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现状、方向和方法(上)
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优秀6篇
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优秀6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篇一第一条为保护本企业持有的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鼓励发明创造,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其中主要包括:(一)专利权:主要包括新物质、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配方、新设计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专利实施许可权等。
(二)商标权:本企业拥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三)著作权: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本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图、摄影、录音、录像等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本企业提供资金或资料等为创作条件,组织人员进行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著作权。
(四)商业秘密(含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主要是不为公众所知悉,只属本企业拥有的经营管理、工程、设计、市场、租赁、服务信息等。
(五)其他单位委托本企业承担的科研任务并负有保密义务的科技成果权。
(六)本企业引进的专利、商标、著作、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
(七)《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赋予的权利,如商号、域名、网络地址专用权等。
第三条企业各级领导、各部门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增强员工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维护企业无形资产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企业的知识产权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犯。
凡本企业(包括企业总部、分公司及各地的分支机构,下同)的员工(含企业各级领导、无固定期限的员工、合同制员工、临时工等,下同),或来本企业实习、学习、进修或合作研究的研究人员,均应遵守本办法。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篇二一、确定知识产权管理方针、目标企业知识产权方针是知识产权工作的宗旨和方向。
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将知识产权的创造与管理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以此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A bs t r a c t :Kno wl e d g e ma n a g e me n t i s e me r g i n g i n r e c e n t ye a r s a s a c r o s s —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 Wi t h he t v i s u a l a n a l y s i s s o tw a f r e Ci t e S p a c e , t h i s p a pe r a n a l y z e d t h e f o r e i g n k n o wl e d g e ma na g e me n t r e l a t e d l i t e r a t u r e o v e r he t p a s t
t h e f o l l o wi n g a s p e c t s :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o f n o k wl e d g e ma na g e me n t , r e l e v a n t t e c h n o l o g y , ma n a g e me n t mo d e l ,
一
步 的阐述 , 希 望通过 总结 国外知识 管理研 究的 主要 内容 , 对 国 内知识 管理 ( j 勺 研 究提供一 些参考借 鉴 。
关键词 :知识 管理 ,热 点分析 ,现状分析
中 图分 类号 :G 2 5 4
Ana l y s i s o f S t a t us a nd Ho t To p i c s o n Kn o wl e d g e Ma n a g e me n t i n Fo r e i g n Co un t r i e s
知识管理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知识管理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导言:当今社会,知识已经成为最为宝贵和重要的资产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竞争的加剧,知识管理在实践中显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知识管理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旨在帮助读者了解知识管理的实践意义与未来趋势。
一.知识管理的现状1.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重要性。
知识不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专有领域,它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1.2 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是一种组织和配置知识资源的方法和过程,旨在提高组织的效益和创新力。
它包括知识的获取、创建、储存、共享和应用等环节,以实现知识的最大化利用和组织绩效的提升。
在知识管理的实践中,企业通常采取多种手段和工具,如知识库、协同平台、培训和分享会议等,以便更好地利用和共享知识。
这些实践旨在通过加强知识的流动和交流,促进团队间的合作和创新。
1.4 知识管理的挑战尽管知识管理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企业需要克服的问题包括信息过载、知识孤岛、人员变动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如何找到有效的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创新和竞争力,是知识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知识管理的发展方向2.1 技术驱动的知识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驱动的知识管理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知识管理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解决方案。
