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案例盘点和分析
教育经典故事及案例全解(共5篇)
教育经典故事及案例全解(共5篇)第一篇:教育经典故事及案例全解教育经典故事及案例1、给过失的学生搭个“梯子”山西通宝育杰学校詹文龄校长讲述过她当教师时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次收学费时,发现一个学生悄悄拿走了她放在一旁的三元钱。
她看到了是谁,但没有声张。
上课时,她说是他粗心多找了一位学生三元钱,希望这位学生把多找的钱还给她。
一天过去了,没有动静。
晚上,他翻来覆去不能能入睡,三元钱不能算多,但是性质非同小可,如不及时教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第二天,她悄悄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钱是多找给你了,你说是不是?”这位学生看看老师温和而又带着几分严峻的面容,低着头红着脸说:“是的。
”并且把三元钱交给了老师。
詹校长说,当时她并没有强调钱是学生悄悄拿走的,更没有说钱是学生“偷走的”。
学生也没有声明钱不是老师多找的,而是自己悄悄拿走的。
这个学生小学毕业生了中学,又读了中专,一直到参加工作后,每逢过年过节,总是要看望他的詹老师。
这是非常高明的教育艺术。
老师没有因为三元钱这件小事而姑息迁就学生,也没有因为教育学生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既没有“顶牛”,也没有因为交回了三元钱而怨恨老师。
学生低下的头、涨红的脸说明他对过失的悔悟。
师生之间就是这样心照不宣,谁也没有捅破中间像片薄纸似的“矛盾”。
老师达到了目的——教育学生;学生受到了教育——悔悟过失。
学生也是人,他们有他们的人格尊严,尤其在伙伴面前,他们的人格尊严表现得尤为强烈。
所以教师在批评、帮助那些有过失行为的学生时,更应该头脑冷静,讲究艺术。
其中有一点最重要,那就是批评要个别进行,要给学生留有面子,搭个“梯子”,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自己教育自己。
2、尊重学生的人格有位老师在学生时代曾经犯过一次“不可饶恕”的错误。
参加工作后写了一篇名为《老师,我铭记您的宽容》的感人肺腑的文章:念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是一个很不显眼的小女孩,老师和同学们很少有人注意我。
真实育儿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5岁,就读于某幼儿园大班。
小明性格活泼开朗,喜欢与人交流,但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中,小明表现出了明显的叛逆行为。
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将小明交给老人照顾,老人对孩子的宠爱导致小明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
幼儿园老师反映,小明在幼儿园经常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不听从老师教导,甚至在课堂上大声喧哗。
二、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因素(1)父母忙于工作,缺乏陪伴。
小明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导致小明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2)老人溺爱。
老人对孩子的宠爱导致小明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如任性、自私等。
2. 幼儿园教育因素(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幼儿园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未能充分调动小明的学习兴趣,导致小明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2)班级管理不到位。
班级管理不到位,导致小明在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方面(1)父母要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小明,关注他的成长。
父母可以通过参加家长会、与老师沟通等方式,了解小明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老人要适当调整对小明宠爱的程度,培养他的独立能力。
老人可以鼓励小明自己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玩具、打扫卫生等。
2. 幼儿园教育方面(1)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小明的兴趣爱好,采用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小明的学习兴趣。
(2)加强班级管理。
教师要加强班级管理,引导小明与其他小朋友和谐相处,培养他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开展亲子活动。
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叛逆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更加关注小明的成长,老人也调整了对小明的宠爱程度。
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加强了班级管理,并开展了亲子活动。
小明在课堂上表现更加专注,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也更加融洽。
五、总结通过对小明案例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婴幼儿(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王(化名)是一位年轻的父母,他们在孩子出生后,面临着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困惑。
小王的孩子出生后,小王和妻子都希望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
二、案例分析1. 孩子的基本情况小王的孩子出生后,小王和妻子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安全感:孩子在面对陌生环境或人时,会表现出害怕、哭闹的情绪。
(2)独立性差:孩子依赖性强,不愿尝试独立完成事情。
(3)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在玩耍或做事情时,容易分心,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2.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家庭教育方式单一:小王和妻子在教育孩子时,主要采用说教、打骂等方式,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2)亲子陪伴不足:由于工作繁忙,小王和妻子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3)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小王和妻子对婴幼儿时期的教育知识了解不足,无法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教育。
三、家庭教育指导方案1. 建立安全感(1)多陪伴孩子:小王和妻子应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为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鼓励孩子在面对陌生环境或人时,勇敢尝试,逐渐增强安全感。
2. 培养独立性(1)适当放手:在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上,适当放手,让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2)鼓励孩子参与家务:让孩子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3)引导孩子学会表达: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
3. 提高注意力(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2)合理安排活动:为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避免孩子过度疲劳。
(3)培养兴趣:引导孩子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4. 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1)参加育儿课程:小王和妻子可以参加一些育儿课程,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
儿童成长发展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
