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七年级上科学_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_优秀课件浙教版
![七年级上科学_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_优秀课件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b692bfcf84b9d529ea7aa7.png)
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
)的结果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部分共同组成的
用铅笔在图3--36中勾勒出我国的轮廓, 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在人类历史时期从来没有活动过的火山。
看看哪些地区曾经有过火山活动.
讨论: 火山活动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 世界上有十大自然灾 害,其中就有火山, 火山排在第六位,有 记录的世界上最大的 火山灾害是印度尼西 亚的坦博拉火山喷发, 这一次火山喷发使得 九万二千人死亡。所 以火山喷发造成的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 很严重的。
震前
有“世界的屋脊”之称的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很多海洋古生物的化石。
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
还有那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变动的?
震后
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请阅读书P102上的图3-37,试分清下列概念:
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何处,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
请阅读书P102上的图3-37,试分清下列概念:
震源: 地震发生的源地。
震中:
与震源对应的地表部分。
震源深度:
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 各点离震中的距离。
地核:2900~6371千米
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
)的结果
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能对地震
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报吗?
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
请阅读书P102上的图3-37,试分清下列概念:
你想了解我们的家乡是否处在地震带上吗?
地壳 地幔 地核
1.说出地球的内部结构:
、
、
。
并说出它们各自的范围: 地壳:0~17千米
地幔:17~2900千米
3.4.2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素材
![3.4.2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5fa971c9a5e9856a57126081.png)
6.地震的自救
有序逃生 逃离楼房高度2倍远的距离
防震日必美本备国家物学庭品校防防震震演演练练 日本小学生防震演练
7、地震的预兆
马不进圈 动物异常
井水喷涌 出现地光
*近代地震仪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 动仪)是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 发明的,于公元138年记录到 陇西大地震 。
日本耗资数千万美元,打造了“地震早期预警系统”。
塌陷地震
洛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 杉 等级,地震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3倍。 矶 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
大 可能造成极大破坏的地震,平均每年不到20次。 地 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震 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震源 地第震4节是地地壳壳变岩动石和在火地山球地内震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震源 地全震世是 界地每壳年岩发石生在的地地球震内多力达的50作0万用余下次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日本耗资数千万美元,打造了“地震早期预警系统”。 逃离楼房高度2倍远的距离
3.地震的类型
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科学家按照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分为不同的 等级,地震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3倍。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 我国的地震分布图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于公元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
汶川大地震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上.1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上.1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https://img.taocdn.com/s3/m/c8770d1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5.png)
上升或降落 曲折
缓慢
断裂
猛烈
课堂练习
1.以下信息中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C )
A. 悬崖上曲折的岩层 B. 海洋底部古人类的遗迹 C. 河谷中有崩落的大岩石 D. 青藏高原上海洋生物化石
2.火山岩浆来源于地球内部的 软流 层
3.日本的圣山是 富士山 ,它会周期 性的喷发,所以是一座 活火山 。
褶皱
这些山是怎么形成的呢?
水平岩层在____内__力__的__作__用
下,
或产生曲折,或引发断裂,这是地球
上 山脉和谷地 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读图: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
3.6米
建成时
6.3米
十八世纪
2.5米
1955年
海平面
十五世纪
(1)建成时到十五世纪,地壳如何变化?
地壳的升降运动
在哪里可以找到这样的土地?
