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业水平历考试要求及说明
江苏省2014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知识详解(人教版)
江苏省2014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知识详解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考点一: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后,商灭夏。
2、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考点二: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1、西周分封制(西周地方政治制度):(1)形成与加强:①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实行分封制;②周武王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和扩大。
(2)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3)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将王畿之外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和再分封的权力;有较大独立性,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③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④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
(4)主要特点:等级森严。
(5)影响:积极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格局;它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性:受封诸侯在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的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注意:当时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于秦朝。
)2、西周宗法制:(1)含义: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实质)(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统治。
(3)特点(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最主要特点):周王称“天子”,世代以嫡长子相承,为大宗;余子分封为诸侯,为小宗;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类似的关系。
陕西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
陕西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考试内容分布比例:历史必修1:40%;历史必修2、3各占30%)必修1学业水平考试内容解析第一单元(一)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西周宗法制的基本内容(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内容:①周王称“天子”,世代以嫡长子相传,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②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③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类似的关系。
④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等级。
2.西周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开始实施者:周武王(2)基本内容:①对象: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贵族等,成为诸侯。
②权利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对周天子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影响:它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权威削弱。
(二)“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的建立的史实1.秦朝的统一(1)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六国。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朝。
2.皇帝制度的创立秦统一后,秦王嬴政为加强统治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创立皇帝制度。
其特点是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于一身。
从此,“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所沿用。
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3.秦朝三公九卿制秦始皇在中央设三公,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别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军务。
三公相互牵制,从而集权于皇帝。
4.郡县制(1)秦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构成:秦朝的郡县制中,郡设郡守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其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县以下有乡、里基层行政机构。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历史课标学业水平要求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历史课标学业水平要求一、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历史课标概述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历史课程标准,主要以中国古代历史为背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本单元主题为“中国古代史”,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清朝灭亡的历史时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二、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历史学业水平要求1.知识点掌握要求学生在学习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历史时,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识别重要历史时期的历史特点。
(2)知道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制度及其影响。
(3)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艺术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进行历史论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要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珍惜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培养学生具备团结协作、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如何达到这些要求的学习策略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历史事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扮演历史角色,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
(4)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撰写论文,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学建议(1)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
(2)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掘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历史学习中取得进步。
五、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历史教学实践与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云南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解读
云南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解读一、云南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思想1、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准确反映不同初中毕业生在历史学习目标上所达到的水平,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的考查,重视考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2、学业水平测试同时具有选拔性考试的属性,试题有适当的区分度,有利于高中和中专学校招生。
3、起好导向作用,能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符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利于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从指导思想上来看,学业水平考试并非仅是换个名称而已,事实上它和中考还是有区别的,以前的中考是升学考试,他强调的是考试的选拔功能,而学业水平测试则是水平性考试和过程性考试,它更强调普及性和基础性,对考试要求尤其是试题难度是有所降低的。
二、命题依据近几年各省中考试题的特点:①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命制试题②注重对学科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考查基本能力。
③以能力考查为主,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④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和渗透⑤时政性强,贴近生活,体现学科时代性和学科教育性。
因此,今年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试题的命制将会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云南省初中学生历史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以及七年级至九年级历史教材来进行。
三、学业水平测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学业水平测试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主要考查学生的如下能力:(1)识记:学生对已学知识能够准确地再认再现。
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重要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
(2)理解:①能够识读历史图表,正确计算历史年代。
②能够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
③在识记的基础上,了解知识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
2024年人教版高中历史考试大纲
2024年人教版高中历史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高中历史考试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检测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方面的理解、分析、评价和应用能力。
