结 为 砂 石 , 或滞 留于 肾或 滞 留于膀 胱 ,
或滞 留于尿道 , 形成 石淋 。三是 久病多瘀 , 尿路 结石 病程绵长, 结 石羁 留 , 阻遏络 脉 , 导 致气 滞 血瘀 。 因 此尿路 结石 的基本病 机 是肾虚 为本 , 膀胱 湿热 为标 , 本虚标 实 。在本 病发 生 变 化 中 , 又 可 出 现气 滞 血瘀
1 0 g , 黄芩 1 0 g , 法半夏 1 0 g , 生姜 3片, 党参 2 0 g , 旋覆
花 1 0 g , 代赭 石 1 0 g , 川 黄连 6 g , 干姜 1 0 g , 大枣 6枚 。 服 汤药 1 剂后 呃 逆见轻 , 3剂 呃 逆 即止 , 咳嗽 、 胸闷、 咽痒消 失 , 痊 愈 出 院。随访 半年病 情无 反复 。
中图分类号 : R 2 7 7 . 5 文 献标 识码 : B
傅 贵平 ( 1 9 6 0一) , 男, 教授 , 主任 医师 , 硕 士 研
本 。由于 房 事 过 度 或 年 迈体 弱 , 命 门火 衰 , 肾阳 衰 微, 虚寒 人 内 , 导致 肾气虚 , 膀胱气 化失调 , 水道不 得
8 0 m mH g 。两 肺 未 闻及 干 湿 性 哕 音 ; 心率 8 0次/ 分, 心律齐, 心 脏各 瓣 膜 未 闻及 病 理 性 杂 音 ; 腹部平软 , 无 压 痛 反跳 痛 ; 双 下 肢 无水 肿 。舌质 红 、 苔薄 白, 脉

咳论篇》 日: “ 其寒饮食人 胃, 从肺脉上至于肺 , 则
肺寒 , 肺寒则 内外合邪 , 因而客之 , 则为肺 咳。 ” “ 胃 咳之 状 , 咳而 呕 , 呕甚 则 长虫 出 。 食生冷或外邪袭肺 而造成咳喘急性发作 , 且伴随 胃气失和, 胃气上逆而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中医证治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中医证治
关 键 词 激 素依 赖 型 哮 喘 肾虚 温补 ’ 肾阳
中 图分 类 号 文 献标 识码 R5 22 6 .5 A
哮 喘属 肝郁 气逆 的病症 特 点 为 :喘 息发 作 或 加 重 .每 与情 志 因素有 关 .女 子 多 与月 经 周期 密 切 相 关, 常伴 见 呛 咳少痰 、 胁胀 痛 、 苔 薄 白或 薄 黄 、 胸 舌 脉
总之 . 调肝 理肺 法 在哮 喘 . 别是 顽 固性 哮 喘 的 症 . 而缓解 症 状 此研 究 结果 为补 肾药 物治 疗本病 特 从 治疗 中 . 不可 忽视 的重要 治 法 哮 喘从 肝 论 治 , 是 降 . 而达 到控 制 哮 喘 发作 的 从 激 素 依赖 型 哮 喘患 者 由于病 程 迁延 .往 往 形成 目的 肝 主疏 泄 . 调畅 气机 . 对情 绪反 应 起 着 重要 的 体 质 日下 的情 形 临床 常见 面 浮虚 肿 . 腰膝 酸 软 , 疲 调 节 作 用 , 以 , 肝 以解 郁 、 阳 、 火 、 风 、 所 调 平 清 熄 养 劳易 汗 , 畏寒 肢冷 , 大便 溏薄 , 淡 , 舌 脉沉 细 等 肾 阳虚 血 、 阴 , 肝 体 得 养 、 气 得 疏 、 用 得 畅 , 风 、 衰 之症 治疗上 多 采用 温补 肾阳法 ,景 岳全 书》 滋 使 肝 肝 而 《 中的 火 、 、 和解 不生 调 肝理肺 二 者相 辅相 成 , 痰 气 使气 机 右 归 丸就 是经 典 的代 表方 剂 之一 .也常选 用 其 他补 升 降 自如 , 阖有序 , 血调 畅而 哮 喘 自平 。 开 气 肾药 物 如 巴戟 天 、 淫羊 藿 、 肉苁 蓉 、 骨 脂 以 及补 气 补
夜问发 作 . 咳少 痰 . 咳呛 阵作 , 干 或 嗳气 或 有 泛酸 , 或 病 的基础 . 与肾虚 密切 相关 胸脘部 不 适 , 质 红 、 薄 , 弦。 中 医学认 为 , 病 舌 苔 脉 其 有研 究 者对 哮 喘患 者 的下 丘 脑一 垂体 一 肾上 腺 因多为 肝郁 乘 胃 . 肝 火 犯 胃 . 肝 胃不 和 . 机 升 皮 质 系统 功 能进 行 测定 .发现其 肾上腺 皮 质 功 能 已 或 致 气 降失 司 . 气上 逆 而致 哮 喘 治 疗上 当 以肺 为 标 , 肺 肝 有 一 定程 度 的紊 乱 补 肾 药物 可 以兴 奋下 丘 脑一 垂 胃为 本 . 用 调 肝 理 肺 、 采 降逆 和 胃的 治 法 , 用 旋 覆 体 一 肾上 腺皮 质 系统 .对一 些 肾上 腺皮 质 功 能不 全 方 代赭 汤合 戊 己丸加 减 , 用旋 覆花 、 药 代赭 石 、 壳 、 枳 香 者 . 具有 肾上 腺 皮质 激 素样 作用 , 过 调节 神 经 内分 通 附、 胡 、 柴 厚朴 、 子 、 苏 白芍 、 黄连 、 吴茱 萸 、 地龙 、 麻 泌 、 疫 系统 等 多 个 环 节 , 善 和调 节 B淋 巴 细胞 , 炙 免 改 黄 、 瓦楞子 等 煅 促 进 体液 免疫 . 减少 呼 吸道 感染 . 除气 道 变应 性 炎 消

从肝论治更年期女性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

从肝论治更年期女性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
燥 、 失 清 润 是 其 主 要 病 机 , 应 从 肝 论 治 … 。 笔 者 从 肝 论 治 肺 故 更年期女性 C A取得较好疗效 , 报道如 下。 V 现
1 临床 资料
现 代 医 学 认 为 C A 以慢 性 咳 嗽 为 主要 症状 , 发 病 机 制 V 其 与 支 气 管 哮 喘 相 同 , 理 变 化 为 气 道 的 慢 性 炎 症 反 应 和 气 道 病 的 高反 应 性 。 由 于人 们 近 年 来才 对 C VA 的发 病 机 制 、 疗 有 治 了较 全 面 的认 识 , 中医 对 本 病 病 因 病 机 、 证 施 治 的认 识 仍 故 辨
六 腑 皆令 人 咳 , 独 肺 也 ” “ 脉 布 两 胁 , 注 于肺 ”“ 火 刑 非 ,肝 上 ,木
胡、 白芍 、 风 、 味 子 、 白皮 、 仁 、I 母 、 紫 菀 、 地 防 五 桑 杏 J贝 l 炙 广
龙、 炙麻 黄。兼 心烦烘 热 、 胁肋胀痛 、 肝气 郁结者加用郁金 、 薄
更年期妇女作为特殊的人群 , 因其 特 有 的 生理 病理 变 化 , 故 在 其 疾 病 的 辨 证 治 疗 上 也 有 别 于 其 他 人 群 。《 经》 :七 内 云 “ 七任 脉 虚 , 冲脉 衰 少 , 癸 绝 , 道 不 通 , 无 子 。认 为 更 年 太 天 地 故 ” 期妇 女 肾 精 亏 虚 , 阴血 不 足 , 阳 失 衡 。《 问 ・ 论 》 “ 脏 阴 素 咳 云 五
从 肝论 治 更 年期 女 性 咳嗽 变 异型 哮 喘 临床 观 察
林 军 梅
( 江省金 华 市 中心 医院 , 江 金 华 3 1 0 ) 浙 浙 2 0 0
[ 键 词 ] 咳 嗽 变异 型 哮 喘 ; 肝 论 治 ; 年 期 ; 关 从 更 女性 [ 中图 分 类 号 ] R 5 2 2 0 6 .5 [ 献标识码] B 文 [ 章 编 号 ] 10 —8 4 (0 7 1 —2 1 文 0 8 8 9 2 0 )9 70—0 1 气 体 即可 诱 发 , 心 烦 烘 热 , 闷 胁 胀 , 干 , 红 少 苔 , 弦 伴 胸 咽 舌 脉

