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药学研究进展-论文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侯展文;刘元生
【期刊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年(卷),期】2008(031)006
【摘要】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问题,血小板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血小板生成素的调节,其与特异性受体c-mpl结合后激活下游多条信号通路,包括
STAT3/5,MAPK/RAs及P13K.新一代的血小板生成素模拟物克服了重组血小板生成素携带的免疫源性,其通过不同方式激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并提高血小板数量,为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带来希望.此外白细胞介素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也参与血小板的生成.单胺递质5-羟色胺是血小板内容物之一,已证实其是巨核细胞生长因子之一,通过与巨核细胞表面的5-HT2B受体结合而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本文拟就促进血小板生成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和新的血小板生长因子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5页(P515-519)
【作者】侯展文;刘元生
【作者单位】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临床疗效观察
2.血小板生成素基因注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3.促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
进展4.血小板生成的调控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5.人血小板生成因子(TPO)的cDNA克隆及促血小板生成效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促骨修复的重组生长因子的研究开发进展
摘要 :骨修复是一个复杂过程 , 需要细胞与各种生长 因子 的协 同作用 。生长因子是一类通过与特异 的、 高亲 和 的细胞膜受体结合 , 调 节细胞生 长与其他 细胞 功能 等多效应 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 。 重组生 长因子是利用基 因工程技 术生产 的生长 因子产 品。由于生长因子在骨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 用以及传 统骨 移植方法暴 露出的一些不 良反应 和 并发症 问题 , 用重组生长因子治疗骨缺损 、 骨不连 以及重组生长因子在各种骨科 手术 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 的重视 。本文对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 长因子( r h P D G F ) 、 重组人骨形成蛋 白( r h B MP s ) 促 骨修 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以
的能力 。
生长 因子能加速骨愈合并能提高骨修复 的质
量 。在 骨损伤 后 的血肿 期 时 , 血小 板 一 颗 粒开 始释
放T G F — B 、 P D G F 、 V E G F 等 因子 。炎症反应后 , 巨噬 细 胞和 其他 炎性 细胞 分泌 F G F 、 P D G F和 T G F — B 。 在
Vo l _3 6 NO .4 8.201 3
促 骨修 复 的 重 组 生 长 因子 的研 究开 发 进 展
杨 阳 , 一 ,李玛琳 2 , 1 A
( 1 . 昆明医科 大学 药学 院暨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 明 6 5 0 5 0 0 ;2 . 云南 中医学 院药学院 ,云南昆明 6 5 0 5 0 0 )
连 以及 重 组 生 长 因子 在各 种 骨 科 手 术 中 的应 用 越
t e i n , B MP s ) 、转化 生 长 因子一 B( t r a n s f o r mi n g g r o w t h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nTPO)临床研究报告。 2000-2000北京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讨会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nTPO)ll缶床研究报告北京协和医院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评估沈阳三生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rhTPO(V2下简称三生rhTPO)在人体内的安全性,观察其对血象、血小板功能等的影响以及注射后抗体产生情况,我们进行了单次和连续给药耐受性试验。
在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27名正常志愿者分为4组,分别单次皮下注射三生rhTPO0.25#g/kg、0.5旭/kg和2.0pg/kg,每组例数分别为3、6、9、9,给药后2l天内监测血常规、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形态、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尿常规。
在连续给药耐受性试验中,7例急性白血病或恶性淋巴瘤患者每日皮下注射三生rhTPO1.0#g/kg,连续7~14天,于给药期间及停药后28天内监测血常规、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形态、血清生化指标、尿常规和抗rhTPO抗体。
结果表明27例正常人单次皮下注射三生rhTPO后仅l例在给药后6小时体温至37.4Z:,2小时后自行回落至正常;1例在给药后第2天出现轻度乏力、纳差和思睡;l例在给药后14天时ALT和AST分别升至65u/L(正常值<40u/L)和55u/L(正常值<37u/L),第21天复查时正常。
单次给药o.5#g/kg、1.0/zg/kg、2.o鹇/kg具有升高血小板数的作用,平均在给药后第14天达到最高值,与给药前血小板数相比,升高24%~52%。
给药后21天血小板数基本回落至给药前水平。
血小板升高时其形态和聚集功能无改变。
7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连续皮下注射三生rhTPO后末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适反应;1例受试者在给药第7天时ALT和AST分别升至160u/L和52u/L,继续给药并给以保肝治疗,给药14天时上述两项复查正常;4例患者用药后血小板数出现不同程度升高,而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等无变化;l例患者给药后血清中检出一过性低滴度(1:5)抗rhTPO抗体。
本试验表明三生rhTPO单次皮下注射(o.25~2pg/kg)和连续皮下注射(1/.tg/kg,7~14天)对人体是安全的,不良反应轻微。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3.1
残基在JAK作用下也发生磷酸化。当两个STAT分子以SH2 结构域的Arg和磷酸化的Tyr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同源或异源 二聚体时,即与受体分离,经过或布经过Ser磷酸化,便可移位 入核,与靶基因结合并激活其转录和表达,从而使细胞生长和 分裂。PDGF受体由于自身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也可无需 JAKs参与而直接将STAT磷酸化,从而激活下游信号分子¨j。
2
PDGF的生物学特点 PDGF的结构域PDGF是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4— kD的蛋白质,最先在血小板0【颗粒中被发现,目前在单核
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胚胎细胞、系膜细胞(MC)和
集合管细胞等二倍体细胞,也已证明可产生PDGF,当组织受到
