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必备文化常识大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合集下载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语举例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语举例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语举例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古代官僚制度由来已久,并且十分完备而复杂。

要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研究历史人物的仕宦经历、政治变迁、社会地位等等,有必要掌握一些古代官制知识。

本文只就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常用术语简略举例解说。

一、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毅,蒙毅,人名)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举、起、拔、点”等: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古时写着“薦”,现简化成“荐”)《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

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提(提拔)《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

”(名行:名望和德行)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此外,还有: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

关于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文学常识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白话)。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替代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文言知识古代官职变动用词⑴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假如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⑵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⑶擢,既由选拔而提升。

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⑷迁,改官。

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

”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

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

三是降职,即“左迁”。

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⑸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⑹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⑺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集锦课件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集锦课件

04
其他相关术语
listSum2 24字
总结词
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通常指贬官。
详细描述
在古代官职任免中,“出”是指官员 离开京城,被调往外地或边远地区任 职。这种调动通常是因为官员犯错或 政治斗争失势,意味着贬官或降职。

总结词
指官员被免去职务,不再担任原职。
详细描述
在古代官职任免中,“罢”是指官员被免去职务,不再担任原职。这通常是因为官员犯 错、失势或年龄过大,需要退休。被罢免的官员可能会受到其他处分,如降职或流放。
03
官职降级类术语

01

指官员因过失或犯罪而被降职或流放,以示惩罚。在古代,谪降制度十
分严格,被谪官员往往失去原有的官职和地位,甚至可能受到更严厉的
处罚。
02
谪戍
将有罪的官员发配到边疆地区,以示惩罚。这种惩罚措施往往与流刑相
似,但谪戍更为严厉,因为被谪官员不仅失去了官职,还可能面临更为
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集锦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官职任命类术语 • 官职提升类术语 • 官职降级类术语 • 其他相关术语
01
官职任命类术语

01
02
03

古代任命官职的术语,表 示正式授予官职,通常与 祭拜神灵有关,寓意着祈 求神灵的庇佑和保佑。
拜相
指任命宰相的仪式,通常 由皇帝亲自拜会,以示尊 重和信任。
赠谥
指追赠已故官员某一谥号,以示皇 帝对已故官员的评价和肯定。


古代任命官职的术语,表示皇帝 对官员的赏赐和特别恩惠。
赐姓
指皇帝赐给官员某一姓氏,以示 皇帝对官员的特别恩惠和信任。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
《封建论》 :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又如 《管子•明法解》:“不胜其任者废免。”
3.免:撤职。 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4.夺:削除。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 鸡者事》 5.绌:(通“黜”,指撤职) 屈平既绌。(《司马迁〈屈原列 传〉》 6.去:卸职。 《张衡传》:“自去史职。”
六、表兼代官职旳词语:
八、其他。
还有某些不表达职官旳变动,但经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 旳意思。 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96年) 行:迁左丞,行徐州事(2023年) 主:《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勃:人名。) 下车:官吏到任。 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 山陵崩:比喻帝王或当权者之死。
8.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旳人, 任以官职。
9.察、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 正旳人,任以官职。
《孟子 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10.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 起樗里子于国。” 11.提:提拔。
《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15.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
《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参加)计策立 宣帝,赐爵关内侯。”
16.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 郎。”
二、有关提升职务旳有:
1.擢(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拔擢(用于由 低档到高级旳升迁)
9.判:高位兼低职。
七、表辞官
1.告老: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 。
2.请老:古代官吏祈求退休养老。 3.乞身:古代以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所以称祈求退 职为“乞身”。

古代官职升降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升降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升降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升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中包含着广泛的知识和智慧,反映着古代帝王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

下面是关于古代官职升降文化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官职等级
古代中国官职等级非常复杂,制度多次变革,但总体而言主要可分为九品官、三省六部和科举三大系统。

九品官以九品中正制为标准,按照品级高低划分,从一品到九品;三省六部是指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东厂,和六部,即吏部、兵部、礼部、刑部、工部和户部,是古代政府的核心机构;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分为进士、举人、贡士、明经、秀才等几个层级,是古代中国选拔人才最重要的途径。

