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华夏论述中国不是一根筋到底的历史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读后感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读后感以前我觉得历史啊,就是一堆干巴巴的年代、人名和事件,就像一盘散沙,怎么都捏不到一块儿去。
但是许先生这本书就不一样了,他像是个超级大厨,把这些历史的“食材”巧妙地组合起来,做出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许先生从全球的视角去梳理历史,这一点特别酷。
他不是只盯着自己国家那一块小天地,而是把整个世界都放在眼里。
这就好比看一幅画,以前我只看到画里的一朵小花,现在许先生把整个画卷都展开给我看,我才发现原来这朵小花周围还有那么多的风景呢。
比如说古代中国和中亚、欧洲的贸易往来,以前我只知道有丝绸之路,但不知道原来这条路上发生了那么多复杂又有趣的交流。
不仅仅是货物的交换,还有文化、宗教、科技等各方面的交融。
他写历史的风格很平实,没有那些故作高深的大词儿,就像聊天一样。
我读着读着就感觉许先生坐在我对面,慢悠悠地给我讲着过去的那些事儿。
这让我这个历史小白也能轻松地走进历史的大门。
而且他的分析特别透彻,就像拿着一把手术刀,把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剖析得清清楚楚。
比如说在讲到王朝的兴衰时,他不是简单地说这个皇帝昏庸或者那个大臣奸诈,而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多方面去分析,让我明白了原来一个王朝的倒台是由这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像一个复杂的机器,一个小零件出问题了,可能整个机器就运转不灵了。
在这本书里,我还看到了历史的连续性。
以前我觉得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断开的片段,像一串断了线的珠子。
但许先生告诉我们,其实历史是一条绵延不断的长河,每一个时期都是这条河中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像现代社会的很多现象,其实都能在历史中找到根源。
比如说现在的全球化趋势,其实早在古代就有了雏形,只不过规模和速度没有现在这么大这么快而已。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有时候许先生的视野太宏大了,一些小细节就被忽略了。
对于像我这样喜欢听故事、关注小人物命运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有点不过瘾。
但这就像我们看一幅宏伟的山水画,不能只盯着画里的小人物,也要看到整座山、整条河的气势。
许倬云《万古江河》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许倬云《万古江河》读后感许倬云《万古江河》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许倬云《万古江河》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许倬云《万古江河》读后感1夜阑,终于读完了许倬云老先生的《万古江河》。
先生于书中论及“假如用河流为比喻,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如黄河、长江……两个水域分别在中国的北部和中南部,界定了两个地理环境,呈现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我非常赞同许先生把文化发展比喻为江河汇流、奔流入海,以大海比喻世界文化:“中华文化犹如长江、黄河,发轫于雪山之巅,汇集千百条河流,激荡、冲突、对抗,而后融合、消化,奔流向东,最终汇入世界文化组成的大海。
”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化从源头的涓涓细流蜿蜒而下,逐渐包容各种文化,圆润贯通,包容圆融,一个多元而复杂的中国文化体系,终于成形。
这种划分方式,已然超越了中国传统史家“刀切豆腐式”的断代手法。
更难能可贵的是,先生将叙述的重点放在日常生活中的升斗小民身上,从社会史的角度透视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这种气魄与视角,非大家不能为。
既言之,中国的世界既封闭又开放,各地区之间似乎分离,实际上却又联合。
正好像在中国这个巨大的舞台上,各个角落的演员们以各自的声音唱出多变的旋律,有牧人的胡笳,猎夫的号角,高地的芦笙,船夫竞渡的鼓声,田间低沉的中音,山上高亢的唱腔,有时夹着狂风暴雨与浪涛,有时则伴随着江南的和风细雨或山地的松涛瀑布,诸音杂陈,但最后却交织成一个最复杂、最丰富的交响乐。
万古江河———“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文化之于自然地理,正如帝王将相之于小民百姓,前者的作用和影响远远不能与后者相比。
正如先生在一次讲座中所说,自然是长文化是中程,而政治只是短程。
然而,今天很多研究历史的人似乎将这句话颠倒了过来。
对许倬云中国文化的精神的评论
许倬云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中,以他深厚的学养和广阔的视角,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
他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和独特价值,同时也指出了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许倬云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二是“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追求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三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精神,倡导公平正义和社会责任,追求全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繁荣。
在许倬云看来,中国文化的这些精神不仅是中国历史的宝贵遗产,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
他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总的来说,许倬云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一部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著作。
他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入剖析,不仅揭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探索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重要思路。
《万古江河》许倬云读后感
《万古江河》许倬云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儿个咱聊聊那本让我心里头翻江倒海的书——《万古江河》。
你别看这书名挺文艺,读起来那叫一个过瘾,就像是跟着许倬云老先生,坐着时光机,在历史的长河里遛了个大弯儿。
一翻开书页,哎哟,那感觉就像是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悠悠古韵。
许老先生啊,他不用那些高深莫测的学术词汇,就像咱们村头的老王头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让你听得津津有味。
他说啊,这历史啊,就像是一条大河,时而平缓如镜,时而波涛汹涌。