损伤后,这些细胞均可合成PDGF,并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 发挥其作用。PDGF在体内外均显示了较强的促有丝分裂作 用,且可能是许多有丝分裂剂发挥作用的最后通路。其主要生 物学特征有促细胞分裂效应、趋化性、血管收缩效应。 目前已知的PDGF家族成员,包括PDGF-A、B、C、D,它们 都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源 结构域,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同型或异型二聚体。其中PDGF— A、B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历史,有PDGF—AA、PDGF—BB、PDGF・ AB三种二聚体组成形式,二链的同源性为60%。而PDGF・C、 D是近年EST数据库比对寻找新VEGF同源体过程中发现的 两个新成员,其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4q32和1lq22.3上,多肽 链分别由345和370个氨基酸组成,信号肽剪接位点可能位于 第22和23氨基酸残基之间,分泌蛋白分别由323和348个氨 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是36.7和40.2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摘要】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是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释放的活性多肽。
PDGF一方面促进多种细胞分裂增殖,另一方面还具有血管活性。
PDGF及其受体还在胚胎形成时期血管发生、肾脏、脑、心血管的发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近研究显示:PDGF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故本文对PDGF及受体在该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图分类号】R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005-031.PDGF及其受体的来源及结构1974年Ross和Kochler[1]首先发现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并在血小板α颗粒中纯化出来。
随后发现在所有紧邻间质细胞的上皮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中PDGF均有表达。
PDGF分别由A、B、C、D4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同型或异型二聚体。
主要包括5种形式:PDGF-AA、PDGF-BB、PDGF-AB、PDGF-CC、PDGF-DD。
所有的PDGF家族成员均含有一个生长因子结构域和其他特异性调控元件,每个生长因子结构域皆含有8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结构,通过二硫键参与二聚体的形成。
PDGF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DGFR)主要存在于增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生的肾小球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上。
PDGFR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是相对分子质量170~180kD的单链跨膜糖蛋白。
PDGFR分子由α(PDGFR-α)及β(PDGFR-β)两种亚单位组成,故PDGFR也具有3种不同的二聚体亚型,即PDGFR-αα、PDGFR-ββ和PDGFR-αβ。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拟肽-fc融合蛋白-解释说明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拟肽-fc融合蛋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主题以及研究背景。
本文旨在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拟肽-fc融合蛋白的相关研究进展。
血小板生成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因子,对于血小板的产生和成熟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其天然来源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人员开始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重组血小板生成素的合成和改造,以满足临床需求。
近年来,拟肽-fc融合蛋白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设计策略备受关注。
拟肽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序列,而Fc区域则是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域,可以增强融合蛋白的稳定性和药效。
将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Fc区域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在体内的半衰期和药效,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临床应用的潜力。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开始,系统地介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和拟肽-fc 融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重点讨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拟肽-fc融合蛋白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前景,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总之,本文将通过对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拟肽-fc融合蛋白的深入研究,为临床医学领域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对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拟肽-fc融合蛋白”为题,旨在对该融合蛋白的研究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归纳。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简要介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拟肽-fc融合蛋白的相关背景和研究现状。
接着,我们将详细说明本文的文章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章节的内容。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综合分析和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提供对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拟肽-fc融合蛋白研究的新的视角和思考。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依次展开讲述背景介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拟肽-fc融合蛋白以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拟肽-fc融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在背景介绍中,我们将介绍与本课题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以便读者对该课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论文
(2/30)in the
as
study
group.