2. 升降机制
古代官职的升降机制主要通过举荐、考试、朝请等方式实现。

例如科举制度中的考试,会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他因素来决定考生的成绩等次,然后按照成绩等次和官职等级进行匹配,最终确定升降职位。

另外,举荐和朝请也是中央政府确定官员升降职位的重要途径,朝廷会根据官员的表现和贡献,决定是否升迁或降职。

3. 官职升降文化的影响
官职升降文化影响了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各个
领域。

在政治方面,官员的升迁与降职直接关系到朝政稳定与否,对朝廷的决策和政策制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文化方面,官职升降体现了尊卑、贵贱和荣辱观念,对古代文人的创作和品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官员的职位和身份也直接关系到财富和地位,影响了社会财富的集中和分配;在社会方面,官职升降文化也影响了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对社会风气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古代官职任免升降1.任职授官(1)任:担当,担任。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毅,蒙毅,人名)(《史记·蒙恬列传》)(2)授:授官,任命。

即军中拜授.。

(《汉书·翟方进传》)(3)除:任命,授职。

除.臣洗马。

(《陈情表》)(4)拜:授给官职。

拜.亮为丞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5)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史记·吕太后本纪》)(6)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7)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荀)彧荐.嘉。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8)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举.孝廉不行。

(《张衡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孟子·告子下》)(9)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任用予以官职。

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

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战国策·秦策二》)(10)提:提拔。

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

(名行:名望和德行)(《北史·魏收传》)(11)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与韩荆州书》)(12)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

(《孔丛子·答问》)(13)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14)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

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汉书·苏武传》)(15)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或爵位。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2024年新高考版语文专题总结知识清单必备知识7 文化常识

2024年新高考版语文专题总结知识清单必备知识7 文化常识

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 进士出身”的称号。 6.及第 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 进士要披宫锦,这里的“披宫锦”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 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7.国子监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 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 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6.(2020新高考Ⅰ)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 敬称皇帝的陛下。( × ) 分析:“殿下”不是对“丞相”的敬称。 7.(2020新高考Ⅰ)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 用来借指太子。( √ ) 8.(2020新高考Ⅱ)宦官也称太监,是古代宫中侍奉皇帝及其家属的人员,由 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 ) 四、天文历法 9.(2021新高考Ⅰ)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 日,文中是纪日。 ( √ )
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三国志·魏书·王修传》) (4)领:兼任较低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袁乔传》) (5)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6)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 传》) (7)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8)判: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 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3)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4)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5)废:废黜,放逐。如: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史记·吕太后本纪》)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1)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2)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3)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屈 原贾生列传》) (4)陟:提升,提拔。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5)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 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官职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官职

官职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词因革损益,情况复杂。

我们不可能叙述历代官制的发展,只能大致谈及几个重要问题:中央官制、地方官制、文职官制。

(一)中央官制(1)政府机构部门的划分大致是从西周开始的,西周分管政务的官主要有六个,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

(2)春秋战国时代,各国情况不同。

秦设丞相(管政事)、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合称为“三公”。

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

“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

《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是辅佐封建君主管理国政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其职责是辅助帝王、总揽国政、统率群僚,被视为“百官之长”。

(3)汉朝沿袭秦制,东汉时设太尉、司徒、司空,称“三公”。

(4)隋代开始设“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叫宰相。

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六部的职掌大致如下:①吏部:掌官吏的任免、考核、调动、升降等。

②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钱粮、财政等。

③礼部:掌典礼、祭祀、科举、学校等。

④兵部:掌武官选用及全国军政。

⑤刑部:掌刑法、狱讼等。

⑥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交通等。

各部的长官称为尚书,副长官称为侍郎,如韩愈官至吏部侍郎。

部下设司,司的首长称为郎中,副首长称为员外郎,如柳宗元被贬官永州之前即为礼部员外郎。

(二)地方官制地方官制的设置与建构,是随着地方行政区划的变更而变化的。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为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也叫“家”。

