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和离骚

合集下载

诗经和离骚比兴手法的差异

诗经和离骚比兴手法的差异

诗经和离骚比兴手法的差异“《离骚》之文2113,依《诗》取兴,引5261类譬喻。

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4102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1653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其中有些话不一定完全正确,但王逸首次看出了《离骚》与《诗经》在比兴手法上的密切关系,还是很有眼力的。

一是比兴手法具有丰富性。

《诗经》作品多为短章,特别是《国风》中的民歌,这些作品篇幅本来就很短小,兴句就一般只用在诗的开头,比法也只存在于某一单句之中,由于是民间无名歌者的创造,所以这种比兴是原始的、零碎的。

但《离骚》就不是这样了。

《离骚》中的比兴比这要丰富得多。

本来,《离骚》的篇幅就具有一定的长度,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容量。

在《离骚》中,仅香花美草就有二十五种之多,此外还有不少的杂草、动物、服饰、男女恋人、媒人等等,使比兴呈现出一种无比的丰富性。

二是比兴手法具有象征性。

《诗经》中的比喻和起兴大都比较单纯,它们所涉及的事物往往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某一客体,这些文事物有的与诗歌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有的还没有这种关联。

《离骚》中的比兴就完全不是这样。

在《离骚》中,比兴所涉及的事物与全诗的内容水乳交融,合而为一,不易分开。

这些比兴意象汇合在一起构成总体艺术形象,充满了象征意味,如果抽去这些比兴意象,《离骚》也就基本上不存在了。

三是比兴手法具有系统性。

《诗经》中的比喻和起兴在一首诗中只是某种片断的意象,它们或在开头,或在篇中,往往是孤立的,彼此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

但是在《离骚》中,各种不同的比兴意象都组成了相应的系统,而且这些不同的系统往往还错综交织,层出不穷,呈现出绚丽多姿的景象。

如对楚王的称呼,不同的提法包含着不同的意义,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一般来说,“美人”、“灵修”带有褒义,包含着希望;而“荃”则隐含着指责的意味了。

又如服饰,香花美草是主要的穿戴,再加上高冠、长剑和玉佩,把个诗人打扮得琳琅满目。

高雅有意境的诗经名句

高雅有意境的诗经名句

高雅有意境的诗经名句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许多高雅有意境的名句。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1.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一首描写思念之情的名篇,通过描写蒲苇青翠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深情的内心世界。

2.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一首描写美丽女子和君子美好婚配的诗篇,通过描绘出鸠鸟鸣叫的情景,展现出作者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和追求。

3.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是一首描写桃花盛开的诗篇,通过描写桃花的美丽和感叹桃花之短暂及未婚妻的离别,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4. 《诗经·离骚》:“黄鸟采绿粱,搔首青梅垂.”这是《离骚》中的名句,通过描述黄鸟采食柳梢上的青梅,展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5. 《诗经·国风·郑风·绸缪》:“衣裳狼狈,世必告狭。

”这是描写饥荒时衣着破旧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困境的关切和对改善社会状况的呼吁。

6. 《诗经·国风·邶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这首诗以描写英俊的男子为主题,通过对他外貌和着装的描绘,展现出作者对男子崭新形象的赞美。

以上这些例子仅仅是诗经中高雅有意境的名句的一个简单介绍,通过这些名句,读者可以在赏析中感受古人对自然景色、人情世故、社会现象等的真挚感受和深刻思考,进一步品味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诗经》《离骚》《孔雀东南飞》《短歌行》《琵琶行并序》知识点

《诗经》《离骚》《孔雀东南飞》《短歌行》《琵琶行并序》知识点

《诗经》《离骚》《孔雀东南飞》《短歌行》《琵琶行并序》知识点《诗经》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大类,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的六种艺术手法被称为“诗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2.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离骚》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2.《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也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的两大源头。

《孔雀东南飞》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3.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4.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5.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也指天地四方。

6.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举行婚礼的地方。

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短歌行》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