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地壳变动的情势是多样的
地壳变动的证明
a、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b、那不勒斯海岸大理石的升降 c、曲折的岩层(褶皱)
d、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断层) 的痕迹
e、地震
f、火山
……
地壳变动情势(上升/降落 /曲折/断裂、缓慢/猛烈)
地壳变动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
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猛烈、很迅速———火山喷发、地震。
火山活动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 火山喷发后沉积到地面的火山灰会 把城市掩埋,炽热的熔岩流会使大 地变成一片焦土。
滚滚火山灰
火热的熔岩流
读图: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其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火山组成: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https://img.taocdn.com/s3/m/dc121f0c3c1ec5da50e27077.png)
伏而待定,就近选择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排椅旁蹲下后 闭眼,将书包或提包放在头顶等。
蹲下
护顶
固定
有序逃生
逃离楼房高度2倍远的距离
地震的预报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世界火山分布
全世界各类火山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三、地震
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 震动现象。
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形式 地壳变动的剧烈表现形式
震源:地震的发源地,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距离 震中距: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
教学课件
科学 七年级上册 浙教版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一、地壳变动的证明
有“世界的屋脊”之称的的青藏高原,近几十年科学 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很多海洋古生物的化石。
高山上的海洋古生物化石
喜马拉雅鱼龙化石
岩石一般是水平的,但某采石厂的岩石是弯曲的。 采石场弯曲的岩层
3.6米
a.活火山:正在喷发或周期性喷 发的火山。 富士山:有明显的火山锥
冰岛火山:没有明显的火山锥
b.死火山:史前曾经喷发过,而有史以来没有活动的火山。
乞力马扎罗山
山西大同火山群
云南省腾冲火山
我国大多数是死火山
c.休眠火山: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静 止状态的火山。 休眠的火山口积水而成的 东北三省(黑龙江)五大连池、吉林省长白山的天池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素材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7c656407998fcc22bdd10d31.png)
上升运动 高山、高原
缓慢运动
地
壳
下沉运动 裂谷、海洋
变
动
激烈运动 火山、地震
火山 火山活动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
火山形成原因 坚硬的岩石底下有高温高压的岩浆在活动着, 岩浆可以沿着地壳薄弱处的裂缝喷出地面。
①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 其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火山口
火 山
火山锥
岩浆通道
气态:(水蒸气、
喷
二氧化硫等)
地震结构的概念
➢ 震源: 地震的发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 0~300km处)
➢ 震中: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 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 震中距:
地表某点离 震中的距离
➢ 震源深度:
震源距地表 的垂直距离
地震结构示意图
构造地震: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
(占世界地震总数的85%致90%左右)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跑向人多的地方;
发 物
液态:(熔岩流)
固态:(火山灰、
火山尘等)
② 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何处? 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
岩浆主要来自软流层, 沿着地壳的裂隙喷出地表。
火山类型
活火山 正在喷发或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如:日本富士山、台湾的七星山
死火山 曾经喷发过,但长期处于静止状态
如:乞力马扎罗山、山西大同火山群
休眠火山 史前曾经喷发,现处平静,仍能复苏
生物活动遗迹 C.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如:日本富士山、台湾的七星山 逃离楼房高度2倍远的距离
②华山北坡大断崖 如:日本富士山、台湾的七星山
看看你的家乡是否也处在地震带上? 火山活动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 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a4293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e.png)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地壳的变动。 2.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全球火 山、地震的分布特点。 3.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的方法。
知识点1 地壳变动的证明重难点
1.地壳变动的概述 地壳变动表现为上升、下沉或水平运动。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如 火山喷发、地震等),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如珠穆朗玛峰上 升速度很慢)。
休眠火 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 我国东北地区五大连池火山群
山 处于静止状态的火山
5.火山的分布:目前,全世界被确认的各类火山共有2 500余座。它们的分布并不均匀, 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6.火山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含教材第101页思考与讨论答案)