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挖掘、分类和传播知识,实现知识的更好利用和管理。
社交化的知识管理是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知识共享和协作方式。
通过构建企业内部社交平台,员工可以通过分享和讨论,找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和解决方案。
这种知识管理方式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创新,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2.3 跨界合作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也可以跨越组织和行业进行合作。
通过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和行业专家的合作,企业可以获得更广泛和深入的知识资源,以应对竞争压力和市场变化。
知识管理(KM
知识管理(KM, Knowledge Management):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KM, Knowledge Management)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一九六五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
”受到1990年代的资讯化蓬勃发展,知识管理的观念结合网际网络建构入口网站、资料库以及应用电脑软件系统等工具,成为企业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器。
所谓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因应市场的变迁。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21世纪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知识的质量,利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对企业来说始终是一个挑战。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因在于:(1)竞争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加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2)顾客导向企业要为客户创造价值;(3)工作流动性的挑战雇员的流动性加快,雇员倾向于提前退休,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管理其所获得的知识,企业有失去其知识基础的风险;(4)环境的不确定性环境的不确定性表现在由于竞争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和由于模糊性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动态的不确定环境下,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学习已成为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保证,组织成员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成为组织的核心技能,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成为企业重要的稀缺资产;(5)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经营要求企业具有交流沟通能力以及知识获取、知识创造与知识转换的能力。
知识创造、知识获取和知识转换依赖于企业的学习能力,学习是企业加强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探析
,
了毒 识 管理在 企业 中的应 用现状 , 总结 了知 识 管理 在国 内外企 业中应 用的模 式 。最后提 出 了 目前知 识 管理 在应 用过 程 中存 在 的问题
和对策。
知 识 管 理 ; 企 业 ; 应 用
四 、知识 管 理 在 企 业 应 用 中存 在 的 问题 与对 策
尽管知识管理在很多企业都得到 了全 面或者 部分 的实施 ,管理 层对知识管理的 认同也 不断提高 , 但在实践过程中 , 还是暴 露了许 多问题 。 4 1知识管理 系统与其他系统难 以集 . 成。 事实上, 很多企业对知识管理战略需求 不是单一的 , 而是有集成的需 求, 对知识管 理他们并不希望一个 相对独立 的,相对孤 立的知识管理 , E P、 像 R HR软件以及其他 的软件能够集 成起来 ,能根据具体的业 务 流程 , 产生很多的知识 ,将这 些知识沉淀、 转化加 以创新 。然而现有 的信息技术或者 说是软 件提供商 还不能达到这 样的要 求 , 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 中 ,知识管理 战略与 其他的管理 呈现 一种分离 的状态 ,因此 以 后的发展趋 势是 ,更多的企业 会强调 “ 整 合” 、倡导 “ 同” 协 、注重 “ 个体” ,有 了技 术为后 盾,将把更多的关注点放 在 “ 内容” 的建设 和 “ 人性化 ” 方面 , 重心会向与业务
二 、知 识 管 理在 国 内外 的应 用 现
状
房产 /建筑 、汽车 /机械、交通运输 、 究 研 院所等。他的成功案例包含了共 7 家企业 0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管理成为 了 左右 。 现 今 的 一 个 时 髦 术 语 ,许 多 企 业 纷 纷 实 施 三 知识管理在企业 中的应用模 了知识管理 策略 ,以提升 自身竞争力。 2 1知识管理在 国外企业的应 用现状 式 . 知识管理的应用最 早是在查帕提 尔钢 由于各 个企业情况不尽一样 ,经营理 铁公司采用以知识为焦点的管理模 式 ,在 念等的不同 ,知识管理在 企业中的应用也 知识管理的实践基础上构建公司的内部组 可谓百花齐放 , 应用的模式各不相同。 概括 织 结 构 ,实 施 公 司的 经 营 战 略 。到 了 2 世 起来有以下几种 : 0 纪9 年代 , 着知识管理理论的蓬勃发展 , 0 随 3 1美国的企业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 . 在 国 外 企 业 的应 用也 得 到 充分 重视 , 在 英 哈佛大学教授汉 森和 罗利亚 ( n e d Ha sn a 国、美国许 多的大公司逐年加大 了在知识 No i )将 它们分别称为编码 管理模式 hra 管理的投入 , 并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 根据由 ( o i c t n mo e C df ai d )和人物 化管理模式 i o 美国T l s e o公司;K O N t r共同主 e  ̄ N W e k [ I wo ( esn l ain ma e 。 P ro ai t d ) 编码模式 强调投 z o 办的 “ 界最 受赞 赏的 知识型 企业 ” 世 资信息技术 , 以便开发能迅速收集 、 传播知 ( MAKE) 评选 , 的 微软 、 素尼 、 佳能 、 通 识的管理系统 ,然后通过这些知识的重复 用 电 气 、 果 公 司都 在 其 列 。 且 从 评选 的 利 用获得收益 , 昂德森咨询 公司。 苹 而 如 人物化 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 决赛入围 MAKE的企 模 式 强 调投 资人 力资 源 , 大量 引进 国 内乃 业 中都有不错的经济效益 , 正是 “ 知识管理 至世界一流的专家、 学者 , 他们的知识非常 战略”使得这些企业保持 了长期高增长 。 复杂 、博大精深 ,在 整个社会 的存量都不 2 2知识管理在 国内企业的应 用现状 多 ,相对社会需 求而 言显得极为稀缺 ,因 .