Conclusions
Recombinant
human
TPO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front line treatment for primary ITP
show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both short—term and
同意书后开始治疗。试验组中男16例,女14例,均 为初治患者,年龄(30.8±8.1)岁;对照组中男13
为中期疗效。总有效率=(CR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
料以例数(%)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计
量资料以面±s形式表示,同组不同时问点PLT的比
cn
Affiliated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as
and line
safety of recombinant regimen in patients
human thrombopoietin with primary immune
(rhTPO)combined with
较采用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两组各时间点 PLT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结 果
例,女16例,均为初治患者,年龄(29.3±5.1)岁。 治疗前(第1天)两组的PLT水平无明显差异。本 临床试验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
20130216—19)。 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或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慢性伤口和骨髓抑制等疾病。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是一种由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生物制剂。
它能够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
同时,它还能够增强血小板的生存期和功能,减少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率。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研究团队正在不断探索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尤其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增强化疗和放疗的疗效。
此外,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还在治疗慢性伤口和骨髓抑制症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髓的再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制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必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血小板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p<0.01 66.5 52.6 38.6 24.6 15.3
停药后血小板虽有 回落,但仍显著高 于基础值
陈曙平, 陈方平, 等.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中国医学工程, 2006; 14 (4): 417-418.
结论
rhIL-11对某些慢性难治性ITP在短期内的确有良 好疗效,长期疗效仍待评估 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可靠
沈志祥, 等.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后血 小板恢复的影响.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6, 3 (27): 190-192.
用药方案
标准化疗方案:
• 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AML)接受DA方案(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ALL)接受VDLP方案(长春 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和泼尼松)
陈曙平, 陈方平, 等.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中国医学工程, 2006; 14 (4): 417-418.
IL-11联合利妥昔单抗 治疗ITP 的病例探索
利妥昔单抗是非切脾的ITP去B细胞治疗有效方法, 中位起效时间5.5周,其间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存在 较大出血风险; 国内外学者曾尝试多种组合以克服上述风险:
IL-11促进多倍体巨核细胞发育和成熟
rhIL-11能够促进(64N/128N)巨核细胞数明显增加,增 大巨核细胞体积,促进血小板加倍释放
多能干细胞
巨核系祖细胞
2N 幼巨核细胞
4N
8N
16N
32N
64N
成熟巨核细胞 200~7000个 个 寿命7-14天
血小板
Dimitri HARMEGNIES, el. Characterization of a potent human interleukin-11 agonist. Biochem. J. (2003) 375, 23-32.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技术产品,它可以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和释放,从而提高血小板数量,帮助治疗血小板减少的疾病。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固和止血。
当人体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时,就会出现易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就是一种可以促进血小板生成和释放的生物技术产品。
它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体内自然存在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基因进行重组,制造出来的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因子。
这种生长因子可以刺激骨髓中的干细胞分化为血小板,同时也可以促进已经形成的血小板释放到血液中。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如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等。
它可以有效地提高血小板数量,减少出血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除了治疗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外,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还可以用于手术前的预防性应用。
在某些手术中,患者需要接受术前准备,其中包括提高血小板数量,以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风险。
重组人血小
板源生长因子可以在手术前注射,提高血小板数量,从而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风险。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技术产品,它可以有效地治疗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在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及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引文格式:张甜甜,李静,田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及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24,44(5):410 414.doi:10.13389/j.cnki.rao.2024.0080【文献综述】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及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张甜甜 李 静 田 珍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张甜甜(ORCID:00090006 5154 1052),女,1999年5月出生,陕西西安人。
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眼底病。
Email:2521091257@qq.com通信作者:李静(ORCID:0000 00023331 6787),女,1981年8月出生,陕西安康人。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眼底病。
Email:lix www@163.com收稿日期:2023 06 25修回日期:2023 11 01本文编辑:盛丽娜△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22JM 517);陕西省人民医院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2021JY 37)作者单位: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医学院(张甜甜,田珍);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人民医院眼科(张甜甜,李静,田珍)【摘要】 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及视网膜下纤维化(SRFi)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最常见的病理机制,常导致50岁以上人群不可逆性的视力丧失。