本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也是评价学生历史学业水平的标准。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一)中国古代史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了解中国封建社会、郡县制、郡国制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了解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手工业技术和文化成就,如陶瓷、纺织品、书画等;理解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和城市发展。
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学、科技、宗教等思想文化成就。
(二)中国近现代史1.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包括民族危机、社会结构的变化等;理解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现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了解中国现代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和影响;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变革。
3. 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了解当代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教育问题等;理解这些问题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三)世界近现代史1. 工业革命与近代世界:了解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理解近代世界殖民体系的发展及其影响。
2. 两次世界大战: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战争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3. 当代世界经济与文化:了解当代世界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影响;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和地区冲突。
三、考试形式和考试能力要求(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题型,其中选择题占60分,非选择题占40分。
考试内容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三个部分。
(二)考试能力要求1. 记忆能力:能够准确记忆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基本知识点;2. 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历史材料,分析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的特点及影响;3. 评价能力:能够对历史人物、事件和制度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的观点;4. 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历史背景分析、历史材料解读等;5. 创新能力:能够从新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
陕西省普通高中2024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一般中学2024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含解析)2024.3.30留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其次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其次部分为非选择题。
2.考生领到试卷后,必需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考籍号、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所必需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每年清明节,海内外炎黄子孙在黄陵祭拜始祖轩辕黄帝,凝合民族血脉,传承家国情怀。
祭拜始祖源于A. 宗法制B. 分封制C. 礼乐制D. 井田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清明节内外炎黄子孙拜始祖轩辕黄帝是受宗法制的影响,故A 项正确。
分封制是指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阔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故B项错误。
礼乐制是指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的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故C项错误。
井田制是指西周时期的土地公有制,故D项错误。
2.下图为中国古代中心官制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是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D【解析】【详解】概括图表可知,中心机构中没有宰相,同时设置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是明朝时期,故D项正确。
图表没有唐朝的”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故A项错误。
宋朝设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故B项错误。
元朝设中书省,故C项错误。
3.太平天国制定了繁琐的“礼乐制度”;对诸王及其妻子儿女、亲戚和各级官员的称呼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各级官吏之间,上下的等级界线也非常严格。
这说明太平天国A. 追求合理社会秩序B. 崇尚肯定平均主义C. 认同封建等级观念D. 效法西方礼仪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概括材料“对诸王及其妻子儿女、亲戚和各级官员的称呼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各级官吏之间,上下的等级界线也非常严格”可知是对封建等级观念认同,故C项正确。
陕西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
陕西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详解(考试内容分布比例:历史必修1:40%;历史必修2、3各占30%)必修1学业水平考试内容解析第一单元(一)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西周宗法制的基本内容(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内容:①周王称“天子”,世代以嫡长子相传,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②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③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类似的关系。
④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等级。
2.西周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开始实施者:周武王(2)基本内容:①对象: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贵族等,成为诸侯。
②权利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对周天子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影响:它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权威削弱。
(二)“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的建立的史实1.秦朝的统一(1)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六国。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朝。
2.皇帝制度的创立秦统一后,秦王嬴政为加强统治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创立皇帝制度。
其特点是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于一身。
从此,“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所沿用。
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3.秦朝三公九卿制秦始皇在中央设三公,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别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军务。
三公相互牵制,从而集权于皇帝。
4.郡县制(1)秦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023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山西省一般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原则Ⅰ、考试内容和规定一、考试能力与规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视考察学科基本能力。
历史学科对考试内容旳基本规定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它们旳含义分别是:识记: 再认或再现重要旳历史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结论、不一样历史时期旳基本特性、历史发展旳基本线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
理解:领会并解释重要旳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等。
阅读材料, 提炼有效信息。
应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和概括有关历史知识, 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旳内在联络, 区别其本质, 概括其特点。
运用所学知识和从材料中提取旳有效信息处理有关问题。
二、知识范围与规定(一)知识范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旳知识内容重要由详细旳历史史实、基本历史概念和基本旳历史线索和规律构成, 知识范围是《一般高中历史课程原则(试验)》中规定旳3个历史必修模块。
(二)详细知识内容与规定历史(Ⅰ)人类社会政治领域旳发展进程专题1 古代中国旳政治制度专题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旳对抗斗争专题3 近代中国旳民主革命专题4 现代中国旳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5 现代中国旳对外关系专题6 古代希腊罗马旳政治制度专题7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实立与发展专题8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旳建立专题9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旳多极化趋势历史(Ⅱ)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旳发展进程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旳基本构造与特点专题2 近代中国经济构造旳变动与资本主义旳波折发展专题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旳道路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旳变迁专题5 新航路旳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旳形成和发展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旳调整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旳经验与教训专题8 当今世界经济旳全球化趋势历史(Ⅲ)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旳发展进程专题1 中国老式文化主流思想旳演变专题2 古代中国旳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3 近代中国旳思想解放时尚专题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专题5 现代中国旳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旳来源及其发展专题7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旳历史足迹专题8 19世纪以来旳世界文学艺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规定根据《一般高中历史课程原则(试验)》, 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旳规定详细分述如下:①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旳理解, 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旳人文意识;培养健康旳审美情趣, 追求真善美旳人生境界;培养积极进取旳人生态度和塑造健全旳人格;深入树立崇尚科学旳精神, 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旳科学态度。