我国图书情报界关于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指导实践的文章比较少。图书情报界之所以出现这
种情况 , 方 面是 因为 知 识管 理 在 我 0 2年第 l 期
图书情报知识
20 0 2年 2月
较 少, 很多 细节性 的问题还未 表现 出来, 以用于分 可
士应积极投入到这项研 究中来 。 3 2 建立具 有 图书 情报 学 科 特 色的知 识 管理 研 究
l 1 对 知 识管理 的关 注度 呈上升趋 势 _
再次, 作为图书情报专业, 将图书馆与知识管理 联 系起 来研究 , 反映 了它 的学科特 色 。众 所周知 , 图
书馆作 为信息 中心 与知识 中心 , 它与知 识 的积 累、 整 理和 传播 有著 密 不可 分 的联 系 。同 时 , 为 一个 牡 作
坛) 发文 3 、情报资料工 作) 情报科学) 各 ( 篇) ( 和( ( 发文 2 。另有 1 种期刊各发文 1 篇) 0 篇。 2 图书情 报界在知识管理研究 中存在的问■
2 1 理论 探讨 多 , 用研 究少 . 应
其次, 知识管理出现的时间不长, 它的概念和理 论问题至今还没有定论 。仅是对其概念的理解就形 形色色, 不下几十种。人们对知识管理的归属、 学科 地位和研究方法 等, 至今还 没有 一个 一致的看法。
情报界对 知识 管理 的研究 已形 成 了一定散 量的研 究
究的有 l 5篇, 进行概 念辨析和基本理论探讨 的有
1 , 论 图 书馆 知 识 管 理 问题 的有 1 4篇 讨 1篇。这 与 知识管 理 研究 的总 体发 展 水平 及 图书馆 学 、 报 学 情 的学 科特 点是相 符 的。
会实体. 图书馆也存在如何在实体中实现知识共享、
知识创 新 的问题 。 因此 . 书馆 的 知识 管 理 问题 便 图 成 为了图 书情 报界研 究知识管 理 的重 点之 一。
知识管理规划方法
知识管理规划方法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知识管理规划方法知识管理是支撑集团企业战略的整合手段如果集团企业各产品事业部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相对独立,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集团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
从集团层面来说,为进行集团范围内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利用IT技术来强化集团对战略、财务、人力资源、品牌和信息的管理,是集团企业面临的重要管理挑战之一。
通过整体规划和有序实施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对集团的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品牌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战略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撑平台。
它能够提高集团内部信息和知识共享、利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和资源浪费;能够有效支持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将“知行合一”的企业文化落到实处;能够使企业与外部的交流和合作更有效率,与顾客和合作伙伴建立更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领先的品牌优势;能够有效整合、实时监控集团各公司财务信息;能够协助决策层及时把握企业经营状况,提高战略规划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同样,对于集团企业的下属各公司,通过实施知识管理,不仅可以对日常的运作提供直接的支撑平台,还可以将知识管理和核心业务线紧密整合,实现对产品研发知识、客户知识等的管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1 知识管理是支撑战略和管理的整合手段这样,知识管理就可以从战略、战术以及运作等各个环节对集团企业战略和管理运营提供全面的支撑手段(图1)。
但在知识管理的导入中,还必须坚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原则,从运作性知识管理(主要表现为内部网、办公平台)的开始,在取得切实效益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战术性知识管理(主要表现对业务知识的管理)和战略性知识管理(主要表现为商业智能、决策支持等)迈进。
集团知识管理战略规划方法论AMT对知识管理的理解AMT认为,知识管理是协助企业组织和个人,围绕各种来源的知识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并在企业个人、组织、业务目标以及经济绩效等诸个方面形成知识优势和产生价值的过程。
图书馆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创新9篇
图书馆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创新9篇第1篇示例:知识管理是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图书馆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知识资源的整个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管理中的知识管理也在不断创新,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下面就图书馆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创新进行详细探讨。
图书馆管理中的知识管理创新表现在知识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上。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中,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和知识资源相对独立,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而现在,随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各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图书馆管理者能够更好地整合和共享不同部门之间的知识资源,使得这些资源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所用。
图书馆管理中的知识管理创新表现在信息服务和推广上。
随着数字资源的不断增加,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中,主要依靠人工来提供信息服务,效率低且不够精准。
如今,图书馆引入了智能化的信息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图书馆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信息服务。
运用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工具,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推广给更多的用户,提高了图书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书馆管理中的知识管理创新表现在学科知识服务上。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中,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和教师,而对于不同学科的知识服务并不够精细化。
现在,随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者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和分析学科知识,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用户提供更加精细化的知识服务,例如专门设置特色学科资源库、举办学科讲座等活动,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专业的知识资源。
图书馆管理中的知识管理创新表现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上。
随着数字资源的不断增加,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成为图书馆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图书馆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严格保护图书馆的知识资源不受侵权,同时也可以通过知识产权交易等方式,将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变现,为图书馆的运营和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探析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