咱们中华民族,就是这河里的鱼儿,随着水流,游过了一个又一个朝代,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替。
从远古的部落纷争,到夏商周的礼乐制度,再到秦汉的大一统,唐宋的繁华,元明清的变迁,一直到咱们现在的新时代,这条河啊,它从未停歇。
我特别喜欢许老先生笔下的那些小人物。
他们或许没有青史留名,但正是这些平凡人的喜怒哀乐,汇聚成了历史长河中最真实的浪花。
比如那些背井离乡的移民,他们带着对故土的眷恋,踏上了未知的土地,用汗水和泪水浇灌出了新的家园。
还有那些为了国家兴亡而挺身而出的英雄,他们的名字或许已被岁月遗忘,但那份家国情怀,却如同璀璨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际。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忍不住停下来,闭上眼,想象自己置身于那些古老的场景中。
我仿佛能听到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看到盛唐时期长安城的繁华景象,感受到明清时期江南水乡的温婉柔情。
这些画面啊,就像是一部部生动的电影,在我的脑海中循环播放。
当然了,历史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书中也提到了很多战争、灾难和人性的阴暗面。
但许老先生并没有一味地批判或歌颂,而是用一种平和而深刻的笔触,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他告诉我们,只有正视过去,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展望未来。
读完《万古江河》,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咱们中华民族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沧桑,都能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走出困境,迎接新生。
你把自己圈得越小,你的敌人就越多
94 ┸ 文化乱弹你把自己圈得越小,你的敌人就越多文/许倬云近些年来,“华夏”“中国”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以此为题的著作也颇受瞩目。
那么,何谓“华夏”?“中国”存在于何方?如何看待民族主义?我的新著《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对此有所论列。
中国拥有好多个彼此交错的历史,这种繁杂的历史轨迹通过“网络”这一概念在我这里得到梳理(从《求古编》到《说中国》,从微观研究到大历史叙述),在梳理这种极为复杂交错的历史过程中,我认为最大的困难在定性跟定量方面。
定性我可以找到四个主要的因素,族群、经济、社会、地理(也就是国家)。
这四个因素做定量很难,定“什么时候哪个因素扮演的角色最大”更难。
定性跟定量两个方面,定量是极难做的事情,这只能凭直觉处理。
没有量化,就难以确认因素之间互动的时机。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Ian Morris教授,为了讨论世界各国(主要是西方)衰落的过程,自以为定量做得精确;但原材料不精确的时候,精准定量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他以为可以做得很精确,其实削足适履,反而不合适。
在这四个因素里,经济因素作用极大,因为物质的交流互相依赖。
社会方面,有凝聚力因素,有分散力因素。
地理是固定的,地理是舞台,而舞台本身也有其特点,东亚的舞台可以说与其他的地区隔离一点,不是十字路口,这是好处;中国的北方南方没有不可跨越的天险,也是好处。
国家的观念是跟地理有关系的,因为国家是有疆土的。
民族观念经常变动,由于内涵扩大,就吸收了新的成分,定义也就扩大了。
所以,这四个因素之间的互动仍然是以“意”为之的,只能以自己感觉去判断,没办法拿数字来代表。
晚唐到宋,华夏的天下观收缩为汉人的中国。
随宋而来的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蒙元与满清是具有双重体制的征服王朝。
北方草原,当然这个广大地域不是一个大草原,从今天中国东北西部的兴安岭开始,一直延伸到西方的里海、黑海边上。
这一条线上有山丘有沙漠,这里的沙漠不是平沙万里的沙漠——很多是石漠;也有山谷,也有草原。
读书笔记《万古江河》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是如何转折与展开的中国历史如此悠久,该如何梳理?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以“文化交流”为核心,抓住了几次大的转折,重点探讨“中国”之形成。
全书分为八章,从目录看关键词:1-3章是“中国的中国”;4-5章是“东亚的中国”;6-8章是“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从而勾勒出一部简明清晰的中国通史。
第一,上古时代-公元2世纪。
在新石器文化基础上涌现的殷商文明,形成“群”的共同意识,表现为视别的群体为外人或敌对团体。
周人伐商成功,以“天命”为己任,以“封建”构造秩序。
春秋战国,列国交伐。
华夏文化圈不断向外扩大,各国的政治体制也进一步脱离亲属血缘的桎梏,走向以王权与官僚组织为基本形态的新国家。
至公元2世纪,也就是东汉末年,以忠孝节义等儒家理论所铸造的古代社会秩序完成。
第二,公元2世纪-15世纪。
东汉崩解之后,外族入侵造成南北对峙;另一方面,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家理念由激荡而至交汇,道家思想亦容纳其中,构建三教融合的新的中国思想体系。
至有宋一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界定了以伦理、道德观念为标准的更加稳定的社会秩序,直至明末,一直支配中国人的行为与思想。
这个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经历了多次的裂解与重构,外来文化的挑战与冲突大多被吸收或消弭于无形,中国的华夏文化性格遂有自大的凝固。
第三,15世纪-19世纪中叶,以及随之而至的“百年蹒跚”。
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代表了新的序幕的拉开。
但此时的明清王朝实施海禁与闭关政策,仍以“朝贡”与“抚夷”的观念对待域外种族。
固有的社会伦理道德,无法翻旧更新顺应时代变化,原有的“中央之国”的自我投射,暴露其虚弱而不能适应的缺陷,以至于在进入多国多文化的世界体系之时,中国显得张皇失措。
古代部分的论述,许倬云主要依靠考古材料。
最重要的源头来自考古学家苏秉琦的“满天星斗”学说。
传统的中国文明起源地通常以仰韶文化为中心。
苏秉琦说,仰韶文化诚然重要,但“一枝花”代表不了“满园春”,“星星火”比不得“满天星”。
《说中国》读后感精选三篇
《说中国》读后感精选三篇《说中国》,很小的一本书,却从新石器时代讲到了清朝结束,大历史的意味昭然若揭。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说中国》读后感精选三篇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中国:复杂的共同体许倬云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国家、族群与文化交织杂糅的复杂共同体。
“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作者按照约定俗成的朝代演变对其进行考察,“考察其中政权、经济、社会和文化观念这四个项目,将其作为四个变量,考察其共同建构、交互作用以及不断适应的动态趋衡。
”得出结论是:中国并非从国家、族群或文化的单一角度可以看明白的。
“华夏/中国”是国家、族群与文化交织杂糅的复杂共同体。
共同体依靠着统一的经济网、流动的社会结构、共享的文字系统而维系。
对复杂共同定性的话,天下体系或者天下秩序更好。
一个坚实的核心,而无坚硬确切的边界。
该复杂共同体对外能不断容纳涵化,“由于很早就凝聚了一个核心,才有不断转变与成长的依托: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