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2.建安风骨:指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文人集团在创作风格上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真实地反映了东汉末年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3.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诗经离骚文言文翻译

诗经离骚文言文翻译

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鸟兽噤喑,吾独不能言兮。

跬步自余兮,恐行迈之有言。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鸟兽噤喑,吾独不能言兮。

跬步自余兮,恐行迈之有言。

原文翻译:我是高阳帝的后裔,我的父亲名叫伯庸。

在孟陬之地,我出生在庚寅年。

我的父亲审视我的初生,赐予我美好的名字。

我的名字叫正则,我的字叫灵均。

我天生丽质,又以美德修饰自己。

我佩戴江离、辟芷,以秋兰为佩饰。

我担心岁月流逝,我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早晨采摘山中的木兰,傍晚采摘洲上的宿莽。

日月匆匆流逝,春秋更迭。

草木凋零,我担心美人的衰老。

不珍惜年轻时的美好,却丢弃了邪恶,为何不改变这种状况?骑着骏马驰骋,我要走在前面!既然我已经被贬谪,又被剥夺了名誉,我又何须再次自取其辱?众女嫉妒我的美貌,诽谤我淫荡。

时俗之人擅长投机取巧,违背规矩,改变自己的行为。

违背绳墨,追求曲径,竞相迎合世俗。

我心中郁闷,我独自困顿在这时。

宁愿死去,也不愿忍受这种痛苦。

鸟兽都沉默了,我独自不能言语。

我小心翼翼地行走,生怕说错话。

既然我已经被贬谪,又被剥夺了名誉,我又何须再次自取其辱?众女嫉妒我的美貌,诽谤我淫荡。

《离骚》太难懂了,屈原是怎么写出来的?试论《离骚》形成及来源

《离骚》太难懂了,屈原是怎么写出来的?试论《离骚》形成及来源

《离骚》太难懂了,屈原是怎么写出来的?试论《离骚》形成及来源文/张强强屈原与楚辞作为楚辞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动人的一首长诗,人们对《离骚》真是爱恨交加,一方面它雄奇瑰丽的词章,壮烈激昂的情绪,神秘浪漫的氛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眼光,令世人惊叹。

可是,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楚地巫祭文化的不了解,造成了对《离骚》的理解困难。

很多人感叹:《离骚》真是太难懂了!其实,这首长诗是屈原出于个人发愤目的而创作出的一部文学作品。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先秦时代缺乏文学观念与文学传统。

屈原是如何独立创作出如此辉煌壮丽浪漫深情的诗篇,并由此把诗歌艺术推上一个顶峰的呢?对此,汉代大儒王逸在他的《离骚经章句》中指出:《诗经》是屈原创作《离骚》的源头,而《离骚》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艺术手法,才能得如此巨大的艺术成就。

他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众所周知,王逸所处的汉代是一个膜拜儒家经典,排斥异端的时代,楚辞中所显现出的忠诚和坚贞,显然会受到儒家学者的欢迎,但楚辞的祭祀形式又与儒家思想相背离。

王逸在不了解楚辞的文化背景下,为了让楚辞流传下去,也只有借《诗经》来掩盖楚辞的本来面目。

那么,《离骚》的源头是什么呢?换言之,屈原是怎么创作出《离骚》的?即《离骚》的形成模式和来源是什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诗经一、《诗经》并不是《离骚》的源头,《离骚》是独立形成的,有自己的来源;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成为我国诗歌艺术的开端,对后世诗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汉代儒家学者的大力推崇下,《诗经》更是成为儒学经典,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还影响了后世很多文人的精神和思想。

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有300多篇。

这些诗歌多数来自民间,也有少部分来自于上层文人;它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社会、爱情婚前、风俗习惯、自然天象、地理地貌、动物植物等等很多方面,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诗经与《离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比较

诗经与《离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比较

诗经与《离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比较1. 引言1.1 概述诗经和《离骚》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遗产,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了周代以前的各个时期的民间诗歌。

