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的真天主
[指南]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异同
![[指南]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ac7b073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2.png)
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异同5世纪时外族侵扰罗马帝国西部,西罗马当局已无力支撑局面,罗马主教利奥一世利用其影响,一度使罗马免遭匈奴入侵,这使罗马主教的威信大大提高,得以居于意大利、北非、西班牙、高卢一带拉丁语系教会的首位。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5世纪末,法兰克王国兴起,国王克洛维于496年改宗罗马公教,公教会也从新王朝获得大量土地和特权。
800年时,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曼加冕,表示“君权神授”,10世纪,教皇约翰十二世又为日耳曼皇帝奥托一世加冕。
这样,罗马主教和罗马教会确立了在整个西派教会中的实际领导地位。
同时,罗马主教和教会一直想在东西两派各教会间取得至少是名义上的首席地位。
451年,东派势力占优势的卡尔西顿公会议制定法规,规定君士坦丁堡的地位与罗马相等,利奥一世对此提出抗议。
围绕这个问题,东西两派矛盾日益尖锐,5世纪末,罗马主教斐理克斯三世宣布革除君士坦丁堡主教阿卡西乌出教,863年和867年,更出现了罗马主教尼古拉一世和君士坦丁堡主教佛提乌相互革除对方教籍的严重局面。
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东方称东正教,意为正统之教会;西方称公教,16世纪传入中国后,因其信徒将所崇奉的神称为"天主",因而在中国被称为天主教。
由于它们都是源于基督教,因而有很多相同点,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是没有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区分的。
从信仰根源上看,它们是主耶稣建立的教会,是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和初期信友传下来的教会。
它们把《圣经》作为信仰总纲,根据《圣经》共同的基本信仰包括:信拜唯一至爱的上主、信传上主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信传上主一体三位在耶稣身上救赎人类,死亡及复活、信传圣灵恩赐信从圣子耶稣的人,获得永生、肉身复活,共享天国荣福。
它们都相信三位一体的天主,奉耶稣为救世主,由主耶稣承担了向万民传福音的光荣使命。
它们要敬礼神像,要对天神、圣人和圣母玛利亚的敬礼。
它们强调应该遵行上主十诫,并以主耶稣所教导的:“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你们一样”为互爱的准则。
翠玉录

《翠玉录》新译及阐述(转)2009-07-21 21:15:38| 分类:好文共享 |字号大中小订阅——吾曾入幽窟,觅得翠玉书。
授自墨丘利,真实不妄语:(When I entered into the cave,I received the tablet zaradi,whichwas inscribed,from between the bands of Hermes,in which I discoveredthese word:Its true without lying, certain & most true作者颜浩据说智慧的源泉赫耳墨斯传授了关于炼金术的主要原则,刻在一块祖母绿玉板上,称为《翠玉录》(Emerald Tablet,或Smaragdine Table)。
在中世纪,炼金术士们的工作间,都会挂着一份翠玉录的文字,这是他们所需的最终指导。
但我阅读全文,深表怀疑。
翠玉录描述了世界的起源和构造方式,阐述了太一大道的演化规律,与一般意义上的炼金毫无关系。
炼金术士把它解读为如何制取神秘的哲人之石(Philosopher's Stone),凭借它制造纯金或者灵丹妙药(Elixir),这是把象征说法当作现实真相,是人类中经常发生的愚痴现象。
《翠玉录》及其指导下的炼金术其实本来是哲人们用于寻求智慧开悟、提升个人精神层次的思想和方法。
据说在公元前1350年,人们在埃及的一座金字塔下的一个密室里首次发现了翠玉录。
下面是科学家、炼金家牛顿翻译的版本,以及流行的中文翻译:当我走进洞穴,我看到了一块翠玉,上面写着字,那是从赫尔墨斯的双手间被书写出来。
从那里我发现了以下这些文字:When I entered into the cave,I received the tablet zaradi,which was inscribed,from between the bands of Hermes,in which I discovered these word:真实不虚:Tis true without lying, certain & most true:如其在上,如其在下;依此成全太一的奇迹。
第五讲:三位一体的教义