涵化的可能性来源于其边界是弹性的柔性的,也来源于其弹性柔性边界内的多元并存的空间。
对内能不断调适,调适的力量则来自于科举或准制度的设置,带来了大众与精英的社会流动通道与机制。
而这复杂共同体的关键在于不断地吸纳、调试与变化。
在宋前都是这样的过程,高潮则是唐代。
宋后则由向外扩散变为向内收缩,天下的“华夏”收缩为汉族的“中国”。
仿照奥斯卡·王尔德的论述,可以说华夏文明所有好的东西都受惠于宋前,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归咎于宋后,正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华”。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果宋前形成了华夏文明的内质,那么宋后则构造了外壳。
大历史视角下的极简中国史很小的一本书,却从新石器时代讲到了清朝结束,大历史的意味昭然若揭。
以前没看过许倬云的书,不过大历史的概念,在看黄仁宇的时候已经比较熟悉。
但看的几部黄仁宇的书都是断代史的分析,像这样以大历史的视角分析整个中国史的还是第一次看。
一直以为,做任何的研究,都要有一种既能深入进去探微知著,又能跳出俯瞰全貌的能力,或者说这样的一种意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建立认识。
中国文化的精神许倬云读后感
中国文化的精神许倬云读后感篇一:阅读许倬云的著作《中国文化的精神》,可以感受到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在书中,许倬云通过阐述中国文化的历史、哲学、道德等方面,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许倬云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天人合一:中国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中和之道:中国文化中强调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地处理问题,追求平衡和谐。
这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如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等。
3. 民本思想:中国文化中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基,统治者应该关心人民,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4. 哲思文化:中国文化中注重哲学思辨,认为通过思考可以认识世界和自我,追求智慧的启迪和自我完善。
许倬云的著作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还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为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哲学、道德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阅读他的作品,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精神。
除了对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阐述外,许倬云的作品还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他认为,中国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哲学、文化和价值观,在世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拓展视野,为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
总结起来,阅读许倬云的著作《中国文化的精神》,可以让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
篇二:阅读许倬云先生的《中国文化的精神》一书,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书中,许倬云先生从多个方面入手,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和精神,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许倬云先生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文化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能够吸收、融合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
许倬云说中国读后感
许倬云说中国读后感许倬云先生讲中国,那可不像有些历史书干巴巴的只列些年代、事件和人物。
他是从根儿上讲起的,就像把一棵大树连根带土一块儿挖出来给你看,这根就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从远古的部落开始,一点点说到现在,让我知道咱们这个国家可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现在这个模样的,那是经过了无数的风吹雨打、修修剪剪才长到今天这么枝繁叶茂的。
先生讲咱们中国古人的智慧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惊叹。
比如说在古代的政治管理方面,那时候的人就能想出一套套的法子来治理那么大的一个国家。
像秦朝的郡县制,这在当时可是很了不起的创新啊,就像给一个庞大而杂乱的拼图找到了一种合适的拼接方式。
这种制度把整个国家有序地组织起来,就像把一个个小齿轮精确地安装在大机器上,让整个国家能够运转起来。
而且这制度还不是一成不变的,后来的朝代又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进,就像给这个机器不断升级换代一样。
说到文化方面,那更是丰富多彩得像个万花筒。
儒家思想就像一条贯穿中国历史的红线,虽然有时候松一点,有时候紧一点,但一直都在那儿。
它教会人们怎么做人,怎么处理家庭关系,怎么对待社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这么几个字,却好像给每个人都规划好了人生的路径。
除了儒家,还有道家、法家等等其他思想流派,它们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有时候互相争论,有时候又互相补充,一起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大花园。
这一路走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太多的战争、灾难和变革。
先生在书里讲到那些动荡的时期,像三国啊、五代十国啊,那真是乱成了一锅粥。
但就在这些混乱中,中国文化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不管是在石头缝里还是在战火纷飞的废墟上,总能冒出新芽来。
就好比不管怎么折腾,家里那点传家宝总是能保存下来,并且还能在合适的时候大放异彩。
读这本书还让我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咱们中国人有种韧性,就像竹子一样,弯而不折。
不管是被外族入侵也好,遇到天灾人祸也好,总能咬牙坚持下来,然后再慢慢恢复元气。
而且咱们中国人还特别重视家族和传承,家族就像一个个小的细胞,组成了中国这个大的生命体。
读许绰云《历史大脉络》有感