从肝论治小儿支气管哮喘

从肝论治小儿支气管哮喘
20 年 1 月 06 1
22 肝 火上 炎 , . 灼伤肺金
中 医 儿 科 杂 志
JP D . E T I S OF T M RC C
Vo . No6 1 2 . N V2 0 O .0 6
而数。 此病标在肺 , 病本在肝 。 究其治则 , 应先拟解 陈修园云 : 为脏腑之华盖……只受得脏腑 木郁之火L, 以泻白散合黛蛤散加 减。《 “ 肺 3常 ] 丹溪心
非独肺也。”此论尤适用于小儿。笔者临床发现 , 2 小儿哮喘发病与肝密切相关 小 儿哮喘的发病除 了与肺 、 、 脾 肾三脏有关外 , 还 与肝关系密切, 试探讨从肝论治哮喘。 l 小儿之肝易虚易实
《 灵枢 ・ 师传 篇》 : 肝者 , 为将 , 日 “ 主 使之候
肝主疏泄 , 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 畅达 、 而 通 不滞、 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与肺在生理上共司气机 升 降, 调畅气血, 经络 上相互关 联 , 病理 上相互影
收 稿 日期 :0 6 0 — 6 修 回 日期 :0 6 0 — 6 20—62 ; 20 — 7 0
作者简介 : 郭军雄 (97 )男, 17 一 , 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中医治则治法理论及 其应 用研究。

2 2—
维普资讯
第2 第6 卷 期
为痰饮 内伏 的特殊体质与小儿肺脾肾不足的生理 动肝风, 诱发宿疾 的病例。因此重视小儿之肝易虚
特点相互影响, 是小儿易发哮喘的主要原因。然肝 易实的特点 , 整体论治 , 为明察小 儿病 理 、 病情演
乃五脏六腑之贼 ,内经》 “ 《 日: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 变 、 病机变化及提高治疗效果提供 了一定的思路 。
肉脆 , 血少, 气弱。” J较之成人体质更显肝血不 / L b

从五脏论治小儿哮喘初探

从五脏论治小儿哮喘初探

清代名 医唐容川 说“ 知痰水之 壅 , 须 由瘀 血使然 , 但祛瘀 血, 则痰水 自消” 。哮喘 日久 , 肺气 虚损 , 能贯 心脉 而朝 百 不 脉, 累至心气不足 , 鼓动无力 , 进而血郁成瘀 , 血络瘀 阻又影 响
肺之肃降 , 故治疗上祛 痰与 活血并重 。久病哮 喘 , 由肺 及心 ,
清肝泻火 、 疏肝理气、 养阴柔肝 的方法。缓解 期病 机多为肝 气
有余 , 横逆犯 胃, 胃失 和降及肺 脾气虚 , 可选用 柴胡 、 黄芩 、 半
夏、 太子参 、 当归 、 丹参 、 炙甘草等药物治疗 。
5 从 心 论 治
气虚衰 , 则治节无权 , 水津失于输布 , 液为痰 ; 凝 六淫客于肌表 而诱 发肺气上逆 , 呼吸不 利 , 随气升 , 因痰 阻, 痰 气 相互 搏击 , 壅塞气道 , 肺气宣降失常 , 导致痰 鸣气促 。因此f 中治疗哮 临床 喘急性 发作初 期多 以宣肺 祛风之 品 , 邪祛而肺 气利 , 喘 自 哮 平 。因寒温失 调、 受风 邪而 发病 者 , 感 治疗 可 以玉屏 风散 为 主, 以补肺益气 , 充实肌表, 使外有所卫 , 风邪难 以乘袭 。小儿 为纯阳之体 , 感受寒邪后极易从 阳热化 , 与宿痰相 结多表现 热
参、 芪、 叶、 蚣。 黄 艾 蜈
桃仁 、 川芎 、 枝 、 苓 益气强 心 , 桂 茯 或桂 甘龙牡 汤 加参 附 回阳
救 逆 引。 ~
综 上所述 , L 喘治 疗除 治疗 本脏 外 , , 哮 ' hJ 需兼 顾脾 、 肾、 肝、 心等脏腑 , 用 中医整 体 观念 , 运 辨证论 治 , 使得 机体 的 先 天 、 天之本都得 以补养 , 后 这样 才能更好地 控制哮喘 的复发 ,

儿童哮喘缓解期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儿童哮喘缓解期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儿 “ 肺 常不 足” ,易感 触风 邪 ,反 复 发生 呼 吸 道 感染 ,
治疗前 降低 ,AC T评分 提高 。
4 从 肝论治
张宁霞等 认为长期心 理因素刺激影 响了气机正 常 运行 ,而肝 主疏泄 ,调畅气机 ,对 情绪反应起着 非常重
要 的调节作用 ,因此认为支气管 哮喘从肝论治 ,其根本
能活动 ,以补脾 益气 为主 ,使 痰 湿不 能 内生 ,外 邪 不
山药 、山茱 萸 肉、黄 芪 、党 参 、淫 羊 藿 、陈 皮 、生 甘
草)于缓 解期 防治 哮 喘 ,旨在 固本 强卫 ,使元 气 敛 藏 ,
杜绝生 痰之源 。连用 3 个 月 ,治疗后观察 1年 内远期疗 效 ,临 床 观 察 结 果 :肺 功 能 F VC 、F E V1 、F E V1 显
吴兆 利_ 3 认 为哮 喘缓 解 期从 脾 论 治 ,治 以健 脾 益 气 ,培补 中气 为 大法 ,使 中焦 脾 胃得 运 , 脾 健 以使 内 伏痰 瘀 之宿根 渐 化 , 扶 助正 气 ,以防 止 小儿 哮 喘 的复
发 。张 洁等 认为 调理 阴 阳平 衡 ,恢 复 脏腑 正 常 的 功
得 侵扰 ,宿 根得 以消 除 ,哮喘 逐渐 平 息 ,方 予 黄 芪 六 君 子汤 治疗 。夏 永 良等[ 5 认 为脾 统 四脏 ,为气 血 生 化 之源 ,且 脾 为 全 身 气 机 升 降 之 枢 纽 ,脾 虚 则 痰 瘀 内 生 ,易 感 外 邪 ,哮 喘 “ 久 发 必 虚 ,必 补 中气 ” ,故 强
郁滞 ,或肝 郁化火 ,凝津 为痰 ,均可阻滞 气道 ,肝升太 过 ,肺 降不 足 ,肝气侮肺 ,肺气上逆 ,痰气 互结 ,发 为 哮病 。故采 柴芍平喘 汤疏肝 理气 ,疗效显 著 。

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临床效果分析

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临床效果分析
( 登 封 市 中 医 院 医 疗服 务 中 心 河 南 登 封 4 5 2 4 7 0 )
摘 要 : 目 的 分 析 从 肝 论 治 支 气 管 哮 喘 的 临床 效 果 。 方 法 选 择 2 0 0 9年 1 1月 一 2 0 1 2年 l 1月 来 我 院 接 受 治 疗 支 气 管 哮 喘 疾 病 患 者 l 1 O
严 重影 响患 者 的生活 质量 , 支气 管 哮 喘是 一种 慢 性 , 疑 难 疾 病 ] , 从 药 方 。 ( 3 ) 津 液 的正 常 布散 除 了依 靠 肺 、 脾、 肾 三脏 的协 调 外 , 而 且 多医学 家对 身体 引发 哮喘 的发病 原 因进 行研 究 , 很 多 医 学 家 认 为 引 需 要 肝 的 疏 泄 。 如 果 肝 疏 泄 正 常 , 可 则 使 津 液 正 常布 散 , 如 果 肝 疏 发 哮 喘的原 因与 肺 、 脾、 肾三 脏不 足 引起 的 , 津 液失 调 , 凝 聚成 痰 , 藏 泄 不 畅 , 可导致 津液 布散 障碍 , 易 引发津 液聚 而生痰 。引发 哮喘 , 常 于肺 , 邪 气人 侵 , 痰随气升, 导致气受阻, 堵塞气道, 引 发 肺 失 常 ] , 见证 状 , 痰鸣 如吼 , 气息 喘促 , 或者伴 胸 胁 刺痛 , 可 以使 用药 桃 仁 、 红 引动 积痰 所致 , 很 多学者 认为 治疗 哮 喘 已经从 肺 、 脾、 肾 三 脏 开 始 治 花 、 柴胡、 川芎 、 桔梗 、 枳实 、 地龙 、 蜈蚣、 葶 苈子 等 进 行治 疗 。主 要是
有暮 系 , 现 我 院通过 对 2 0 0 8年 1 1月 一2 0 0 9年 1 1月来 我 院接 受 治 治 疗 组 有 3 5例 ( 6 3 . 6 ) 患者哮 喘得 到控 制 , 治 疗 组 患 者 哮 喘 的 控 制

