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性质的两次转型与中国历史的三个阶段
中国近代史阶段
中国近代史发展阶段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个历史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条发展主线:外国列强侵略,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的历史。
两大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民族矛盾);中国人民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阶级矛盾);三大历史使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1.两次鸦片战争——天朝的危机(1840-1860)战争爆发根本原因:西方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张,挑战古老东方的农业文明中国战败根本原因:中国社会全面落后中国战败结果:被不平等条约勒索--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贸易主权遭到破坏中国战败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世界观念变化:天朝上国“师夷长技以制夷”2.中国社会开始转型,地主阶级洋务派启动现代化(19世纪60-90年代)①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一方面,商品倾销和收购农副产品,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导致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上有利于工业化启动和发展;另一方面,鸦片大量输入,勒索巨额战争赔款,控制中国的海关和财政命脉,资本输出,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②洋务运动的启动及其民族资本企业的出现,使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
担负这个时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启动工业化。
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即“器物变革”时期。
3.民族危机加深,现代化的挫折与整体推进(甲午战后--五四运动前)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革。
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这个时期现代化的中坚力量,最突出的贡献在政治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此外,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①民族危机加深:近代日本侵华;列强瓜分中国;半殖民地秩序确立。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转型
4、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失败——辛亥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革命派则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革命 成果被袁世凯夺取,革命以妥协方式结束。
(三)1912——1919
1、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 果也进行了不懈斗争,掀起二次革命、倡导护 国运动等.
社会性质:从大一统帝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历史任务: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
矛盾,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中 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
文化特征:从传统的儒家文化向现代资产阶级文 化过渡(新文学、新史学、新风俗、新习惯)。
提出: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杂志第二卷更 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陈独秀任北大文科 学长,杂志从上海迁至北京。李胡钱加入编辑部 并撰稿,形成了新文化阵营。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内容(核心):所谓民主,就是要宣传民主思想, 建立民主政治,用民主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 独裁;所谓科学,不仅仅是指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指在看待客观事物时要运用科学观点、 科学方法,提倡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法则,反对迷 信、盲从和武断。
评价:猛烈批判封建旧文化、旧思想、旧礼教,大 力倡导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打破了传统的精 神枷锁,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探求 真理的热情,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 基础。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 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 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 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 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 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 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中国社会性质的两次转型与中国历史的三个阶段
中国社会性质的两次转型与中国历史的三个阶段根据中国社会性质的变迁为依据,可以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时间上从古史的传说时代到秦皇汉武时期,这个时期的重大变化是中国大地上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普及和中央集权制政府建设的完成。
第二个时期是秦汉至晚清,这个时期中国处在中央集权制政府弱控制之下的乡村社会,突出的人际关系要素是血缘关系和邻里关系,就是由法家建立的儒家社会,与欧洲的封建制时期形成明显的区别。
第三个时期是1840年至现在,这是中国被动进入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的时代,中国作为后发国家进行工业化努力的过程还在继续,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正卷入越来越多的人口,即便是农民和农业也已经日益卷入社会生产流通的总过程。
或者说,划分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并作为两次社会性质转型的决定性事件是:“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建立和“现代化”进程的展开。