★
★
20 年 第 2 卷 第 6 06 7 期
探析企业知识管理 的发展趋势
周方 勇 , 张安妮
(. 1长春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吉林 长春 10 1 ;. 30 22 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 四川 南光 670 ) 30 2
摘 要 进入新世纪以后 , 对企业知识管理的研 究在我 国广 为流行 。拳文从企 业知识 管理的基 本 内涵、 究和应用现状 研
共享 , 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收益 , 只有实现企业知识创
新, 才能使企业不断保持静止优势。
2 企业知识管理 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2 世纪 7 年代 以来 , O O 企业 内外 部生存环境发生 了巨大变化 。一是 以知识经济为主体 的新经 济 的形
成; 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日益显现 ; 三是基于互联网技
() 1 以网络化 、 数字化、 信息化、 知识化为基础 , 以
“ 信息高速公路” 为手段 基础 , 知识管理是信息和管理技术的延伸与发展。知 起来 , 并在最恰当的时间把最恰 当的知识传递给最恰 当的人 , 并保证准确及时 , 而能实现这个要求的非信息
. .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是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的技术 2 1 1 知 识传 递和 传信过 程 的研 究
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 2011-03-23 10:26:10.0
要素和核心资产 , 知识在企业价值的创造 中起 着核心
作用。从宏观层面上说, 它在经济增长理论中 占据 了
主导地位 , 经济学家已经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 而对微观层面的管理者来说 , 这种变化更深刻地体现
知识管理在中国的现状调查(1)
知识管理在中国的现状调查很高兴在这样一个场合有机会和大家来分享知识管理标杆研究成果,这次研究从最初的构思到策划,到标杆研究的实施到它结果的分析,大致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今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也很荣幸,也很高兴跟大家来分享我们取得的阶段成果。
让我们从这次标杆研究当中来发现中国知识管理的现状、前景和挑战。
我会从三个部分来给大家交流,首先还是回顾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开展中国知识管理标杆研究。
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是对知识感觉有很浓厚的兴趣,有很多的应用者、研究者,我这里面还是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知识管理它的一个发展历程。
应该说知识管理作为一个活动,早已存在,但是正是用知识管理这样一个词来形容企业的知识活动过程,还是始于美国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他在60年代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萌芽阶段,真正的应用和实践,从国外来看,基本上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有一些典型的事件,89年美国成立了知识资产管理研究会,对知识管理专项进行深入研究,而且在90年代初期,美国的一些咨询公司知识非常密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内部知识管理活动,比如说麦肯锡,埃森哲,都是知识管理实践领域的引领者,其中有一些管理大师,他们从理论层面给大家把知识管理带入了更高的高度,其中有些代表意义的学者,美国学者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日本的野中郁次郎发表了专著。
从中国来看,他的概念导入基本上是在90年代后期,最早也是从一些学者,高校的研究人员,一些专家教授开始专著知识管理的概念,最开始可能从两个方向去研究,一个是偏技术角度的,从人工智能,从专家系统这个角度研究知识管理,更多的是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从管理思想的角度,比如从学习型组织这种概念,在中国知识管理的应用落地,我觉得其中软件公司,咨询公司的介入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基本上是2000年开始,进入应用落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知识管理,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知识管理来进行务实的实践。
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知识管理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和战略工具,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知识管理不仅关乎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旨在通过综述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知识管理研究视角。
文章首先界定了知识管理的核心概念,明确其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文章回顾了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信息管理阶段到现代的知识创新与应用阶段,展示了知识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实践的深化。
接着,文章重点梳理了知识管理研究的多个关键领域,包括知识获取与整合、知识共享与转移、知识创新与应用等。
通过对这些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文章揭示了知识管理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建议。
文章展望了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前景,探讨了新技术、新方法对知识管理实践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不仅能够全面了解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还能够深入把握知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为组织的知识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知识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其理论基础源自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信息科学、管理学、认知科学、组织行为学等。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信息科学为知识管理提供了信息处理和管理的技术基础。
信息科学关注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和传播,这些环节在知识管理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信息科学技术,知识管理可以实现知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知识的可访问性和可利用性。
管理学为知识管理提供了组织和管理知识的理论框架。
管理学关注组织的运作和管理,而知识管理作为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借鉴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例如,管理学中的组织结构、决策过程、领导力等理论,可以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指导,帮助组织构建高效的知识管理体系。
国内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