而《离骚》则是屈原创作的一篇重要章节,是中国古代辞章中的杰出之作。

本文将对诗经与《离骚》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在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方面的异同。

1.2 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是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的背景、目的和文章结构。

接下来会分别从诗经和《离骚》这两个具体作品入手,探讨它们在文化内涵与价值观上的特点。

然后通过对两者进行共通性和差异性对比分析来展示它们之间关系,并进一步评价其对人性、人生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带来的启示与影响。

最后得出结论,并探讨两者在传统和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未来文化的承续性和发展潜力。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研究诗经与《离骚》,探讨它们在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方面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通过对两者进行深入剖析,希望能够揭示出这两部作品在传统与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且进一步探讨其对当今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对诗经与《离骚》对未来文化的承续性和发展潜力进行展望。

2. 诗经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2.1 背景介绍: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现存时间最久、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文学著作。

它的创作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11世纪到前6世纪,共收录了305篇不同主题和风格的诗歌作品。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诗经承载着历史记载、礼仪规范以及道德伦理思想等多种功能。

2.2 文学风格与主题:诗经采用了古代中国音乐曲调,有韵律明快、押韵对偶的特点。

其主要分为《国风》、《雅颂》、《周南》、《鹿柴》等多个部分,并围绕着各种主题进行创作。

这些主题包括爱情婚姻、自然景物、社会风俗以及君王治理等方面,展现了当时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和思想。

2.3 社会价值与道德观:通过对人际关系、家庭伦理以及社会责任等问题的探讨,诗经传达了一些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诗经、离骚

诗经、离骚

《诗经》两首
一、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15国风,大部分是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离骚》
一、文学常识
1、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
足。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风骚”中的“风”是指国风,“骚”是指离骚。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2、屈原,名平,战国末期时期楚国人。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初次的创立者和代表者,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他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之一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之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诗经楚辞部分1、风骚传统[诗骚传统]:“风”指《诗经》中的《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后世诗人,或受《诗经》现实主义影响,或受《楚辞》积极浪漫主义影响,使诗歌创作沿着《诗经》或《楚辞》所开辟的两条道路前进。

因此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的两种不同的优良传统,习惯上称“风骚”传统。

2、风骚: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3、献诗说:是关于《诗经》作品来源的一种主要说法。

先秦古籍中有很多对公卿献诗制度的记载。

他们献诗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诗歌进行讽刺或赞颂,表达对政治的评价。

《诗经〃大雅》、《小雅》、《国风》中的公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可能就是通过这条途径搜集起来的。

4、采诗说:采诗说也是关于《诗经》作品来源的一种主要说法。

采诗制度先秦古籍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这种制度应该是存在的,因为在古代言语不通、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这种有目的的采集,《国风》、《小雅》中那些遍布黄河、长江流域的民歌才能够汇集到王廷中来。

进行采诗的应该是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的乐官。

《小雅》、《国风》中的许多诗便靠乐官采集而来。

5、制诗说:宗庙祭祀和燕享等仪式中的乐歌,应是乐官、或巫、史奉命创制的。

6、孔子删诗说:孔子删诗说是关于《诗经》的编辑的一种重要的说法。

这种说法影响很大,但是教材认为已经有很多有力的论据证明孔子虽然对《诗经》的完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未曾删诗。

《诗经》的最后删选编订者应该是周朝的乐官。

7、四家诗:所谓的四家诗指的是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

鲁诗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韩诗的创始人为燕人韩婴。

鲁齐韩三家为今文经学,故又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

毛诗晚出,创始人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是四家诗中唯一的古文经学。

8、今文三家(三家诗):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齐韩三家为今文经学,在汉代立有博士,成为官学,故又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

从《诗经》到《离骚》——古代诗歌发展演变

从《诗经》到《离骚》——古代诗歌发展演变

从《诗经》到《离骚》——古代诗歌发展演变古代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人们对于情感和美的追求。

从《诗经》到《离骚》,古代诗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古代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