论哮证治肝

论哮证治肝

论哮证治肝
崔文成;刘谟梧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5(14)1
【摘要】论哮证治肝济南市中医院(250012)崔文成,刘谟梧关键词哮证;从肝论治;治法哮证以发作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肺有哮鸣音为特征,相当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等。

近几年来,在哮证发作期,我们从肝论治,常收到快速平喘、控制发作的效果,兹...
【总页数】2页(P4-5)
【关键词】哮证;从肝论治;哮喘;中医药疗法
【作者】崔文成;刘谟梧
【作者单位】济南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20.5
【相关文献】
1.泻肺清肝法治疗哮病热哮证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吴迪;张军;李敏;肖凤英;余淑菁;贺劲
2.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六)--辨治喘促哮证验案 [J], 李今庸
3.泻肺清肝饮治疗哮喘热哮证服用频次与温度的改进 [J], 鲁焱; 张军
4.泻白清肝饮治疗热哮证临床疗效观察 [J], 王永清
5.四谈肝与咳喘哮——肝气虚所致咳喘哮证治述要 [J], 武维屏;高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哮喘病的中医基础理论

哮喘病的中医基础理论

哮喘病的中医基础理论本文摘自:青岛过敏中心李明华教授主编的《哮喘病学》。

哮喘,即祖国医学之哮证,为一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的疾患,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其特征,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疾病。

第一节中医对哮喘病的研究历史祖国医学对哮喘病的描述或记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无哮证的病名,但有类似哮喘特征的散在记载。

《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素问·水热穴论》“水病下为月付肿大腹,上为喘呼。

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

“喘鸣”、“喘呼”均指呼吸急促而有痰鸣呼叫声,虽泛指由多种疾病所引起的症状,但亦当包括哮证在内。

并且指出病变部位主要在肺。

在病因方面,已认识到与外邪有关。

《素问·太阴阳明论》“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

阳受之则入六府,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明确指出了哮证发作时的特征和治疗方药,“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并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在《痰饮咳嗽病》篇中指出“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目闰剧,必有伏饮”,具体描述了哮证发作时的典型症状。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上气喉中如水鸡鸣候》提到“肺病令人上气,兼胸膈痰满,气行壅滞,喘息不调,致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也。

……其胸膈痰饮多者,嗽则气动于痰,上搏咽喉之间,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

明确论述本病的发生与痰有直接关系,宋·严用和在《济生方·总论》中也论及到了哮证的病机,“亦有痰停胃脘,痰与气搏,肺道壅塞,亦令人上气,此又不可不知”。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指出本病有家族遗传性。

“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母子相传者。

调理肝肺法治疗哮喘进展

调理肝肺法治疗哮喘进展

调理肝肺法治疗哮喘进展【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54-01关于哮喘的发作,多认为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津液失布,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感邪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抟结,壅塞气道,肺宣降失常,引动积痰而致;治疗也多从肺、脾、肾三脏着手。

但根据五脏相关理论,还有一脏不容忽视,那就是肝。

《珍本医书集成?医经类》说:肝“然于其五脏为独使,……又为将军之官,则于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和则为诸脏之瞻养,衰与亢则为诸脏之残贼”。

所以,“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即《读医随笔》所谓“医者善于调肝,乃善治百病”。

近年来很多医者发现本病其实与肝脏关系也相当密切,继而在临床上运用调肝理肺法治疗,取得了不少令人鼓舞的成果,现综如下。

1 理论研究1.1 肝肺相关理论。

古人有“肺肝相关”之说。

有医者观察哮证发作多在夜半以后,而夜半以后是丑时,按地支十二经流推论,丑时为肝气所注,肝旺而侮肺,故哮证发作,因此认为哮证发作与肝密切相关。

武维屏等[1]认为肝气郁、肝气逆是本病发病之中心环节,在支气管哮喘发作过程中始终存在。

气郁不解,气逆不降,哮喘难平。

因此,理气降逆为治疗哮喘重要法则,常选用小柴胡汤和四逆散加减。

谷崎胜朗[2]对小柴胡汤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对类固醇依赖型重症难治性哮喘有效率是61.2%,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抗原或抗人 ige 刺激的嗜碱性白细胞产生的游离组胺的抑制来实现的,表明小柴胡汤可以改善支气管哮喘的病态,同时对 igg 低下及末梢血淋巴细胞的减少,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说明其可增强全身和局部的免疫功能。

王德玉[3]、高淑英[4]、李映霞等[5]认为肝肺二脏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相因,因而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符合中医传统理论。

从哮病的凤根角度探讨了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的机理,综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认为,凤根和痰、先天禀赋、肝风内动有关,而这些又与肝失疏泄有密切的关系。

中医五行学说滋养肺脏改善哮喘问题

中医五行学说滋养肺脏改善哮喘问题

中医五行学说滋养肺脏改善哮喘问题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中医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归纳为五行:木、火、土、金、水。

每个五行代表了一种特性和相应的脏腑器官,其中木行对应的脏腑是肝脏,而肝脏的功能与肺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肺脏被称为“肃降之官”,其主要功能是呼吸和散发清晨之白气。

肺脏的健康与人体的气机畅通息息相关,而哮喘作为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医五行学说在滋养肺脏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念。

首先,中医强调内外调养之道,即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来滋养肺脏。

根据中医理论,肺脏对辛辣刺激性食物敏感,容易导致气滞而加重病情。

因此,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相反,一些对肺脏有益的食物可以加入日常饮食中,如橙子、苹果、莲子、百合等具有润肺作用的食材。

此外,中医认为肺脏与大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保持良好的大肠功能也是保护肺脏健康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多吃蔬菜水果、坚持适量运动等方式来促进大肠蠕动。

第二,调节情绪和养生保健同样被认为是滋养肺脏的重要方面。

在中医五行学说中,肺脏对应的情绪是忧思,即过度伤感和忧虑会对肺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保持心情愉悦,学会释放压力,可以通过音乐疗法、冥想、运动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此外,养生保健对于滋养肺脏也有着重要意义,中医推崇“四时养生”,即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作息和饮食习惯,保持机体的平衡。

特别是在秋冬季节,肺脏容易受寒冷刺激,因此在寒冷季节应加强保暖,避免过度出汗和受凉。

第三,中医强调针灸、中药等传统疗法对于滋养肺脏和改善哮喘问题的作用。

中医治疗哮喘的针灸疗法主要包括“肺俞穴”和“肺经”等穴位的刺激,以调节肺脏气机流通,增强肺脏功能。

同时,中药方剂在治疗哮喘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的中药有麻杏石甘汤、银翘解毒片等,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散痰等作用。