国内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一、概述知识管理理论作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和应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为企业和组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国内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不仅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更是对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和组织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
国内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
起初,知识管理理论主要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逐步形成了适应国内企业和组织特点的知识管理体系。
随着国内学者和实践者的不断探索和创新,知识管理理论逐渐本土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管理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
当前,国内知识管理理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教育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国内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涉及的领域和层面越来越广泛,为实践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
国内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管理的边界和内涵不断拓展,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和组织在知识管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和难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
未来国内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需要继续深化研究,拓展应用领域,提高实践效果,为企业和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1. 知识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知识管理有助于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组织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组织能够更好地整合内外部知识资源,促进知识的创新和转化,从而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决策效率和质量。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及时、准确的信息和知识是做出有效决策的基础。
知识管理通过建立高效的知识流转和共享机制,确保决策者在需要时能够获取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提高决策的速度和质量。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第一章知识与知识管理总论知识的定义:知识是一种包含了结构化的经验、价值观、语境信息、专家见解和直觉等要素的动态的混合体,它为评估和利用新经验提供了环境和框架。
数据的定义:一系列关于事件的离散的客观事实信息的定义:人们对数据进行系统组织、整理和分析,使其产生相关性,但没有与特定用户行动相关联,信息可以被数字化显性知识:指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或其他象征物清楚地表达出来的知识。
隐形知识:指高度个性化,只可意会,难以形式化、记录、编码或表述的知识。
知识管理的定义:组织为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建立技术和组织体系,对存在于组织内外部的个人、群组或团队内有价值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定义、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利用和评估等,确保组织成员能随时、随地获取正确的知识,以便采取正确的行动。
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一、外部环境的压力(1)全球化、快速化、动态化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2)知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经济资源二、企业自身竞争与生存的需求(1)知识的利用可以产生竞争上的差异性,并使对手难以模仿(2)知识会影响企业机会把握、响应速度和产品上市时间等最重要的企业生存能力三、知识的经济价值(1)知识利用的报酬率递增(2)知识是形成企业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的主要源泉第二章知识管理理论框架知识管理与组织互动的三大理论观点是什么?一、古典理性理论观点认为任何一个组织如果引用好的知识管理策略,就会提升知识管理的绩效,进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因此,此一学派从实证中寻求了解知识管理成败的主要因素,并由此提出知识管理导入的最佳结构与实施方法。
二、权变理论观点认为知识管理是存在于各组织不同的背景/情境(Context)之下,没有绝对理想的知识管理策略,更无法将单一的知识管理策略模式适用在各种不同的问题与组织上,组织所要寻求的是“最合适”(Fit)而非“最佳的”(Best)策略三、组织行为理论观点认为组织是由有“自由意志”(Freewill)的“人”所组成,人有不同的个性、态度与价值观,其对“个人利益”与“政治权力”掌握的欲望也不同,组织要思考行为面的策略,例如要如何利用政策、酬偿制度的设计,来安抚员工的抗拒,并鼓励员工配合知识管理的行为。
信息化时代的知识管理与革新
信息化时代的知识管理与革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管理和利用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知识管理,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管理方法。
本文将探讨在信息化时代下的知识管理与革新。
一、知识管理的含义和发展历程知识管理,是指组织利用各种手段去管理和共享知识资源,从而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知识管理是一种集思广益、涵盖多个学科的管理方法,它把学术界的知识管理理论与商业实践结合在一起,旨在让组织更系统、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知识。
在知识管理的历史上,人们经过了不少探索和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国的著名企业家彼得·德鲁克为代表的派别强调知识管理要顾及员工福利、价值观和组织文化,这是以人为本的一种管理思想。
21世纪初,技术推动了企业的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型技术应用,这些应用将深化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应用,形成更加复杂和全媒体的知识管理系统。
二、知识管理面临的问题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中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是知识的流通和共享问题。
在企业中,知识的获取和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关键之一。
然而现实中很多企业往往存在信息孤岛和部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知识无法在整个企业内部自由的流通,这导致企业的知识利用率很低。
其次是知识过度依赖技术问题。
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追求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但在利用信息技术管理知识时往往将重点放在了技术研发和投入,忽略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第三是知识管理的价值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常常忽略了知识管理的价值,忽略了知识管理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和影响,导致企业中的知识管理常常停留在一些表面上的技术改进上,而没有深入到知识管理的实质。