3、巴西尔诉诸基督徒的得救经历来反驳圣 灵的次位论:因为圣灵使我们的救恩成就, 所以,他不可能是神之外的任何存在。
“三位一体”的奥秘:
“三位一体”的教义属于特别启示的范畴, 并非哲学思索的产物。按人类的理性领域 来判断,既是不合理也无法理解。所以, 历史中的教会没有试图揭示“三位一体” 的奥秘性,只是努力避免理解教义的时候 因误解而陷入到危险当中。正如诗人所讲: “这样的知识奇妙,是我们不能测的;至 高,是我们不能及的。”(诗139:6)
一指着神的唯一,三指着神的三个位格。是神 学讨论使用的观念,而非圣经里上帝的名称。 故此,在礼拜与祷告的时候,使用“三位一体” 来称呼上帝,是不恰当的表达,因为“三位一 体”是神学语言,而非信仰语言。神学语言, 是对信仰语言的反思之后所用的语言。
“三位一体”的圣经根据
申6:4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 独一的主。这里所用的神(以罗欣 Elohim),是复数,说明神的一个本体, 却有多个位格的存在。
巴西尔针对敌圣灵主义谬论,提出三方面 的反驳:
1 、 根 据 太 ( 28 : 18 - 20 ) , 说 : “ 如 果……圣灵在那里可与父、子相提并论,没 有人胆敢厚颜无耻的说什么,那就不能怪 我们遵行圣经的话。”
2、根据(徒5:9)指出,甚至连敌圣灵主 义者在其敬拜父与子的神圣仪式中,也一 起敬拜圣灵,如果圣灵不是神,这就是一 种亵渎神的行为。
如亚他那修所说:“人只能看见神衣服的 襚子,其他的都被基路伯用翅膀遮蔽。”
人用理性来证明通过‘心理’的构造或本 质来说明“三位一体”真理的做法是虚妄 的。
人无法通过理性发现“三位一体”的真理, 也无法通过理性来证明“三位一体”的真 理。
“三位一体”教义的基本要素:
三位一体TRINITY

*
*圣父、圣子、圣灵彼此都不是同
一位
要解决以上二律背反的问题,的而且确是不容易。 最后我们可以总括来说神是「三而一、一而三」— —大部分对三位一体教义的陈述都指出,按本质而 言,神的本体是独一的;按位格而言,却有三,然 而这不是三个分割的独立个体。神的本体或本质不 分割地存在于三个位格,每个位格都拥有神的百分 百的完全本体,幵不是各自地只拥有三分乊一的神 的本体。不同位格乊间在性质、尊贵和尊严上是完 全平等的。祂们关系密切,彼此同工,无论在创造 及救赎的工作中,每一位格皆有份参与。
加帕多家教父:又称“迦帕多家三杰”,指该撒利亚的巴西流、
拿先斯的贵格利和女撒的贵格利
*解释三位一体
神是独一的 圣父、圣子、圣灵都是神 圣父、圣子、圣灵彼此都 不是同一位 神是「三而一、一而三」
*神是独一的
要解释三位一体的真理,相信首要任务是要让人知 道神是独一的。基督教强调一神论,这词一般是指 以色列人对一神的信仰,后来此信仰为基督教承继 过来。圣经多处提及神是独一的,无论在旧约或新 约,我们都可找到相关的经文(旧约:申6:4;参出 20:2-3,3:13-15等;新约:提前1:17;参林前8:4-6; 提前2:5-6;雅2:19等) 。关于神的独一性这真理是 不可置疑的,圣经完全否定多神论,只承认世上只 有一位真神。
要督三 性教位
信一 仰体
的对 重基
*
*2.
团 契 的 模 范
*1.
护 教 作 用
早期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约 160-220)是第一位使用「三一(拉 丁文Trinitas)」的神学家。第一个 用「位格」(person) 一词来分析 三一论关系的作者,首用拉丁字 trinitas(三位一体) 来指上帝,幵 且最早发展出三个位格,一个实 体(one substance in three persons)的公式语。
基督教的教义(一)

课件提纲
一、三位一体说 二、上帝创世说
三位一体说
(一)三位一体说
1、圣父 基督教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认为
上帝就其本质而言只有—个,但是具有 三个位格:圣父,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 和主宰,“独一无二的、无所不能的上 帝,创造有形、无形的万物的上帝”
三位一体说
(一)三位一体说
2、圣子 圣子,即耶稣基督,是“独一无二的主,为 圣父所生”,“从神出来的神,从光发出来的光, 从真神出来的真神”,“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凭着 他而受造的”,他“为拯救世人而降临,取肉身 成为世人”,“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第 三日复活”’“第四十日升天”,“将来必再降 临,审判活人死人”;
三位一体说
(一)三位一体说
3、圣灵 圣灵,“圣神”,“是主,是赐生命的,从父 出来(西派教会主张“从父和子出来”),与父子同 受敬拜,同受尊荣”。
上帝创世说(二)上帝创世说亦称“天主之造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上帝所创 造的。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也称为“六日工程”。 因此,人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上帝,否则,将要受 到上帝的惩罚。
浅谈基督教神学的发展

