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春节手抄报素材
小学一年级春节手抄报文字素材
![小学一年级春节手抄报文字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ad42643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e.png)
小学一年级春节手抄报文字素材1.小学一年级春节手抄报文字素材篇一春节的起源:关于春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观象授时时代,也就是夏商周时期,当时人们以“斗柄回寅”为春正(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轮回由此开启。
后来又与天干地支来进行对照,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
斗柄回寅,万象更新,新岁由此开始。
春节,在古代所对应的时间是不同的。
上古时期,建正之月为寅月,立春为岁首。
夏商周时期,夏历正月在孟春,商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冬十一月。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月在冬十月。
经过历代发展,后人在历法上逐渐完善,并使用夏历,一直沿用至今。
2.小学一年级春节手抄报文字素材篇二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许多兴旺欢乐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反映人民朴素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兴起,年画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中国年画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民间流传最广是一幅《老鼠娶亲》年画。
描绘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有趣场面。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一种新形式。
这种合二而一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3.小学一年级春节手抄报文字素材篇三从前,有一种怪兽的名字叫“年”。
它的头上长着角,非常厉害。
快过春节了,年兽就会从海底下爬出来,吃牛羊鸡猪,人。
有一次,老百姓知道年兽要来了,都带着牲口进山里躲避,这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
一年级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内容五篇新
![一年级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内容五篇新](https://img.taocdn.com/s3/m/0232dc7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64.png)
一年级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内容五篇1.一年级学校生春节手抄报内容篇一春节要剪窗花的缘由:窗花是农耕文化的特色艺术,农村的生活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特征以及社会的习俗方式,也使这种乡土艺术具有了鲜亮的汉族民俗情趣和艺术特色。
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
现在南方只结婚时才贴,春节一般不贴了,而北方贴窗花还盛行。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夫,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夫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妙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饰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窗花是汉族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为普及的品种。
分为南北风格,南方以“精致”为美,其特点是玲珑剔透;北方以朴实生动为美,其特点是天真浑厚。
其他剪纸品种都是在窗花基础上进展与延长。
人们在春节期间贴窗花,以此达到装饰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予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2.一年级学校生春节手抄报内容篇二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盼着新的一年吉利如意。
这种习俗后来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3.一年级学校生春节手抄报内容篇三关于春节的古诗词:1、《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迎春》叶燮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内容
![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ea04744e2bd960590c677b0.png)
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内容1、幸福是什么?是脸上有笑容;是你开着车平安到家;是一家人其乐融融;是成功时有人分享喜悦,失意时有人宽慰。
春节快到了,祝你:平安、欢乐、幸福!2、幸福应该像是加法,越来越多,忧愁应该像是减法,越来越少,友情应该像是乘法每年翻番,祝福应该就是除法,正好等于你的欢乐。
春节欢乐。
3、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您新年欢乐连连;送一份美妙的感觉,祝您来年万事圆圆;送一份漂亮的礼物,祝您每天笑容甜甜;愿春节的喜庆带给您幸福绵绵!4、绚丽的烟花绽放云宵,大红的春联书写喜兆,浓浓的年味驱散寒潮,满满的钱袋压岁红包。
春节来到,祝福门敲:恭喜发财,过年好!5、烟花的一瞬间是欢乐;流星的一瞬是祈愿;思念的一瞬是感动。
而我只想着让你看到短信的一瞬能够明白:无论你天涯海角,都会深深祝福你春节欢乐!6、严正声明:未经许可不得对该祝福打折,如不回复、不群发等。
一经发觉有违规行为,我将强行不间断送祝福,直到你手机断电为止!春节欢乐!7、眼见家家都团圆,不知不觉又一年;新年来临祝福你,愿你来年喜连连;身体健康家和睦,事业顺风福禄全;天天快乐天天乐,准保升职又加钱!新年欢乐!8、阳光红灿灿,对联喜盈盈,人儿笑甜甜,春节乐融融,祝福美滋滋。
衷心祝福你新的一年:钱包鼓鼓鼓,身体棒棒棒,朋友铁铁铁,前程旺旺旺,生活美美美!9、新年祝福赶个早:一祝身体好;二祝困难少;三祝苦恼消;四祝不变老;五祝心情好;六祝忧愁抛;七祝幸福绕;八祝收入高;九祝平安罩;十祝乐逍遥!10、新年祝福你,好事追着你,主管重视你,病魔躲着你,气车让着你,飞机避开你,情人深爱你,痛苦远离你,快乐跟着你,万事顺着你!【春节习俗】1、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
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小学一年级新春手抄报文字内容
![小学一年级新春手抄报文字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57303d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6.png)
小学一年级新春手抄报文字内容【导语】祝愿在这一刻传递,问候在这一刻送出,春节的钟声行将响起,春节的喜庆行将到来。
暖暖的关怀送给你,预祝你春节快乐,心想事成!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新春手抄报文字内容》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新春手抄报文字内容篇一新春对联:1、上联:风平浪静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2、上联:温柔门第增百福,下联:合家欢乐纳千祥。
