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课件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ppt课件
04 医院感染常见诊断标准介绍
医院感染定义及分类
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患者接受医院治疗的过程中,由医疗操作或 其他原因引起的新发或恶化的感染。这种感染通常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发生, 也可能发生在出院后30天内。 2. 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可以按照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感染方式以及感 染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分类。按照感染部位可以分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 血液感染等;按照感染病原体可以分为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按照 感染方式可以分为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等;按照感染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 中、重度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定义与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又称医源性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接受治疗或护理期间,由于接触医院环境、设施 、医护人员或病原微生物等原因引起的感染。其发生率与预防控制一直是世界范围内医疗保健机构关 注的焦点。 医院感染已成为医疗机构内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不仅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并延长住院时间, 还会增加医疗机构的风险,导致医疗事故发生。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医疗机构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 种类各异,但有明显的地区分布和季节变化。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新生儿、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 重症患者等。在预防控制方面,关注医院环境清洁消毒、手卫生等措施均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 生率。
医院感染隔离措施
1. 隔离感染源:医院感染隔离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患者之间或患者与医 务人员间的交叉感染。因此,在对患者进行隔离时,应根据其感染源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例如,对于强烈呼吸道感染、结核病、病毒性出血热 等,应采取呼吸道、口罩、手术口罩、严实手套等措施进行隔离。 2. 合理使用隔离器材:隔离器材的使用对于医院感染隔离措施的效果至关重 要。因此,在使用隔离器材时,应首先了解其作用及使用方法,严格按照规 定操作流程进行使用。同时,使用过的隔离器材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 二次污染。在对促进医院感染隔离措施效果的提升方面,合理使用隔离器材 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PPT课件
03
新生儿经胎盘 获得(出生后 48小时内发病) 的感染,如单 纯疱疹、弓形 体病、 水痘 等。
04
患者原有的慢 性感染在医院 内急性发作。
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基础,在入院48h后出现急 性发作,是否是医院感染?是Biblioteka 慢性炎症≠慢性感染
慢性感染:定义不统一。病原体未清除,持续存在并排出体外
多久是慢性?是否有症状?
点医
击 此
院
处 添
感
加染
副 标
的
题诊
断
标
准
一.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 绝大多数非法定传染病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等无明确潜伏 期
○ 入院,哪个医院? ○ 对转院病人,在外院获得的医院感染,也是医院感染,需在调查表中注明
为“外院”。
2.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 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
说明: 1又.出入现院新时的有非经污血染液菌培,养或证医实院的败败血血症症过,程在中入又院出后现血新液的培非养污
染2凝.菌固血,酶液均阴培属性养另葡分一萄离次球出医菌常院、见感丙皮染酸肤败杆菌血菌,症等如。,类需白不喉同杆时菌间、采肠血杆,菌有、
两次或多次培养阳性。
输液反应是否是医院感染?
01
6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除,为热原反应,不是
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 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临床诊断】符合下列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 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1. 发热。 2. 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3. 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2. 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 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 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PPT课件
01
定义诊断标准
明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 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等方面
的综合判断。
02
诊断流程
制定规范的诊断流程,确保医生能够准 确、迅速地诊断医院感染,并及时采取
有效的治疗措施。
感染部位的诊断标准
肺部感染
发热、咳嗽、咳痰、 呼吸困难等临床症 状,肺部出现湿罗 音,胸部X线检查 有炎症性改变。
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包括接触传播、血液传播 和呼吸道传播。
02
医院感染诊断标 准
临床诊断标准
标准依据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是根据临床 症状、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
调查综合判断。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 腹痛、腹泻等症状。
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 规、血培养等,以确定病原体。