岩层断裂后抬升形成的山脉叫断层山,如庐山、泰山、华 喜马拉雅山脉是典型的褶皱山
山。岩层断裂后也会凹陷,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
(2)海陆的变迁 地壳的升降运动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如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 的升降变化,如图所示。石柱上横线代表曾经被火山灰覆盖,小点部分保留着海洋 生物活动的痕迹。
2.地震发生的频率 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 万余次。这些地震绝大部分都是极其轻微的,只 有借助灵敏的地震仪才能测知。而可能造成极大破坏的地震,平均每年不到 20 次。 3.地震的分布(含教材第102页读图答案) 世界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一带。
(3)地壳变动的其他证据 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577e2d52d380eb62946d79.png)
全球火山主要分布为环太平洋地区火山带,地中海---喜 马拉雅山火山带.(2500余座)
看看我国的火山集中地区
新疆 青藏高原
云南
东北 —长白山、 五大连池
我国最近一 次火山活动 是新疆西昆 仑阿什火山, 在1951年5 月27日发生 了喷发。
死火山——山西省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是华北平原著名的死火山群,被誉为“东亚大陆稀有自然遗产”,这些火 山的形态保存完好,大部分坡面对称,呈圆锥状,甚至像人工的精雕细琢。
火山喷发造成地形变化的主要结果:
喷出地表的岩浆冷凝后,会形成圆锥
形的火山丘,还会形成火山岛屿、堰塞湖 等地貌。
山丘
岛屿
堰塞湖
随堂练习
1、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
升降变化说明( D )
①:地壳变动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②:地壳的升降运动是海陆变迁的重要原 因
③:这里曾经发生火山活动
④:地壳变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随堂练习
2、以下信息中不能证明地壳变动 的是(C )
A:悬崖上弯曲的岩层 B:海洋底部古人类的遗迹 C:河谷中有崩落的大岩石 D:青藏高原上海洋生物化石
以下情况,请从资料中各选一例
资料一:1692年,美州中部牙买加发生了一次猛烈地震,岛上首府 叶尔港有3/4沉入海底,许多年后当船只驶过这座水底城市顶部时,人 们还能看见淹没在水下的一幢幢房子.
资料二: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 发现了很多鱼类化石.在3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是古地中海的一部 分,一片汪洋,第三世纪以来,发生了喜马拉雅山运动,亚欧板块和印度 板块相互挤压,大陆板块缓慢上升形成高大山脉.现在仍每年以 0.33~1.27CM的速度上升.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e9b3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f.png)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答案】C
【例6】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 ②快速离开教室,跑 到空旷地方去 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⑤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 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
③迅速关闭煤气阀门,切断电源,远离高压 电线等。
④建筑师通过设计建造一些抗震建筑物来减 少地震的危害。
2.地震的预兆:民间流传着许多预报地震的 方法,如马不进圈、鸡飞狗叫、猪不吃食、 井水喷涌、出现地光、蜜蜂群迁等。人们还 可以借助仪器的观测和观察自然界的异常现 象,判断地震是否会发生。但是现代科学发 展的水平还不能对地震做出准确、及时的预
D.证明地壳的变动都很缓慢
【答案】D
【例16】下面与地震相关的叙述中,可信的是(
)
A.如果发生地震,在室内要尽量关闭电源、煤气,躲在床下或桌下
B.海地地震引发海啸时,天津沿海地区居民要马上撤离
C.蚂蚁频繁搬家,说明要地震了
D.有人预测2017年5月10日四川要发生地震
【答案】A
【例17】下列自然现象可以反映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七年级科学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 球
课堂导入
01
知识点分析
基础知识点的罗列和例题 难点易错点和知识点总结
一.地壳变动的证明
1.地壳变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岩石的变
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地壳变动有时进行 的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候则进行的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 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的地壳变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精品优质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精品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aecb3bde80d4d8d05a4f32.png)
伏而待定,就近选择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排椅旁蹲下后 闭眼,将书包或提包放在头顶等。
蹲下
护顶
固定
有序逃生
逃离楼房高度2倍远的距离
地震的预报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世界火山分布
全世界各类火山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三、地震
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 震动现象。
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形式 地壳变动的剧烈表现形式
震源:地震的发源地,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距离 震中距: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
建成时
6.3米
十八世纪
海平面
2.5米
1955年
十五世纪
这种变动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察觉。 地壳的升降运动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 如火山喷发和地震
还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地壳在不断地变动?