湖北省鄂州市2020年初中历史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
鄂州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一、命题指导思想命题要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确定考核内容与要求;简化题型类型,丰富题目内涵和形式;重视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的引入;体现基础性、探究性、开放性;考核内容要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相适应。
二、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历史考核目标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次、多角度内容。
其中“考核目标”是指历史学科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1.凡在考试内容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简述”等行为动词,为识记层次要求。
即能够准确地再认再现所学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
2.凡在考试内容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归纳”“认识”等行为动词,为理解层次要求。
即在识记基础上,能够识读历史图表;能够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材料及信息;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
3.凡在考试内容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体会”等行为动词,为运用层次要求。
即在识记、理解基础上,能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初步掌握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客观分析和解释社会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二)考试范围八年级上册:第1、2、3、4、5、6、7、8、10、11、15、16、17(共13课)八年级下册:第1、2、3、5、7、10、11、13、16、19、20课(共11课)九年级上册:第8、9、10、11、12、16、17、19、20、22、23课(共11课)九年级下册:第3、4、5、6、7、9、10、11、17、18、19课(共11课)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题类型:试题由选择题(单项选择)和非选择题(含材料解析题、简答题)构成。
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2024年版)历史
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2024年版)历史一、考试指导思想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化阶段历史学科的终结性考试。
它以《教化部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学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看法》(教基二〔2024〕4号)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化历史课程标准(2024年版)》(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学问与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应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贯彻国家教化方针,推动素养教化;有利于体现义务教化的性质,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有利于历史课程改革,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自主、活泼、持续地发展。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应留意以下几个方面:基础性——面对全体学生,主要检测学生对历史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驾驭和运用状况,留意三维目标的落实,杜绝偏题、怪题。
科学性——考试内容要精确反映历史学科的要求。
试题编制要科学合理,表述严谨、规范。
发展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特性特长,重视情感教化,突出对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的考查。
人文性——体现人文精神。
亲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留意人文素养的考查,留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导向性——试题编制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留意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学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考试内容不过于偏重机械记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问题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素养,正确引导初中教学。
二、考试目标与内容要求(一)目标要求《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学问与技能的学习提出了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
据此,湖南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对考试内容作出如下相应层次的规定:识记要求记住构成历史基础学问的时间、地点、人物、文献、事务等要素,识别重要的图、像、画;凡《历史课程标准》中运用知道、了解、说出、讲解并描述、简述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识记层次。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基本的历史学问和历史问题的初步相识。
初中历史考试说明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考试说明根据全日制义务教《历史课程标准》及乡土历史历史课程学习的要求,立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学生社会生活,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优秀生的选拔而言,我们认为应结合历史学科基本内容,用开放性、多元化、探究性题目考查学生在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达标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考试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导向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以上是我们粗浅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下面就考试目标、要求和考试范围做简要说明。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1.记忆、识记基础知识。
准确识记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经典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获取、解读有效信息。
阅读历史资料、历史问题,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读历史信息。
3.迁移、运用历史知识。
根据试题要求,调动、运用学科知识,结合获取的信息,解答相关问题。
4.描述、评价人物事件。
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准确描述历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运用历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事件或人物做出合理的评价。
二、考试范围和基本要求考试范围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潍坊乡土历史内容。
中国古代史1.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2.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通过商鞅变法的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4.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5.能够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6.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7.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措施。
8.隋唐科举制度。
9.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022年重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说明(历史)
2022年重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说明(历史)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 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9〕11 号)和《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渝教基发〔2018〕24 号)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 级普通高中学生课程设置及周课时安排表的通知》(渝教基发〔2018〕28 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普通高中教学实际,制定本考试说明。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2.考试时间为60 分钟,试卷满分为100 分。
3.试卷结构、题型及分值(1)题型及分值考试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72 分。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2 或3 题,共28 分。
(2)考试内容及分值比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Ⅰ)(Ⅱ)(Ⅲ),三个模块的分值各约占三分之一。
4.试题难度:试题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以容易题为主。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顺利阅读和正确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并从中提取相关有效信息。
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和概括,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人物和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掌握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具有公民意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世界意识和时代精神。