确定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分 类
01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住院期间和院内获得并在出院 后发生的感染。
02
分类标准
根据感染来源,医院感染可分为社 区获得性感染和医院获得性感染。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 期间和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感染途径
健康宣教
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医院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他们 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制度
在接触患者前后需进行洗手消毒, 对诊疗器具、医疗设备进行定时 清洁与消毒,保证无菌环境,降
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减少患者留院时间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院感 染的风险。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 理应用
04
定义诊断标准
明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 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等方面
的综合判断。
02
诊断流程
制定规范的诊断流程,确保医生能够准 确、迅速地诊断医院感染,并及时采取
有效的治疗措施。
感染部位的诊断标准
肺部感染
发热、咳嗽、咳痰、 呼吸困难等临床症 状,肺部出现湿罗 音,胸部X线检查 有炎症性改变。
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包括接触传播、血液传播 和呼吸道传播。
02
医院感染诊断标 准
临床诊断标准
标准依据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是根据临床 症状、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
调查综合判断。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 腹痛、腹泻等症状。
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 规、血培养等,以确定病原体。
确定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分 类
01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住院期间和院内获得并在出院 后发生的感染。
02
分类标准
根据感染来源,医院感染可分为社 区获得性感染和医院获得性感染。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 期间和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感染途径
健康宣教
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医院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他们 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制度
在接触患者前后需进行洗手消毒, 对诊疗器具、医疗设备进行定时 清洁与消毒,保证无菌环境,降
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减少患者留院时间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院感 染的风险。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 理应用
04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ppt课件
医院感染诊断
医院感染定义及诊断原则
.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 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 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
WHO的医院感染定义
病人在医院获得不同于入院原因的感染, 感染发生在医院或其他卫生保健机构,此 感染在入院时尚未发生,也不处于潜伏期, 包括在医院获得出院后才显示的感染。医 疗机构中工作人员的职业性感染也属于医 院获得性感染。探视和陪护者在医院或其 他卫生保健机构获得的感染也是医院感染。
※尿培养霉菌阳性,但无临床症状,不算 医院感染。但重新送检尿标本,连续两次 以上培养阳性应诊断。
※ 尿中培养出L型细菌,只算一次感染。
.
(六)手术部位感染 包括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和器官感染。无植入物手术,感染发生于术后 30天内;有植入物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 人造血管、人工关节等)术后一年内发生与手 术有关的深部软组织或器官的感染。 手术切口自然裂开常见原因:技术问题、腹压 增高、脂肪液化、感染。
§ 限于入院48小时后或有宫腔侵袭性操作 者。
§ 自然分娩24小时后出院一周内发生者。
.
3、子宫内膜炎:发热或寒颤、下腹痛或压 痛,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恶露有臭味。刮 宫内膜病理检查证实或分泌物细菌培养 (+)。 说明:
§ 入院时病人无羊水感染,羊膜破裂时间 不超过48小时。
u
※ 胸部肿瘤接受放疗的患者,放疗1—2 月内,在放疗范围的正常组织可发生放 射性损伤,表现炎性反应,称放射性肺 炎,不算医院感染。
.
3、胸膜腔感染:
§临床表现:发热,胸痛。 §胸水常规:外观呈脓性(渗出液);白 细胞计数≥1000×106/L。 §胸水细菌培养或涂片可见细菌。
医院感染定义及诊断原则
.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 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 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
WHO的医院感染定义
病人在医院获得不同于入院原因的感染, 感染发生在医院或其他卫生保健机构,此 感染在入院时尚未发生,也不处于潜伏期, 包括在医院获得出院后才显示的感染。医 疗机构中工作人员的职业性感染也属于医 院获得性感染。探视和陪护者在医院或其 他卫生保健机构获得的感染也是医院感染。
※尿培养霉菌阳性,但无临床症状,不算 医院感染。但重新送检尿标本,连续两次 以上培养阳性应诊断。
※ 尿中培养出L型细菌,只算一次感染。
.
(六)手术部位感染 包括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和器官感染。无植入物手术,感染发生于术后 30天内;有植入物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 人造血管、人工关节等)术后一年内发生与手 术有关的深部软组织或器官的感染。 手术切口自然裂开常见原因:技术问题、腹压 增高、脂肪液化、感染。
§ 限于入院48小时后或有宫腔侵袭性操作 者。
§ 自然分娩24小时后出院一周内发生者。
.
3、子宫内膜炎:发热或寒颤、下腹痛或压 痛,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恶露有臭味。刮 宫内膜病理检查证实或分泌物细菌培养 (+)。 说明:
§ 入院时病人无羊水感染,羊膜破裂时间 不超过48小时。
u
※ 胸部肿瘤接受放疗的患者,放疗1—2 月内,在放疗范围的正常组织可发生放 射性损伤,表现炎性反应,称放射性肺 炎,不算医院感染。
.