三、知识管理的现状和革新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管理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知识管理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知识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孤岛、知识共享和知识管理的价值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知识管理必须要发生转变。
电力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电力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对我国电力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具体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精益管理提供了知识积累、共享、创新的有效手端。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积累;精益管理1、引言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经营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对于企业而言,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其出发点是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知识本身有着散乱性的特点,这些非正式的、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广泛存在于企业文档、图纸、应用系统中,很多隐性知识甚至隐藏在广大员工的头脑中,如何建立完善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将企业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付诸于价值实现,是目前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般而言,知识管理是企业为实现其管理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理论,对企业外部和内部的知识资源进行发现、整合、挖掘、存储,并且科学的进行维护和管理,其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促进企业的知识在各个部门、每位员工中的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利用知识为企业带来优势,创造新价值,最终实现企业快速、长远的发展。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厂网分离、主辅分离和输配分离的实施,电力技术服务市场竞争加剧,电力企业也一直在探索新形势下的新体制,以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知识管理对于电力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获得、整合、创新知识,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已成为电力企业决胜千里的关键。
2、电力企业知识管理的普遍现状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知识管理,近三年的知识管理调查显示,国内2/3 的企业表示对知识管理的投入在不断的增加,例如联想、美的、宇通汽车、海尔、青岛啤酒等。
目前电力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单位开展了实践活动,实施单位规模小,相对集中在研究院、设计院等单位,没有形成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理论实践体系。
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归纳出知识管理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具体从企业知识库、企业产品创新、企业客户管理等几方面说明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库产品创新客户管理邓立治版权所有随着知识经济的初显峥嵘,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已成为全球的发展战略。
知识作为企业中一种新的资源这种观念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为了有效地利用好这一资源,知识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者最为关注的话题。
一、知识经济下的知识管理和企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将主要通过知识而不是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
企业的知识将成为和人力、资金等并列的资源,并且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劳伦斯·普鲁萨柯(Laurence Prusak)指出:唯一能给一个组织带来竞争优势,唯一持续不变的就是知道什么,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以更快的速度获取新知识。
所以知识管理在企业中处于战略性地位,任何一个现代化企业都应该把它提升到战略角度来考虑。
(一)知识管理的现状企业的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它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考察和分析管理问题。
近年来许多学者和团体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定义。
比较有代表的有:“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Bassi,1997)。
“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
”(E.Maise,1998)。
总之知识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在充分肯定知识对企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知识。
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以形成个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出新的知识。
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组织的产品和服务中去,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企业的知识管理的基本职能有三个,如图1所示,它们分别是外化、内化和认知过程。
(1)外化:外化包括一个强大的搜索、过滤与集成工具,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中获取对企业现在和未来有用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在用知识库储存起来,在用一个文件管理系统对储存的知识进行分类,并找出其间隐含的联系和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兵马俑里展示着一把宝剑,发掘的时候剑身已经被土石压成了弓形。考古人员将剑拔出,这将剑竟然瞬间又变得笔直!深埋土底2000年 ,重见天日之时依然能完好无损,而且依旧可以斩金斫玉。今天我们有电脑、高科技,但今天的冶炼技术却做不出这样的宝剑来。为什么?秦始皇把当年造剑的人给活埋了,而且秦朝的内务府和织造处也没有把炼剑的工艺记录在册,于是后来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已经失传了。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抓住这一句做文章。纯粹是断章取义,整段原文是:“夫兵形似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孙子的原义是:“变化一定有,但是变化也一定有规律。日月的变化尚有规律可循,何况万物,谁能熟知变化、见招拆招、并且掌握规律,谁就是用兵如神"。
以企业的内训教材为例:
90%以上的中小企业(甚至部分超大型内资企业)是没有内训教材的,他们的培训部主要责任就是花钱——市场上流行“九型人格"、培训经理就赶紧买一堂“九型人格"的课。市场上流行“执行力",赶快再去找老师来讲“执行力"……。
做知识管理?沉淀企业内部经验?编写内部教材?把外来课程内化整理?可能想都没有想过!