一、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建立是社会完成第一次转型的依据和标志在中国大地上,今天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超过7000处,早先相对分散的人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间,最后都逐步选择了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接受了后来被人们称为中华文化那个思想格局,并在小区域逐步实现政治整合的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代,最终完成了整个民族的政治整合,建立起中央集权制政府。
这是中国社会的第一次转型,转型的三大要点是:经济上是以农业生产技术普及为主导的“第一次全球化”过程,政治上的关键和标志事件是稳定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机器的建立和强化,思想与文化上成长了统一的汉字和中华文化。
加速实现转型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完成了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建设,最后是在汉武帝手上得到巩固和完善的。
与欧洲国家的历史演进过程相区别,近代西方国家的中央集权制政府建设,是与资本力量的兴起和对外扩张过程和工业革命同时发生的,因此马克思才有可能在这样的典型的欧洲经验基础上,把资本作为主导一切的积极因素来对待,把政治权力建设和技术革命成就都化约为资本主导的结果,没有这个共时性,马克思这样的叙述就不会产生。
中国历史上四次社会转型123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 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 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 是相互作用时期。 请回答: (1)概括指出导致1500年以前“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9分) (2)“1500年—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并产生深远影 响,试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概括其主要表现。(9分)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 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从中你有何启示?(10分) (1)表现:新航路的开辟。(2分)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和指南针;西班牙、萄牙王室支持(4分,答其中两 方面即可) 影响:世界联成一片,世界市场初具雏形。(3分) (2)表现:①经济: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使亚非拉地区 卷入世界市场,促进近代工业的兴起。(3分) ②政治: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亚非拉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 殖民地,掀起一系列救亡运动。(3分) ③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在亚非拉地区传播,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掀起思想解放潮流。 (3)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2分);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利用市场和商品贷币 关系扩大生产。(2分)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2分);借鉴苏联计划经济,加强国家对 经济的全面干预。(2分) 启示:不同文明应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2分)
民族关 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 系 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思想 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 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 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重大社会转型
2.表现
(1)政治上
中国也出现了近代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_;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经济上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3)文化上
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早期民主思潮,反映市民阶层文化需要的文学、绘画和书法作品涌现,具有
命建立民国,颁布约法。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企业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社会迈进 。
3.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 育改革、立宪共和思潮、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4.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中外联系加强,
逐步近代化。
商政策,丧失了走向近代化的机遇。
B.鸦片战争后一一民国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
演进。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转型的表现:
1.政治上,一方面,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不断加深;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不断抗争探索:戊戌变法追求君主立宪、清朝新政立宪、辛亥革
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
4.思想上,封建传统理学占统治地位。儒学的轻利思想压抑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思想观念落后陈 旧;社会上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根深蒂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经商思想,限制了商品
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综上,中国明清两朝对外执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加强君主专制、固守传统的重农抑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重大社会转型
课题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重大社会转型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课科目历史班级姓名流程具体内容笔记栏考纲要求重点:掌握中国历史上四次转型时期的阶段特征及表现。
难点:明清时期阻碍社会转型的因素;新中国三次大的经济体制转型【课前导入】“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就是指社会的整体性变动。