浅谈基督教神学的发展摘要:基督教被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基督教悠久的发展史及其中心神学思想源远流长,其神学发展主要经历了“早期神学”、“诺斯替教"、“护教者的学说"、“逻各斯学说”、“自由意志和原罪”等阶段。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
基督教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为信仰天主上帝,崇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
基督教分为众多派系传遍全球,其主要包括有罗马公教(天主教)、正教(东正教)、新教(基督教或耶稣教)三大派系和其他一些较小派系。
东方教会(景教)在3、4世纪传入中国、亚洲中部和蒙古等地。
基督教中的罗马公教(天主教会)在全世界是信徒发展最多的宗派,人数占基督徒半数以上。
在我国大陆,以新教教徒居多,教义及名词以新教《圣经》即和合本圣经版本最为普及和认知。
罗马公教(天主教)、正教(东正教)、仍保留着七大圣事和弥撒的圣礼.全球共约有21-26亿人口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30%—37%、有信仰人口的40.21%,为全球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1]。
一、早期神学“神学”源于希腊文“theologia”,由“Theos”和“logos”两词组合而成,古希腊哲学家用以指关于诸神谱系的研究和记述。
基督教早期教父用以指对《圣经》中论述上帝、基督及其与世人的关系的研究。
近代以来,由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迅速发展,哲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基督教神学的涵义缩小为对基督教信仰内容作系统的研究和理论化的说明.一般立论的出发点,都根据所信仰的启示,包括圣经和教会传统,并借用哲学推理对信仰以及基督教对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作出论证.在基督宗教早期信仰体系的形成中,古希伯来宗教和古希腊哲学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认为,“两希”(古希伯来宗教和古希腊哲学)传统与基督宗教诞生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1世纪前后的罗马帝国,拥有广阔的疆域和多元的民族文化。
宗教及其建筑讲解

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 达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登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 可眺望罗马全城;在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可俯视教堂内部,欣赏 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多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的壁画、雕塑艺 术
教堂圆顶廊檐上有十一个 雕像,中间是耶稣基督的 雕像;两侧各有一座钟, 右边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左边是罗马时间。大殿下 面有5扇门,平常一般游客 都入中门。如果遇上机会, 教徒们就可从右边的圣门 进入大殿,不过这需25年 才有一次。按规定,每时 25年的圣诞之夜,圣门打 开後由教皇领头走入圣堂, 意为走入天堂。其他三门 分别是"圣事门"、"善恶门" 和"死门"。 通过中门进入 能容纳5万人的圣彼得教堂 内部,呈现在眼前的简直 是一座艺术宝库。屋顶和 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 题材的绘画,不少是名家 作品。
科隆大教堂(德国)——侧景
科隆大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 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 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科隆大教堂 ——夜景
比萨大教堂(意大利)
有教堆连写立中深十比
独堂叠列圣面堂的字萨
特外为券母高用中形大
仪用品。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著名的历史建筑,曾有“世界上最美的教堂”之称。
圣家族大教堂
堂 的 修 缮 。
,
50 .
还 要
年 到 那 时 也 许 又 有 新 的 建 筑 理 念 要 镶 嵌 到 教
,
这 是 一 座 难 以 竣 工 的 马 拉 松 工 程 据 说 工 程 完 工 至 少
茫 雾 气 之 中 , 那 种 超 然 遗 世 的 美 感 令 人 过 目 难 忘 。
基督的教义有哪些

基督的教义有哪些 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宗教也有不同的教义。
以下是店铺⼩编为你整理的基督的教义,欢迎⼤家阅读。
基督的教义 基督最重要的教义是,只相信三位⼀体真神(这是神学术语,不理解也没事),除他以外别⽆真神。
对于其他宗教的看法,完全可以⽤圣经⾥⾯的⼀句话,“要爱⼈如⼰”来概括,⾄于很多基督基督攻击其他宗教,⼤概有3种。
其⼀,是真⼼希望信其他教的⼈来到基督真理⾯前,但因为⾃⼰对真理不是很明⽩所以表达的⽅式⽐较偏激(这类⼤多是初信徒,或⽐较低的)。
其⼆,是⼀些假_,⼀看到别⼈谈论其他宗教信息,就恼羞成怒,⾃以为是真理的代表,从⽽攻击其他宗教⼈⼠。
其三,就如您所说的那些敌对基督的⼈,只是想抹⿊基督基督国⼈的印象。
其实基督基督他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基督基督⼼是基督耶稣救赎,⼈信他就能得到他所赐的永⽣⽣命。
⽽其他宗教⼤多是以⾏善来提升⾃⼰,进⽽达到死后不受苦的地⽅。
当然也不是说基督基督可以不⾏善,因为在基督基督经》⾥⾯就已经告诉_,⾏善乃是⼀个信徒的基本义务,并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
基督的基本信仰 公元1世纪,基督为犹太的拿撒勒⼈耶稣在今⽇的以⾊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所创⽴,继承了犹太教的《圣经》和许多⽂化传统,信仰上帝(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
它认为⼈类从始祖起就因不遵守上帝的律法⽽犯了罪,并在罪中悲苦受死,只有信仰三位⼀体的上帝,借助耶稣基督,才能获救。
耶稣降⽣并牺牲⾃⼰,救赎⼈类,标志着上帝与⼈类重⽴新约,带来上帝救世的福⾳,宣告旧约时代的结束。
耶稣在宣道过程中招收12个使徒,以⼗字架上的牺牲,为世⼈赎罪。
耶稣死后3天复活,复活后第40天升天,于第50天差遣圣灵降临,开启了持续到今⽇的辉煌与发展。
基督信仰的表述是以《圣经》为核⼼蓝本,以历代使徒、教会、公会等形成的信仰⽂件为载体,内容⾮常丰富。
其中《使徒信经》被历代教会和神学家公认为最可钦佩、最为可靠的摘要。
如基督基督基督《使徒信经》所⾔: “我信上帝全能的⽗,创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
中英对照《要理问答》卷一