3、胸膜腔感染:
§临床表现:发热,胸痛。 §胸水常规:外观呈脓性(渗出液);白 细胞计数≥1000×106/L。 §胸水细菌培养或涂片可见细菌。
《院感的诊断标准》PPT课件
3
疑似病例3
发病前14天内与确诊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 史,或曾到过疫情高发地区。
诊断标准二: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1:疑似病例的基础上,满足以 下任一条件
确诊病例3:临床表现为重症肺炎,出现 呼吸衰竭、脓毒症、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
确诊病例2:临床表现为肺炎,影像学检 查可见肺部磨玻璃影、实变影或浸润影 。
《院感的诊断标准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院感诊断标准概述 • 院感常见症状与体征 • 院感诊断流程 • 院感诊断标准的具体内容 • 院感诊断的注意事项与难点 • 院感防控策略与建议
01
引言
院感的定义与重要性
院感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在院内 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 感染和在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发生的 感染。
耐药性问题
部分病原体对常用抗生素产生 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患者基础疾病多
院感患者通常伴有多种基础疾 病,增加了治疗难度。
07
院感防控策略与建议
加强监测与预警
建立完善的院感监测系统
01
通过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院感病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
。
提高预警准确性
02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高预警
诊断标准的意义
诊断标准有助于提高医院感染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控制,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 进。同时,诊断标准还有助于医疗机构之间信息的交流和比较,推动医院感染 防控工作的共同进步。
02
院感诊断标准概述
诊断标准的依据
01
02
03
医学研究结果
基于大量的医学研究和临 床实践,总结出感染的诊 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ppt课件
02
感染途径:包括接触、 空气、血液、器械等
03
感染类型:包括细菌、 病毒、真菌、寄生虫 等
特点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是针对医院内发生的感染性疾病进行 诊断和治疗的规范。
诊断标准包括病原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 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诊断标准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 医院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评价与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医院感染风险 因素
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控 制措施
持续监测和跟踪感染情 况
及时调整和优化预防和 控制措施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 工对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
认识和应对能力
6
案例分析
某医院呼吸科HAP病例分析
1
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职业等
2
感染症状: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3
诊断过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医疗行为因素
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可能 造成感染
医疗器械:使用不当或消毒 不彻底可能导致感染
药物使用:药物使用不当可 能导致感染
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操作不当 或防护措施不足可能导致感染
医院感染的管理
5
与控制
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加强环境消毒:定期对医院环境
01
毒等 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口罩、手
02
套等 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水平:感
03
染控制知识、操作技能等 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工作强度、 04 心理压力等
环境因素
医院环境:包括病房、手术室、门诊等 卫生设施:如洗手台、卫生间等 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等 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护工等 患者:包括住院患者、门诊患者等 探视人员:包括家属、朋友等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PPT课件
53062例次医院感染常见部位构成
35.0
31.3
30.0
25.0
20.1
20.0
16.4
15.0
10.0 5.0 0.0
7.7
8.9
4.5
4.0
1.3 1.5 0.5
0.6 0.6 0.9 1.3 0.1 0.1 0.0 0.3
上下泌腹抗腹腹浅深 腔导菌脑颅椎烧皮其 感感尿泻泻内水切切 隙管血膜脓管伤肤他
• 医护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整理课件ppt
3
医院感染定义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 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
炎症表现。 •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
炎症表现。 •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身后48h内发病)
的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病、 水痘等。 •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
5.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它特
殊病原体。
整理课件ppt
7
下呼吸道感染占院内感染的45.2%
45.2%
下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
5%
%
18%
胆道感染 菌血症
其他
为期两年前瞻性研究报告显示的 院内感染分布比例*
zhang Y A two-year prospe整ct理iv课e s件uprvpet ry on nosocomical infections.