具体来说,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它不是指社会某个领域的变化,更不是指社会某项制度的变化,而是指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形式的整体性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一、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二、明清民国时期——向资本主义过渡三、新中国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四、改革开放时期——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一、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发端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西周成型的我国古代早期文明被以小农经济、中央集权为特点的我国古代文明所取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推动因素、表现与影响1.推动因素(1)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该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动力。
(2)直接原因:争霸战争和各国改革变法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2.转型的主要表现(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制、分封制崩溃;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2)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3)文化上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儒、道、墨、法成为主要流派。
(4)阶级上贵族阶层逐渐失去政治特权,经济上日趋衰落;“士”阶层活跃;拥有大量土地的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的兴起。
3.文化上:教育上重视劳动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文艺学术上提出“双百”方针。
4.外交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民族独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社会风尚上:崇尚节俭、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形成◆四、改革开放时期——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时期,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为突出的时期。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一、春秋战国(公元前5—3C)1、国家政局:分裂逐步走向统一2、社会性质: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 、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形成。
4、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儒家“以德治民”,法家“以法治国”,道家“无为而治”,墨家“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二、明末清初(17—18C)1、政治: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封建统治日益腐败。
2、经济: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3 、民族关系: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
4、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
5、思想文化:承古萌新,“承古”即理学的发展。
“萌新”A、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B、“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三、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C末20C初)1、政治: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
2、经济:产生于19C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两次重要发展机遇;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 、思想文化: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四、过渡时期(1949—1956)1、政治:巩固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经济:经济恢复,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建设成就显著。
3、外交: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一边倒”;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大转型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大转型崔振椿一今天的中国正发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大变革,中国大变革需要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大学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社会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个历史性的变化需要从历史的高度加以考察才能够正确地体认,因为今天的中国是昨天的中国的历史地发展。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一个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帝国专制社会,只是在近代以来,在世界大潮的影响之下才开启了现代化的变革,早在清朝晚期,中国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李鸿章面对当时急速发展变化的中国社会,曾发出了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感叹。
以今日观之,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继续,这个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指向是什么?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人一百五十多年来的梦,也是世界文明交流激荡的影象。
中国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之点,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明程度不能以自己为参照,而应以全球人类的文明程度为参照,因而任何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必须具有开放性的胸怀和世界性的眼光。
世界性,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重大的时代挑战,因为在近代以前中国发生的战争大都是中华民族境内的战争,而在近代以后中国发生的战争却具有世界性的特点。