[教会英语]?独家奉献!中英对照《要理问答》!学习教会英语的好助手1、小引 /Introduction问: 你为什么生在世上?Q: Why are we in this world?答: 为恭敬天主,救自己的灵魂。
(谷 8:36)A: We are in this world to worship God and to save our souls. (Mk 8:36)问: 什么是恭敬天主?Q: What do you mean by "to worship God"?答: 就是认识、爱慕、事奉天主。
(若 17:3;谷 12:30;玛 7:21)A: To worship God means to know, love and serve Him. (Jn 17:3; Mk 12:30; Mt 7:21)问: 什么是救灵魂?Q: What do you mean by "to save your souls"?答: 就是死后免下地狱,得升天堂。
(玛 18:8-9)A: To save our souls means to avoid Hell and to enter Heaven after death. (Mt 18:8-9)问: 该怎样恭敬天主?Q: How should you worship God?答: 该奉天主所立的圣教,全信天主传示的道理,遵守天主所立的诫命,善用天主所定得神恩的方法。
(玛 28:18-20;路 10:16;希 11:6)A: I should worship God by: entering the religion which He has founded; firmly believing all His doctrines; keeping His commandments; using well all His means of obtaining grace. (Mt 28:18-20; Lk 10:16; Heb 11:6)2、天主 God问: 你信天主吗?Q: Do you believe in God?答: 信天主。
基督教

上帝、圣母玛丽亚、耶稣基督,是什么关系?上帝是耶和华神。
是创造宇宙万物的神,是唯一的真神;耶稣是耶和华神的儿子。
神是个灵,是人的肉眼不可见的,所以耶和华神让自己的儿子来到人的中间宣扬生命的真理,必须变成人可以看见的---圣母玛利亚是耶稣的肉身母亲。
她爱神相信神,是神的使女,耶和华神选择她让耶稣以人的样子来到人间,通过她生下耶稣。
基督教和天主教有何主要的异同?天主和上帝其实是一个意思只是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不同的翻译而已天主是三位一体的天主圣父(天主教翻译成雅威、新教翻译成耶和华)、圣子(耶稣基督)、圣神(新教翻译为圣灵)圣母是耶稣基督的母亲耶稣是三位一体的天主的第二位因此圣母是天主之母但是圣母还是人!不是神!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在汉语语境中,基督教特指基督新教。
基督宗教都是信仰三位一体的天主(上帝),耶稣基督是天主的第二位。
但是在个别教理上,有不同的理解,造成了分歧,因此而分裂。
但是所有的基督徒,在主内都是基督的肢体,应该和睦相处。
区别:天主教特别崇敬圣母,但是不是拜圣母,而是通过圣母向耶稣祈祷。
新教不拜圣母。
天主教认为教宗(现任第265任教宗本笃十六世)是教会的首脑,从圣伯多禄(圣彼得,耶稣的第一位门徒)传下来的。
新教不认可教宗的首席权。
天主教认为圣体圣血在祝圣了以后,就不再是面饼和葡萄酒,而是耶稣的身体和血液。
新教不认可这一点,圣餐仅为了纪念耶稣。
天主教认为有炼狱,人死后,若灵魂上无大罪但有小罪,需要到炼狱中受苦,再升入天堂。
新教不承认炼狱的存在。
天主教的神职人员要过独生生活。
新教的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生子。
等等耶稣犯了什么罪要被钉在十字架上??30岁时,开始在以色列人中传道,医病,赶鬼,将神的大能大爱表明出来.也说明他就是旧约所预言的救世主.很多人都相信了他,作了他的门徒。
但那些不信的犹太权贵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并由于他们的无知,就阴谋逮捕了耶稣.他们给耶稣强定死罪,交给当时统治以色列的罗马人钉十字架耶稣12使徒之一的加略人犹大,以30块银币出卖了耶稣,并与犹太教祭司长约下暗号:"我与谁亲嘴,谁就是耶稣." 读过<圣经>里的这段描写之后可以看出,犹大之吻用以说明一个背叛朋友而又假装得十分亲热的叛徒嘴脸,比喻可耻的叛卖、变节行为。
三大宗教