小明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均为普通工人,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小明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但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注意力不集中:小明上课时容易分心,做作业时经常走神,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 自我管理能力差:小明缺乏时间观念,经常拖延作业,做事没有计划。
3. 学习兴趣不足:小明对学习缺乏兴趣,觉得学习枯燥乏味,不愿意主动学习。
4. 亲子关系紧张:由于小明在学习上的问题,父母经常批评他,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二、案例分析1. 注意力不集中:小明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长过于溺爱或忽视小明,导致小明缺乏自律意识。
此外,小明可能缺乏适当的注意力训练,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
2. 自我管理能力差:小明自我管理能力差可能与家庭教育环境有关。
家长没有给予小明足够的关注和引导,导致小明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3. 学习兴趣不足:小明学习兴趣不足可能与学校教育方式有关。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导致小明对学习失去兴趣。
4. 亲子关系紧张:小明与父母亲子关系紧张可能是由于家长过于严厉,忽视小明的心理需求,导致小明产生逆反心理。
三、教育方案1. 家庭教育指导(1)家长要关注小明的学习情况,了解小明的学习需求,给予适当的关心和鼓励。
(2)家长要改变教育方式,避免溺爱和过度严厉,注重培养小明的自律意识。
(3)家长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多与小明沟通交流,了解他的心理需求,缓解亲子关系紧张。
2. 注意力训练(1)家长可以引导小明进行注意力训练,如定时阅读、做注意力训练题等。
(2)学校可以开设注意力训练课程,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
3. 学习兴趣培养(1)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
(2)家长可以鼓励小明参加课外活动,拓宽视野,培养兴趣爱好。
4. 亲子关系改善(1)家长要改变教育方式,关注小明的心理需求,多与小明沟通交流。
二十个教育经典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一:小明的成长之路小明,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家庭条件十分艰苦。
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我国一所著名大学。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毅力。
二、案例二:老师与学生的小故事在一次课堂上,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小明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
经过一番了解,老师发现小明家庭情况不好,父母离异,他独自一人生活。
于是,老师主动关心小明的生活,帮助他解决困难。
在老师的关爱下,小明逐渐变得自信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教书育人,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案例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老师是一位语文教师,她发现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总是感到枯燥乏味。
于是,她尝试通过让学生自己创作古诗词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投入到古诗词的创作中,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四、案例四:家长与学校携手共育李同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最近一段时间,他的成绩突然下滑。
家长和学校共同分析原因,发现李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
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李同学逐渐戒掉了网络游戏,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这个案例说明,家长和学校要携手共育,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五、案例五:关爱留守儿童在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王老师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她关爱每一个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支持。
在她的关爱下,留守儿童们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茁壮成长。
这个案例体现了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六、案例六:爱心支教张老师是一名支教老师,她来到偏远的山区,为孩子们传授知识。
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张老师没有退缩,而是倾注了全部心血。
在她的努力下,孩子们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这个案例展示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七、案例七:创新教学方法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班主任教育学生案例分析5篇
班主任教育学生案例分析5篇班主任教育学生案例分析1林林自打出生就是个巨大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十岁就成了一位肥胖儿童,可身体素质却很差,今日感冒,明天发烧,四季闹病,还早早架上了眼镜。
评析:纵观林林各身体素质表现,都与他缺乏体育锻炼有关,这将会影响他身心的、梦想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体育锻炼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行为规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何人忽视孩子的身体成长发育的看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也是对孩子成长发展不负职责的一种表现,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关键是怎样使孩子,尤其是“豆芽”型孩子、肥胖儿童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呢?方法:1、激发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引导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激发他们在某一项目中有一技之长,如“学校即将举行运动会,就利用活动课时间在班内进行选拔赛,优胜者参加运动会比赛,学生兴趣颇大,斗志昂扬。
又如:能够利用晨会、午会给学生讲名人锻炼身体的趣闻轶事,结合时事体会祖国健儿摘金夺银的喜悦。
2、有计划选择项目进行锻炼,并给以具体的指导。
教师利用休息时间与孩子一齐进行锻炼,如跳绳、蛙跳、踢毽子等小型的体育活动,有条件还能够和学生一齐打羽毛球、乒乓球等,在具体指导孩子体育活动时,要注意把体育活动与游戏娱乐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如我校开展的花色橡筋活动,边唱儿歌,边跳橡皮筋,这样会使孩子感到体育活动的乐趣,让身心都得到锻炼。
3、教给孩子有关的体育锻炼小常识,注意自我保护。
体育锻炼要收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必须保证活动的科学性。
所以,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锻炼知识和技术。