《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诗篇。

它以统一的形式、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成为后来古代诗歌的基石。

《诗经》——古代诗歌的开篇之作《诗经》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成为古代诗歌的开篇之作。

它包含了民歌、雅歌、颂歌等多种形式,涉及到周边各地的历史与风土人情。

《诗经》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朴素的形式,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它展示了人们对于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风貌。

古代诗歌的发展与兴盛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古代诗歌逐渐发展出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流派。

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古代诗歌繁荣兴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作品。

他们以自由奔放、豪放不羁的诗风,表达了对于人生苦短、荣华富贵虚幻的思考和吟咏。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古代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它以精湛的笔墨和含蓄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意与书法的完美结合,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离骚》——楚辞的杰出代表在古代诗歌的发展中,楚辞作为一个重要的流派,对于古代诗歌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离骚》则是楚辞的杰出代表之一。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以瑰丽的词藻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追求和个人理想的向往和呼吁。

通过借用神话传说和寓言的方式,屈原在《离骚》中构建了一个富有哲理和艺术感的世界。

《离骚》以其绚丽的形象和深邃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

楚辞《诗经》《离骚》考点的理解

楚辞《诗经》《离骚》考点的理解

楚辞《诗经》《离骚》考点的理解楚辞《诗经》《离骚》考点的理解考点名称:《诗经》《诗经》:①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共305篇。

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②内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其中精华的部分,因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从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

③地位:《诗经》的创作,为中国古曲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及其特点: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以下的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诗经》质朴典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以民歌为基础的“楚辞”,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经》和“楚辞”正好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

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唐诗风格多样,千古传诵,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推向顶峰。

宋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句式灵活,极具歌唱性。

元曲是民间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

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将古典小说创作推向繁盛阶段,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总体来说,呈现了多元兼容、雅俗共赏和发展趋势的逐渐平民化等特征。

现存最早的诗歌——《诗经》:1、时间:西周至春秋中期2、特点:以四言为主,内容古朴,现实感强3、内容:都是配乐的歌词,按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是其中的精华。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

“风”包括了十五个诸候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

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

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

“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

“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

诗经 离骚 古文观止的相同点

诗经 离骚 古文观止的相同点

《诗经》、《离骚》、《古文观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诗经》、《离骚》和《古文观止》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它们在形式、内容、风格和影响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以下是对这三部作品的比较和说明。

一、相同点:1.反映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情感:•《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记录了西周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诗经中的诗歌内容广泛,包括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对自然的赞美、对爱情的抒发等。

•《离骚》: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它表达了屈原对楚国的忧国忧民之情。

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个人命运的悲观抒发。

•《古文观止》:这部散文选集收录了魏晋南北朝以及唐宋时期的优秀散文作品,其中的文章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潮和人文关怀。

2.彰显文学艺术的特色:•《诗经》:诗经的语言简洁流畅,意象生动,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

它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离骚》:《离骚》的语言华丽辞藻,意境深远,充满了陶醉和豪情。

屈原运用了夸张、反复、设问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张力。

•《古文观止》:这部散文选集中的文章语言风格各异,既有骈文的华丽辞藻,也有白话的简洁明快。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使作品更具艺术性。

3.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基本格律和风格,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离骚》:《离骚》开创了楚辞的新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的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文观止》:这部散文选集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优秀散文为后世的散文创作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二、不同点:1.形式和体裁的差异:•《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305首诗歌,主要以四言诗为主,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离骚》:是屈原的个人抒情诗,以五言诗为主,没有明确的体裁分类。

离骚和诗经并称什么

离骚和诗经并称什么

离骚和诗经并称什么
离骚和诗经并称风骚。

“风”指⼗五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后⽐喻优秀的⽂学作品或⽂采,后风骚⽤为诗歌的总代称。

它们同被视为中国诗歌发展的源流。

对后世中国⽂学影响深远。

后代⽤来泛称⽂学,在⽂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领先叫领风骚。

离骚和诗经并称什么
《诗经》《离骚》并称:风骚
“风”指⼗五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后⽐喻优秀的⽂学作品或⽂采,后风骚⽤为诗歌的总代称。