一部气势恢宏的大历史——读许倬云《历史大脉络》心得以泼墨山水的手法勾勒人类历史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大方向与大趋势在世界史的大框架内立足中国,关心世界买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作者好大的口气,薄薄的几百页书就能够了解上下5000年的历史。
我估计肯定又是流水账的历史了。
但是开始看后,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许先生的话言简意赅,句句都切中要点。
没有半句拖沓。
并且加入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研究。
比如中国文官制度。
更让我钦佩的是许先生不只是精通中国历史,在交织的世界历史和政治形势分析中,许先生也是处处有精辟论述。
我从小好学历史与地理,读到这本书,与高中和平时读到的历史比较起来,深感许先生的用心良苦,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把中国与世界深深镶嵌在一起。
阅读本书,对我而言,无疑是一次愉悦的阅读之旅。
平时在历史教科书之外很少阅读通史类的图书,而在教科书中,世界史与中国史往往是分裂的,不详细梳理很难弄清同期世界发生了什么,对后世、对世界又有什么影响。
许倬云先生的新书《历史大脉络》把古代史与现代史、东方与西方都纳入其历史书写中,凡是历史教科书中详细描述的地方,该书均简略一笔带过,重点叙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大方向,中国史与中国之外的世界史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结合许先生的序,本书的前半段,乃以泼墨山水的手法勾勒人类历史与中国文化发展有关的大方向。
后半段是从16世纪开始,即大洋航运开通,新大陆进入世界史,世界已是一个整体的局面下,中国与世界各处的发展。
在前半段,欧亚大陆间的种种大事,都以大陆为舞台,海洋为边外之地。
在后半段,海洋却成为国家往来的门户。
台湾也是在如此际遇下,成为东方与西方的交接之处,也成为中国东出,日本南下的较量之点。
本书的安排,是把中国纳入世界:为了今日,理解过去,在世界是的大框架内,自足中国,关心世界!读完本书,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全球视野从章节安排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古代世界与传统中国(从远古到1500年”、“近古世界与中国(1500—1840)”、“近代世界与中国(1840—1950)”、“现代世界与东亚(1950—2000)”。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由于很早就凝聚了一个核心,才有不断转变与成长的依托: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
一方面,维系“中国”这观念的真正力量,可能是经济。经过长期构建的市场交换网,使得各地的物资有无 相通,也互相依赖。另一方面,中国固然长期被皇权统治,但是从秦汉以后,并没有明确的贵贱阶级之分。一般 的老百姓,都是编户齐民;统治阶层中的文官,大致言之,都是凭其知识和能力进入精英阶层,这些精英并不能 永远世袭。第三个因素,可能是因为中国的方言复杂,却有一个以视觉符号作为基础的文字系统。它可以超越语 言的区隔,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也作为超越时间的数据媒介,使得文化得以赓续。
谢谢观看
共享同类文化的人类,就会发展出一定的归属感。于是,人类族群的分野,往往并不是以血统为基本要素, 而是以生活方式当做认同的文化基因。
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圆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 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各处。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 “天下” 没有边,也没有界线,只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不一定是统治的权力,而是通过 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文化,其中包含了各种地方文化。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入中原文化,使“天下”的文化 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 共同体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问题
族群
核心
方法
共同体
时代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读后感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读后感这本书最让我佩服的就是它的视野,那真是大得没边儿了。
许先生不是那种只盯着一个小角落讲历史的人,他就像站在宇宙看地球似的,把整个人类历史当作一个整体来打量。
从远古时期那些还在山洞里的老祖宗,一直到现代社会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互联网的时代,他都给你串起来了。
就好像在做一条巨大无比的历史珍珠项链,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发展就是一颗颗珍珠,他用一根叫做“历史发展规律”的线,巧妙地把它们穿在了一起。
比如说,在讲古代文明起源的时候,他把几个大的文明发祥地,像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等等,都放在一起比较着说。
我以前总是孤立地看待这些文明,就像看一个个单独的小盒子,每个盒子里装着不同的东西。
但许先生这么一讲,我就发现,原来这些盒子之间还有好多暗门呢,各个文明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们有的时候互相影响,有的时候又好像在比赛一样,你发展了农业,我也得跟上,你搞出了文字,我也不能落后。
这种感觉就像是看一场跨越时空的大型运动会,各个文明都是参赛选手,大家都在向着进步这个目标冲刺。
许先生讲历史还特别注重经济这个因素。
以前我总觉得历史就是那些英雄豪杰打来打去,或者是皇帝老儿今天下了个什么圣旨。
但这本书让我看到,在背后默默推动着这一切的,很多时候是经济这只无形的大手。
比如说商业的发展,怎么从最开始的以物易物,到后来出现了货币,再到有了大规模的贸易路线,像丝绸之路。
这丝绸之路可不仅仅是一条路啊,它就像一条输送带,把东方的丝绸、茶叶、瓷器运到西方,又把西方的香料、珠宝、文化带回来。
沿着这条输送带,不同地方的人开始互相认识、互相学习,文化也开始交融,这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而且经济要是不景气了,那就像一个人生病了一样,整个社会都会跟着出问题,可能就会引发战争啊、社会动荡啊之类的。
这本书也有让我有点小“抱怨”的地方。
因为它的视野太宏大了,所以有些地方就像坐高铁看风景一样,“嗖”的一下就过去了。
2024-2025年历史必修上册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带答案)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基础过关练知识点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因政务过多发出了“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的感慨。
引发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 )A.丞相的废除 B.锦衣卫的设立C.内阁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置2.有学者认为,明朝时期皇权弱化时,内阁的作用可能被凸显;相反,皇权强化时,内阁作为附庸的表现可能更为突出。