然而,使用针灸和中药治疗哮喘仍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思路与方法

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思路与方法

㊃争鸣㊃作者单位:10248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祝广钦(硕士研究生)㊁胡孙林(本科生)㊁孙霄(硕士研究生)㊁孙一珂(博士研究生)㊁张海蓉(博士研究生)㊁王若冲(博士研究生)㊁张亚鹏(博士研究生)㊁马淑然];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宁夏(硕士研究生)]作者简介:祝广钦(1998-),202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天人相应理论与系统中医学㊂E⁃mail:tongtongxing@通信作者:马淑然(1964-),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㊂研究方向:天人相应理论与临床实验研究㊂E⁃mail:mashuran64@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思路与方法祝广钦 宁夏 胡孙林 孙霄 孙一珂 张海蓉 王若冲 张亚鹏 马淑然【摘要】 风袭于外,肝必内应”,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以 风”为主,是一个由咳嗽逐渐发展为哮喘的动态阶段,其病程与病机展现出 由外及内,日久则伏”的特点㊂中医学将以 风”为因的疾病责于肝之失常,本文基于此进行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探索,并根据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分期与病证的标本,以 祛外风 煦肝风 搜伏风”为基本方法,从理论基础㊁病机阐释与临床应用等方面分别论述了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依据与临床价值㊂疾病初起,拟 祛外风”为首则,以防肺风扰肝;至中期须用 煦肝风”法治本,以平肝气之乱;久病入络,则以 搜伏风”为要,防肝风之受引复动;三法相辅相成,分期分层次地应用,共奏良功㊂【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从肝论治; 肝风; 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4.03.023 1970年,Stanescu 和Teculescu 声称其认识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症状仅有咳嗽而无喘息的哮喘㊂1972年,Gluser将这种特殊的哮喘命名为 变异型哮喘”[1]㊂时至今日,现代医学已将此类疾病从咳嗽与哮喘中分离出来,单独命名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 asthma,CVA)㊂本病患者众多,且具备一定的 咳 喘”转化性,因而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疾病研究热点[2]㊂CVA 的病因病机,以及其临床的症状表现都具有以风”为主的特点[3],因此医家们多将CVA 归为 风咳”[4]㊂既为咳,病机当在肺气失宣;而‘素问㊃至真要大论篇“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论,又将其责于肝之失常㊂‘杂病广要“言: 人之为风,有外之风,亦有内生之风 故无论贼风邪气从外来者,必先有肝风为之内因㊂”故本病主位在肝肺,是为 风袭于外,肝必内应”的病理逻辑㊂然而,目前中医学界对CVA 进行的临床探索中,从肺论治者众,从肝探讨者寡,从肝论治的实践与研究值得探索㊂1 风袭于外,肝风内动,日久风伏自古以来,中医界多认为咳嗽之病因与风㊁痰㊁瘀有关,而其中尤以风为首,由此医家们多将CVA 归为 风咳”[4];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中,普遍将CVA 归类为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其病程存在慢性气道炎症㊁支气管充血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5],认为其典型症状即咳嗽的发生,直接原因在于支气管平滑肌的强直㊁痉挛之状态[6],恰属于中医学 风”的病理范畴㊂学界关于CVA 发病机制的探讨很多,如晁恩祥[4]认为CVA 挛急性咳嗽的发作是由于风邪伏肺;刘圣康等[7]认为,CVA 病属风疾,将其风之动归因于虚,认识到了内风生成之因与内外风之间的关系;杜渊等[8]以 风㊁痰㊁瘀”为小儿CVA 的核心病机,分急性期㊁中期㊁缓解期论治,探讨了 风邪再生”的机制;李彦军等[9]提出五脏伏风是CVA 发病关键,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外风㊁肝风与伏风对于本病的影响㊂笔者团队在此基础上认识并提出,CVA 的病程是一个由咳嗽逐渐发展为哮喘的动态阶段,其中 风”的病机展现出 由外及内,日久则伏”的特点,可分 风袭于外” 肝风内动”与 日久风伏”三个随疾病进展而彼此叠加的阶段性病机,治宜分阶段运用或联用 祛外风-煦内风-搜伏风”之法㊂1.1 风袭于外,同气相召,肝风欲动程钟龄‘医学心悟“言 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自外击之则鸣 自内攻之则亦鸣”,提示外风和内风是致咳的两大关键病因㊂武维屏 外风始受于肺,内风始生于肝”之论[10],为从肝㊁肺论治CVA 提供了思路㊂外风犯肺,肺气失宣发为咳嗽的机制,学界探讨者甚,此风咳初起之征兆也㊂而‘素问㊃咳论篇“言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提示外风在直袭于肺以外,对其余脏腑仍存在某种致咳的影响㊂以侯岁明[11]为代表的学者肯定了这一观点,并认为外风致咳亦责于肝气之应: 风袭于外,肝必内应,风气相招也㊂”可见,外风致咳非独犯肺,亦能扰肝,内外风气相召,而在体内形成肝风欲动的整体环境㊂若仅注意肺气的受邪与失宣,忽略肝肺互相引动的风气之扰,或解一时之急,而肝风欲动的环境已成,如若再逢外风之扰,必当反复㊂1.2 肝阴亏虚,挟风内刑,木击金鸣CVA进展一段时间后,肝风频频受扰, 欲动”终成 已动”㊂此时表现出的咳嗽症状不再是普通的肺气上逆,而是刺激性的㊁难以平息的气道痉挛;为外风所引动的肝风上扰气道,发为肝风性的气道痉挛与喘嗽㊂李冠仙‘知医必辨“[12]言 上而侮肺,肺属金,原以制肝木,而肝气太旺,不受金制,反来侮金,致肺之清肃不行,而呛咳不已,所谓木击金鸣也”,大抵如是㊂叶天士[13]言 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可见内风本为生理之风,是阳气在体内运转而成的温煦之风;其既生于肝,本意便为柔化肝之刚强㊂其之所以挟相火化肝风㊁失温煦而动乱,盖因肝阴血之不足㊂如‘本草经解“言: 肝血虚,则木枯火炎,乘以不胜,病咳逆上气矣㊂”受外风之扰动,肝气郁而难畅,壅为肝火,内风柔煦不及,则被肝火裹挟,共化为病理之肝风,进一步造成肝风内动的环境;此时肝风上袭肺位,使肺失肃降㊁气机紊乱,反应于气道则发为咳喘,此 木火刑金”之理也㊂如‘临证指南医案“之言: 肝风妄动,旋扰不息,致呛无平期㊂”肝风内动致风盛挛急有两大成因:一是外风干扰太强,引动内风;二是肝虚阴不制阳,阳欲化风㊂当人体进入肝风内动之环境后,肝气必乱而过旺,此时肺金难制肝木,肝亢直逆于肺,则击金而鸣,故见 呛无平期”㊂1.3 风扰日久,伏风入络,引则复动CVA经年不愈,进展到后期,始向经典哮喘恶化㊂此时其咳象已发作剧烈,一遇风便反复㊂此时肝阴血亏虚已甚,经络空虚,如叶天士 久病入络”之说,风邪既有伏处,与痰㊁瘀交错,更难祛除㊂外风复扰,肝风复应,伏风随之复动,故迁延难治;若伏风久与痰瘀互结,形成宿根,则恶化为支气管哮喘,为时晚矣㊂1.4 救肺能解一时之急,疗肝可为治本之道综上所述,中医学视角下,CVA是典型的直接病位在肺,间接病位在肝之病患[14],具备 风袭于外,肝必内应”的病理逻辑,并可概括出 风袭于外,肝风内动,日久风伏”的病程特点㊂拾‘内经“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言,知其病性属风,当知其位在肝;从肺论治可解一时之急,从肝论治方是治本之道㊂2 从肝论治咳喘的理论基础2.1 体阴而用阳,肝为五脏万病之贼肝属厥阴风木,又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其用阳,性本喜动,疏阳易亢;其体阴,功在藏血,泄血易亏㊂自古徂今的医家们已认识到了肝功能关系系统对人体生理㊁病理变化过程的巨大影响㊂如魏之琇‘续名医类案“[15]云: 肝为万病之贼㊂”刘鸿恩‘医门八法“[16]曰: 诸病多生于肝,肝为五脏之贼㊂”黄元御‘四圣心源“[17]则言: 风木者,五脏之贼,百病之长㊂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㊂”如今,现代系统科学把人的生命运动视作一个有机㊁复杂的开放巨系统,肝功能关系系统作为其中的运动着的一个功能子系统,与其他脏腑的功能关系系统各司其职又彼此交互,共同维持人的生命运动[18]㊂如清代魏念庭‘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四时之气始于春,五脏之气始于肝”之言,肝功能关系系统 主疏泄,调气机,主藏血”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其在与其他脏腑功能关系系统协作运动的生理㊁病理过程中处于相对主动的位置与序位㊂综观古今各医家所论,大多肯定肝在各脏疾病的发病环节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使动作用㊂2.2 生成之终始,肝肺分主气之升降古时医家对肝肺的认识始于‘素问㊃刺禁论篇“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论㊂其后讨论甚多,诸如‘素灵微蕴“ 阴阳之升降必由左右 右为肺金,左为肝木”之论,‘本草述钩元“ 木主升,金主降,升降相配”之论等等,大都认为肝之疏泄功能与肺之收敛功能对立统一,分主一身气机之升降㊂而肝与肺对气机升降影响之有别,则在于两脏腑之本性㊂肝性喜动喜升,则肝之疏泄功能在于鼓动脏腑始生之气,主司气之疏通发泄;肺性喜润喜降,则肺之宣肃功能常在于收敛运行一周的脏腑之气,主司气之循节有律㊂正如‘素问㊃天元纪大论篇“言: 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㊂”肝木为始,主起而渐动之兴也;肺金为终,主周而复始之期也㊂可见,历代医家对于肝肺生理关系的认识,主要在于 肝始而肺终”,肝升气而肺降气,肝兴气而肺律气,肝肺分主气之升降也㊂这就决定了病理层面上,肺之罹患盖源于肝之始乱㊂2.3 肝刚而肺娇,肝木横恣可侮肺金历代医家对待肝肺之病理关系,常从气机升降失常而论[19]㊂如朱震亨 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之论,李冠仙之 肝气旺盛,不受金制,反来侮金,致肺之清肃不行”之论等,大都从此而论㊂张介宾在‘类经“[20]中言道: 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反为所苦㊂”‘类证治裁㊃肝气肝火肝风“亦有言: 肝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㊂”其皆阐述了肝郁自伤而导致肝肺气机升降失司㊁气行上逆发为喘嗽的病理路径与发病机制㊂如‘素问㊃五运行大论篇“言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一方面,肝既为五脏气之始源,其性升发刚强,则其气固强于为 娇脏”之肺,即 肝强肺娇”,故肝易侮肺而乘之;另一方面,肝本内寄相火,常处于 阳有余”之状态,肝木过郁必将化火,相火妄动克制肺金,则肺易受其刑,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21]所言 肝中所寄之相火,因肝木横恣,更挟虚热而刑肺”㊂3 祛外风 煦肝风 搜伏风”的诊疗思路与方法CVA是一个由咳嗽逐渐发展为哮喘的动态阶段㊂学界关于CVA论治的方法很多,朱毅等[22]对经方治疗CVA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发现多数医家治疗中以解表化饮为主,宣肺化痰的方剂应用较广,从肝论治的思路较少;钱星佳等[23]总结发现,以 