横批:欢度春节。
3、上联:春归大地人间暖,下联: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4、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燕语莺声。
5、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6、上联:创大业千秋强盛,下联:展雄图再就光辉。
横批:大展雄图。
7、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下联:姹紫嫣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8、上联:多劳多得人人乐,下联: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9、上联:欢天喜地度佳节,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10、上联:百世岁月当代好,下联: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11、上联:发愤图强兴大业,下联: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12、上联:占天时地利人和,下联: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13、上联:花香满院花觉趣,下联:鸟语飘林鸟知春。
横批:吉祥如意。
14、上联:春风入喜财入户,下联: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15、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2.小学一年级新春手抄报文字内容篇二描写春节的古诗:1、《除夜》高适旅社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新年有感》钱来苏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眺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3、《除夜》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3.小学一年级新春手抄报文字内容篇三春节的故事:春节也叫做“过年”,根据传说,在古代“年”是一种怪兽,非常凶残。
【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内容
![【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3827dfaf524ccbff12184f3.png)
【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内容2、幸福应该像是加法,越来越多,忧愁应该像是减法,越来越少,友情应该像是乘法每年翻番,祝福应该就是除法,正好等于你的快乐。
春节快乐。
3、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您新年快乐连连;送一份美妙的感觉,祝您来年万事圆圆;送一份漂亮的礼物,祝您每天笑容甜甜;愿春节的喜庆带给您幸福绵绵!4、绚丽的烟花绽放云宵,大红的春联书写喜兆,浓浓的年味驱散寒潮,满满的钱袋压岁红包。
春节来到,祝福门敲:恭喜发财,过年好!5、烟花的一瞬间是快乐;流星的一瞬是祈愿;思念的一瞬是感动。
而我只想着让你看到短信的一瞬能够明白:无论你天涯海角,都会深深祝福你春节快乐!6、严正声明:未经许可不得对该祝福打折,如不回复、不群发等。
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我将强行不间断送祝福,直到你手机断电为止!春节快乐!7、眼见家家都团圆,不知不觉又一年;新年来临祝福你,愿你来年喜连连;身体健康家和睦,事业顺风福禄全;天天开心天天乐,准保升职又加钱!新年快乐!8、阳光红灿灿,喜盈盈,人儿笑甜甜,春节乐融融,祝福美滋滋。
衷心祝愿你新的一年:钱包鼓鼓鼓,身体棒棒棒,朋友铁铁铁,前程旺旺旺,生活美美美!9、新年祝福赶个早:一祝身体好;二祝困难少;三祝烦恼消;四祝不变老;五祝心情好;六祝忧愁抛;七祝幸福绕;八祝收入高;九祝平安罩;十祝乐逍遥!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
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潮。
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
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图苏。
春节手抄报内容摘抄大全
![春节手抄报内容摘抄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0a252f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14.png)
春节手抄报内容摘抄大全1. 春节呀,那可是咱中国人心里头最热闹、最有盼头的节日啦。
就像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全家老小都聚在一起。
手抄报里肯定得写春节的来历呀,传说有个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就出来捣乱,搞得人们人心惶惶。
后来人们发现年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就有了贴春联、放鞭炮的习俗。
嘿,你想啊,这就像我们在和怪兽玩一场“保卫家园”的游戏呢。
2. 春节的美食那可太多喽,像我姥姥做的饺子,那味道绝了。
手抄报里写上饺子准没错,饺子的形状就像个小元宝,寓意着招财进宝呢。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那场面可热闹啦。
我爸擀皮,我妈和我包饺子,还会在饺子里包个硬币,谁吃到谁就有好运。
这不就像一场小小的寻宝游戏在饺子里进行吗?3. 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得很。
贴春联可是个重要的事儿,红红的春联一贴,那年味就出来了。
我记得有一年我和爷爷一起贴春联,爷爷一边贴一边给我讲春联的讲究,上联下联可不能贴错咯。
春联就像家门的新衣裳,把家打扮得喜气洋洋的,难道你不觉得吗?4. 放鞭炮也是春节超有趣的活动呢。
小时候我可胆小了,看着哥哥们放鞭炮,我只敢躲得远远的。
不过现在想想,那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就像是春节的欢呼呐喊声,把旧的一年的烦恼都给炸跑了。
手抄报要是有放鞭炮的画面,肯定特别带感。
5. 逛庙会是春节必不可少的项目呀。
那里人山人海的,各种小吃、小玩意儿看得人眼花缭乱。
我和小伙伴们在庙会里穿梭,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鱼在大海里遨游。
庙会上有舞龙舞狮的表演,那龙和狮就像活了一样,充满生机。
这写在手抄报里,多生动呀。
6. 春节还有给压岁钱的习俗呢。
小孩子们最期待这个啦。
我每年收到压岁钱的时候,心里都乐开了花。
这压岁钱就像是长辈们给我们的祝福红包,满满的都是爱。
把这个写进手抄报,也能体现出春节浓浓的亲情味。
7. 春节的装饰也很有讲究呢。
挂灯笼是必须的,红红的灯笼一挂,到处都红彤彤的。
我家胡同里挂满了灯笼,晚上走在里面,就像走进了一个红色的童话世界。
手抄报里要是画几个灯笼,再配上几句关于灯笼的吉祥话,那肯定好看极了。
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参考资料大全【可编辑版】
![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参考资料大全【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9af0eb240c844768eaee3d.png)
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参考资料大全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参考资料大全春节的历史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
”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
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