1. 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 列情况之一者:
(1)发热
(2)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3) 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2. 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
《医院感染诊断》课件
用手消毒剂。
减少交叉感染
加强病房管理,定期开窗通风 ,减少人员流动,对医疗器械
和环境进行定期消毒。
提高免疫力
鼓励患者适当锻炼,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
。
监测与报告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及时 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采 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的传播。
02
医院感染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总结词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来判断是否发生医院感染。
。
表述清晰
诊断报告的文字表述应清晰、 简洁,易于理解。
及时性
诊断报告应及时出具,以便患 者及时得到治疗和管理。
准确性
诊断报告的结果应准确可靠, 为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可靠
的依据。
05
医院感染诊断案例分析
案例一: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断
总结词
机械通气患者常见感染
详细描述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感染类型,其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微生物学检查 结果。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气急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白细胞计数升高,X线胸片可见肺部浸 润影。
流行病学诊断
总结词
通过对比患者的感染情况与同期其他患者的 感染情况,来判断是否发生医院感染。
详细描述
流行病学诊断是通过对比患者的感染情况与 同期其他患者的感染情况,来判断是否发生 医院感染。这种方法需要收集一定数量的患 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以确定医院 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传播途径。流行病学 诊断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具有重 要意义。
详细描述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血管内导管患者出现的血流感染,其 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患者可 能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血培养可发现病原体,如金黄色 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减少交叉感染
加强病房管理,定期开窗通风 ,减少人员流动,对医疗器械
和环境进行定期消毒。
提高免疫力
鼓励患者适当锻炼,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
。
监测与报告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及时 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采 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的传播。
02
医院感染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总结词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来判断是否发生医院感染。
。
表述清晰
诊断报告的文字表述应清晰、 简洁,易于理解。
及时性
诊断报告应及时出具,以便患 者及时得到治疗和管理。
准确性
诊断报告的结果应准确可靠, 为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可靠
的依据。
05
医院感染诊断案例分析
案例一: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断
总结词
机械通气患者常见感染
详细描述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感染类型,其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微生物学检查 结果。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气急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白细胞计数升高,X线胸片可见肺部浸 润影。
流行病学诊断
总结词
通过对比患者的感染情况与同期其他患者的 感染情况,来判断是否发生医院感染。
详细描述
流行病学诊断是通过对比患者的感染情况与 同期其他患者的感染情况,来判断是否发生 医院感染。这种方法需要收集一定数量的患 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以确定医院 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传播途径。流行病学 诊断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具有重 要意义。
详细描述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血管内导管患者出现的血流感染,其 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患者可 能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血培养可发现病原体,如金黄色 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ppt课件
• 2.血液培养分离出常见皮肤菌,如类白喉杆菌、肠杆菌、凝固酶阴 性葡萄球菌、丙酸杆菌等,需不同时间采血,有两次或多次培养阳性 。
• 3.血液中发现有病原体抗原物质,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乙种溶血性链球菌,必须与症状、体征相符,且与其它感染部位无关 。
• 4. 血管相关败(菌)血症属于此条,导管相关动静脉炎计入心血管 感染。
• 5. 血培养有多种菌生长,在排除污染后可考虑复数菌败血症。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椎间盘感染 • 临床诊断 •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 1.病人无其它原因解释的发热或椎间盘疼痛,并有感染
的影像学证据。 • 2.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椎间盘感染的证据。 • 3.手术切下或针吸的锥间盘组织证实有感染。 • 病原学诊断 • 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 1.感染部位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 2.血或尿中检出抗体(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脑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 报告,力求做出病原 学诊断为主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医院内感染的前五位病菌 :鲍氏不动杆菌、大肠杆 菌 、克雷伯肺炎球菌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菌(MRSA)阴沟杆菌。
• 院内感染革兰氏阴性菌为 主。
• 重症感染未明确性况下首 先查革兰氏柒色可指导选 用抗生素。革兰氏阴性菌 泰能为亚胺培南类。革兰 氏阳性菌(万古霉素)
或病人在其它部位有感染。 • 2.移植的皮肤发生排斥反应并伴有感染临床证据(炎症或脓液),视为
医院感染。
• 3.供皮区感染属烧伤感染。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上呼吸道感染 • 临床诊断 • 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
• 3.血液中发现有病原体抗原物质,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乙种溶血性链球菌,必须与症状、体征相符,且与其它感染部位无关 。
• 4. 血管相关败(菌)血症属于此条,导管相关动静脉炎计入心血管 感染。
• 5. 血培养有多种菌生长,在排除污染后可考虑复数菌败血症。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椎间盘感染 • 临床诊断 •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 1.病人无其它原因解释的发热或椎间盘疼痛,并有感染