注意的是诗经⾥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骚,不是诗经哦!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春秋中叶(前11世纪⾄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是周代社会⽣活的⼀⾯镜⼦。

《离骚》简介: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此诗以诗⼈⾃述⾝世、遭遇、⼼志为中⼼。

前半篇反复倾诉诗⼈对楚国命运和⼈民⽣活的关⼼,表达要求⾰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妥协的意志。

诗经和离骚

诗经和离骚

二、人生的悲苦离乱
• 《诗经· 小雅· 采薇》
•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一、对爱情的咏叹和炽热追求
• 《召南•摽有梅》
•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 摽有梅,倾筐暨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 全诗三章,略变数字,重章叠句,反复吟咏。
• 趋羊入谷,白羊在前。 • 老女不嫁,塌地呼天。 • ——《地趋乐歌》
•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
三、主要内容
• 1、苦乐不均、贫富悬殊的社会状况


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 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 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 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 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 居!”
• 病妇行 •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 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 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 思复念之。” •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牍, 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 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 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 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 弃置勿复道。”

诗经与《离骚》的文学特点探究

诗经与《离骚》的文学特点探究

诗经与《离骚》的文学特点探究1. 引言•介绍诗经和《离骚》的背景和历史意义;•阐述研究诗经和《离骚》文学特点的重要性。

2. 诗经的文学特点•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描述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大量使用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抒发人们的真实情感和社会现实。

2.1 风格多样的内容与形式•包含民歌、祭祀歌曲、婚吊歌等多种类型;•每篇诗歌以五言句式为主,节奏感强烈。

2.2 主题广泛且深入人心•描写自然美景:山水、春夏秋冬等;•表达爱情:恋人之间甜蜜或忧伤的情感交流;•反映社会现实:政治斗争、战争与苦民之声等。

3. 《离骚》的文学特点3.1 艰深晦涩却富于想象力•使用大量隐喻、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探索人生与宇宙的哲学问题;•以个人经历为出发点,表达对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3.2 独特的抒情风格•深邃、浪漫的情感表达:爱情、自然之美、自我价值等;•唐突且排比韵律感强烈,富有音乐性。

3.3 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借鉴诗经的古体诗形式,并赋予其更多个性化和艺术化的特点;•探索以个人主观感受为基础的诗歌形式。

4. 共同点与差异点4.1 共同点•都是古代中国文学作品,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注重情感表达,揭示人性与社会现实。

4.2 差异点•诗经侧重于简洁直接的语言风格,反映了群体生活和社会状况;•《离骚》则注重抒发个人思想和审美追求,表达独立人格与情感体验。

5. 结论•总结诗经和《离骚》的文学特点;•强调它们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认同的重要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诗经与《离骚》的文学特点探究的内容编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诗经三首

诗经三首

《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三首教案教学指要本单元鉴赏先秦到汉魏晋诗歌,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赋比兴手法及其艺术效果;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

《诗经》《离骚》至汉魏晋诗歌的语言形式各不一样,本单元以语言的节奏作为教学重点,旨在让学生了解诸种语言节奏的划分方法,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了解古代诗歌从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的形式方面的发展进程;了解这一变化过程也是诗歌容量逐渐加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逐渐复杂的过程。

《诗经》《楚辞》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现实生活。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最有思想艺术价值的国风,它们大多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言志抒情诗,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诗经和离骚的区别

诗经和离骚的区别

诗经和离骚的区别诗经和离骚的区别《诗经》和《离骚》是诗歌的源投,开启了我国诗歌兴盛的局面。

下面是诗经和离骚的区别,以供参考。

诗经是诗集,群体创作,编者不详。

离骚是个人作品,是屈原的长篇抒情诗。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要说有关系的话,也得是诗经和楚辞有关系——他们是中国诗歌的两大肇始。