缩小的地中海、扩张的红海和台湾海峡、东非大裂 谷的形成等。
二、火山
地壳内部的灼热岩浆沿地壳薄弱处喷出地壳的现象。
分是死火山 D.火山活动也可以给人类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及硫
黄等有用矿物
2.发生地震时,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D ) A.双手抱头躲在桌子底下 B.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C.躲在卫生间和厨房 D.躲在高墙旁
防震建筑
许多现代化的地震观测站,把地震仪设置在偏远的地方或 放入很深的地下洞穴内,以免地震信号受到火车、飞机及 各种钻挖工程的干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PPT教学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22631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4.png)
我国火山主要在东北、东南沿 海、台湾、云南、西藏、新疆。
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利弊
影响气候 破坏环境 影响生活
带来肥料 天然地热来源
制造陆地 形成多种矿产
下列不属于火山带来的益处的是( C )。 A.形成矿产 B.形成温泉 C.形成干湿适宜的气候 D.生成肥沃的火山灰
解析
火山不会带来干湿适宜的气候,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火山灰对气候有比较大的影响。
候风地动仪 — 张衡
自
然
界井
异 常 现
水 冒 泡地光
象
地震云
发现异常现象时,
弄清异常现象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 情况,保护好现场,向相关部门报告, 请专业人士调查核实,弄清真相。
正确的地震防护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2018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下 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D ) A.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B.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C.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 D.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
地震的分布
世界最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在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区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地区。
地震的分布 火山和地震在成因上都和地球内部能量的积聚和释放有关。
地震的分布
我国地震频发的五大区域:
台湾地区 南北地震带 新疆西藏地区 华北地区 华南地区
如图是地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 B是震源,A是震中 B. AB是震源深度 C. AD和AC都是震中距 D. 地震对C处的影响大于对A的影响
山
火山喷发 构成: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
类型: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21b351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7.png)
新知讲解
6、火山的类型: 不同火山的外部形态和活动特点是千差万别的。例如,日本的
富士山就是一座外形呈圆锥状、长期周期性喷发的活火山;而冰岛 等地许多正在喷发的火山却没有明显的火山锥。
日本的富士 山(活火山)
正在喷发的冰岛活火山 (没有明显的火山锥)
新疆
天山
死
天池
你认为地壳变动最直接的证据是什么?
火山、地震现象是最直接的地壳变动的证据!
新知讲解
二、火山
1、火山活动: 火山活动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
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
新 知 讲 解 2、火山喷发的影响: A、不利影响:
1)影响全球气候。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
动的结果。 水平岩层在内力作用下,或发生弯曲,或引发断裂,这是地球上
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而地壳的升降运动是导致海陆变迁 的重要原因。
拓展阅读 千奇百怪的地形地貌
西北黄土高原
雅丹地貌
新疆天山天池
贺兰山
嘉峪关黑山湖 河南蒙旗草原
活动
沧海桑田虽能说明地壳是变化的,但毕竟是缓慢的变化。 其实地壳变动也有很剧烈的、很直观的,这可作为地壳变动 最直接的证据。
课堂练习
7、地壳和地表形态都在不断地变动着.如图是日本新岳火山与最近发 生喷发的情景,喷出的火山烟尘高达7000米。 (1)火山喷发是 地壳 变动的证明; (2)日本地震和火山多发是因为处在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两 板块的交界处。
课堂总结
地 壳 的 变 动
地壳变动的证明
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建筑 物的升降、褶皱、断层
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 2)破坏环境。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会形成泥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共28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7bee2c95022aaea998f0f26.png)
全球地震与火山的分布 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思考地震逃生的方法有哪些?
思考地震前有哪些前兆?
2.地壳运动的形式:
_____运动和_____运动。其中
_____是山脉和谷地形成的重要原 因,____是陆海变迁的重要原因。 3.地壳变动的证据:
①________ 、 ②__________、 ③ _________
4. 什么是地震? 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 作用下,发生____或___而引起 的震动现象。
全球地震和火山主要分布为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地震带。
______:地震的发源地。
_____: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 _____: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
______:各点离震中的距离。
自学指导一
1.地壳变动的证据有哪些?
一、地壳变动的证明
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意大 利的三根石柱、悬崖上岩层 断痕、弯曲的岩层、高山上 的海洋生物化石……
水平岩层在内力的作用下,或 发生弯曲,或引发断裂,这是地球 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
1. 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的形式: 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
1. 什么是地震?