的影像学证据。 • 2.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椎间盘感染的证据。 • 3.手术切下或针吸的锥间盘组织证实有感染。 • 病原学诊断 • 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 1.感染部位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 2.血或尿中检出抗体(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脑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 报告,力求做出病原 学诊断为主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医院内感染的前五位病菌 :鲍氏不动杆菌、大肠杆 菌 、克雷伯肺炎球菌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菌(MRSA)阴沟杆菌。
• 院内感染革兰氏阴性菌为 主。
• 重症感染未明确性况下首 先查革兰氏柒色可指导选 用抗生素。革兰氏阴性菌 泰能为亚胺培南类。革兰 氏阳性菌(万古霉素)
或病人在其它部位有感染。 • 2.移植的皮肤发生排斥反应并伴有感染临床证据(炎症或脓液),视为
医院感染。
• 3.供皮区感染属烧伤感染。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上呼吸道感染 • 临床诊断 • 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
《医院感染诊断》课件
手卫生的注意事项
遵循及时、彻底、规范的原则,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处理污 染物前后等情况下应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隔离与防护
要点一
隔离的定义
隔离是将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患者、 可疑感染者以及携带者与其他人隔离 开来,防止病原体扩散的措施。
要点二
防护的定义
防护是指医务人员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如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等,以 减少自身感染和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
病死率等指标。
临床诊断方法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结果和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和诊断,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和感染 部位。
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 ,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病例分析结果
感染类型与分布
治疗效果评价
分析医院感染病例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了解不同类型感染的发病特点和流 行趋势。
医院感染的危害
增加患者负担
医院感染延长患者住院 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和
家庭负担。
威胁患者安全
医院感染可能导致病情 恶化,甚至危及患者生
命。
影响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增加医护人员 工作量,降低医疗质量
。
损害医院声誉
医院感染事件可能引发 社会关注,影响医院声
誉。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提高医护人员意识
加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 高预防和控制意识。
临床症状和体征
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尿常规、病原学检 测等。
04
影像学检查
如X光、CT等。
诊断流程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结合流 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判断。
遵循及时、彻底、规范的原则,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处理污 染物前后等情况下应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隔离与防护
要点一
隔离的定义
隔离是将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患者、 可疑感染者以及携带者与其他人隔离 开来,防止病原体扩散的措施。
要点二
防护的定义
防护是指医务人员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如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等,以 减少自身感染和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
病死率等指标。
临床诊断方法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结果和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和诊断,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和感染 部位。
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 ,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病例分析结果
感染类型与分布
治疗效果评价
分析医院感染病例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了解不同类型感染的发病特点和流 行趋势。
医院感染的危害
增加患者负担
医院感染延长患者住院 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和
家庭负担。
威胁患者安全
医院感染可能导致病情 恶化,甚至危及患者生
命。
影响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增加医护人员 工作量,降低医疗质量
。
损害医院声誉
医院感染事件可能引发 社会关注,影响医院声
誉。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提高医护人员意识
加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 高预防和控制意识。
临床症状和体征
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尿常规、病原学检 测等。
04
影像学检查
如X光、CT等。
诊断流程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结合流 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判断。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ppt课件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演讲人
目录
01. 医院感染概述 03.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05.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02. 医院感染的分类 04.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 06. 结论
医院感染概述
1
定义
感染途径:包括接触传 播、空气传播、飞沫传
播等
感染症状:包括发热、 咳嗽、腹泻、皮疹等
01
02
03
04
医院感染:指在医院内 发生的感染,包括患者、
染
医护人员防护: 医护人员应穿戴 防护服、口罩、 手套等防护用品,
避免感染
隔离措施与消毒灭菌方法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隔离措施:对疑似或确诊患 者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02
消毒灭菌方法:使用消毒剂、 紫外线、高温等方法对环境、 物品进行消毒灭菌
03
防护措施:医护人员穿戴防 护服、口罩、手套等,减少 感染风险
04
监测与评估:定期对患者进 行感染状况监测,评估隔离 措施与消毒灭菌方法的效果
染事件
加强医务人 员培训,提 高医院感染 防控意识和
能力
加强医院感 染控制设施 和设备的投 入,确保医 疗环境安全
建立医院感 染应急处置 机制,确保 及时有效应 对感染事件
医院感染管理政策与法规
国家卫生计生 委颁布的《医
院感染管理办 1
法》
各地方卫生计 4
生委颁布的医 院感染管理相 关法规和政策
国家卫生计生 委颁布的《医
D
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等
C
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曲霉菌等
B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A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演讲人
目录
01. 医院感染概述 03.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05.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02. 医院感染的分类 04.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 06. 结论
医院感染概述
1
定义
感染途径:包括接触传 播、空气传播、飞沫传
播等
感染症状:包括发热、 咳嗽、腹泻、皮疹等
01
02
03
04
医院感染:指在医院内 发生的感染,包括患者、
染
医护人员防护: 医护人员应穿戴 防护服、口罩、 手套等防护用品,
避免感染