在世界性产生以后,在世界范围内的文明比较中,中国无法自闭于世界,中国必须了解世界。
近代以来中国一方面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和侵略,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了解世界的文明和进步,这就是中国现代化的发端。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主题,也是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指向,而中国的现代化只有在开放的世界范围内才能找到自己的文明定位。
但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在阶级斗争的深刻影响之下,在巨大的文化惯性之下,中国却走向了另一种自我封闭的道路,虽然极想实现现代化,却离现代化的目标越来越远。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世界,离不开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激荡。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从历史的比较中,在世界开放的范围内,来实现自己的现代化。
中国历史阶段特征整理
中国历史阶段特征整理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关系和文化交流;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阶段。
3、对外: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技术交流等形势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
4、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1、政治: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
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3、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4、文化:体现民族融合特色;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科技成就突出,在数学、农学、医药学和地理学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四、隋唐时期(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
2、经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赋税制度出现重大改革。
3、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日本、朝鲜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中国历史上四次社会转型
二、明清、民国时期——向资本主义过渡
1、方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被动转型、向西方学习、救亡爱国
2、结果——没有完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表现 ①明清经济高度发展:农业在技术、作物、耕地等方面的发展;手工业在私 营、产值方面的发展;商业在白银、市镇、市场等方面繁荣; ②明朝中叶后(1500年后)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文化:明清思想批判;明清小说体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西学东渐开端
政治
第 二 次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社会; 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变法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 辛亥革命);清政府新政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排压民族资本、社会生活的变化
立宪共和实业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
经济
文化
社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孤立分散(闭关)
整体世界(扩张)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2、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 3、生产组织形式——个体小农经济: ①小农经济的特点有三: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工简单, 男耕女织,农业与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 ②小农经济的优点有三: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 极性、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③小农经济局限有三:脆弱、劳苦、不利于商品经济和社 会分工; 4、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核心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5、租佃关系日趋普及化。
三、新中国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
1、方式——三大改造、制定宪法和政治建设 2、结果——1956年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3、表现: ①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革命的若干问题、三大纲领; ②1949年新政协会议、《共同纲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确立三大政治制度; ④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⑤实行三大改造和工业化建设; ⑥1954年颁布宪法;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许多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这些时期通常伴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和进步。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竞争,推动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同时,各种思想流派涌现出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隋唐五代时期(581年-960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政治上,隋朝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同时,文化上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3、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中外交流也日益频繁,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这些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它们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微积分历史上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微积分是一种数学工具,它研究的是变化率和累积量的问题。