这表明明朝内阁( )A.成为法定中央决策中枢B.意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受到司礼监的严重制约D.本质上服务于专制皇权3.《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
十三年正月,诛宰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其官属尽革,唯存中书舍人。
”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B.维护国家统一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制衡4.明代内阁调帖之权,即章奏由内阁拟定意见,粘附于章奏上送批。
不经过内阁调帖,司礼监无擅自批红的权力,否则即使司礼监擅权而为,也会遭到内阁的封驳。
这说明明代( )A.中枢体制运作的理性化B.内阁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C.内阁掌握了政务决策权D.内阁控制了司礼监的运作知识点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5.明朝前期,明政府派郑和七下西洋“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当时船队远航的规模、资金、装备、技术等都领先世界、享誉海外,后期明政府中止了郑和远洋航行。
导致“下西洋”政策变化的因素是( )A.明政府严禁海外贸易B.倭寇骚扰东南部沿海C.明政府财政负担沉重D.欧洲殖民者活动猖獗6.明朝人谢杰认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
明中后期,私人海外贸易合法化后,倭患问题基本解决。
这说明倭患问题( ) A.由国内贸易引发 B.与海禁政策相关C.靠商人自发解决 D.因西葡殖民引起知识点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7.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被明朝册封为“顺义王”,明穆宗给俺答汗下诏说:“朕惟天地以好生德……视华夷为一家,恒欲其并生并育于宇内也。
先秦雅言的形成及其认同性影响_张军
; “夏、 商、 周三
朝本来都是大融合的产物, 为华夏民族雏形, 又经 历了长达千数年的斗争与融合, 到战国时, 在春秋 300 年的民族斗争与融合的基础上, 华夏形成为 ” 稳定的民族共向体。
[1 ] ( p98 )
汉族以华夏族为基础
“滚雪球” 和主体, 以 的方式不断吸纳融合了周边 的各少数族群, 在秦汉统一帝国的框架内最终形 成新的民族共同体。 无论华夏族还是汉族, 其形 “多元” ( 低层的部落或族群 成和演变都经历了从 “一体” ( 更高层的民族共同体) 的历史过 单元) 到 程。这个凝成过程可能包含了自然物力、 政治军 事、 社会经济乃至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合力因 素, 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课题。 作为文明成 果和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 凝聚与建构作用。不同部落和族群在交流融合中 出现的语言通用化或共同化, 既是“多元一体 ” 历 史过程的产物, 同时也是族群一体化的推动和引 导力量。而华夏 / 汉族作为具有核心作用的“一 , 元” 其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则是共同语形成的内
华夏族“以夏人、 商人、 周人为三 一般认为, 支主要来源, 同时吸收了四周其他部落的文化与 成员, 在西周已融合形成民族共同体的雏形 , 以夏 为共同族称, 又称为中国”
[1 ] ( p68 - 69 )
在因素。从夏商周至秦汉, 中原地区的语言是一 脉相承的, 也可以说汉民族 ( 包括其前身华夏族 ) 很早就逐步形成一种普遍通用的共同语言 。这在 先秦时期就是雅言。先秦雅言不仅是夏商周三代 语言沿革和融汇的结果, 也是春秋战国大变局时 期普遍的交流工具, 同时为嗣后整个中华帝国通 用语言的形成基础, 开启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 根 “雅正” 深蒂固的 为标志的语言认同观念。 “雅言” 一、何为 “雅言” 一名虽然晚见于春秋时期的文献中, 但人们相信其由来已久, 实际指的是周代王畿之 地使用的语言, 即是周人的语言。 雅言的称名具 有历史时代与地域文化的背景。 1.“雅” 之本义无关语言。 在甲骨卜辞、 金文 铭刻等出土文献中还未见“雅” 字。东汉许慎《说 : “雅, 文解字·隹部》 以为 楚乌也。 一名鷽, 一名 ” 从造字理据上说, 卑居, 秦谓之雅。 从隹, 牙声。 “雅” 当指一种鸟的名称( “从隹 ” 是指与鸟类有 , 《说 文 》 )。 关 谓“隹, 鸟 之 短 尾 总 名 也, 象 形” “雅” 之谓鸟名有地域性, 是秦地 ( 实际上就是西 , 周故地) 人对乌的称名, 后来写作“鸦” 所以是一 ( 鸦 ) 与“乌 ” 。“雅 ” 指的是同一类鸟, 个方言词
读许绰云《历史大脉络》有感
一部气势恢宏的大历史——读许倬云《历史大脉络》心得以泼墨山水的手法勾勒人类历史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大方向与大趋势在世界史的大框架内立足中国,关心世界买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作者好大的口气,薄薄的几百页书就能够了解上下5000年的历史。
我估计肯定又是流水账的历史了。
但是开始看后,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许先生的话言简意赅,句句都切中要点。
没有半句拖沓。
并且加入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研究。
比如中国文官制度。
更让我钦佩的是许先生不只是精通中国历史,在交织的世界历史和政治形势分析中,许先生也是处处有精辟论述。
我从小好学历史与地理,读到这本书,与高中和平时读到的历史比较起来,深感许先生的用心良苦,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把中国与世界深深镶嵌在一起。
阅读本书,对我而言,无疑是一次愉悦的阅读之旅。
平时在历史教科书之外很少阅读通史类的图书,而在教科书中,世界史与中国史往往是分裂的,不详细梳理很难弄清同期世界发生了什么,对后世、对世界又有什么影响。
许倬云先生的新书《历史大脉络》把古代史与现代史、东方与西方都纳入其历史书写中,凡是历史教科书中详细描述的地方,该书均简略一笔带过,重点叙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大方向,中国史与中国之外的世界史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结合许先生的序,本书的前半段,乃以泼墨山水的手法勾勒人类历史与中国文化发展有关的大方向。
后半段是从16世纪开始,即大洋航运开通,新大陆进入世界史,世界已是一个整体的局面下,中国与世界各处的发展。
在前半段,欧亚大陆间的种种大事,都以大陆为舞台,海洋为边外之地。
在后半段,海洋却成为国家往来的门户。
台湾也是在如此际遇下,成为东方与西方的交接之处,也成为中国东出,日本南下的较量之点。
本书的安排,是把中国纳入世界:为了今日,理解过去,在世界是的大框架内,自足中国,关心世界!读完本书,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全球视野从章节安排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古代世界与传统中国(从远古到1500年”、“近古世界与中国(1500—1840)”、“近代世界与中国(1840—1950)”、“现代世界与东亚(1950—2000)”。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今天为你解读一本许倬云先生的经典著作:《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许倬云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人文学科博士,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南京大学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史学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说中国》《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