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 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 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震 中 距 震中 震源深度 震源
震源:地震的发源地。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 震源深度: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各点离震中的距离。
全球地震的分布
全球地震主要分布为环太平洋的陆地和 周围海域,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来自地幔中的 软流层。 岩浆在强大 的内压力作用下, 从火山口或地壳 裂隙喷出地表。
4.火山类型(按其活动情况分)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https://img.taocdn.com/s3/m/477cce7726fff705cd170a01.png)
地壳变动和火山喷发一、地壳变动的证明1 岩层的弯曲和断裂2 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3 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二、火山火山的定义:由固体碎屑、熔岩、流或穹状喷出物围绕着其喷出口堆积而成的隆起的丘或山火山的组成: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组成火山喷发物:气态的(水蒸气,二氧化硫)液态的(熔岩流)固态的(火山灰,火山尘和火山弹)火山的类型:活火山正在喷发或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史前曾经喷发过,而有史以来没有活动的火山休眠火山有史以来喷发过。
但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火山分布: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三、地震地震的定义: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地震的组成:震源地震的发源地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受地震影响最大的地方)震中距地表某地距震中的影响地震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地震常发的地区:台湾、四川、日本地震的预兆:马不进圈、鸡飞狗跳、猪不吃食、净水喷涌、出现地光,蜜蜂群迁等四:地震的防范和预防要冷静迅速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有序快速地撤离如果是在底楼就迅速跑到室外,到开阔的地带避险,如果是在高楼就依据所在位置做出判断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
1.下列各省区,地震发生较频繁的是( )A.台湾省 B.浙江省C.黑龙江省 D.吉林省2.受地震影响最大的地点是( )A.震中 B.震源C.震中距较大处 D.不能确定3.地震和火山大多发生在( )A.陆地的城市中 B.沙漠或荒野中C.基本上都在海上 D.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来源:学科网]4.下列事件不会..伴随地震发生的是 ( )A.水灾 B.火灾C.SARS蔓延 D.海啸5.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带是( )A.环大西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B.环大西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带[来源:学+科+网Z+X+X+K]C.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D.日本列岛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6.下列现象属于地震前预兆的是( )A.井水冒泡,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B.家里鸡飞狗跳,老鼠乱闯C.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D.天气变得异常闷热7.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山口
1、火山类型
① 活火山:指正在喷发的、或有迹
象表明在不远的将来可能喷发的火山。 日本富士山
台湾七星山
② 死火山:是史前曾经喷发过,而有史 以来未活动的火山. 乞力马扎罗山 山西大同死火山群
③ 休眠火山:是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 但长
你知道哪些关于火山的知识? 看火山视频,了解火山带来的危害: 1、影响气候:
般是水平的。但有时在山区所见的裸露 岩层常常是弯曲和倾斜的.
岩层的弯曲
取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然后 握住两端,用力向中间压,使书 弯曲,并试着把它画出来。
褶皱
褶皱:地壳受力挤压而发生的弯曲
世界上绝大部分山 脉都是因褶皱隆起 而形成的。例:喜 马拉雅山是典型的 褶皱山、我国四川 盆地东部的山也大 多是褶皱山。
地震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 形式,也是地壳变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根据以上证据和事实,得出的结论是:
地壳始终在不断地变动着
三:火山
直冲云霄的火山灰
火热的熔岩流
活动三:如果我是岩浆...
火山的组成部分: 火山口、火山锥、 岩浆通道 岩浆通道
火山锥 火山喷发物: 固态喷发物:火山灰、 火山尘、火山弹 液态喷发物:熔岩流 气态喷发物:水蒸气、 二氧化硫、硫化氢
岩层在受到巨大的力挤压时发生断裂或错位引起的
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 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 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 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 震.
返回
地震前的汶川
地震后的汶川
• 地震产生的原因 •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 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 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 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 地震共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 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五种。
近期,科学工作者在有 “世界屋脊”之称的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 很多海洋古生物化石.
这说明了什么呢?
二、地壳变动的证明
地壳是否真的在不断地变动中呢?
你的猜想是... 你有哪些证据能证明你的猜想呢?