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
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
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
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春节的故事。
腊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
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春节的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
“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关于春节的诗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新年手抄报内容(最新)
![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新年手抄报内容(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0b8d1b3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3.png)
1.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新年手抄报内容过年必备:1、贴门神贴门神是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
据说,大门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在汉族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
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
所以汉族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
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2、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种类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斤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3、贴窗花和“福”字过年时,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汉族民间艺术,因大多贴在窗户上,也被称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春联的同时,人们往往也在门楣或墙壁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4、挂贴年画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我国有三个重要的传统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民国初年,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创造出年画的一种新形式。
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2.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新年手抄报内容过年时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每年过年的时候,按习俗,要贴上火红的对联,吃香喷喷的年夜饭,大年三十晚上零时时放鞭炮,白天互相串门拜年等。
一二三年级春节手抄报简单漂亮8张
![一二三年级春节手抄报简单漂亮8张](https://img.taocdn.com/s3/m/bdad477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f.png)
一二三年级春节手抄报简单漂亮8张一二三年级春节手抄报简单漂亮春节的风俗1、扫尘民间把农历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这段时问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到处充满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于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2、备年货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等,同时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3、贴对联对联,又叫“春联”、“门对”、“春贴”,春节前要在大门上粘贴春联,屋里张贴寓意吉祥的年画,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4、贴窗花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的喜庆节日气氛,而且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5、贴“福”字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大多数人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6、放鞭炮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7、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8、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而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9、闹春节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的对联1、上联:创大业年年得意下联:展鸿图事事顺心横批:四季呈祥2、上联:家门欢乐财源进下联:内外平安福运来横批:万象更新3、上联:事事如心大吉利下联:家家顺意永安康横批:五福临门4、上联:年年顺景财源广下联: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春回大地5、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下联:满室花香喜事临横批:财源广进6、上联:春雨丝丝润万物下联: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7、上联:和顺门第增百福下联:合家欢乐纳千祥横批:欢度春节8、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9、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10、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
一年级小学生新春手抄报内容
![一年级小学生新春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12b666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1.png)
一年级小学生新春手抄报内容1.一年级小学生新春手抄报内容篇一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中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2.一年级小学生新春手抄报内容篇二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所以,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个乞讨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封窗锁门,有收拾行装,有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老人。