佛教文化
一、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十二 八正道” 因缘” 因缘”、“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宣扬世界 生死轮回” 因果报应” 虚幻不实,人生充满苦难。 苦难是前生造恶业所致,今生再作恶业,来世即会 变成饿鬼畜生 要摆脱这些苦难,必须修炼戒、定、慧三学,改变 世俗欲望的,达到超脱世间轮回的涅槃 世俗欲望的,达到超脱世间轮回的涅槃境界。
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 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基本上是在“圣战” 中实现的,在占领麦加之后又相继向各个部 落和地方派出使团传教,到公元631年,阿拉 伯半岛各个部落基本都归顺了伊斯兰教。 公元631年7月,穆罕默德率十万人到麦加朝 觐,宣布自己传播伊斯兰教的使命基本完成。 伊斯兰教在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却是历经千 辛万苦,随着阿拉伯版图的扩大,伊斯兰教 传播面也不断扩大。 由于伊斯兰教是政教合一的宗教,必然导致 了教派争斗,造成分裂。在伊斯兰教创立之 后的第一个世纪,就产生了“逊尼派”和 “什叶派”两大教派。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伊斯兰教最初在7世纪中叶传入我国,当时正值 唐朝。 在宋朝,大批阿拉伯商人来中国经商,各地陆 续出现清真寺。 13-14世纪,伊斯兰教已在中国传播开,特别是 西北新疆等地极为广泛。 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对伊斯兰教有 不同的叫法
唐:大食教 明:天方教、回回教 明末清初:清真教 解放前:回教 1956年《国务院关于伊斯兰教名称问题的通知》
佛教文化
四、佛殿的建筑格局 唐宋时期,逐渐形成以所谓“迦蓝七堂制” 唐宋时期,逐渐形成以所谓“迦蓝七堂制”为主体 的模式,“迦蓝七堂制” 的模式,“迦蓝七堂制”指山门、佛殿、法堂、僧 堂、厨库、浴室与西净(厕所) 山门:是寺院的大门,引大门寺院三门并排而列, 故又名三门
第三节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

第三节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I4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改变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社会中的地位,而尼西亚信经对信仰的统一也为基督教神哲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4世纪末5世纪初,基督教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奥古斯丁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母亲是基督徒,父亲却是异教徒。
奥古斯丁出生时并未接受洗礼。
从7岁起,他开始按照热衷功名的父亲的愿望接受系统的教育。
17岁时,他赴迦太基攻读修辞学和哲学,先后曾崇拜西塞罗、信奉摩尼教、悉心钻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最后于386年皈依了基督教。
奥古斯丁少年时代放荡不羁,皈依基督教后却闭门思过、清心寡欲,被基督教誉为浪子回头的典范。
他曾作过教师、神父,后升任北非希波主教,后半生忠心耿耿地致力于基督教的传教事业,为基督教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教会称为“伟大的教父”、“杰出的大师”、“上帝的使者”等等。
奥古斯丁一生著述甚多,《忏悔录》、《上帝之国》是他的代表作,此外重要的还有《驳学园派》、《独语录》、《论自由意志》、《论真宗教》、《论三位一体》等。
一、论自我意识奥古斯丁哲学的目的是用哲学的手段论证基督教的信仰,为人们指明一条寻找上帝的路径。
在他看来,这条路径既离不开知识,同时又不能局限于知识。
为此,奥古斯丁必须一方面针对当时盛行的怀疑论而论证知识的确定性,另一方面又必须指出知识的不足。
奥古斯丁的出发点是人的自我意识。
在《独语录》中,他与自己的理性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你知道自己在思维吗?――我知道。
――所以,你在思维是千真万确的吗?――是千真万确的”。
在他看来,人可以怀疑一切,唯独不能怀疑自己思维的确定性。
“难道有人怀疑他自己在生活、在回忆、在认识、在意欲、在认知、在判断吗?……当他怀疑时,他就知道自己不晓得任何可靠的东西;当他怀疑时,他就知道自己不可以毫无根据地表示赞同;尽管一个人仍然可以怀疑自己有所意欲,但他却不能怀疑这个怀疑本身”。
奥古斯丁