如:每次锻炼前,要有准备活动,锻炼后要有整理放松活动;起跑要听口令,打球时不能走步、撞人等,注意安全保护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要教育孩子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任何一个活动项目的锻炼资料,都是由不会到会的多次重复才能实现,如不经常锻炼,非但不能构成必须的熟练动作,并且还会前功尽弃,所以必须引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锻炼应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一张一弛,保证锻炼后的充分休息时间,使身体各部分恢复正常,对于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取得的提高要适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以促使其体育活动的兴趣不断得以保证和巩固。
家庭教育相关案例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就读于某小学四年级。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与同学交流较少,学习成绩一般。
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
小明的家庭教育主要依赖于保姆,保姆对小明的教育方式较为严厉,导致小明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对学习也没有兴趣。
二、案例经过1. 问题发现在一次家长会上,小明的班主任发现小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在课后,班主任与小明进行了交流,发现小明在家中的学习环境较差,父母很少关心他的学习,保姆的教育方式也较为严厉。
2. 案例分析(1)家庭教育缺失小明的家庭教育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父母陪伴时间不足: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明很少得到父母的陪伴,导致他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对父母产生疏离感。
② 教育方式不当:保姆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没有考虑到小明的心理需求,导致小明对学习失去兴趣。
③ 学习氛围不浓厚:小明的家庭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父母很少关注小明的学习,使得小明在学习上缺乏动力。
(2)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在培养小明的能力和习惯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① 教师关注不足:教师对小明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他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② 同学关系不融洽: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导致他在与同学交往中存在困难,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
三、案例解决1. 家庭教育改善(1)父母调整工作安排,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小明,关心他的学习、生活。
(2)与保姆沟通,改变其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小明的兴趣和自信心。
(3)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鼓励小明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校教育支持(1)班主任加强对小明的关注,及时发现并解决他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2)组织班级活动,帮助小明融入集体,改善他与同学的关系。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明的心理素质,帮助他克服内向、不善言辞的问题。
四、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发育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7岁,就读于某小学一年级。
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母亲独自承担起照顾小明和家务的重任。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小明在幼儿园阶段并未接受过系统的早期教育。
进入小学后,小明的学习成绩和人际交往能力均表现一般,尤其在数学和语文方面较为薄弱。
在日常生活中,小明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等特点。
二、案例分析1. 发育问题(1)智力发展:小明在数学和语文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这可能与他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关。
在智力发展过程中,早期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家庭条件限制,小明在幼儿园阶段并未接受过系统的早期教育,导致其智力发展相对滞后。
(2)情绪发展:小明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这与他的家庭环境有关。
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更容易受到伤害,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此外,小明在幼儿园时期可能未得到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导致其情绪发展受阻。
2. 教育问题(1)学习方法:小明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因为他尚未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帮助小明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效率。
(2)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家庭条件限制,小明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母亲独自承担起照顾小明和家务的重任,可能无法给予小明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其次,家庭环境较为简陋,不利于小明全面发展。
3. 解决方案(1)智力发展:针对小明的智力发展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针对小明在数学和语文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其学习成绩。
②利用游戏、绘本等教学手段,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积极性。
③鼓励小明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丰富其课余生活,提高其综合素质。
(2)情绪发展:针对小明的情绪问题,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及时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关爱和陪伴。
儿童教育案例以及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今年7岁。
他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
小明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但在学习上却遇到了一些困难。
他的成绩一直不稳定,有时候成绩很好,有时候又很差。
父母为此非常着急,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成绩。
二、案例描述1. 小明在学习上的问题(1)注意力不集中:小明上课时容易分心,经常走神,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学习方法不当:小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常盲目地死记硬背,效果不佳。
(3)缺乏自信心:由于成绩不稳定,小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缺乏自信心。
2. 小明在生活中的表现(1)与同学关系融洽:小明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与同学们关系融洽。
(2)热爱运动:小明喜欢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身体素质较好。
(3)乐于助人:小明乐于帮助他人,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三、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方式:小明的家庭教育方式较为宽松,父母给予他较多的自由空间。