仅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必须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一样: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
原先,“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老人在哈哈大笑。
小学低年级新年春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小学低年级新年春节手抄报文字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b59e62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c.png)
小学低年级新年春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小学低年级新年春节手抄报春节的传统食物年糕年糕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
一种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饺子饺子,古称“角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
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
汤圆南方的元宵节庆食品叫做“汤圆”,别称“元宵”“汤团”“浮元子”,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
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
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
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
春卷春卷也叫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
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
春节手抄报内容带横批的1.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2.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喜迎新春3.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4.上联:百世岁月当代好下联: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5.上联:悠悠乾坤共老下联:昭昭日月争光横批:欢度佳节6.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横批:四季长安7.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8.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春节简介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一二三年级手抄报春节写什么
![一二三年级手抄报春节写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e0162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e.png)
一二三年级手抄报春节写什么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
每年春节期间,不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而且各个年级的学校也会组织学生制作手抄报,以庆祝这一重要节日。
一年级手抄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春节的了解可能还比较有限。
因此,一年级的手抄报内容可以围绕着春节习俗,例如: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
通过制作手抄报,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基本的春节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以下是一年级手抄报的示例组图:1.春联–春联是寄托新年祝愿的特殊文字组合,那么我们可以用彩纸、毛笔和颜料做一副自己的春联展示在手抄报上。
2.鞭炮–鞭炮是春节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用颜色鲜艳的纸张剪出鞭炮形状,装饰在手抄报上。
3.饺子–饺子是春节传统食物之一。
我们可以在手抄报上描绘出包饺子的场景,同时可以写上包饺子的步骤,让学生了解制作饺子的过程。
二年级手抄报相比于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
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春节,例如:春节的由来、传统乐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以下是二年级手抄报的示例组图:1.春节的由来–学生可以使用插画或绘画的方式,用简单的图案描绘出春节的由来,例如:年兽的故事、除夕的传说等。
2.传统乐器–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传统乐器,例如:二胡、扬琴等,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片介绍该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3.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可以选择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剪纸、年画等,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其特点和制作过程。
三年级手抄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他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一些与春节相关的人物故事、民俗风情等。
以下是三年级手抄报的示例组图:1.五福临门–学生可以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案,描绘五福临门的形象,同时可以解释五福的含义。
2.年兽的故事–学生可以用漫画或绘画的方式,展示年兽的故事情节,以及年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
小学生春节手抄报资料-1
![小学生春节手抄报资料-1](https://img.taocdn.com/s3/m/5c809c7dcc22bcd127ff0c59.png)
小学生春节手抄报资料小学生春节手抄报资料小学生春节手抄报资料1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小学生春节手抄报资料2春节食俗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
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
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
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
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
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小学生春节手抄报资料3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
年一来。
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小学一年级学生寒假春节内容的手抄报素材