隔离措施与消毒灭菌方法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隔离措施:对疑似或确诊患 者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02
消毒灭菌方法:使用消毒剂、 紫外线、高温等方法对环境、 物品进行消毒灭菌
03
防护措施:医护人员穿戴防 护服、口罩、手套等,减少 感染风险
04
监测与评估:定期对患者进 行感染状况监测,评估隔离 措施与消毒灭菌方法的效果
染事件
加强医务人 员培训,提 高医院感染 防控意识和
能力
加强医院感 染控制设施 和设备的投 入,确保医 疗环境安全
建立医院感 染应急处置 机制,确保 及时有效应 对感染事件
医院感染管理政策与法规
国家卫生计生 委颁布的《医
院感染管理办 1
法》
各地方卫生计 4
生委颁布的医 院感染管理相 关法规和政策
国家卫生计生 委颁布的《医
D
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等
C
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曲霉菌等
B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A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PPT课件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
3
医源性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
4
病原体
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支 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朊毒体等;寄生 虫主要有原虫和蠕虫。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
5
潜伏期
以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出现临床症状或发现有临床感染诊 断意义的检测阳性结果为止的时间段。
34 血呼 液吸 系系 统统
6 骨 关 节
7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8 心 血 管 系 统
10 9腹 眼部 耳和 口胃 鼻肠
道
11 生 殖 道
12 皮 肤 13 和其 软他 组 织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
16
医院感染部位及诊断分类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
17
医院感染部位及诊断分类
位及诊断分类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
35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
36
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 临床诊断
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注意: 1、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
2019年4月26日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
1
1 相关定义 2 医院感染病原学及发病机制 3 医院感染部位及感染诊断分类 4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 5 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
2
医院感染定义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 1、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2、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3、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 染。 不包括:1、入院前已开始。 2、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感染PPT课件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 予安慰、鼓励和支持,帮助他
们缓解焦虑和恐惧。
开展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个 性化的心理疏导,引导他们积
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
家属协同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心理 支持工作,共同为患者的康复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明确沟通目标
在与家属沟通前,明确沟通的 目标和内容,确保信息传递的
诊断流程
疑似医院感染病例需经过责任医师初步诊断,并报告医院感 染管理部门进行确认。确诊后需及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 ,防止感染扩散。
监测方法与指标
监测方法
包括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主动监测通过定期采样、检测和环境卫生学调查等方 法,及时发现潜在感染源;被动监测则依赖于临床医师的报告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
流行病学特点
医院感染发生率
医院感染是医院内常见的并发症 之一,其发生率因医院类型、患 者人群、医疗操作等不同而有所
差异。
病原体分布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包括 细菌、病毒、真菌等,不同感染部 位的病原体分布也有所不同。
耐药性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医院感 染的病原体耐药性逐渐增强,给临 床治疗带来挑战。
医院感染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诊断与监测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耐药性监测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 总结反思与未来发展规划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住院期间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 发生的感染,但入院前或入院时已存 在的潜伏期感染除外。
们缓解焦虑和恐惧。
开展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个 性化的心理疏导,引导他们积
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
家属协同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心理 支持工作,共同为患者的康复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明确沟通目标
在与家属沟通前,明确沟通的 目标和内容,确保信息传递的
诊断流程
疑似医院感染病例需经过责任医师初步诊断,并报告医院感 染管理部门进行确认。确诊后需及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 ,防止感染扩散。
监测方法与指标
监测方法
包括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主动监测通过定期采样、检测和环境卫生学调查等方 法,及时发现潜在感染源;被动监测则依赖于临床医师的报告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
流行病学特点
医院感染发生率
医院感染是医院内常见的并发症 之一,其发生率因医院类型、患 者人群、医疗操作等不同而有所
差异。
病原体分布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包括 细菌、病毒、真菌等,不同感染部 位的病原体分布也有所不同。
耐药性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医院感 染的病原体耐药性逐渐增强,给临 床治疗带来挑战。
医院感染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诊断与监测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耐药性监测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 总结反思与未来发展规划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住院期间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 发生的感染,但入院前或入院时已存 在的潜伏期感染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是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属 于医院感染。
6.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 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如:放化疗、使用免疫抑制剂、创伤
7.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 ,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 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基础,在入院48后出现急 性发作,是否是医院感染? 是
慢性感染:定义不统一。 多久是慢性?是否有症状?