诗经是现实主义的先祖,楚辞是浪漫主义的先祖。

时间上诗经是春秋中叶之前的作品,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作品。

二者并无传承关系。

诗经大部分是风,即民歌,没有单独的作者,可以说是群体创作,楚辞则大部分是个人作品,代表作家是屈原和宋玉。

历史地位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但它基本上是群众性集体性的创作,个性的表现甚少。

而屈原的创作,却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

这标志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

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

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受到高度评价。

虽然他的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能背离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同时也要看到,屈原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

他并不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奴仆,而是以君主从而也是国家的引路人自居。

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大多数人对抗,宁死不渝。

这就在忠君爱国的公认道德前提下,保存了独立思考、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

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

汉儒曾说,《离骚》与《诗经》中《小雅》同为“忽而不伤”之作,明代诗人袁宏道于《叙小修诗》中驳斥道:《离骚》“忿怼之极”,对“党人”和楚王都“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并指出:“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风”的特点。

他的意见显然是正确的。

不仅如此,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

离骚

离骚

战国时代,连年 混战。屈原为楚国左 徒,忧心百姓苦难。
屈原立志报国, 劝怀王任贤用能,深 得怀王信任。
怀王11年,屈原 外交成功,六国联盟 抗秦,怀王为盟主。
楚国以公子子兰 为首的贵族,嫉恨屈 原,进谗言,怀王疏 远屈原。
张仪乘机向秦王 献计,离间齐楚两国, 六国联盟自解。
张仪使楚,将 价值连城的白璧献 予怀王宠姬郑袖。
屈子行吟图 [明]陈洪绶 绘
屈原
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2. 开创了全新的诗体:骚体 。 3. 开创了浪漫主义诗风 。 4.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5. 农历五月初五是其投江自沉的纪念日。 6. 推崇“美政”:圣君贤相 7. 作品:《离骚》、《天问》、《九歌》(11篇)、 《九章》(9篇)、《招魂》 ,共23篇。 8.《离骚》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 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 的源头。
(5 )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忳:忧郁烦闷 邑:通“悒”,苦闷 侘傺:失意的样子。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我孤独地遭受着现时的 穷困(走投无路)。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流亡:随水漂流而去。 此态:苟合取容之态。 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漂流而去,我也不肯做出苟合 取容之态。
(6 )
⑬岌
·
·
(jí
·
) ⑭杂糅( ró u )
·
·
·
·
·
(1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太息:叹息 掩涕: 掩面流泪。 民生:百姓的生活(人生) 艰:艰难。 我长声叹息,禁不住掩面流泪,我哀伤人民的生活(人 生)多么艰苦啊。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修姱:洁净而美好。 鞿羁:马缰绳和笼头,名词作 动词,束缚、约束 謇:古楚语的句首语气词 谇:进谏。 替:废。 鞿羁:马缰绳和笼头,名词作动词,束缚、约束 我虽然爱好高洁又约束自己啊,但早上进献忠言晚上就 被废黜。

诗经与《离骚》中的自然感悟比较

诗经与《离骚》中的自然感悟比较

诗经与《离骚》中的自然感悟比较引言在中国文化中,自然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而诗歌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常常运用自然意象来塑造意境和传递情感。

诗经和《离骚》作为两部重要的古代诗集,也不例外地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与感悟。

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探讨诗经和《离骚》两部作品中关于自然的描绘和对自然的理解,并从中寻找其异同点。

一、诗经中的自然描写与感悟1.1 自然描写诗经收录了众多关于季节、山川、动植物等方面的描写,展示着作者们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赞美。

例如,《国风·周南·桃夭》中描述了早春时桃花盛开的美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而《国风·戎狄》则以草原风光为背景,写道:“戎车既驾,草木既楹”。

1.2 自然感悟诗经中的自然描写不仅仅是对景物本身的描述,更蕴含着作者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比如,《国风·周南·桃夭》中将桃花作为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象征,表达出作者对爱情和幸福的向往。