二.主要思想理论 (一)上帝观 奥古斯丁根据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上帝是 最终 的实在,上帝是完满的、不变的、永恒的、全善的。 上帝即至真、至善、至美、上帝是绝对真理。上帝具 有创造的本性 ,上帝是万物之源,是最高的主宰,也 是真理本身,上帝是“三位一体”的。 圣父:上帝 圣子: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 圣灵:父与子之灵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 天主教 译“圣思定”、“圣奥斯定”、“圣 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 430年8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 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 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一)主要生平记事: 母亲是罗马贵族,是个虔诚的基督 教徒, 父亲是个脾气暴躁的异教徒。19岁时在 学习《圣经》之后,奥古斯丁认为基督 教以上帝为善,无法解释邪恶和苦难从 何而来。因此,他加入了当时在北非势 力大、影响广且比较自由的摩尼教,接 受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学说,认为善和 恶是两个对立的永恒法则,世界由彼此 冲突的善恶构成。恶起源于某种实体,人 的灵魂来自善,肉体则来自恶。犯罪是由于恶的缘故,因此人不负道德 责任,这些学说似乎给奥古斯丁放荡的行为提供了解释。所以, 奥古斯丁信奉摩尼教达9年之久。
(二)善恶论
上帝至真、至善,万物是由上帝创造的,因而 它们不可能同上帝一样绝对,它们不是绝对的有。 但万物源自上帝,由上帝的有而有,因而它们也 不是绝对的无。所以凡是存在的,本身也都是善 的,只是并非十全十美而已。 恶是相对善而言的,恶是“善的缺乏”和“实 体的 缺乏”。
(三)意志自由
上帝创造的人类是善的,为什么现实中的人类却如此之恶? 这是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上帝的伊甸园中,受蛇的 引诱偷吃了苹果,从而使其犯下了原罪,这种原罪传给后代, 使整个人类都具有了罪恶的本性。
关于奥古斯丁的简介

关于奥古斯丁的简介奥古斯丁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是天主教会四大圣师之一天主教圣人,被誉为神学百科全书。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奥古斯丁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奥古斯丁的简介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亦作希坡的奥古斯丁Augustinus Hipponensis,天主教译“圣思定”、“圣奥斯定”、“圣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__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
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
奥古斯丁是圣孟尼迦的幼子,出生于北非,在罗马受教育,在米兰接受洗礼。
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
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神学著作和《忏悔录》中。
奥古斯丁在相信基督以前,爱好世俗文艺,对古希腊罗马文学有深刻的研究,曾担任文学、修辞学教师。
在这之后,他痛侮为世俗文艺引入歧途,极力攻击世俗文艺(如荷马史诗)。
他把哲学和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__教义。
奥里留·奥古斯丁生于罗马帝国北非努米底亚省的塔加斯特镇(现位于阿尔及利亚)。
幼年时曾从母亲加入__,但19岁在修辞学校读书时成为摩尼教追随者。
从修辞学校毕业后,先在迦太基城,后到罗马和米兰教授修辞和演讲术。
其时受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影响,脱离摩尼教,一度醉心于新柏拉图主义和怀疑派的著作。
他最后皈依基督__机是“花园里的奇迹”。
据他的自传《忏悔录》记述,某日正当他在住所花园里为信仰而彷徨之际,耳边响起清脆的童声:“拿起,读吧!拿起,读吧!”他急忙翻开手边的《圣经》,恰是圣保罗的教诲赫然在目:“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奥古斯丁年轻时生活放荡,他感到这段话击中要害,“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中心,驱散了阴霾笼罩的疑云”。
《世界哲学源流史》基督教教父哲学之一:基督教的产生

《世界哲学源流史》基督教教父哲学之一: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教父哲学之一: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是一种信仰上帝(即" 天主")和救世主(上帝之子)的宗教。
"救世主" 按古希腊语的译法,叫做" 基督" ,基督教之名由此而来。
基督教的产生,是公元后的罗马帝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件大事。
按照基督教会的说法,基督教是在公元1 世纪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公元前29年——公元14年在位)和提庇留(公元14年——37年)统治时期,在巴勒斯坦产生的,最先出现于犹太下层人民中间。
其起因则是由于罗马帝国野蛮的对外扩张和对被征服者及广大下层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掠夺。
罗马帝国是在不断的对外扩张中建立起来的,它以血腥的征伐和压迫摧残各个被征服的民族,以贪得无厌、日益繁苛的赋税对被统治者进行最大限度的压榨,以难以形容的残酷手段镇压奴隶和被压迫民族的反抗。
但即使是在如此高压之下,下层人民争取独立求取生存的斗争也从未中断过。
虽然每一次都惨遭镇压而失败,他们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受到残酷的摧残,但这仍没有使他们放弃自己美好的愿望。
而现实的生活除带来无尽的苦难之外,广大下层民众看不出它还有什么意义,也看不到出路。
恩格斯研究早期基督教的历史时指出:被奴役、受压迫、沦为赤贫的人们的出路在哪里?他们怎样才能得救?所有这些彼此利益在各不相同,甚至互相冲突的不同的人群的共同出路在哪里?可是为了使所有这些人都卷入一个统一的伟大革命运动,必须找到这样一条出路。
这样的出路找到了,但不是在这个世界上。
在当时情况下,出路只能是在宗教领域内。
基督教适应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了一条幻想在" 天国" 解脱人间苦难的出路。
基督教最先产生于犹太下层之间,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并非偶然。
历史上,犹太人历经磨难,屡遭亡国之痛,是世界史上极为罕见的。
公元前63年,罗马攻占了耶路撒冷,屠杀了12000 名犹太人,从此罗马人控制了巴勒斯坦,后来把它变成了罗马的附属国。
数字10代表什么是什么意思