尽管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已经成为临床主要有效的一线用药,但仍有近50%的病例因SRFi产生的瘢痕而最终视力丧失。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家族是从人血小板中分离出来的一类促血管生成因子,目前已证实其参与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过程,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介绍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rhPDGF)是一种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组织修复的蛋白质激素。
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对于各种创伤和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蛋白质结构rhPDGF是一种由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蛋白质,其结构与天然PDGF非常相似。
它由两个合成前体链组成,即A和B链。
这两个链分别由相应基因编码,并通过类似于天然PDGF的方式进行剪切和修饰。
生物功能rhPDGF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
此外,它还可以刺激细胞产生胞外基质,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rhPDGF具有以下功能: - 促进细胞增殖:通过激活细胞周期中的增殖相关蛋白激酶,使细胞从G0/G1期转入S期,促进DNA合成和细胞分裂。
- 促进细胞分化:影响细胞命运决定和分化过程,使细胞发育成特定类型的细胞,如骨细胞、肌肉细胞等。
- 刺激胞外基质合成:促进纤维母细胞合成胶原蛋白、弹力蛋白和其他胞外分子,重建受伤组织的支架结构。
应用领域rhPDGF在各种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创伤修复rhPDGF在创伤修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可以促进创伤区域的血管新生,增加血液供应,从而加速伤口愈合。
此外,rhPDGF还能够促进表皮再生,防止感染并减轻组织炎症反应。
骨重建rhPDGF在骨重建中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可促进骨基质合成和成骨细胞增殖,加速骨折愈合过程。
临床上,rhPDGF被广泛用于骨移植、骨缺损修复和植入物固定以及骨髓移植等领域。
牙槽骨修复rhPDGF可促进牙槽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牙槽骨的修复和再生。
在口腔领域,rhPDGF被用于牙齿种植手术后的牙槽骨再生和植髓术后的牙槽骨修复。
皮肤修复rhPDGF在皮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促进真皮细胞增殖、胶原蛋白合成和纤维母细胞活化,从而加速伤口愈合和减少瘢痕形成。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成人重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成人重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运用在成人重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成人重型ITP患者,全部患者接受rhTPO治疗,比较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疗效,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1)45例患者中,共16例无效(35.56%)、8例有效(17.78%)、21例完全反应(46.67%),且不同分期患者在总反应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2)用药期间发生头晕1例(2.22%)、乏力2例(4.44%)、四肢肌肉酸痛3例(6.67%)、低热1例(2.22%),于1-4h后症状自行消失,未见血红蛋白升高、肾功能损害与肝功能损害。
结论:对成人重型ITP患者进行rhTPO治疗,疗效显著,且不易发生不良反应,所以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成人重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安全性ITP属于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疾病表现是皮肤黏膜出血,病情严重者易出现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且出血风险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
因此,需及时治疗。
本文以我院就诊的45例成人重型ITP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就rhTPO运用在ITP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探究,现将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成人重型ITP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6.0±2.1)岁,病程3-59个月,平均病程(31.2±3.8)岁,28例慢性ITP、13例持续性ITP、4例新诊断ITP,8例齿龈出血、4例鼻出血、6例口腔血疱、27例皮肤出血。
纳入标准:①符合《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12版)》中的诊断标准[1];②不接受或不适合脾切除治疗;③经环磷酰胺、环孢素、达那唑、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复发或无效;④本次研究活动在全部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的前提下展开;排除标准:①血栓性疾病史者;②哺乳期女性或妊娠期女性;③HIV感染者;④病毒性肝炎病史;⑤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均高于正常上限20%。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与开发
王志云,等,西安医科大学学报,第22卷,第六期,2001
构建工程细胞
用磷酸钙介导的转染法进行转染
Back
磷酸钙介导的转染法
Back
转化细胞的筛选
Back
王志云,等,西安医科大学学报,第22卷,第六期,2001
目的基因的扩增
Back
王志云,等,西安医科大学学报,第22卷,第六期,200酵母信号肽序列取代TPO固有序列, 经 电转化筛获重组酵母,并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
➢评价
✓目的蛋白产量有待于提高; ✓产物的分离纯化工艺尚不成熟; ✓表达产物生物学活性不稳定等。
(三)CHO表达系统
➢概述
将含有编码人血小板生成素核苷酸序列的CHO细胞 接种在细胞罐内扩增培养得到高表达收获液。然后通 过一系列纯化工艺,获得高纯度和生物活性的rhTPO。
主要内容
关于TPO和rhTPO 研究历史和现状 主要生产方法及技术 参与竞争的主要公司 目前存在问题及改进 前景与展望
关于TPO与rhTPO
TPO
与 刺受 激体
结 合
血小板生成素(内源性细胞因子)
巨核细胞
增殖 分化 成熟
TPO
①主要在肝脏合成; ②332个Aa、95kD的糖蛋白; ③两个结构域:
研究历史和现状
1958年,Kelemen等人发现在血小板减少症病人血浆中,存在一种可 促进巨核细胞成熟及血小板生成的物质并命名为血小板生成素(TPO)。
1994年,科学家采用反相及常规生物技术,从多个样本中纯化得TPO。
第1代TPO分子包括rhTPO、聚乙二醇化重组人巨核细胞生长衍生因子(PEGrHuMGDF)。但由于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的存在, 第1代TPO分子在英美等发达国 家已停止了研究,在国内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
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引言: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rhPDGF)是一种生物技术产品,是由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人工合成蛋白质。
它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作用,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的定义、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前景展望。
一、定义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是一种由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具有血小板生长因子的生物活性。
它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血小板生长因子基因导入表达宿主中,通过大规模培养、提取纯化得到的。
二、作用机制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通过与细胞膜上的特定受体结合,激活内源性信号通路,进而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从而实现组织修复和再生的效果。
它能够刺激血小板生成、促进血管生成、增强软骨和骨的再生能力,以及刺激胶原蛋白合成等。
三、临床应用1. 促进创面愈合: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创面上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加速创面愈合。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烧伤创面、手术切口等创伤的治疗中。