![小学一年级学生寒假春节内容的手抄报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df28535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e.png)
小学一年级学生寒假春节内容的手抄报素材【导语】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郑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现。
遭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相干资料,期望对您有所帮助!【篇一】春节健康饮食注意事项千万不要暴饮暴食儿女回到自己的故乡,父母准备了太多故乡的特产和可口的饭菜,这个时候完全的放松,会导致大家的食欲膨胀,眼前的这么多美食,是很难抵挡诱惑的,所以,不免会大快朵颐,结果,常常就会吃的过量。
结果会发觉,一旦吃的过量,胃肠就会不舒服。
回到故乡,一年不见或多年不见的同学和朋友难免团圆一下,节日的餐桌上更是无酒不欢,人们总感觉如果没有酒,就没有过节的气氛,但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一下子就容易过量,再加上丰盛的食品,大都会是那些鸡鸭鱼肉,一旦过量,多是醉酒,但是还会诱发很多疾病,比如胆结石和胰腺炎都是春节最常见的疾病。
荤素公道搭配很重要过节了,常常回家就会吃很多肉类,由于很多打工者常年在外,父母总是担忧亏了,所以,家里提早就会准备好很多的肉,杀猪宰羊,只为了给回来的儿女们好好的犒劳一下。
所以,春节期间,吃肉会较多,这样对健康不利,还容易发胖。
建议一定要荤素搭配,这样可以预防一些肠道的疾病,还可以避免便秘。
挑选锅具很重要由于春节期间大量的烹饪美食,所以,锅的挑选也很重要,建议不要挑选那些已经生锈了的铁锅,铁锅很容易造成回锅油,对健康不利,也不要用铝锅,由于过量的摄取铝,会导致老年痴呆。
建议挑选那些少油烟的不锈钢的锅。
生熟食品要分开储存春节难免会烹饪更多的食品,一时间吃不完,就要妥善的储存,千万不要一股脑的扔进冰箱,一定要生熟食品分开储存,而且,建议在食品完全冷却下来以后,再放入冰箱进行冷藏。
关于简洁的一年级手抄报春节版
![关于简洁的一年级手抄报春节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0f299ce45c3b3566ec8b32.png)
关于简洁的一年级手抄报春节版春节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节习俗周记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到处都扬溢着欢声笑语。
除夕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在门上贴上了一个大大的“福”字,代表新的一年福气能到我们家。
贴完了福字,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外公外婆家拜年。
外公外婆给了我一个红红的压岁包。
他们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崇,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一岁。
”除夕那晚,我们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全家一起吃年夜饭。
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过年要吃年夜饭?”妈妈说:“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有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
此时我们不仅享受到满桌的佳肴,更享受到了浓浓亲情和节日喜庆。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在外地打工的游子在春节之际,一定要回家和家人团聚了吧!“我使劲地点了点头。
吃完饭,我们又去湖边放鞭炮。
我又问姐姐:“姐姐过为什么要放鞭炮?”姐姐说:“放鞭炮这个习俗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记载过。
正月初一鸡叫第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当时没有火药,也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烈发声,以驱逐瘟神,但这只是个迷信,去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心愿。
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
![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2229f7d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8.png)
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踏着青春的节拍,新年向我们走来,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万物在漫天风雪中欣然等待。
激扬着少年的风采,我们向明天走来。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欢迎阅读。
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1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2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3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4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5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6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7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8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9喜迎新年手抄报一年级10喜迎新年手抄报资料1冬天到了,过新年也快到了。
我们三道道馆就举行了一次快乐的联欢晚会,真是热闹极了!我来到了道馆,道馆里已经有许多人了。
有的拿着气球拍来拍去;有的把气球里有糖的那些气球给弄炸,取里面的糖果吃;还有的就拿在手上转来转去……真是一派热闹的景象啊!我盼啊盼,终于到了开始的时候了。
主持人站在中间,把我们来的人分成了两组,红方一组,蓝方一组,每方各十一人。
我是红方的队员,我们组的队长是高雅姐姐和铛铛哥哥。
第一个节目由一位女士唱得歌——《隐形的翅膀》,我们的何教练放好了音乐,他唱了起来,他唱的时候身子一摇一摇的,还走了起来,有一个名叫小小的小女孩跑了上去,和唱歌的那位女士一起跳舞,他一会儿绕到左边,一会儿绕到右边,不一会儿,歌唱完了,接下来主持人说让我们玩一个游戏,他请了两位同学,我代表红方“上”了“战场”,爸爸把筐子系在了腰上,离我隔着一米半,主持人说道:“预——备,开始!”我拿了两个球,把一个球像小鸡啄米一样的投进了筐子里,以后每一个我都投进了,在最后第十个球时,老是投不进,主持人喊了一声:“比赛结束!”又数了一下我投进的球,一共九个,蓝方说他们也是九个,主持人一数,八个,还有一个呢,他手上只有一个呀,这时,主持人看见了,滚到墙角了,顿时,我们组开心的笑了,得分是1:0,玩完这个游戏,我该表演节目了,我弄好琴之后,弹了起来,,我弹完时,底下一片掌声,我又开心的笑了,回到了位子上。
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素材
![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deef604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f.png)
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素材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抄报素材关于小学一年级春节的手稿古书里记载,传说很久以前,有名叫神荼、郁垒的两个兄弟,专门监督百鬼,发现有害的鬼就捆绑起来去喂老虎。
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神荼、郁垒的像用以防鬼。