这样的企业,培训经理更像采购经理,其知识管理的现状和效果不值一提,不说也罢。
大家公认在这方面做得相对好的是国际企业。
外界对国际知名企业都有点神化,大抵认为,这样的跨国公司里:“人人都是高学历,讲洋文,读砖头厚的书,接受最先进最实用的培训"。
其实,误会了,大家误会了。笔者打工十年,曾经也是“知名外企"中的一员,我知道他们的管理系统没那么玄。优秀的地方我们要学习,但失败之处大家也不必“迷信"!
中国的山水国画够神吧,但是美院的老师还在教学生运笔侧锋、破锋怎么用,留白怎么设计、落款在哪个位置……。
行兵打仗够多变化吧,去看看孙子兵法,五千多字,百分之八十的篇幅都在教大家怎么选有利地形、怎么选择行军路线、怎么侦察敌兵人数、怎么派间谍、怎么用水火攻击敌人等具体动作……。
如果一个经验不能具体化、从相对意义上把他标准化,那就完蛋了,你死之后,这门功夫就失传了。
思考:
笔者十年前在外企打工时,也常听前辈炫耀:“我们当年进公司,接受的培训那是什么品质,现在你们这一批人听的培训就没那么好了,数量质量都不行……"。
行内人都知道,中国的第一批“外企白领",那可真的是精英,学历要求高、工资也高,福利待遇好,培训多、还动不动就出国受训。后来外企都流行本土化经营,“外企白领"从几百个变成几十万个,人员素质要求/待遇/培训自然会缩水,变成了“非典型性外企白领"。
a) 这家威名赫赫的企业,区域经理经别的干部竟然有一半不知道1.5倍安全库存的计算方法!
b) 这家企业经营历史不算短,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其实该企业早就有四册“系统的"培训教材(笔者十几年前在企业里跑街做销售时早就把这四册教材像宝贝一样复印、拜读、收藏)。像1.5倍安全库存这样的营销常识在教材第一册早有详述。但是十几年之后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该企业从总部的职训人员到各省的大区总经理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拿的出这四本教材——下了课有一个营业所经理告诉我:“魏老师,江湖上传说我们公司有四本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但我一本也没见到,我们老总也只有两本"。
用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件痛事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知识管理。
案例1:
外资企业比较喜欢标准化:不管是客户拜访、生动化、营销会议,企业都给你一套标准流程。新人进门就学习这套标准,然后按照标准去工作。
思考:
标准化的管理贡献是什么?
1、 绩效追踪和考核:大家做事有了目标和统一的路径,便于主管对下属工作质量的检核、评估、检讨。
十几年了,中国的市场营销竞争焦点、市场格局、通路格局发生了多少变化?变化的市场中,每一个企业都是“新兵",固守以往的经验一定会过时,收藏武功是会贬值的!
十几年了,教材一个字没变?
现状四、企业内训系统性、生动性有余、但实用性尚待提升。
案例4:
笔者去一个跨国知名企业讲课,学员告诉我,我是他们公司第一次外聘的营销培训老师。
现状三:一套教材,“五十年不变"
案例3:
十几年前笔者在某国际知名饮料企业打工就领过一套教材《销售精英步步升训练》。分《step one》、《step two》、《step three》三册。2008年,笔者邂逅一名该企业的现任销售经理(此君不知道我也是出身同门),席间这位老兄向我献宝——展示所谓可乐的武功秘籍,我一看,晕!跟我当年拿到的一模一样,一字未改!
部分外企在知识管理方面也在做积极的尝试。比如金龙鱼、嘉里饮料,近年来在制作业务员、主管、经销商别的情景培训光碟——把他们应知应会以演员模拟的形式呈现出来……。
抛开其内容质量不讲,至少这种形式(更贴近实际场景、更易吸收)值得大家思考、借鉴。
现状二:自家武功秘籍已经失传
案例2:
前段时间帮一家非常知名的跨国企业做销售人员培训,两件事让我非常吃惊。
我不这么看。
什么叫做标准化——前人的经验变成文字、给后人启发、让给后来者的锦囊袋和工具箱里多几件工具供他挑选使用。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经验是不能具体化的,关键看当事人善不善于总结,有没有心!