自其诞生至今,微积分已经经历了数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着重介绍其中的两个阶段: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发明以及无穷小方法的引入。
首先,我们要讲的是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发明。
在17世纪,两位杰出的数学家——英国的牛顿和德国的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发展出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这一伟大的发现被后人称为“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是微积分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这个公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来计算复杂函数的积分和微分,使得数学家们能够解决许多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其次,我们要讲的是无穷小方法的引入。
在19世纪,微积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极限理论的引入。
极限的概念是微积分的基础,它帮助我们理解微积分中的许多概念,如导数和积分。
中国历史上两次社会转型
经春秋战国到秦统一 终告完成
进入铁时代 生产力飞跃 轴心时代 区域文明发展
世界 背景
两次科技革命西方工业化和对 外殖民扩张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转型比较表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转型 第一次 第二次
经济结构变化:生产力提 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 高,农业发展。耕地开垦,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 土地私有制发展,井田制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崩溃。 政治:近代民族危机加深,各阶 阶级关系变化:自耕农和 层不断探索独立富强之路,先后 新兴地主产生。 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 领 政治格局变化:列国争霸 命,探索渐次深入,实现由帝国 域 战争频繁,完成区域统一; 向民国转变。 诸侯国内政改革,制度建 思想:由维新变法思想,到三民 设趋同,中央集权制度开 主义,再到新文化运动队传统文 始形成。 化批判。 文化的活跃:“士”阶层 其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科 活跃,出现百家争鸣。 技文化全面变化。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转型比较表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转型 第一次 第二次
1、政治:实现由帝制向民国的转变 2、思想: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 化、新文学成为社会主流价值 3、社会习俗:服饰、称谓等习俗变 化。
结 果
秦统一,确立 中央集权体制
对中国:进入大一统帝 国时代,秦中央集权体 影 制成为历朝政治制度的 响 蓝本 对世界:东亚儒家文化 圈;丝路;远播西方
一、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转型
历史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 • 辛亥革命前后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转型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转型比较表 第一次 内涵 时段 动力
从封邦建国体制向中央 集权大一统体制转型
第二次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族危机,救亡图存, 探索独立富强之路
中国近代史上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
意义
欧洲从基督神文化为中心过渡到人文为中心。它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有力的冲击了封建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它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乃至中国辛亥革命
它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提倡民主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性质
欧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欧洲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初期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后期逐步有社会主义的倾向
戊戌变法是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辛亥革命也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现代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次
1956年底三大改造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
思想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
兴起时间
14——16世纪
17——18世纪
1915年-20世纪20年响范围
中国近代史上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
次数
时间
社会性质的变化
变化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
1840年鸦片战争后
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侵华,清政府卖国,中国战败,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重大社会转型
课题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重大社会转型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课科目历史班级姓名流程具体内容笔记栏考纲要求重点:掌握中国历史上四次转型时期的阶段特征及表现。
难点:明清时期阻碍社会转型的因素;新中国三次大的经济体制转型【课前导入】“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就是指社会的整体性变动。