本书中许倬云教授围绕着“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讲述“华夏/中国”作为一个“天下国家”是如何不断发展演变的。
作者以宏大的视野,舍弃旁枝末节,始终关注中国历史上的根本特征和关键节点,围绕“天下国家”这个核心,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风貌,使读者有酣畅淋漓之感。
古代中国是一个“天下国家”,也就是一个没有地理边界,只有文化边界的国家,这是由古代中国面临的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的。
“天下国家”发源于商周时期,发展于秦汉时期,在隋唐时期到达巅峰,在明清时期走向衰落。
她就如同一个血肉之躯,走过了一个生命的历程。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所谓的“中国”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给出各种答案。
比如有的人会用国界去界定中国,但今天中国的国界其实只有不到70年的历史,而且在中国的历史上,各个王朝的边界其实是非常模糊的。
比如有的人会用民族去界定中国,但现在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五十六个民族,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甚至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也曾经历过多次民族融合。
有的人用文化去界定中国,因为西方某些国家就可以合在一起,称为“基督教世界”,那么中国能否被界定为一个“儒教国家”呢?好像也不对,在中国,佛教和道教也很兴盛,甚至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中国也可以生根发芽。
那么,“中国”究竟是什么?作者把中国概括为四个字:“天下国家”。
意思是,在历史上,中国这个国家是没有地理边界的,任何族群只要认同中国的文化,就可以加入中国这个文化共同体。
所以,历史上的中国可以通过吸引周边地区的认同,不断扩大自己的范围。
经纬华夏读后感200字 -回复
经纬华夏读后感许倬云的《经纬华夏》是一部深具史学价值的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西周,从秦汉到隋唐,从宋元到明清,再到我们今天的社会,这部作品以地理的经纬度为主线,将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剖析。
这部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许倬云先生的笔触下,历史不再是枯燥的年份和事件堆砌,而是生动、鲜活的场景和人物。
他以宏大的视角看待历史,将地理、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交织在一起,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在书中,许先生对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他从地理的经纬度出发,详细解读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选择和适应,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早期人类文明。
同时,他还从社会分工、种族等级、国家概念的形成等方面,全面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此外,许倬云先生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传承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指出,中华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融合,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思想流派、艺术形式、宗教信仰等不断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
读完《经纬华夏》后,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这部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启示了我们如何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正如许先生所说:“人和一心,心心皎洁;人无同面,面面峥嵘。
”我们应该以史为鉴,汲取历史的智慧,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总之,《经纬华夏》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史学作品。
它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还引导我们思考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对于所有热爱历史、关注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说,这部作品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华夏最精辟的十句话
华夏最精辟的十句话
1. “咱中国人,到哪儿都不能忘了根!”就像树不能没有根一样,我们无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要铭记自己来自华夏。
2.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那可都是宝贝!”看看那些精美的传统工艺,不正是老祖宗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吗?
3. “一家人就得和和睦睦的,那才像话!”你想想,家里天天吵吵闹闹的,那还像个家吗?
4. “诚信待人,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就好比给自己铺了一条平坦大道,能让你走得稳稳当当。
5.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那些成功的人,哪个不是经历了无数磨难才熬出来的?
6. “百善孝为先,这可是老理儿!”就如同鸟儿反哺,我们对父母长辈也应该孝顺呀。
7. “团结就是力量,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一群蚂蚁能搬动比它们大好多倍的东西,不就是团结的力量吗?
8. “活到老,学到老,啥时候都不晚!”你看那些不断学习的老人,不也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吗?
9.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别光凭外表就去评判一个人呀,说不定人家有大本事呢!
1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咱华夏大地就是好!”咱这广袤的土地,孕育了多少优秀的儿女啊!