气功够玄吧,但是还是有气功教材,教大家“两脚同肩宽站立、脚趾扣地、舌尖顶上腭、掌心相对、意守眉心、想象两手之间有一个气球在阻挡,然后把手慢慢拉开来、合拢、拉开、合拢、再拉开、合拢……"。
思考:
十几年过去了,消费品营销行业先后经历了“广告制胜"“供销"、“大客户代理"、“赊销成灾"、“密集分销"、“坐商变行商"、“终端销售",“厂方执行预售制掌控销售网络,经销商开始向物流商发展"八个不同阶段,眼下又有人提出“还原经销商的销售功能,企业需要行销商不需要配送商"的反思。
十几年过去了,赊销、恶性冲货已从厂家共同头痛的营销“癌症"到现在成为正规企业的“历史故事",大家面临新一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物流效率,如何改进既有的销售队伍和经销通路更有效的跟国际大卖场打交道。
要真是这样也行呀!
误会了,大家又误会了。
案例5:
据笔者打工的亲身经历,加上近几年和同行广泛交流、以及对“各名门正派"培训资料的搜集学习所知,跨国企业的培训系统大致分四个方向:
a) 企业知识:企业文化、产品特征、系统利益……。
b) 基本素质教育:TTT训练、有效沟通、时间管理、SWOT、4P、4C……。
2、 生动性有余:课堂都是小班,20个人一堂课,保证大家能充分互动,讲课的老师大多受过专业训练,非常善于搞气氛:分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游戏,唱“成吉思汗"、“感恩的心"、“我们都是一家人",课常上欢声笑语、很热闹、气氛很好、学员也很开心,美中不足是第二天睡醒后一想昨天好像啥也没说(其实很难断言这个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
思考:
为什么我会是他们公司“第一次外聘的营销培训老师"?外企没有培训预算吗?不是!
原因是“如此优秀的成熟外企"都有自己的成套的营销内训教材和讲师。
知名国际公司采购课程一般都倾向于新观念课程(比如九型人格、全脑分析、同理心聆听)、激励课程(比如巅峰销售心理)、或者户外拓展,营销课程他们极少请外面的老师——他们认为“老子的营销管理是天下第一的,别人要向我们学才对"。
在工作中实践,不断发掘提炼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上升为理论——成为知识产品,通过培训和管理手段加以贯彻,使之可以指导后来者的实践,然后在新的实践过程中再去印证和升级知识产品,最终理论和实践得以互相促进、互相指导,这就是知识管理的原理。 话题二、国际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
知识管理首先要把无形的经验变成有形的知识产品——教材、培训产品、制度、流程、表单……。
缺点:
1、 实战性不足:培训课上也讲了一些实用的内容(比如拜访八步骤、利润故事),但都属于入门功夫,大粗浅,涉及到管理层次的话题(比如:线路规划、市场分析等话题)大多只讲些空间理论和概念,不具体,不深入,在实战中指导意义不大。
2、 固步自封:国际知名外企的营销管理和培训系统是不错,但那是建立在国际知名外企这个背景下的(大品牌支撑、充足的市场资金投入、相对高素质的人员队伍、完整的部门协作机构、完善的IT平台、成熟的marketing支持……)。但除非你呆在国际知名企业干一辈子,否则走出门你就会知道“江湖很大,道行尚浅",在大多数中国企业做市场要学会无中生有、乱中求冶、量入为出,甚至做无米之炊……。这么多年多少外企的职业经理走进中国内企做高管,掰着手指算看看,成功了几个?尤其是首次转业者(从外企跨入民企的第一次经历),大多数“生死时速两三年"。
一、观念突破:没有什么经验是不能模型化、标准化的 一说知识管理、经验总结,就会听到一个声音“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说话的人大多一脸肃穆,高深莫测。他们的意思是——销售这个东西是很复杂的,对付不同的经销商、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竞争环境用的方法不一样。这东西没办法标准化,具体化。
培训师也很会给自己找借口,他们解决不了学员的具体问题时就会说:“成年人听课不在乎你听到了什么、关键在你想到了什么"——老师可以给你理念,办法你自己想去吧。
“老子天下第一"!“从来不外请营销课程"。错!
十年之后回头看,话说难听点,如果我今天当老师,照搬当年在外企接受培训系统,在培训界一定没饭吃——他们的培训和管理并非不好,而是不能乱中求冶、不能直击目标迅速解决针对性问题,学员不爽,企业无非承受,老板也不欢迎。
话题三、知识管理的改善方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