具体来说,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它不是指社会某个领域的变化,更不是指社会某项制度的变化,而是指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形式的整体性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一、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二、明清民国时期——向资本主义过渡三、新中国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四、改革开放时期——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一、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发端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西周成型的我国古代早期文明被以小农经济、中央集权为特点的我国古代文明所取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推动因素、表现与影响1.推动因素(1)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该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动力。
(2)直接原因:争霸战争和各国改革变法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2.转型的主要表现(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制、分封制崩溃;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2)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3)文化上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儒、道、墨、法成为主要流派。
(4)阶级上贵族阶层逐渐失去政治特权,经济上日趋衰落;“士”阶层活跃;拥有大量土地的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的兴起。
3.文化上:教育上重视劳动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文艺学术上提出“双百”方针。
4.外交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民族独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社会风尚上:崇尚节俭、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形成◆四、改革开放时期——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时期,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为突出的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时期和两次转轨
Three Periods and Two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 唐昌黎;孟海贵
作者机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太原小店020006
出版物刊名: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页码: 30-35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元选择论;三个时期;两次转轨
摘要:本文认为从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起,中国即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文章以二元选择论为立论根据,将“姓资”“姓社”问题转化为分期问题,指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分为平等式、经济发展式和全面发展式社会主义等三个时期。
三个时期发生了两次行进轨
道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平等轨道转向了发展轨道,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发展轨道转向全面发
展道路。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大转型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大转型崔振椿一今天的中国正发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大变革,中国大变革需要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大学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社会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个历史性的变化需要从历史的高度加以考察才能够正确地体认,因为今天的中国是昨天的中国的历史地发展。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一个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帝国专制社会,只是在近代以来,在世界大潮的影响之下才开启了现代化的变革,早在清朝晚期,中国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李鸿章面对当时急速发展变化的中国社会,曾发出了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感叹。
以今日观之,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继续,这个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指向是什么?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人一百五十多年来的梦,也是世界文明交流激荡的影象。
中国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之点,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明程度不能以自己为参照,而应以全球人类的文明程度为参照,因而任何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必须具有开放性的胸怀和世界性的眼光。
世界性,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重大的时代挑战,因为在近代以前中国发生的战争大都是中华民族境内的战争,而在近代以后中国发生的战争却具有世界性的特点。
在世界性产生以后,在世界范围内的文明比较中,中国无法自闭于世界,中国必须了解世界。
近代以来中国一方面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和侵略,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了解世界的文明和进步,这就是中国现代化的发端。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主题,也是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指向,而中国的现代化只有在开放的世界范围内才能找到自己的文明定位。
但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在阶级斗争的深刻影响之下,在巨大的文化惯性之下,中国却走向了另一种自我封闭的道路,虽然极想实现现代化,却离现代化的目标越来越远。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世界,离不开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激荡。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从历史的比较中,在世界开放的范围内,来实现自己的现代化。
中国历史三次社会转型