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小明的独立性和创造力,但同时也导致他在学习上缺乏自律。
(2)家庭氛围:小明的家庭氛围较为和谐,但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导致他在情感上得不到足够的关注。
2. 学校因素(1)教师教学方式:小明的教师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2)同学关系:小明在班级中与同学关系融洽,但由于成绩不稳定,他在同学中的地位并不高。
3. 个人因素(1)性格特点:小明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但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2)学习方法:小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育建议1. 家庭教育(1)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应关注小明的学习生活,为他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2)培养小明的自律能力:父母应引导小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学会自我管理。
2. 学校教育(1)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华,一个活泼好动的7岁男孩,就读于一所公立小学。
他的父母是典型的上班族,工作繁忙,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小华的爷爷和奶奶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无法承担起照顾小华的责任。
因此,小华基本上是由保姆照顾的。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小华的教育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二、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环境分析小华的家庭教育环境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父母的陪伴: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华很少能和父母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这种缺乏亲情陪伴的环境,导致小华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
(2)保姆教育观念的偏差:保姆虽然照顾小华的日常生活,但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往往过于溺爱小华,导致小华缺乏自律意识。
(3)家庭教育方式单一:小华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缺乏方法,主要以严厉的批评和打骂为主,使得小华对父母产生恐惧心理。
2. 儿童心理发展分析(1)情绪管理能力差: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小华在情绪管理方面存在困难,经常表现出焦虑、易怒等情绪。
(2)人际交往能力弱:小华在幼儿园和学校中,由于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导致他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难以融入集体。
(3)学习兴趣低:由于家庭教育方式单一,小华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成绩也一直处于中等水平。
三、家庭教育指导建议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1)父母要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小华,多与他进行情感交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2)鼓励小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的自信心。
(3)父母要成为小华的榜样,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2. 改进保姆的教育观念(1)父母要向保姆传达正确的教育观念,强调教育孩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律意识。
(2)鼓励保姆多与小华进行互动,培养他的社交能力。
(3)定期与保姆沟通,了解小华在家庭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育方法。
3. 创新家庭教育方式(1)采用游戏化教育,激发小华的学习兴趣。
(2)鼓励小华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3)父母要关注小华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家庭教育(实用6篇)
案例分析家庭教育(实用6篇)案例分析家庭教育第1篇当孩子不和人打招呼时女儿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嘴很甜,喜欢叫人,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金口难开了,见人不是低头不语就是装作没看见。
我忍不住催她:“乖,快问叔叔阿姨好!”她没反应。
我有些难为情,再催,还是不叫,我就急了,说:“宝贝,不叫人可不礼貌啊”、“没有礼貌的孩子是没有人喜欢的”等等。
几次三番之后,收效还是不大,孩子似乎一直无动于衷。
有一天我实在生气,终于采用了冷暴力的方式对待她。
在一次孩子不与人打招呼的时候,我快步往前走把她晾在了身后。
孩子马上紧张地追上来,我生气地说:“我不喜欢没礼貌的孩子。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好像很委屈的样子。
专家点评:紧张害羞也好,谨慎小心也好,不打招呼的背后,一定有孩子没有表达出来的感受。
家长不要急于批评,也不要当众指责,更不要强迫他,要尊重孩子有不打招呼的权利。
可以给孩子一个台阶,比如说:“我知道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有时你是在心里叫人了(打招呼了),如果下次你能说出来就更好。
”也可以引导孩子用表情、动作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打招呼。
案例分析家庭教育第2篇孩子,你可以说“不”身为父母在生活中经常忽视或不能容忍孩子对我们说“不”。
其实每个孩子在说“不”时都有自己的理由。
在我和女儿之间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一天晚上,女儿突然要去拿装着奶粉的盒子,我怕奶粉洒出来不让她拿,但她很坚定地说:“不行。
”几分钟后,果然她把奶粉撒在了桌子和地板上。
她怯怯地看着我,当时我很想发火,但还是拼命抑制了这种冲动,并对她说:“现在你和妈妈一起把这里收拾干净。
”后来我问她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她小声地说:“我想帮妈妈做家务,我想自己冲奶粉。
”听后我庆幸自己没有责备她。
虽然奶粉撒了,但这和她那美好单纯的心愿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专家点评:孩子作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人,面对周围的事物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做法,成人应还给孩子说“不”的权利,管住自己的嘴,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们“不”字背后的隐情,做个会听孩子“话”的家长,这才是对孩子的爱。
少儿教育的经典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男孩,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学习成绩一般。
在进入小学阶段后,小明的父母意识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开始关注少儿教育。
本文将以小明的成长历程为例,分析少儿教育中的成功与不足,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借鉴。
二、案例经过1. 小明进入小学小明进入小学后,由于性格内向,他在课堂上不敢发言,与同学交流也较少。
学习成绩一般,经常被老师批评。
父母对此十分担忧,开始寻找合适的教育方法。
2. 家长寻找教育方法(1)家庭教育:父母开始关注小明的兴趣爱好,鼓励他参加各种兴趣班,如绘画、书法、音乐等。
同时,父母注重培养小明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学校教育:老师发现小明的潜力,鼓励他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与同学互动。