2. 促进软骨和骨的再生: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可以刺激软骨和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软骨和骨的再生。
因此,它在骨折、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3. 促进血管生成: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可以刺激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血管生成。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外伤等疾病的治疗中。
4. 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可以刺激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
因此,它在创面愈合、皮肤修复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前景展望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作为一种生物技术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的生产技术将会更加成熟,生产成本也会逐渐降低。
这将有助于推动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的临床应用,为更多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
同时,随着对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也将有更多机会发现其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在肿瘤侵袭、转移和上皮间质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amine[J].Anesthesiology,2005,103(1):147.[8]郭影靓,陈 文.布托啡诺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研究[J].医学综述,2015,21(6):1142.[9]Sofia D H,Binarani D M,Deban L,et al.Effects of Fentanyl AndButorphanol on Induction Dose of Propofol in Adults[J].IosrJournal of Dental &Medical Sciences,2017,16(4):48.[10]Wang F,Shen X,Liu Y,et al.Continuous infusion of butorpha-nol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morphine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after 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a randomized,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J].European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2009,26(1):28.[11]Gupta R,Kaur S,Singh S,et al.A comparison of Epidural Bu-torphanol and Tramadol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UsingCSEA Technique[J].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1,27(1):35.[12]Pranav B,Gaurav J.Control of shivering with clonidine,butor-phanol,and tramadol under spinal anesthesia:a comparativestudy[J].Local &Regional Anesthesia,2011,4(1):29.[13]雷碧霞,谭建兰,杨 滢,等.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0):1433.[14]张 涛,常 华.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1):1710.[15]Barr J,Fraser G L,Puntillo K,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for the management of pain,agitation,and delirium in adult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3,41(1):263.[16]章向成,臧 奎,郭世光,等.布托啡诺联合咪达唑仑对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的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157.[17]Dunteman E,Karanikolas M,Filos K S.Transnasal butorphanolfor the treatment of opioid-induced pruritus unresponsive to an-tihistamines.[J].Journal of Pain &Symptom Management,1996,12(4):255.[18]王两忠,懂 礼,邓 磊,等.布托啡诺经鼻腔给药和静脉注射用于无痛肠镜的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14):15.[19]Halder A,Agarwal R.Butorphanol in labour analgesia: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J Turk Ger Gynecol Assoc,2012,14(4):221.(收稿日期:2018-09-11)基金项目:吉林省科学技术厅资助,项目编号(20190201033JC)*通讯作者文章编号:1007-4287(2019)06-1103-05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在肿瘤侵袭、转移和上皮间质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贾茗博,孙 莹,赵丽艳*(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吉林长春130041)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factors,PDGFs)是一种重要的结缔组织促有丝分裂因子。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药学研究进展
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药学研究进展范宝庆;李剑;薛雯;于聪;曹小丹;黄瑞晶;李静;徐立华;张学况;张玲【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460-463)【作者】范宝庆;李剑;薛雯;于聪;曹小丹;黄瑞晶;李静;徐立华;张学况;张玲【作者单位】300452 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研究院生物药品研究所;300452 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研究院生物药品研究所;300452 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研究院生物药品研究所;300452 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研究院生物药品研究所;300452 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研究院生物药品研究所;300452 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研究院生物药品研究所;300452 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研究院生物药品研究所;300452 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研究院生物药品研究所;300452 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研究院生物药品研究所;300452 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研究院生物药品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J], 李丹;刘高勤;陈磊;王梦娇;陆培荣2.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J], 李丹;刘高勤;陈磊;王梦娇;陆培荣;3.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胰岛素联合局部应用对老龄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的作用 [J], 吴健;薛晓东;刘俊玲;司小强;杨国虎;刘健云4.β-磷酸三钙联合联合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治疗骨缺损疗效的Meta分析 [J], 吾尔古丽·吐生江;周建业;刘泽文;郑欣;曹忻;李志强;赵霏5.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凝胶剂治疗慢性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J], 董会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