中国历史三次社会转型中国历史三次社会转型第一次:开始于春秋战国,完成于秦汉(汉武帝)政治:宗法分封制崩溃,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确立文化:由“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一统第二次:出现于清末民初政治:封建帝制结束,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文化: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民主共和思想不断传播第三次:出现于新中国建立到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或出现于过渡时期)政治: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拓展:1954年宪法、三大制度)经济: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文化:“双百”方针的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练习思考探究】1、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1“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这次“大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
●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因素: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政治因素: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的加深。
●思想因素: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不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采用三权分立。
(3“第三次大革命”后,新中国在建立民主国家的过程中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中国的三大历史阶段
中国的三大历史阶段中国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分别是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从西周建立封建制度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被推翻。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由君主或皇帝领导,权力高度集中,社会结构呈等级制,封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百姓则以农民为主体。
在这个阶段,经济以农业为主导,手工业也有一定发展,社会生活以世袭的贵族阶层为核心。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在这个时期,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
同时,中国社会内部仍然存在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结构。
这个时期中国经济被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资本主义所统治,大量的土地被外国势力侵占,工业水平相对较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三、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阶段,也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社会克服了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弊端,实行了全面的社会改革。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财产实行公有制,经济实现了工农业现代化,人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国家与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国家的利益。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在国际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中国的历史经历了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三个重要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正不断努力实现国家和人民的繁荣与发展,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性质的两次转型与中国历史的三个阶段依照中国社会性质得变迁为依据,能够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在时刻上从古史得传奇时代到秦皇汉武时期,那个时期得重大变化是中国大地上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普及和中央集权制政府建设得完成.第二个时期是秦汉至晚清,那个时期中国处在中央集权制政府弱操纵之下得乡村社会,突出得人际关系要素是血缘关系和邻里关系,确实是由法家建立得儒家社会,与欧洲得封建制时期形成明显得区不.第三个时期是1840年至现在,这是中国被动进入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得时代,中国作为后发国家进行工业化努力得过程还在接着,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正卷入越来越多得人口,即便是农民和农业也差不多日益卷入社会生产流通得总过程.或者讲,划分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并作为两次社会性质转型得决定性事件是:“中央集权制政府”得建立和“现代化”进程得展开.一、中央集权制政府得建立是社会完成第一次转型得依据和标志在中国大地上,今天差不多发觉得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超过7000处,早先相对分散得人群,在漫长得历史进程中间,最后都逐步选择了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意了后来被人们称为中华文化那个思想格局,并在小区域逐步实现政治整合得基础上,通过春秋战国时期得动荡时代,最终完成了整个民族得政治整合,建立起中央集权制政府.这是中国社会得第一次转型,转型得三大要点是:经济上是以农业生产技术普及为主导得“第一次全球化”过程,政治上得关键和标志事件是稳定得中央集权制国家机器得建立和强化,思想与文化上成长了统一得汉字和中华文化.加速实现转型得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完成了中央集权制政府得建设,最后是在汉武帝手上得到巩固和完善得.与欧洲国家得历史演进过程相区不,近代西方国家得中央集权制政府建设,是与资本力量得兴起和对外扩张过程和工业革命同时发生得,因此马克思才有可能在如此得典型得欧洲经验基础上,把资本作为主导一切得积极因素来对待,把政治权力建设和技术革命成就都化约为资本主导得结果,没有那个共时性,马克思如此得叙述就可不能产生.欧洲中心论历史观得一个核心认识是资本具有主导一切得力量,没有资本就没有现代社会得一切.这与中国得历史演进过程和经验,是明显不一致得,中国得中央集权制政府建设与资本主导力量上升没有任何关系,与工业革命也不是共时性事件,认真对比欧洲和中国得历史过程,足以否定资本至上得伪历史观.欧洲政治经济诸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和技术)得重大变迁,实际上是集中在近代一次完成得,而中华民族是两次转型得结果,这是中国与欧洲历史重大区不得第一个特点.秦汉以落,中国历史有2/3以上得时刻,是在统一得中央集权制政府得管治之下,早先占据主导地位得部落自治和邦国林立局面差不多结束.早先人们是生活在部落或者小邦国内部,差不多上是高凝聚度得生产共同体和安全共同体(按照儒家得历史观,这些共同体是“大同时代”得遗迹,而且还具有回归大同得可能),而现在人们是生活在“天高皇帝远”得中央集权制政治下、由名义上是皇帝委派得地点官进行指导得各种社区自治结构里.