疏风之法”内外合治CVA,临床确有疗效,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肝肺同调的重要性;王友鹏等[24]从风㊁湿论治小儿CVA,明确了风邪内外相引是本病核心病机,但究其病位在肺脾肾,或因小儿肝气常有余,未能从肝论治;崔文成等[25]则以 平寒” 清热” 解痉” 柔肝”四法,从肝论治儿童CVA,疗效确切,对于成人CVA的论治有一定参考价值㊂笔者团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认为:在其急性期的发病过程中,外感风邪是最直接且最有风险的诱发因素,是发病的导火索;但论及发病的根本原因,必须认识到与外风相应的是在内的肝气㊁肝风,以及肝风难受制约的根源所在 肝阴血之不足㊂因此,要控制乃至逆转这个疾病进展㊁恶化的过程,仅从宣肺祛风的角度出发远远不够,需要兼顾肝肺相召之风,总结为 祛外风-煦肝风-搜伏风”的诊疗思路与方法㊂3.1 祛外风 祛风为主,佐以缓肝CVA初起之时,患者往往出现受风而咳嗽不止的情况,此时病机首在风邪犯肺,次在引风于肝,扰动内风㊂患者肺受风邪,闭而失宣,多在于实,而虚尚轻,是故治以祛外风为要;既见肺闭失宣,当知风进则有动而扰肝之嫌,故应先安未受邪之地,佐以缓肝,使内风和缓,不应于外之骚动;凡风气郁闭,多郁而化热,熬津液而损之,故治应兼防阴虚㊂3.2 煦肝风 平抑相火,调肝调血病起些许时日,进入CVA的中期阶段,见呛无平期,夜间尤甚,则知肝风已动㊂此时似与初起症状相仿,只是加重;其病机却已非独肺气上逆,而是刺激性的㊁难以平息的气道痉挛㊂呛咳之反复,固因肺闭之清肃难行,更是肝风之旋扰不息;既见肝风上袭于肺,当知木始挟火,肝中相火始挟虚热以上刑,肝内阴血必虚㊂此时治疗既当平抑相火,息风止咳,又须调养肝之阴血,用药上须注意虚象既显,便不可过用清化药以致虚甚㊂3.3 搜伏风 搜剔逐邪,活血通络到了CVA的后期阶段,见患者久咳缠绵,甚则已有喘憋之症,便知风已入络,结于痰瘀,疾病欲向典型哮喘发展㊂风既入络,则肝风外风皆化其标,本在风邪之伏也㊂叶天士对此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通逐邪”,因此治疗当需在中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地龙㊁蛇蜕等虫药搜剔络中留恋之风邪㊂但归根结底,其内伤病情尚未如经典哮喘一般严重,不必苦寻宿根,诊疗重点仍在于络中之伏风㊂4 祛外风 煦肝风 搜伏风”思路下的方药应用基于对CVA病机的独特认识,笔者团队在临床上以 祛外风-煦肝风-搜伏风”为整体思路,分期㊁分层次地用药㊂对于CVA初起,其咳轻而气道挛急弱的患者,病位以肺为主,在气道之浅处,兼有肝风欲动之患,可用止嗽散为主方,佐以乌梅㊁防风调肝,是为 祛外风”之首则, 煦肝风”以辅之;对于CVA中期,刺激性咳嗽而呛无平期的患者,须知肺之失肃为标,肝风动摇为本,病位在气道之深者,方用麻杏石甘汤合用加味过敏煎(防风10g㊁银柴胡10g㊁乌梅10g㊁五味子10g㊁生甘草10g㊁地龙10g),此以 煦肝风”法治本,祛外风”法治标,更略用地龙以防风邪留恋之伏也,此为 搜伏风”之防变;至于CVA后期,即将恶化为支气管哮喘之时,可在前方基础上多合用蝉蜕㊁蛇蜕㊁水蛭等平肝通络之虫药,以强 搜伏风”之功㊂临床用药时,可根据患者突出症状㊁本身体质与当时的运气环境,稍作化裁:如兼有痰浊者,加二陈汤;兼有大便干者加大黄㊁芒硝;兼阴血虚者加麦冬㊁天冬㊁阿胶珠;咳久者加诃子肉等㊂5 验案举隅患者,男,28岁,2023年2月15日就诊㊂自诉其咳嗽4年,每逢春季则复发加重,咽喉及气道痒感频作,今春已咳月余,遇风而甚㊂刻下其脉弦细微数,舌红苔少而黄,舌下络脉青紫㊂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㊂处方:麻杏石甘汤合加味过敏煎加减,具体处方如下:蜜麻黄10g㊁炒苦杏仁10g㊁生石膏先煎15g㊁甘草10g㊁银柴胡15g㊁乌梅15g㊁醋五味子15g㊁防风15g㊁地龙15g㊁桔梗10g㊁蜜紫菀10g㊁蜜百部10g㊁生枇杷叶10g㊁桑叶10g㊁蜜桑白皮15g㊁制水蛭3g㊁麸炒枳壳10g㊁蝉蜕15g㊁前胡10g㊁天冬10g㊁荆芥10g㊂上药每日1剂,水煎服㊂服药7剂后,诉咳喘皆止,嘱其去麻杏石甘汤与蜜炙止咳药,再服7剂㊂随访,喜诉未复㊂按 该患者就诊时已咳嗽4年,且好于春季发病,根据就诊证候,辨病㊁辨证为CVA之肝气犯肺证,病性虚实夹杂,外受风寒而内热㊂患者平素胸闷易怒,可见本有肝郁;又逢春季肝主时令,其气盛而过用,外实内虚㊂虚,则阴血过泄耗于其内,肝风遂动;实,则外风内火击于气道,发为咳喘㊂案中,咽喉气道痉挛瘙痒,是为外风引动肝风上扰㊁肺热阴伤之故;脉弦细微数,其弦一为春之当令,二为肝之壅郁,其弦细而数,方知阴液有虚;舌红苔少而黄,为肝之火炽,煎熬阴血,继而阴血不足,虚火杂生;舌下脉络青紫为肝络之瘀阻㊂遍观患者之证候,则可见由外风引肝风而起㊁虚火与实热夹杂,上灼则伤肺阴,气道痉而咳喘发㊂根据患者临床证候,全方先 祛外风”,立解其咳喘难解之窘急;急标既解,则 煦肝风”,不予更泻,重在补肝肺阴,平其风动,借时运以复其肝之敷和;并 搜伏风”,添虫药剔除内恋之邪,防其伏风复动,标本兼治,疗效确切㊂6 结语CVA具有向经典哮喘发展的倾向性,多被视作经典哮喘的前发征兆㊂笔者团队总结认为CVA病因以 风”为主,病程与病机展现出 由外及内,日久则伏”的特点㊂故本文基于 风袭于外,肝必内应”的辨证思路,总结提出 祛外风-煦肝风-搜伏风”分层次从肝论治CVA的诊疗方法,此法临床实践疗效显著,值得同道借鉴,以期为CVA的临床治疗提供新帮助㊂参考文献[1] Miss International morning.Cough variant asthma(Review)[J].Journalof Clinical Pediatrics,1996,14(3):204⁃205. [2] ZHOU G H,ZENG Q C,WEI W,et al.A pilot study of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s in patients with cough cariant asthmaand classicbronchial asthma[J].Journal of Asthma,2021,(4):1⁃16.[3] 于晓敏,李国华,杨广源.从风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3):150⁃152.[4] 晁恩祥. 风咳”证治探要[J].江苏中医药,2008,53(7):8⁃9.[5] GAO J,WU H G,WU F.Small airway dysfunction in patients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MCPulmonary Medicine,2021,21(1):49.[6] 苗青,刘永革,王燕,等.不同致敏模式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及临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34(1):84⁃90.[7] 刘圣康,崔红生,王成鑫,等.从风与湿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J].环球中医药,2020,13(4):663⁃665.[8] 杜渊,王蔚,马君蓉.从风痰瘀论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J].四川中医,2014,32(2):47⁃48.[9] 李彦军,马淑然,肖延龄,等.论风邪在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0):47⁃49. [10] 冯淬灵,武维屏.武维屏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8):574⁃576. [11] 侯岁明.浅谈行痹治肝与和解少阳[J].河北中医,2001,23(3):233⁃234.[12] 马培之,李文荣,邵同珍.马氏医论㊃知医必辨㊃医易一理㊃和缓遗风合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14⁃115.[13] 清㊃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4] 刘宇,白丽,王盛隆,等.基于 从肝治肺”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10):1798⁃1802. [15] 清㊃魏之琇.续名医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908.[16] 清㊃刘鸿恩.医门八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4[17] 清㊃黄元御.四圣心源[M].李玉宪,主校.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1⁃22.[18] 祝世讷.中医系统论基本原理阐释[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1):7⁃21.[19] 李映霞,王开盛,徐超.从肝论治肺系疾病思路浅析[J].江西中医药,2022,53(12):12⁃14.[20] 明㊃张介宾.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5.[21] 清㊃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85.[22] 朱毅,赵稼萤.咳嗽变异性哮喘经方治疗研究进展[J].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5(2):86⁃90,94.[23] 钱星佳,吕红.从 风”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概况[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21):48⁃51.[24] 司秀影,梁嫄,刘洋,等.从 风” 湿”论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概述[J].辽宁中医杂志,2022,49(7):58⁃61. [25] 郭米兰,张慧敏.崔文成从肝论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之经验[J].江苏中医药,2022,54(6):29⁃31.(收稿日期:2023⁃04⁃20)(本文编辑:韩虹娟)。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从肝论治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从肝论治
4 讨 论
理疏 导 , 使 患者 保持 愉 快 的 心情 , 同时 , 不 恰 当 的解
释 可 以在 患者 思想 意 识 中形 成 恶性 刺 激 加重 病 情 , 因此 对患 者要 有高 度 的 责任 心 、 同情 心 及 热 情 的态 度, 让 患者 对 医 师产 生 良好 的依 从 性 , 从 而 树 立 治 愈疾 病 的信 心 。
医 五行相 生相 克 、 相互 制 约 原理 , 肺气清肃下降, 可
1 . 1 肝 的 生 理 特 性 肝 位 于 人 体 的上 腹 部 , 横 膈 按: 本方 中柴 胡 、 薄荷 、 郁 金 疏 肝 解郁 ; 炙黄芪、
以抑 制肝 阳上 亢 。诸多 因素 造成肝 经热 盛 , 或 者
儿 童 咳 嗽 变 异 性 哮 喘 从 肝论 治
李 杰 , 李 璇 , 邢 向晖 济南 , 2 5 0 0 1 4 ;
济南 , 2 5 0 0 1 1 )
( 1 .山东 中医药大 学 , 山东
2 .山东 中医药 大学 附属 医院 , 山东
[ 摘 要] 小儿咳嗽 变异性哮 喘的病 因病机 至今 未形成统一观 点, 现代 医 家在 临床 实践 中发 现 小儿咳嗽 变异 性哮喘 与肝 关 系密切 , 小儿“ 肝 常有余 、 肺常虚” 的生理特 点是其病理 基础 , 从肝论 治儿童咳嗽 变异性 哮喘具有良好 的疗效。 [ 关键词 ] 儿童 ; 咳嗽 变异 性哮喘 ; 肝
师在 治疗 本病 时 除药 物 治疗 外 , 还 需 给予 必 要 的 心
茯苓 、 炙 甘草 、 红枣、 茯神、 当归 、 酸枣 仁 健 脾 养 心 安
神; 磁石重镇安神 ; 炒 麦 芽在 此有 健 脾 助 运 和 疏 肝 解郁 之 功用 。二诊 时 诸 症 已渐 愈 , 磁 石 有 碍 脾 胃之 运化 故去 之 , 加养 血敛 阴柔 肝之 白芍 而 获 良效 。