秦朝郡的长官称郡守;汉朝郡的长官称太守;隋唐州的长官称刺史;宋代州官为知州;清代省级行政长官叫巡抚,又叫抚军。

郡、州、府、省以下的行政单位就是县。

秦汉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长。

汉代县令有两个助理——县丞和县尉,县丞助理县政,县尉掌管治安。

2020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2020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20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古代官职【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拜:授予官职。

如:拜相如为上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延祐、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元史·贾鲁传》)除:任命,授职。

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授:授给、给予官职。

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元史·贾鲁传》)赏: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夺:消除。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

(《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陟:进用。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贬:降职。

如:贬连州刺史。

(《刘禹锡传》)放逐。

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左迁:贬官,降职。

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并序)》]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术语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术语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术语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古代官僚制度由来已久,并且十分完备而复杂。

要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研究历史人物的仕宦经历、政治变迁、社会地位等等,有必要掌握一些古代官制知识。

本文只就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常用术语简略举例解说。

一、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毅,蒙毅,人名)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举、起、拔、点”等: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古时写着“薦”,现简化成“荐”)《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

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提(提拔)《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

”(名行:名望和德行)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此外,还有: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制度 古代官职官制大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制度 古代官职官制大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制度古代官职官制大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制度古代官职官制篇一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拓展]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拓展]“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拓展]“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

高考语文中的官职制度

高考语文中的官职制度

文化常识题不会的点进来高考语文中的官职制度1.选官制度察举征辟制科举制知识点:(1)汉代选拔官吏制度有察举、征辟两种形式,后者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2)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察举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举荐。

(3)察举制又称举荐制,主要是察举孝廉。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洁正直的意思。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察和举指的就是察举制。

(4)隋唐以后选拔人才的分科考试制度称为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起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明清时达到兴盛,直至1905年才被废除。

(5)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清时规定的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都有严格限定。

文章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也不得超出这个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不能自由发挥。

(6)古代为了取得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必须要通过童试,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童试通过之后取得生员资格,称为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

考试第一名叫案首。

(7)乡试在明清两代时,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因多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会发布正、副榜揭晓名次,称为桂榜。

乡试选中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参加的是乡试。

(8)明清两代每三年春季时,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称为会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故又称礼闱。

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者为贡土,第一名叫会元。

考后揭晓名次的布告,称为杏榜。

(9)最高级别的考试称为殿试,只考策问。

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考核,以定甲第。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举、辟】举:举荐;辟:招用,如:“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范晔《后汉书》)【征】君征召臣。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范晔《后汉书》)【仁】用一定的礼仪授与某种官职或名位。

例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言擦抹不仁”,就是没拒绝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回去供职。

【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擢】提高官职,例如《战国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之侧之乎群臣之上。

”【陟】提升,提拔,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升】提高,例如“延榆绥宁夏道。

”(梁启超《谭嗣同》)【假】临时充当使臣属吏。

【迁于】调动官职,包含升级、降级、Kendujhar改调三种情况。

为不易区分,人们常在“迁于”字的前面或后面提一个字,升级叫做累迁、迁授、迁于叙利亚,降级叫做迁削、迁于谪、左迁,Kendujhar改调叫做转迁、迁官、补,辞职后调复原职叫做迁复。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就是贬官。

【吏】“吏”与“辞、宽免、夺下”都就是免职官职。

例如《国语》:“公将吏太子重耳之侧奚齐。

”【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如“ 贬连州刺史。

”(《旧唐书》)【回去】中止职务,其中存有请辞、调离和撤职三种情况。

请辞和调离属通常情况和调整官职,而撤职则就是削职为民。

【革、削、免、罢、废、夺】革职、罢职或停职。

如“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高启《书博鸡者事》)【脱】⑴撤消或减少官职;⑵自己请辞。

【斥】屏弃不用。

【乞骸骨】年老了命令请辞卸任,例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奏乞骸骨,召为尚书【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范晔《后汉书》)【徙】调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则表示升迁或撤职,例如“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范晔《后汉书》)【调】调动、调迁,如“调为陇西都府。

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官职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官职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 _______ 掌管。