而《国风·召南·采葛》则以葛蔓被攀爬为隐喻,抒发了对艰苦劳动、奋斗过程中的痛苦与忍耐的感悟。

二、《离骚》中的自然描写与感悟2.1 自然描写《离骚》在描绘自然方面比诗经更加具象独特,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比喻和意象。

其中,作者屈原以自己“游江湖浮云间,坐观儿童吹毛去”的视角,描述了壮丽的山川河流等一系列自然景观。

例如,“纷纷籁籁如急雨兮”、“弃厥瑟兮进缩兮”等都是通过具体自然景物来形容作者内心思想变化和情感起伏。

2.2 自然感悟《离骚》中的自然描写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诗篇,更是体现了作者对政治乱世和人生困境的思考与抒发。

屈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担忧与痛苦。

同时,他也借助自然界中秩序与律动的存在,寄托自己对改变命运和追求理想的信念。

三、诗经与《离骚》中自然感悟的异同3.1 异同点•异同点一:诗经更侧重于直接展示自然景色及其美感,而《离骚》则较多地通过比喻和意象来间接揭示人类内心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
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
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
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
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
一、楚辞与《诗经》的区别
• 1、从创作方法看 • 2、从表现手法看 • 3、从句式和篇章结构看 • 4、从作者和作品风格看
二、《九歌》的艺术特色
• 1、既写出了神的灵异,更写出了神的“人 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抒写神与神之 间、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使祭神歌曲带有 侬侬的人间情味。
• 2、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 的环境和气氛,是一种清新幽眇的境界。
三、农事劳动的风情

《周南·芣苢》
•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四、《诗经》的艺术特色
• 1、真实形象的反映社会现实,开创我国 古代诗歌中的写实传统。 2、诗歌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3、章句形式以回环复沓为其特色,句式 整齐而又灵活多变。
和歌词三 )
三、楚辞的文体特点
• 1、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 征。如《离骚》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 反覆。
• 2、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 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 3、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 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 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二、人生的悲苦离乱
• 《诗经·小雅·采薇》
•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召南•摽有梅》
•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 摽有梅,倾筐暨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 全诗三章,略变数字,重章叠句,反复吟咏。
• 趋羊入谷,白羊在前。
• 老女不嫁,塌地呼天。

——《地趋乐歌》
•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竹生》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
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
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
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
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
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
子兮徒离忧。
今有人,山之阿,被服薜荔布女萝。既含 睇,又宜笑,子恋慕予善窈窕。乘赤豹,从文 貍,辛夷车驾结桂旗。被石兰,带杜衡,折芳 拔荃遗所思。处幽室,终不见,天路险艰独后 来。表独立,山之上,云何容容而在下。杳冥 冥,羌昼晦,东风飘飖神灵雨。风瑟瑟,木萧 萧,思念公子徒以忧。 (《乐府诗集》卷二八,相
第一章 《诗经》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 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 《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 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年 的历史。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 部分。
一、对爱情的咏叹和炽热追求
•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哪得 孩儿抱!——《折杨柳枝》
• 莫依倾国貌,嫁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 好时光!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 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相思铺,这几日翻腾重盖。大门外, 挂一面卖相思的牌。有几等相思卖与人 害:单相思背地里想。双相思两下里挨。 鹘突的相思也,(还得)鹘突人来买。
第二章 屈原辞赋悬日月—— “楚辞”名篇
• “楚辞”:一是指诗体名,指战国时 代的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时所使用 的一种诗歌样式,是《诗经》之后的一 种新诗体,屈原的《离骚》是代表作, 因此后人又称之为骚体。 一是诗集名,
西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将战国 时期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淮南小山、 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类似之作共 十六篇汇编成集,集名为《楚辞》。
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
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
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
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挂枝儿﹒想部
•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请你谈谈对《蒹葭》诗的理解和欣赏!
• 1、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 • 2、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
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 性。
• 3、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
第三章 汉代乐府
• 一、乐府

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
个宫廷官署。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
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 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
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
奏等。
二、汉乐府

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
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