夏以琳运用膏方从肝论治小儿肺系疾病的经验

夏以琳运用膏方从肝论治小儿肺系疾病的经验

夏以琳运用膏方从肝论治小儿肺系疾病的经验
宋辰斐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
【年(卷),期】2014(46)6
【摘要】夏以琳主任在运用膏方调治小儿肺系疾病方面经验丰富,她擅长调治小儿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肺系疾病,在遣方用药中融入“从肝论治”的学术思想,以“肝升肺降”、“肺主气,肝主血”为理论基础,在膏方中施以疏肝、活血之品,疗效显著。

【总页数】3页(P23-24,25)
【作者】宋辰斐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
【相关文献】
1.从肝肺相关论治肺系疾病
2.基于"肝左肺右"理论治疗肺系疾病
3.从肝论治小儿肺系疾病
4.夏以琳从脏腑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经验
5.张伟运用太圣清肺膏从肺络癥积论治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舒肝解忧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舒肝解忧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舒肝解忧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舒肝解忧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治疗方案,将呼吸科专科门诊及病房入选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50例),对照组(n=50例),两组患者均按相关指南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舒肝解忧中药,疗程为30天。

结果治疗组在支气管哮喘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FEV1% pre、FEV1/FVC、PEF%pre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FEV1%FVC、PEF% pre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舒肝解忧中药有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功效,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舒肝解忧中药汤剂;肺功能指标;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病症。

它属祖国医学“哮病”、“哮症”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病机制十分复杂。

本研究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肝解忧中药汤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呼吸科专科门诊及病房住院患者,进行肺功能指标检测。

筛选出符合支气管哮喘的患者100例,排除其它疾病如肺结核、真菌、肿瘤等因素所致的慢性喘息者,排除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按纳入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治疗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43.19±11.01)岁,病程(5.23±6.83)年。

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45.26±11.37)岁,病程(6.74±9.68)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吸氧、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茶碱、抗胆碱药等。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肝解忧中药汤剂;舒肝解忧中药方:柴胡、青皮、丹皮、香附、厚朴各9 g,郁金、白术、茯苓、赤芍、当归各12 g,丹参15 g。

喘证辨治三法探析

喘证辨治三法探析

右侧旋转,术毕。

每周2次。

»住院治疗时,除坚持手法治疗外,运用中医芳香化湿、通经活络、温经散寒药物(宽筋散,成分为宽筋藤、沙姜、肉桂、细辛、羌黄、威灵仙等药物,各等份,混合打粉,为我院自制成药),用布袋包扎粉末,加水煎1h 后,用药包热疗胸背部。

每天2次。

中医内治:针对患者四时舌脉表现,对症用药。

药物的基础方是六味地黄丸,增加骨碎补10-15g,金樱子10-12g,怀牛膝15-18g,杜仲15g等。

每天1剂,水煎服。

取其补肝益肾、强筋健骨的效果。

再予成药龟鹿补肾丸口服,每日2次,每次1丸,空腹时用淡盐水送服。

功能锻炼:每日坚持脊柱的伸展练习,如拉单杠;侧向墙壁以肩和足部为支点,足部尽量远离墙壁,向左侧自然伸展脊柱;游泳等方法。

治疗后期,针对患者的胸廓畸形,设计了一种沙袋加压方法:患者俯向左侧位,在向后隆突的胸廓上,加一个约5k g的沙袋,沙袋的形状按患者胸廓的形状以及宽度、长度制作。

每天2次,每次30min。

这种治疗,本身是针对患者的休息时间而定,能够每日增强重量,增加时间,临床效果更好。

经4年的治疗,患者外形明显改观,双肩平行,右胸廓向后隆突明显减轻,挺胸直立无明显鸡胸外观。

X光片检查:¹平卧位胸腰椎侧位片示:T2-T12Cobb角为18b, T12-L5Cobb角为15b;º站立位胸腰椎侧位片示:T2-T12C obb角为20b,T12-L5Cobb角为l8b;»牵引位侧位片示T2-T12Cobb角为15b, T12-L5Cobb角为8b。

临床疗效明确。

2按语中医学认为脊柱侧弯的发病是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所致,不排除患者长期写字读书时的姿势不当诱发,但是关键在于内因,内外相承,合力作用于脊柱,致使腰背部筋肉受损,长期作用,牵拉骨骼,导致力线改变,进一步刺激骨骼生长变形,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上,首先阻断形成畸形的条件,延缓畸形进一步发展,通过系统的处理,使畸形发展停滞,再行进一步的矫形治疗。