针对小明的学习问题,老师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提高成绩。
3. 小明的转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他在课堂上敢于发言,与同学关系融洽,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小明的自信心不断增强,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
三、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成长空间。
在小明成长过程中,父母尊重他的兴趣,鼓励他参加兴趣班,有助于培养他的综合素质。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校教育的作用(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 少儿教育中的不足(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导致孩子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孩子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四、结论通过对小明成长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老虎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老虎,一个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小男孩,今年6岁。
他的父母都是上班族,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小老虎被送到了一家名为“阳光幼儿园”的托儿所。
然而,一段时间后,小老虎的父母发现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并不理想,成绩平平,且性格变得孤僻。
为了帮助小老虎健康成长,他的父母找到了一位资深教育专家,寻求帮助。
二、案例分析1. 问题分析(1)家庭教育缺失。
小老虎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导致家庭教育缺失。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幼儿园教育方法不当。
阳光幼儿园的教育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
这种教育方法导致小老虎对学习失去兴趣,性格变得孤僻。
(3)同伴关系紧张。
小老虎在幼儿园与同伴的交往中,由于性格孤僻,导致同伴关系紧张。
同伴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2. 解决方案(1)加强家庭教育。
小老虎的父母应该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改进幼儿园教育方法。
阳光幼儿园应调整教育方法,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
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改善同伴关系。
幼儿园应加强对孩子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同时,鼓励小老虎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施过程1. 家庭教育方面小老虎的父母开始抽出时间陪伴他,每周至少安排一次亲子活动。
在活动中,他们注重培养小老虎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等。
同时,父母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幼儿园教育方面阳光幼儿园调整了教育方法,增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舞蹈、足球、绘画等。
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还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及建议(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王,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王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缺乏自信。
在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对小王的关心较少,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
小王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一般,与同学关系紧张,缺乏合作精神。
二、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小王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陪伴他,导致小王在家庭中缺乏关爱和指导。
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耐心和关爱,使小王感到压抑和恐惧。
这种家庭环境不利于小王的健康成长。
2. 父母角色缺失在小王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作用。
他们没有给予小王足够的关注和陪伴,使小王在心理上产生了孤独感和不安。
此外,父母在教育过程中缺乏责任感,没有为小王树立良好的榜样。
3. 学校教育不足小王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一般,教师对小王的关注较少。
学校教育在培养小王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小王在学业和人际关系方面遇到困难。
三、建议1. 改善家庭教育方式(1)父母应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
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2)父母要尊重孩子,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3)父母要注重自身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体现出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2. 充分发挥父母角色(1)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父母要关心孩子的学业,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3)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
3. 加强学校教育(1)学校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3)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总结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小王的案例,我们要关注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角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
家庭教育的案例及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王(化名),男,12岁,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小王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家庭条件一般。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王从小由祖父母照顾。
小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一般,但热爱体育运动。
最近,小王在学校的表现引起了老师家长的担忧。
二、案例描述1. 学习方面小王在学习上缺乏自律,经常上课走神,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祖父母对小王的学习没有过多的要求,认为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
这使得小王对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等水平。
2. 交往方面小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与同学之间的交往较少。
在课堂上,小王很少主动发言,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也较少。
这使得小王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3. 生活习惯方面小王的生活习惯较为随意,作息时间不规律。