通常所说的慢性感染包括 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慢性阴道炎 慢性乙型肝炎 结核?如何和潜伏性感染区别?
2.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 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性感 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 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举例
患者,诊断为胰腺炎,气管插管后接受 人工辅助通气。入院时发热、T 39C、血 常规:WBC 13000。入院3天后,痰多、 双肺可闻及散在湿罗音、胸片示双下肺 斑片影和胸腔积液。WBC 12500。
内科主治医师 黎勇强
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1、医院感染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 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 入院前已存在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 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 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诊断标准(1)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 染;
入院,哪个医院?
对转院病人,在外院获得的医院感染不纳入本院 的统计
院内感染诊断原则
2)、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 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 或在原感染已知病 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 原来的混合感染) 的感染。
3)、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4)、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 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5)、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感染。
5、肺Ca阻塞性肺炎不属医院感染 6、红斑狼疮性肺炎不属医院感染,红斑
狼疮病愈后发生肺炎属医院感染。 7、心衰肺部出现湿性罗音,心衰控制,
罗音消失不属医院感染。 病原学诊断(见卫生部诊断标准)
二、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下列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 列情况之一: (1)发热。 (2)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 高。 (3)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诊断标准(3)
4.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 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 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 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肺炎—败血症,新感染
常见情况:痰和分泌物标本中的菌种替换 感染还是定植?依据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15
医院内感染分类
外源性感染
环境
交叉
医源性
外源性感染链
传染源——传播途径——感染人群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内源性感染链
贮菌库——易位途径——易感生境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
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 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说明: 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
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二、 下呼吸道感染
注意: 1、单纯痰培养不作为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 2、脓痰、发热、加之有实变的片子均可诊断
院内感染肺炎。 3、急性外伤、中风(进院前一切健康)入院
48小时内发生肺炎属医院感染。 4、原有肺部感染入院后胸片有明显改变或有
新病变属医院感染。
二、下呼吸道感染
院内感染诊断原则
上呼吸道感染:出院后24小时以内发生者。 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在出院后72小时以内或常
见的潜伏期内者。 皮肤和皮下感染:发生在出院后7天以内。 胃肠道感染:发生在出院后72小时以内。 脓毒血症、败血症、心内膜炎;未带人工瓣膜
等植入物的病人出院后一周内发病,或进行输 血的病人出院后48小时内发病,或安装人工瓣 膜等植入物的病人出院后一月内的发病者
褥疮感染、乳腺脓肿、 乳腺炎、新生儿脐炎、婴 儿脓疱病等) 14、烧伤部位感染 15、上呼吸道感染
胃肠道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6、细菌性脑膜炎(包括颅内脓
8、病毒性肝炎
肿、椎管内感染)
9、腹(盆)腔内组织感染(包括腹 17、其它(包括骨关节感染、骨
水感染) 10、血管相关性感染
髓炎、椎间盘感染、生殖道 感染、口腔感染、医院内发 生的心肌炎心包炎等)
常见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2、医院感染常见临床类型 部位
分类
1、下呼吸道感染
11、输血相关性感染
2、胸膜腔感染
12、血液感染(败血症、菌
3、表浅切口感染 4、深部切口感染 5、器官(或腔隙)感染(包括人
工瓣膜引起的心脏瓣膜炎) 6、泌尿道感染 7、胃肠道感染(包括感染性腹泻
血症) 13、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
诊断标准(2)
2.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甲型肝炎2~6周,平均4周 乙型肝炎1~6月,平均3月 丙型肝炎2周~6月,平均40天 戊型肝炎2~9周,平均6周 传单 儿童5~15天,成人4~7周 流感 1~3天 疟疾7~30天 伤寒 2~30天,平均10天
3.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院内感染诊断原则:
1、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出院后发病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 泌尿道感染:发生在出院后7天内,出院后门
诊无尿路操作及器械损伤的病史者。 外科伤口感染:术后一个月内任何伤口感染
(无植入物),有植入物的与手术有关的手术 一年以内的感染属医院感染。 。
6.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 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如:放化疗、使用免疫抑制剂、创伤
7.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 ,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 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基础,在入院48后出现急 性发作,是否是医院感染? 是
慢性感染:定义不统一。 多久是慢性?是否有症状?