• 1.褶皱 • 2.断层 • 3.大理石的升降 • 4.海陆变迁 • 5.火山 • 6.地震
现象: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形成时一
• 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所造成的直接灾 害有: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 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 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 区的破坏。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 伤人畜的现象。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是否所有岩层受力都会弯曲?
岩层位置 相互错开 的变形叫 断层
岩层的断裂
断层
岩层断裂后抬升形成山脉叫断层山。 如台东山脉、庐山、泰山。 岩层断裂后也能凹陷,形成裂谷。如 东非大裂谷、陕西渭河平原。
庐山 东非大裂谷
那不勒斯大理石的升降
3.6米
建成时 十五世纪
6.3米
十八世纪 1955年
2.5米
(横线部分表示曾被火山灰覆盖,小点部分保留着海洋生物活动的痕 迹.)
1、建成时到十五世纪,地壳下降6.3米。 2、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地壳上升6.3米。 3、十八世纪到1955年,地壳下降2.5米。
海陆变迁
A 青藏高原的形成(高山上海洋古生物化石)
化石
B 台湾海峡:近年来,人们在台湾海峡海底某些 地方发现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和古河道(是人工运 河的一部分)的痕迹
火山
2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 、破坏环境:
火山====魔鬼的诅咒?
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出大量火山灰, 伴随大风的吹拂,火山灰向西南欧部分地区蔓延。 葡萄牙空中交通官员表示,葡萄牙北部波尔图的 航线已经全部取消,到亚速尔群岛的航线也将暂停10 个小时。因为当地气象部门预计,9日晚火山灰将铺满 里斯本天空,能见度和安全性都不允许飞机起降。 法国航班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大。虽然法国的领空 目前还保持开放,但从8日开始的新一轮火山灰已经迫 使巴黎、里昂、尼斯三地机场至少70%飞往南欧的航班 被迫取消。
3.天然蒸汽取暖供热站
常年被冰雪笼罩的冰岛,许多家庭通过 火山蒸汽取暖供热.冰岛人还利用地热资 源进行温室蔬菜花草种植、建立全天候室 外游泳馆、在人行道和停车场下铺设热水 管道以加快冬雪融化。冰岛不冰,四季如 春,也是火山的功劳。
4.旅游资源、疗养胜地
日本温泉 腾冲火山群
火 山 分 布 图
全球火山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
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火山喷发的有毒气体中含有 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 硫磺和氯气,形成酸雨,昏暗的白昼和狂风暴雨, 3、影响生活: 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 甚至泥浆雨都会困扰当地居民长达数月之久。火山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不同于烟灰,它是坚硬 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 泥土、岩石碎屑形 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它们就会随风散布 的小颗粒,不溶于水。吸入火山灰会导致人和 成的泥浆可象洪水一般淹没了整座城市。 到很远的地方。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 动物的呼吸道和肺部受损,导致呼吸疾病。火 温下降,农作物减产,严重的将导致物种灭绝。 山灰对机械设备会产生影响,使汽车、飞机等 交通工具受损。更严重的还有危及人的生命。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谁最薄,谁最 厚?
地球内部结构圈层示意
17千米 上地幔
0
地壳
1000千米
地幔
2900千米 下地幔
外地核
5000千米 6371千米 内地核
地核
岩石圈是由什么组成的?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 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共同组成的 地壳
岩石圈 地 幔
软流层
位于地表以下60~400km处,主 要由呈熔融态岩浆物质组成
火山=====天使的礼物?
1.富集金属矿
火山活动搅动了地下炽热的岩浆,冲 出地面形成火山岩。这些火山岩浆里 饱含着各种矿液,经过一系列复杂的 物理化学作用后,凝结富集成多种金 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2.天然的化肥厂
有的活火山地区的居民,尽管那里火山频发,他 们仍冒着生命危险居住在火山口底下。火山爆发 的火山灰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 所需的养分。蜚声中外的意大利维苏威火山下, 人们已在火山附近开了几家大型化工厂,利用火 山喷发的气体制造硼酸、氨水和硫酸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