祖父母对小王的生活习惯没有过多的干预,导致小王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小王的家庭教育观念较为传统,祖父母对小王的教育方式较为宽松。
他们认为,孩子应该快乐成长,不应该过分追求学习成绩。
这种观念使得小王在学习上缺乏自律,对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
2. 家庭沟通不足小王与祖父母的沟通较少,祖父母对小王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有限。
这使得祖父母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也无法给予小王正确的指导。
3.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祖父母在教育小王的过程中,过于注重溺爱,忽视了正确的教育方法。
他们没有对小王进行适当的要求和约束,导致小王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四、教育建议1.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
2. 加强家庭沟通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等。
通过沟通,家长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
3. 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家长应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例如,为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儿童教育案例(精选13篇)
儿童教育案例(精选13篇)儿童教育案例篇1幼儿园每天午饭前的半小时是吃水果时间。
这周周二我照例用小刀帮每个幼儿的苹果切切小,请孩子们排队来我这里拿苹果。
一个又一个孩子依次来拿苹果,什么也没说,只是接过我手中的苹果。
但对每个孩子,我都故意拿着苹果,装作不给的样子,想等哪个孩子拿到苹果后声“谢谢”。
不是我想满足被孩子尊重的虚荣心,而是想让孩子学会感谢别人。
想借此机会让孩子们明白,当别人为你做事后应该说声“谢谢”,从小培养孩子要具有感恩的心。
孩子们对我的举动很是不解。
我也没说什么,只是对着他们笑。
苹果发完了,也没有一个孩子想到说“谢谢”,我有些失落。
等孩子们吃完苹果后,我忍不住问孩子们说:“刚才可能不少小朋友已经注意到,老师在给你们苹果的时候,没有把苹果马上递给你们,是吗?”孩子们都注视着我,表情疑惑。
我用平静的目光从他们天真无邪的脸上一一滑过,说道:“老师为什么没有把苹果马上递给你们?”刚说完,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跟我们闹着玩”“老师逗我们呢”“老师也想吃”……这些回答我并不意外,应为毕竟还是孩子。
我马上叫孩子们安静下来。
“其实呀,老师在等你们的一句话呢?”孩子们都不解地盯着我。
看到孩子们还是不太明白我的意思,我接着说:“刚才,你们拿苹果时,老师为你们每个小朋友做什么了?”有孩子马上抢着说“老师帮我们把苹果切开了一个口子。
”“是吗,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我顺势问道:“老师帮你们切好口子,你们就可以马上吃苹果了。
这样吃苹果也就方便很多了哦。
那你们该对老师说些什么?”这时听到一个细细的声音在说:“谢谢。
”我笑着说道:“说对了。
小朋友,记住,以后老师给你们发苹果或盛饭的时候,在你们有困难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说声‘谢谢’。
”孩子们一起回答“知道了”。
第二天吃香蕉时,我还是照例为孩子们分香蕉。
刚开始时,几个孩子好像忘了昨天的事,后来A说了一声“谢谢”后,每个上来拿苹果的孩子都会说声“谢谢”。
正反面典型教育案例(3篇)
第1篇小明,一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男孩,在小学时期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然而,进入初中后,小明逐渐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也一落千丈。
原来,小明在初中遇到了一位严格要求的班主任李老师,她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对待小明,使得小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正面案例1. 案例背景小红,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女孩,在小学时期成绩一般。
然而,进入初中后,她遇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班主任王老师。
王老师关注小红的内心世界,善于发现她的优点,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小红成长。
2. 案例描述(1)关注内心世界,了解学生需求王老师了解到小红在家中的情况,得知她父母工作繁忙,很少关心她的学习。
于是,王老师主动与小红沟通,关心她的生活,了解她的需求。
在交流中,王老师发现小红对英语很感兴趣,便鼓励她多参加英语活动。
(2)发现优点,激发学习兴趣在一次英语活动中,小红的表现十分出色,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王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当众表扬小红,并鼓励她继续努力。
此后,小红在英语方面的成绩不断提高,自信心也逐渐增强。
(3)关注心理健康,培养良好习惯王老师发现小红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拖延现象,便与她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王老师还关注小红的心理健康,鼓励她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3. 案例结果在王老师的关爱和引导下,小红逐渐变得自信、开朗,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她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还在品德、心理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三、反面案例小刚,一个聪明伶俐、热爱学习的男孩,在小学时期一直是班级的佼佼者。
然而,进入初中后,他遇到了一位过于严厉的班主任张老师。
张老师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对待小刚,使得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绩一落千丈。
2. 案例描述(1)过度严厉,忽视学生需求张老师对小刚的要求十分严格,经常因为一些小错误而严厉批评他。
这使得小刚感到压力巨大,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2)忽视学生优点,打压自信心在小刚取得一些成绩时,张老师并未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反而认为这些成绩微不足道。
小朋友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今年6岁,上小学一年级。
小明聪明伶俐,但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与人交往。
在学校,小明学习成绩一般,但特别喜欢画画。
然而,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小明的性格和习惯存在一些问题,如胆小、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等。
二、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因素(1)家长过度保护:小明的父母对他非常疼爱,总是担心他在外面受到伤害,因此不让他参加户外活动,也不让他与同龄人交往。
这使得小明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导致他在学校里不善于表达自己。
(2)家庭教育方式单一:小明的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较为简单,主要以说教为主,缺乏与孩子的互动和沟通。
这使得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 学校教育因素(1)教师关注不足:由于班级学生较多,教师对小明的关注相对较少。
这使得小明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缺乏自信。
(2)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启发。
这使得小明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佳。