我觉得这些话都特别精辟,它们蕴含着华夏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值得我们一直传承和铭记。
《中国文化的精神》:探寻中国文明的精髓
《中国文化的精神》:探寻中国文明的精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一本深入探讨中国文化根源和精神内涵的好书。
作者许倬云通过对中国文明的历史、哲学、艺术、社会和个体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和阐述,重新审视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并探讨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
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和独特之处。
首先,中国文化的根底在哪里?许倬云认为中国文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和墨家等。
这些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仁爱”、“诚实”、“谦虚”、“孝顺”等。
这些价值观不仅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体现,也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艺术、文学、哲学和宗教等。
其次,中国人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精神资源是什么?许倬云认为,中国人的精神资源来自于对自然和社会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道德和伦理的坚持和追求。
中国人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且以和谐的方式与自然相处。
同时,中国人注重道德和伦理,认为人类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尊重他人和社会,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这种精神资源不仅帮助中国人在历史上渡过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也在当今世界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再次,历史的颠簸和挫折,使得中国文明丢失了不少本来有的好传统。
许倬云认为,当代中国人需要重新认识和发掘中国文化的精神资源,以滋养和灌溉当代中国人的内心。
他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多元互动的秩序,不仅包含了传统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也包含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习惯和行为方式。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发掘这些被遗忘的精神余沥,以建立更加健康和和谐的社会秩序。
最后,我认为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以及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
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我相信,只有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中国文化的精神财富,以建立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倬云华夏论述中国不是一根筋到底的历史2014-12-15 09:11来源:上海书评作者:葛兆光蒋先欢评注:这个问题确实就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问题,也是服务今天民族国家建构的重大问题。
中国近代的民族国家建构,就是因为有这个复杂的传统历史,才显得跟西方不一样。
作为一个曾经的轴心文明,它对世界的理解就跟日本的“脱亚入欧”完全不一样。
中国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都得是有个“他者”,他者的存在才能为中国自我的认同提供依据。
这当然又有中国对世界的理解问题了。
“华夏/ 中国”论述中,比宋代更困难的无疑是元、明、清三代。
无论是日本学者本田实信等有关纳入世界史而不算中国史的“蒙古时代史”理论,还是美国新清史学者如罗友枝等反对汉化,强调满族认同和多元帝国理论,依托的都是蒙元与满清这两个改变中国史进程的许倬云先生的《华夏论述》一书重新追溯上下几千年,取不同维度对“中国”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论证。
他并不从现存中国来逆向追溯“中国”的合法性,而是从曲折变迁中回顾“中国”的形成过程,来理解其历史合理性的。
许倬云像李媛绘什么是“华夏”?或者,什么是“中国”?讨论这一问题,既可以从今溯古,来论证国家合法性,也可以从古到今,以理解历史合理性;它可以是一个政治话题,也可以是一个历史话题;它可能惹出民族(国家)主义情感,也可能培养世界(普遍)主义理性。
在涉及“国家”、“民族”和“认同”的时候,“历史”就开始像双刃剑,“论述”的分寸显得相当微妙,关键在于史家以什么立场、取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
“近代以来,‘中国’已经成为‘自我矛盾的名称’。
”(《自序》)“中国”是一个传统帝国,还是一个现代国家?它的认同基础是血缘,还是文化?它的历史是同一共同体的连续,还是各种不同族群的融汇?为了解答“华夏/ 中国”给历史学家出的这个难题,为了梳理这个“自我矛盾的名称”以及背后错综的历史,许倬云先生的《华夏论述》一书重新追溯上下几千年,取不同维度对“中国”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论证。
仍就一开头的三个疑问而言:首先,许先生强调“华夏/ 中国”是一个复杂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犹如“飞鸟无影”、“轮不辗地”,不可能是定格的(第一章)。
这就说明,他并不从现存中国来逆向追溯“中国”的合法性,而是从曲折变迁中回顾“中国”的形成过程,来理解其历史合理性的;其次,在“中国”的历史形成过程中,许先生指出,数千年血脉杂糅、族群相融、文化交错而形成的共同体,其认同基础不一定是国界(国界会变动),不一定是族群(族群是生物学判断),甚至也不一定是语言或文化(语言文化也在变),这说明本书不是从政治角度证成“中国”,而是从历史角度理解“华夏”的;第三,有关这一著作的意图,许先生自己说,这部书是对“华夏/ 中国”历史形成的“自我审查”,他还说,“中国人能如此自我审查,对世界是有益处的。
”为什么?因为“能够如此,邻近的其他国家,在中国的自我审查过程中,不能责备中国,认为中国是以民族情绪威胁他们;中国,也因为对自己的了解,不至于产生大国沙文主义,也会因此消灭四周邻居的敌意”(第一章)。
因此可以看出,这部著作也不是为了借助历史引出民族主义的盲目情感,而是通过历史认识达成世界主义的理性观念。
可是,要在篇幅不长的书中,清晰地叙述“中国/ 华夏”的形成过程,表达对“中国/ 华夏”认识的明确立场,并不是一件易事。
“中国/ 华夏”的历史太长,线头太多,国家形成过程曲折迂回,族群地域的分合又重叠复沓。
所以,一方面要把中国复杂的体系,如许先生所说,放在政权、经济、社会与文化四个变数中考察(《自序》) ,另一方面还要快刀斩乱麻,在治丝愈棼的麻线团中,穿透历史,下大判断。
《华夏论述》就是许倬云先生所写的一部举重若轻、以简驭繁的大历史著作。