官职的 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 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 __________ 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 辟:由 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 荐、举:由 _____________ 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拜: ______________ 。

如:拜相如为上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选:通过 ________ 或 _________ 选拔任以官职。

如:延佑、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 ________ ,______ 。

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授: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元史•贾鲁传》) 赏: __________ 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 口: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2. 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 ________ ,____________ 。

女口: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黜: ___________ 。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免: ____ 。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夺: __________ 。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3. 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 _________ 。

^口: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擢:在____________ 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拔:提升 ____________ 的人。

女口: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

(《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 ________ 。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

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一、官职的变动1、授予、提升官职类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辟:①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皇帝推荐,任以官职。

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举、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爵或爵位。

如“上召见袁世凯,特赏郎中。

”进:⑴推荐。

如“臣进西门豹。

”⑵出来做官。

如“是进亦忧。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更选将官。

”封: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封功臣皆为列侯。

”当:任,充当。

如“当侍东宫。

”点:指派。

如“可汗大点兵。

”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

起用,出任,做官。

拜:任命、授予官职,多指帝王授臣下以官职。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除:任命、授职。

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擢:在原官的基础上提拔。

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简、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察:考察和推举。

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授:授予官职。

如“故授洹水尉。

”(但“责授”指降级授予官职。

)陟:升迁,指官吏的升迁和进用。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升:升官。

服加:加封,在原来官衔上加上某种荣衔,可享受某种特权。

2、调动官职类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如“再迁为太史令。

”转、徙、调:调动官职。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改:改任官职。

如“改盐铁判官。

”补:补充空缺官职。

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移:特指调任。

如“贬潮洲刺史,移袁洲刺史。

”3、降职、免职类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戍:有罪人被押送到边远地方去驻防。

如“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出:①京官外调。

如“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古代官职升迁罢免术语整理归纳含详细例句

古代官职升迁罢免术语整理归纳含详细例句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术语举例一、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征辟荐拔;察举起点;封赠赏赐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毅,蒙毅,人名〕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拔、察、举、起、点〞等: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举荐。

〕?陈情表?:“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

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提〔提拔〕?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代,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

〞〔名行:名望和德行〕此外,还有: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

〞〔后一例“封〞动作名用〕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计策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语集释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语集释

文言人物传记常见用语集释以下所列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常用术语,难免挂一漏万,要想较全面的掌握必须阅读大量古代文献典籍。

较好地掌握文言文中关于官职变迁的专门动词,对于阅读文言文,丰富自己的古代文化常识大有裨益。

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语(一)关于任职授官的有:授(授官,任命)例:《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例: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拜(授给官职)例:《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例:《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例:《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例:《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例:《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察:考察和推举。

例: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起(起用、任用,任以官职)例:《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

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起复(恢复原职务)例:《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雨村道:“你說的何嘗不是。

但事關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圖報之時,豈可因私枉法,是實不忍爲的。

”进(推荐、推举;进用)例:《史记•孙膑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例:《管子》“贤人进而奸民退”此外,还有: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例: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例:《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例:《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降级免职的
贬:①降低官职,降级。②降职并外放。 窜:放逐、贬官。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黜、绌:废掉官职。 免:罢免官职。 夺:削去,罢免。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六大类:
1、关于任职授官的 2、关于提升职务的(升官) 3、关于降级免职的 4、关于辞官的 5、关于调动官职的 6、关于兼职的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
任:任用
授:授官,任命
除:任命,授职
拜:授官
封:帝王授予王子土地或封号(用于封爵)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
征:召,征召。特指君召臣
辟:(bì)征召,由中央官署起聘,然后向上举
荐,任以官职
荐:推荐
举:推举(布衣做官)
仕:做官,任官
仕宦:做官
仕进:进身为官
点:用于口语
选:通过推荐或考试选拔提升职务的(升官)
抉或擢:提升官职 拔:提拔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晋、进:晋升官职 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超迁:越级升迁。 陟:(zhÌ)提升官职。 提:提拔。 超擢:破格提拔。 升:升官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关于辞官的
告老:官员年老辞职。 解官:辞去官职。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 “乞身”。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