传统社会建立在农业得基础上,剩余有限而且流淌少,专门是远距离运输成本高昂,对多数人得日常生活而言贸易和商业在人们生活中间不占据重要地位,弗兰克和彭慕兰关于中国得研究,仍然是以工商业社会形成得研究视野回溯从前,这是社会性质决定得.二、实现政治整合之后得人力物力优势是中华文明传承不断得缘故中国历史与欧洲重大不同,还在于中华民族得形成和中华文化得同意过程,不是在排他性得利益趋势人群扩张中间完成得.是一次农业技术普及得全球化过程.先是中心地区农业发达,人口增加对外播迁,在广阔森林-草原环境中间去查找新得农业地带,结果带动了游牧渔猎民族选择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农业主导下得全球化过程.由于没有对落后部落利益得排斥和掠夺,落后民族在选择农业得同时也认同了农业民族,文化认同和种族融合都在农业扩张期间自然完成了,这是中国能够最终统一得重要基础.农业民族得扩张过程与游牧渔猎部落得关系相对缓和,是因为农业部落和游牧渔猎部落得生存资料,差不多上不是相互竞争和互为消长关系,同时中国黄淮海大平原面积巨大,落雨量在400-800毫米之间,那个落雨量在自然状态下确实是森林-草原环境,有许多林间得草原适合农业部落得拓展和播迁.中国得农业全球化过程,不排斥游牧渔猎部落得生存利益,也不实施奴隶制,因此就没有不可消弭得敌意,这是文化认同和种族融合得基础.因为没有奴隶制那样得排斥不人利益制造敌意得制度,中华民族最终实现了全部国土面积上得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中国与欧洲相比,由于长城一线特别得半干旱环境,单位面积得牧草产量极低,使得游牧民族得越冬生存困难非常大,结果就转化为对农业地带得安全压力,全球历史上最强大得游牧民族部落军事同盟基本上出现在中国北方.中华民族所面临得北方游牧民族得军事压力,要比欧洲大得多,由于中华民族在先秦游牧民族壮大之前,就先行完成了民族融合和中央集权制政权得建设,从而具有非常大得人口优势,并在中央集权制政府得主导力量下,最终能够集中足够得人力物力建设长城如此得“不马腿”工程,削减游牧民族骑兵得优势,并集中足够得人力物力对游牧民族进行反击,如此强大得自我爱护力量,使中华民族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得没有失陷于游牧民族得迁徙浪潮得民族,成为唯一得传承不断得文明.欧洲得封建制,实际上是古希腊罗马实行奴隶制得酬劳.中国没有实行奴隶制,因此就最终使得自己有了足够得力量去抵御游牧民族得侵袭,幸免了欧洲那种失陷于游牧民族得封建化过程.这是中国与欧洲历史具有重大不同得第二大特点.中国传统社会与欧洲相比,政治权力由集权制政府垄断,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分离,中国地主没有欧洲封建主那样得政治权力,无法以此去限制农民得身份自由,建立起人身依附关系,实际上欧洲得封建制时代得社会关系特征,是游牧民族在农业社会按照游牧部落人身关系特点建立起来得.与欧洲得情况相反,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间超经济强制得作用不强烈,国家政权与个人得关系非常弱(“天高皇帝远”),政治关系和超经济强制关系不同于欧洲社会得特点,使得中国传统社会得人际关系中间血缘关系和邻里关系相对突出;换言之,中国民间社会得所谓“儒家特点”是法家建设了中央集权制得结果,因此毛泽东讲“祖龙虽死秦尤在,孔学名高实枇糠.”另外与欧洲社会得中世纪非常不同,中国民间舆论是自主得,没有宗教如此得职业意识形态机构;而社会思想得主流要同意政府扶持和指导,国家通过科举取士得方式划定士大夫得读经范围,中国没有欧洲那种超越国家政权之上得宗教话语权作用,这也是中国传统时期话语权和思想格局得特点,与欧洲截然不同. 三、社会转型中间得中国与西方社会得本质差不中国社会得第二次转型得加速期是1840年得鸦片战争为起点,那个过程至今为止还在接着,还没有最后完成.本次转型得特点是中国被动加入资源和剩余分配得全球化过程,工业化和都市化得生产生活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得居住环境和利益关系特点,国家和社会治理应对利益复杂化要求深入进展,个人主导自己命运得能力迅速萎缩,由于社会转型期得特点,中国本土文化和思想创新处于不确定状态,既有毛泽东主张得文化革命得主张,也有高扬普世价值主张全面抄袭和全盘西化得,民族文化和个人命运上得焦虑不安,布满全国上下,在思想文化界引发极大得混乱或者解放.第一次转型建立起排斥政治竞争成本权力集中得农业弱治理社会,那个社会得利益分配局限在狭小地域,利益流淌数量小,人际关系相对简约,人们多数居住在熟人社区里,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在初级群体里面完成社会化过程;第二次转型得前景和去向还有欠明朗,整体趋势是走向外在调节操纵强化得利益复杂社会.在今天得社会里,专门是都市和工商业机构中间,利益关系是依靠契约和法律来规范得,个人利益和命运需要一个外在得强制力量去保证实施.中国第二个历史时期得要紧社会关系特性差不多逐步消逝,得益于毛泽东时代得工业化进步,第三个时期得特征日益明显.在现代化叙述中间,关于中国和欧洲在工业革命过程中间得首创地位咨询题,专门需要提出来讨论.西方得早期扩张,确实是利用了私人资本积存得强烈竞争意志作用,私人资本在中国没有起到过如此得强烈作用,资本破坏社会整合得特性,长期受到政治力量得有组织制约,这是因为在一个相对封闭得政治体系内部,个人资本积存与政治稳定是互斥得目标.近代西方对外扩张得过程,实际上也是要满足于把内部矛盾对外转嫁,在非洲猎捕奴隶贩卖到美洲,在印度种植鸦片贩卖到中国市场,基本上资本积存得矛盾外部化得结果.资本积存过程中间完全排斥他人利益诉求,与中国先秦第一次政治革命过程得强大经验是矛盾得,历史经验告诉中国人要“怀柔远人”,如此才是低成本、高效率解决认同与安全咨询题得首要经验.西方近代历史经验是在抵抗风险非常低得条件下,无限制地进行资本积存.所以也证实了资本积存过程与内部政治稳定目标是互斥得,同时这也是什么原因欧洲分裂称为几十个国家得缘故,而且至今无法寻到操纵和统治世界得路径,因为西方扩张过程内含着利益关系得互斥,结果所以只能是制造矛盾与纠葛,没有高认同确信就没有低成本得操纵方式.中国人早已化天下为国家,而西方人正在化国家为天下,以实际行动去推销彼此互斥得国家竞争方案.私人资本积存过程得完成,与前工业化国家无法实现“战争工业化”有关,这些国家不仅难以实现真正得国家力量动员,而且也难以与私人资本积存得竞争意志和武器工业成就长期抗衡,资本积存成本外部化过程得以在非常低得成本上实现.工业革命得两大要素是:长期持续得分工生产带来得技术积存;相对密集居住得富裕消费群体提供得市场容量和产品低成本实现条件.技术可能加上经济前提,再加上政治前提(积存矛盾外部化),这是工业革命得三大前提.中国因为内部政治缘故拒绝资本积存得内部化政策,外部资本积存过程得血腥与残暴与中华文化得核心价值相冲突,基督教得狭隘野蛮排外也是支撑血腥积存得意识形态,因此只能是西方而不是中国人能够在资本积存基础上实现工业革命.作为工业革命得成果,交通和通信成本下落,全球资源和剩余分配得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社会转型速度加快.结果造就了两种不同性质得社会:中心和外围.中心国家资源和剩余分配关系相对缓和,足以支持高成本得深入操纵制度;外围国家资源分配关系紧张,社会整合困难,矛盾深重,充满着文化焦虑和制度困惑.中国本来在毛泽东时代是自我中心,现在在精英们得主导下参与成为外围,成为世界上资源和剩余流出最多得国家,换言之,也是外部矛盾内部化作用最强烈得国家.这是目前中国和欧美日不同得第三大特点,中国资源和剩余分配关系紧张带来社会关系得整体性紧张,操纵成本急剧上升,关于以后得稳定预期难于维持,政府、企业和个人得行为都趋向短期化.今天中国社会资源和剩余得特点是:少数人有非常大得优势去攫取社会剩余;政治权力资本化运用,话语权不捍卫民族利益、精英阶层得整体利益和多数人利益.全部三种社会操纵手段――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话语权,基本上偏离了承担社会操纵得合理方位,共同失灵.中国与西方国家得三大差不,意味着中国不能简单地因袭西方得历史叙述,也不能简单地抄袭西方社会得调节方案,关于国家得以后进展前景预期也不能以西方得现有道路作为依据.中国百年来得西化派(包括马学教条主义者和主流知识精英)知识精英得努力过程,本质上是那些掌握话语权得人士,在治学上追求低投入(抄袭西方所以最省心)和掺杂个人利益和政治意志(实际上确实是“私欲之蔽”),是以一种最腐败得方式去行使话语权得结果.考察中国历史和现实,要走出西方得经验视野,拓宽我们得观看角度,才能兼容中国得历史与现实中间那些曾经起重要作用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