三、考试内容与范围重庆市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的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Ⅰ)(Ⅱ)(Ⅲ)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201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试说明考点背诵
根据2013年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必修)整理2012.12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夏朝最终被商朝所取代。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两个阶段即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2.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西周的宗法制: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核心内容:血缘关系维系。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新增)(1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2)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4.了解秦朝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都城咸阳。
5、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中央官制(原为三公)皇帝制度:首创于秦始皇。
特征: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③皇位世袭。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秦朝的中央官制:中央设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副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6、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郡是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
长官是县令或县长。
官吏都由皇帝任免。
意义: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国各地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7.认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巩固。
5历史学科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和道教的产生,司马迁和 《史记》,造纸术的 等历史人物,
发明,张仲景和华佗
考查学生客观
B.理解 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及影 评价历史人物
响;“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 的能力
朝;“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作用
A.识记 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人口的南迁和 3.了解民族关
江南地区的开发,祖冲之的数学成就,书法艺 系的发展,认
制及其作用,青铜工艺的成就,甲骨文,都江 的建立、“闭
堰工程,老子和孔子
关锁国”等史
B.理解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商鞅变法 实,考查学生
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百家争鸣”对后世的 分析问题和解
深远影响
决问题的能力
A.识记 秦统一中国,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
起义,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佛教的传入 2.通过汉武帝
片战争、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 约》《辛丑条
片领土
约》等为例,
B.理解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考查学生对中
A.识记 洋务派,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运 国近代社会深
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刻变化、民族
B.理解 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危机不断加深
C.运用 结合《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 的认识,增强
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解放
区的土地改革
B.理解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
力,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
C.运用 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
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A.识记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近代新闻出版
事业的发展,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
习俗方面的变化,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
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
1969 年未招生,1970~1976 年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
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入学。由此可见,1977 年“恢复高考”主要指恢复
A.高等教育
B.以群众推荐为主的招生方式
C.高校招生
D.以文化考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
【答案】D
20.毛泽东曾经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
B.太平天国运动
C.三元里抗英
D.辛亥革命
【答案】B
5.1949 年 1 月,毛泽东、周恩来向宋庆龄发出邀请电报:“中国革命胜利的形
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
大的事业。”“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指
A.筹建新中国
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C.召开中共七大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高等动物……从最简单的无形物体演化出如此美丽和令人惊叹的东西,而且
这一演化过程仍在继续,这才是一种真正伟大的思想观念!”这段话评述的是
A.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理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答案】C
19.新中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中中断。其间,高等学校在 1966~
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这些规定表明该国
A.皇帝统而不治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首相没有任何权力
D.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答案】B
4.对于农民造反者来说,“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
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硝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
他们的悲剧。”这段话反映的是
A.义和团运动
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课程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体系、学科能力、能力素养和考查形式。
知识体系是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它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内容。
学科能力也是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关键,它要求学生具有历史分析、历史阐释和历史评价等能力,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素养是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之一,它要求学生具有历史思维的能力,能够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形成独立的历史观点。
在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考查形式方面,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写作题等几种。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解答题和写作题则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释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历史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这些考查形式,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能够全面而深入地检查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课程标准是保障学生历史学科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并通过各种考查形式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这些要求。
只有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认真遵循这些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水平,才能在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示例: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历史水平考试”)是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考试。
这项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历史水平考试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考察内容涵盖中国古代史、外国史、世界史等方面的知识。
历史水平考试的课程标准是指制定历史水平考试考试大纲和试题的依据,是对考生考核的内容范围、要求和标准的具体规定。
历史水平考试的课程标准是以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基础,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而制定的,旨在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理解。
历史学业水平历考试要求及说明
历史学业⽔平历考试要求及说明附件4四川省普通⾼中历史学科学业⽔平考试要求及说明Ⅰ.考试性质实施普通⾼中历史学科学业⽔平考试是为了全⾯贯彻教育⽅针,落实素质教育,推动普通⾼中教案改⾰;加强教案管理,⼤⾯积提⾼教育质量;与⾼等学校招⽣制度改⾰相衔接。
普通⾼中学业⽔平考试是国家承认的普通⾼中⽂化课毕业⽔平考试。
普通⾼中学业⽔平考试是鉴定普通⾼中学⽣历史科⽬学习质量的⽔平考试,不同于具有选拔性质的⾼校招⽣考试,也不同于旨在考查学⽣学习过程综合表现的学分认定考试或考核。
普通⾼中学业⽔平考试是评价普通⾼中教育教案质量和考核普通⾼中学⽣相关科⽬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段,也是检查普通⾼中历史科⽬学分认定质量的主要⼿段之⼀。
普通⾼中学业⽔平考试成绩是判定普通⾼中学⽣能否合格毕业的衡量标准之⼀,也是普通⾼中学⽣评优评先的基本条件。
随着⾼校招⽣制度改⾰的不断深化,今后还将成为⾼校评价、考核、录取考⽣的参考依据。
本标准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必修课教案内容和教案要求,结合我省普通⾼中教案实际制定的。
这个标准是历史学科学业⽔平考试命题的依据。
普通⾼中学业⽔平考试试卷的难度和份量,以坚持正常学习的学⽣⼀般都能顺利通过考试为标准。