数字10代表什么是什么意思10是圆满的象征。
10代表阳性和阴性的数字结合,因此又是婚姻的象征。
下面店铺为你介绍更多数字10的代表含义。
数字10的简单含义10的含义:圆满。
10是9与11之间的自然数,是一个简单的数,在十进制中,10是最小的两位数。
10的数字含义在我国,10(十)表示顶点,有十全十美的含义,代表圆满,可以看出,十在我国的文化生活中,是一个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很高的数字。
例如,“十分(好)”“十全十美”“十拿九稳”“十足”等词。
此外,汉字“十”的字形与两条垂直交叉的道路很相似,因此这种道路通常叫“十字路口”,这样的街道叫“十字街”,并将罗马帝国时代的一种刑具叫“十字架”。
10的象征意义在毕达哥拉斯的数理体系中,是全体和创造的象征,通常用一个十角星来表示。
人刚好有十个手指,“10”因此是圆满的象征。
“10”代表阳性和阴性的数字结合,因此又是婚姻的象征。
另外,“10”还象征着历史的转折点或者神话故事中的一个轮回,如同特洛伊城攻陷前被困了十年一样。
西方10的含义在西方,10象征圆满的整数,人体上有十个手指和十个脚趾,《圣经》中有十诫,但丁的《神曲》有十重天。
西方命理认为,生日带10的人,为人有进取心,但稍微性急,有竞争之心,不肯轻易服输,能积聚财富及有一定的深灰地位,有独裁之心及意志力强,不会永远安于现状。
塔罗牌里的10代表命运之轮,象征着时运的逆转,除了变动本身,世上并没用真正不变的真理,这张牌显示了喜欢赌博的倾向,他会使生命因此起伏不定。
事实上,人生不管成功或失败都与命运之轮紧紧相系,多以,生命中的成败输赢都不会是永久固定的。
数字代表的含义一(I)“一”是汉字的基本笔画,也可单独成为汉字,基本释义是最小的正整数,是古今汉字字形的变化中变化最少的一个汉字。
《说文解字》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弌,古文一。
”数字“一”象征主因,原始开始或创造,在一神论宗教中“一”代表创世神——这一点在伊斯兰教中得到充分体现,书中“一”特指真主阿拉是伊斯兰教唯一的主神。
哲学家奥古斯丁是谁

哲学家奥古斯丁是谁奥勒留·奥古斯丁,马帝国末期北非柏柏尔人,早期西方神学家、哲学家,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哲学家奥古斯丁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哲学家奥古斯丁的简介奥勒留·奥古斯丁(拉丁语:AureliusAugustinus,天主教传统汉译其姓为奥斯定、奥思定或思定,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曾任北非城市希波(HippoRegius,今阿尔及利亚安纳巴)的主教,故史称希波的奥古斯丁(拉丁语:AugustinusHipponensis)。
他是圣孟尼迦的幼子,出生于罗马帝国北非阿非利加行省塔加斯特城,在罗马受教育,在米兰接受洗礼。
他的著作《忏悔录》被称为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自传,至今仍被传诵。
他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
他被罗马天主教会封为圣人和圣师,但只被东方正教会等称为蒙福的奥古斯丁,其部分神学理论不被东方__认同。
哲学家奥古斯丁的生平简介公元354年,奥古斯丁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城(Thagaste)(位于阿尔及利亚境内的桑克阿哈拉城(Souk Ahras))之柏柏尔人家庭。
他是家中的长子,父亲名叫伯特撒乌斯·赫纠拉斯(Patricius Herculus)不是_,是罗马的税吏,是个懒惰、不积极的人,而且贪爱世界,到临终前才归信__。
母亲孟尼迦(Monica)是虔诚的基督_父亲小25岁。
奥古斯丁并非一出生就接受洗礼成为_。
13岁进入马达乌拉(Madaura)学习雄辩术。
16岁前赴迦太基就学。
同年父亲过世。
17岁,与一乡下女子同居。
18岁生有一子阿德奥达徒(Adeodatus)。
少年时的奥古斯丁才华洋溢,放荡不羁。
19岁那年,奥古斯丁受西塞罗的《Hortensius》影响,引发他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心,旋即接受摩尼教善恶二元论的信仰。
他早年信仰摩尼教。
奥古斯丁20岁完成罗马帝国年规定的三级制教育学业,22岁在迦太基教授雄辩术,26岁写了第一本论文“美与均衡”,29岁与摩尼教主教作神学思辨,发现这主教只有口才,没有学问,无法解答他的问题。
基督教教义及三位一体