临床以肝咳论治咳嗽变异型哮喘体会

临床以肝咳论治咳嗽变异型哮喘体会
2 0
方 为主 方 : 橘红 6 法 半 夏 1 0 g 、 云苓 1 2 g 、 甘草 5 枳壳 6 竹 茹 l O g 、 党参 l O g 、 田七 1 2 g , 方 中用党 参 补气 扶正 , 田七 活 血化 瘀 , 温 胆 汤除痰 利气 , 条达气 机 。 使 用 时以橘 红代 陈皮 以加 强 开胸之力 , 轻 用竹茹 , 不在 清热 , 意在 除烦 宁心 , 降逆 消痞 , 用 枳壳 代 替枳 实 , 意在宽 中又 防枳实破 气伤 正 。 本 病是 标实 本 虚之证 , 只顾通 阳 , 并 非 久宜 , 故 加参 益气 固本 , 标 本 同志 , 不 但 补益 了心气 , 而 且 可使 “ 气顺 则一 身津 液亦 随气 而顺 矣 ” 。该 方 用党 参 一般 不 超 过 1 5 g ~ 1 8 g , 多用 反致补滞 , 不 利于 豁痰 通瘀 。依据 个 体情 况 , 随症 _ J J f J 减, 或先补 再通 , 或先 通后 补 , 或 通多 补少 , 或补 多 通少 , 痰 浊明 显 , 症 见舌 苔厚腻 , 加薏 苡仁 , 石 菖蒲 , 加强 祛湿 化浊 之 功 ; 血虚, 症 见 面 色无 华 , 疲 倦 乏力 , 气短 , 脉细 , 加黄 精 , 鸡血藤 , 正 如《 饮片 新 参》 云 “ 鸡 血藤 , 祛瘀 血 , 生 新血 , 流利经脉” ; 合 并 高 血 压病 , 加 草 决 明、 珍珠 母 、 钩藤 、 怀 牛膝 , 以养 阴 配合 重 镇 潜 阳 , 合 并 高脂 血 症 ,
【 3 1 毛静 远 , 王 恒和 , 葛 永彬 , 等. 5 1 例 心 脏 x综合 征 患者 症候 特 点 分析m 中 医杂志 , 2 0 0 7 , 4 8 ( 1 2 ) : 1 , 1 l 2 .

哮喘从肝论治

哮喘从肝论治

气喘,气之 出入 能引积痰而作哮 呜 。对哮 喘的治疗 ,
治标多 以宣 肺祛痰为主 ,治本 多从J 、脾 、肾着手 。 I J I f i
但临床在诊治本病 过程 中,还应 该注意到肝 在本病发
病 中 的 作用 。
肝与帅 关系密 切 。 盖肝 属术 , 属金 ,金本克木 , 肺 而一旦肺金病 变,则又常易受木气 反侮 ,慢 性反复 的 肺病 患者,尤其如此 ,或木郁化 火 ,克伐帅 金 ;或肝
14 肝 肾 阴亏 ,肺 失 濡 润 .
6个方面:即枢机不利 ,术 叩金鸣 ,郁痰 犯肺 ,小火 刑金 ,风摇钟鸣 ,虚火灼金 。另外 ,现代 医学研究表 明,支气管哮喘是典型 的心 身疾病 ,肝 在心身医学 中
占有重要地位 ,在神经一 内分泌一免疫 网络 中起着关 键作用 。由此可见 ,支气管 哮喘从肝论 治既符合祖 国
夏 、钩藤 、防风 、白芍 、前 胡等 ,运用于 临床 ,疗效 显著 。调肝理肺法 ,旨在 调气机 ,和气血 ,化痰瘀 , 适寒热,助肺宣降 ,以平定哮 喘。调肝 即疏肝气 ,解 肝郁 ,平肝阳,清 肝火 ,熄肝风 ,滋肝阴 ,养肝血等 ,
苔黄 、脉细数 。清 代名 医柳 宝 冶云 : “ 肝肺两经不足
12 肝火 上炎 ,灼伤帅 金 .
陈修 园云: “ 为脏 腑之华盖 ……只受得脏腑之 肺
清气 ,受 不得脏 腑之病 气 , 气干之 ,亦呛而咳矣 。” 病
可有 急躁 易怒 ,肝气 不舒 ,郁而化火 :或肝气 升发太 过 ,肝阳化火 :或肝 经实热 ,湿 热 内壅 ,火热循经上 灼 于肺 。肺 属金 ,肺 叶娇 嫩 ,性喜凉润 ,最畏火 ,肝 火上 炎,帅 失清肃 以致气 逆而1 阵作 。 咳喘 1 3 肝 郁气滞 ,痰瘀 阻帅 . 三焦 水道 的通利 , 以气机 的畅通 为前提 ,气行则 水 行。如若索体虚 弱,易遭外邪侵袭 ,若肝失条达未

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临床效果分析

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临床效果分析
于其适 当延 长描 图时 间, 保 证各种 诱发试 验, 特 别是 睡 眠诱发 , 必要 时
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 临床效果分析
席宏强
( 登封市中医院医疗服务中心 河南登封 4 5 2 4 7 0 )
摘要 : 目的 分析从肝论 治支气管哮 喘的临床效果 。 方 法 选  ̄z o o 9 年1 1 月 ̄2 0 1 2 年1 1 月来我 院接 受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 1 0 例, 随机 分为对照组
神 经 生理、 免疫学 等均 密切相 关。 于异常放 电的起 始部 位和传 递方 式 情 时, 思 路狭 窄, 过 于重视 伴 随症 状及 既往 病史 。 ( 3 ) 癫痫 发作表 现不 的不 同, 发作的临床 表现 复 杂多样 , 可表 现为发作性 运动 、 感觉 、 自主 状的结 构变 化或代 谢异 常, 其发 病与遗传 因素有较 密切 的关系 。 癫 痫 典型 , 痫性体 征不突 出。 ( 4 ) 过分 强调、 依 赖常 规脑 电图检查 结果。 ( 5 ) 避 免误 诊的 措施 : ( 1 ) 急诊 医师 要提 高业务水平, 加强对 癫 痫 的认 神经 、 意 识及 精神障碍 。 特 发性癫 痫这类 患者 的脑部 并无 可 以解 释症 缺 乏特殊 的诊断手段和 指标 。 ( 6 ) 考虑 问题 的片面性 、 局 限性 。 发作 的根本原 因在于 大脑神 经元 的异 常放 电。 癫 痫的异常 放 电可出现 识, 在诊疗 过程 中可拓 宽视野 、 思 路, 深 入地 学习基础理 论的知识 。 防 在癫 痫 的发作期 , 也可出现在 癫 痫的发作 间歇 期。 大 脑神 经元 电生理 止 因认识不足 而误 诊 。 ( 2 ) 对于 经 多次检 查 和治疗 未 果时 , 应怀 疑 本 异常 有各种不 同的学 说 , 一般 认 为与 维系 膜 电位 的离子异 常有关 , 也 病 , 可作诊 断性 治疗。 ( 3 ) 对有疑 似病人 , 除详 细 的询 问病史及体 格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肝理肺法辨治支气管哮喘概述: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炎症由多种炎性细胞、气道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我国约有哮喘患者1500万。

哮喘防治的权威文件是《哮喘防治的全球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气道炎症学说是最重要的机制。

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是导致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弥漫性、可逆性阻塞的病理基础。

此外还与感染、运动、遗传等有关。

早期炎症,后期导致气道重塑,所以支气管哮喘早期肺功能检查是可逆的,到后期可逆性减低。

临床表现:典型的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多数有季节性,日轻夜重(夜半及凌晨易发),常与吸入外源性变应原有关;急性发作时,两肺闻及弥漫性哮鸣音,以呼气相为主。

上述症状和体征可自行缓解或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缓解,缓解期患者可无任何哮喘症状。

非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可表现为发作性胸闷或顽固性咳嗽(CVA)。

最重要的检查是肺功能检查。

哮喘发作时,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

(FEV1、FEV1%、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

PEF的测定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和PEF昼夜变异率是判断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

激发:下降>=20%;舒张试验:通气功能低于正常的患者,增加>=12%,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以上。

其余检查还有胸部X线、动脉血气分析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③PEF日内或两周内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不典型支气管哮喘:主要指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以顽固性咳嗽为唯一临床表现,无喘息症状,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等疾病。

诊断:1、病史咳嗽和胸闷症状常呈季节性,部分患者患有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等)或有家族过敏性。

2、肺功能试验气道反应性测定、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有助于不典型哮喘的诊断。

3、试验性治疗原先经积极的抗感染和镇咳治疗无效,给予平喘和抗过敏治疗后咳嗽和胸闷症状明显缓解,也有助于CVA诊断。

分期GINA将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我国哮喘防治指南中增加了临床缓解期。

治疗:治疗目的:①达到并维持哮喘的控制;②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③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④预防哮喘急性加重;⑤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⑥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常用的治疗药物: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两类。

1.控制药物:是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感染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