这个神话就是后来“门神”画产生的缘由。
据说唐代皇帝曾命吴道子画钟馗像,并摹刻出来分赏给大臣贴挂以辟鬼。
关于“门神画”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唐太宗时,泾河龙王违反天规,玉帝降旨斩首,执刑人乃人间宰相魏征。
泾河龙王受袁守成之命。
他来到太宗梦的中心,让他在斩首时抱住魏征。
唐太宗同意了。
斩首日,唐太宗邀请魏征下棋。
魏征睡着了,走了,梦见斩首龙王。
龙王的灵魂很生气,向太宗求了命。
太宗太害怕了,晚上睡不着觉。
后来,秦书宝和玉池敬德奉命守在宿舍门口。
龙王的灵魂害怕两位将军的力量,不敢骚扰他们。
日久,二将军日夜不息,逐渐支持不住,不能守夜,太宗让人画了他们的像,贴在门上,恐吓龙王魂魄。
后来这个形式就流传到民间。
小学一年级关于春节的手写报纸材料第二章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
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据说有一个鬼的世界,里面有一座山。
山上有一棵三千英里长的大桃树,树顶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金鸡在早晨啼叫时,夜间游荡的鬼魂就会冲回闹鬼的地方。
幽灵王国之门位于桃树的东北部。
城门旁有两位神,分别是神塔和玉磊。
如果鬼魂在晚上做了什么有害的事情,申图和玉蕾会立即找到它并抓住它,用一根用芒草做成的绳子把它绑起来,然后送它去喂老虎。
因此,全世界的鬼魂都害怕神坛和玉蕾。
于是人们用桃木雕刻自己的外表,并把它放在自己的门上,以避免邪恶和伤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红木板上刻上神茶和玉蕾的名字,认为这样做也可以抑恶除恶。
这种桃板后来被称为“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小学生春节手抄报素材一年级小学生春节手抄报素材:春节简介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
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年末的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亲朋好友欢聚的节日,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
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维系春节得以持存发展的重要要义。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
市的法定节假日。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年级小学生春节手抄报素材:春节习俗
1、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
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潮。
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
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图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
传说,要想发大财
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2、春节舞龙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
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
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耍龙灯的主要道具是“龙”。
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
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璜,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龙灯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
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海破浪。
非常好看。
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人那里得到了发扬和光大。
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他们就会舞起狮子,耍起龙灯,呈现出一片浓浓的东方气概。
3、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
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
正月
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在过会时,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
高跷队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
步子变换为走八字。
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
在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时有可见。
4、包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
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
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
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
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
”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
“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
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
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5、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一年级小学生春节手抄报素材:春节贺词
1、幸福是什么?是脸上有笑容;是你开着车平安到家;是一家人其乐融融;是成功时有人分享喜悦,失意时有人宽慰。
春节快到了,祝你:平安、快乐、幸福!
2、幸福应该像是加法,越来越多,忧愁应该像是减法,越来越少,友情应该像是乘法每年翻番,祝福应该就是除法,正好等于你的快乐。
春节快乐。
3、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您新年快乐连连;送一份美妙的感觉,祝您来年万事圆圆;送一份漂亮的礼物,祝您每天笑容甜甜;愿春节的喜庆带给您幸福绵绵!
4、绚丽的烟花绽放云宵,大红的春联书写喜兆,浓浓的年味驱散寒潮,满满的钱袋压岁红包。
春节来到,祝福门敲:恭喜发财,过年好!
5、烟花的一瞬间是快乐;流星的一瞬是祈愿;思念的一瞬是感动。
而我只想着让你看到短信的一瞬能够明白:无论你天涯海角,都会深深祝福你春节快乐!
6、严正声明:未经许可不得对该祝福打折,如不回复、不群发等。
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我将强行不间断送祝福,直到你手机断电为止!春节快乐!
7、眼见家家都团圆,不知不觉又一年;新年来临祝福你,愿你来年喜连连;身体健康家和睦,事业顺风福禄全;天天开心天天乐,准保升职又加钱!新年快乐!
8、阳光红灿灿,对联喜盈盈,人儿笑甜甜,春节乐融融,祝福美滋滋。
衷心祝愿你新的一年:钱包鼓鼓鼓,身体棒棒棒,朋友铁铁铁,前程旺旺旺,生活美美美!
9、新年祝福赶个早:一祝身体好;二祝困难少;三祝烦恼消;四祝不变老;五祝心情好;六祝忧愁抛;七祝幸福绕;八祝收入高;九祝平安罩;十祝乐逍遥!
10、新年祝福你,好事追着你,主管重视你,病魔躲着你,气车让着你,飞机避开你,情人深爱你,痛苦远离你,开心跟着你,万事顺着你!。