基督教教义及三位一体1. 共同教义基督是“基利斯督”的简称,意思是上帝差遣来的受膏者,为基督宗教对耶稣的专称。
基督宗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各教派的统称。
该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
于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
他是上帝的独生子,为圣灵感孕童贞女玛丽娅而降生;他曾行过很多神迹,让瞎子复明,跛子行走,死人复活,但是因为犹太公会不满耶稣基督自称为上帝的独生子、唯一的救赎主,把他交给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显现于诸位门徒,复活第40天后升天;还会于世界末日再度降临人间,拯救人类,审判世界。
被12使徒中的犹大叛卖并受难,受难日为星期五,最后的晚餐连耶稣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们忌讳的数字,并且与星期五一起视为凶日。
尽管有三大教派,但是基本教义都是相同的。
即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
《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是基督教的经典。
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
他们信奉的“上帝”或“天主”本体上是独一的,但是包括圣父、圣子、圣灵(圣神)三个位格。
上帝神(God):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圣灵三而一的上帝。
上帝是三位一体——圣父是万有之源造物之主,圣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圣灵受圣父之差遣运行于万有之中、更受圣父及圣子之差遣而运行于教会之中。
但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个上帝——三位格、一本体,简称三位一体。
创造(Creation):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时间和空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始祖。
罪(Sin):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中违逆上帝出于爱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脱离造物主而获得自己的智慧,从此与上帝的生命源头隔绝,致使罪恶与魔鬼纒身,而病痛与死亡则为必然的结局。
后世人皆为两人后裔,生而难免犯同样的罪,走上灭亡之路。
救赎(Redemption):人生的希望在于信奉耶稣基督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赎罪,并他在三日后从死里复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并得到能胜过魔鬼与死亡的永远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一体的真天主
陶诗秀
人们常问:基督徒相信三位神吗?
不是,基督徒是相信三位一体的独一真天主。
基督教相信圣父、圣子、圣神“三位一体”(非”身体之体”乃“本体之体”,即本质之意),这个真理只有到耶稣降世以后才显明出来。
主耶稣从死里复活以后,吩咐祂的门徒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神的名给他们付洗。
”(玛28:19)这句话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名”这字在原文(希腊文)是单位数的一个字。
换句话说,父、子、圣神虽有三位,但天主的名仍是单数,显示天主仍是一位。
直到今天,对犹太教徒等而言,这是最令他们感到无法接受的基督教两大信仰中的其中之一:基督教所信的“一神”中有三位:圣父、圣子、圣神「那岂不是多神信仰(Polytheism)吗?”这是他们打从心底无法接受的一件事。
另一项他们难以接受的就是基督徒以被人钉冼的耶稣为天主、为救主!
三位一体是一个奥秘
是的,三位V确是一个现!若不是耶讎督道成肉身,完成救赎,又派遣圣神降II缶启示人写下新约圣经,这奥秘是不可能被人了解的。
使徒保禄为此惊叹地说:“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天主在肉身显现……”(弟前3:16)既便说是奥秘不是人所能想得出来的事,但当天主向人显明一个奥秘时,人不菊没和便一味的拒绝接受。
论到基督徒所信的天主乃一而三、三而一之三位一体真神的真理,人是无法以理性完全理解的。
但这并不意味基督徒必须违背理性去接受咽为人的理性也是由天主而来。
但我们却得承认人的理性仍有其界限;超越其范围以外的事理,理性就得承认没有发言权,只能保持静默。
人对三位一体的认知与接受,并非反理性,而是超理性。
能以类比方式意会
但这也并不表示我们就只能盲目的接受。
实际上,论到三而一,一而三的实存可能,我们还是能以类比的方式去意会的。
例如以下诸现象皆存在着一而三,三而_的共相:
1.空间必须占有三个量度,即长度、宽度与高度。
三度必须同时并存方能形成一个空间。
虽是三度,却是一个空间。
而三缺一便不能有空间的存在。
2.水的三种形态,即液体、固体与气体。
形态虽各异,本质却仍一样。
无论其外显形态如何,水的本质仍丝毫不变,仍是巴0。
3.阳光具有光线、热能与幅射作用。
光线可见却无法感觉、热能可感觉却不能见、而幅射则既不能看见又不能感觉得到,但却又实际存在着。
三者缺一便不是阳光。
另一方面,人格也包含情感、理智与意志;三者虽有分别,但人仍是一个。
从以上一些简单类比的例子看来,三位一体并非不可能;其实许多也早已经被我们所看为当然的自然事实。
然而,这一切仍只可作为类比,而不能用以解释三位一体独一真神的奥秘。
在无限与永恒的面前,人类必须谦卑的承认本身的有限与有所不知。
人若以为可以有限的理性与知识来说明一切奥秘,这个想法本身便是违背理性、反理性了,因这已是把有限的理性无限化了。
2019年第4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