三、教育措施及实施1. 家庭教育(1)家长转变观念:引导家长认识到过度保护对孩子的成长不利,鼓励他们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与同龄人交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丰富家庭教育方式:家长可以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如亲子游戏、阅读、旅游等,与孩子共同成长。
2. 学校教育(1)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小明的内向性格,鼓励他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他的自信心。
(2)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的性格和习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以下是对小明教育效果的具体评估:1. 家庭方面:小明的父母转变了观念,开始鼓励他参加户外活动,与同龄人交往。
小明在家庭中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
2. 学校方面:教师关注小明的个体差异,鼓励他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了他的自信心。
教育案例分析(精选12篇)
教育案例分析(精选12篇)教育案例分析篇1你不对!球是要从上面传的!实况记录:体育活动课上,看着放在地上的五颜六色的皮球,孩子们立刻显得格外兴奋、激动。
让他们安静后,我就与孩子们共同讨论皮球可以怎么玩?多数孩子提出皮球可以滚。
然后我让幼儿以自己的方法玩球。
自己在一旁观察他们是怎么玩的。
一段时间后,我集中了幼儿,这时我赶紧抛出这节课的活动内容及要求:“今天我们都是去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我们参加的项目叫《皮球快快跑》,是来比赛传球!当老师拍手的时候,你们开始从头上一个一个传球,老师手一停,球在谁的手里,谁就要表演双手交替拍球,听明白了吗?”游戏在大家的兴致勃勃中热烈的展开了。
突然,韩成凯和袁野竟大声地吵了起来,“韩成凯,你不对!老师说了球是要从上面传的!你不对!”于是,我马上暂停游戏,我示意让韩成凯传一次让我看看,原来,韩成凯的手是举起来了,可能由于是怕老师突然之间停止拍手而球留在手里,于是韩成凯就迫不及待地想把球传过去,再者可能是因为韩成凯人高马大的缘故,把手举过头顶会觉得太高,所以导致动作不是很标准。
我轻轻地拍了拍两个孩子的小脑袋,说:“你们是怕老师停止拍手停了球留在自己手里要表演节目吧?其实老师会拍一段时间的,不会那么快停下,所以不用紧张,好吗?另外,老师今天给拿到球的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哦!一会你们就会知道是什么好礼物了。
”经过解说之后,孩子们再也不怕接到球,传的时候不着急了,动作也标准了,韩成凯也传的又稳又准确!分析与思考:皮球是幼儿既熟悉又喜欢的玩具之一,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玩具,却蕴涵了很多的知识。
我班的孩子尤爱玩球,在上这一节体育课时,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的确很喜欢滚球,但是几个小朋友手部的肌肉力量较弱,两臂用力不够均匀,控制球滚动方向的能力较差。
后来当孩子们拿到皮球时,有滚着玩的、有抱着扔的、有向上抛的、有用脚踢的、还有个别干脆抱着不放手的。
如何利用皮球发展我班孩子们的运动技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呢?后来我设计了一个《皮球快快跑》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还提高了孩子们动作的协调性。
教育孩儿典型案例范文(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李明(化名)是一位三岁孩子的父亲,他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李明发现孩子独立性较差,依赖性强,于是他决定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二、案例分析1. 问题分析李明在观察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发现孩子有以下问题:(1)独立性差: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穿衣、吃饭、整理玩具等方面,都需要家长的协助。
(2)依赖性强: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总是依赖家长帮助解决。
(3)缺乏自信: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2. 教育方法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李明采取了以下教育方法:(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李明认为,独立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品质。
他坚信,只有让孩子学会独立,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2)鼓励孩子参与家务李明让孩子参与家务,如扫地、洗碗、整理房间等。
在参与家务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够学会独立,还能培养责任感。
(3)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李明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李明鼓励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4)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李明发现孩子对绘画、音乐等兴趣爱好有浓厚的兴趣,于是鼓励孩子参加相关课程。
在培养兴趣爱好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独立能力,还能培养自信心。
(5)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李明注重家庭氛围的营造,与孩子进行亲子活动,如一起散步、看电影等。
在亲子互动中,李明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三、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明的孩子取得了以下成果:1. 独立性提高:孩子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和学习任务,不再依赖家长。
2. 自信心增强:孩子在面对困难时,能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不再焦虑和恐惧。
3. 责任感增强:孩子能够承担家务,关心家庭。
4. 沟通能力提高:孩子在亲子互动中,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 兴趣爱好广泛:孩子在培养兴趣爱好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孩子的案例盘点和分析
如何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TA的保护神,是TA全部的依赖,特别是7岁之前的孩子。
帮助、引导、教育孩子对父母而言,既辛苦又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孩子在父母的眼睛里变得:会笑、会爬、会走路、会说话、会处理问题、甚至会关爱、帮助父母,这些过程凝聚了父母点点滴滴的心血,也给父母留下无尽的乐趣。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教育孩子的案例,仅供朋友们参考。
孩子性格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等等原因,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方法,未必能到达同样的效果。
也就是说:同一个例子,一定有很多很多的处理方法。
案例一、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没礼貌
错误做法:当众训斥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连问好都不会,我平时是怎么教你的,真没出息。
”
结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觉得无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确做法:给孩子台阶下,“不好意思,我这孩子很棒,就是有点认生,慢慢就好了。
”
孩子的心声:“下次我一定做好,让大家知道我真的是一个很棒的好孩子。
”
案例二、孩子把水、牛奶等撒在了桌子上
错误做法:对孩子发脾气、训斥孩子,说孩子笨、说孩子没用,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
结果: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并温和的对孩子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可以把桌子收拾干净吗?”