Ⅱ.指导思想⼀、命题原则1.导向性原则。
⾯向全体学⽣,有利于促进学⽣全⾯、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历史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业⽔平考试对普通⾼中历史学科教案的正确导向作⽤。
2.基础性原则。
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法,考查初步应⽤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试卷难易适当,不出偏题和怪题。
3.科学性原则。
试卷设计必须与课程标准要求相⼀致,具有较⾼的信度、效度。
试卷结构合理,试卷内容科学、严谨,试卷⽂字简洁、规范,试卷答案准确、合理。
4.时代性原则。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科知识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贴近学⽣的⽣活实际,体现学科教育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四川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Ⅰ.考试性质实施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推动普通高中教案改革;加强教案管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与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相衔接。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国家承认的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鉴定普通高中学生历史科目学习质量的水平考试,不同于具有选拔性质的高校招生考试,也不同于旨在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综合表现的学分认定考试或考核。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评价普通高中教育教案质量和考核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普通高中历史科目学分认定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判定普通高中学生能否合格毕业的衡量标准之一,也是普通高中学生评优评先的基本条件。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今后还将成为高校评价、考核、录取考生的参考依据。
本标准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必修课教案内容和教案要求,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案实际制定的。
这个标准是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难度和份量,以坚持正常学习的学生一般都能顺利通过考试为标准。
Ⅱ.指导思想一、命题原则1.导向性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历史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业水平考试对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案的正确导向作用。
2.基础性原则。
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难易适当,不出偏题和怪题。
3.科学性原则。
试卷设计必须与课程标准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试卷结构合理,试卷内容科学、严谨,试卷文字简洁、规范,试卷答案准确、合理。
4.时代性原则。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科知识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学科教育价值。
在命题中不回避时政热点。
二、考试目标要求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测试要求应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的。
在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中力求三者兼顾。
1.知识与能力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线索。
理解试卷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
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人物和观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和交流,理解、认同、尊重和感悟历史,逐步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逐步学会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进一步树立崇尚的科学精神,坚持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Ⅲ.考试标准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大面积提高高中历史课教案质量,考试要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着重考核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比较、分析等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有关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一、考试方式1.答卷方式:闭卷。
2.考试时间:90分钟。
3.试卷总分:100分。
4.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选择题的全部答案必须填在答题纸(卡>上,填在试卷纸上无效。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考生应直接在试卷纸上作答。
二、试卷结构1.试卷难度分布容易题约占70%稍难题约占20%中难题约占10%2.试卷的知识内容分布《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约40%。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Ⅱ>》约30%。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Ⅲ>》约30%。
3.试卷的题型分布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30个,每个小题2分,共60分。
第Ⅱ卷分为材料解读题和探究题两种题型。
有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三、考试范围1.考试范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Ⅱ)、<Ⅲ)漫之声②知道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一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本课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本课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①知道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标志。
②认识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向“距离”挑战知道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明的史实。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本专题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二碰撞与冲突三打破隔离的坚冰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Ⅳ.题型示例一、识记层次:1.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
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监察地方政治B.管理地方行政C.征收地方赋税D.掌管地方军事2. 图1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
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图1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4.古代罗马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A.自然法B.习惯法C.公民法D.万民法5.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殖民扩张得到迅速发展的国家是A.英国B.葡萄牙C.法国D.荷兰6.面对1929~1933年空前的危机,罗斯福为挽救美国经济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计划经济 B.以供给创造需求图1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政府全面干预经济二、理解层次7.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8.我们从东汉画像石中的农耕图<图3)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于东汉B.东汉时期没有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C.东汉时期开始使用曲辕犁D.东汉时期有用耦犁耕作的技术图29.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反映的实质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10.下面是“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它反映了当时中国工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国民收入92.9% 7.1%工业总产值100% —商品零售额95.8% 4.2%A.土地改革的完成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D.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三、运用层次11.某人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
据所学知识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期12. 以下为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
这一材料反映出其主要职能是A.维持汇率稳定B.消除贸易壁垒C.提供发展援助D.促进自由贸易13.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这段议论A.否定教会的作用B.矛头直指封建专制C.宣传了人类平等思想 D.宣扬了等级观念1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
”《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惑,指迷失方向)也。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请回答:⑴从材料一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辨别方向的功能?⑵据材料三分析,中国的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⑶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⑷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1.A2.B3.D4.C5.A6.D7.B8.D9.D 10.B 11.B 12.C 13.C14.<1)战国。
在生产<采玉)、航海<导航)、迷信活动<看风水)中发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
<2)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起了促进作用。
<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作用。
<4)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Ⅴ.样题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样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务必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