一、融汇与杂糅:从核心文化到天下帝国许先生的大历史著作,我一向喜欢看,比起繁富细密的学院论著来,撰写这种大历史著作需要更多的知识背景,更大的论述视野,和更强的领悟能力。
从《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到这本《华夏论述》,我所寓目的许先生纵论中国大历史著作已是第三本。
不过三本著作的重心似乎各有区别,如果说,第一本《万古江河》重点在讨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第二本《我者与他者》重点在讨论历史与文化中的中外关系,那么,第三本也就是这本《华夏论述》,重点就是在讨论历史与文化中“中国”之变动。
讨论历史与文化中“中国”之变动,本是中国文化史应当承担的责任。
在我看来,一部中国文化史固然是在叙述中国的文化(包括族群、宗教、语言、习俗、地域)如何在历史中形成与流变(Being and Becoming),但也需要叙述这些原本散漫复杂的文化(包括族群、宗教、语言、习俗、地域),究竟是如何逐渐汇流并形塑出一个叫做“中国”或者“华夏”的国家来的。
前几年,我曾经阅读法国学者让-皮埃尔·里乌(Jean-Pierre Rioux)和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Jean-Francois Sirinelli)主编的《法国文化史》,深感此书对“法国如何成为法国”这一问题,有着清晰的解析,“一个群体居住的领土,一份共同回忆的遗产,一座可供共同分享的象征和形象的宝库,一些相似的风俗,是怎样经由共同的教育逐渐形成的一个国家的文化”,这对于认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是相当重要的前提。
可是,过去很多中国文化史著作却并不太重视这一点,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华夏”自古如此,“中国”天经地义。
幸好,近年来学术界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华夏/ 中国”本身,便从“不是问题”逐渐“成为问题”。
许先生这本书中处理的,就是这个作为历史与文化问题的“华夏/ 中国”。
毫无疑问,一个由不断分合又绵延连续的王朝构成的亚洲传统帝国中国的文化史,与一个经由语言、风俗、宗教、民族逐渐形塑起来的欧洲近代民族国家法国的文化史,显然大不一样。
“华夏/ 中国”源远流长,在《宅兹中国》一书中我曾说过,我不太赞成把“中国”看成一个后世建构的(或“想象的”)文明,更愿意把它看成一个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经过不断叠加与凝固而形成的一个共同体。
正如许先生所说,作为一个共同体,中国与欧洲、伊斯兰、印度等不同,“其延续之长久,而且一直有一个相当坚实的核心”,但这绝不等于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而是“在同一地区继长增高,其内容却不断地改变,不断地调适”(《自序》)。
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说法,许先生不同于用现代领土来反向追溯并书写“中国历史”的学者,他不很强调共同的历史渊源,也不强调同一的种族与血缘,而是特别强调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何使不同的族群与文化逐渐杂糅、融合与交错。
所以在《华夏论述》一书的开头,他就试图说明,“中国”从上古时代起,就是由水稻、小米、牛羊多种生产与生活方式,由东北辽河红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与汉水如石家河文化等不同类型文化共同构成(第二章)。
尽管夏商周三代,或许是一个较强的地方文化(偃师二里头为中心的夏、渤海地区迁徙到中原的商、原本来自陕北、晋西的周)逐渐延伸和扩展,“象征着农业文化之崛起”,但是,归根结底它仍然是由此族与彼族、国人与野人逐渐混融才形成的共同体。
二、开放与包容:“中国不是一根筋到底的历史”承认不承认“中国/ 华夏”原先并不是一国一族,其实关系甚大。
始终强调“民族出于一元”、“地域向来一统”,正如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一文所说,或许只是近代以来建立现代国家认同之需要,却并不一定是过去的历史事实。
东邻韩国常说,自己民族出自与尧舜禹同时的檀君,但现代历史学家却指出,这些古老的始祖不过是很晚才建构的传说,目的只是为了强调朝鲜民族“认祖归宗”的归属感;日本向来自诩单一民族,夸耀大和文化“万世一系”,即使近代从“和魂汉才”转向“和魂洋才”,也始终捍卫大日本精神的“纯粹性”,所以,加藤周一等人对于日本文化“杂种性”的论述,才好像渔阳鼙鼓,“惊破霓裳羽衣舞”,令日本学界不得不正视自己民族、宗教与文化的复杂来源、历史变动及现实状况。
把皇帝的新衣说破,要有一些胆量。
1920年代顾颉刚推动“古史辨”运动,标榜“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和“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可是,却被丛涟珠、戴季陶等一批人认为“诬民惑世”,惊呼这会“动摇国本”,必欲禁其所编历史教科书才心安。
为什么这会动摇“国本”?因为历史总是与现实相关,“民族出于一元”意味着中华民族有共同祖先,“地域向来一统”象征华夏疆域自古庞大,古史神话传说人物象征着中国一脉相承的伟大系谱,而古代是黄金时代则暗示了中国文化应当回向传统之根。
象征虽只是象征,却有一种凝聚力量,对这些象征的任何质疑,都在瓦解“华夏/ 中国”认同之根基。
所以,到了1930年代之后,面对日本侵略和国家危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傅斯年、顾颉刚等不能不转向捍卫“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立场,甚至主张重写历史教材,“作成新的历史脉络”、“批判清末以来由于帝国主义污染而导致的学界支离灭裂”。
抗战中的顾颉刚,不得不暂时放弃“古史辨”时期对古代中国“黄金时代”传说的强烈质疑和对“自古以来一统帝国”想象的尖锐批判,对于“中国大一统”和“中华民族是一个”,变得似乎比谁都重视。
1940年6月,顾颉刚为新组建的边疆服务团作团歌,就写道,“莫分中原与边疆,整个中华本一邦。
”不过,傅斯年、顾颉刚等有关“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立场变化,只是迫于形势,值得后人同情地理解,如今重建有关“华夏/ 中国”论述,则可以严格按照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据实叙述。
许先生并不赞同以单线历史叙述“中国”,他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在每个朝代,“中国”的内容都不一样,“中国”的历史转折,方向可以变化很大,造成的后果也可能有很大。
而在《华夏论述》一书中他更强调,经过夏、商、周三代长期与连续地融合,中原文化将四周的族群和文化吸纳进来。
到了春秋战国,更把这一文化拓展到黄淮江汉,形成一个共同体坚实的核心。
到秦汉时代,则以“天下”格局不断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终于奠定“中国共同体”。
虽然数百年中古时期,中国共同体经历变乱,南北分裂,外族进入,但包括匈奴、鲜卑、氐、羌、羯等各个族群,仍在中古时代的中国共同体中实现了“人种大融合”(第七章)。
所以,到了隋唐时代,此“中国”已非彼“中国”,但新的大一统王朝吸收了南北两方面的新成分,又一次开启了具有“天下”格局的“中国共同体”。
用许先生的话说,就是唐代“这一个庞大的疆域,有本部有核心,再加上四周广大的边远地区。
在这种观念下,唐代的天下其实也没有边界;整个唐代,在北方西方都没有长城,也没有边塞,那是一个开放的领土。
任何族群愿意归属,其领袖都可以取得中国的官称,列入大唐天下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