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分为四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行力分为四层:总裁执行力,高层执行力,中层执行力,基层执行力。

总裁执行力是战略执行力,战略就是执行。所以,一家公司的总裁如果没有战略,这家公司最大的执行力其实已经没有了。或者说,一家公司的总裁如果有战略,员工与管理者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结论:如果一家公司强调执行力到了偏执的地步,只能说明总裁的战略能力不足够!

高层执行力是领导力,领导力就是执行力。所谓领导力,不是权力,是影响力,是人们自愿跟从的能力。而所谓领导者,是那些能够带领人们去创造奇迹的人,所以,一个组织如果没有执行力,当领导者没有凝聚人心的时候,执行力就出问题了。

结论:人们不会跟从一个人,人们只会跟从自己的内心,所以,重要的是获得员工的心,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人。

中层执行力是流程,流程就是执行,流程是把说的变成做的唯一的通道,一个团队没有流程,就会十分强调权力,用权力来代替流程,政府组织与公共组织时常使用这种“权力”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权力实际上是毒品,会让人们丧失服务意识,忘记自己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

结论:如果没有结果,那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实现结果的流程。如果没有执行力,那是因为没有一个执行力的流程。中旭的3S执行力系统,就是从这个原理出发的。

基层员工就是行动,行动就是执行力!员工是具体的实施者,如果一家公司没有执行力,那很可能是员工谈得多,做的少,聪明战胜了认真,理由战胜了结果。论语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深以为然!

结论:行动不一定有结果,但不行动,一定没有结果!

曾经在日本企业崛起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管理大师戴明说,企业发生的问题,99%是因为系统,而不是员工。但我们大多数人却认为,企业发生的问题,99%发生的问题是员工的问题,不是系统问题。因为系统问题的最大短板是老板,管理的目标是达成系统的目标,而最容易影响系统目标的就是老板。一个员工对系统目标影响的程度是微乎其微的。

企业目标是盈利率与竞争力与执行力。系统的目标是什么?从股东的角度看,目标是盈利,即盈利率,而从客户的角度看,目标是价值,为什么客户会选择我们的产品,这是竞争力。从内部看,是员工满意度,这是执行力。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在这三个方面设定目标,然后去看实际的执行中[实际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差距的背后是问题,企业家与管理者天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

问题的定义: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才是问题,如果目标都可以实现,那你就没问题。企业家把目标提高,就存在问题了。你选择了什么目标,就选择了发现问题的角度,等于选择了什么样问题,比如选择盈利目标有三个:利润(赚了多少),投资回报率(多少投入),现金流(赚的是现金还是帐面指标),这些盈利目标,都等于在说,企业所有的问题都是投入产出问题.

目标决定战略,战略决定流程,流程决定结果。从这种逻辑来看,提高结果等于流程的优化,而流程的优化取决于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目标不是盈利,因为所有的盈利对应的是客户价值的增量,正确的提问是:多采购我们的产品,提高支付价格,不与竞争对手合作,客户对我们有什么新要求?而这个新要求就是我们的目标,约束我们实现目标的阻碍因素是什么。

一般的成本会计认为,产品成本=变动成本+固定分摊,而变动成本与分摊是与规模对应的,所以,这种观点认为,企业要赢利,就大量生产吧。但生产就会产生库存,库存是万罪之源,库存是杀手,所以,我们要的并不是大量生产的规模利润,我们要的是赢利的生产。

这就是TOC管理会计的理论,真正实现现金销售的产出才是真正的效的产出,也就是说,有效产出=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利润(NP)=有效产出-运营费用(OE)=SR(销售收入)-VC-OE。所谓运营费用(OE),就是为赚钱而花的钱,

有了这样一种新的管理视角,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如何提高利润?提高利润的很重要的前提是有效产出,而提高有效产出的前提在于从客户出发,比如说,好卖的产品没有货,比如客户要的货不及时,这都会影响销售。在中国,大量制造性企业的问题是不能够及时交货,如果我们的制造业能够保证准时交货,那么,销售额会大大增加。

有效产出是一个什么游戏,有效产出是一个“拉动式”游戏,意思就是说,通过客户价值来决定竞争力的因素。因为销售额等于客户明确认知的价值+客户没有明确认知的价值,所以,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做透明,让客户清楚知道他付的价格中,那一些是你创造的价值,这样一来,客户就愿意与你形成战略伙伴而不是购买了。

什么是责任?

所有的管理都建立在一个基本的假定之下,那就是每个人都承担自己的责任。但什么是责任?当我们讲责任的时候,我们事实上是在这样两个前提下进行的:

一:事情与自己有没有联系,与自己没有联系,就没有责任。

二:事情的发生过程中,自己是不是能够控制?不能够控制的,就没有责任。

所以,当我们说一个人不在责任状态的时候,事实上是在说明,第一,他认为这件事与自己没有关系,第二,这件事的发生过程,他认为自己是无能为力。

为什么越重要的事,越没有人做?

在实际执行中,有很多管理者都是这种责任稀释现象的受害者。因为他们想当然地以为,一件事情越重要越紧急,就会有越多的人来处理。因此,他习惯于向员工不停地说明这项工作有多么多么的重要,要大家重视。

不幸的是,员工就像那些围观的群众,纷纷在猜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

当管理者只关注“要不要做”,“为什么一定要做?”“做了有多大好处”这一类战略问题,执行就出问题了,因为员工发现“越是重要的事”,越要搞清楚“你做还是我做”?

这就是责任稀释定律在作祟――每个人都知道事情很重要,但是没有人会主动承担这个没有指向“我”的责任。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执行中常见的误区,管理者通常会本能地认为,重要的事=大家做,大家做=人人做;员工却认为,大家做=别人做,都这么想,结果就是,大家做=没人做。

责任稀释定律:人越多,越没有责任!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他们让一个人在大街上,模拟癫痫病发作,如果只有一个旁观者在场时,病人得到帮助的概率是85%,而有五个旁观者时,他得到帮助的概率却会降低到31%。

在另外一次实验中,他们让一座建筑屋的门底冒烟,如果只有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会有75%的概率报警。然而同样的冒烟事件中,如果看见冒烟的人是三个人,报警的概率就会降到38%。

这样的实验似乎与我们的常识相反。在我们看来,千斤重担众人挑呀,人多,自然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愈容易解决。比如在大街上,有人追杀你,你呼喊救命,大街上人越多,你获救的机会就越大。

但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我们的常识相反:在旁观者越多的情况下,你得救的几率越小。

为什么?这涉及到群体或组织环境中的责任界定问题。从责任的两个维度,我们很容易看到问题的真相:

人越多的情况下,人越感到这件事与我无关。

当周围有很多可能帮忙的人时,每一个人会觉得的责任感都会降低:“其他人一定会帮忙的,说不定他们已经打电话叫警察了。”每一个人都以为责任是别人的,结果却是没有人担负起责任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