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
孩子学会了宽容!
案例三、孩子问课本之外的问题,大人不会
错误做法:态度烦躁,并训斥孩子:“别瞎问了,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
孩子的心声:“天天就是学习学习,什么时候才能不上学啊?”不仅让孩子对学习没有信心,而且,以后再遇到难题一概略过,不求甚解。
正确做法:“孩子你真棒,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说明你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了。
不过,我也不知道答案,咱们一起探讨探讨,好不好?”
结果:孩子很高兴,以后遇到问题一定锲而不舍,非研究明白不可。
案例四、孩子考试不及格
错误做法:“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丢不丢人!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真的笨死了!”更有甚者踹孩子几脚。
孩子的心声:“我完了,我就是笨,再怎么学也学不好了。
”
正确做法:“我知道你心里一定也不好受,没事的孩子,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这次没考好的原因,争取下次考好。
相信你,下次一定比这次有进步。
”
孩子的心声:“我一定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
案例五、孩子作业写得潦草
错误做法:“怎么写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吗?”有的父母甚至把孩子的作业本撕了。
结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确做法:“你写成这样,好多字我都看不懂写的是什么。
一旦养成习惯,考试的时候你也会写成这样,老师在改卷的时候,就会不小心把你写对的看成是错的,那样就会影响你的考试成绩了。
重新写一遍,相信你一定一次比一次写的好。
”
孩子的心声:“比刚才的字有进步,我能做到。
”因为也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
案例六、孩子写作业磨,该睡觉了,作业没写完
错误做法:“你怎么又没写完,一会儿不盯着你都不行,快写,我看着你。
”
结果: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心想:“反正有人陪我,写不完又怎么样。
”
正确做法:“写作业是你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睡觉时间到了,明天自己去跟老师解释吧。
”
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心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呢?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不然没法交代”。
案例七、孩子看电视不肯去写作业
错误做法:怒气冲天地把电视关掉,吼叫着让孩子去写作业。
结果:孩子满肚子不高兴地去了,心里恨你,说你是暴君。
正确做法:“先去写作业,写完作业再来看电视。
如果因为电视影响了你的学习,我们只好停止交收视费,以后,即使作业写完了,也没有电视可以看了。
你是先去做作业,还是继续看电视,自己选择。
”
结果:孩子权衡利弊之后,立刻去写作业了。
案例八、孩子早上不起床
错误做法:“快起床,要迟到了!”顺手打两巴掌,手忙脚乱地给孩子穿衣服。
结果:下次依旧。
正确做法:“我只叫你一次,不想起就接着睡。
迟到挨批评是你的事,你自己能处理好就行。
”如果孩子依然不起,一定要坚持原则,让孩子自己承担一次责任。
结果:下次一叫就起床。
案例九、孩子的袜子脏了
错误做法:“把袜子脱下来,我给你洗。
”
结果: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认为父母就是为自己服务的,反正他们也不会累。
正确做法:“你把自己的袜子洗了,好吗?妈妈今天很累,能不能把妈妈的袜子也洗了?谢谢宝贝!”
结果:孩子受到尊重,洗袜子去了,心想:“我以后要多关心一下爸爸妈妈,我也是家里的一员,他们越来越老了。
”
案例十、大人做错事了
错误做法:强词夺理或视而不见。
结果:孩子心想:“凭啥你犯错误就不承认呢?当大人真好,有错也不挨批。
”
正确做法: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
结果:孩子以后做错事了,主动道歉,觉得理所应当。
案例十一、家长会上家长被老师批
错误做法:家长会之后,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又打又骂。
结果:孩子没任何自信,学会暴力、学会撒谎。
以后不敢和父母说真话,怕挨打。
正确做法:先把孩子的优点赞美赞美,然后分析孩子不足的原因,鼓励孩子,相信孩子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结果:培养了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喜欢和父母交流,性格变得开朗,有自信,遇事有自己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