其中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须与ICS联合应用)缓释茶碱等。

2.缓解药物:是指按需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其中包括速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药物、短效茶碱及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

代表药物: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

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透皮贴剂或静脉注射等。

多数成人哮喘患者吸入小剂量激素,即可较好控制哮喘。

(吸烟会降低ICS 疗效,故吸烟者必须戒烟并给予较高剂量的ICS)。

ICS在口咽部局部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感染。

伴有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可以在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ICS 治疗。

ICS是长期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

肺的生理特点:1.主气、司呼吸2.主宣发和肃降3.通调水道4.朝百脉,主治节5.肺外合皮,其华在毛6.肺主声音开窍于鼻7.肺与大肠相表肺的病理特点:1.邪易侵袭2.气易上逆3.痰易留伏4.痰瘀易结5.虚实易成6.寒热易见升降理论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才能保证正常生命活动:“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气机调畅在肺尤其重要:“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利,肺气壅浊,则周身之气易致横逆而犯上”。

《医门法律》肺脏本身气机的调理:宣散法或肃降法为主。

宣法包括宣散发表、宣疏肺气、宣郁理气及宣通壅滞。

常用药物:麻黄、桂枝、杏仁、荆芥、苏叶、防风、桔梗、牛蒡子、射干、马勃等。

降法包括肃降肺气、降气化痰、降火肃肺、肃肺祛痰。

常用药物:苏子、杏仁、桃仁、旋覆花、白前、沉香、枇杷叶、瓜蒌、槟郎、葶苈子、青礞石等。

临床上肺失宣发和肃降两种病理现象往往并存,治疗时应注意宣中有降、降中有宣,最终达到升降平衡。

此外,在药物配伍上,桔梗主升、枳壳主降,杏仁、前胡集宣降为一体,杏仁偏温,前胡偏凉,临床两对药物常一起使用,升降寒热兼顾,以共同调节和恢复肺的升降出入平衡。

肝肺气机的调理:“。

人身气机合乎天地自然,肺气从右而降,肝气从左而生,升降得宜,则气机舒展”。

--叶天士且肝性刚直,易升易亢,必须赖肺气肃降以制约(金克木),肝升肺降,则气机内外上下运周不休。

调肝理肺法:调肝即疏肝、平肝、清肝、养肝(柔肝);理肺指宣肺、肃肺、清肺、温肺。

合为一法,分则数法。

另外尚有肺肾升降出入的调理、调理中焦脾胃气机以助肺之宣降、肺肠同治以调节升降平衡等。

肝与咳、喘、哮咳、喘、哮之病与肝的密切关系,古今医家早已重视。

《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素问脉要精微论》:“肝脉搏坚而长。

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

”《万病回春》:“从来咳嗽十八般,只因邪气入于肝。

”卜平:《叶天士喘咳病治肝十一法》一.肝肺生理相关1.共司气机升降,主气在肺,调气在肝人身之气,其根在肾,其主在肺,其调在肝。

“升降者,病机之要也。

升为春气,有散之之义,降为秋气,有敛之之义。

”《顾氏医镜》“黄元御专主左右升降之说。

以心肺阳也,随肺气而右降,肝肾阴也,随脾气而左升。

”2.共主气血调畅,肝主疏泄,肺主治节肝肺二脏,气血相依3.生克乘侮互制,金伐木荣,木和金清4.经络联系相关:“肝足厥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肝别出贯膈,上注肺。

”二.咳、喘、哮与肝相关病机1.枢机不利肝胆相表里,为开阖之枢机。

枢机通利,则升降出入油然无碍,枢机不利,则肺气出纳即受阻碍,肝肺之气升降亦即失调。

枢机不利多源于:①邪侵②气郁③血瘀④肝虚⑤痰阻(气结痰凝)2.木叩金鸣当指肝木之实邪犯肺3.木火刑金“气有余便是火。

”4.风摇钟鸣外风始受于肺,内风始生于肝。

内风又有肝实与肝虚之风。

5.木郁生痰犯肺郁痰应是指生痰因素以肝为主导环节者。

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津液失布,凝而成痰;肝郁化火,郁火灼津,炼液成痰;肝气瘀滞,横克脾土,脾失健运而痰浊内生。

此皆因肝郁而生痰,可谓之郁痰。

郁痰有寒热之别。

6.肝肾不足及肺“水足木荣,龙火自潜,冲气不冲。

”《医学衷中参西录》临床上咳喘哮的发生,无不与风盛、气逆、痰阻、血瘀相关。

1.外风始受于肺,内风始生于肝,外风引动内风是咳、喘、哮发作的中心环节。

2.肝气以升为常,肺气以降为用,气机升降失畅是咳、喘、哮发病的病机关键。

3.肝主疏泄,肺主治节,气血失调、痰瘀内阻为咳喘哮发生的病理基础。

气血阴阳亏虚与肝肺关系:1.肝肾乙癸同源,肺肾金水相生,肺肝肾阴血亏虚是咳、喘、哮发生的内在因素。

2.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一身之根,肺脾肾阳气不足是咳、喘、哮迁延的根本缘由。

3.阴血不足、阳气亏虚又是风、痰、气、瘀的基础,虚实胶结,咳、喘、哮难平。

以此为基础辨治支气管哮喘一.风、痰、气、瘀、虚为哮喘病机之要风:“人之为风,有外感之风,亦有内生之风,而天人之气恒相感召,真邪之动,往往相因,故无论贼风邪气从外来者,必先有肝风为之内应。

”《杂病广要》以内外风邪为主导致的哮喘名为风哮。

此类哮喘,诱因明确,起病急骤,发病前常有先兆症状。

外风所致者,多见于肺气不足,卫外不固之人,诱因以外感风邪为主,发前多有鼻咽作痒、喷嚏、流涕或有恶寒发热等邪犯肺卫皮毛之先兆症状,继而咳嗽、喘憋、哮鸣骤作,或速发速止,止后如常人,或反复不断,缠绵经久。

内风所致者,多见于阴虚或气阴两虚之体,发前多以情志刺激为诱因,或发于女子月经前后,以呛咳、胸憋、咽干为先兆,以干咳少痰、胸胁胀痛、舌红少苔、脉弦或弦细为主症,哮发骤然,止后如常人。

痰:痰之辩证,首辨寒热,次辨兼夹。

寒热:痰稠黄胶黏难咯,因感热邪而发者为热痰,痰白清稀多沫,易于咯出,遇寒而发者为寒痰。

兼夹:兼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表寒证者多为外寒哮、或寒包火哮,或外寒内饮哮;兼胸胁胀痛、咽干、苔腻、脉弦者多为郁痰犯肺哮;兼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暗、脉涩者为痰瘀互阻哮。

无论寒痰热痰郁痰瘀痰,凡以痰阻为主要病机,皆谓之痰哮。

气:气之病机,在气郁气逆。

外感内伤,皆可致气郁。

气逆主要是肝肺气逆,多为气郁之甚而成,或为热盛、恼怒所生。

以肝郁气逆为主要病机,痰浊不甚,舌苔不腻之哮喘,名之为气哮,也成肝郁气逆证哮喘。

此证与痰哮、瘀哮、木火刑金证哮病、风哮都有密切联系。

因此气郁气逆实为哮病发作期的病机关键,治哮不理气非其治也。

气郁致哮者,多因情怀不舒、所欲不遂而诱发或加重,以哮鸣喘息、胸憋胀闷、胁肋胀痛、苔薄白或薄黄、脉弦为主症;气逆致哮者,多因恼怒而诱发,或哮发与月经有关,每发则喉中鸣响,呛咳胁痛,胸憋难以平卧,苔薄黄,脉弦。

瘀:气滞、痰阻、热煎、寒凝、外伤等均可致瘀。

瘀血与痰浊互阻,日久不愈,伏藏体内,可成宿根。

瘀哮辩证以哮喘缠绵久发、面色晦暗、胁痛、唇甲青紫、舌暗瘀斑、脉涩为要点。

虚:临床所见哮喘患者以肺脾肾阳气亏虚和肺肝肾阴血虚为多见。

肺脾肾阳气亏虚,一则卫外不固,外邪易入;二则三焦气化无权,水津失布,痰浊易生。

肺肝肾隐血不足,一则阴不涵阳,虚火上炎,犯肺灼金;二则虚风内动,失于潜降,妄动上扇,可成风摇钟鸣之势。

正虚日久不复,则痰瘀风火等宿根内伏,导致哮喘反复,缠绵难愈。

二、肝肺功能失调为哮喘发作期基本病机特点1.外风引动内邪是哮喘发作的始动环节。

2.痰瘀内伏为哮喘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3.气郁、气逆是哮喘发作的病机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