通常所说的慢性感染包括 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慢性阴道炎 慢性乙型肝炎 结核?如何和潜伏性感染区别?
2.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 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性感 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 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举例
患者,诊断为胰腺炎,气管插管后接受 人工辅助通气。入院时发热、T 39C、血 常规:WBC 13000。入院3天后,痰多、 双肺可闻及散在湿罗音、胸片示双下肺 斑片影和胸腔积液。WBC 12500。
内科主治医师 黎勇强
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1、医院感染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 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 入院前已存在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 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 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诊断标准(1)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 染;
入院,哪个医院?
对转院病人,在外院获得的医院感染不纳入本院 的统计
院内感染诊断原则
2)、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 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 或在原感染已知病 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 原来的混合感染) 的感染。
3)、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4)、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 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5)、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感染。
5、肺Ca阻塞性肺炎不属医院感染 6、红斑狼疮性肺炎不属医院感染,红斑
狼疮病愈后发生肺炎属医院感染。 7、心衰肺部出现湿性罗音,心衰控制,
罗音消失不属医院感染。 病原学诊断(见卫生部诊断标准)
二、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下列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 列情况之一: (1)发热。 (2)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 高。 (3)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诊断标准(3)
4.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 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 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 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肺炎—败血症,新感染
常见情况:痰和分泌物标本中的菌种替换 感染还是定植?依据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15
医院内感染分类
外源性感染
环境
交叉
医源性
外源性感染链
传染源——传播途径——感染人群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内源性感染链
贮菌库——易位途径——易感生境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
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 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说明: 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
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二、 下呼吸道感染
注意: 1、单纯痰培养不作为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 2、脓痰、发热、加之有实变的片子均可诊断
院内感染肺炎。 3、急性外伤、中风(进院前一切健康)入院
48小时内发生肺炎属医院感染。 4、原有肺部感染入院后胸片有明显改变或有
新病变属医院感染。
二、下呼吸道感染
院内感染诊断原则
上呼吸道感染:出院后24小时以内发生者。 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在出院后72小时以内或常
见的潜伏期内者。 皮肤和皮下感染:发生在出院后7天以内。 胃肠道感染:发生在出院后72小时以内。 脓毒血症、败血症、心内膜炎;未带人工瓣膜
等植入物的病人出院后一周内发病,或进行输 血的病人出院后48小时内发病,或安装人工瓣 膜等植入物的病人出院后一月内的发病者
褥疮感染、乳腺脓肿、 乳腺炎、新生儿脐炎、婴 儿脓疱病等) 14、烧伤部位感染 15、上呼吸道感染
胃肠道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6、细菌性脑膜炎(包括颅内脓
8、病毒性肝炎
肿、椎管内感染)
9、腹(盆)腔内组织感染(包括腹 17、其它(包括骨关节感染、骨
水感染) 10、血管相关性感染
髓炎、椎间盘感染、生殖道 感染、口腔感染、医院内发 生的心肌炎心包炎等)
常见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
2、医院感染常见临床类型 部位
分类
1、下呼吸道感染
11、输血相关性感染
2、胸膜腔感染
12、血液感染(败血症、菌
3、表浅切口感染 4、深部切口感染 5、器官(或腔隙)感染(包括人
工瓣膜引起的心脏瓣膜炎) 6、泌尿道感染 7、胃肠道感染(包括感染性腹泻
血症) 13、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
诊断标准(2)
2.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甲型肝炎2~6周,平均4周 乙型肝炎1~6月,平均3月 丙型肝炎2周~6月,平均40天 戊型肝炎2~9周,平均6周 传单 儿童5~15天,成人4~7周 流感 1~3天 疟疾7~30天 伤寒 2~30天,平均10天
3.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院内感染诊断原则:
1、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出院后发病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 泌尿道感染:发生在出院后7天内,出院后门
诊无尿路操作及器械损伤的病史者。 外科伤口感染:术后一个月内任何伤口感染
(无植入物),有植入物的与手术有关的手术 一年以内的感染属医院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